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2.46W)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1

參加了“20xx國小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我聽得最多的兩個詞是教什麼和怎麼教。兩者相比,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

我們教語文有語文書,面對一篇篇課文,我們是教課文還是教語文?答案是教語文。閱讀教學教語言文字運用的方法,口語交際教學生提升口語交際的品質,習作教佈局謀篇,行文組句。其中閱讀教學教語言文字運用的方法是語文課的主要目標。就閱讀教學專家提出了兩個轉變:一是由講讀轉變為實踐,二是由課文的思想內容轉變為語言文字運用,也就是不能把教材內容當成我們語文課的教學內容。這讓我想起前些年經常會有老師在課上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然後學生整堂課從頭哭到尾,其實學生只是體會到了課文的思想內容,這是思品課的目標。而語文課應當把重點放在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悲痛是用怎樣的語言,什麼樣的方法寫出來的。

怎麼教則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興趣,學習的實效和學習的`評價。在這裡特別注意的是要符合學生的實際,他們不是零起點因此要分成層次,哪些是學生已經會的不用教,哪些只需要點一點學生就能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我們重點教的。

“讀寫結合”教學反思

在《我是什麼》讀寫結合課上,我把指導的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體會例文中的寫作特點,明白文中使用第一人稱來敘述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知道要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手法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二是以教師的下水文開啟學生的寫作思路,選擇生活中熟悉、喜愛的事物,通過小組互說、學生評議、老師點評等生生、師生互動讓學生願說、會說、樂說,寫出自己的童趣、童情。對於學生隨機出現的問題,我嘗試用各種形式的評價語既欣賞、激勵學生,也用委婉的語氣指出學生口頭表達的不足,收到良好的效果。

附學生文:

我是一個小書包。我有一個大大的肚子,裡面裝滿了小主人的書本,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因為小主人每天把我被在肩上,心裡感覺美美的。小主人高興的時候還會給我洗洗澡呢!

我是巨石,每天站在河邊的草坪上。人們散步累了,就坐在我的身上休息。我很結實,一點兒都不覺得疼。每當下雨的時候,我就趕緊把自己洗得乾乾淨淨,好讓人們坐著休息。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2

今天是培訓的第五天,有了前兩天在縣裡集中培訓的經驗,今天我們在學校裡的培訓方式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不再是對整冊教材的全面解讀,而是找出本冊中大家認為有難度是重點的'單元由主講人進行詳細解讀。

今天由兩位主講人分別對三年級上下冊的幾個重點單元進行了解讀。然後老師們主要就“回顧與整理知識梳理的方法”和“學生對計量單位的選擇和換算易出錯怎麼辦?”這兩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把自己在教學中積累的成功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就第二個問題大家一致認為:學生的親身體驗很重要,即在第一次認識某種計量單位時就要通過學具操作、實物展示等活動,讓學生親生經歷從而建立正確的表象,而不能做成“夾生飯”。針對單位換算這方面劉愛峰老師介紹了自己的“法寶”,那就是將同種計量單位以樓梯的形式呈現,將“進率”這一抽象的概念與我們身邊的“樓梯”相聯絡,進率相同的單位間臺階高度相同,進率不同的單位間臺階高度不同,方便學生對單位間的進率的理解和記憶。

雖然主講人講的時間少了,但留給大家討論的時間多了,最後大家的體會是:這樣的培訓方式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收穫!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3

學習了《國小數學新課程標》,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讓我體會到了數學的生命過程。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本人有以下的認識: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

教師要轉變觀念,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但是,我們的教師卻很少顧及學生的感受,教育的功能似乎已經完全被異化,許多學生往往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完全沒有了自我,再也無暇顧及自己的感受,更不能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內省和反思。教師轉變觀念就是要減少教育的功利目的,不要把學生看成是教師自己顯示教育業績的工具,不要把學生變成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教師要重視研究學生學習的需求,讓學生把學習變成自己的內在需要。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課程標準解讀》還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的教學中,我們要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和創新能力。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教學時必須緊密聯絡實際,注重對數學事實的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中學習數學,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三、著眼學生的終身發展,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數學教育的又一重要功能,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培養學生靜靜地思考,靜靜地閱讀的.良好習慣,在數學課堂上來不得半點的浮躁之氣,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在數學閱讀過程中要專注,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學好數學。我們還要讓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贊同時要點頭示意,有不同意見要等別人說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要學會評點別人發言內容中的優缺點。我們要通過讓學生完成數學作業這一過程,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不要把完成作業當作一種任務,要讓學生做作業前先準備好要用的物品,認真做好每一題後要再仔細檢查和驗算,要讓自己會做的題都做對,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要通過看書和向別人請教想辦法克服困難做出來,完成作業後要及時整理和收拾好學習用品,做到有始有終。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去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不能急功近利,時緊時鬆,不要因為要教學質量而對學生的壞習慣遷就,其實如果課堂教學秩序混亂,課堂如同一盤散沙,教師難以調控教學局面,教學面向全體就得不到真正落實,要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一句空話。因此,對學生的壞習慣決不能因為課改的理念而一味地遷就,還是要嚴格要求學生,一切按規矩、制度辦事。好習慣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好習慣也一定能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的好習慣也是提高教學質量重要途徑。

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多加快學習的步伐,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4

為期3天的鎮校級暑期研修剛剛結束,7月9日,我們又匆匆趕赴縣實驗中學,參加縣級研修。雖然身體比較累,但還是對縣級研修充滿期待:縣裡會怎樣組織呢?會有哪些活動?我們鎮的數學老師一致認為,我們的數學教研員韓國棟老師歷來求真務實,工作講求實效,瞧好就行!

果真,第一天的研修活動就讓我們眼前一亮。韓老師將國小數學組的研修活動準備得井井有條,非常精彩。

首先,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力圖通過研修,使每一個數學教師學會準確把握教學目標、設計課、講課、說課、說講課、評課,提升每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其次,他為我們組建了一個非常棒的培訓團隊。培訓團隊成員全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全縣國小數學界腕級人物,有高春霞、成玉麗、趙立芹、郭軼順、孫秋生、張清芳。為我們準備課例展示的`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響噹噹級人物,是翟慧、張玲、郭長寶、張敏四位年輕教師。他們不但水平高、能力強,而且對此次研修非常重視,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第三,活動的各個環節清晰、條理、科學、高效。韓老師首先給每位教師發放了一張《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並將標準的三項十五條分為四部分,然後把全體參加研修的數學教師也分為四個研討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除了全面關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外,重點關注評價標準裡面的四部分之一。研修的基本路子是,首先由課例展示的教師進行說講課,聽完課後分組到指定地點進行主題研討,每組一個培訓團成員負責組織和指導並彙總意見,最後回到原地集合,進行集體交流。

分組研討能夠使每一位教師都有發言的機會,而集體交流又實現了集體智慧的大融合。老師們都說,活動的目標明確,方法得當,節奏合理,科學高效,這樣的研修好!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5

在學校的安排下,前往北陵國小進行了聽課學習。通過這幾天的聽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感觸很深。我覺得老師們在課堂教學中都有這麼幾個亮點:

一、老師精心獨到的課堂設計

細細品味這五節數學課,從每位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她們的教學看似水到渠成,卻包含著精心的準備,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都有自己的特點,但都是那樣令人耳目一新,過目難忘。每位老師的課,都設計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在練習設計方面針對性也很強,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分層合理得當。課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數學

在這次聽課中我明顯地感受到上課的老師都很善於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老師讓學生解決了一個問題,教師隨即又引導著提出了新的問題,一節課就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在矛盾衝突中探索、發現新知。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建構新知,發展思維,完成了教學目標。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師的有效引導是一節課成功的保障。

三、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通過這幾天聽課,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一節好的數學課不僅要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課本知識,還要自始至終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和經歷數學。在體驗中豐富經驗、獲得方法、形成態度、享受快樂、得到發展,感受到“數學好玩”。

總之,通過這幾天的聽課,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很實在,值得借鑑。在以後的教學中應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自主學習,重視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終實現快樂學習、快樂成長。認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6

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絡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積極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物件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一、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教材內容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

二、從新課標看“學生”

在學習和嘗試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越發感受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數學放在了生活中,學生的潛能則像空氣一樣,充斥著生活的舞臺,學生在學習時發揮著自身巨大的能量。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輕鬆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總之,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鍊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當然,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裡去,和他們一起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7

本暑假,我有幸參加市舉辦的國小數學網上遠端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改變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形成轉變為在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努力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生活材料與環境。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並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能吸引學生閱讀,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理解教材目標,明白把握教材編排的特點,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

一、以情匯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心理諮詢學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取決於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推動學生掌握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慾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寬鬆、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新教材中例題,習題的安排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許多情境圖完全可以通過學生實際活動,親身體驗來表現。因為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得到的知識,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得更加牢固。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一定用同一種模式,同一種方法,一定非得讓學生看明圖意來理解知識,學懂知識,而是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遊戲、表演等實際活動將情景圖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景化,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於真實的數學活動情境中,增加實際體驗,親身感受數學。例如,“位置與方向”是我們剛剛教學完畢的內容,我和許多老師一樣,覺得此處學生不太好理解,很多學生不會根據路線圖描述方向。通過培訓,我覺得可以嘗試著設計一些小遊戲(如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位置設計一張藏寶圖,讓學生根據這張圖尋找寶貝)如此一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仔細認真地研究此部分知識,提高他們的興趣,突破難點。

此外,教師還可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把課本中的情景圖製作成動畫課件,充分利用它的形、聲、色、動、靜等功能,使靜態的畫面動作,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渲染氣氛,創設學習情境。

二、求異思考,感悟計算方法,體現演算法多樣化。

演算法多樣化,就是指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於一種思路,也不侷限於既定形式,而是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新教材教學思想正是體現了演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用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發現,有所創新。讓學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問題的過程,發表獨特地見解。對於學生的不同想法,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創造性活動的信心。

當然,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是很多的,手段不盡相同。但無論什麼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新型人才。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8

去年,我參加繼續教育培訓。這次研修培訓令我感到深刻難忘。在這次學習中,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資料,專家點評以及網上相互交流,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參與線上研討和交流,我領略到了遠端研修的魅力,有幸聆聽到了各位學友們不同的心聲;通過完成提交作業,我鍛鍊了表達,增長了個人智慧;通過閱讀班級和課程簡報,我分享到了學友們的研修成果和專家們的課改成果;最後,通過撰寫提交研修總結心得,思想和認識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培訓使我能全面、深刻理解國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教學與評價的要求等。網路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利用平臺認真聆聽了專家的精彩講評,積極參與同行們的交流討論,天天趴在電腦前、讀文字、寫作業、發評論,感受頗深,收穫很多。給自己忙碌的生活增添了又一樂趣。專家們的講評以及優秀課例,使我從理論的高度瞭解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從感性上了解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從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與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和教學策略。

一、新形勢下的課改對教師的要求。

新形勢下教學時間的減少,我想這是在課改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會遇到的問題。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如果知識點講解過多,害怕時間不夠充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所講知識,相應的聽說能力也不會得到很好的鍛鍊;如果講解過少,又怕學生不會運用,一到考試,分數變低,所以很難處理這種矛盾。但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改,不一定在短時間內有效果,但不改一定是沒有效果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是不可忽視的。一種合理的教學方式只能適合某一特定階段,並不能成為永恆。教學方式、教學方法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改進。在教改過程中只有不斷地、認真地、用心地去實踐並總結,才會形成一種合理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講課風格,只有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真正能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在一種學生樂學,善學的氛圍中,讓學生健康成長----這樣的課我覺得是一堂好課。單純的知識講授是不可取的。

二、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培訓過程中,我們聽取了專家們的.報告,教研組進行了認真的分組學習和討論,我們都有同感,我們都感覺到新課程改革存在著區域、城鄉之間的差異,有些教學活動在一些鄉鎮中學難以實施。所以,我認為:教師要尊重學生,讓他們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未來發展需要自主選擇課程模組。教師要明白、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真正做到面向學生,我們有些老師還得付出很大的勞動,任務很艱鉅啊。選修課旨在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所以要適當增加任務型語言教學活動,因地制宜,儘可能利用本校有限的教學資源;因材施教,儘可能面向全體學生。此舉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簡單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技巧。因為這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開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的成就、以運用為目的、以運用核心的教學途徑,教學活動中適當增加“任務型”為模組的語言教學,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三、教學資源的共同開發與分享

傾聽了專家們的報告和課件展示以及總結性發言,還有我們的分組討論,深感教學資源對新課標下的教學和實施至關重要。深切體會到應努力學習現代化教育技術,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開發並分享以現代化資訊科技為載體的英語教學資源以及相關的教學輔助資源。積極參與合作開發教學資源和共同分享教學資源,這樣才能節省人力、物力和精力,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育知識、教育經驗得到更高層次的昇華,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新課程改革形式下的教學實施和評價。從而更好地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9

8月26~28日,我參加了區教科培中心組織的數學培訓學習活動。在培訓期間聽取了專家、名師們的觀摩課以及專題講座,使我更深一層領悟到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也使我感受到了作為新教材的一名數學教師身上的責任。現在就將我這幾天的學習心得及體會做一下簡短的彙報:

探究有效的學習過程。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必須由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做學習的主人。如:吳正憲老師所上的《相遇問題》一課,讓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新知,她態度謙遜平和,與學生們真誠的溝通,都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使我們領略了專家的風采。雖然講的是應用題教學,但吳老師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分析數量關係,而是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用身體語言在表演中理解“同時”、“相對”、“相遇”等比較抽象、學生難於理解而又和所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數學詞語,這樣既降低了教學難度,又增大了數學的'趣味性。整節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習氣氛熱烈。

創設數學問題的生活背景。在數學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體驗,科學、有效地創造生活背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數學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規律。教學內容直接影響著兒童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溝通效果,如果能使教學內容與兒童思想情緒和需要相適應,依據兒童的興趣及個性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過程,就比較容易吸引兒童產生興趣,這是激發兒童積極主動地感知數學現象、努力探尋數學奧祕及規律的必要條件。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如張維國老師教學的《確定位置》,就是從學生生活經驗引入,這對於學習數學有直接的幫助,學生很快掌握了知識。

“我們不能像那些無知的牧童,只憑著性子牽著牛鼻子走路,我們要學習那些有經驗的農民,他們牽牛時,只到轉彎的地方抖動一下韁繩。”作為一線的教師,我會把培訓中的收穫運用到今後的課堂中,讓自己的課堂也充滿生命的活力。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10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思維學科,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與結構、思維方式與方法、數學思想與觀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可謂是如魚得水,但不可否認,一些教師的教學中,仍然是以老教材的思路要求學生,教育學生,學生仍然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標提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而數學活動應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從“以學論教”的理念出發,精心設計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真正體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有效課堂教學。

1。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變“認真聽數學”為“動手運算元學”。學生對數學的體驗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動手操作能促進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從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學生操作活動的設計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要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認識規律來設計、組織操作活動,並擔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於形式,要讓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每一個操作活動。第二,引導學生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相結合,採取邊說邊操作,邊討論邊操作等方式,讓手、腦、口並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概念、規律等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形式走向實質。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認識意義上的重演。讓學生踏著前人的足跡部分地重新發現他們學習的內容,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意義。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這些重演或再現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自主探索是在教師引導下的探索,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學之道在於“悟”,教之道在於“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辨證關係。對於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解決的問題,應大膽地放,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鬧,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11

很榮幸在12月9日和10日參加了工作室組織的“國小數學學科研討會”活動。這次活動由工作室的6位老師分別從“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三個領域進行了授課。而我作為其中的一名授課教師感覺更是榮幸。每次課後都能聽到吳正憲老師的精準的點評。只有兩天的培訓生活,但給我的教育教學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兩天的學習,給我的衝擊力很大,下面就將我的心得體會和一些想法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首先教師要關注課堂細節。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教學工作是一項細之又細的工作,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中做好每一項細小的工作,只有細微之處做好了,課堂才能出彩。比如在白金梅老師的課堂中,她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時,三角形用的是完全一樣但是她把兩個三角形的顏色設計成不一樣的,這樣通過拼一拼,學生很直觀的就能看出這個新的平行四邊形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這一個細心的設計,有助於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其次教師要關注兒童。正如吳老師所說:“教師在備課和上課一定要想著兒童,把兒童放在第一位。”我們也知道在教學設計時要分析教材分析學生,可我們在具體的操作時真正的想過兒童嗎?我的回答是:很少。每次只想著自己的課堂中怎麼講解學生才能明白,很少想學生會怎麼想。而且在課堂中也設法保護兒童的心靈。但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傷害著學生。就比如那天我在課堂中很隨意的對學生的統計圖評價:“你這樣做不科學”,真的也許就這麼一句話,會讓這個學生不再願意積極的參與學習。所以我想在我以後的課堂中要更加細心的去呵護每個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快樂積極的參與學習。

第三教師要學會放手。課堂是學生的陣地,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課堂中出現了問題,教師不要再積極主動的去做裁判員。而要學會把問題拋給學生,通過學生之間互相平等的對話和辯論,讓出錯的孩子心服口服,讓他們在辯論中找出正確的答案。在課堂中要變換角色,要做到:變師說為生說,變課堂為學堂,要多問學生為什麼?老師的問題儘量讓學生自己提,老師只要適時適度的引導學生就足夠了。

第四教師要讀懂教材。曾有人這樣說過:“開車怕路不熟,教書怕教材不熟”,我們只有讀懂了教材,知道它的設計意圖,我們才能更好的利用教材、駕馭教材。比如說我執教的《條形統計圖》這節課,我就沒讀懂教材,看著例題就覺得只是給學生教會一格表示兩個單位和半格的處理就可以了。當吳老師在評價時,我才知道了教材除了我領悟到的這個意圖之外,還有德育思想的.滲透:教育學生從小要做一個細心的人,讓學生體驗做統計的人的不容易等等。由此可見我們的數學課中不僅教給學生知識、能力還有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一定要研讀教材,讀懂它蘊含的意義,只有我們讀懂了教材,才能更好的教育我們的學生,我們的課堂才能高效。

最後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以前我每節課都很認真的準備,分析教材分析學生。從來也沒想過:這節課學生的困惑在哪裡?我上這節課的困惑是什麼?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解決學生和自己的困惑?但在這次活動中的說課環節,讓我對自己的備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讓我看到我之前的備課工作做的還是不夠到位,在接下來的備課中一定要首先想學生的困惑和自己的困惑,想解決困惑的方法是什麼?這樣我的備課工作就更完善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應該也能提高一點點了。我想只要我在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的解決問題,我會不斷的前進的,只要不停下腳步,總有一天會走到別人的前面的。

總之兩天的學習,讓我收穫了很多很多,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把學到的用到我的教學工作中,爭取我的課堂高效。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12

12月21日在聊城技師學院培訓中心,我有幸參加了聊城市舉辦的北師大版書法教材培訓會,並且收穫頗多,這次培訓對於我們實習教師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作為實習教師,我從未想到過還有機會去接觸軟筆書法。這次培訓的時間不長,只有一天,在這一天的時間裡我們也能學到不少東西。這次培訓還使我意識到了書法對於教師的重要性,教師的字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字型。

本次培訓的主講人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案“啟功先生書法學研究”的參與人之一,並擔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副教授的李洪智教授。他先向我們介紹了國小生開設毛筆書法課的重要意義,接著,介紹了國小教師應該如何就書法課教育學生。最後,他向我們介紹了唐代以來草法變異的現象及其原因。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必須要使學生養成寫一手好字的習慣。那就必須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教師應該具備書法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主要是臨帖的技能。著名的書法大師林散之、啟功、陸維釗都是先觀察並臨帖,書法才能才得以提高。其次,書法與其他學科聯絡性強,為了適應書法藝術的教學,教師對這些方面的知識也應該有適當的鑽研和研究。最後,要根據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組織書法教學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國小生的書法應注重間架結構,其次,再注重用筆,用筆要簡潔化,規律化:在最開始的教學中,不要交給孩子們“變化”,要先使孩子們寫好每個筆畫;對自己選好的範本無論是摹還是臨,都應該在動手的同時多開動腦筋進行分析和研究。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才發現漢字的一些書寫規律,比如:同樣寫口子旁的字,口子旁在左和在右寫法是不同的,口字在左要寫得小而偏上,口字在右要寫得下而大。意識到自己字型中的不足,今後我將會在空閒時間練練字,先從最簡單的筆畫橫、豎開始,因為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寫一手好字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過培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張局長、孫局長等領導對我們教師的關心,對我們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個人綜合素質的關注。本次學習不僅澄清了我對一些數學問題的一些模糊認識,而且對我今後如何實踐新課改理念,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最優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總結如下:

一、對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體認識。

青島版教材的總體特點是情境串引發問題串,讓學生在解決現實情境中問題的過程中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然後把學到的新知識又作為解決新問題的工具,讓學生把解決問題與知識學習融合在同一過程中。同時在情境圖的解讀過程中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儘管每學期我們都對所教教材進行了解讀,但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僅停留在本冊教材上,只是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教材處理等進行淺層次理解。對其他年級各冊教材與本冊教材之間的關係,知識結構,目標體系知之甚微。通過學習,對青島版教材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理解,每單元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麼,通過學習都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這樣為我在今後每單元的教學中,如何做好與前面知識的銜接,如何向後續知識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二、明確了每單元、每課教材的教學策略

1、每一個單元的教學,要樹立單元教學思想,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弄清學生每一個單元已經學習了哪些知識,要學習哪些知識,為哪些後續知識做準備。

2、每一課的.教學要讀懂圖中故事和圖中資訊,在讀懂資訊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並且一定要把問題寫在黑板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視解題方法和解決問題策略的比較和提升。

教師要加大對學生的解決問題思維方式的引領和指導力度,給學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進一步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渠道,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學習能力,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幫助學生有效地開展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重視自主練習的處理,對每一道練習題目,不僅要能正確解答,而且要更深層次的挖掘練習的含義,有些新知識的學習就放在一些練習題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塊的的教學方向。

這裡的特殊版塊指的是實踐活動、我學會了嗎、總複習、豐收園等,這些板塊是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容易忽視或者說教法差異最大的環節。在培訓中,通過幾位教師的講解,解決了我們的困惑,讓教師不再茫然。知道從何入手,從何教學。

本次教材培訓對於我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對教材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新教材不僅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關注學生的基本數學思想和基本數學活動經驗;新教材不僅關注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關注了學生的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為我們以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的方向。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13

5月28日,我有幸參加了相城區舉辦的評課選優觀摩活動,我抓住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聽,詳細記,用心去體會每一位老師上課的內容。這對於新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說的確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我也格外的重視,每一堂課都讓我受益匪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那麼來看看各位老師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來貫徹這一要點的呢?

一、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每一堂課都打破了傳統教師“滿堂灌”的現象,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整堂課教師只是引導,讓學生自己探索其中的奧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比如盛永海老師的《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先就是讓學生髮現其中的數學資訊,再提出問題,最後學生解決問題並且總結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徵。整個過程老師只是簡單的引導,話語不多但是學生卻能根據老師的提示深入學習,並且完全掌握知識。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打破了傳統教學書本、粉筆的束縛。多媒體的運用不僅讓教學更直觀,同時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其場景肯定比教師單純的描述要強很多倍。還是拿《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的教學舉例,各位老師都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現出了一個長方體是如何構成的,以及各組成部分之間有什麼特點,通過動畫演示數來。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僅更加直觀的表現出課程所要求的內容,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教師素質好,駕馭課堂的.能力強

都說國小教師是“萬精油”,通過這次賽課我總算深刻的體驗到這一點。在課堂上他們一會是老師,一會又如朋友,不時的變換自己的角色,但是卻將孩子們玩轉的不亦樂乎,學習的積極性也一次次的高漲。他們不僅應變能力強,而且教師基本功也相當的深厚。

在階梯教室上課,不光環境改變了,而且有很多前來聽課的老師,學生難免緊張,老師們個個出奇招,運用不同的方法打消同學們的緊張情緒,有的聊天,有的做遊戲,讓學生們完全投入到了課堂之中。

在這次聽課學習期間,我們始終熱情高漲,積極學習,用心去領悟他們的優點,吸取精華。聽課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年教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我對這次聽課的機會分外珍惜。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的眼界大開,領略了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希望今後類似的活動還能有機會參加,我會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14

5月8日--9日,我參加國小數學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在2天的時間裡,觀摩了8節示範課,聆聽了2個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名師和專家的課,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下面我就說一說我聽課後的感受。以前覺得教國小生還應付自如,每天都能認真備課,有時觀看名師的錄影課,並把精華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但上過課後也有很多的困惑,為什麼同樣一篇教案,名師們在課堂上是那麼的揮灑自如,孩子們學起來也是興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課堂上卻是不盡人意?蔡巨集聖和朱玉如兩位老師的學術報告後中提到:“沒有課前的精心預設,就沒有課堂上的精彩生成。”聽了名師的示範課以後,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尤其是名師們的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太原市張琪老師《確定位置》一課中,充分地讓我感受到了“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張老師首先讓學生找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由於標準的不同而產生問題,再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使整節課都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生完成教學,真正的展現了學生的自主能力。聽了李小春老師的課和講解後,更讓我感到的是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自已動起來,同時在動的過程中更應該發現問題,正如李小春老師說的:“教學不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是讓學生帶著小問題進入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這句話更深刻地點到了我們目前的教學中的不足,每節課的教學不是問學生學會了沒有這麼簡單,而是要讓學生在本節課學習的認知能力上產生出更多的問題,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地去追求學習新知,正如“學無止境”一樣,知識是沒有終點的,就象走路一樣,當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我們回頭看時好象是到了一個終點,但在我們的面前卻又產生了幾條沒有盡頭的新路。教學和學習也應該是這樣的,是一條永遠沒有盡頭的路,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是否能在學習完後產生更多的有代學習的問題。

後來,聽了蔡巨集聖老師和朱玉如老師的課和學術報告後,更讓我感到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兩位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蘊含著數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學生通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這些名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他們的學術報告更是讓我感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和差距,更讓我們感到要學習名師紮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文化積澱、開闊的教育視野、精湛的教學能力及永不滿足的超越精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們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不懈,努力提升自己。

在這短短的2天時間裡,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想一想一名教師一輩子從事學校教學工作,就意味著他生命中大量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凝聚。課堂教學對教師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生命價值的體現和自身發展的組成。雖然我們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實是生活的本質,多彩只是生活的點綴,捨棄平實而追尋多彩,結果必定是浮華人生。課堂教學不也正是如此!名師們走進課堂,讓課堂走進生活,用真情撥動學生那鮮明的思想、生動的語言、創造的精神的琴絃。我們也只有將課堂教學當作人生中的生命經歷,去享受、去充實,才會將課堂教學當作學生的生命經歷,自覺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這段生命經歷。名師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師的課堂樸實而顯睿智。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也讓我的教學生活化、細節化、智慧化。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15

7月9日,縣級研修的第一天。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這次數學界的盛會。本次研訓的形式是通過四位教師說講課的方式給我們提供案例,我們以課堂觀察的形式對案例剖析。聽課,評課,大家集思廣益,提特色,提亮點,提建議,氣氛熱烈,情景融洽,有交流,有碰撞,有反思,有建議,為打造高效課堂各抒己見,本人受益匪淺。第一個案例是樂安學校的翟慧老師執教的五年級上冊《軸對稱圖形》說講課。翟老師的說講課讓人眼前一亮,原來沒有學生的課堂也能活靈活現。教學目標的設計明確具體,操作性強,對三維目標的設計融合的也非常好,對課標教材挖掘的透徹,合理,準確,內容豐富全面。在課堂上,關注了對學生的評價。讓我們看到了學生在和學生不在同樣精彩。

聽課活動後的評課交流受益更大。把發言權交給在座的老師們,讓他們積極的參與評課,並說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難題是非常有意義的。對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困惑有了正確的認識。如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圖案的區別?通過老師們的交流討論,對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也有深層次的理解。

聽課教師把自己的.疑惑和聽課體會反饋給執教者,執教老師把自己的設計思路講給大家聽,更多的是互相探討些問題和交流些經驗。交流後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他人的身上,總是積存著太多的優點,讓我們永不停止學習的步伐,用他人高大的形象時時激勵自己,不斷趕超,不斷超越!

期待明天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