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

心得體會 閱讀(1.39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1

經過十幾天緊張的學習,收穫是實實在在的,感觸很多,現總結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佔有者和傳授者,學圍繞教轉。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當務之急,只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才能實現新課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培養出適合新世紀要求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針對此種情況,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那麼,如何才能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

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發育遲緩、學生成績不良、有過錯、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還特別要尊重意見和自己不一致的學生。同時,教師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讚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學生,又讚賞他,學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學習,才有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二、要引導學生學會合作

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合作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合作以獨立為基礎,如果小組成員盲目聽從“優生”,如果學生沒有自己的觀點,千人一面,合作就沒有意義。學生有自己的觀點,這本身就是價值,不管他的論證結果是對是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多是受益者。合作中,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常常於表達不倦,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又羞於開口,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習小組成員間形成相互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欣賞的和諧氛圍。引導學生學會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促進知識、技能的迅速掌握。

三、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

在新課程理念中,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引導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教師可與學生一起討論為學生的合作起一個榜樣效應。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不能礙於面子怕難為情,應與學生一道尋找真理,要能夠承以自己的不足和失誤,留給學生課外思維的空間,同時也給自己留下創新思維的機會,這樣的課堂肯定活力煥發,學生也能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

四、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生物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精神。

新課程倡導“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引入模組選修機制,讓學生自主學習),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在注重知識與技能學習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科學素養的養成,建立健全學生完美人格。個性化選課,學分制管理,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密切聯絡生活的學科知識,這些都將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學生也必將更加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從而使學生熱愛科學、應用科學、探究科學、親近科學。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2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使我轉變觀念,深刻的認識到課改的重要性,我想通過這次培訓,對我們的教學將有一個大的轉變,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會把教學改革為己任,以極大的熱情來迎接這次課改定會有所成就。

20xx年10月12號在四高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參加了高效課堂培訓。睢陽區教研室主任孫全珍作了教育理念報告,副主任李志華作了二七一教改模式的講解。這次培訓使我的心靈又一次得到很大震撼,教育理念得到很大進步,教學方法得到革新,教學效果明顯進步。

一、教育理念的改進

這些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學校教育出現了很多弊病。如只關注個別尖子生的發展,而忽視大多數學生的發展;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能力的提高和道德品質的培養。致使學校教育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深切的認識到教育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並且還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應該成為每個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也應該成為一個教師的座右銘。

二、教學方法的革新

傳統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習能力的培養。並且一人講的教法也很難適應全體學生的學習,從而致使很多學生學習掉隊、厭學、輟學。二七一高效課堂模式,就是先讓學生自學,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仍不能理解的才有教師講解。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習規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從而使教師教得輕鬆,學得自覺,當然學習效果也會好起來。在正確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受到二七一課堂模式的啟發,根據數學課程的特點,我琢磨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模式,即引入自學討論練習總結五步教學法,正在摸索實驗中。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課堂教學改革的迫切性和打造高效課堂的重大意義。培訓會上,局教研室主任孫全珍指出了當前我區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全面剖析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表現形式,以及危害性。可謂是一針見血,傳統教學模式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教學改革這個話題已經談論很久了,其間欣賞了許多觀摩課、優質課,也聆聽了許多專家的講座,也到過一些成功學校實地學習過。觀其形,新穎別緻;聽其言,因勢利導;學其“神”,談何容易。在自已的實際教學中,也嘗試模仿過,幾節課下來,學生感到不在新鮮,自已也感到疲憊,只好罷了。這次培訓學習,只有一箇中心,那就是教學改革,指出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不求形式,只求結果,教學改革的方向——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輔導教學為輔,以此來實現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目標。梁啟超在《敬業與樂業》中指出,敬業說到底就是責任心,樂業就是趣味。我想每一位教學工作者都把教學改革視為已任,以極強的責任心來對待,並以此為樂,加上我們的熱情和愛心,從實際出發大膽嘗試,求同存異,持之以恆。那麼教學改革就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也會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的。

20xx年8月21日25日,我參加了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的高中物理教師培訓,雖然時間短,但是內容豐富,感受很深,受益匪淺。既有專家的講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學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課改的精神,同時還有領導的鼓舞和鞭策,讓我們一線教師得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實。我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靈上得到隆重的洗禮,大腦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脫,細思回想導師、教授的精彩講課,他們的聲音、形象久久迴盪在腦海,永不退卻。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導師的思想影響了我,使我充分認識到學習和掌握一種重要的思想,比學習和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更重要。

第一天是人教社周譽藹琴教授的講座。高屋建瓴地引領我們走進高中物理新課程。通過為什麼需要改革課堂教學以及新課程新在哪裡這兩個主題。並結合一些很具體案例對新課程改革做了生動地、具體地介紹。我們聽後有收穫,也有思考。在將要新課程改革的前夜,我們怎麼把新課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帶進課堂。怎麼在課堂中有機的整合三維目標。

第二天是北京海淀區教研員蘇明義老師的講座,讓我感受到我們中學物理界的這些精英對教育教學的關心和教師職業的執著追求,他幽默、風趣的講解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度過了一上午,既有理論知識,更有實戰的經驗。這種經驗上升為他對教育的四條信念:信念一:教育強調和諧:健康第一,以德育人,開發智慧,貫穿審美(系統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讓師生們用較少時間,能得到較大收穫(科學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發:用榜樣和例項去激勵,用問題和交流去啟發(藝術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動:實踐出真知,訓練出技能,經驗出智慧(技術性)。他把他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20條經驗毫無保留地教與我們,難能可貴,可以領略其人格魅力。

許曉林、陳繼明等其他幾個專家的講座給我們展示了新課改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新課改給我們基礎教育的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但無論多麼好的課程理念,如果沒有教師的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將無法得以落實。教學質量的好壞與我們自身的素質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這必然要求我們既要加強理論素養的學習,可以是集中學習,更多的是自己學習,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準備,以滿足學生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同時可以走出去看看別人的做法,聽聽別人的課堂,吸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課中,怎麼把新課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很好運用在課堂中,把教和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導學。教比導容易,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學的節奏和環節,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為,更多的是有掌握學生,瞭解學生。教師的教不是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更不是電視螢幕上的節目,是師生之間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溝通。

這樣的學習機會是難得的,是很寶貴的,我希望通過這個培訓班的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使自己成為學習型和專家型的中學教師,“學以致用,研學並進”,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廣泛交流,資源共享”。

在這幾天學習過程中,我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可是在教學中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教書好象就是在教學生做題目,並且題目越難越好,越是能把學生考倒的題目就越是好題,對於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學生來說能喜歡物理嗎?同時與生活的聯絡也不緊,理論性比較強。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學生是被教笨,當然這笨並不是指學生的智商而是指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應深入研究教材

為適應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傳統的封閉性、定向性習題改成了探索性的“問題”。這些探索性問題的條件、結論、思路等大都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沒有標準的答案,往往還聯絡廣泛的現實背景,這對教師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教師應花大氣力鑽研教材,對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對教材涉及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相關資料。要弄清所給的問題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能較恰當地預測有關探索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精神等達到怎樣的效果。總之,只有教師對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較好地引導學生探索。

2、要為學生的探索創設有利的情境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要為探索留有較寬裕的時間,新教材大大減少了練習和習題的數量,這正是給學生留出探索的餘地,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時間,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保證“探索”的優先地位;要增強學生探索的興趣,一方面,對教材中的內容,教師應努力蒐集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與之結合,增強探索內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據探索的內容,應合理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競賽與表演等方法,增強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應對學生的探索給予引導和幫助

所謂自主探索,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動性,表明學生是主動地學習,即“我要學”;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獨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地學習,即“我能學”。但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探索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獨立的逐步轉化的過程。而這種轉化,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中心任務。

首先,對學生的探索要進行正確地導向。探索作為一種學習活動,也有有意義和無意義之分。教師應努力把學生引向有意義的探索,減少或避免無意義的探索。不宜信馬由韁,放任自流。對學生進行探索的問題,教師應適當提示探索的方向,並當在不宜繼續探索時相機予以提醒。

其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科學合理地予以評價。新課程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光要評結果,還要評過程;不光要評顯性指標,還要評情感與精神等隱性指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評價。通過評價,使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增強繼續探索的信心;也使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把引導探索和教師講授適當結合。當前,由於大力倡導“引導式”教學和相應的“探索性”學習,“講授式”教學及相應的“接受性”學習似乎成了“禍水”,人們避之不及。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課程改革的本質不是教學和學習形式上的改變,而是使學生進行有價值的學習。而任何有價值的學習都屬於“意義學習”。根據奧蘇伯爾的“意義學習”理論,“意義學習”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具有意義學習的意向,即學生具有把新學的知識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建立起聯絡的傾向;二是學習的材料對學生具有潛在的意義,即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能夠跟其原有的知識結構建立實質性的聯絡。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只要能對上述兩個條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夠促成有意義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或學習方式就是適宜的,值得肯定的。講授式教學、接受性學習可能造成“意義學習”,引導式教學、探索性學習也可能造成“機械學習”。總之,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並無定式,應由學習內容及學生的情況而決定。新課程教學重視探索,但並不排斥講授。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學生的探索與教師的講授有機結合起來。尤其是對那些約定性的、常規性的、公理性的知識,更應以講授為主。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3

10月17日,我在市四高參加了新課程培訓學習,本次培訓由睢陽區教研室主持,由區教研室孫全珍主任進行轉變教學理念的培訓,李志華副主任主做“二七一教學模式”的講解。通過本次培訓進一步提升我們中國小教師的課改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加強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掌握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師駕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師在新課改中的作用

因為新課改要培養學生具有以下的能力:1、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資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2、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初步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3、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

而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主體。新課程最終要落實到教學中來,沒有教學,新課程終究只是一個靜態的方案,而不會是現實的課程。而教師恰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體,任何其他人,如專家、各級教育行政人員,等等,不管對新課程有多麼熱心、有多麼關注,都不能代替教師的實踐。

二、新課改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的實踐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觀,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裡,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係,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其實,師生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2、教學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科學課程應當體現這兩者的結合,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強調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主張變革傳統的教學,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講授知識,而是鼓勵、指導學生去探索和發現,把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命令學生學習,而是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不再讓學生被動地去學習,而是主動地去探索。

總之,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反思性實踐者以及課程與教學的研究者。長期以來,教師已經習慣於傳授式,習慣於按照預設進行教學,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模式和教學習慣,教師要一下子改變這種習慣,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慢慢地改變,逐漸有意識地改變原來的教學行為和習慣。大家首先在觀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課程的理念,那麼,思想支配行動,我們的教學習慣就會不斷改變,逐步達到新課程的要求。

20xx年10月17日,我在市四高參加了新課程培訓學習。通過聽取教研室主任李全珍主任轉變教學理念的報告和李志華副主任對“二七一模式”的講解,使我認識到新課改的必要性,同時對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深該的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方法作出了重新審視。

面對新課程改革,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課程教學工作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而學生必須是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同時要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教學中,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組交流、全班交流等。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者,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如何做人和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是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指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是一種激勵,當學生退卻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同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是:觀察、感知、參與、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控教學方向,照顧差異,發現"火花"。師與生之間的交流,有認知的交流,有情感的交流,通過語言進行交流,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課標是授課的靈魂,新教材的著眼點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而是把形成知識的過程的體驗、把獲取知識的能力的培養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們在給予學生知識的時候,並不是像過去那樣把知識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要給學生提供案例、問題和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體驗、去選擇、去解決,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是不是、能不能、該不該、值不值,讓學生自己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

總之,作為新課程實施者的我們,要知道自己所擔負的使命重大,要更深切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更新教學理念,才能讓自己在教育教學上永葆青春。

通過這次區教研室組織的課改培訓,使我產生一點體會。在區教研室主任孫全珍同志的講話中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實行課堂改革勢在必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適應不了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現行的教學模式只能培養出知識型人才而對於能力的培養有點欠缺。孫主任對現行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並指出存在的缺點和弊端,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孫主任還對課改提出一些指導性意見和建議,並指出課改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是:不求形式,只求結果。教學改革的方向是: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輔導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局教研室李主任還對一些學校課改成功的經驗加以介紹,並用鮮明的例項加以說明,從而使我深刻的認識到課改的重要性。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使我轉變觀念,深刻的認識到課改的重要性,我想通過這次培訓,對我們的教學將有一個大的轉變,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會把教學改革為己任,以極大的熱情來迎接這次課改定會有所成就。

20xx年10月12號在四高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參加了高效課堂培訓。睢陽區教研室主任孫全珍作了教育理念報告,副主任李志華作了二七一教改模式的講解。這次培訓使我的心靈又一次得到很大震撼,教育理念得到很大進步,教學方法得到革新,教學效果明顯進步。

一、教育理念的改進

這些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學校教育出現了很多弊病。如只關注個別尖子生的發展,而忽視大多數學生的發展;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能力的提高和道德品質的培養。致使學校教育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深切的認識到教育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並且還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應該成為每個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也應該成為一個教師的座右銘。

二、教學方法的革新

傳統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習能力的培養。並且一人講的教法也很難適應全體學生的學習,從而致使很多學生學習掉隊、厭學、輟學。二七一高效課堂模式,就是先讓學生自學,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仍不能理解的才有教師講解。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習規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從而使教師教得輕鬆,學得自覺,當然學習效果也會好起來。在正確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受到二七一課堂模式的啟發,根據數學課程的特點,我琢磨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模式,即引入自學討論練習總結五步教學法,正在摸索實驗中。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課堂教學改革的迫切性和打造高效課堂的重大意義。培訓會上,局教研室主任孫全珍指出了當前我區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全面剖析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表現形式,以及危害性。可謂是一針見血,傳統教學模式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教學改革這個話題已經談論很久了,其間欣賞了許多觀摩課、優質課,也聆聽了許多專家的講座,也到過一些成功學校實地學習過。觀其形,新穎別緻;聽其言,因勢利導;學其“神”,談何容易。在自已的實際教學中,也嘗試模仿過,幾節課下來,學生感到不在新鮮,自已也感到疲憊,只好罷了。這次培訓學習,只有一箇中心,那就是教學改革,指出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不求形式,只求結果,教學改革的方向——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輔導教學為輔,以此來實現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目標。梁啟超在《敬業與樂業》中指出,敬業說到底就是責任心,樂業就是趣味。我想每一位教學工作者都把教學改革視為已任,以極強的責任心來對待,並以此為樂,加上我們的熱情和愛心,從實際出發大膽嘗試,求同存異,持之以恆。那麼教學改革就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也會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的。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4

今年寒假我縣舉辦新課程培訓學習,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1、教師角色發生了的轉變

新課程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求教師要成為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應能力。新課程理念主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倡導通過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動方式獲取新知,感受科學的探究過程和方法。在課堂裡教師不再是一味地講,而是如何組織學生去探討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一種輕鬆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並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洋,教師才能做到隨心應手成為一個優秀的組織者。

2、學生的地位發生了很大轉變。

以往的'課堂大多數是教師講學生聽,整個課堂裡學生都要服從教師。新的課程要求我們要尊重學生,把學生同等的地位來看待,與學生進行朋友似的交談,經常運用“能不能”“可不可以”等親切語氣與學生進行交談,讓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和體貼,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鼓勵和幫助,努力構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3、結合實際對教材再進行加工和處理

隨著教材功能的轉變,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有一位專家說過,“如果你的學生只有四年級的水平,那麼你就要備四年級學生水平的課”。這一句話很明顯是要教師要因材施教,備出適合學生的課。所以,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狀況對課程內在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時不但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並以此為設計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同時對教材提供的基本內容進行再研究,明確教材的優勢與不足。教師則需要探索如何彌補、完善甚至更新相應的教學內容。從而對教材的設計思路、表述方式、結論等進行多角度的專研,為學生備出適合他們的課。

總之,新課程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實踐中逐步摸索,並通過經常性的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增強反應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應系統。同時又要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尊重學生的人格,遵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使得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既充滿活力,又富有成效。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5

這次我參加了20xx年國中歷史科義務教育新課程培訓。在培訓中,先後聽取了幾位骨幹老師關於新課程課標改革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和討論,讓我對國中歷史課程改革形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實施的國中新課程結構和課程設定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同時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許多具體環節進行著諸多思考。

一、改變觀念,樹立全新人才培養觀。

課堂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創新精神是“新課標”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啟用學生的情感,營養學生的德性,並用自己的航標之燈,去照亮學生的希望之路。從客體走向主體,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二、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

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藝術探究性學習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無論如何,形式的多樣性都應以激發學習興趣、拓展研究空間、開啟創新思維、營造民主氣氛、培養富有個性的學生為出發點。這一切都要取決於教師要更新觀念,敢於讓學生暢所欲言。

三、講授力求新穎,確立開放的師生關係。

傳統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妨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開放的師生關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於開口,樂於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和表現慾望,充分發展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創造力。為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教師應力求應用新穎獨到的藝術方法,調整認知策略,儘量讓學生參與,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於課堂中去,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善於挖掘教材內容中與學生思想實際相吻合的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我要學”願望的驅使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調整自身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學的預期效果才能達到。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員,大膽地參與藝術教學活動。啟發式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並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

四、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

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把握時代的脈搏”是這次歷史課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著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6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益非淺,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學習與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今日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並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有個性的發展.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學課程.在當代科學技術領域中,生物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尤為迅速,成果顯著,影響廣泛而深遠.它不僅影響人類的生活,社會文明和經濟活動,還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高中生物課程應當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課改讓我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勃勃生機。在這樣一種契機下,在不斷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無論是在教學行為上還是在教學意識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課程改革以來,我參加了幾次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倫理關係和情感關係。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的師生倫理關係,要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係。師生倫理關係是師生關係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面向新時代,努力建立民、平等和促進個性發展的師生倫理關係,真正使師生關係煥發出迷人的光彩。這將成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高亮麗的風景線。

師生情感關係,從整體上說,目前的狀況仍難以另人滿意,師生之間的情感冷漠缺乏溝通的現象比比皆是,師生之間缺乏積極的情感關係,不僅使得一直為人們所珍視的師生情誼黯然失色,也使教學活動失去了寶貴的動的源泉。優化師生關係,重建溫馨感人的師生情誼,是師生關係改革的現實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師生情感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係。創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係,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

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

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要利用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關係的重要保證。

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充套件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就在每個學生的身邊,如熱點新聞,醫療健康,個人生活,當地資源,環境保護等,都含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並能夠認識到許多社會問題的多方面性.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課改要求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裡,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7

---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有一些感悟.

經過這一個階段的高中物理新課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總的說來通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課改必須更新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優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

隨著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

2 ---新增內容,哪些是大學聯考必考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於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物理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組組成的,各模組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絡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高中物理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為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3.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高中物理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高中物理新課程不

4 ---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8

8月22—24日,我在雙溪國小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新課程培訓學習,此次培訓是在秉承了過去幾年新課改所取得的一些有效經驗的基礎上,以進一步提升我們中國小教師的課改理念為指導,以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為目的一次成功的培訓。

本次培訓由謝忠智校長主持,主要內容是:1、新課標解讀、2、教材分析、3、由學校幾位優秀教師介紹所教科目的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這大大地開擴自己視野的眼界,比如,謝忠智校長的《讓我們和我們的學生都學會合作》中用詩歌說明了合作的價值,合作的障礙誤區,和合作學習的準備工作及要素等,讓人印象深刻,同時明白了合作在新課標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再者,骨幹教師教師侃侃而談的實踐經驗,讓每一位教師都如沐春風。其中XX老師就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方法做了詳解,這些都是自己所欠缺的,聽後,我受益匪淺。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新型的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師生人格平等,個性情感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礎上。創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係,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愛學生。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此外,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充套件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成為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二、激發學生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能否激發學生學習愛好從某種程度上就決定了教學的成敗,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成為每個教師的當務之急。第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樂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並進行積極的評價。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信心倍增。

三、營造創新教育氛圍

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在認識問題,瞭解問題時,通過合作,每個人都貢獻出不同角度的觀點進行共同分享。豐富的資訊輸入能使學生形成更為全面的認識並能幫助我們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激發我們的創造性,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在校長郭詩忠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幾例全國著名優秀教師的先進案例,從中,我們看到了汗水、艱辛、堅持、奉獻、喜悅,這讓我更加認清了教師的天職及職業樂趣所在。

通過此次培訓,我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如何才能很好地適應新課改呢?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如何才能引導學生的情感處於積極的、自由的、寬鬆的心理狀態,能自主的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這就要求自己不斷去實踐,積累,再實踐,再積累。唯有這樣不斷完善的形,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詮釋見識這一職業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9

十天的高中新課程培訓學習即將結束了,這些天認真觀看了視訊,閱讀了專家文章,對新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接觸了許多新的理念:新課程,新課改,模組,三維目標,情感態度,以學生為主體等新名詞,對新課程有了粗淺的認識。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並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有個性的發展,作為一名教師面對新課程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新課程的特點

高中化學新課程分為2個必修模組和6個選修模組。其中必修模組是選修模組的基礎,選修模組是在必修模組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與深化。根據課程標準的設計,6個選修模組之間是平行關係。從內容上來看,必修模組幾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學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內容,但由於必修模組中具體的`知識點作了精簡,教學要求作了調整,大多數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瞭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關內容在選修模組中都將進一步深化。高中化學課程結構圖課程內容力求體現基礎時代性和人文性,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倡導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採用學分管理模式,兼顧各類學生的需要。

二、學習新課程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內容。

我們目前還沒有仔細研究過高中的新教材,但是通過這次學習我已經知道高中化學新課程是在國中化學新課程基礎上,為全體高中生開設的課程,具有雙重功能和雙重基礎性,即一方面要促進全體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未來所需的科學素養;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學習相關學科課程和其他化學課程模組提供基礎。所以我們教師首先要學習好新課程、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要求教師對教科書知識結構內容作適當調整,合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教材處理是教師教學的前提,首先要求教師瞭解各模組教材的基本結構,深刻分析各模組教材的編寫思路,明確重點知識的化學內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學核心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其次,要求教師能夠根據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實際收集有關的教學資源,對教材的單元內容進行適當地調整,刪除教科書中某些不適應學生的知識內容,並適當增加新的化學學習素材,改進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等多種途徑進行教學,以更好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需要。

三、教好新課程

1.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絡生產、生活實際,尤其是學生能夠感受到的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化學教學中必須加強實驗教學,要充分開發化學實驗的各種教學功能。實驗既是教學手段,又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實驗的認識論功能,而且要從方法論的角度審視實驗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實驗是人類認識自然世界的有利工具和方法,並初步學習使用這種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的學,要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

總之,我通過這次遠端教育瞭解了新課程,為學好新課程,教好新課程,新課程的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週記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10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教學實踐,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裡,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3、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4、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5、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絡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11

此次新課程培訓,傾聽了許多專家對新課程的解讀,使我懂得了課改的相關知識,,提升我們中國小教師對課改理念的理解,轉變教學方式,加強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掌握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師駕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為新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這次培訓讓我從傳統的落後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新課改,給我許多思考,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才能很好地適應新課改?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怎樣才能引導學生的情感處於積極的、自由的、寬鬆的心理狀態,能自主的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我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自己不斷去積累,不斷去學習探究。

一、讓我知道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和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教師的知識結構

教師擁有三種知識,專業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相關方面的知識和教師在實施有目的行為過程中,自己所積累起來的實踐性知識。

(2)教師的專業結構

對於教師的專業結構,也有不同的看法。綜合各方面的看法我們認為,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點:

首先是教育理念:教師一般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它可能是從自己教學實踐經驗中逐漸積累所形成或由外界直接接受而來的教育觀念。也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並富於理想色彩的教育理念。

教師的教育理念包含:教育觀、學生觀和教育活動觀,從微觀的.角度來說它包含學習者和學習的信念、關於教學的信念、關於學科的信念、關於學會教學的信念和關於自我和教學作用的信念。

另外教師還應該具有相關的其他要求,如知識、能力、專業態度和動機這是教師立足於教學所應該具有的基本內容,除此以外教師還應該具有自我專業發展的需要和意識,這是不斷適應教學活動使得教師成長為骨幹教師乃至學科帶頭所必須的。

2、教師的發展歷程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關於教師成長的階段是這樣劃分的。從“要成為”教師開始,教師的專業發展共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1)“非關注階段”、2)“虛擬階段”、3)“生存關注”階段、4)“任務關注”階段、5)“自我更新關注”階段。其中前兩個階段屬於成為教師前的階段,真正屬於教師階段的實際上是後面的三個階段。

二、新課改讓我知道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新課改的定位更加著眼大眾,為的是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所以,新課改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

1、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資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2、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初步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

3、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

三、教師在新課改中的作用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主體。新課程最終要落實到教學中來,沒有教學,新課程終究只是一個靜態的方案,而不會是現實的課程。而教師恰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體,任何其他人,如專家、各級教育行政人員,等等,不管對新課程有多麼熱心、有多麼關注,都不能代替教師的實踐。

教師一是要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任,用自己的創造性實踐去實現新課程;一是要對自己的以往的和當下的實踐滿懷信心,要認真分析以往教學的優點與不足的基礎上,藉著新課程的契機,發揚光大以往的優點,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種認為新課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陳舊的、不適應新課程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也不利於新課程的開展。

四、新課改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的實踐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觀,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裡,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係,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其實,師生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2、教學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科學課程應當體現這兩者的結合,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強調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主張變革傳統的教學,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講授知識,而是鼓勵、指導學生去探索和發現,把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命令學生學習,而是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不再讓學生被動地去學習,而是主動地去探索。

3、教學手段的革新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要為探索留有較寬裕的時間,新教材大大減少了練習和習題的數量,這正是給學生留出探索的餘地,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時間,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保證“探索”的優先地位;要增強學生探索的興趣,一方面,對教材中的內容,教師應努力蒐集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與之結合,增強探索內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據探索的內容,應合理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競賽與表演等方法,增強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4、業務素質的提高

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這是從事科學教育所必備的素養。其次,要了解相關學科知識。現代社會正逐漸進入“資訊社會”,社會各部門的工作也逐步從大工業時代分工細密的專業化進入資訊時代的綜合化,學科之間互相滲透。傳統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僅靠上述狹窄的專業知識已很難應付現代教學需要,所以教師要開闊本學科視野,需具備與科學相關的基本知識等,還需瞭解科學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絡及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科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比較完整的基本知識。

總之,新課改必須著眼於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需要在新課改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唯有這樣才能滿足新形式下社會的需要,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身上肩負使命。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12

我在重慶西南大學參加了為期五天的“新課改、新課標”管理與指導教師培訓,此次培訓提升了我的課改理念,加強了我對新課程的理解。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師在新課改中的作用

新課改要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初步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主體。新課程最終要落實到教學中來,教師要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任,用自己的創造性實踐去實現新課程;要對自己的以往的和當下的實踐滿懷信心,要認真分析以往教學的優點與不足的基礎上發揚光大以往的優點,改造以往的不足。

二、新課改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係,平等地學習和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強調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主張變革傳統的教學,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講授知識,而是鼓勵、指導學生去探索和發現,把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不再是命令學生學習,而是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不再讓學生被動地去學習,而是主動地去探索。

短暫的五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讓我拓寬了視野,豐富了閱歷,增長了見識,還讓我們感到了家的溫暖。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13

——付成維

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以及這幾個月的深入實踐新課程改革,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唯一尺度,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為物理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一、對新新課程改革的領會:

1.體現了基礎性和時代性:改變了過去繁、難、偏、舊的老問題,新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學習物理學最基本的概念和規律,瞭解物理學的基本觀點、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同時還拓展了“知識與技能”的內涵,要求瞭解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反映經典物理與近代物理的融合,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展趨勢,以及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關注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絡以及應用。

2.注重物理學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精神的教育:改變過去那種僅重視將物理學知識系統地歸納為簡明扼要的知識體系的做法,而將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滲透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挖掘活生生的例項,讓學生思考和領悟物理學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強應用科學方法的意識。

3.體現了課程及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選擇性:為使教材有利於不同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且對不同區域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課程標準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屬於基礎教育,應注重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應針對學生的興趣、發展潛能和今後的職業需求,設計供學生選擇的物理課程模組,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4.在課程實施上更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其中一個很重突出的特點就是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現在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已經不再僅僅侷限再聽老師講課這樣的基礎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動手實驗,才能再這一過程中學到知識,更能應用知識。強調知識的構建過程,注重培養物理實驗、科學探究能力;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注重物理學核心概念的建立。強調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保護探索興趣,學習慾望;體現時代性強調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注重經典物理與近代物理的融合;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關注科學?技術?社會觀念的滲透。反映選擇性綜合不同地區課程資源,考慮農村和城市學生認知特點;精心設計欄目,使教學內容豐富,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為學生髮展提供空間。強調可操作性注重繼承與發展,開發教材輔助資源。

5.高中物理課程新課改最大的困難是:第一,教師的觀念要改變;第二,現有的教學資源要改變;第三,教學制度要改變;第四,教學評價,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都要跟隨課改的變化。教育的出發點是人,歸宿也是人的發展。“探究式教學”就是從學生出發,做到以人為本,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寬鬆、民主的環境中體驗成功,健康成長。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師還需在實踐中逐步摸索,並通過經常性的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增強反應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應系統,使得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既充滿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許多新問題。為了儘快適應角色變化,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轉變觀念,致力於使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在實踐中善於發現問題,並進行專題研究,尋求有效的解決策略;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善於進行教學反思。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14

新課標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實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如何能把音樂課上得有聲有色,如何讓音樂課成為快樂的課堂,使音樂課堂真正成為美育的課堂呢?

一、對國小音樂教學的反思:

音樂美育的目標教育就是解放,解放兒童的身心,讓他們自由地學習、快樂地學習。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長的快樂,才能喚起兒童對學習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併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的動力。也只有快樂,才能催發兒童對學習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創造。

二、我的教學實踐與探索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以審美為核心。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一定要具有音樂審美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和生理的特點,讓學生“動”起來。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為以下幾點:

1、用豐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態帶領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體驗。

音樂教師應該加強修養,注意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學會把握自己情緒,著力提高調節和控制整個課堂環境的能力,使學生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2、音樂“生活化”

在設計具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緊密聯絡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索、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係,使音樂學習成為一項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去親身體驗到音樂和生活不可分隔的關係,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得到美的享受。

3、讓音樂課堂成為感受美、認識美和創造美的天地。

(1)、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美

在教學中適當地介紹偉大音樂家的生平故事和講解音樂家的優秀作品,會激發學生各種美好的感情,提高他們對生活中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的識別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讓學生感受音樂的語言美音符、樂句組成的旋律所表達的感情即音樂語言。在教學中通過聽、唱、欣賞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樂語言。

三、結論與啟示

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與創造美,塑造美的心靈,培養美的人格,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新課程培訓學習心得15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可是在教學中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教書好象就是在教學生做題目,並且題目越難越好,越是能把學生考倒的題目就越是好題,同時與生活的聯絡也不緊,理論性比較強。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學生是被教笨,當然這笨並不是指學生的智商而是指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應深入研究教材

為適應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傳統的封閉性、定向性習題改成了探索性的“問題”.這些探索性問題的條件、結論、思路等大都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沒有標準的答案,往往還聯絡廣泛的現實背景,這對教師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教師應花大氣力鑽研教材,對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對教材涉及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相關資料.要弄清所給的問題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2、要為學生的探索創設有利的情境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

3、應對學生的探索給予引導和幫助

所謂自主探索,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動性,表明學生是主動地學習,即“我要學”;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獨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地學習,即“我能學”.但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探索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獨立的逐步轉化的過程.而這種轉化,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中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