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9.55K)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扶貧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1

在縣扶貧辦的統一安排下,有幸參加了9月5日為期半天的扶貧培訓。這次培訓,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不同且很大的收穫,它不僅讓我充實了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加之與來自不同鄉鎮、不同工作崗位的同事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多種形式的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

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幹部,雖然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但既不夠系統也不夠豐富。通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授,感覺豁然開朗,許多問題從理論上找到了依據,對原來在工作實踐中覺得不好解決的棘手問題找到了切入點,感覺收穫很大。通過系統地學習扶貧攻堅培訓課,讓我強化了服務大局的意識,同時讓我更清晰更全面地看到了加快鄉鎮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平的意義。

二、不同地域的學習,開闊了視野

這一次培訓給了我們接受高階教育的機會,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打開了思路,不僅對本市情況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對開放先進的城市、理念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扶貧辦主任廖主任的授課,就像一面窗戶,讓我們開啟眼界,能夠站在更高的臺階重新去認識當前扶貧攻堅的形勢,去看待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三、案例的分析,警醒了自我

課堂上,扶貧辦主任廖主任還結合實際給我們分析了案例,讓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認清問題的本質所在,慰問式扶貧已經成為歷史,切實帶動群眾搞發展,謀出路才是當下形勢的走向及工作的要求。

同時,扶貧辦主任廖主任讓我們通過查詢別人問題的方式來提醒自己不要犯類似的錯誤。正確處理各種關係是幹好工作的前提之一。事例也告訴我們沒有搞好群眾關係,最終會導致工作無法開展,所以我們要著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處理好各種關係,在陽光心態下工作。

四、前輩的經驗,找準了差距

在以往經驗的分享中,我們學到了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領導幹部如何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中去,如何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如何處理工作中棘手的複雜的問題等等。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相比之下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當然找出差距並非要生搬硬套別人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是借鑑別人的方法來完善自己的方法。

五、言傳身教,時刻警惕

培訓課的最後一天,扶貧辦主任廖主任給大家深切的講解了當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的政策和任務,給大家狠狠地敲了一記警鐘,扶貧辦主任廖主任用切身的體驗和經歷,用幽默風趣的話語讓我們認清了當下扶貧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清晰簡潔的說明了當下脫貧任務的緊迫性,領導重視、資金投入、精準扶貧的措施等等,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們的工作人員敲著警鐘。扶貧工作重擔在肩,難點多,經驗少,同志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扶貧辦主任廖主任提醒我們一定要認真仔細以高度的思想覺悟和捨我其誰的犧牲精神走在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線,切切實實為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確保完成20xx年脫貧目標,為20xx年實現全面脫貧打良好的基礎。

六、培訓結束,感悟昇華

結合這半天廖主任所講的內容,總結出了幹好工作應具備的六種能力:

一是科學決策能力,就是面對錯綜複雜的局面和瞬間變化的形勢要有善於做出正確抉擇的能力;

二是貫徹執行能力,就是面對問題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與計劃,貫徹下去並做到全面準確、得當有力;

三是綜合協調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能把握大局、權衡協調、統籌兼顧;

四是組織管理能力,就是善於社會交往,有較高的管理水平,組織得當;

五是開拓創新能力,就是要以大無畏的精神,在舊有的經驗基礎上大膽嘗試,做到與時俱進、科學合理;

六是學習實踐能力,就是每個人要把學習當成是畢生的任務。要想把工作幹得有聲有色那麼必須具備這六個能力,因為作為新世紀的幹部人才就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科學的進步。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2

年 月日,我參加了縣扶貧辦組織的為期5天的“貧困村互助金”業務知識的培訓,通過幾天的培訓班學習,我感到學有收穫,對我們今後開展好今後互助金的相關工作很有幫助。

通過本次培訓,讓我對貧困村互助資金有了較深的理解,貧困村互助資金是指在貧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週轉使用、滾動發展的生產發展資金,由財政扶貧資金、村民自願交納的互助金、社會捐贈資金等組成。重點在扶貧,關鍵在互助,方向在合作。其中:民有是指所有權,即財政資金和捐贈及增值部分歸全體村民所有;民用是指使用權,即在執行正常的情況下,屬互助社全體成員所有;民管是指運作方式,即互助社內部成員民主選舉管理機構,行使執行、管理、監督等職能;民享是指分配形式;即互助社通過收取一定的佔用費獲得收益,支付必要的執行成本外,用於村裡的公益事業和轉增本金;週轉使用是

指資金使用方式,即由一次無償投入轉為有償週轉使用。在行政村內執行和管理,主要利用“熟人社會”的社會壓力來防範和控制風險。不利用擔保、抵押等手段抵禦風險,也不採取合同、法律等正規制度來約束人們的行為。互助資金的宗旨是: 積極探索和完善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的新機制,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提高貧困村、貧困戶自我積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濟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人民銀行對互助資金提出了“四大原則”即:設立自願﹑民主管理﹑服務社員﹑風險自擔;“四條紅線”即:不吸收存款,只吸收成員出資;不對外放貸,主要對成員提供信用互助服務;不支付固定回報,盈餘主要用於積累;不跨區經營和不超規模發展。 互助資金的借款為小額借款,(一般情況下,第一次單筆借款的最高限額為3000-5000元)單筆借款的最高限額由村民大會討論決定。互助社借款為短期借款,一般不超過12個月。

具體借款期限由成員大會討論決定;借款人在歸還借款後可以申請下一次借款。鼓勵採用互助聯保小組方式使用互助資金,組成互助聯保小組一般由5—7人組成。還款方式有整借整還和整借零還兩種,整借零還還可以分期還款,整借零還可以少交佔用費。借款佔用費率按照能覆蓋互助社執行成本的原則,由村民大會討論決定,原則上不低於當地信用社同期同類貸款利率。互助資金本金不能用於分配。借款佔用費收入可用於分配,方案由社員大會討論決定。

通過此次培訓,通過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通過與各學員的相互交流,我認識到啦互助資金對於貧困群眾的幫助性是非常大的。回村後,我們要做好此項工作的宣傳,以便於把這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3

我有幸參加了省扶貧辦舉辦的扶貧學習培訓會,五天來,通過對扶貧理論和案例的學習,我開拓了思維,認識到了扶貧工作的新形勢,收穫很大。培訓會很多領導和專家傳授了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經驗,對我們梳理扶貧工作思路,制定本地區的扶貧規劃有很大幫助。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首先,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性。扶貧開發工作是新階段一項重大“工程”,我覺得要想做好這一重大“工程”,“一把手”領導首先要高度重視,思想上必須要統一,認識上必須要到位,只有“一把手”領導重視了,上級領導才能夠重視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安排的專案保質保量地完成。

二、注重協調,多方用力

其次,要及時做好和相關部門的銜接工作。工作能否做好,銜接固然重要,工作做不好,做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也於相關部門銜接有很大原因。從而導致工作滯後,要及時做好扶貧專案的銜接工作。

三、深入基層,瞭解民意

最後,要深入村社、傾聽民意、瞭解民情,推動工作順利開展。通過兩天的調研,我想我們領導除了平時工作之餘,抽時間要更多地深入村社、農戶家中,傾聽民意、瞭解民情,知道村社幹部的所思所想、農戶的所期所盼,真正知道村社幹部在想什麼,農戶在盼什麼。只有這樣領導才能夠掌握到第一手可靠資料,從而使領導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這樣,領導幹部和老百姓的距離就拉的更近,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才知道的更多,扶貧工作開展起來就更順利,只有這樣我們的扶貧工作才能夠做得更好,發揮更大地效益。

四、重在行動,貴在落實

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是,這種支援必須建立在幹實事、幹正事、幹好事的基礎之上,只要我們乾的是功在當代、利在於民、造福子孫的大事,就一定會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援助。要想為社會多做點貢獻、去幫助那些在困難中掙扎的人們,要牢固樹立“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的理念。在任何學習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困難,面臨各種難以預料的考驗,因此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原則性,又要靈活多變,同時又能夠破除舊觀念,用知識去幫助那些貧困落後的人多學技能,多跟他們交流,讓他們走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4

昨夜的一場大雨,讓通往大練地村城牆壩黨支部的路變得泥濘起來。直至中午,山頭的雲霧還沒有散去,氣定神閒地切割著天空湛藍色塊,午後的溽熱也因此顯得從容許多。

來自省委高校工委組織部、省教育廳師範處、高教處、督導室和人事處的十多個黨員代表還沒來得及好好打量大練地村這片土地,便在我們的陪同下,步履不停地上了山,走進城牆壩黨支部會議室,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共籤協議、互促發展。

在共建儀式上,省教育廳民教處、師範處黨支部的支部書記雷韜同志和大練地村城牆壩黨支部書記和學新同志分別就此次活動進行講話,肯定了支部合作共建的重要意義,並對以此次活動為起點的支部結對發展充滿期待。雙方隨後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書,舉行了授牌和捐書儀式,開展了第一次組織生活會。

會議室窗明几淨,是村民黨員們的勞動成果。在組織部、高教處、督導室和人事處的黨員同志依次表達自己對支部共建的認識和希望後,村裡黨員同志們的坐姿也慢慢舒展開來,表現起初有些膽怯的他們,在對面結對幹部的眼神鼓勵下,漸漸開始七嘴八舌地用傈僳普通話傾吐著村裡的困難,比如垃圾處理,產業規劃、道路硬化、活動室裝置配備等都是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這些具體問題映照著前面委廳同志們說的共建互促的目標、原則、內容和方式,正好是在巨集觀下引匯出微觀,在深意中增添點靈光。

傈僳普通話說得快了,就像夏日裡此起彼伏的蟲鳴鳥叫,急切熱烈,具有奇妙的張力。看到機關同事們豎著耳朵傾聽村民黨員說話的樣子,我們駐村工作隊員突然很為村裡的同志們感到驕傲。距離我們工作隊員駐村已有六個月,也是他們從對著我們微笑,到見面寒暄“進來閒閒吧”,再到現在並不怯場地提出問題、溝通要求的一個變化歷程。說“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我想,以黨建為龍頭來推進扶貧開發,關鍵在人,重心在基層。農村黨組織是脫貧第一線的核心力量。如何以結對幫扶為契機,打造一個積極、自信、創新的基層黨組織陣地,形成共建共榮的合力,互融互補,幫助大練地村按期脫貧摘帽,確保共建活動的實效,可能是我們思考和解決的首要問題。

結對共建活動在共建雙方共同宣讀入黨誓詞這個充滿隆重儀式感的場景中結束。這次共建活動將“承諾”、“期待”、“目標”這些充滿詩意的詞語種在了稻花飄香的大練地土地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定能結出豐碩果實,譜下美麗詩篇。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5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而教師進行教育當以師德為本。師德是一個教師的最基本道德素質、教書不僅是教,更重要的是育人。通過師德的培訓,我認為教師要做好以下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

首先、教師要認真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教師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就需要體現在教師自身對學校制度的執行上,如果一個教師連對學校的制度都執行不了還怎樣承擔責任。教師要承擔自己的責任,還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要具有愛崗敬業的決心,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應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2、要有人格魅力的教育,體現在對事業的忠誠,不是僅僅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築學生的正直,,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3、要有傳道、授業、解惑的本領,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一池的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活水。我想是這樣吧!

其次、對本次培訓我還作出以下反思:1、事業需要熱愛。2、育人需要藝術。3、學生需要溝通。4教學需要積極協作。5:職業需要付出。6、教師需要積累。

我想,我將直用自己正直、坦率、真誠、友愛的樸素人格

去影響一位又一位學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為他們行為示範,用自己對學生、對事業的愛心去帶動學生修正不健全的人生觀,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培養他們的社會、家庭、集體的責任感。

我的願望:將來有一天,我能無愧於師德。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6

為進一步理清扶貧工作思路,紮實高效開展好精準扶貧工作,近期縣委縣人民政府週日縣縣“扶貧日”的時間,組織了多期幫扶聯絡人扶貧政策業務培訓班,請來的授課專家及扶貧指揮部的領導均是各自領域的權威人士,授課異常精彩。同時,在培訓期間學員們也圍繞如何認識精準扶貧、藉助特色優勢產業助推精準扶貧、摸清貧困戶幫扶需求和制定好幫扶計劃,及如何當好一名幫扶聯絡人等方面相互交流汲取了經驗。本人結合近段時間幫扶的實際工作,作了幾點思考。

一、培訓情況及體會

此次培訓,組織培訓課題上做了精心的準備和安排,授課人分別扶貧手冊的填寫,《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和考核退出》,《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危房改造政策》等等,進行詳細講解,授課的同時還安排了現場教學、問答等環節。通過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既提高了認識,受到了啟發,又增強了信心,明晰了思路,同時也掌握了實際工作的要領。

二、對扶貧工作的思考

結合此次培訓及入戶幫扶工作實際,個人就如何做好扶貧工作進行了些許的思考。

(一)精準扶貧要扶到位。首先入戶幫扶要加強與縣、鄉、兩級的聯絡。扶貧工作不能只靠埋頭苦幹,駐村幹部和村本級的能力是有限的,加強與縣、鄉的聯絡,多依賴上級的支援,才能把扶貧工作真正做好;二是要壓實自己對幫扶工作的責任。要把推進扶貧攻堅行動擺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幫扶幹部要始終把扶貧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多與駐村班幹部、第一書記反饋貧困戶、貧困村目前遇到的實際困難與幫扶需求,整合各類專案,重點解決村內道路、房屋和群眾關心關注的就醫等問題,大力引導非政府組織、企業和個人廣泛參與扶貧工作,積極倡導扶貧志願者行動,不斷提高社會扶貧成效,形成扶貧攻堅合力;四是有效整治村容村貌。村容村貌體現的是群眾的一種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而道路通暢、飲水安全、鄉村整潔、環境衛生,本身就是群眾富裕之後生產生活狀態的一種集中體現。

(二)多向貧困戶宣傳各種幫扶政策。用好易地搬遷政策,農民的故土情結十分嚴重,對於住房不達標的、且居住環境差的,幫扶幹部要切實做好入戶宣講政策,做好動員工作,消除農民生產生活顧慮,切實引導他們挪窮窩、拔窮根;住房困難是貧困戶的共性問題,大部分貧困戶自身失去工作能力,住房條件極差,按現有情況他們根本無力承擔自付的一部分建房款項,告知貧困戶易地搬遷的補助標準。宣傳好雨露計劃政策,對於考上大學或者高職高專的貧困戶學生,幫助他們申請雨露計劃補助,使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三)抓住產業扶貧的主心骨。脫貧的關鍵是要抓好產業扶貧,提升貧困戶的“造血”功能。要根據縣裡產業扶貧規劃,動員貧困戶積極參與產業扶貧,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如種果或者參加農村產業合作社種木耳。帶動全縣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同時,還要守住生態紅線,綠了青山、美了大地、鼓了腰包。選好產業是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核心。

三、如何當好幫扶聯絡人的看法

要當好聯絡人,一是要有為民服務的政治情懷。精準扶貧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的程序和步伐,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入戶調查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力以赴的開展幫扶工作。二是要有扶貧攻堅的務實之策。幫扶物件就是農村最為貧困的群體,面對他們的訴求和願望,要深入調查研究,向上級部門反饋貧困戶的心聲,攻堅克難,真抓實幹,敢於擔當,務求實效。三是要有敬畏規矩的律己之心。作為幫扶聯絡人,要帶頭嚴明政治紀律,擔起幫扶責任,當好模範,做好表率,不負組織的重託,不負人民的期望,向組織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每個下午的培訓雖顯匆忙,但也收穫滿滿,感謝縣裡組織這些培訓。今後,定將把所學用於實際工作中,以彼之長補己之短,將精準扶貧工作紮實有效持續推進。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7

本週,我有幸參加了“清華偉新教育扶貧高中政治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心裡特別高興。此次授課內容有:

唐少傑: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清華歷史與清華精神》 張渝鴻:《教師的有效溝通》

曹彥彥:北京石景山古城中學校長《教師專業化、做學習型教師》 吳國英:北京師範大學政治教師兼教研員 《更新教學觀念進行有效課堂教學》

曾陽: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高階教師《高中政治教學設計與評價

楊靈:北京市西城區教研員、高階教師《思想政治教師的關健素質與技能》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在這裡,我們每一天都可以聆聽到教育專家的報告,聽取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衝擊。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教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個人素質。

當今社會是知識型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而傳統教育培養的大多是應試型人才,他們只懂死知識,卻少有創新。這樣的人才很難適應當今的社會。因此,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學校轉變過去的重甄別選拔職能,轉向重視學生的發展。對學生要關注個體差異,實行多元化評價指標。

注重學習過程,從而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然而,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思想,很多時候仍讓我們有些霧裡看花,無所適從,我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培訓中,每位專家教授的講座,在言談之中無不透露著充滿哲理的思考,也無時無刻不再提醒我們:“成人”才是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

為了適應明天的社會,今天的教育必須改,而改革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改變首先在於更新教育理念。通過短短5天的培訓學習,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真正地認識了新課程改革,認識到這場課改所具有的深遠意義。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勞動者的素質就必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只有這樣,教育才能可持續性地發展。 為了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教師的當務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時期學生的發展變化。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了,他的教學水平才會提高,他的課堂才會豐富多彩,才會有的放矢的面向全體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提升素質的一條捷徑就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我們教師平時實踐的很多,但卻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識,每次上完課就算完成了任務,至於課堂的效果也許自己有些想法,但一回辦公室就因忙於一些其他事物而不了了之了,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學沒有任何長進,自己還感到很辛苦。其實,教師真的太需要通過反思提升

實踐智慧了。好多時候,擠出一些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師卻不願意擠。反思能力增強了,實踐能力也就會提升。雖然很簡單的事,但又有多少人能堅持下去了呢?

二、應用現代技術,提高教學成效。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時代,身為教師如果不懂得計算機,不懂得網路,就是新時期的文盲。而且網路的確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不同地域,不同風格,不同教師同授一堂課成為網路時代的特色,它完全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大大開闊了教師和學生的視野。通過這次資訊培訓,我學會了以前許多不懂的東西,並促使我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以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問題,總想外出學習,去見識一下先進地區的教學;有時候就一個觀點想與更多的老師進行探討,但總是受現實情況限制,得不到實現。“網路教學”使我先前的想法變成現實,能夠跨越地域與其他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得到優秀教師示範和專家的引領,相信我的課堂會越來越生動,效率會越來越顯著,教育教學水平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關注未來,放飛希望。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知識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三、巨集觀把握、中觀貫通、微觀落實

高中政治教學就是要抓住單元主題和核心知識,再此基礎上明確整個模組的邏輯脈絡,然後整個教材的體系瞭然於胸。發掘微小課題,提升專業能力(如預習課如何讓學生獨立成長)

在生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每個人都不簡單,相信他們,學習他們:每個人都不容易,理解他們,原諒他們。命運不是註定,是在選擇中一步一個腳印前因後果的連鎖反應。求索照亮生活,實幹充盈人生。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觀察,去探索,在反思中總結提升,這讓我的教學活動更有魅力,自己的專業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展示課、複習課、練習課也有很多地方可以研究。 其實我們在每天的教學中都有很多的成功點,失敗點、有驚喜、也有迷茫,只有我們做個有心人,就能從中發掘出一個個小的研究點,助推我們的`教學教研活動。有時候一點小的生活感慨,就能成為一個小的研究課題。 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的眼睛,生活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讓課堂融入生活,讓教學回歸生活”是新課程強調的理念之一。

大學聯考試題和優質高效課堂都非常注重生活情境的選取和設定。深刻的、廣博的、富有啟發的優質教學應迴歸真正的生活。一豐富的生活情境為背景,師生共同探究經濟和社會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和規律 ,優質教學的內容是廣博的、富有啟發性的。社會熱點、科技素材、靈活設問,激發學生的責任觀、使命感,培養學生認知和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關注動態生活,增強學生應對未來的能力。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8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 參加了15日在縣計生委舉辦的扶貧規劃培訓,我由衷的感到高興和激動。在此之前我還從未接觸過扶貧工作,儘管培訓時間短暫,但授課的老師們還是讓我受益匪淺,不管是工作上,還是待人處事上,都有了與以前不一樣的認識。現將此次培訓的心得體會小結如下:

一是對農村扶貧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以前由於在鄉鎮並沒有從事過相關工作,所以對扶貧工作缺乏認識,總覺得扶貧工作不如農業、黨建工作重要,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只是一味的閉門造車並不能轉變農民的生活條件,有時必須要藉助外力,才能更好更快的實現新農村建設。必須進一步推進產業化扶貧,不僅能增加貧困戶收入,還要支援貧困戶發展優勢特色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進一步優化產品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化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成為帶動幫助貧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來源。要充分利用扶貧開發的有利條件,在產業增收上找路子,想辦法。鼓勵農民在本地城鄉從事二、三產業,組織勞務輸出,拓寬增收渠道,增加現金收入。

二是對自己參與到這次扶貧規劃的編撰有了更深的認識,特別是感受到了上級領導對這次扶貧規劃編撰的重視。這次的扶貧規劃關係到我縣未來10年的發展方向。按照“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基本思路,把集中連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的總體要求、空間佈局等方面,是指導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的重要檔案。

新階段的扶貧不再是以金錢、食物等的方式開展扶貧,而是轉向了以文化扶貧、政策扶貧的轉變。從思想上、行動上使貧困農民能夠自養,從而脫貧,然而從另外一個方面講,我鄉綜合指標的落後、教育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比較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大人民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現階段農民的脫貧致富,除了依靠國家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自食其力,拓寬路子,從過去主要依靠土地增加產量、提高價格轉向提高效益、擴大就業上來,從依靠農業轉向依靠特色經濟和勞動力轉移上來。

現階段促進農民增收既要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藉助國家的惠民政策全方位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新渠道。 在今後2個多月的規劃編撰工作中,同大家齊心協力,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完成交予我的任務。確保規劃編撰工作的順利完成。**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9

三年建設扶貧,也是新河村全面發展,攻堅克難,翻天覆地變化的三年。在長沙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張迎龍的親切關懷下,在長沙市交通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援下,在萬書記精誠團結的帶領下,我與新河村村組幹部群眾一起積極投身到建設美麗幸福新河的事業中,使新河村的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就三年建設扶貧工作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古人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尤其是在科

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的今天,如果不堅持學習,不斷在學習中提高自己,就會被社會無情的淘汰。作為村裡的村主任,我始終堅持加強學習,經常讀書看報,學習先關法律法規,及時瞭解相關政策,學習相關業務知識,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心應手。

二、沉下身子,積極工作

(1)強抓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宜居環境。堅持交通先 行發展戰略,三年共拓改村組道路11、2公里,硬化村組道路18公里,新修福興橋、標加橋、梘頭橋,實現了水泥路組組通,使村民生產運輸、生活出行方便快捷,交通狀況徹底改觀。投資80多萬元修建了一個村文體廣場,燈光音響配備齊全。併到市文體局爭取安裝了健身器材和籃球架,乒乓球桌等文體設施,新建了農家書屋,綠色網咖,滿足了村

民的文化和體育需求。爭取長沙市示範社(村)建設專案,對村部進行了重新裝修,規範了各種制度牌等使村部煥然一新,順利通過了市民政局的驗收,並得到了高度評價。電力擴容提質,今年我村又新增了2臺變壓器,電力質量明顯提升,目前正常滿足我村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用電。安全飲水工程正在施工,有望明年供水。新裝太陽能路燈100多盞。

(2)發展特色農業,促進村民增收。我村地處株樹橋

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我們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特色經濟有機結合,既保護生態環境,又能帶領村民致富。並把發展特色經濟作為建設扶貧的重點。目前全村以蔬菜、油菜、小水果、優質稻為主的四個千畝基地初步形成。蔬菜、小水果、優質稻成為村民增收主要來源,特別是今年優質稻獲得豐收,平均畝產850斤以上,村民畝平均增收500元以上。再是烤煙生產形式喜人,今年雖然受極端天氣影響,依然取得了較好的收入,20xx年烤煙任務500畝已全部完成冬翻凍壞。

三、積極協調,努力爭取專案資金,作為主管村級財務的村主任,我始終把向上級單位部門爭取專案資金作為村級工作的頭等大事。我與萬軍書記經常跑瀏陽、長沙,到各單位協調專案資金。有時侯為落實一個專案,找領導常常要等3、4天。有的專案從規劃設計到評審到實施,再到檢查驗收到資金到位,要過幾十關,有的人以為扶貧整建資金自己會來,

其中的艱辛很少有人知道。但我從來是不計得失,怨天尤人。每當一個專案爭取成功到位後,我心裡就感到非常高興,因為能為村民辦一件實事、好事,所以再苦再累我都覺得值得。強化村級財務管理,嚴格執行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做到了“發小錢辦大事,不花錢也能辦事“。

四、嚴於律己,廉潔自律

始終以一名優秀村主任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進村入戶,瞭解群眾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積極為民辦實事好事,時刻牢記宗旨,勤政為民。顧全大局,品行作風優良。嚴格自律,潔身自好,在工作中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自覺接受監督。做到公道、正派、儉樸、廉潔。

總之,三年建設扶貧,成就斐然,雖費盡心思,熬盡腦汁,累垮身體,但是看到今日之新河硬化路面到組,農田阡陌,溝渠樅橫,歌舞昇平之現象,笑在臉上,喜在心裡。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張迎龍副書記,感謝長沙市交通局及各部門單位,更感謝萬軍書記。為建設美麗幸福的新新河而努力奮鬥。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10

9月1日上午,我們全市中國小教師參加20xx年暑期師德培訓,會議由溫州市教育局長謝樹華主持,採取全程網路授課的形式。謝樹華局長緊緊圍繞“踐行為人師表,爭做人民滿意好教師”的會議主題為教師們奉上了一次精彩紛呈、收穫頗豐的報告,讓在場的教師受益匪淺。

幾年的教學下來,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師。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學生在學校裡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加入教學教育工作領域來感觸最深的。 謝樹華局長針對教育理念提出四點要求,一是更加公平的教育,二是更有質量的教育,三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四是適應社會的教育。其次,謝局長指出師德為先,教師職業道德乃教師素質的核心。會議進一步明確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增強教師職業的使命感和聖神感,促使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職業觀和教育觀、學生觀;進一步促斤教師更好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嚴明從教行為和職業操守,爭做人民滿意的教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感覺要成為師德高尚的老師,我在這將近幾年的教學工作,有了以下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裡,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

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三、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我時常會注意到了學生的一些想法,儘量讓其講完其看法,然後我再講講我的看法,不同之處我們探討,這樣可激發學生的一些有見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時對我們教師的思維也有啟發意義。可以說教學應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新。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有句古話說,“人有德於爾,爾不可忘。爾有德於人,爾不可不忘也”。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11

中國人自古重視品德修養,宋代司馬光曾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可見品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對於教師這樣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來說,師德尤為重要。有句話叫“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在當今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大戰略下,以及教學理念不斷進步、發展的時代潮流下,教師在不斷提高教學業務技能的同時,師德師風的培養與提高同樣是一名教師的畢生追求。

今年暑假,在教委和學校的組織下,我參加了一次受益匪淺的師德培訓。雖然從教已經三十多年,但在這麼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深知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重要性。古人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次師德培訓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教育,也讓我收穫頗多,加深了我在師德師風培養以及教學上的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教師應對教育事業懷有始終不渝的熱情和熱愛。教師這樣一個職業,不僅是個人的選擇,更關係到下一代的成長和國家的未來。選擇了教育事業,就應該懷有奉獻付出的精神,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對於日常的教學任務,教師應該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同時,對待教學還應灌注自己儘可能多的熱情,充分帶動教學氣氛與學生的學習氣氛。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感覺到枯燥和疲憊,才能對得起一名老師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

第二,教師應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正面、積極的個人形象。如今社會的多元深入到各個領域以及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群,加上學生的個人品格、性格正處於可塑性比較強的時期,對學生的正確導向極為重要,而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為學生作出好的榜樣,嚴於律己,一言一行都要作出好的表率。教師應明白教育是一朵雲吹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身教更勝於言教。

第三,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教師應與學生平等相待,多關心學生心理訴求。老師唯有尊重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學生才會樂意從老師那學習知識。同時,作為教師應善於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不能對成績優秀的學生和學困生區別對待,需要對學生的潛在優

點及個性善於引導。

第四,教師應努力進取,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有效傳授給學生的必備手段。同時,當今時代是個知識爆炸、飛速發展的時代,許多新的知識正不斷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教師不可能守著自身的原有知識一勞永逸,不然不僅自己落後於社會,還會耽誤學生成長,誤人子弟。活到老,學到老,應該是每位老師必須具備的意識。

教育是國家民族賴以不斷髮展的內在動力,教師作為這其中的重要一環,巨集觀上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微觀上寄託家長、學生的殷切希望。為人師表,師德師風在教學過程中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作為教師唯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能力,才能在教學崗位上培育出更為優秀的學生,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新的成就。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12

20xx年7月22、23日,我有幸參加了錦屏縣“十二五”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師德全員培訓,這是一次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別開生面的集訓,既是教師心靈的一次洗禮,也是思想素質又一次充電。這次師德培訓的教師有凱里師專的曹慶五書記、謝岑所長、張婕老師和民中吳桂高校長等等,他們的講課都十分精彩,使我受益匪淺。 通過培訓,我有如下的三點體會:

教師必須有良好的是師德。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自己的思想、品格、言行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尤為重要。教師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必須對自己提出較高的道德要求,要嚴於律己,並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強化,使自身的師德修養更加完善。只有具有良好師德、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真正贏得學生和社會的尊敬和熱愛,才能引導和培養健全的人格,才能窮盡畢生的精力,希望使自己成為學生歡迎和愛戴的教育專家。

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州教科所謝岑所長給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述教師職業規範六個方面的內容。即“依法執教是師德修養

的基礎;愛崗敬業是師德修養的出發點;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教育人書是師德的核心;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終身學習是師德的時代要求。”其中“終身學習”讓我印象最深。我國己經進入了發達的知識經濟時代,網路時代,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經濟。這就給培養人才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等等,無疑都挑戰著我們這些中年的教師,使我更清楚認識到自身不足,明白了終身學習是教師職業的現實要求和必由之路的道理。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時代早已過去,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得不斷地學習,改變觀念,合格的教師不是終身的。過去是“不進則退”,現在是“慢進則退”,不進將會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學習、探索,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同時,教師除了在自己所教專業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還要對其它學科和領域的知識“知得廣”。因為21世紀的教育,提倡“和諧、互動、探索、創新”的基本教學模式,教給學生科學的思考方法將比簡單的傳授知識更重要,方法將使學生受用終身。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教師將更多的在思維方式與知識的導向性上給學生以指點。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樣,而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審美,形

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師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而是師生相長,所以這更要求教師必須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勤於讀書,樂於反思,積極實踐,必須不斷給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只有這樣,才能自信地面對學生。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師要改變以往單純的升學觀,分數觀,給每一個孩子以充分發展的機會和鼓勵,每一個學生都是未來各行各業的人才,鼓勵人人成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用鼓勵的目光,賞識的目光看待學生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尊重、保護孩子的自信與努力。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對做教師的我一直是極其深刻的警示,要善待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疏忽而毀滅一個天才學生,教室裡未來的瓦特、牛頓、愛迪生需要我們尊重和愛護,但是,教室裡未來的無名的勞動者同樣需要我們愛護。因為,哪怕教室裡的學生將來都成不了大器,他們也是一條有足夠權利得到我們尊重的生命!他們的健康成長才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智慧給予人“溫柔的征服”;讓一粒粒石子“生出鑽石的心”,讓一株株幼苗成為棟樑之材。

總之,通過這次師德學習,使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我相信自己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會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

再認識,規範自己的行為,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更新自我,爭當新時期合格教師,更好為家鄉教育事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