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國培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心得體會 閱讀(2.81W)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培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培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國培心得體會1

20××年10月31日——11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20××)”——短期集中培訓,村小教師訪培訓專案,在安徽師範大學資訊科技班學習。轉眼培訓結束了,在這裡感謝此項培訓的主辦單位和承辦院校提供學習;感謝中心校領導安排學習;感謝班主任李傑老師的信任;感謝各位學員老師的支援與幫助;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精彩講座。這次培訓讓我覺得充實而愉快。學到了許多知識,認識很多優秀的老師,使我受益匪淺。

培訓期間,工作上做好一名班幹部的本職工作,負責學員的簽到,組織學員參加研討觀摩活動;學習上認真聆聽專家教授、的講座,做好學習筆記,撰寫研修日誌,現將本次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轉變教學理念:

11月1日,參加開班典禮後,學院安排的第一節課,是安徽師範大學孫德玉教授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解讀”。孫教授用他淵博的知識重點講解了:師德修養與專業成長;用他樸實、獨樹一幟的語言,闡釋瞭如何做好一名教師,教師的任務是什麼?用孫教授的話說,教師要:愛事業、愛學生、愛自己。教育是把人培養成人(合格的人)。

二、提高專業素養:

許勇教授的一句話扔記憶猶新:我們如何用昨天的知識,教會今天的學生,去迎接明天的挑戰。如今是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這就需要去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提高專業素養。其實這也是師德的體現——終身學習。

三、向學習:

培訓期間,蕪湖市教師,分享了資訊課各模組是如何教學的,各類軟體是如何使用的,以及資訊科技這方面的工作是如何開展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向這些學習,改變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這次培訓對我將有很大的幫助。有工作才有快樂,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鑽研、努力學習、盡職盡責。

國培心得體會2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有賴於文明的成長。全面準確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踐行的根本前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停留在說的階段,現在就要做起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活動,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同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和偉大成就聯絡起來,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聯絡起來,我們就能不斷形成更加廣泛的價值認同,不僅為國家發展助力,更為民族進步鑄魂,為中國夢鑄魂。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在群眾的心上就會留下多少印跡,群眾就會為你送來多少芬芳。作為黨員幹部,自覺把熱愛人民、赤誠為民當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追求,才能成為一個為人民群眾所擁戴和崇敬的好公僕。

古訓雲:“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敢於擔當,讓群眾滿意,首要的是幹好自己分內的事。這裡說的分內事,不是別人強制的要求,而是基於工作需要的自覺承擔;也不是自己能承擔多少就承擔多少,而是崗位有多少需要就要有多少承擔。現實中,有的領導幹部卻好大喜功,熱衷於搞面子工程,有的因事小而不為,覺得小事情幹不出什麼名堂;有的因無趣而不為,對從事的工作存有厭煩情緒,把服務人民當作一種痛苦的差事,多幹一些就產生抱怨情緒;有的因無利而不為,這些人對自己的工作本來也挺滿意,幹得也很起勁,可上下左右一攀比,就覺得自己幹多了吃虧了,便不安心於分內工作。這些都是宗旨意識不牢、價值觀不端正所造成的。要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就應自內而外地視人民如父母,把群眾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為了群眾利益而主動承擔,主動作為。孔繁森說:“我們在西藏很苦,但不能白苦,要苦就要苦出名堂來。”事實上,真心為民的人往往都是善於擔當的,他們講究科學,使巧勁、不蠻幹,追求事半功倍。做到善於擔當,就應多問計於人民群眾,因為人民群眾中蘊含著巨大能量和無窮智慧。要堅持開門納諫,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建設發展的積極性。“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黨員幹部都能懷著一顆真誠為民的心,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做到與群眾心心相印,以心換心,群眾遇到鬧心事操心,碰上難心事上心,有了煩心事盡心,把心交給群眾,做到“群眾傷情處,是我動情時”,“群眾所盼,是我所辦”,那麼“讓群眾滿意”就不會是一句空談。

基層群眾的難題就是黨員幹部的“考題”。所謂“難題”,就是影響群眾利益,制約基層發展,依靠基層自身力量無法或無力解決,需要上級幫助解決的困難。解決這些難題,既是基層所盼,也是領導和機關職責所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大部分領導和機關幹部能夠積極主動為基層排憂解難,密切了機關與基層的關係。但也有個別同志在為基層解難題時挑肥揀瘦,容易辦、見效快的事態度積極、行動迅速,事情剛有點眉目,就開始總結上報經驗;有的口號喊得震天響,需要多方協調、費時費力的事,或推諉塞責,或找各種藉口遲辦、不辦;對辦起來難度較大的事,領導推一推,機關動一動,沉不到底、幫不到位,有的甚至出現“半截子工程”,不但難題沒解決,反而帶來新的問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重點要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突出問題即是“考題”,考的是機關對基層的感情和態度,反映的是領導和機關的形象和作風,檢驗的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和實效。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領導和機關對基層群眾的感情有多重,在基層群眾心中的形象就有多高。以什麼態度對待基層群眾和基層難題,決定了基層群眾對領導和機關的認可程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於實踐。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就在我們馳而不息的努力之中。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條,道德的力量蘊藏在每個人的心中,唯有付諸行動才能實現價值。

國培心得體會3

九月底到十月到,我參加了昆區教育局舉辦的20××年國培計劃專案“送教下鄉”培訓活動,在這次培訓中,無論是每一次聽課學習,還是專家的課標解讀、教材解析都讓我感受著新課程理念的和風,沐浴著新課程改革的陽光。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因為這些專家以及參加“同課異構”的老師,為我們參加培訓的老師提供了寶貴的教學案例和資源,讓我們從自身出發去尋找差距,使我不斷地反思和提升。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很多教育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常常覺得自己在教學上有著很多困惑。這次國培的學習,對於我個人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僅讓我得到了理論的指導和專家的引領,還對怎麼理清新課改中的教與學的種種關係有了很大的提升。國培讓我瞭解到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系統學習評價設計如何先於教學設計、核心素養導向的備課、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核心素養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全過程中。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差距所在,對於今後如何更好的提高和應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於教學中,我將以此培訓為新的起點,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國培心得體會4

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國培,短短一段時間就使我感受到能獲得這樣的提升自身教育水平與能力的機會,我有很多收穫,通過國培,我理解到國家對基礎教育的重視,對建設教育強國所進行的不斷探索,特別是對目前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做出了巨大的改進,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要認真學習,刻苦耐勞練好基本功,用自己的真實本領來加速教育的良性發展,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認為自己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擺正姿態,積極與專家互動

學習是燈,努力是油,要使燈亮,必須加油,這是我小時候記在日記本上用來鼓勵自己的格言警句,在現在這樣大好的環境下,有這樣能與全國各地的教育界精英老師一起來進行音樂學科的教育教學技能研修的機會,感覺到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我一定要擺正姿態,全身心投入,積極與專家教授們溝通與交流,多學本領,多搶佔目前教育教改的前沿,使自己成為一個不落伍的人,特別是看到專家教授們面對成千

上萬的聽眾,能口若懸河講解教育的精華,滔滔不絕演說成功的經典,我完全陶醉其中,這是一種全新境界的洗禮,一次靈魂的昇華,我只好在心裡暗暗努力,給自己鼓勁,要多與他們這些處於學界高層的專家們交流,採取互動的學習方式,為自己加油,我相信未來的成功就在前面向我招手。

二、加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江山代有人才出,自古新人勝後人。這是社會自然向前發展的規律。作為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才能獲得進步,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馬可連柯說過:“學生可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我們要講好課,做學生喜歡的課

堂,只有讀書、讀書、再讀書;學習、學習、再學習!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材只是工具,只有當教師擁有淵博的知識時,才有可能深入淺出地將死板的教科書變成激發學生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的有效途徑。在這個知識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還在追求躲進小樓成一統的小國寡民的思想,這是一種失誤,更是一種失策。沒有人可以學會世界上所有需要學習的知識,但人通過後天的努力可以追求成功,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強學習,有學到老活到老用到老的正確學習態度,這樣用終身學習來激勵自己的鬥志,那麼任何不利的因素就會在幹勁十足的情況下變得軟綿綿,造不成任何的經濟損失。

三、學以致用,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學習是先導,實踐是履行。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訊錄象,並付諸於教學,實現理論與教學的完整對接。通過學習,幫助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特別是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加深了為師者的育人內涵,為今後從事音樂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這次培訓,我得到的不僅僅是新穎變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教育理念的提升,一種帶著教育改革投身於教育事業的執著信念。“教師的一天,學生的一生”,這句話更是道出了教師的工作對學生人生的巨大影響。因此,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一定要抓住機遇,在學習中成長,在感悟中昇華,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與理論知識運用於教學之中,善於捕捉教育良機,發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讓學生真正能領悟教師言行中傳遞的真誠、情感、智慧,並將教師的理解、期待、鼓勵內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國培心得體會5

20xx年,中秋佳節之際,我來到了英雄城市----南昌參加20xx年國中地理國培學習,我感概頗多。

通過國培計劃地理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對新課標的理解,對新世紀培養人才的要求,要改變以前的應試教育的模式,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興趣,教學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我認為在完成教育教材教學任務的同時,要密切地理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絡,讓地理走進生活,讓生活融入地理。下面我詳細從培養學生學習地理興趣方面,談談我學習後的心得體會;

一、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方面

第一,用地理知識本身去吸引學生,尋找興趣點,培養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適當選擇、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地理教材中各國和各民族的風俗人情感興趣。我在教學中,就選擇這樣一些興趣點,用地理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興趣,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第二,從學生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入手,引進要講述的教材,以培養興趣。例如,地球知識在國小自然、地理課中或多或少地講過一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講述晝夜交替、晝夜長短、五帶的形成等重要的地理現象就比較容易,如果再教學生用小地球儀來演示這些現象,則會激發他們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從問題入手,善於提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狀態,從而培養了興趣。因為興趣產生於思維,而思維開始於問題。這些奧妙往往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本質,教學中抓住本質提出問題,引導思考,就能激發興趣。我在講大陸漂移學說時,我先讓學生敘述所知道的魏格納的故事,然後問學生:“如果你是當時的科學家,會向魏格納提出哪些問題來反駁他的大陸漂移學說?”然後再讓學生想“魏格納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出證據來證明自己學說的正確”?學生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洋溢著對探求地理知識的濃厚興趣。

第四,開展多種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興趣。針對學校的實際,我開展了自制小地球儀、繪製上學路線圖、設計旅行活動方案等多種課外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要學習地理知識,要蒐集地理知識,要用地理知識。這樣,經常接觸地理知識,學生才有可能對地理課逐漸產生興趣,如果僅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培養情感,調動學習積極性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們的需要和客觀事物之間關係的反映。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情感是積極學習的動力因素,因為要在學習上取得成功,一種投身於其中的熱烈的情感是不可缺少的。

二、培養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習積極性。

第一,以情動情,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我們知道,情感具有感染性,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個人的情感可以影響別人,使他發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絡的情感。在教學中力求創造一種友愛、融洽的人際環境,我的真誠感染了學生。以為人師表的人格力量去進一步影響學生,在教學中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創設情景,努力做到情趣盎然的描述,精闢入理的分析,準確科學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使學生在學到地理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並在情感上引起共鳴。

第二,從愛家鄉、愛祖國做起,培養學生的情感。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情感因素,特別是中國地理,蘊涵著豐富的鄉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可在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七年級第一學期,學完地圖一章以後,我要求每個人畫一張上學路線圖。又如在講環境保護問題時,我在列舉了大量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事例,觀看了電視資料畫面後,讓學生進行分析評說。這樣易於感染學生,對學生的環境意識教育效果較好。我還開展了環保知識競賽和“我愛祖國的山河美”演講比賽等活動。在活動中那種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躍然紙上。特別是幾位學習較差的學生也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機會,除了在班級陳列講評時予以表揚外,還在家長會上展示,讓家長分享孩子們獲得成功的喜悅。

第三,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情感。實踐是情感形成和發展的基礎,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就是很好的實踐。在活動中,學生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祖國山河的秀美,同時,也認識到大自然是學好地理的大課堂。總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讓學生獲得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在實踐體驗,實際生活中嘗試到學習地理的樂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感受到地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這次光碟學習讓我感悟很深,對我以後的地理教學有了很大的啟示,真是受益匪淺。

國培心得體會6

我參加“國培計劃——國中語文”的培訓,辛苦、興奮而又期待。

指導老師班為我們介紹了一位位有著各種優秀頭銜的專家時,我認識到自己有幸加入了一個專業、規範、有著先進理念的培訓隊伍。這十天的的培訓必將改變我語文教育的專業化成長之路!

聽了老師的專題講座《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我認識到要讓學生有創新精神,那麼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怎樣才能有做到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礎,廣才學,薄名利,遠物慾,樂在其中。遺憾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觀摩到劉老的示範課。不止與我們分享了他的“快樂的十八種技巧”,“新課程作文教學的策略”,更為我們上了一堂幽默的、新穎的、發人深省的作文教學示範課“紙隨心飛”,當學生的精彩文章在課堂上呈現時,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原來“頭疼”的作文教學可以這樣上!

睿智的老師,讓我們見識到了來自中國中學(清大附中)語文教師的風采:在質疑中辯詞義,在思索中排語序,在快樂中練鋪敘,在分析中寫題記!在這堂示範課中,我們初步認識了韓軍老師新語文教育的理念:真實、自由、個性;學習了韓軍老師新語文教育的方法:舉三反一、“咬文嚼字”,美讀吟誦,化意為字,真實自由,重文寫白。

極具親和力的美女老師王君(人大附中),為我們上了《我的叔叔于勒》,並做了《<醜小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的專題講座。讓我認識到:我們整天都抱著教參,瞄著會考去教學,毫無新意。其實,語文教學可以是王君老師這樣:細膩又深刻,美好又真實,新穎又嚴謹的青春語文。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細膩又深刻,美好又真實,新穎又嚴謹的,是充滿人文主義教育和審美教育的,是啟迪學生智慧,引領學生理想的。是啊,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腳踏實地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應拋開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的誘惑,積極吸取先進的課改成果,投身新課改的浪潮,努力學習,讓自己的語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設,在實踐中成長。儘管前面的路是曲折的,甚至是泥濘的,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要從頭做起,有自信,能堅持,我們的語文課堂就一定會煥發出生命活力,我們的語文教育一定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

當然,還要感謝幾位老師:楊勇老師,孟川老師,鄧春琴老師等等。你們真的辛苦了,想餘下的幾天學習會更加的精彩!

國培心得體會7

20xx年x月x日,我們從貴陽乘機來到北京,走進招待所,各自到本學科班主任那兒報到,領到了國培10天的培訓安排,我欣喜若狂,翻開國培計劃20xx——貴州省骨幹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專案————北京師範大學國小數學骨幹教師高階研修班學員手冊,直奔培訓目錄,北京師範大學為學員們安排了《有效課堂哪兒來》、《國小數學校本課例研究》、《建立兒童喜愛的數學課堂》、《我就是數學》、《改善教的方式,促進學生快樂的學》等內容。看到培訓內容及執教人,心中狂喜,真是日有所思,培訓鑄就。

我想,通過這次培訓,我將帶回更多的有效育人策略和方法、兒童喜愛的數學課堂去激勵喚醒孩子們,讓這些有潛力,但尚未成熟的孩子從苦學上升到樂學,敢想、敢說、敢做、敢問、、敢疑,做到人文合一的教育。其實,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們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我們不能為追求某種利益而注重“雙基”“兩能”教學,把“四基”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進行淡化,“四能”中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化,這樣的教學沒有充分尊重、理解、善待、讀懂學生,這樣又如何體現課標要求: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這次培訓是一次質的飛躍。

9月x日,走近北京師範大學,“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學為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為後學的師表。行為世範,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中的模範)的校訓指引激勵著我,使我更有著對教師職業的執著、追求與付出,同時也是快樂的享受,因為我們擁有了最美好的事物——孩子,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心態、自然的感情、善良的祈願,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10天培訓很快結束了,在這次培訓中,我受益匪淺,有專家錢志亮《有效課堂哪兒來》、劉京莉《分享綠色課堂》等的經典培訓,全國特級教師吳正憲、華應龍、徐長青有效課堂設計及剖析,骨幹教師閆雲梅、葉曉巨集等教材結構及課例分析:

有效課堂哪兒來,首先要求教師精心備課,備課要以課程標準為基礎,準確定位,然後深入教材,從教材中讀出知識內容,讀出學習過程,整體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接著對學習者特徵進行分析,學習者特徵進行分析有利於把學生納入教學資源中,為教學目標的設定與調控,教學過程的展開與實施,教學環節的控制與把握,提供科學的、嚴謹的依據和保證。其次是有效的上課,課堂中要處理好、設計好提問和理答及追問,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並有意識地為他們發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架上橋樑和階梯,從而引導他們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再次要處理好課堂的意外生成資源,不要回避問題、規避“風險”,要積極應對,使課堂教學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完善,使學生在動態生成中得到有效發展,從而真正讓課堂教學呈現出靈動的生機和跳躍的活力。

通過傾聽全國特級教師吳正憲、華應龍、徐長青有效課堂設計及剖析,我體會到了三位教師的教學藝術:

吳正憲老師的課,“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氛圍很濃,“為什麼”很多,留給學生的“空間”很大,這是一個讓人產生親切感的環境。

華應龍老師的課,用“和諧”兩字來描述和理解他的教育教學藝術之精典最恰當,他的數學教學個性亮點:即數學人文素材及東方文化的有意識而自然的滲透。

徐長青老師的課,簡約教學,動態的以建構執行建構的活動,所謂建構,就是找到知識的類他性,還原知識的原型,建構活動,促進學生快樂的學。

這三位特級教師上課風格各異,但他們在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總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沒有“越位”,他們的課堂是激勵、喚醒孩子的課堂,真正體現課標要求: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通過聽取閆雲梅、葉曉巨集等骨幹教師的講座,我明白了什麼是課例研究、“課例”是一個課堂教學改進的例項,是對教學改進過程中的問題和教學決定的再現和描述(“講課堂教學背後進行研究的故事”)。“課例研究”試圖有主題、有目標、有方法、有基點地研究一堂課如何改進,而且這個改進過程對於我們改進一類課有所啟發,收集案例、整理與分析、提出解決難點的策略,在策略指導下形成新的案例。反思我設計的課堂,只凸顯顯性知識,而隱性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數學模型、數形結合、演繹、完全歸納、不完全歸納、觀察、類比等)力度不到。現在,我可以有方向、有步驟、有目的地反思我原來的案例,抓住案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問題解決的策略,形成新的案例,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

在這次培訓中,我領悟到國小教育的本質:教育是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為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於是,我重新定位自己的學習、育人、工作方向:

一、博覽群書:數學教育類、兒童心理類、科普類、哲學類等,從書中快樂成長、啟迪智慧、開啟心門、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內在素質和修養,做數學學科德育中的重要人物,利用學校這個平臺傳遞人類精神的火種。

二、做育人數學教師:育人數學教師即讓學生把隱性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顯性知識(知識與技能)一同帶出數學課堂。在教學中要教出數學基礎、教出數學味道、教出數學品味、教出數學境界、教出人文精神,為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成長中學做真人、懂自律、負責任、有毅力、會自省。

三:讓課堂更有效:找準每節課的核心價值,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操作性實踐經驗、模型、圖形與實物等可視的經驗、數學語言、數學符號等抽象思維經驗),體現核心價值。注意處理好課堂中的提問與答理及其追問,利用好課堂的意外生成資源,真正把課堂落實到綠色有效。

國培心得體會8

“20xx國培計劃”的安排對我來說是:提高將知識轉為智慧、將理念轉為方法,適應現代綜合性、研究性、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發展為今後的教育和學習提供廣闊空間。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本人主要有以下幾點深刻的感觸:

一、“國培”學習使我收穫了意識——終生學習的意識。

能參加這次培訓是一個難得的展的機遇,我必須抓住這次機會更好的發展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將知識為智慧、將理念為方法的能力,適應綜合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新要求;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代資訊科技有機事例的能力,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的發展為教育和學習提供廣闊空間;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全面發展的綜合水平。隨著經濟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英語詞彙的不斷更新,社會需求對英語教師的口語、語音、技能等水平要求會越來越高,如果教師不注意加強自身的學習勢必會被動挨打。

說句實在話,要不是及時參加這樣的培訓,哪來的這麼多的感悟,平時忙於教學,幾乎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讀書學習,更談不上去聆聽專家們精彩的課堂。參加培訓以來,我們聽了大家魯子問教授這麼多的課,觀看了這麼多教育專家的教育理念,傾聽了這麼多老師們的心聲反思了無數次自己的課堂與教學。真的很感謝感謝省專家教授們給了我們這麼多的指導,感謝各位指導老師給予的點評,感謝各位同仁的幫助,感謝上級領導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可以學習、借鑑、交流、研討和提高。這個平臺,使我對教育教學理念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科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自己對教育改革的熱情更加高漲。

研修還在繼續,我們前進的路還在延續。學海無涯,永無止境!來自專家的諄諄教誨,來自同行的傾情相助匯成了一股股沁人心腹的暖流、匯成了一陣陣催人奮進的號角,一直支援和激勵著我。展望未來之路,將是艱難和曲折,而我卻願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追求中去實現自己的美好夢想!

願我們大家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積極,上進的心態,為我們的教育改革多出一份力,為祖國培育出更多的棟樑之才!使我們的教育改革走的更深更遠更成功。

二、“國培”學習使我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理念,為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基礎。

《國小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戰、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對培養適應未來需要的創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培”專家深入淺出的講析、詮釋無不緊扣新課標理念,讓我們這些一線的教師學習後無不對新課標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豐實了我們的頭腦,使我們領悟到了新時期思品教學的精神實質,為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三、我覺得教師應樹立新觀念。

新課程已經走進課堂,作為教師,我們應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歷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轉型,由“知識倉庫型”升級為“創新型”教師,以創新教育來促進社會的發展。教師要勤於學習,充實自我,使自己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教育理念、文化素養、道德素養。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結構,要視角敏銳,跟上時代步伐,勇於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總之,不能停滯不前,不能只靠過去的經驗,不能做個教書的匠人,而應做個育人的藝術家。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所以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四、國培活動讓我增強了投身英語教學的興趣和信心。

通過學習探討,我對思品教學有了嶄新的認識,學海無涯,教學相長,我要把自己所學的新的理念、知識運用到日常教學及班級管理之中,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用科學的方法引導自己的學生。在國培教師的指引下,在眾多同行們的幫助下,我相信自己通過自身的努力,會在思品教學中不斷進步。"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把握國培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鑽研教學業務,讓自己理論水平更高、實踐能力更強,發展進步更快。我會不斷研究,反思,改進,悉心向同仁們學習,把思品教學當作自己畢生的追求,思索英語教學中的問題。我也相信在傾聽、反思、實踐中,我的教學之路會愈趨成熟,相信會做得更好。

在我認為,以後的英語教學可以分為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兩部分。對於課堂教學我想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學習的最好方法是興趣。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創造愉悅的教學環境,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利用上課前的十分鐘來熱身。首先我會教學生唱一些國內外廣泛流行、旋律優美、容易上口且學生喜歡的歌曲。對於我們教材上的歌曲,我們都進行了學唱。在課堂中,歌曲也是不可缺少的“調和劑”和“興奮*”。每當學生感到疲勞注意力集中時,我就會用歌曲拉回他們的注意力。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要培養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他各方面給予關注。對學生關心,也會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學生鼓勵,會引發學生學習信心。老師更要多表揚和鼓勵那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要多肯定他們做的好的地方,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信心。而且國小生一般都比較膽小,缺少勇氣來表現自己。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舞臺,鼓勵他們走上講臺,盡情地來表現自我

三、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

要善於選用身邊的物品,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課堂中我會盡可能的讓學生運用課文中的重點句型來談論身邊的事物。例如六年級have got……句型的問與答。我會讓學生用身邊的物品來進行問與答。如:Have you got books in your schoolbag? yes/no….

四、不斷重複,反覆記憶。

國小生英語學習有個特點就是記得快,忘得也快。做為老師,就應不斷重複已經學過的內容,鞏固他們所學的東西。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尤為如此。老師在教學中要有足心,不能急於夠的耐求成,要遵循一定的語言教學規律。

五、重視對話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多設定一些場景,然後讓學生自己組織對話來演示,讓學生學以致用。學習語言事實上是學習一種文化,所以簡單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課堂外的教學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在完成課本教學內容外,給學生介紹一些東西方文化差異,可以每週教他們一首經典的英語歌曲,一句英語諺語,或者給他們講一則英語幽默故事。這些我想都是很好的教學手段,對於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無疑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總之,英語學習要千方百計地給學生創造機會,讓每個學生多講多練。培養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強呼叫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和交流表達的能力。

國培心得體會9

這幾天的學習似乎完全進入學生狀態。

在與各位教授的接觸中,每一次思想的碰撞在升級。不過哦,學生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把老師說的當回事,我們在華師大的學習可不能這樣。聶建平教授、李樹培老師、倪文尖教授、諸靈康教授、周彬教授、鄭桂華教授。每一個名字與身影在我的身邊走過,聆聽報告的熱情在一次次被激盪,可能真的是口拙筆拙,竟無法表達心中的那份感受與思考……

資訊化教學設計不等於資訊科技,而是具有前瞻性的語文教學,這裡將會是一次空前的課堂革命,聶建平教授的幽默與帥氣度值得我期待接下來的課程演進。李樹培老師關於中國小教科研成功階梯的講座對於我們在教科研領域具有引領作用,提出老師的研究是一種“行動研究”,老師們該學習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潛心做規範的教科研,她及她的團隊將帶領我們具體做專案課題研究。倪文尖教授講授《文學作品的解讀與語文教學》,嚴謹的做派很快成為我們的共識,他以《從門外看進去》走進語文課堂,對於語文教學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經典名篇《背影》的案例確給了我們許多新的思考,我很認同教出文字的“祕密”即叩問文字關鍵點,要有新的發明。這讓我聯想到教《背影》時的點滴經驗。他說教師先做卓越的教師,再做偉大的老師。很多思考也許掛在內心深處,不知在何時會得以迸發、衍生。周彬教授關於《課堂教學的“前因後果”》是我們今天聽到的最愉快的講座,一個個生活中鮮活的例子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淺顯的幽默的語言裡蘊含深刻的思考,而又如此地激發我們的熱情。“把科研做到人身上”“學英語是枯燥乏味的,所以老師一定要風趣幽默”“不要錢的就是要命”“教材是壓縮檔案,教授就是解壓,而考試又是另一個壓縮檔案”“成績=興趣+方法+智商”“誰上考場誰就是主體”“當你讀書覺得不幸福時,那就是學習方法出問題了”“興趣是第一位的,不扼殺就是最大的培養,而且需要感染他”“專業教練教業餘選手好比關門打狗”一句句經典的話語成為經典,這是知識與生活最好的例證,也就是教學的前因後果。鄭桂華教授看上去很年輕,她講授了《國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現狀與培訓專題的設計》,強調不能區分偶然的學習與有意義的學習是目前語文課堂的顯性問題,關注文章內容不足,提出可以試著進行課前的學情調查,對於學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等都有很高明的見解,而且,作為老師,三種境界給人啟發:於漪老師的宗教情懷、餘映潮老師的事業情懷和鄭桂華老師的職業情懷,另外鄭老師特別對語文教學目標含混的問題給與一定的指正,建議老師們讀一讀安德森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分類”。

隻言片語無法記錄每一次短暫的三個小時,但是想著記錄下他們的精彩,整理著思緒的過程裡寫下一些,行走在麗娃河畔,這樣的學習還在繼續,相信內化的過程也在繼續!

國培心得體會10

透過十多天的網上國培學習培訓、聽講座、觀看教學光碟、參與式教學的交流、研討、等方式進行教學系列活動,使我瞭解到了最新的一些新課程教育理念、新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設計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成功的教學經驗,真正是獲益匪淺。今後,我要把學到的東西用心運用於教學實踐。透過培訓主要有以下體會:

一、教師要進行知識的更新。

“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伴。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理解,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原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潛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原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潛力發展和提高的障礙。所以,對於這種學習、培訓,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價值的。

二、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靈魂得到了淨化。

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已經慢慢倦怠,我已不明白從什麼時候開始,自我變的除了愛抱怨,還是抱怨。抄不完筆記,頻繁的檢查,刻薄的制度,一項又一項的任務以及家長的難纏,學生的愚笨,領導的不理解,等等、等等。都是那麼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臺機器,不再有靈感。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職業,一種謀生的職業。對工作有的是厭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透過這幾天的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們明白了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

透過學習培訓,認真反思自我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生活”,“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有成就的教師都十分重視教學反思,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調整,在調整中提高。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信任學生完全有學習的潛力。應當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我學習的方法和過程,教師也就能夠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的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為此教師要多給學生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這樣,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用心性也就會高起來,他們的才智就會得到大大的提高和發展。

四、評價學生要全面。

評價學生就應是多元化評價,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而不僅僅僅侷限於學習成績,要注重情感教育,增強民主意識。“讓課堂走向民主、走向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五、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

在教育教學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樹立職責意識、規則意識,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樹立“學校既是學習的場所,也是發展的場所”,努力改善自我的工作方法,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六、學以致用,指導實踐。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要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我的教學實踐中,緊密結合個人工作狀況,結合學校的實際,用科學的態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用心探索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自身教育管理水平和實際工作潛力。

七、勤奮學習,苦練內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學生能夠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務必具備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活”水。這十天幾位專家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深受啟發。我應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的職責和義務。揹負著職責,我這幾天用心的感悟:一位老師關於國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讓我深深的感悟到我們的課堂教學追求的更深層次的東西是什麼;“課堂教學設計”、“校本教研”這兩個基層教學中相對薄弱的版塊,讓我明白了思路和方法,讓我的情緒豁然開朗,就像心裡亮起了一盞明燈。總之,各個方面的學習,讓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的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個性要克服“四十五歲現象”的出現,始終要有教師的職業情懷——充滿激情與富有愛心。

這次培訓資料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著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說透過短短几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課程理念的內涵、要學習新課程標準、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我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引用一位老師的話“教師大半輩子生活在課堂中,如果缺乏對課堂的觀察與反思意識,缺乏對教育教學的觀察與思考意識,那麼他就很難實現專業的提升。觀察課堂,持續思想,這是我們走向自我、走向名師、走向大師的重要一步”。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我的一路風彩,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在那裡,我突然感到自我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時代所淘汰,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化學教師,就要不斷更新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潛力、課堂教學潛力等。這就需要今後自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透過自我不懈的努力,必須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國培心得體會11

我非常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置換教師的培訓,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收穫很大,同時也感到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的差距。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我非常珍惜這次培訓機會,希望通過這次培訓能在教學能力、理論水平上一個新臺階。我深深的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理論充實自己,就無法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真正提高自己。教師培訓班的學習,使我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這次培訓以課程改革與政治教學為主線,更新知識、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專業技能、教學研究為主體。學習都是專家講授,內容豐富、實用性強,讓我在有限的時間裡得到了豐富的內容。培訓使我認識到:教師是課堂的主人,教育方法、教學手段如何運用,全在教師本人。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經過學習,也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不斷的提升。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之花才會開得更加燦爛,中華民族才會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願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探索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國培心得體會12

在上級領導的組織安排下,吉太幼兒園全體教師有幸參加了為期七天的“送教下鄉國培計劃”培訓,回顧培訓期間的點點滴滴,既有發人深省、啟迪智慧的專題講座、討論互動、觀摩研討的理論培訓,也有觀摩課堂、體驗風采的實踐鍛鍊。讓我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對我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教研的深思!國培,讓我們收穫了快樂,收穫了知識,收穫了希望。

本次培訓的主要課程有《幼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一節好課的標準》《幼兒園藝術教育的要點》等等。

一個個案例、一段段視訊,讓我們明白了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經過積累、學習、反思、研究、溝通等幾個過程。在這些過程中,要不斷積累、總結經驗教訓,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同時更需要具有研究幼兒、研究教學、研究環境、研究家長的能力和設計教育的能力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最有智慧的老師。這是一節生動精彩讓我們受益匪淺的課程,老師全程是以互動形式完成的,課上老師會說出很多課例,讓我們先分析,之後老師再總結,老師說的例子真的都是我們平時在教學中會碰到的,我們還在糾結怎樣解決的時候,老師已經柔韌有餘的處理好了,老師說過一句話讓我們印象深刻:作為一名幼兒老師,孩子是我們的老師,因為他們會使我們不斷成長。

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在與同行老師們一起的討論,創編,關於《課程活動》《藝術》《繪本故事》,這些有的是我們以前不專業的或者不會的。每一場培訓,每一次觀摩,都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使得我們學有收穫,學有長進;既啟迪心智,又鼓舞信心。

通過這次國培,讓我們知道了作為幼教工作者必須在研究中發現,在學習中進步,才能把幼教工作幹好、幹出色。在日常工作中,要搞好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的關係,從“以幼兒為本的幼教,適應社會的幼教”出發,備課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重視示範作用,作好表率,搞好直觀教學。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國培心得體會13

歷時幾個月及幾個模組的學習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此次培訓的指導思想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中國小教師的課改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加強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掌握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師駕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

培訓中給我許多思考,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才能很好地適應新課改?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怎樣才能引導學生的情感處於積極的、自由的、寬鬆的心理狀態,能自主的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我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自己不斷去積累,不斷去學習探究。

一、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

新課改的定位更加著眼大眾,為的是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明確提出國中英語教育是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所以,新課改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

1、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資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2、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初步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

3、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

二、教師的作用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主體。新課程最終要落實到教學中來,沒有教學,新課程終究只是一個靜態的方案,而不會是現實的課程。而教師恰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體,任何其他人,如專家、各級教育行政人員,等等,不管對新課程有多麼熱心、有多麼關注,都不能代替教師的實踐。

教師一是要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任,用自己的創造性實踐去實現新課程;

一是要對自己的以往的和當下的實踐滿懷信心,要認真分析以往教學的優點與不足的基礎上,藉著新課程的契機,發揚光大以往的優點,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種認為新課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陳舊的、不適應新課程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也不利於新課程的開展。

三、新課改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的實踐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觀,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裡,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係,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其實,師生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2、教學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科學課程應當體現這兩者的結合,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強調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主張變革傳統的教學,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講授知識,而是鼓勵、指導學生去探索和發現,把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命令學生學習,而是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不再讓學生被動地去學習,而是主動地去探索。

3、教學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體應用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正在迅速地改變著課堂的教學模式,成為促進科學質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體等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科學教學是具有掛圖、投影片等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優越性。然而,這就要求科學教師,應當儘快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學軟體的製作等。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事實上,只有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4、業務素質的提高

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這是從事科學教育所必備的素養。其次,要了解相關學科知識。現代社會正逐漸進入“資訊社會”,社會各部門的工作也逐步從大工業時代分工細密的專業化進入資訊時代的綜合化,學科之間互相滲透。傳統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僅靠上述狹窄的專業知識已很難應付現代教學需要,所以教師要開闊本學科視野,需具備與科學相關的基本知識等,還需瞭解科學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絡及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科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比較完整的基本知識。

總之,教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著眼於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需要在新課改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唯有這樣才能滿足新形式下社會的需要,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身上肩負使命。

國培心得體會14

20xx年10月8日至10月9日,我非常幸運地參加了省教育部“國培計劃”培訓,在培訓學習中,我聆聽了專家與名師的報告,他們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本次培訓為我們安排了胡美貴教研員講授的《做一個有數學味的老師》,張釋元教授的《教師需要什麼智慧》以及張珂、陳沙、劉戀禮三位老師同課異構《確定位置》多樣的培養訓練體式格局,使我們農村教師有幸凝聽了專業人士對我們的意見指導。

下面將我的學習心得小結如下:

一、在學習中反思。

胡美貴考研員和張釋元教授的講課,使我能對自己的心態作一個調適,讓我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並能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感受到要先做人,再教書。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成就一切事業。愛學生,愛同事,輕輕鬆鬆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當老師,簡簡單單地當老師,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臉上!感悟到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要善於引導,做到能理解、寬容。要通過改變目標、改進方法、轉換活動、合理宣洩、調整認知等六個方面向名師靠近,促進自己向大師方向發展,學到了自信,學到了方法,感悟至深。就如古人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後課程改革中儘管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堅信我會去探索、解決,而不是躲避,因為希望就在前面!

我們以前評課總是在關注教師的設計和講授,而很少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參與度,也很少去體察學生的情感和需求。聽了老師的講座後使我在上課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提高了自身的素養,為後來開展的講課比賽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此,我又一次在觀念上、理念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想,新課改的精神就像陽光一樣,普照到了與之相關的每一人。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恰當把握教學生成,切實提高教學實效”,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做為農村教師他們對偏遠農村地區中國小教育的關心,對教育事業深深地愛,讓我們感受到無形的壓力及敬佩的心情,深深地感受到身為一名教育者的魅力所在;當張釋元教授講述她自己的經歷的時候,她是一名中專生一步步的前進成為一名德高望重的教授,那是經歷了多少日夜的不斷學習,她能那麼的堅持就是因為熱愛著教育事業。此時我的頭腦中產生了無限思緒,似有一種無形的動力激勵我們要熱愛我們的職業,真心對待我們的學生,勉勵我們要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在成長中不斷地加深自身文化底蘊,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培訓學習期間張珂、陳沙、劉戀禮老師的同課異構教學觀摩課,他們能根據《數學新課標》的要求,分別給我們展示了三堂別開生面的優質示範課,給了我們全新的感覺,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學習平臺。陳沙老師的先學後教教學模式讓我第一次接觸英特爾未來教育,深刻感受這種模式給學生帶來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演講能力的培養。張珂老師探究型講授也讓學生充分感覺學習的輕鬆,趣味性極強,學生參與度極其的高。具有十足的數學味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重要的工作陣地就是課堂。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保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避免出現形式上的整合――教師跟著課件走,學生跟著滑鼠走,教學跟著電腦走的現象。我們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結合實際,就地取材,靈活機動,要因人而異。要因生而異。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五彩繽紛的花園裡,不可眼花繚亂,要學蜜蜂,採擷百花精華,自釀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載體,但不是唯一的載體。所以,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用教材,還要活用教材、補充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還應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在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矛盾。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教學當中學會做自己,超越自己,創造自己。

二、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通過學習,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專家與名師,之所以能成為專家與名師,他們那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夠“恰當把握教學生成”,是與他們辛勤的付出、不斷地積累總結分不開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他們的最好寫照。作為一名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因此,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自己向專業化的發展

(1)教育智慧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斷更新,需要可持續性的發展。能否對學生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生動地發展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林藩老師的報告讓我認識到新的世紀,新的形勢向我們教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將更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聽了專家的報告,使我明白,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並且能夠學好,成為優秀的學生和未來社會的成員。因此,掌握教育好學生的科學方法和藝術,特別是在轉變後進生和問題兒童方面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和能力。能抓住學生的閃光點。觸及其靈魂,挖掘其潛能,充分調動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髮指最佳教育效益。教師就應著力於將經驗內容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什麼是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呢?我覺得就是《課標》指出的: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困惑中的引導者、探索中的支持者和學習過程的合作者。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具備特殊技能知識,沒有理由不學習,不提高自身素質。我們在職的每位教師都應該不斷地用知識來充實自己,並逐步向專業化教師轉化。

在今後的教學日子裡,多讀書、多思考、多反思,要做有思想的老師。要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教研和教學結合起來,認真做好反思總結工作,爭做一個學者型的教師。

(2)教學智慧

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遊刃有餘。不但在學生的質疑問難中對答自如,而且在學生的批評建議中從容不迫,顯示出高度的教學智慧。

(3)管理智慧。

不但要有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的智慧,而且還要有管理學校、管理校園的智慧,並在管理中不斷顯示自己的才華和智慧。

2、努力轉變好角色

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要使學生的學習從以“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這種巨大變化,在孩子們身上凸顯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把價值引導和孩子的自由發展結合起來,體現了價值引導,同時又注重學生快樂的學習,不強迫學生去被動的接受,而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不但主動快樂的學習了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學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達,不僅語言得到發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發展。為此,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去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3、教師要做好“言傳”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1)用心去熱愛自己學生。

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因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當你不能改變環境,你就適應環境;當你不能改變別人,你就改變自己;當你不能改變事情,你就改變看法。教師要心胸寬廣,不要小肚雞腸。一定要有一種容人、容事的寬廣胸懷,能夠聽取各種不同意見,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少一點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關懷之心、友愛之心,這樣給學生良好的示範作用。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在職業道德方面,要以尊重和愛護學生為核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冰心也曾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一切。”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首先要愛學生;其次,愛就不能放棄。因為,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一個個正在茁壯成長的學生,我們要把他當作一個能動的人,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尊重平等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和他們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然後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讓學生感到溫暖,增強自信,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更會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

教師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為之,什麼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此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教師上好一堂課,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靈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學習、借鑑,但是不可以照搬、照抄。學會做自己,超越自己,創造自己;學會在工作中懂得如何舍取,不推諉責任、不獨享成果;學會拒絕;學會放棄。只要你願意,你總歸能看到前面的希望!

培訓活動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國培心得體會15

為期兩天的班主任培訓結束了,這兩天我受益匪淺,對於班主任的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今年三月份通過師大的校園招聘考試,成為了一名高中教師,剛剛邁入古縣一中,便成為了一名班主任,當看到1708班全體學生的時候,我忽然感覺到自己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轉變,第一次給全班同學開班會,自己完全不能適應,因為我們年齡相仿,而且,自己剛剛研究生畢業,從在校學生突然轉變為老師,可想而知,心裡面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在培訓前,我已經有兩個月的班主任工作經歷了,在這段時間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惑,也出現了許多問題讓我束手無策,或者說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次培訓對於我有了更多的意義,在培訓前,和幾個新同事的交流中,我們都談到,希望這次的培訓可以為我指點迷津,對於今後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幫助,無愧於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所以,在出行前,我們都篤定信心,做好準備,期望能夠有所得。

28號全天是由魏書生老師演講的,其主要講的《如果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在報告中,魏書生老師說我們的心態應該擺正,要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聽了魏老師對生活、對工作那恢諧幽默的態度,我們教師要做的,不是等待條件好了再幹,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再幹,更不是等待學生愛學習了再幹,而是要從實際出發,面對現實,從改變自己出發。學生不愛學習,聽課的秩序不好,那可能並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我們教師的問題。可能我們教師從來沒想過要去改變自己,所以我們應該擺正心態,用一種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學生不愛聽課,那我們就想辦法來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鬆、靜、勻、樂“記心間。

29號上午是陳宇老師的《班級文化體系構建與文化管理》,對於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還有一些具體的做法,讓我獲益良多。他提到:對班級文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淺表層,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僅僅是景觀佈置,其提出要去尋找班級文化的核心,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是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複合體。班級文化體系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子系統。這些都對於我深入瞭解班級文化的內涵和作用獲益良多。

結合陳宇老師所講的內容,我認為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已成為我們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促進學生髮展的一個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