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物理系統複習的方法

校園 閱讀(2.48W)

物理怎樣進行系統複習

物理系統複習的方法

系統複習就是用比較集中的時間,對學過的有關知識進行再加工的學習過程。

系統複習的種類和名稱很多,這主要是因為在劃分時所用的標準不同而造成的。

按時間劃分,可以把系統複習叫階段複習,根據階段的不同,可稱為:周複習、月複習、期中複習、期末複習等等。

按內容劃分,也就是依複習的內容來命名,如物理的光學複習、力學複習、熱學複習;化學的無機化學複習、有機化學複習。當然還可以分得再細一些,這要根據複習的任務來決定。

進行系統複習,一要有時間,二要有內容。在實際複習時,上面兩種劃分法,又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按學習態度劃分,又可以把系統複習分為:主動系統複習和被動系統複習。

被動系統複習一般在考試前進行,它實際上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進行的複習,帶有考前突擊的性質。

主動系統複習一般在平時進行。

(一)系統複習的好處

系統複習帶來的四點好處,即:

回憶重現,使知識鞏固化;

查漏補缺,使知識完整化;

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化;

綜合應用,使知識實用化。

下面就以上四點加以具體說明。

(1)回憶重現,使知識鞏固化

有的學生總抱怨自己的記憶力太壞,學過的知識,到了該用的時候,怎麼也想不起來,對學習的成功漸漸失去了信心。有的學生認為,學過的知識反正是要忘的,早記早忘,不如在考試前突擊記憶。可是到了臨考前,由於要記的內容實在太多了,一時又記不過來,心裡很煩惱。還有的學生認為,理解了的知識自然就會記住,可事實上,明明理解了的知識,卻也忘記了,到運用時不知所措。

其實,人的頭腦在記憶方面,既不像計算機那樣忠實,也不像筆記本那樣可靠,一個人對感知過的事物總是會忘記的。

遺忘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科學實驗表明,學習以後,所有的人都會出現先快後慢的遺忘過程。

可見,問題不在於會不會忘記,而在於怎樣和遺忘現象做鬥爭,使我們所學的知識能牢固地儲存在頭腦中,以便在應用時能隨時取用。

怎樣才能使知識很好地儲存在頭腦中呢?有的學者認為,經過學習,知識在大腦中形成了一定的神經聯絡,這種聯絡,如果不通過反覆的、有效的刺激來強化,那麼,就會慢慢“消退”,表現為遺忘現象。而系統複習正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和完善這種神經聯絡,以防止它的“消退”。

在系統複習時,要重新回憶過去學過的知識,使這些知識在頭腦中再一次出現。例如,要回憶每一個概念是怎麼引出來的,概念又是怎麼得出來的,概念的內涵和處延是什麼,而複習一些原理公式時,要回憶這些原理是怎麼推匯出來的,這些原理適用於什麼範圍,公式反映了哪些數量關係等等。這種回憶本身就起著強化記憶的作用,而回憶不出來的問題,又可以作為重點,再來加深理解和記憶。這些,無疑都有利於知識的鞏固。

更重要的是通過系統複習,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會更加深刻,能揭示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而這種理解的加深又會大大促進記憶。因為,記憶的內容已是系統化的“知識之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了,這種內在的聯絡,像網路那樣,把記憶的內容牢牢聯絡起來,結果就不容易再遺忘了。

例如,學化學時,開始對質量百分比濃度、摩爾濃度和當量濃度究竟反映了哪些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總搞不清。到系統複習時,通過比較找到了這三種濃度之間的共同點都是反映了溶質和溶液之間的數量關係;不同點在於溶質和溶液的表示方法不同而已,有的用質量比,有的用摩爾數、當量數,有的用體積。再進而通過系統複習,找到了它們之間互相換算的途徑,那麼,這個濃度問題就變得很容易記了。

又如,有的學生在學習生理衛生時,開始死記八大系統的名稱,經過系統複習後,認識到了八大系統和細胞正常新陳代謝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找到了八大系統的內在聯絡,這時會格外好記,用不著再死記硬背了。

如果一個學生能在預習、上課和課後複習的基礎上,堅持每週有小結,每章有總結,每個專題有複習,每門學科有總複習,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上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多次的系統複習,那麼不僅所學知識的質量會越來越高,而且會以少而精的形式牢固地貯存在頭腦中,為獨立地應用這些知識創造極好的條件。

為什麼優秀生面對問題會迅速地把有關知識從頭腦中“提取”出來,把問題迅速解決呢?這是與他們堅持複習,尤其是堅持系統複習分不開的。

(2)查漏補缺,使知識完整化

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干擾,如生病缺課,鬧情緒學不下去,環境太亂分了心等等,往往使某一部分知識沒有學好。由於所學的知識又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這些漏洞和欠缺在學習後面的.新知識時,尤其是在換了學習課題後,常常被忽略,一時沒有察覺到它們對學習的影響。如八年級物理有漏洞和欠缺,並不太影響九年級物理的學習,因為八年級物理主要學的是力學,而九年級物理主要學的是光學、熱學和電學,這些知識都有相對的獨立性。

如果堅持進行系統複習的話,那麼這些漏洞和欠缺,在系統複習時就可以及時被發現和彌補。因此,堅持進行系統複習的學生,很少在學習上有“欠債”現象,他們的知識是比較完整的。

不抓系統複習的學生,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學習局面呢?這些學生往往在畢業考試或升學考試之前,也就是總複習時,才第一次發現自己在知識上還有那麼多的漏洞和欠缺。總複習本來就已經夠緊張了,還要再補課,結果使總複習的效果大受影響。

學習上欠的“債”總是要還的,要麼在預習時還,要麼在系統複習時還,這都是上策,而拖到總複習時算總賬,實在是下策。可以這麼說,在總複習之前,還沒有還清“學習債”,在知識上還缺乏完整性的學生,是很難承受住總複習的負擔的。

例如,進行化學計算的總複習,其中涉及到濃度的計算,老師一般可能把複習的重點放在各種濃度之間的換算上,如果這時才發現自己還不明白什麼叫摩爾,什麼叫摩爾濃度,什麼叫當量,什麼叫當量濃度,那就被動了,就會造成上課聽不懂、課下沒時間補的局面。總複習時如果各學科同時出現了上述現象,就有可能導致學習信心的喪失。

可見,平時主動抓緊繫統複習,及時查漏補缺,早日使知識完整化是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