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校園 閱讀(5.56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遷移已有經驗,學習用自然物一個接著一個的方法測量出蔬菜的長度。並在此基礎上嘗試探索不同的測量方法。

2、會用短線、圓點、簡單的圖形等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測量的結果。

3、較細心地進行測量,樂意參加測量活動。

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測量圖形邊長的經驗。

2、物質準備:長長的蔬菜實物若干,各種小型測量工具如回形針、棉籤等若干,記錄紙人手兩張。

教學過程:

1、長長的蔬菜有多長?(匯入活動)

——師:這段時間我們認識了很多的蔬菜,而且找到了很多長長的蔬菜,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長長的'蔬菜?

——那這些長長的蔬菜有多長呢?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量一量)

2、遷移測量經驗。

——用什麼量?怎樣量?引導幼兒遷移測量圖形邊長的經驗。

——請一個幼兒作演示用一個接著一個的測量方法測量絲瓜。

——量好後還要想辦法記錄下來,怎麼記錄呢?

——師:有一根棉籤就畫一條短線,剛才量出來有幾根棉籤就畫幾條短線。教師在黑板上示範。那麼除了可以畫短線來表示,還可以畫什麼呢?(圓點、圖形等)

3、嘗試測量蔬菜。

——提出測量要求:每張桌子上有兩種蔬菜和一種測量工具,先量一種,然後跟對面的朋友交換。量好了從椅子底下拿出一張記錄紙和筆用我們剛才說的方法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對記錄有困難的進行引導。

——請一組兩個小朋友一起交流:你們用的是什麼工具測量的,你們的蔬菜量出來有多長?教師引導幼兒從結果不同的小組中發現問題並討論:為什麼兩個人用同樣的工具量一樣的蔬菜,可是量出來是不一樣長的呢?引出測量方法的問題。

——教師依次出示三張圖:請小朋友觀察一下,每張圖上都有哪些問題?教師:測量時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那就容易量錯。

——幼兒第二次測量,教師重點觀察並指導測量的正確方法。記錄好後讓兩個孩子相互驗證測量的結果是否一致。

4、嘗試用多種工具測量蔬菜。

——剛才我們用了一種工具來測量蔬菜,現在請你們前後兩組互相交換,試試用其他的工具去測量,然後也像剛才一樣記錄驗證。

——幼兒操作。

5、延伸活動

——教師出示兩根棉籤和一根長長的絲瓜:現在趙老師手裡只有兩根棉籤來量這根長長的絲瓜,怎麼量呢?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及三種圖形標記。

2.能在認識的基礎上,對三種圖形進行初步的分類。

3.樂於參與活動,並能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海洋場景;圓形、三角形設計的小魚若干;貼有標記的3個籃子。

水族館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大海場景。

1.今天老師帶你們到魚寶寶的家裡去,那你們猜猜魚寶寶的家是什麼樣的呢?現在我們就去看看吧,出發吧。(聽音樂進場)

2.魚寶寶的家到了,我們輕輕的找個座位坐下吧。你看到了什麼?(對呀有藍藍的海水;你還看到有綠綠的水草;哦還有美麗的海螺……)

二、出示圖形標記,尋找與圖形相應的實物。

1.美麗的家裡還有很多的魚寶寶,有哪些魚寶寶?(三角形魚寶寶,出示三角形標記)那三角形寶寶長得什麼樣?(它有三條直直的邊,三個尖尖的角)2.海洋裡除了有三角形的魚寶寶,還有什麼形狀的魚寶寶呢?看看哪個寶寶的眼睛很亮的?(圓形魚寶寶,並出示圓形標記)圓形長得什麼樣?(圓圓的)3.還有什麼形狀的魚寶寶?眼睛再睜大點看看。(長方形魚寶寶,出示長方形的標記)長方形寶寶長得長長的,方方的。

總結:大海里住著三角形的魚寶寶,圓形魚寶寶,長方形魚寶寶,它們快樂的在大海里遊呀遊。

三、與魚寶寶找媽媽做遊戲

1.你們想不想和這些魚寶寶做遊戲?(想)現在就一起到大海里遊一遊,並找一條自己喜歡的魚寶寶和它跳圓圈舞。(呀,這條小魚和遙遙跳個圓圈舞,看他們跳的多開心呀。)

2.玩累了,魚寶寶們想媽媽了,它們的`媽媽在哪裡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三角形的魚媽媽在哪裡?(找呀找,找呀找,找媽媽,呀我們找到了三角形的魚媽媽啦,這是誰的媽媽?(是三角形魚寶寶的媽媽)我們跟三角形魚媽媽打聲招呼。三角形魚媽媽好!

3.我們再找誰的魚媽媽?(長方形)找呀找,找呀找,找媽媽,這是誰的媽媽?(是長方形魚寶寶的媽媽)我們也打一聲招呼:“長方形魚媽媽好!”

4.還有誰的媽媽沒有找到?(圓形),噢,圓形魚媽媽躲在這兒呢。這是誰的媽媽?(是圓形魚寶寶的媽媽)快,也打聲招呼吧:“圓形魚媽媽好!”

四、送魚寶寶回家。

1.天黑了,魚寶寶想媽媽了。現在我們就幫助魚寶寶去找媽媽,記住,要說一句好聽的話:“我把三角形魚寶寶送給三角形媽媽。”(老師演示一遍)快去幫小魚找媽媽吧。

2.遊戲檢查。現在範老師看看魚寶寶和魚媽媽他們都開心的笑了,他們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很開心呢。三角形媽媽謝謝你們呢。小朋友應該說:“不用謝”。

圓形媽媽也要謝謝你們呢。小朋友也說:“不用謝”。範老師聽到有兩條小魚傷心的哭了?為什麼呀?(原來小朋友給它送錯了,快誰來幫助它?)

3.總結:今天小3班的小朋友真能幹,能把三角形的小魚送到了三角形媽媽家裡,把圓形魚寶寶送到圓形媽媽家裡,把長方形魚寶寶送到長方形的媽媽家裡。魚媽媽和魚寶寶們非常謝謝你們。

活動延伸:

下次老師再準備小魚蟲,來讓你餵魚寶寶和魚媽媽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在9格內按照一定的順序有規律地進行排序。

2、對思維訓練活動感興趣,願意用語言說出排序的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白板課件《找規律》、電子白板、膝上型電腦、移動白板、6組小動物圖片、白板筆。

學具:幼兒人手一套9格及小動物學具。

【活動過程】

一、複習遊戲,喚醒已有經驗。

1、匯入。

師:“今天我帶來了兩位好朋友,它們在哪呢?”

2、遊戲“排隊”,複習ABAB模式。

二、學習按規律進行4格間隔排序。

1、出示2個小動物圖片和兩層樓房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師幼一起幫老虎和獅子分房間。

要求:橫排住的'兩個小動物不一樣,豎排住的兩個小動物也不一樣。

三、學習按規律進行9格間隔排序。

1、出示3個小動物圖片和3層樓房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按幼兒的要求安排小動物住進第一橫排的房間,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們的排列順序。

3、請幼兒安排小動物住進第一豎排的房間。

四、幼兒操作,展示作業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橫排住的3個小動物不一樣,豎排住的3個小動物也要不一樣。

(2)誰住第一間房間自己決定。

(3)分房間時要注意小動物的排列順序。

3、幼兒操作。

4、改錯。

教師出示一個錯誤的操作結果請個別幼兒改錯,集體檢查。

5、探索發現其規律:斜著的房間裡住的小動物是一樣的。

6、展示幼兒不同的排序方法。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徵按一定的規律排序。

2、培養觀察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3、輕鬆愉悅地參與操作活動,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發現規律、掌握規律。

難點:能按物體的不同特徵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蝴蝶、小狗各一張、蘋果、草莓圖片若干;幾何圖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三個);磁帶(歡快音樂);照片若干;火車胸飾一個。

學具:幼兒每人一份操作卡材料;

分組操作材料:A、卡片手套、泥娃娃若干;B、小圓卡片、雪花片(紅、黃、藍、三種顏色);C、幾何圖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活動過程:

一、做遊戲 ,感知規律。

師幼聽音樂,做拍手、轉手腕動作,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請你聽音樂跟隨陳老師來做拍手動作好嗎?提醒幼兒記住自己做過的動作。

提問:剛才咱們做了什麼動作?拍了幾次手?手腕轉動了幾次?我們做的動作有什麼規律?

小結:我們剛才做的動作規律是:拍兩次手,轉兩次手腕,拍兩次手,轉兩次手腕,如果記住了規律,就容易記住動作。再次放音樂,讓幼兒根據規律記動手,體驗規律對記憶的幫助。

二、情景匯入 ,發現規律、表現規律。

1、出示蘋果、草莓卡片,引導幼兒觀察發現規律。

師:我們用蘋果和草莓把剛才的動作記錄下來,兩次拍手我們用2個蘋果來記錄,兩次轉腕用2個草莓來記錄。

提問:

你發現了蘋果和草莓排在一起有什麼規律?(2個蘋果2個草莓)

接下來排什麼?(還是2個蘋果2個草莓);

第一組排列和第二組排列一樣嗎?

小結:不同物體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規律來排,設計出第一組規律後,第二組與第一組完全一樣,第三組與第二組完全一樣,依次這樣排下去就叫按規律排序。

2、出示小狗圖片和圖形卡片,引導幼兒掌握規律。

師:有一隻小狗要回家,陳老師用幾何圖形為小狗鋪了一條回家的路,我們來看有什麼規律?(角圓方;角圓方)老師用筆將第一組劃出,請幼兒來劃出第二組和第三組,請幼兒讀出規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導幼兒補充規律。

師:有一隻蝴蝶飛到花叢裡,小花排序有什麼規律?(紅紅、黃黃、藍藍)

請幼兒將第二組空缺的小花補充完整。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三種排序方法:第一種按不同的'物體排序,第二種按不同的圖形排序,第三種按不同的顏色排序。想一想還能按什麼來排序?

4、遊戲“開火車”。

師:“走我們一起來坐火車吧,按一個女孩一個男孩的規律上車”,老師戴上火車胸飾扮演司機,幼兒按規律有秩序上車,將火車開一圈。

5、聯絡實際,應用規律。

其實按規律排序還能美化、裝飾、點綴我們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按規律排序的物品?(婚禮上氣球裝飾等)。

6、出示各種生活中規律裝扮生活的圖片。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組圖片,請小朋友觀賞。

7、分組操作練習,鼓勵幼兒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徵創造一定的規律排序。

教師介紹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確操作要求。

分四組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A、按實物排序:手套、 泥娃娃卡片若干;

B、按顏色排序:小圓卡片、雪花片(紅、黃、藍、三種顏色);

C、按形狀排序:幾何圖形若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5、展示作品,評價作品。

將個別作品展示出來,先提問排序規律再評價、展覽。

三、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回家中與爸爸、媽媽一起找家中和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欣賞生活中的規律美。

2、把操作材料投放在區域中,繼續進行按規律排序。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能用標記和數字記錄活動室玩具的數量。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統計表、一隻筆、一本活動材料。

2、選擇1-10種班級中新增加的玩具(每種玩具的數量在10以內).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室玩具

1、開學了,我們的玩具具有什麼變化?多了哪些新玩具.

2、請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升上大班後班級物品、玩具的'變化情況。

二、觀察記錄表格。

1、計表上有些什麼?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2、討論:怎樣在表格中對班級的物品、玩具進行記錄?

三、探索記錄方法。

1、幼兒選擇班級中的一種物品進行統計,並在表格中記錄其數量。

2、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結果,瞭解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

3、幼兒按自己的方法進行統計玩具的活動,記錄每種玩具得數量。

三、展示記錄結果。

1、鼓勵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記錄的結果,感知物品玩具的變化,學習不同的記錄方式。

2、引導幼兒繼續關注活動室中其他的變化。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理解4的含義,嘗試手口一致的點數。

2、願意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斑斑的舞會。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一起來看看是誰呢?

這隻小老虎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斑斑",我們一起和斑斑打個招呼。

2、你們感覺斑斑的心情怎麼樣?斑斑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呢?

3、(呈現蛋糕)原來是斑斑的生日。斑斑幾歲了呢?你怎麼知道的?(4歲)(手口一致點數蠟燭),蛋糕上有4根蠟燭,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斑斑:今天是我4歲的生日,我要請和數字4有關係的朋友,來參加舞會!你們聽清楚了嗎?請誰來參加舞會呢?

4、小鳥飛來了問:"斑斑、斑斑,我可以參加舞會嗎?"小朋友你們說,小鳥能參加舞會嗎?(幼兒想辦法)

原來,4只小鳥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所以,4只小鳥可以參加舞會(小鳥高高興興參加舞會了)

5、又有誰來了呢?(一條小蛇)那麼小蛇能參加舞會嗎?

原來小蛇身上有四個斑點,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所以,小蛇能參加舞會。

6、你們看,誰來了呢?(小狗)小狗可以參加舞會嗎?為什麼?

啟發提問:斑斑不知道小狗有4歲,你有什麼辦法讓斑斑知道呢?

你們見過小狗嗎?小狗身上也藏著4、有4的朋友,你來找一找。

原來小狗有四條腿,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所以,小狗能參加舞會。

7、又有誰來了?1只小雞來參加舞會,它問小朋友:"你們說,斑斑會同意我參加舞會嗎?"為什麼不可以呢?那怎麼辦?(幼兒一起想辦法後,逐一添上1只小雞,一直到4只小雞) 原來,4只小雞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所以,4只小雞可以參加舞會(小雞高高興興參加舞會了)

8、小結:原來,小狗有4條腿、小蛇有4個斑點、4只小鳥、4 只小雞、都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所以它們都可參加舞會。你看它們多開開心啊!

二、斑斑的禮物。

1、小動物都去參加舞會了,你們想不想參加呢?剛才斑斑告訴我,你們可以裝扮一下,只要和數字4有關係就可以了!

2、幼兒自由選擇裝扮,教師觀察幼兒的選擇情況。

3、幼兒介紹自己的裝扮。

啟發提問:你裝扮的是什麼?有什麼是和4有關係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和4有關係?

4、小朋友們都裝扮了和4有關,斑斑真高興,我們一起來參加斑斑的舞會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參與超市購買遊戲,通過解決購買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掌握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喜歡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課件《文具小超市》。

2、佈置場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擺放各種文具,貼上1-10元的價格標籤。(標籤在課件“列印材料”中)

3、自制錢幣若干:1元、5元、10元.(課件“列印材料”中)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

1、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請幼兒欣賞。

提問:畫面中有什麼?這些文具都是用來做什麼的?

2、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國小生了,在上國小之前,我們要為自己準備一些文具。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文具小超市購買兩件自己喜歡的文具!

二、遊戲:挑選文具,運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錢”.

1、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遊戲。

2、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選“完成”按鈕並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3.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4、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遊戲。

5、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選“完成”按鈕並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6.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三、第一次實物購買遊戲,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法。

1、介紹課前佈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導幼兒學會看價格牌(1-10元)。

(價格標籤在課前貼上好,在課件“列印材料”中)

2、介紹玩法:請每個幼兒進入超市,自由選購兩件文具。

3、幼兒自主購買。

4、計算所需錢幣。

①每位小朋友都購買了自己喜歡的兩件文具,你們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錢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了多少錢。收銀處結賬。可設立兩個收銀處,由兩位老師當“營業員”,給幼兒找錢。

2、幼兒自主購買。

3、計算剩下的錢

①你們都非常順利地買回來文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多少錢”。

請幼兒自由講述購買和找錢的過程,看看手裡還省下多少錢。

②請每個幼兒說說是怎樣運用減法計算自己“還剩多少錢”。

活動延伸:

1、將“文具超市”設定在班級區域,請幼兒在自發遊戲中繼續遊戲。

2、提供課件【加加減減】,請幼兒用手中的數字卡進行9和10 的加減法。

3、請幼兒與父母同去超市購買商品,可請家長規定購買金額,請幼兒自行挑選商品。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黑白大賽”幫助幼兒學習6的加法。

2、初步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棋譜兩副,黑白棋子若干。

2、紅、黃、綠、紫隊標誌一份,每隊準備一副棋譜,若干黑白子。

3、數字卡片“6”以內加減算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隊推選小隊長

“分成四隊,每隊4個孩子,自己選出小隊長”

二、黑白棋對抗賽

1、規則:每隊選2名小隊員先後參加比賽,第一名隊員用黑子,第二名隊員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來我給你的數。

2、幼兒比賽,教師總結比賽情況。

三、合作擺“6”

1、規則:請一組的小朋友合作擺“6”,一行一種擺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複,比比看規定時間哪一隊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確。(幼兒擺“6”)

2、相互檢查

現在請你們相互檢查,先看看他們列了幾道算式,是否正確,如果有錯錯再哪?每隊選一位小朋友告訴大家結果。(總結比賽情況)

3、“6子通”搶答賽

我這裡有一張大棋譜,裡面藏著許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嗎?

4、總結得分評出第一名。

四、個人競賽:猜猜看

1、規則:我給你5個數字“2、5、1、3、4”請你用三十秒的時間記住,然後我把數字翻過去,請你指出和2加起來是6的`數。

2、幼兒比賽,答對發獎。

五、延伸

剛才,我們想了許多辦法使黑子和白子合起來是6,那麼要他們合起來是7,該怎麼擺棋子呢?我們到教室裡去擺擺看好不好啊?

活動反思:

數學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探索數等分的方法,知道6可以2等分、3等分、6等分,感知數等分中等量和包含的關係。

2、願意嘗試不同難易程度的操作活動,勇於挑戰自我。

活動準備:

教具:娃娃家餐具6個,托盤3個,磁性黑板1塊,大記號筆1支,記錄單3張。

學具:6的實物卡片操作單8張,小實物卡片若干;6的點卡操作單10張,記號筆6支,抹布2塊;6的數卡操作單10張,數卡若干;8、9、10的實物操作單各2張,實物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由組成遊戲引出等分的話題

1、碰球遊戲(複習3、4、5的組成)

2、討論:組成是把一個數分成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不一樣相等。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怎麼樣把數量6分成相等的'幾份。晨間體育活動時,老師準備了6個球,請6位小朋友來玩球,每個小朋友分得一樣多,應該怎麼分?(教師記錄等分的結果)

二、分娃娃家餐具,進一步感知6的二等分和三等分

1、出示娃娃家餐具,嘗試將6分成二等分。娃娃家要換新餐具了,這裡有6個碗,分給兩個娃娃家,每家分一樣多,應該怎樣分?請個別幼兒進行操作,教師記錄結果。

2、討論:增添一個娃娃家的情況下,怎麼把6分成相等的三份呢?再次請幼兒操作,教師記錄結果。

三、循環遊戲

1、講解各小組的操作方法及要求。

第一、二組:用實物卡進行6的數等分;第三組:畫點子;第四組:擺數卡第五組:用實物卡進行8、9、10的數等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對等分的掌握情況。

3、根據幼兒不同發展水平,建議幼兒選擇難易程度不一的小組。

四、小結並延伸:

1、引導幼兒觀察、分析、比較三張記錄單,探討等分的結果與等分次數的關係。

2、鼓勵幼兒進一步探索其它生活中需要等分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