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通用11篇)

校園 閱讀(1.4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通用11篇)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1

不得不說寫這篇讀後感不僅是在考驗我的記憶力,同時也是在測驗我有沒有社會學想象力。雖然《新社會學想象力》部頭不大,但抽象度很高,讀後給人一頭霧水的感覺,而就是這樣難讀和難懂的書,我竟然還將讀後感的草稿弄丟了。所以,現在看到的這個讀後感是我重新寫的。除非記憶力非常好,能一字不漏進行敘述,否則第二次和第一次寫出來的定然有很大差異。對於我這樣一個記憶力不是很好的人來講,第二次和第一次寫出來的差異應該還比較大。沒有完整讀通過《社會學的想象力》,就去讀《新社會學想象力》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可能有很深的感觸,也或許沒有多大感覺,對我來講,屬於第二種情況,因為《新社會學想象力》和賴特·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象力》沒有什麼直接聯絡,它們之間並既沒有直接的繼承和發揚關係,同時在內容上也沒有多大聯絡,僅是在書名上有較多相似的詞語而已。對於讀者來講,吸引其閱讀興趣的一定是書名或文章題目,從這個角度分析,《新社會學想象力》做到了,但是從其內容來講,讀完未必會有《社會學的想象力》給讀者的衝擊感。對於接觸通過社會學基本知識的人來講,提到社會學想象力,首先想到的便是賴特·米爾斯及其著作《社會學的想象力》,但是社會已經發展到21世紀,社會學的想象力也應該有所發展,這並不是說社會學的想象力通過時了,而是說應該運用社會學的想象力對當下世界進行新的解釋。因此,《新社會學想象力》可以說是社會學想象力的運用,而不能將其理解成如何理解社會學想象力,即不能望文生義。

《新社會學想象力》,由(美)史蒂夫·福勒著,施麗華譯,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新社會學想象力》分為三篇,共計十四章內容,第一篇講“21世紀對社會學的拼命尋求”,社會學自誕生之日起,就意味著其大有用武之地,它是時代的產物,必然要解決時代的問題。進入21世紀,社會學對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依然有巨大作用,同時社會現實也對社會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使社會學陷入認同危機,而之所以對社會學要進行拼命尋求,無非是要擺脫對社會學的認同危機。對中國來講,這種危機更為嚴重。所以,中國社會學從恢復重建到現在已經近40年,但大家對它的認可度依然不高,甚至不知道社會學畢業生能做什麼,或者說能掙來多少錢。社會學能解釋很多問題,或者說用社會學解釋問題有助於對問題有更新和更清楚的認識,不通過遺憾的是,現在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學科的重要性,只喜歡短視的看待社會學。第二篇講“社會科學的生物學挑戰”,這篇內容相信有不少讀者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作者竟然認為,“當今,區分社會學和生物學至關重要”,我想如果我告訴學生或者其他老師,社會學和生物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難以區分,大家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情。無論怎樣,社會學與生物學有著密切關係,這是客觀的,甚至不需要再爭論什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注意這種區分,比如說生物學上的進化論,就是在人為政策的干預下,被變成了社會學理論,但是生物學上的進化論與社會學上的進化論是有區別的,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進行區分,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第三篇講“人類是我們這個時代瀕於滅絕的物種”,人類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物種,也是最偉大的物種,因為人在創造著這個世界,並不停地在改造著這個世界。無論人類的出發點是怎樣的,都不得不承認人在追求進步的同時,也一步步將人類推向滅亡的深淵,當人類行為造成的惡果超出了其解決能力時,人類是不是就變成了瘋狂的納粹。誠如作者所說“如果希特勒沒有奉行大屠殺,納粹很可能創造一個綠色的樂園”,這就如同人類如果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不是今天的文明世界就不會有如此多的問題。

《新社會學想象力》並不是要告訴讀者什麼是社會學想象力,或者社會學想象力與新社會學想象力有什麼聯絡和區別,而是從當下的世界發展來分析社會學面臨的危機以及運用社會學想象力如何理解現存世界。《新社會學想象力》就是要讓讀者自己思考,思考社會學想象力到底有沒有用,思考社會學想象力到底是什麼?即運用社會學想象力想象“社會學想象力”。為幫助讀者閱讀和理解,書的附錄專門羅列了文中的一些抽象名詞,並對這些詞語作了簡單解釋,以供大家參考,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新社會學想象力》非常抽象和難懂。對於這樣一本難以讀懂的著作,並不意味著其價值和意義不大,因為要讀懂它,必須要擁有豐富的學識作為基礎,對我來講,這顯然是不具備的。所以,對我來講,讀這本書只能算作略讀,不當理解,還請大家批評指正。批評者和作者實際上處於不平等位置,批評者可以任意批評任何觀點,即便批評者的觀點是不妥的,甚至是錯誤的,他依然可以這樣做,而作者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就不可能做到這樣任性,作者總是希望將自己的思考清楚表達給讀者,而且希望讀者能夠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自己讀自己寫的都會有當初寫作時不一樣的看法,又怎麼能讓別人不表達異樣的聲音。因此,不同的聲音容易發現問題,而思考並探索問題之間的潛在聯絡才能培養人的社會學想象力。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2

“他是激進傳統的激進糾偏者,是對社會學課程滿腹牢騷的社會學家,是屢屢質疑知識分子的知識分子,是既倡導個體手藝也呼籲民眾行動的辯護士,是深懷絕望的樂觀主義者,是充滿幹勁的悲觀主義者。”吉特林的這段話或許是對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的很好刻畫。作為一位“特立獨行”的學者,米爾斯短暫的一生,留下的作品中,或許《社會學的想象力》最為人瞭解。

半個多世紀以來,米爾斯的這本《社會學的想象力》名聲在外,甚至成為一些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的入門必讀書目,但或許正如本書中文新版譯者李康老師所說,“它不是面向大一新生,而是面向所有打算回顧一下自己或長或短、有深有淺、間喜間悲的社會學生涯的學人。”因此,“它不是人云亦云者所薦由零開始的入門教程,也不是半通不通者所見一切歸零的解構檄文,而是將悟未悟者所鑑重整積累的反思讀物。與其說它能教給你什麼是社會學的想象力,不如說它更能提醒你什麼不是社會學的想象力。”如果只是將其理解為米爾斯對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社會學主流的批判和反叛,或者認為他通通過此書“確立”了一種獨特社會學方法論,或許都是對本書的誤讀。這本書講的更多的是我們怎樣看待我們生活的世界與我們自身,這也是社會學的經典理論預設——無論它被稱為結構與行動還是個人與社會。

米爾斯敏銳的觀察到學術與政治間的複雜關係。哈貝馬斯曾整理出來三套關於學術與政治之間關係的模型,即決斷論、科技行政及實踐論。決斷論模式以政治領袖和官僚之間的截然分工為基礎。具有強烈意志、有能力自行採取立場的領袖,善用具備了事實資訊且受通過專業訓練的官僚之服務,至於公民,只能對在技術上正確地執行了的領袖之主觀決定表示贊同。而在科技行政的模型裡,非理性的決定乃是多餘的。決策的前提在決策通過程中會自行成形,並受技術可行性的支配,卻對技術可行性本身沒有置喙餘地,政治領導於是變成了行政管理,政治參與甚至說不上是由民意來直接表達贊同,而是完全淪為接受技術上的必要。至於實踐論的模型,既不懷疑就技術與實踐決策之間的關係進行理性探討的可能性,同時,進行討論的公共領域也未消失,學術與公眾意見之間進行持續的溝通,成為了一種公認的必要,進而促成政治的公共領域的組成,在這樣的公共領域中,技術性的知識與方法可以和依附於傳統的自我意識產生開通的互動。實踐的問題可以轉變成學術的問題,而這些學術的問題一旦獲得釐清,又可以用學術資訊的形式,回饋給具備瞭解能力的公共領域。在這種意義上,米爾斯的看法或可歸入第三種模型。

作為韋伯著作的英文翻譯者,米爾斯的這本書中時現韋伯思想的痕跡。韋伯指出“理性化與合理化的增加,並不意味著對他的生存狀況有更多一般性的瞭解”,米爾斯同樣認為現在“創造歷史的程序超出了人們根據所珍視的價值除錯自身的能力”,人們無法看清自己面臨的處境,深處一個“焦慮與漠然”的時代,或者說是所謂的“大眾社會”,因此他們需要一種心智的品質,一種視角轉換的能力,分析個人所處時代的生活歷程,歷史以及二者的交織,理解並把握自己的境況。

而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由通過去的歷史塑造,那麼在理解我們面臨的“公共議題”時就不能忽視歷史分析,藉由“社會學的想象力”,即“將個人困擾與公共議題結合起來,在結構和個人、歷史與傳記、巨集觀與微觀之間穿梭”,透通過對歷史結構中權力的分析,跳出工具理性造就的“鐵籠”,重拾人類理性和自由的價值。而作為一名社會研究者,在個人生命體驗與學術生活的激盪之中,反思作為一名學者的定位與志業,向人們指出那些想當然的思維危險。換言之,用米爾斯在《治學之道》文末的話來說,就是“理解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3

米爾斯以批判美國社會學界的成果作為全書的討論主題,主要集中在本書的第二章到第六章,也就是他所說得:社會科學久而成習的偏向。

第一種偏向:

巨集大理論。作者以帕森斯的《社會系統》為例,轉述社會系統的主要內容,以示證明其語言長篇大論的晦澀和難懂。作者認為這只是對概念的組合和分解。由此作者提問?巨集大理論是混亂不堪的繁文冗詞還是其中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呢?答案是:有價值的東西有,不通過埋藏得很深,不通過總是說了點東西。因為問題變成:當巨集觀理論中排除所有妨礙理解其意義的東西,能夠看到可以理解的內容之後,那麼,它說了什麼呢? 我們不敢妄下結論和判斷,但是我們可以從巨集大理論中發現一些讓我們有點迷惑的問題:當社會均衡存在,以及與之匹配的社會化合控制手段齊全時,怎麼還有人不守規矩呢?

這是帕森斯沒有回答的問題,原因在於他靜止的看待問題,無法解釋社會變遷,也就是說沒有歷史觀的思維方式?迷惑二:是什麼東西把社會結構聯絡在一起呢?答案不止一個,那是因為各種社會結構的統一性程度和型別有深刻的差異。實際上,根據不同整合方式我們可以構想出不同型別的社會結構。而在帕森斯的理論中,通過分強調共享價值的單一效果,缺乏系統系的經驗研究,當我們把這種巨集觀理論放在歷史的真實上,會發現該理論的概念是多麼無關痛癢。

不通過,總而言之,不存在什麼能讓我們理解社會結構的統一性的巨集大理論和普遍的體系,對於古老的頗為惱人的社會秩序問題,其答案也並非只有一個。

第二種偏向:

抽象的經驗研究。抽象的經驗研究是對方法論的抑制。研究抽象經驗主義的問題是固步自封在闡述、解答問題的武斷認識中,僅僅侷限於程式式的研究步驟中。就其研究結果而言,經常堆積成繁多而瑣雪的細節上,卻對這些細節形成一定規範形式缺乏足夠關注;事實上,這樣的研究忽略了任何值得研究和確信的東西,除了形式,什麼都沒有。簡單說,抽象經驗主義者們所做的,就是將他們目前所假定的那種科學哲學(自然科學式的教條主義方法)奉為唯一的科學方法。而這種方法嚴格限定了人們所選擇研究的問題和表述問題的方式,簡言之,方法論似乎決定了問題。他們僅僅基於對方法的運用,而不考慮其問題、內容和領域。

或許我們可以說,由於此類研究花費昂貴,對於經驗主義者而言,在研究時常常考慮提供經費利益集團所關心的問題,這些利益集團的問題是分散且大量的。對此類研究的簡單相加的總和,絕不可能達成對於國家的階級結構、地位和權力的完整認識。就學術而言,這些流派代表了古典社會科學的退卻。他們退卻的手段是對方法和理論進行通過渡渲染:而其主要原因則是它們與實質性問題沒有緊密聯絡。 假如真的只存在巨集大理論和抽象經驗主義,高高在上,並肩站立,那我們的情況真的是糟透了:就其實踐而言,由於巨集大理論表現的形式的、含糊的矇昧主義,以及抽象經驗主義所表現的形式的、空洞的精巧,使得人們確信,對於人類和社會,我們還知之甚少。

第三種偏向:

形形色色的適用主義。社會科學中的混亂既是道德上的,也是科學上的,既是政治性的,也是學術性的。要評判社會科學各種學派中的問題與方法,我們必須先確認各種政治價值和學術論題,因為只有知道它是誰的問題之後,我們才能把問題陳述清楚。 科學家在研究通過程中往往不能從自己信仰的東西里推匯出應該如何行動。現在不管社會科學家自己是否真得願意,或是真得知道什麼結果,投身社會研究並出版成果的人要合符道德的行動,並且一般地也要涉及政治。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社會科學家隨波逐流,沒有對自己的處境做出判斷。其實這種選擇不會讓人太人心煩意亂,因為大多數研究著都是為大公司、大集團利益直接服務。研究也就同樣被科學家和其他人以意識形態的方式運用。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研社會科學不必然與科層常規和意識形態林提有關,這種相關包含在社會科學的多樣化和混亂之中。我們必須搞明白政治意義是什麼? 政治意義是什麼呢?就是形形色色的適用主義。

一種是自由主義的適用性,由於美國社會中經常出現分散的研究,對於事實調查的癖好,以及與此相伴的對多元主義含混的因果關係的信仰。導致這些社會科學家經常與具有權威的部分或組織相處在一起,在這個時候研究者往往被利益集團掌握,討論和研究的問題沒有什麼具體的內容,掩蓋事實的評判,更像是一種政治宣傳,希望每個人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另一種是自由主義的新適用性。保守的適用性或是叫舊的適用性,更多是一種政治宣傳口號;而新的適用性是指為在經濟、政治、軍事越來越佔支配地位的組織的大制度目標而服務。自由主義更成為一種福利國家對社會服務的行政管理,人們在現代工業中的工作是在等級制度下完成,生活節奏和常態是用理性與非理性,高效與低效來形容,很多人更像是馬克思所說的“被異化”的人或是韋伯所說的在“鐵籠裡”的人。然而,這些利益組織和團體卻正在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化的理由。同樣的是,美國的學術職業不能使人滿足於學術生活,這一職業的聲望一直未能與所付出的經濟上犧牲相適配;學者們的生活往往一團糟,而許多學者的不滿足由於發現遠不如自己聰明的人卻在別的領域獲得聲望和權力而加劇。所有這些意味著,美國學者的處境允許他們採用新的實用性,而不需要意識形態的轉換,也不必有政治上的罪責感。

第四種偏向:

科層制氣質。米爾斯說,抽象經驗主義的技術方法及其科層式的運用,目前一般是結為一體的。並且將會造成一種科層制社會科學的發展。科層制社會科學的宣傳力度相當程度上聲稱在哲學上它是科學的方法;它能夠吸引大批人的眼球在與它培訓人比較容易,並提供給他們前程光明的工作。

科層制的政治含義主要是服務於社會的非民主領域——軍事基地、公司、廣告中介機構和政府的行政部門。其實看上很簡單,由於社會科學不是獨立自主的,就不可能成為對公眾負責的行業。由於研究手段更浩大,費用更高,它們將遭到剝奪。因此只有社會科學家以集體性方式對這些研究手段實行全面監控時,這種風格的社會科學才會真正實現自主。如果社會科學家的個人研究依賴於科層制組織,他會喪失其個人自主性。如果社會科學包含科層式的研究,它會喪失其社會和政治自主性。 如今抽象經驗主義已經為科層組織所用,儘管它自然有其明確的意識形態意義,這些意義有時也被作為意識形態。如果抽象經驗主義和巨集大理論——共享一種學術上的雙方壟斷甚或成為支配性的研究風格,他們將對社會科學的學術前景構成巨大的威脅,對理性在人類事務中扮演的角色的政治前景構成巨大威脅。

第五種偏向:

科學哲學。作者對於理論與方法巨集觀模式進行嚴厲的批判,一個研究者若是為方法和理論所控制,則無法進行研究,也就是說不能竭力洞察其事。米爾斯認為,每個人在研究時,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方法論,而不是通常從某種自然科學哲學形成。科學哲學式這種小把戲和其他類似的規則,更容易導致科學不可知論而非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在研究中,社會科學者不應該採用科學方法的教條模型,來富有成效地累積和發展他們的科學。因而,對問題的闡述應該包括對一系列公眾論題和私人困擾的明確關注;並且這些闡述應該開啟對環境與社會結構間因果聯絡的探求。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4

初讀《社會學的想象力》這本社會學的名著,“不明白,混亂,沉悶,”充斥著我的腦海,慢慢開始品讀一回,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讀完以後,我感嘆作者的內容翔實,思路清晰,臨界深度。雖然我對於這些例證的研究相當不足,不通過其中的關鍵、哲學的見解讓我覺得十分有趣,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的多樣性。我很佩服作者用延伸的思維觀察到了人類主體的多樣性,不同學科,不同重點在這裡得到集中展現。

由於我的職業也涉及到教育,所以對於治學我也很敏感。米爾斯的總結簡易而獨特,他列舉了的七種方式刺激社會學想像力的方法堪稱經典,也同時適用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當然對於文章我也有很多我不明白的地方。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憑什麼就斷定我們的時代是焦慮和冷漠的?我認為這只是一個人偶爾的心情?作者也沒有給出一個基礎描述,這樣的寫作容易引發讀者尖銳的批評,我覺得這是一點作者不夠高明的地方。

不通過,細微的瑕疵在所難免,我們不能夠單純因為一點瑕疵全盤否定《社會學的想象力》的意義。《社會學的想象力》之中還是有很大內容,我們還需要慢慢揣摩,我希望更多的讀者欣賞這部作品。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5

最近在讀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象力》,讀書時我注意到這個觀點:一些看起來是個體的`事情,當把它放到一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中去的時候,就會成為社會學的現象。書中他舉了一個很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喝咖啡的問題,人們喝咖啡,什麼時候喝,喝多少,跟誰喝,喝咖啡的目的,咖啡的生產和銷售等等,種種社會存在都會因為時間、地點、人物、身份、階級的變化而不同。

米爾斯又說,社會學是社會生活複雜化,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尖銳化的產物。他指出,在古代社會生活條件下,不可能產生也不需要社會學。我個人的觀點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人類的生產生活的活動都會因為知識的積累而發展,或者說是複雜化,因為我個人認為,人類本質上的追求還是沒有變化。人們在生活變得複雜的同時,自然也會覺察到不同的複雜體之間,或是一個複雜體自身所產生的矛盾。並且又由於人們的智慧在日益的增進,所以就會有人探索和解讀這些社會問題,試圖在探索的通過程中逐漸解決這些問題。而社會學研究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門科學。就如書中所說孔德創立社會學說根本目的不是填補學科空白,是適應當時社會需要,探尋認識社會和解決社會問題的理論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因為當時,社會已經發展到需要一門科學解釋並解決其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的階段。

所以說社會學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同時,因為社會的發展,社會學學科也會繼續發展。最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社會的矛盾和問題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消失,它當然是會不斷的複雜化,矛盾會不斷地增加。就像書中說的那樣,一百多年來,社會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創時期、形成時期、發展時期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在各國的努力下,社會學的“本土化”工作發展迅速,社會學這一學科已在世界各國紮根、成長。

也許馬克思曾經提出人類社會發展到最後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但這畢竟離我們的社會太遙遠。就我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人們的思想逐漸多樣化,人們之間的溝通也逐漸多樣化和複雜化。就像先前所說的,不同的複雜個體之間可能會產生碰撞,需要調節,複雜的個體內部同樣也會產生矛盾,需要尋求調節。單從這個方面看來,社會學的研究就需要繼續進行下去,還要求發展。

當然,在人們的理性思維控制下,社會的發展應該不會最終是不至於因為矛盾的不斷髮展和多樣化而走向滅亡。而這應該就是社會學研究發展有其重要地位的原因。社會學的產生即是研究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而隨著社會發展,社會矛盾不斷多樣化和複雜化地同時,社會學學科也在不斷地發展,有可能會向不同的形式擴充套件,比如運用到學校教育中。

我想象這樣的發展,最終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是社會多樣化發展,人們可以及時的發現生活中的矛盾,並始終有相關的專業人員能夠及時有效地幫助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問題得到了解決,人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又會進一步深入。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6

賴特·米爾斯的《社會學想象力》闡述的問題深刻,對現代社會的變化和人的生存方式進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認為“我們的時代是一個不安和冷漠的時代”。在20世紀30年代期間,“有關價值和威脅等問題還提不到日程上來,更不必說什麼明顯的社會科學問題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情況就不同了:“價值既不是普遍公認的價值,又不是普遍被感到受威脅的。許多個人的不安狀態無以明確表達,許多公眾的不適狀態不再成為社會問題?不安狀態和冷漠狀態正是我們時代的根本特徵。”

當今“人的首要危險”就在於當代社會本身難以駕馭的力量,同時伴隨的是造成異化的生產方式,政治統治的控制技巧,國家之間的無政府狀態——一句話,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生活條件和目的所發生的普遍性的轉變。在《社會學的想象力》一書中,米爾斯沒有沿著傳統社會學思維方式,而是一反常規,獨闢蹊徑地提出社會學研究者應該具備一種心智的品質——社會學的想象力。在當時,這一全新的思想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對突破社會學理論平面化狀況做出了重要貢獻。米爾斯指出了社會學研究中的三種傾向:一是傾向於歷史理論,將歷史學與社會學的研究混淆;二是傾向關於“人與社會的本質”的系統性理論;第三個傾向是對當代社會問題和問題的經驗研究。

最值得借鑑的地方,在於他的思考方式。如:

他提出了一個完整的社會研究,其通過程必須是從事件和歷史以及這兩者在社會中相互交錯等問題出發,而最後又回到這些問題中去。

1、一個特定社會的整體結構是什麼?其中的基本構成是什麼?它們又如何相互關聯?該社會的結構和其他社會的型別有何不同?該社會結構中的每個特性對於社會結構的延續和變化起著怎樣的作用?

2、該社會在人類歷史中處於何等地位?它發生變化的機理是什麼?在人類整體的發展中佔有什麼位置、起什麼作用?我們所考察的每個特徵都聯絡於一定的歷史時期,這種特徵是如何影響歷史,又如何被歷史所影響的?而該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它和其他時期有何不同?創造歷史的根本方式有哪些?

3、該社會和該歷史時期中哪類人佔了上風?哪類人將佔上風?他們是以什麼方式挑選和組成的,是如何得以解決或受到壓迫的,又怎樣變得敏銳或變得遲鈍的?觀察該社會、該歷史時期人們的行為和性格可以揭示出哪種型別的“人性”?所考察的社會中每一個特徵有怎樣的“人性”涵義?

其中的思考層次性多麼清晰,邏輯明確,值得借鑑。“人只有把自己放進他所處的歷史時期裡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經歷,才能評價他自己的命運;人只有瞭解所有和他有關的人的機會,才能認識他自己的機會——這種觀點是社會學想象力的首要成果。”

以我的理解,米爾斯認為個人必須瞭解歷史,從而理解社會和處於社會之中的自我,並通通過這種瞭解來決定什麼才是個人的價值觀。有了這種理解,個人才能真正地參與到社會中,而不是一個孤立的生活。通通過這種參與,他就可以解決“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論題”,從而解決“壞境中的個人困惑”。按照米爾斯的理論,每一個個體都是都必然要去參與,社會也需要

這種參與,如果孤立於社會,某種程度上說就遠離了真我。

“社會學的想象力可以讓我們理解歷史與個人的生活歷程,以及再社會中二者間的聯絡”,沒有這種理解,人們就無法理解自己,也無法認清他們的社會角色。而社會學的想象力就是提供一種洞察力,使人們得以看清影響的社會的種種無形的力量,以及它們使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影響到每一個個體。

“社會學的想象力”從“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論題”入手,來處理這個問題。它使人們認識到“壞境中的個人困惑”可能來源於社會的不正常工作,也讓人們看到了與自己有著同樣“困擾”的人時,這時候就會形成“困惑”還是“論題”的博弈。在這個博弈的通過程中,社會給予了個人去解決困惑的機會。即使沒有改變社會的結構性問題來,無法消除困惑,人們由此瞭解的社會“價值”,從而改變個人“價值”。或者,個人與社會“價值”都因之變化。在米爾斯看來,這種“參與”必要而又積極。 “相比較於個人,社會是一獨立存在的實體。社會優先於個人,個人的一切都是源於社會,並且在這個實體性的社會中才能表達,才是有意義,有效的。”、“真正影響社會的團結和變遷的是結構層次或社會集體層次的現象”。

米爾斯從社會研究同時具有“學術性”與“政治性”雙重性出發,分別對“形形色色的實用性”進行了全面地批判:他認為“研究價值的實用性”無法保證研究者保持價值中立,可能會因偏頗將社會引向未知;“自由主義的實用性”由於其分散的關注點、通過分強調“事實調查”、推崇混亂的多元主義使其無法全面地觀察社會;“保守主義的實用性”直接為“科層組織”所利用。逐漸的,隨著“科層制”現象的進一步發展,“組織化”、“程式化”進一步壓制了思想的自由本質。擁有第五章中“科層制氣質“的組織淪為了意識形態的工具。而第六章“科學哲學”中,作者認為社會研究不因改被“自然科學”的“方法論模式”所限定,提倡:“一流的社會分析家會避免僵化的程式;在著作中他盡力發展並運用社會學的想象力。”

我個人感覺作者在用“社會學的想象力”搭建一條從“批判”到“構建”的橋樑,米爾斯給出了“人類的多樣性”、“對歷史的運用”、“論理性和自由”、“論政治”四個尺度來使用“社會學的想象力”:保持人類的多樣性,維護個人、民族、文化的自然多樣化;關注歷史,具有時代變遷的寬闊視野的同時要能縱深地看問題;不沉迷於小的情境研究,關注將各種情境組織起來的社會結構;力求理性得以以民主方式在自由社會中與人類事務相關。其中最核心的我認為是第九章的內容,米爾斯傾向於堅持西方自由主義的核心,將理性和自由一同來處理,把理性的運用視作得到自由的方式,也是其前提。當然,米爾斯即使意識到自己會被限制在理性與自由的追求的框框之中,但是要知道一個學者“一旦接受了理性和自由的價值,確定自由的侷限以及理性在歷史中扮演角色的侷限性就成為任何社會科學家首要的職責。”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7

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象力》共分十章,再加上一則附論《論治學之道》。而關於什麼是社會學的想象力,書中前後呼應的說到是“有能力從一種視角轉換成另一種視角,並在此通過程中培養起對於整個社會及其組成要素的充分觀照。”

請先允許我從個人理解的角度對本書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第一章總結出社會學研究的三個整體方向,並提出個體在社會維度和歷史維度上的意義,強調將個人經歷同社會變遷結合起來,以及透通過紛繁多樣的情境捕捉關聯。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別抨擊了主流社會科學的兩股主導趨向,一是“巨集大理論”的誇誇其談,二是“抽象經驗主義”的邊角零碎。

第四章闡釋了社會科學的各種實用取向,提出問題應當來自於價值觀,和一個倫理議題“人們並不總是對符合自己利益的東西感興趣”。

第五章提出在米爾斯所處的歷史時期,似乎委身科層建制中的精英們是否做出關鍵決策越來越成為歷史變遷的源泉。

第六章闡述絕大多數經典風格的研究都介於抽象經驗主義和巨集大理論之間,避免內容寬泛,也要避免內容吞噬想法,並且提出梳理任何問題,必須先說清楚價值和麵臨的威脅,再次闡釋問題來自於價值。

第七章闡述“社會學”特色就在於將某一特定特性與其他特性相關聯,以求獲得有關整體的概念,並強調邊界的流動性以及應當專業化重點關注的“問題”,而不是恪守學院邊界。

第八章提出社會科學所處理的問題關乎人生、歷史,以及它們在社會結構中的相互交織,並且有關任何社會的意象都有其歷史特定性,而歷史的相關性本身就受制於歷史特定性的原則。

第九章提到理性與自由有著內在固有的關聯,但並非合理性的增長會推動理性的實現。

第十章建議將注意力投向議題和困擾,讓理性以民主的方式在自由社會中與世間人事緊密相關,並由此實現支撐著我們研究承諾的那些經典價值。

附論《論治學之道》,米爾斯從自己治學的角度闡釋如何避免前十章中主流社會科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並就學術通過程中關於問題、關於方法、關於理論進行了闡述。

由於篇幅較長與記憶限制,以及限於個人理解,部分章節的梳理和內容可能會有失偏頗。

閱讀本書的通過程中,對本人來說前四章讀起來非常生澀及枯燥,但是堅持下來,就覺得接下來的章節讀起來沒有之前那麼難,而且每個章節之間的內容其實是相互呼應的,或者說前後彼此關聯且互相解釋的,隨著閱讀的不斷推進也開始反通過來更能理解前四章的內容。尤其是在讀到“附論:《論治學之道》”時,感覺是米爾斯從自己的學術程序解釋了整本書的內容,能從他個人的治學通過程中理解到他關於主流社會學兩種趨向的批判原因,以及他個人如何進行社會學的研究。其中,“投身學術,既是選擇一種職業生涯,也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你必須在學術工作中學會運用你的生命體驗,並堅持不懈地加以審視和解釋”,這兩句話讓我記憶深刻,而這也再次闡釋他的觀點“個人經歷同社會變遷結合起來”。

此外,本章節中激發社會學的想象力的一些方法,比如:重新梳理檔案;輕鬆嬉戲的態度對待界定各式議題的那些詞彙和短語;互動分類的習慣;考慮極端狀況,思考你直接關注東西的對立面,來獲得最佳洞見;有意顛倒你的比例感(微小東西想象龐大);用比較的方式把握材料;安排材料展示,會影響你的工作內容等,都讓我覺得啟發頗深。託德·吉特林對於這章的評價:“所有的研究生都該讀讀,因為它與其說是一部按部就班的說明書,不如說是學術工作這場冒險歷程的備忘錄。”可謂是言符其實,研究生讀了本章會避免在初始接觸科研或者說學術中一些基本的錯誤,並且學會如何梳理問題,以及問題的切入點。

當然,本書的其他十個章節對本人的啟發也很大。讓我意識到在未來讀書和科研通過程中要有問題意識,而問題既不能囿於情境的細節,又不能太通過巨集大,要學會跳出常識。如果是社會學相關的問題應該來源於公共價值及實際意義,且納入歷史變遷的框架考慮。梳理任何問題,必須先說清楚它們蘊含的價值和麵臨的明顯威脅,而這些價值及危險就構成了問題本身的切入角度。也就是說對於問題的梳理應該包括明確關注一系列公共議題和個人困擾,並開啟對於情境與社會結構之間因果關聯的研究。同時,要明白問題首先在於要證明什麼,然後才是如何去證明它。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8

前景

開篇,米爾斯先論述了當今人類所面臨的種種制度的、非制度的困擾:普通人所直接瞭解及努力完成之事總是由他個人生活的軌道所界定;他們的視野和權力要受工作、家庭和鄰里的具體背景的制約;處於其他環境時,他們則成了旁觀者,間接感受他人。人們之所以對於生活中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困擾感到焦慮茫然,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個人生活程序與社會的歷史背景及其結構性變遷聯絡在一起。

由此,米爾斯說:“個人只有通通過置身於所處的時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經歷並把握自身的命運,他只有變得知曉他所處的環境中所有個人的生活際遇,才能明瞭他自己的生活際遇”。這讓我想到福柯的“知識考古學”,我們在社會研究中,要回到某一行為發生的具體歷史情境中想問題,瞭解行為發生的歷史背景,而不是藉著今人的眼光去看通過去的問題,也不能拿自己的價值標準來衡量他人的行為。

米爾斯認為,社會研究中,除了要關注具體社會歷史和社會結構外,還應該注重人本身與人性。他認為人類面臨的困擾產生於個體的性格之中,產生於他與別人的直接聯絡之中,這些困擾與他所直接瞭解的有限的社會生活環境有關,也與他自身有關。

因此,米爾斯說,在社會研究中,“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社會歷史,不同時瞭解這兩者,就無法瞭解其中之一。”而米爾斯所認為的擁有社會學想象力的學者,恰恰是能夠關注到:社會結構、社會歷史、人本身這三類問題的人。

而培養社會學的想象力之所以是當務之急,就在於米爾斯所看到的當時社會上、社會科學界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人們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勞動生產中日漸異化(像喬治·奧威爾《1984》中談到的人那樣,被機器和僵化的制度操縱)、

資訊爆炸氾濫、政治界權力關係錯綜複雜。在學術界,學者研究內容受科層制影響(將論文發表數量作為師生評定指標)、價值中立不受重視(有特定的政治立場)、學術研究被標籤化(課程教學側重知識的灌輸,而不是鼓勵獨立思考和創造,文科教育不開放)。而這些問題解決的關鍵在於培養社會學的想象力。

巨集大理論

這一章作者對流行於美國社會研究界中的一種理論方法:巨集大理論進行了批判。我認為這章很有意思的是米爾斯用四段文字轉述了帕森斯的《社會系統》一書,而且每次轉述之後還不忘諷刺帕森斯幾句。不通過看到米爾斯在“懟”帕森斯時,我覺得挺大快人心!因為我們平時看到一些學術著作時也是很痛苦,明明一兩句話就說清楚一個觀點了,但作者還是要用大篇幅我們看不懂的文字詞語來論述這一句話,感覺自己好不容易懂了作者說什麼,但接著看下去就又被繞暈了。我想如果其他的社會學學術著作也都被米爾斯以幾段文字轉述出來,那我們在讀這些書的時候肯定會省不少勁兒。而這也就是米爾斯提出的“巨集大理論家”的一個缺陷:玩弄語義曖昧的術語,常常圍繞著幾套複合的事實,閱讀時必須瞭解、控制其隱含的意義並予以明確。

除此之外,巨集大理論還有其他兩個缺陷:一、思考層次通過於一般化,巨集大理論無法落實到現實情景的觀察和處理中去;二、錯誤地構想了價值取向的規範性結構,也就是帕森斯認為社會就是一個巨集大的體系,人們“困”在其中,也必須接受一定的“社會化”教育,使之成為社會化的人。我覺得帕森斯誇大了制度和規範的作用,也忽視了社會是動態的,他從巨集觀的角度來看整個社會發展,想用一套“萬能理論(制度)”來總攬社會古今之變,是不可取的。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9

初讀《社會學的想象力》這本社會學的名著,“不明白,混亂,沉悶,”充斥著我的腦海,慢慢開始品讀一回,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讀完以後,我感嘆作者的內容翔實,思路清晰,臨界深度。雖然我對於這些例證的研究相當不足,不通過其中的關鍵、哲學的見解讓我覺得十分有趣,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的多樣性。我很佩服作者用延伸的思維觀察到了人類主體的多樣性,不同學科,不同重點在這裡得到集中展現。

由於我的職業也涉及到教育,所以對於治學我也很敏感。米爾斯的總結簡易而獨特,他列舉了的七種方式刺激社會學想像力的方法堪稱經典,也同時適用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當然對於文章我也有很多我不明白的地方。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憑什麼就斷定我們的時代是焦慮和冷漠的?我認為這只是一個人偶爾的心情?作者也沒有給出一個基礎描述,這樣的寫作容易引發讀者尖銳的批評,我覺得這是一點作者不夠高明的地方。

不通過,細微的瑕疵在所難免,我們不能夠單純因為一點瑕疵全盤否定《社會學的想象力》的意義。《社會學的想象力》之中還是有很大內容,我們還需要慢慢揣摩,我希望更多的讀者欣賞這部作品。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10

這本書是去年在“金陵讀書會”被伏龍安利的。伏龍是社會學專業的,介紹這本書時說是社會學的入門之作。他講的通過程中,透徹的鍼砭時弊尤其是對“科層制”的批判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閱讀這本書。

但書買回來卻屯了半年,最近才拿出來讀。雖說是社會學的入門之作,但這本大作卻和其他的人文學科的學術論著一樣讀起來非常吃力,作為對人文學術研究零基礎的小白讀者讀了兩遍,才漸漸理出一些頭緒。

首先介紹下,作者賴特米爾斯,他被稱為美國當代著名的批判社會學家,著有《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權力精英》和本書《社會學想象力》,而《社會學想象力》被視為他的集學術之成的大作,在社會學家佔有重要的地位。

本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社會學想象力的概述

第二部分是對美國社會學界的批判

第三部分是談論如何發展社會學想象力

第四部分是論述如何將社會學作為一種學術職業

在作者看來,現代社會變化太快,每一刻都迅速成為歷史,而作為個人則經常感受到滑入陷阱的感覺,我們來不及擁抱和理解,就已經被時代所棄。這是因為我們缺少一種心智品質,可以幫助我們利用資訊增進理性,從而能看清世界,以及我們周圍發生的事情的清晰全貌,這種能力被作者定義為“社會學的想象力”。它要求從個人與時代,個人與歷史和個人與社會全方位去認識個人所處的環境,不斷的轉換視角,從而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經歷對價值的重新評估,從而獲得一種心智慧力。

每個人都會有個人的困擾,當環境與我們的內心產生衝突時,困擾變產生了,但是,個人的困擾卻是私人的,只是自己所珍視的價值受到了威脅。但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是,所有人都有一樣的個人困擾,這就成了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論題。個人的困擾的解決有賴於對社會公共論題的討論和解決,社會學所關注的正是公共論題的討論與解決。

而經常遇到的情況下,公眾對很多公共論題很漠然,因為公眾感受不到威脅,另外一方面,很多時候公眾感受到不安,卻不知道來源於什麼威脅,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所珍視的價值是什麼。社會學的另外的任務就是搞清讓公眾漠然和不安的論題。

社會學如此的重要,從創立之後卻發展出了不好的趨勢:

一,傾向於一種巨集觀的理論,概念的組合和分解,通過於抽象化和概念化,而缺乏對真正問題的踏實的感受。巨集大理論試圖系統性解釋所有問題,但最後脫離了具體的,經驗性的問題。

二,傾向於某種方法論和抽象的經驗主義,侷限於方法和技術手段將導致技術專家的產生,從而扼殺了創造性和富有活力的思想。

三,傾向於各種各樣的適用性,社會學與意識形態和科層制結合,從而失去了社會學的中立和自主性。

四,社會學服從於科層制,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學院派系,社會學失去了自由發展的環境。

針對這些趨勢,米爾斯提出對社會學發展重要的幾個方面:

一,重視科學的方法,避免僵化的程式

二,關注人類的多樣性

三,對歷史的正確運用

四,注重理性和自由

五,對政治責任的關注

最後一章,米爾斯論述了作為一個將社會學作為自己學術職業的學者,如何進行學術研究,包括議題選擇,檔案建立和如何寫作。

這本書對於研究社會學並以社會學為職業的學者而言,的確是一本值得放在枕邊經常翻閱的書。米爾斯的批判給真正的社會學研究指明瞭方向。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11

讀這本書其實很意外,有一天偶然聽喜歡的作家推薦的社會學的入門讀物——其實或許不能算是入門了,就像在去學武林祕籍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定的武功基礎一樣,所謂的入門,也是指那些對社會學有一定了解的人。

而且,像這種理論性的讀物難免枯燥,但每讀一頁就被作者折服一些-想起不知道在哪裡看通過的,最優秀的小說家並不是中文系教出來的,而是真正瞭解這個社會的社會學家,學中文只能教給人寫作技巧,而真正瞭解這個社會的需求,真正寫出能打動人的作品,寫小說,單單有寫作技巧是不夠的。

還有就是讀譯本的一點好,也算是不好,它的前言後序都特別多——譯者有話說,作者也有話說,擔心你看不懂而錯通過了這本書的愛好者也有話說,這樣,讀者看起書來就並不純粹了,因為帶了太多其他人的看法,他們因著自己的喜愛和熱情,真誠地推薦。而這些推薦,或者也可以稱之為邀約,它能影響你對於這本書的看法和態度,世界上那麼多人,沒有人會完全認同另一個人的所有想法,但是會波別人的想法所影響,在看了推薦和序之後很容易先入為主,會有一點點影響你本身對書的看法和態度。

只是名著和大家作品大都如此了,經由人推薦再去讀和自己在書海里發現的,終歸是不一樣的。

書是斷斷續續看完的,說是入門,其實也不算簡單了,對這本書最大的想法就是——無論這個社會如何變遷,時代如何不同,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只是因為它具有永恆的意義。

那些聰明的通透的作者學者們留下的作品那麼多,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