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中地理會考考點知識歸納

校園 閱讀(2.55W)

會考地理複習課是國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課型,我們學生除了要緊跟老師的步伐,還要另外花時間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鞏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地理會考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地理會考考點知識歸納

  地理會考必背知識

1、地球的形狀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

2、在地球儀上,連線南北兩極的半圓是經線(又叫子午線),長度相等,指示的方向是南北。緯線是半徑不等的圓,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小,指示的方向是東西。

3、赤道以北的緯線稱為北緯,以南的稱為南緯。赤道是0°緯線,向南、北方向度數逐漸增大。範圍是0°—90°。0°—30°低緯度;30°—60°中緯度;60°—90°高緯度。

4、0°經線稱為本初子午線,是經度的起點,向東、西方向度數逐漸增大,最大達到180°。以東稱為東經,以西稱為西經。

5、赤道是劃分南北半球的界線;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東經的代號是E,西經的代號是W,北緯的代號是N,南緯的代號是S。經線和緯線是互相垂直的,經線的形狀是半圓,而緯線的形狀是圓或點。

6、判斷經緯網中的東西經度的方法是從左到右,度數在不斷減小的是西經,度數在不斷增加的是東經。而南北緯線的判斷則是從下往上,度數在不斷減小的是南緯,度數在不斷增加的是北緯。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例如北京的經緯度位置。北京(40°N,116°E)書寫格式要求:用括號把經度和緯度括起來,經度和緯度間用逗號隔開。

7、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地球表面上,陸地總面積佔總表面積的'29%,海洋佔71%。

8、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是亞歐大陸,最小的是澳大利亞大陸。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9、全世界分為7大洲。世介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主要在東半球的大洲有: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

跨所有經度的大洲是:南極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歐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極洲

赤道穿過的大洲大陸是:非洲、南美洲

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靠近大陸,被半島或者島嶼分隔開來。

10、在世界的七大洲中,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11、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各種地形的異同點對比。

地形型別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平原地面起伏小,較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 海拔較高,邊緣陡峻

丘陵地面崎嶇不平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

山地 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我們南寧的地形以盆地、丘陵為主。

12、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560萬平方公里)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多米)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萬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8900公里)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6000多米)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337萬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11034米)

1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特徵:

山頂:等高線呈閉合狀態,數值內大外小,用符號“”表示。

山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海拔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彎曲部分向海拔高處凸出。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部分。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用符號“ ”表示。

14、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觀點:①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②板塊是在不停的運動中的。③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比較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15、世界的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成因:位於板塊和板塊的交界擠壓處,地殼比較活躍。海底地震引發海嘯。

16、喜馬拉雅山的成因: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擠壓,亞歐板塊邊緣被迫抬升隆起形成。

  地理會考基礎知識

中國的地形

1、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

2、我國的地勢階梯分佈情況:

階梯

名稱分佈範圍平均

海拔主要地形舉例分界線

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

二級階梯青藏高原以東、以北的廣大地區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黃土高原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東地區500米以下平原、丘陵東北平原、山東丘陵

3、主要山脈:

⑴、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

⑵、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

⑶、南北走向的山脈: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

⑷、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阿爾秦山、祁連山。

⑸、弧形山脈:世界是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位於中尼邊境)。

4、地形特點:地形複雜多樣,山地面積廣大。

⑴、四大高原: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佈;

內蒙古高原——地勢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雲貴高原——地面崎嶇,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環繞,多沙漠、戈壁,邊緣有“綠洲”分佈,盆地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

準噶爾盆地——四周被高山環繞,多沙漠、戈壁,邊緣有許多“綠洲”分佈。

柴達木盆地——地勢最高的內陸大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南方地區的一個溼潤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

⑶、三大平原: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東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佈。

華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勢平坦,又稱“黃淮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有“水鄉”和“魚米之鄉”之稱。

5、主要山脈兩側的地形區:見中國地理(上冊)P27 活動題 1 。

中國的氣候

1、氣候複雜多樣

⑴、氣候複雜多樣的原因:眾多的溫度帶和乾溼地區,地形複雜,地勢高低懸殊等。

⑵、我國冬、夏季氣溫分佈特點:

①、冬季——南北溫差很大,越往北去,氣溫越低。(識記: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秦嶺—淮河線)通過的地方,見中國地理(上冊)P28 )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溫。(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

⑶、溫度帶:根據積溫的多少,我國從北到南被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

⑷、降水:①、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②、夏秋多,冬春少。

③、乾溼地區的劃分: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係,將我國劃分為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④、溼潤地區與半溼潤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主要地形區位於的乾溼地區和各乾溼地區的植被分佈,見中國地理(上冊)P33 上面的表格)。

⑸、氣候型別:我國是世界上氣候型別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東半球有大範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大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區是獨特的高原氣候。西北高山地區則表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徵。

2、季風氣候顯著

⑴、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①、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叫季風區。季風區內降水多(東部地區)。

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叫非季風區。季風區內降水少(西北地區)。

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⑵、南、北方雨季情況

①、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原因:夏季風的進退而

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造成的。)

②、東部雨季推移的規律:4月開始,雨季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後由北向南撤退。如:夏季風與雨帶的“失常”,就會造成旱澇災害;如:南旱北澇或北旱南澇現象的發生。

3、特殊天氣:寒潮、梅雨、颱風、沙塵暴等。(見中國地理(上冊)P38—41 )。

4、旱澇災害是影響我國最大的一種氣候災害。

  七年級地理知識重點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1)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見船身,而且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後消失。

(2)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3)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4)北極星的高度因緯度而異;

(5)麥哲倫環球航行;

(6)衛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1)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

形狀

圓(除極點外)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

長度

1.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越大,緯線越短;2.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約為2萬千米)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起始線

赤道(0°緯線)(距南、北兩極相等的緯線圈)

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度數範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

度數分佈規律

北緯(N):向北越來越大

南緯(S):向南越來越大

判定:緯度向北變大的是北緯N,向南變大的是南緯S

東經(E):向東越來越大

西經(W):向西越來越大

判定:經度往東變大的是東經E,向西變大的是西經W

特殊線(點)

赤道(0°)、南北迴歸線(23.5°)、南北極圈(66.5°)、30°和60°、兩極(90°)

本初子午線0°、西經20°經線、東經160°經線、180°經線

劃分界線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N、赤道以南為南半球S

0°——30°N(S)為低緯度

30°——60°N(S)為中緯度

60°——-90°N(S)為高緯度

迴歸線和極圈是五帶的分界線

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大大為西,小小為東——經度大於160的都在西半球,小於20的都在東半球,其餘東經E在東半球,西經W在西半球)

4、經緯網:準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注意:除南北極點外,任何其他地點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經一緯組成,且要註明東西經南北緯(0°緯線、0°經線、180°經線不需要方向)

二、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方向

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北極上空看: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看:順時針方向)

自西向東(俯視逆時針方向)

週期

一天(約24小時)

一年

旋轉特點

繞地軸不停地自轉

地軸始終傾斜66.5°繞太陽不停地公轉

引起現象

晝夜交替(週期24小時)

時間差異(東邊比西邊早)

季節變化(正午太陽高度和白晝時間長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

五帶形成(各地一年中獲得太陽熱量不同,自北向南為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1、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2、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