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春暖2015觀後感400

校園 閱讀(5.63K)

今天,我看了一場令我終生難忘的家長會。家長會的主要內容是幾個關於留守兒童的故事。

春暖2015觀後感400

他們,有著一雙“飽經風霜”的小手;他們,有著一雙渴望求知的眼睛。他們的腦海中,有著對父母深深的思念。“農村留守兒童”——這就是他們共同的名字。一段段故事催人淚下。

5歲的小金梅從小爸爸、媽媽就離開她去外面打工,她開始了和奶奶的艱苦生活。小金梅年紀雖小,但很懂事,常常幫奶奶幹活。小金梅家裡窮,不能上幼兒園。有一次,小金梅來到了一個三年級教室門口,偷聽他們講課,他比教室裡的小朋友都認真。快下課時,她哭了,她說她累了。是呀,她難道不想背上書包去上幼兒園嗎?

我擦去了眼角的滴滴淚水,發現同學們各個都哭紅了眼睛。是呀,我們多幸福!我們不用愁溫飽,愁上學,愁父母,反而我們還不知道珍惜,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孝順父母。

今天我和父母一起收看了視訊視訊《春暖2015》。視訊一開始出現許多圖片,每一張上都有一雙渴望愛的大眼睛。

主持人在介紹一位叫唐金梅的小女孩時,讓我很受觸動。她很想上學,可她家沒有那樣的條件,供她讀書。她便跟著一群國小生去鄉村的國小偷偷學習。她就站在一間教室門口偷學,那個班正在上數學課,她認真的聽著,彷彿數學令她忘記了寒冷。就在快下課時,小金梅哭著說:“我站累了!”沒錯她沒有課桌和板凳,甚至連那支筆都是撿回來的。

大山裡的孩子們,他們流過很多次淚水。但他們的父母卻一無所知,因為他們要出去打工維持生計,而沒法陪伴自己的孩子,跟他們比起來我們就太幸福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等長大後好幫助這些大山裡的孩子

-

-

當我們衢州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些孩子正在為不願意上學、不想寫作業而找藉口的時候,而在我國的'西部省份貴州,

農村孩子的入學率竟然是10.4%,這樣的一個數據,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整個《晚會》分四個單元:《春天來了》,《孤獨的童年》、《我想有個家》、《艱難的上學路》。

分別講述了貴州松桃縣5歲的唐金梅、6歲的裴國豔整整3年沒有見到過爸爸媽媽的故事…

…廣西馬占山縣古寨鄉琴堂國小13歲的學生陸澤利被寄養在姑媽家每天把想念父母的心事寫在小紙條的故事…

…四川涼山州普格縣孟甘鄉12歲的國小生龍英每天上學要走3個多小時山路的故事。每個留守兒童的故事都催人淚下。

特別是唐金梅、裴國豔這兩個小朋友,他們幼小的童年缺失父母的照顧,留在爺爺奶奶身邊,

金梅的奶奶不能給孩子提供上學的費用,而這個孩子為了能學到知識,站在教室外整整一節課,

以至最後站累哭了,這太讓人感動了。她的奶奶在教她知識時,竟然說出了3+4=5,

在感到好笑的同時,感受更多的是心靈深處的震撼。

現在我國包括學齡前兒童在內,全國在農村有5800萬留守兒童。他們的爸爸媽媽為了家庭生計,

長年在外打工,而這些孩子留在家裡,忍受著孤獨寂寞,獨自承受著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沒有父母的呵護,

他們在生活上、學習上、以及成長髮育等方面出現了許多問題,還出現了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許多問題,

這個群體的數量相當龐大,生活和心理狀況堪憂。《晚會》以“特殊家長會”的形式,讓長時間與家長沒有見面的留守兒童

,通過視訊,使這些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同時,通過展示留守兒童面臨的生活窘境,倡導全社會奉獻愛心,

弘揚社會主旋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急迫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為人父母常回家看看,假如春節買票難那就夏天回家。踏上歸途的路去感受親情,看看你們的孩子,年邁的父母吧。更期待社會各界,想農民工之所想,急農民工之所急,建立扶貧濟困的長效體制、機制,真切期望“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社會風氣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