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加拿大留學不同飲食方式的費用介紹

校園 閱讀(2.95W)

加拿大留學費用是多少是所有赴加拿大留學的學生都要了解的問題。如果選定大學之後,加拿大大學學費是固定不變的,對於加拿大留學生活費來說,依照個人的生活習慣的不同會有很大的差別。在加拿大留學生活中,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留學加拿大夥食費大概要花多少錢呢?這要看你的吃飯方式。下面是一位加拿大留學的學生為我們分析的不同的飲食方式的費用。 完全自己做:150元左右

加拿大留學不同飲食方式的費用介紹

自己做,有兩種做法。一是完全自己做,從米麵開始;還有就是從半成品開始,買饅頭、掛麵,或速凍食品,蔬菜也是店裡收拾好的,自己只是再加工。兩種方法花費相差很大。

我小姨、姥姥在溫哥華是絕對意義上的自己做。自己和麵、擀麵、蒸包子,自己擇菜、洗菜、做紅燒肉。這樣很便宜,聽小姨說,有時一個月她和姥姥才100元的飯費。這跟老外說他們都不相信。

為什麼?便宜在人工上。2007年以前,超市的普通麵粉10公斤5元左右,普通豬肉餡2元一磅(大約相當於9兩)。一個人一個月能吃兩袋面嗎?土豆、胡蘿蔔常常兩三元一袋—10磅,你能吃幾袋?但是一到半成品就貴了。30個一袋的餃子五六元,5個一袋的饅頭三四元,一袋麵包二三元;洗好、切好的蔬菜一小盤也要四五元。這就是國外人工費貴的道理。

我媽當然希望我能像小姨姥姥一樣做飯,但我畢竟是男生,我不會和麵,而且每天作業還忙得做不完呢,怎麼有時間做飯?可以問問,在我們留學生中,有幾個是每天和麵、擀麵吃麵條的?要是這麼個做法兒,錢是省了,考試還不全瞎了? 我去上大學的頭一個星期,也想節約,早上不吃飯,中午帶上自制的三明治,晚上吃掛麵(從溫哥華帶來的炸醬),堅持不了三天,自己做飯的計劃就宣告失敗。

其實,我的自己做還不能是我姥姥那樣的完全自己做,而是買些半成品主食和菜自己做。雖然成本比我姥姥從買面開始做要貴一些,但還是比全部在外吃便宜些。

這種辦法對女生也許還有些可行性,她們有耐心買各種蔬菜換換花樣兒,可對男生就不行了—快餓暈了!只好出去吃!

在家吃與在外吃的結合:350元左右

上面說了在家吃,我再說說在外吃。

先說學校的伙食。國外學校的伙食和國內學校最大的區別就是國內學校有食堂,可以打飯什麼的。但在國外,學校不獨自經營食堂,而是有一個像是國內商場頂樓的美食街(food court)一樣的地方,什麼食物都有,漢堡、比薩餅、中國菜、日本菜、越南菜、印度菜、墨西哥菜等等,都彙集在一個大廳裡,不同的牌子開著不同的店鋪,你可以挑你喜歡的吃。像我所在的大學有四五個這樣的美食街,所以基本上到任何一個教學樓都有吃的,餓不著。

一般一份蓋澆飯6.99或7.99元,加上稅、小費,大約8~9元。如果週一至週五每天中午來一頓,一週五天,一月四周,就是每月180元了。

這種飯只能吃一頓,吃多了錢不允許,肚子也不願意。

將在外吃與在超市購買半成品自己做晚飯相結合,再買些牛奶、麵包、肉腸當早飯,一個月的伙食費大約300~350元。

加拿大留學 不同飲食方式的費用介紹

以上方式加上每週去一兩次飯館:500元以上

常有新來的同學問我,學校的中國菜怎麼樣啊?我從來都說:自己試試!

其實我們老同學都知道:這裡的中餐巨難吃!不是因為我挑剔,現在我報幾個菜名,看你聽了有沒有胃口:檸檬雞,姜味牛肉,甜酸咕嚕肉。這都是白人很愛吃的那種,酸裡帶甜、甜如吃蜜的那種。吃一次還行,吃個兩三次就夠夠的了。不知校方是為了避免競爭,還是地方有限又要照顧到不同族裔的學生的需求,所以,各種食品都有,但是絕沒有兩家中餐館放在一個校園裡。中國學生自然吃得最多的還是中餐,但是很可惜,只有一家,幾種蓋澆飯,一個星期就吃遍了,而且都是一個味道!

這就給去downtown(市中心)的中餐館吃一頓找到了藉口。

通常是幾個要好的同學一同點幾個菜,找便宜的,10.99或12.99元一個的,最後AA制,加上稅、小費,每人大約15元。每週週末要有這麼一兩次,一個月100多元就出去了。所以,家庭經濟條件好的,伙食費是400~500元。

我說,要想省錢,只有飯費可以省出來,飯費是個橡皮筋,從200~500元都行,孩子都能活。要說不大手大腳,也不緊緊巴巴,300元就正好。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做吃的預算。

上面就是不同吃飯方式的花費情況,留學e網提醒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預算,不要為了省錢而餓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