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000字左右

校園 閱讀(2.53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000字左右,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000字左右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000字左右1

《如何閱讀一本書》在“初淺的閱讀”一節中,作者提出:“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至尾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這似乎令人有些不理解。讀書,不就是為了讀懂讀通順嗎?怎麼對待不懂的不認識的字詞都不能停下來查詢或是思索的呢?看了作者的分析闡述,你不得不贊同他們的理念。當你讀一本書,發現其中有許多疑點,並且時不時地停下來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到畏懼,感到煩惱,於是,在你還沒將書看完,甚至看到一半的時候,你的讀書的興趣也就蕩然無存了,這樣你就被這些困難所糾纏所左右。所以,為了讓自己多少對這本書有所瞭解,你就必須義無反顧地讀下去,並且學會略過那些讀不懂的地方,很快你就能看到你能看懂的內容,這樣,當你把這本書讀完的時候,至少,你對這本書的內容有了或多或少的瞭解,這比你什麼都不瞭解,不是要好得多了嗎?至少在瀏覽了一遍之後,你才能決定我是否需要認真的學習;如果自己再次閱讀的時候,自己對其中的難點和重點多少有了瞭解,學習和思考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甚至方法了。

所以,“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至尾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我覺得是非常中肯的閱讀建議。

遺憾的是,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中,總會要求學生去注意那些讀不懂的地方,並會教導學生,碰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去查字典,或是去問他人。可是,結果呢,一節課下來,學生就被糾結在這樣的解惑釋疑中,浪費了完整閱讀的機會,時間過去了,課文內容是什麼,學生居然一無所獲。這真算得上現代閱讀教育的一大弊端了。

好在我不知什麼時候,竟然意識到了這種教育方法的弊端。一般的情況下,在我的閱讀教學中,便開始注重讓學生進行初淺閱讀的體驗。引入課題後,便會十分重視給予學生完整閱讀課文的時間,既不要求他們提問,也不要求他們識字,只是要求他們從頭至尾閱讀,然後談談初讀後的收穫,或是思想上的認識,或是人物性格的體驗,或是好詞好句的欣賞都行,一點兩點也行,三言兩語也可,只要是學生初淺閱讀後的真實體驗就好。至少在第一課時裡,學生對文字有了瞭解,有了接觸,也為進一步學習和思考打下了基礎。

正如作者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引入了閱讀莎士比亞的戲劇,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一代代的高中生被逼著一幕一幕的念,一個生字一個生字地查,結果是他們從來就沒有真正讀過莎士比亞的劇本,等到讀到最後的時候,他們已經忘記了開始是什麼,也無法洞察全劇的意義了。與其強迫他們接受這種裝模作樣的做學問的讀法,不如鼓勵他們一次讀完全劇,然後討論他們在第一次閱讀中所收穫的東西。只有這樣,他們才算做好了接下來仔細又專心研究這個劇本的準備,,因為他們已經有了相當的瞭解,可以準備再學一點新的東西了。如此,我把初淺的閱讀有效地融入到閱讀教學中的改革,似乎找到了專家的理論指導了。

這種感覺真好!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000字左右2

《如何閱讀一本書》講一本講讀書方法的書。平常我們閱讀完一本書時,會感覺只是讀完了這本書,並沒有真正地去了解這本書,收穫很少,從某種意義上說,讀與沒讀的區別不是很大,這就是對這本書的浪費,書就是用來閱讀和理解的,然而有時只注重於閱讀,而不注重於理解,導致的結果就是讀就相當於沒讀,無疑是在浪費時間。

這本書屬於實用類的書籍,旨在教授如何有效地去閱讀一本書,發掘書中的知識,深刻地理解一本書,與作者共鳴。在這本書中,作者將讀書分為了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以及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是最基礎的閱讀,只要具備識字的能力即可。而檢視閱讀就是利用最短的時間抓住一本書的重點,這個階段需要知道書的種類以及書的主題。分析閱讀本書用了大幅度篇章來介紹,是閱讀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該過程不受時間限制,最好也最完整地閱讀。分析閱讀是一個“分析”的過程,我們要剖析書中的知識,從一個讀者的視角中去分析作者的意圖,要學會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並自己去尋找書中的答案。沒有一本書是完美無缺的,它總存在很多瑕疵,我們需要對書的作者提出質疑,這個質疑一定是承認作者的一些和假設之後才提出的,而不是毫無根據。經過分析式的閱讀,就能瞭解一本書的主題和整體框架,更能有效地去理解書中的知識,甚至站到作者的高度,指出作者的不足,當然這些過程需要對書中的知識瞭解的十分透徹並且擁有自己的見解。閱讀的最高層次就是主題閱讀,其方法就是針對同一個主題閱讀多本書籍,這是一個相當耗時的過程,也是最困難的過程,但是完成了主題閱讀過後,就會對該主題十分熟悉,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該主題上稱之為“大家”也不為過。

閱讀的過程中,作者重點講述了四個問題:這本書在談什麼?整本書細說了什麼,怎麼說的?這本書講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這本書與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作者會覺得某件事很重要,我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這四個問題貫穿了閱讀的整個過程。帶著這四個問題去閱讀,並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能識書和看書,學到有用的知識。

在這本書中還介紹了閱讀不同書籍的方法和閱讀規則,總的說來就是檢視閱讀與分析閱讀的'靈活使用,但依然需要提出上述四個問題幫助自己更好地去了解這本書。而且真正有用的書才值得使用這些方法。而所謂有用的書,就是超越自己能力和頭腦的書籍,只有閱讀這些書籍,才能幫助思想和頭腦的增長。

閱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所有的閱讀都需要主動地去進行,才能體會到這其中的樂趣,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本書好像給我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能在今後的閱讀中不再盲目,不再毫無收穫,令我受益,確實是一本不錯的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1000字左右3

當了十幾年的學生,好像每天都在讀書,感覺讀書早已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一直感覺讀書是件很簡單的事。但工作之後,拿起書本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是工作繁忙無暇閱讀?還是根本不想讀書?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覺得我還是要拿起書,書裡面總是有我需要探尋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閱讀,我不斷的在尋找方法。直到我找到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其中有好多金句讓我受益匪淺。1、要讓知識變成實用,就要有操作的規則。2、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分析閱讀的讀者,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3、一本好書,就像一棟好房子。4、可讀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達到了建築學上最完整的整體架構,好的書都有最睿智的架構。閱讀中印象最深的內容:分析閱讀必須把握四個規則:1、辨別出一本書屬於哪一型別的,是實用型還是理論性。2、用最簡單的話說出整本書的主要內容。3、清晰知道整本書的架構。4、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現代的社會媒體紛繁。電視,可以輕輕鬆鬆地欣賞;廣播,可以休閒式地收聽;網路,可以海闊天空地漫遊;報刊,可以隨心所欲的瀏覽…….相比之下,讀書,顯得有些“沉重”:字要一個個去認,句要一句句去理解,意思要一段段去思索,沒有形象畫面,沒有伴奏音樂,沒有旁白點撥,真有點兒“難”!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這本書剛讀了一半,還沒讀完。但好像也明白了一些讀書的方法、意義。希望自己每次讀書是為了熱愛、升自己。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不是因為被迫而讀書。讓讀書這件事變得更美好,變得更有意義。

我愛讀書,是書給予我知識和智慧,也給予了我力量和勇氣。我就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在書的百花園裡不知疲倦地飛來飛去,採集花粉。小說教給我怎樣做人的道理,詩歌喚起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話讓我感到生活的美與醜、真與假、善與惡…….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精彩!

閱讀一本好書,真的能帶我們無窮的好處,而讀一本爛書,也會讓人倒胃口,想要讀好書,首先需要學會選書經常閱讀經典書,不僅能讓我們的閱讀技巧得以提升,更能讓人瞭解自己、瞭解世界,更加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