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春雨譯文及賞析4篇

校園 閱讀(1.53W)
春雨譯文及賞析1

南宋 陸游 《臨安春雨初霽》

春雨譯文及賞析4篇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註釋:

霽(霽)jì雨雪停止,雲霧散,天放晴朗。

賣花聲,是臨安的本地風光。小樓深巷二句,化用陳興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詩句“杏花訊息雨聲中”。

矮紙,即短紙。草,草體字。

細乳,指沏茶時水面泛起的白色泡沫。分茶,品茶。分,鑑別之意。此二句,寫春雨初晴,閒居無事,以寫字、分茶作為消遣。

素衣猶及二句,化用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句“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意謂京城裡骯髒勢力,把人品都玷汙了。

譯文1:

世態人情這些年來薄得像透明的紗,誰讓我還要騎著馬來客居京華呢?隻身住在小客樓上,夜裡一聽到春雨淅淅瀝瀝,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會傳來賣杏花的聲音。短小的紙張斜著運筆,閒時寫寫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看著沏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戲著分辨茶的等級。作為一介素衣,不要興起風塵會沾汙我衣的慨嘆,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譯文2:

如今的世態人情薄如綢紗,可是誰讓我騎著馬來客居京華呢?住在小客樓上,一夜裡聽到春雨的聲音,明天一早,深幽的小巷中便會有人賣杏花了。短小的紙張,我斜著運筆無聊地寫寫草書,在小雨初睛的窗邊,看著沏茶時水面呈現的白色小泡沫,遊戲般分辨茶的等級。作為一介素衣,不要因為風塵僕僕而感嘆,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

譯文3:

近年來做官的興味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清早會聽到小巷深處在一聲聲叫賣杏花。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呵,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髒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賞析:

這首詩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在京城臨安所作。“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寫世情淡薄,悔不該出來做官。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陸游在江西做地方官時,因為開倉賑濟百姓,竟以“擅權”罪被革職返鄉。閒居六年後又被起用回朝,重新做官,客居京華。這兩句詩飽含著作者深刻的思想矛盾:一方面渴望為祖國盡忠效力,而另一方面又著實厭倦仕世官場。“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寫作者在小樓上聽了一夜的春雨,清晨深巷裡賣花女的叫賣聲又再次響起。此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把江南早春雨後清晨的美好氣象和民俗風情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來,但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徹夜未眠。春雨初霽,空氣清新,本是良辰美景,而詩人卻只以“閒作草”“戲分茶”來消遣,實際上是暗示自己在政治上無所作為的無可奈何之情。末句“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說不要感嘆白衣在京城中會汙染成黑衣,清明之前還可以趕回家呢。明是寫羈旅之苦,實際上是說官場的濁惡及歸鄉避世的願望。

這首詩不同於一般詩作先繪景後抒情的套路,開篇即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世態炎涼的無奈和客籍京華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噴薄。整首詩的情緒在開篇即達到高潮。後面三聯逐漸回落。無論是夜不能寐聽春雨,天明百無聊賴“作草”“分茶”,還是自我安慰說“清明可到家”,都是開篇兩句的註腳,都是本已厭倦官場卻又客籍京華的無奈之舉。整首詩在情思的氣勢上由高到低,而又渾然一體。

春雨譯文及賞析2

《綺羅香·詠春雨》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裡欲飛還住。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他、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古詩簡介

《綺羅香·詠春雨》是南宋詞人史達祖的作品。這是首詠物詞,以多種藝術手法摹寫春雨纏綿的景象。上片寫近處春雨。蝶驚粉重,燕喜泥潤。佳期被阻,鈿車不行。下片寫遠處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綠落紅,帶愁流去。通篇不著“雨”字,卻處處貼切題意。用語工麗,意境清幽。

譯文

春雨挾著冷氣,欺凌早開的花朵,霧氣漫著煙縷,困疲垂拂的柳樹,千里煙雨暗暗地催促著晚春的遲暮。整日裡昏暗迷濛,像憂愁滿腹,想要飄飛又忽然停住。蝴蝶吃驚自己的翅膀溼重,落在西園棲息;春燕喜歡用溼潤的春泥築巢,飛來飛去。最無奈,是道路的泥濘,妨礙了風流男女的約會佳期,使他們華麗的車輛到不了杜陵路。

極目眺望,江面上煙霧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難以找到官家的渡口。遠山全都隱隱約約,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臨近殘斷的河岸,可見綠綠的水波漲起,使水面上漂著片片落紅,帶著幽愁漂流向東。記得當日,正是因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門。正是因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燭談心。

註釋

①綺羅香:史達祖創調。綺羅香用喻豪華旖旎之境,唐宋人多用於詩詞。如秦韜玉詩:“蓬門未識綺羅香,欲遣良媒益自傷;”歐陽修詩:“綺羅香裡留佳客,弦管聲來颺晚風。”詞調即取以為名。

②做冷欺花:春天寒冷,妨礙了花兒的開放。

③冥迷:迷濛。

④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經春雨淋溼,飛不起來。

⑤西園:泛指園林。

⑥鈿車:用珠寶裝飾的車,古時為貴族婦女所乘。

⑦杜陵:地名,在陝西長安東南,也叫樂遊原。

⑧官渡:公用的渡船。

⑨謝娘:唐代歌妓名,後泛指歌妓。

賞析/鑑賞

史達祖工於描摹景物,以詠物詞見長。這首詠春雨的《綺羅香》構思巧妙,摹寫生動,情致深婉,也是他的詠物佳作之一。

南宋後期,詞壇上的詠物詞,存在兩種不同的寫作傾向。一種是:並不對所詠之物進行細緻、逼真的描摩,有時甚至根本不對“物”的形貌加以刻畫,而是竭力寫出所詠之物的“品格”,借物的“品格”來表現作者的人格、精神。比如姜夔的《卜算子》:“月上海雲沉,鷗去吳波迥,行過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靜”。此詞系詠梅花,但對梅的色香、形貌,詞人全然沒有著筆,而是以明月、海鷗、竹等高潔之物作為背景,側面襯托西泠的一棵梅樹,暗示此梅之“孤”與“潔”,從而表達出作者的性情人格。這種遺去形貌、專取品格的寫作傾向,雖有助於深化作品的意蘊,但由於其藝術表現的中心是物的品格,而非具體的形貌,因此難以給讀者具體、鮮明、生動的感受。王國維說讀這類作品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人間詞話》)道著了這類作品的弱點。

詠物詞寫作的另一種傾向,重物象形貌的刻畫,在力求形似的同時兼求神似。通過對所詠之物細膩、準確的描繪,努力造成一種逼真、生動的畫面,並由此傳達作者的情感。史達祖此詞即是如此。

上片一下筆,詞人就創設了一種煙雨迷離昏沉的境界。濛濛春雨,帶來寒意,使性喜溫暖的花兒受到摧殘,悽迷的霧氣籠罩柳樹,天空昏沉黯淡,一片暮色,彷彿是春雨偷偷促使而成。“做冷欺花”,給人以觸覺上的感受;“將煙困柳”,給人以視覺上的感受;“偷催春暮”,更是巧妙地調動了人們的聽覺器官,使人如聞春雨那沙沙的步履聲。起筆三句,不同凡響,攝住了春雨之魂,使紙面上的綿綿春雨,變成可感可觸、可見可聞的物件。

接下來的“盡日”兩句,進一步描寫春雨的特有面貌。上句是說春雨極細極密,一片迷糊,滿布空間,著重刻畫的是春雨的靜態;下句說春雨忽起忽止,下下停停,總下個沒完,重點表現的是雨的動態。動靜結合,使春雨形象更為鮮明、具體地呈現讀者面前。同時,又用一“愁”字,點染氣氛,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

以上五句,作者緊扣春雨特徵加以摹寫已到盡態極妍的地步。進一步刻畫,已難措筆,所以作者筆鋒一轉,寫了燕子、蝴蝶的行動。春雨沾溼蝶翅,影響它展翅飛行,故云蝶驚。春雨潤溼泥土,便於燕子銜泥築巢,故云燕喜。迷漾灰黯的春雨圖經紫燕素蝶點綴,色彩有所改觀,呈現一種悽麗的境界。燕、蝶的作用不僅側面襯托春雨,擴大了詞境,而且,蝶驚燕喜的氣氛還反襯出作者寂寞黯然的心境。

“最妨它”兩句,寫春雨對自己約會的影響。“佳約風流”,指男女約會。鈿車,以金為飾的華麗車子。杜陵,在長安附近,漢宣帝陵墓所在地,附近多富貴人家,這裡借指與情人約會之地。春雨連綿,道路泥濘,心愛之人所乘之鈿車受阻,約會之事也就成為泡影了。

這兩句因詠物而融入閨情。“佳約”的一方,或是作者自己。雨妨佳約,鈿車難至,懷人不見,愁情可知。這兩句,遙應前面“愁”字。作者融一片愁情於雨景之中,借春雨冥迷暗淡之境現作者懷人不見之情,情景兩者融洽無間,堪稱絕妙。

下片,作者繼續把詠雨和抒情結合一起。上片重在描寫春雨而兼寓愁緒,下片則主要抒發懷人之情而仍關合雨意。

前三句寫天色漸晚,潮隨雨漲,江水洶湧,作者站在江邊,極目遠望,但見煙波迷茫,渺無邊際,官方所設之渡口(官渡)隱沒於煙雨之中,難以尋覓。“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化用唐朝韋應物七絕名作《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兩句詩而自成意境。韋詩通過雨天潮急,野渡無人,小舟自橫的景色描寫,表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閒情逸趣。史詞則承“最妨他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兩句,更進一步、更深一層表現了他的愁緒:陸路不通,則覓水道,官渡亦不見,則其愁轉濃,可以想見。寫來曲折細緻、筆法多變。官渡既不見,映入眼中的,只是遠處隱隱約約的幾座山峰。“和淚謝娘眉嫵”一句,妙筆突起。謝娘本是唐時歌妓,這裡借指作者所思念的女子。眉嫵,指女子眉毛嫵媚。此句寫物擬人,含蘊極深。其一,生動地寫出了煙雨迷漾之中的山峰形態;其二,將遠山比作謝娘(自己之情人),可見作者因“雨妨佳約”,心頭情絲繚繞,排遣不去。其三,寫謝娘含淚,又是作者懸想對方因思念自己而傷心落淚,這種由“對面入筆”的寫法,更翻進一層顯示出作者相思之深切。這與李商隱“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詩句及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詩句寫法機杼略同而層折更多、更深,的確是極為難得的佳句。

春雨綿綿,懷人不見,傷如之何?“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兩句承上進一步寫詞人之愁。春雨磁潤,新綠遍生,花兒卻受到摧殘,脫離枝葉,帶著愁意,隨著流水飄向遠處。言下之意,春雨隔人,除了相思,別無他法。猶如春雨摧殘下的花兒,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帶將愁去”。無可奈何之情,溢於言表。其愁思之深長,讀來真有“一江春水向東流”之感。

春雨譯文及賞析3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唐代七言律詩《春雨》譯文

新春時節,我穿著白夾衣,悵然地臥在床上;白門寂寞,令我心中萬分感傷。

隔著濛濛細雨凝視著那座紅樓,只覺得淒冷茫茫,我只好頂著珠簾般的細雨,在依稀閃爍的燈光中黯然歸來。

悽楚的暮春,遙遠的路途,哪裡可以寄託我的悲悽傷感?纏綿的思緒,化做空泛的夢,在殘宵的夢中依稀與你相見。

有玉璫一雙作為信物,怎麼樣才可以送達;我只有寄希望於萬里長空中,那一隻剛剛飛來的鴻雁。

唐代七言律詩《春雨》賞析

一個春雨綿綿的早晨,詩中的男主人公穿著白布夾衫,和衣悵臥。他的心中究竟隱藏著什麼?究竟何以如此呢?詩在點明悵臥之後,用一句話作了概括的交待 :“白門寥落意多違 。”據南朝民歌《楊叛兒》:“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 。”白門當指男女歡會之所。過去的歡會處,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見對方的蹤影。與所愛者分離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結地悵臥的原因。悵臥中,他的思緒浮動,回味著最後一次訪見對方的情景:“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仍然是對方住過的那座熟悉的紅樓,但是他沒有勇氣走進去,甚至沒有勇氣再靠近它一點,只是隔著雨凝視著。往日在他的感覺裡,是那樣親切溫存的紅樓,如今是那樣地淒寒。在這紅樓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許連自己都不清楚。他發現周圍的街巷燈火已經亮了,雨從亮著燈光的視窗前飄過,恍如一道道珠簾。在這珠簾的閃爍中,他才迷濛地沿著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獨自走回來。

他是這樣地茫然若失,所愛者的形影,始終在他的腦際縈迴。“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他想象著 ,在遠方的那人也應為春之將暮而傷感吧?如今蓬山遠隔,只有在殘宵的短夢中依稀可以相會了。強烈的思念 ,促使他修下書札,侑以玉璫一雙,作為寄書的信物 。這是奉獻給對方的一顆痛苦的心,但路途遙遠 ,障礙重重,縱有信使,又如何傳遞呢?“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且看窗外的天空,陰雲萬里,縱有一雁傳書,又能穿過這羅網般的雲天麼?

以上是這首詩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處境、活動、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讀者所難於知道這種戀愛的具體物件和性質。據作品本身看,所愛的對方大約是由於某種不得已的原因,遠離而去了。李商隱在他的組詩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陽有一個女子屬意於他,但不幸被“東諸候取去 ”,而鑄成了遺憾事。《春雨》詩中推想對方“遠路應悲春晼晚”,又感到當時的環境如“萬里雲羅 ”,可見這種戀愛或許也是與受到“東諸侯”之類權勢者的阻離有關。不過,這終究只能是一種推測。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藉助於飄灑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以及春晼晚、萬里雲羅等自然景象,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深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前一句色彩(紅)和感覺(冷)互相比照。紅的色彩本來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後一句珠箔本來是明麗的,卻出之於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極細微地寫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末聯“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也富於象徵色彩。特別有創造性地藉助於自然景,把“錦書難託”的預感形象化了,並把憂鬱悵惘的情緒與廣闊的雲天,融為一體。凡此,都成功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生活、處境和感情,情景、色調和氣氛都令人久久難忘。這種真摯動人的感情和優美生動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構成一種藝術魅力,在它面前,人們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春雨譯文及賞析4

春雨

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題 解】

這不是描寫春雨的詠物詩,而是一首見春雨有感、借飄灑迷濛的春雨烘托愛情寥落的惆悵感懷之作。

有人說這是詩人客居長安的憶家之作,有人說這是李商隱期盼他人提拔的寄託之作。大多數人認為這就是一首愛情詩。但對於詩人所思為何人又有較大的爭議。有人認為詩人所念之人應當是柳枝,就是《柳枝五首·序》中提到的那位屬意於他、最後卻被他人奪走的洛陽痴情少女。有人說紅樓之上的那位姑娘就是後來成為李商隱妻子的王氏,當時落魄不堪的李商隱不過是王茂元手下的小小幕僚,卻看上了人家的千金小姐,自然是有些苦澀難言的了。還有人推斷這位可望不可及的女子是女冠,就是《碧城三首》和《重過聖女祠》等詩中反覆提到的那位陪同公主一塊兒入道觀的宮女。

不論這首詩有無寓意,不管詩中的女主人公到底為誰,都不影響我們欣賞這首詩的悽迷與美麗

句 解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白袷衣”,閒居時的便服。“白門”,金陵的別稱,即今天的.南京。南朝樂府民歌《楊叛兒》說:“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後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新春的夜晚,詩人和衣而臥,情緒甚是低落。為什麼呢?因為昔日與戀人歡會的地方如今已經寂寞冷清。也就是說,佳人已去,相會無期。愛情的失落,真是讓人苦惱傷心啊!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這兩句是詩人追述重尋舊地的情形。春雨瀟瀟,詩人來到戀人住過的紅樓前,隔著迷濛細雨遠遠地望去,始終沒有走近。曾經讓他感到親切溫存的紅樓,如今是那樣地淒冷。究竟是雨冷,還是心冷,連他自己都說不清了。在這紅樓前,他不知站了有多久,最終只能怏怏歸去。此時,雨仍不停地下著,在燈光的映照下,猶如風中飄蕩的珠簾。走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說不出的失落,說不出的淒涼。

“珠箔”,即珠簾,這裡喻指雨簾。在意象上,“紅樓”和“珠箔”給人以華麗的感覺,暗示著曾經深情繾綣的生活;而一“隔雨”、一“飄燈”,意境就變得朦朧起來。紅樓的色彩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珠箔是明麗的,卻是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這極細微地寫出詩人寥落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這一聯,可謂境界全出,情韻悠長,於典麗之中見淒冷,於空濛之中見感傷。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晼晚”,形容黃昏時分暮色蒼茫的景象。“依稀”,形容夢境的憂傷迷離。此聯前一句是替對方設想,意思是:在遠方的那人面對日暮春晚,也應觸動悲愁吧。後一句是說:只有在殘夜的短夢中,我才依稀可以見到她。

相思刻骨,而至入夢。閉上眼她分明在前,睜開眼卻什麼都沒有。殘宵夢醒,怎不叫人傷心斷腸?“猶得”,尚且可得、僥倖而得的意思。在這裡,我們分明感受到詩人那濃得化不開的惆悵與思念之情。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玉璫”,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珮、玉璫一類的飾物作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緘札”,指書信。“雲羅”,陰雲密佈如羅網,比喻路途艱難。強烈的思念讓詩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要修書一封,將自己的愛戀、痛苦告訴對方。末了,仍覺意猶未盡,附上愛情的信物玉墜。然而,猛一轉念,路途遙遙,阻礙重重,書信和玉墜怎樣才能送到她的手裡?且看窗外,陰雲萬里,有一隻失群的大雁在哀哀地飛。都說飛雁傳書,可它能穿過這如同羅網一般的厚厚雲天嗎?

評 解

李商隱的愛情詩含蓄蘊藉、幽美悽豔。他致力於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用幽微隱約、迂迴曲折的方式,將心中的朦朧意緒轉化為恍惚迷離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調、美麗的意象與辭采,表達複雜的心緒。在這首詩中,紅樓、珠箔、春雨、燈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使詩境悽美幽約;春晚日暮和雲羅萬里,則烘托出離別的寥落、思念的深摯。

同時,李商隱的愛情詩內涵極為豐厚,決不僅僅圍繞單一的情緒反覆吟唱,而是虛虛實實,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著另一重情思。將難言的情感表現得生動而豐富,卻又讓人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詩文解釋】

新春時節穿著一件夾衣,悵然而臥,白門寂寞,有很多不如意的事。隔著雨凝視著那座紅樓,感到孤寒淒冷,在珠簾般的細雨和飄搖的燈光中獨自回來。遙遠的路途上應該悲傷春天將要過去,在殘宵的夢中還依稀可以與你相見。玉璫和書信怎麼樣才可以送給你?萬里陰雲下只有一隻大雁飛過。

【詞語解釋】

珠箔:珠簾。

晼:日落。

雲羅:陰雲密佈。

【詩文賞析】

詩人描寫了主人公在春夜思念自己的情人,心中一片迷茫,惆悵不已。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藉助於飄灑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真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