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精選9篇)

校園 閱讀(4.19K)

上學的時候,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精選9篇)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1

1、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因數和倍數的描述: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2、注意: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候,我們所說的數指的是整數(一般不包括0)

3、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4、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5、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6、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7、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因數或=它本身、倍數或=它本身、最大的因數=最小的倍數=它本身

8、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2的倍數。

9、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0也是偶數),也就是個位上是0、2、4、6、8的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也就是個位上是1、3、5、7、9的數。

10、自然數分成偶數和奇數,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奇數是1。

11、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12、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13、奇數+、-偶數=奇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14、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15、既是2和5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的最小三位數是120。

16、同時滿足2.3.5的倍數,實際是求235=30的倍數。

17、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18、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至少3個因數)

19、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0、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

21、按因數的個數劃分為:自然數分為質數、合數、1和0 。

22、按2的倍數劃分:自然數分為偶數、奇數

23、100以內找質數、合數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數,是的就是合數,不是的就是質數。

24、20以內的質數:2、3、5、7、11、13、17、19 。

25、100以內的質數: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

27、每個合數都可以由幾個質數相乘得到,質數相乘一定得合數。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2

自然數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廣泛使用自然數。自然數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數,自然數在計數和測量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人們還常常用自然數來給事物標號或排序,如城市的公共汽車路線、門牌號碼、郵政編碼等。

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知識點

1、最大的幾位數和最小的幾位數:

最大的一位數是9,最小的一位數是0.

最大的二位數是99,最小的二位數是10

最大的三位數是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

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2、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作10,加本位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3、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4、加法公式:

加數+加數=和

和-另一個加數=加數

5、減法公式:

被減數-減數=差

差+減數=被減數或被減數=差+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6、口算時: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或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問題中出現“大約”、“約”、“估一估”、 “估算”、 “估計一下” “應準備”等詞語時,都是用估算。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3

整除的算式的特徵:

1、除數、被除數都是自然數,且除數不為0。

2、被除數除以除數,商是自然數而沒有餘數。

例:15能被5整除,我們就說,15是5的

倍數,5是15的因數。

知識點一:因數

問題一: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是12平方釐米,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都是整數,請同學們猜一猜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所以12的因數有:

注意:1、在說因數(或倍數)時,必須說明誰是誰的因數(或倍數)。不能單獨說誰是因數(或倍數)。2、因數和倍數不能單獨存在。

例1 18的因數有那些?

方法一:想18可以有哪兩個數相乘得到18=1×18 18=2×9 18=3×6

方法二:根據整除的意義得到

18÷1=18 18÷2=9 18÷3=6

所以18的因數有:

表示方法:

1、列舉法︰12的因數有:1,2,3,4,6,12

2、用集合表示︰

練習1:30的因數有哪些?36呢?

30的因數有:

36的因數有:

觀察:18的最小因數是(),的因數是()

30的最小因數是(),的因數是)

36的最小因數是(),的因數是()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因數是()

你要知道:

(1)1的因數只有1,的因數和最小的因數都是它本身。

(2)除1以外的整數,至少有兩個因數。

(3)任何自然數都有因數1。

知識點二:倍數

問題二:2的倍數有哪些?

2的倍數有:2,4,6,8 …

例1、小蝸牛找倍數(找出3的倍數)。

練習3、5的倍數有哪些?7的倍數呢?

5的倍數:

7的倍數: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一個數的最小的倍數是(),()的倍數。

用字母表示因數與倍數的關係:a — b = c(a、b、c都是不為0的整數)a、b都是c的因數,c是a和b的倍數。因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

說一說:在0、3、4、7、15、16、77、31、62中擇兩個數,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1、根據算式:4×8=32

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的倍數?

2、根據算式:63÷7=9

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的倍數?

3、判斷:1.2÷0.2=6我們能說0.2和6是1.2的因數;1.2是0.2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嗎?為什麼?

知識點三:質數和合數

1、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質數、合數、1、0四類。

(1)質數(或素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

(2)合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至少有三個因數:1、它本身、別的因數)。

(3)1:只有1個因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注:

①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連續的兩個質數是2、3。

②每個合數都可以由幾個質數相乘得到,質數相乘一定得合數。

③ 20以內的質數:有8個()

④ 100以內的質數有25個:()

關係:奇數×奇數=奇數質數×質數=合數

2、常見、最小

A的最小因數是:1;最小的奇數是:1;

A的因數是:本身;最小的偶數是:0;

A的最小倍數是:本身;最小的質數是:2;

最小的自然數是:0;最小的合數是:4;

3、分解質因數:把一個合數分解成多個質數相乘的形式。樹狀圖

例:

分析:先把36寫成兩個因數相乘的形式,如果兩個因數都是質數就不再進行分解了;如果兩個因數中海油合數,那我們繼續分解,一直分解到全部因數都是質數為止。把36分解質因數是:36=2×2×3×3

4、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一個合數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例:

分析:看上面兩個例子,分別是用短除法對18,30分解質因數,左邊的數字表示“商”,豎折下面的表示餘數,要注意步驟。具體步驟是:

5、互質數: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兩個質數的互質數:5和7

兩個合數的互質數:8和9

一質一合的互質數:7和8

6、兩數互質的特殊情況:

⑴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

⑵相鄰兩個自然數互質;

⑶兩個質數一定互質;⑷2和所有奇數互質;

⑸質數與比它小的合數互質;

三、經驗之談:

書寫分解質因數的結果時不能把質因數相乘寫在等號左邊,把合數寫在右邊,比如36=2×2×3×3就不能寫成2×2×3×3=36;

短除法是除法一種簡化,利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時,除數和商都不能是1,因為1不是質數

圖形的變換

1、軸對稱圖形: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摺,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成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和性質:①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②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③對稱軸兩邊的圖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

3、物體旋轉時應抓住三點:①旋轉中心;②旋轉方向;③旋轉角度。旋轉只改變物體的位置,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大小。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4

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1、長方體有( )個面,( )個點,( )條稜長。相對的面( ),每個面都是( )形,特殊情況有( )個面是正方形;稜長分為( )、( )和( ),各有( )條。長方體最少有( )個面是長方形。

2、長方體最多有( )個相對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個面的完全相同。

3、正方體有( )個面,這些面都是( )形,( )個點,( )條稜長。它所有的稜長都( )。

4、要焊接一個長10cm,寬8 cm,高6 cm的長方體框架,要準備10cm,8 cm,6 cm的鐵絲各( )條。

5、最少用( )個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形。

6、最少用( )個稜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7、一個長方體中,如果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是6釐米,3釐米,3釐米,那麼它( )個面是正方形,正方體的面積是( );有( )個面的面積相等,這些面的面積都是( )。

8、把兩個稜長1釐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稜長總和是( )釐米.

應用題

(1)要焊接一個長10cm,寬8 cm,高6 cm的長方體框架。最少要鐵絲多少釐米?

(2)要焊接一個稜長6釐米的正方體框架。最少要鐵絲多少釐米?

(3)一個長方體的框架的稜長總和是60釐米,它的長是5釐米,寬是4釐米。高是多少釐米?

(4)一個正方體的稜長總和是60釐米,它的一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5)現有一根長150釐米的鐵絲,用它焊接成一個正方體的框架,還剩下鐵絲6釐米。這個正方體框架的稜長是多少釐米?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一、填空

1、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叫做它的表面積。

2、正方體是由( )個完全相同的( )圍成的立體圖形,正方體有( )條稜,它們的長度都( ),正方體有( )個頂點。

3、因為正方體是長、寬、高都( )的長方體,所以正方體是( )的長方體。

4、相交於一個頂點的( )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 )、( )。

5、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知道長方體的( )。

6、一個正方體的表面是54平方釐米,那麼一個面的面積是( )平方釐米,稜長是( )釐米。

7、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擴大2倍,那麼表面就擴大( )倍。

8、正方體的稜長擴大3倍,表面積擴大( )倍。

二、計算

(1)長方體的長是5釐米,高是4釐米,寬是3釐米.求它的表面積與稜長總和.

(2)正方體的稜長是6釐米。求它的表面積與稜長總和.

(3)正方體的稜長總和是60釐米。它的稜長是多少釐米?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4)一個長方體的稜長總和是60釐米,長是5釐米,寬是4釐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

三、實際應用

1、一節通風管的橫截面是邊長是0.5米的正方形,長2.5米.如果用鐵皮做這樣的通風管50節,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

2、一個長方體的游泳池,長20米,寬18米,水深2.5米。

(1)游泳池的佔地面積有多大?如果沿水池走1圈,要走多少米?

(2)在四壁和底面抹水泥,求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做一個長方體的浴缸(無蓋),長8分米,寬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

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錢,至少需要多少錢買玻璃?

4、一個房間的長6米,寬3.5米,高3米,門窗面積是8平方米。現在要把這個房間的四

壁和頂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0.8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5、在一節長1米,寬和高都是10釐米的通風管,至少需要鐵皮多少平方釐米?做12節這樣的通風管呢?

6、 一盒餅乾長20釐米,寬15釐米,高30釐米,現在要在它的四周貼上商標紙,這張商標紙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6、學校計算機室鋪了1800塊長40釐米,寬20釐米,厚1釐米的地磚,這個計算機室的面積是多少?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5

第一單元 小數乘法

1.小數乘整數: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規律: 一個數(0除外)乘大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0除外)乘小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3.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⑴四捨五入法;⑵進一法;⑶去尾法

4.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5.小數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6.運算定律和性質: 加法: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 減法性質:a-b-c=a-(b+c)a-(b-c)=a-b+c 乘法: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 除法性質:a÷b÷c=a÷(b×c)

7.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8.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餘數,要添0再除。

9.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10.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數。五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

11.除法中的變化規律: ①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 ②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商隨著擴大。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

12.迴圈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複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迴圈小數。迴圈節:一個迴圈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數字。如6.3232……的迴圈節是32.

13.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14.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時,從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1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裡,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

16.a×a可以寫作a?a或a2,讀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7.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18.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19.10個數量關係式: 加法: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兩一個加數 減法: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乘法: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商=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20.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1.公式:長方形:周長=(長+寬)×2 【長=周長÷2-寬; 寬=周長÷2-長】 字母公式:C=(a+b)×2 面積=長×寬 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長=邊長×4 字母公式:C=4a 面積=邊長×邊長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面積=底×高÷2【底=面積×2÷高; 高=面積×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 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 高=面積×2÷(上底+下底)】

22.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剪拼、平移 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底; 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23.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三角形面積的2倍;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24.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梯形的高;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梯形面積的2倍;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25.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26.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27.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

28.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29.中位數的優點是不受偏大或偏小資料的影響,用它代表全體資料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30.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31.由6位組成: 前2位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 前3位表示郵區 前4位表示縣(市) 最後2位表示投遞局

32.身份證號碼:18位 倒數第二位的數字用來表示性別,單數表示男,雙數表示女。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6

第一單元 方程

1、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也是等式的性質。

5、求方程中未知數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時常用的關係式: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注意:解完方程,要養成檢驗的好習慣。

6、五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等於中間的一個數的5倍。奇數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個數=中間數

7、4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等於中間兩個數或首尾兩個數的和個數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路:A、審題並弄懂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B、理清題目的等量關係。C、設未知數,一般是把所求的數用X表示。D、根據等量關係列出方程E、解方程F、檢驗G、作答。

第二單元 確定位置

1、確定位置時,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後數。

2、數對(x,y)第1個數表示第幾列(x),第2個數表示第幾行(y),寫數對時,是先寫列數,再寫行數。

3、從地球儀上看,連線北極和南極兩點的是經線,垂直於經線的線圈是緯線,經線和緯線、分別按一定的順序編排表示經度和緯度,經度和緯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將某個點向左右平移幾格,只是列(x)上的數字發生加減變化,向左減,向右加,行(y)上的數字不變。舉例:將點(6,3)的位置向右平移2個單位後的位置是(8,3),列6+2=8;將點(6,3)的位置向左平移2個單位後的位置是(4,3),列6-2=4。

5、將某個點向上下平移幾格,只是行(y)上的數字發生加減變化,向上減,向下加,列(x)上的數字不變。舉例:將點(6,3)的位置向上平移2個單位後的位置是(6,5),行3+2=5;將點(6,3)的位置向下平移2個單位後的位置是(6,1),列3-2=1。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1、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一個數最大的因數等於這個數最小的倍數。

2、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用符號[ ,]表示。幾個數的公倍數也是無限的。

3、兩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兩個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用符號( , )。兩個數的公因數也是有限的。

4、兩個素數的積一定是合數。舉例:35=15,15是合數。

5、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的倍數。舉例:[6,8]=24,(6,8)=2,24是2的倍數。

6、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倍數關係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是較小的數,最小公倍數是較大的數。舉例:15和5,[15,5]=15,(15,5)=5

素數關係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舉例:[3,7]=21,(3,7)=1

一個素數和一個合數,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5,8]=40,(5,8)=1

相鄰關係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9,8]=72,(9,8)=1

特殊關係的數(兩個都是合數,一個是奇數,一個是偶數,但他們之間只有一個公因數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

一般關係的兩個數,求最大公因數用列舉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用大數翻倍法或短除法。(詳見課本31頁內容)

第四單元 認識分數

1、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數單位越小,最大的分數單位是2(1)。

3、舉例說明一個分數的意義:7(3)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3份.還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1份。7(3)噸表示把1噸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3份.還表示把3噸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1份。

4、4米的5(1)和1米的5(4)同樣長。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6、真分數小於1。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真分數總是小於假分數。

7、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3),則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3(4)。

8、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被除數相當於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於分數的分母。

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可以寫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數的假分數,它們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數。反過來,分子是分母倍數的假分數,都能化成整數。(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數的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帶分數是假分數的另一種形式。例如,3(4)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3(1)合成的數,寫作

1 3(1),讀作一又三分之一。帶分數都大於真分數,同時也都大於1。

11、把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數就寫成十分之幾,是兩位小數就寫成百分之幾,是三位小數就寫成千分之幾,

13、把假分數轉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數,可以化成整數;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可以化成帶分數,除得的商作為帶分數的整數部分,餘數作為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14、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的方法:把整數乘分母加分子作為假分數的分子,分母不變。

15、把不是0的整數化成假分數的方法:用整數與分母相乘的積作分子。

16、大於7(3)而小於7(5)的分數有無數個;分數單位是7(1)只有7(4)一個。

17、分數大小比較的應用題: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時間小的快。

18、一些特殊分數的值:

2(1) = 0.5 4(1) = 0.25 4(3) =0.75 5(1) =0.2 5(2) =0.4 5(3) =0.6

5(4) =0.8 8(1) =0.125 8(3) =0.375 8(5) =0.625 8(7) =0.875 10(1) =0.1 16(1) =0.0625

16(3) =0.1875 16(5) =0.3125 20(1) =0.05 25(1) =0.04 50(1) =0.02 100(1) =0.01

19、求一個數是(佔)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除法列算式計算。

第五單元 找規律

1、單向平移求不同的和的個數規律:

方格的總個數每次框出的個數+1=得到不同和的個數

2、雙向平移

如果平移的方向既有橫又有縱,我們只要分別探究出兩個方向上各有幾種不同的排列方法(和單向平移的規律一樣),相乘的積是多少一共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列方法。

一共有多少種貼法=沿著長的貼法沿著寬的貼法

3、中間的數框出的個數=框出的每個數的和

框出的每個數的和框出的個數=中間的數

(注意:有些數字的和是不能框出來的,(1)是框出的每個數的和框出的個數中間的數;(2)是雖然框出的每個數的和框出的個數=中間的數,但中間的數在邊上;(3)出現有空白方格。)

第六單元 分數的基本性質

1、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它和整數除法中的商不變規律類似。

2、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最簡分數。約分時,通常要約成最簡分數。

3、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約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例如:

4、把幾個分母不同的分數(也叫做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通分過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這幾個分數的公分母。通分時,一般用原來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5、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方法:(1)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再比較。(2)化成小數後再比較。(3)先通分轉化成同分子的分數再比較。(4)十字相乘法。

球的反彈實驗

球的反彈高度實驗的結論:

(1)用同一種球從不同高度下落,表示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係的分數大致不變,這說明同一種球的彈性是一樣的。

(2)用不同的球從同一個高度下落,表示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係的分數是不一樣的,這說明不同的球的彈性是不一樣的。

第七單元 統計

1、從複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和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於這兩組相關資料進行比較。

2、作複式折線統計圖步驟:

①寫標題和統計時間;

②註明圖例(實線和虛線表示);

③分別描點、標數;

④實線和虛線的區分(畫線用直尺)。

注意:先畫表示實線的統計圖,再畫虛線統計圖。不能同時描點畫線,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畫虛線的統計圖)

第八單元 分數加法和減法

1、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要約成最簡分數,是假分數的要化為帶分數;計算後要驗算。

2、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數相加,得數的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兩個分母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數相減,得數的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兩個分母的差。

3、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數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數就接近2(1);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數就越接近1。

4、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小括號,從左往右,依次運算;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裡的算式。

5、整數加法的運算律,整數減法的運算性質同樣可以在分數加、減法中運用,使計算簡便。乘法分配律也適用分數的簡便計算。

6、裂項公式(用於特殊的簡便計算)

密鋪

1、由線段圍成的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能夠密鋪

2、由曲線圍成的圖形(圓)不能夠密鋪。

第九單元 解決問題策略

1、倒推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考方法,在計算、圖形轉換、時間推算等許多實際問題中都有應用。倒推時還用到一些反義詞呢

2、要正確解決多次倒推的策略就是對題目先進行整理,通過整理過程來理清思路,再倒推回去或列方程解答。

3、對於條件出現一半的複雜倒推題目,通常通過畫線段圖幫助分析列算式來解決。

第十單元 圓

1、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以前所學的圖形如長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是圓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連線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是半徑,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是直徑,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個圓裡,有無數條半徑和直徑。在同一個圓裡,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3、用圓規畫圓的過程:先兩腳叉開,再固定針尖,最後旋轉成圓。畫圓時要注意:針尖必須固定在一點,不可移動;兩腳間的距離必須保持不變;要旋轉一週。

4、在同一個圓裡,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是半徑的2倍。(d=2r, r=d2)

5、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就是直徑。

6、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所以要比較兩圓的大小,就是比較兩個圓的直徑或半徑。

7、正方形裡最大的圓。兩者聯絡:邊長=直徑

畫法:(1)畫出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2)以對角線交點為圓心,以邊長為直徑畫圓。

8、長方形裡最大的圓。兩者聯絡:寬=直徑

畫法:(1)畫出長方形的兩條對角線;(2)以對角線交點為圓心,以邊長為直徑畫圓。

9、同一個圓內的所有線段中,圓的直徑是最長的。

10、車輪滾動一週前進的路程就是車輪的周長。

每分前進米數(速度)=車輪的周長轉數

11、任何一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直徑的商都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

用字母(讀pi)表示。是一個無限不迴圈小數。=3.141592653

我們在計算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取它的近似值3.14。3.14

12、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那麼C=d或C = 2r

13、求圓的半徑或直徑的方法:d = C圓 r= C圓 2= C圓2

14、半圓的周長等於圓周長的一半加一條直徑。 C半圓= r+2r C半圓= d2+d

15、常用的3.14的倍數: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2=37.68 3.1414=43.96

3.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3.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16、圓的面積公式:S圓=r2。圓的面積是半徑平方的倍。

17、圓的面積推導:圓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即S長方形=S圓);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即b=r);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即a=2(C)=r)。即:S長方形= a b

S圓 = r r

= r2

S圓 = r2

注意:切拼後的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多了兩條半徑。C長方形=2r+2r=C圓+d

18、半圓的面積是圓面積的一半。S半圓=r22

19、大小兩個圓比較,半徑的倍數=直徑的倍數=周長的倍數,

面積的倍數=半徑的倍數2

20、周長相等的平面圖形中,圓的面積最大;面積相等的平面圖形中,圓的周長最短。

21、求圓環的面積一般是用外圓的面積減去內圓的面積,還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S圓環=r2=(R2-r2)

22、常用的平方數: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7

一 圖形的變換

軸對稱: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摺後兩部分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

旋轉:在平面內,一個圖形繞著一個頂點旋轉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個圖形的變化較做旋轉,定點O叫做旋轉中心,旋轉的角度叫做旋轉角,原圖形上的一點旋轉後成為的另一點成為對應點。

旋轉的性質:圖形的旋轉是圖形上的每一點在平面上繞某個固定點旋轉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動;其中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旋轉前後圖形的大小和形狀沒有改變;兩組對應點非別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相等,都等於旋轉角;旋轉中心是唯一不動的點。

知識點連線:平移、軸對稱、旋轉的區別聯絡

二 因數和倍數

1、整除:被除數、除數和商都是自然數,並且沒有餘數。

大數能被小數整除時,大數是小數的倍數,小數是大數的因數。

找因數的方法: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因數與倍數是相對存在,不能脫離開來:2是4的因數,4是2的倍數

因數與倍數指的通常是整數,不能針對小數。2.4×5=12,所以5是12的因數(×)

2、自然數按能不能被2整除來分:奇數 偶數

奇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

偶數:能被2整除的數。

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能同時被2、3、5整除的最大的兩位數是90,最小的三位數是120。

3、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質數、合數、1.

質數:有且只有兩個因數,1和它本身

合數:至少有三個因數,1、它本身、別的因數

1: 只有1個因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20以內的質數:有8個(2、3、5、7、11、13、17、19)

4、分解質因數

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 (一個合數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數、最大公因數

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這些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那個就叫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或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除到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

幾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就說這幾個數互質。

兩數互質的特殊情況:

⑴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⑵相鄰兩個自然數互質; ⑶兩個質數一定互質;

⑷2和所有奇數互質; ⑸質數與比它小的合數互質;

如果兩數是倍數關係時,那麼較小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如果兩數互質時,那麼1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0、1、2、3、4

6、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這些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那個就叫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除到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用短除法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除到兩兩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如果兩數是倍數關係時,那麼較大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兩數互質時,那麼它們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1. 跑圈問題

2. 公交問題

3.最大公因數

三 長方體和正方體

【概念】

1、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面完全相同,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2、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3、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正方體有12條稜,它們的長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稜和頂點的數目都一樣,只是正方體的稜長都相等,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5、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12條稜,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稜的長度相等。一個長方體最多有6個面是長方形,最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最多有2個面是正方形。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有12條稜,每條的稜的長度都相等。

長方體的稜長總和=(長+寬+高)×4 L=(a+b+h)×4

長=稜長總和÷4-寬 -高 a=L÷4-b-h

寬=稜長總和÷4-長 -高 b=L÷4-a-h

高=稜長總和÷4-長 -寬 h=L÷4-a-b

正方體的稜長總和=稜長×12 L=a×12

正方體的稜長=稜長總和÷12 a=L÷12

6、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無底(或無蓋)長方體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無底又無蓋長方體表面積=(長×高+寬×高)×2 S=2(ah+bh)

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 S=a×a×6

6、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長=體積÷寬÷高 a=V÷b÷h

寬=體積÷長÷高 b=V÷a÷h

高=體積÷長÷寬 h= V÷a÷b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V=a×a×a

7、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他們的容積。

常用的容積單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寫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即a·a·a)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8

第一單元方向與路線

一、判斷物體方向口訣:

1、找準觀測點。例子:A在B是什麼方向,以B為觀測點。

2、判斷方向,一般從南或北說起。

3、找角度,角的一條邊在南或北。

二、描述路線要注意:方向和距離。

第二單元小數乘法(本學期重點)

一、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10;1/100;1/1000。小數點向左或者向右移動,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位。

1、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積與因數的關係:

一個數(0除外)乘大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0除外)乘小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第三單元小數除法(本學期重點)

1、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餘數後面添0再繼續除。

2、一個數除以小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3、求商的近似值:

①用四捨五入法,保留整數,除到第一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除到第二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除到第三位小數……

②根據具體情況用去尾法或進一法取近似值。

4、迴圈小數的表示方法有兩種:例4.3232……或4.32

5、商的變化規律:(十分重要)

如果除數是小於1的小數,那麼商大於被除數;

如果除數是大於1的小數,那麼商小於被除數。

如果被除數比除數小,商就小於1。

四、解決問題

1、商不變的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者同時縮小相同的倍,商不變。(重要)

2、小數的性質:在小數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數的大小不變。

3、運算定律

(1)加法交換律: a+b=b+a加法結合律:(a+b)+c=a+(b+c)

(2)乘法交換律: 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減法的性質:a-b-c=a-(b+c)除法的性質:a÷b÷c=a÷(b×c)

第四單元可能性

判斷事情發生的三種情況:可能、一定、不可能。

某件事發生的可能性大,並不代表該事件一定發生。

第五單元四則混合運算(二)(本學期重點)

1、一個算式裡,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2、一個算式裡,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運算,後做第一級運算。(即先乘、除,後加減)

3、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再算中括號裡面的。

4、會將3-4個分步算式列成綜合算式。(從後往前)

第六單元多邊形面積(本學期重點)

平行四邊形: S=ah a=S÷h h= S÷a

三角形: S=ah÷2 a=2S÷h h= 2S÷a

梯形: S=(a+b)h÷2 a+b=2S÷h h= 2S÷(a+b)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用四根木條訂成一個長方形,拉伸變成平行四邊,周長不變,高變小,面積變小。

第七單元土地面積

1、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米、公頃。

較大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高階單位化低階單位乘進率,低階單位化高階單位除以進率。(重點)

2、種植問題。一棵果樹的佔地面積=株距×行距

種植棵數=種植面積÷每棵樹的佔地面積

種植面積=種植棵數×每棵樹的佔地面積

3、常見填空題我國的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

一間教室的面積大概是50平方米。一個足球場(操場)面積大約是1公頃。一個村莊的面積大概是100公頃。一個縣城的面積大概是100平方千米。

第八單元方程(本學期重點)

1、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3、等式的基本性質: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數不能為0),等式仍然成立。

4、解方x程要寫解字,會檢驗過程。列方程解應用題要注意寫解設。

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知識點 篇9

第一單元負數的初步認識

1.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2.在數軸上,以“0”為分界點,越往左邊的負數越小,左邊的數都比右邊的數小。

3.在生活中,0作為正、負數的分界點,常常用來表示具有相反關係的量。如零上溫度(+)、零下溫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虧損(—);收入(+)、支出(—);南(+)、北(—);上升(+)、下降(—)……

4.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水結冰時的溫度是0℃;-10℃比-5℃低5℃,6℃比-6 ℃高12℃。

第二單元多邊形的面積

1.一個平行四邊形能分割成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割成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兩個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圖: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周長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周長不等;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如下圖:

△ADE、△BDE、△BCE面積相等,都是平行四邊形BDEC的一半;

△AOD與△BOE的面積相等。想想為什麼?

4.把一個長方形框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高變小,面積也變小;同理,把平行四邊形框拉成長方形,周長不變,高變大了,面積也變大。

5.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長方形,面積不變,寬變小了,周長也變小。

6.要從梯形中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形,那麼應把梯形的上底作為平行四邊形的底,這樣剪去才能最大。

7.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轉化法:等積變形):沿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移動拼成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

8.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底,高等於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三角形面積的2倍,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9.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梯形面積的2倍,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10. 1公頃就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萬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

11.一個社群、校園的面積通常用“公頃”為單位;表示一個國家、省市、地區、湖泊的面積是就要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12.農村地區常使用“畝”和“分”作土地面積單位,1畝=10分≈667平方米,1公頃=15畝。

13.面積單位換算進率:

14.面積計算公式:

圖形名稱

面積公式

字母公式

變形公式

平行四邊形

底×高

S=ah

a=S÷h

h=S÷a

三角形

底×高÷2

S=ah÷2

a=2S÷h

h=2S÷a

梯形

(上底+下底)×高÷2

S=(a+b)h÷2

h=2S÷(a+b)

a=2S÷h-b

b=2S÷h-a

長方形

長×寬

S=ab

a=S÷b

b=S÷a

正方形

邊長×邊長

S =a×a=a2

組合圖形

方法:先用分割、拼補的方法,將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分別算出面積;再通過加、減求得。

估算不規則圖形

先數整格的,再數不滿整格的,不滿整格的除以2折算成整格,最後相加;若不規則圖形為軸對稱圖形,可先算出一半圖形的面積,再乘以2。

注意:計算前要統一單位,找準對應的底和高,然後代入公式,計算要細心。

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小數的組成: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組成。比較大小時,先比整數部分,再比小數部分。

4.判斷一個小數是幾位小數,就是觀察小數點後面的數,小數點後面有幾個數,就是幾位小數。

5.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根據小數的性質,可對小數進行化簡或按要求改寫小數。

6.小數的改寫:

(1)用“萬”作單位:a、從個位起,往左數四位,畫“┆”,在“┆”下方點小數點;b、去掉小數末尾的“0”,添上“萬”字;c、用“=”連線。

(2)用“億”作單位:a、從個位起,往左數八位,畫“┆”,在“┆”下方點小數點;b、去掉小數末尾的“0”,添上“億”字;c、用“=”連線。

7.求整數的近似數:

(1)省略萬後面的尾數:看“千”位上的數,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添上“萬”字,用“≈”連線。

(2)省略億後面的尾數:看“千萬”位上的數,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添上“億”字,用“≈”連線。

8.求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整數:就是精確到個位,要看十分位上的數來決定四捨五入。

(2)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數來決定四捨五入。

(3)保留兩位小數:就是精確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數來決定四捨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