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

校園 閱讀(2.27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2)使學生能在方格圖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

(3)透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潛力和動手操作潛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學生仔細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平移和旋轉,合作探究圖形在方格圖上平移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格數。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格數。

【教學用具】

課件,圖片。

【學生用具】

方格紙,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1、揭示課題。

課件演示纜車、升降電梯、風車、電扇的運動。

師:看看圖上是什麼?它們是怎樣運動的?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運動嗎?它們運動時的樣貌一樣嗎?那你們能不能根據它們運動時的樣貌給它們分分類?

你是怎樣分的?你為什麼這麼分?

師:你們說得真好!像纜車和升降電梯這樣的運動在數學裡我們叫它平移;而像電扇和風車這樣的運動我們叫它旋轉。(板書課題)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聯絡生活實際動手操作,初步感知。

師:這天這節課來了一個新夥伴,你們歡迎嗎?你們想不想跟小熊一齊去遊樂場看看?

師:你能從下方的遊樂專案中找出平移運動的嗎?小熊最喜歡玩旋轉類的遊戲了,你願意幫它挑出來嗎?

3、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平移與旋轉。

師:你們看小熊給大家帶來了什麼?咱們一齊跟小熊做個遊戲願意嗎?遊戲之前讓咱們一齊先來看看遊戲推薦吧!

(課件演示遊戲推薦)

(學生進行活動)

師:在剛才的遊戲中,小熊做的是什麼運動?

4、小結:剛才我們透過遊戲對平移與旋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那你們想不想利用它們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呀?

二、探究體驗

1、學生動手移一移,說一說。(學生拿出方格紙和小房子卡片)

師:請你將小房子卡片從原先的位置向上平移3格。(學生動手移一移)

你是怎樣移的?兩個同學一塊兒說說。

請你把小房子向右平移4格。

互相出題移一移,說一說。

出示課件:你們看看老師是怎樣移的?向哪兒平移幾格?

師:你們真棒!透過動手動腦,學會了在方格紙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了。

2、演示課件:快看,小火車帶著小熊和小朋友來了!

運動過程中提問:小火車做的是什麼運動?

(運動停止後,呈現兩人都說自我經過的路長)

學生討論:到底誰經過的路長呢?

師小結:小熊和小朋友無論站在車的什麼位置,經過的路都一樣長。

三、鞏固練習

1、做小篇子,實物投影訂正。

2、小篇子:幾號小魚能透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請你把它塗成紅色。

3、欣賞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

四、佈置作業

到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下節課向大家彙報。

【設計說明】

首先,就教學目標的定位來說,平移和旋轉就應說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一個很重要的資料;從兒童空間知覺的認知發展來說,則是從靜態的前後、左右的空間知覺進入感悟平移和旋轉這一動態的空間知覺。這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基礎,而空間觀念是創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沒有空間觀念就幾乎談不上任何發明和創造。平移和旋轉,在現實生活中學生也都經歷過,也就應有一種切實的感覺,只是不明白這兩個專門術語。在國小階段,課程標準也只要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就能夠了。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在透過學生對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的再現和在教學中的動手活動,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能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體驗平移和旋轉的價值。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這個目標既貼閤兒童空間知覺認知發展的特點,又貼合課程標準的目標。其次,科學的教學策略是到達教學目標的手段。在本節課中,我以多元智慧理論作指導,在課堂情境上,一方面採用了個人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應用多種感知通道來感悟平移和旋轉的特點,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觀看遊樂場中的活動場面,生動、直觀地感悟平移與旋轉,進而又透過

動手操作和活動進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轉。透過學生在方格紙上數出小房子平移的格數,實際上是讓學生更直觀地強化了對平移的感知;另一方面,學生在做小魚圖的練習中不僅僅用到了平移的知識,還用到了旋轉的知識,這兩個概念在同一情境中呈現,又很貼合實際狀況,在比較中進一步感受到平移和旋轉的特徵。課的最後,我設計了欣賞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又讓學生在初步應用新知中感悟數學與生活的關係。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都本著體現生活實踐數學化、數學概念實踐化這樣兩個轉化,即學生在一堂課中初步完成了個體在認識上從感性到理性又從理性回到感性這樣兩次飛躍。這也是當今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科學教育發展觀的理念的體現。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2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的資料,是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基礎上學習的一個新的資料,因此在本單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平移和旋轉》是讓學生從運動變化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抽象思維,讓學生充分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搞笑的例項,感知平移、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讓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動腦的潛力。

[設計理念]

1、本節課設計了兩個搞笑的故事情節,目的是為了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簡單愉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富有兒童年齡特徵的學習氛圍。

2、本節課從生活例項入手,為學生創設一個又一個的情境,讓學生在看、做、想中對平移和旋轉進行認識,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和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3、本節課的教學,透過直觀感受、動手操作、探索發現,並且採用演示、電教輔助、知識遷移,使學生從感性理念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感知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

4、在課堂上努力營造簡單、愉快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用心參與學習的過程,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給學生搭建自主的活動空間和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交流討論,在喜悅中獲取新知,掌握方法。

[教學目標]

1、透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瞭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並能正確決定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透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抽象思維。

[教學重點]

能正確區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教學難點]

在方格圖上數出圖形平移了幾格及畫出平移的圖形。

[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激趣法、直觀演示法、類比法、知識遷移法。

2、學習方法:嘗試法、自主探究法、觀察比較法、動手操作法。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平移和旋轉”的教學課件、玩具風車。

2、學生準備:釦子、細繩、方格紙。

[教學時光]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激趣:

同學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同學們要不要聽?(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的上海音樂廳,始建於1930年,思考到城市的佈局和對它的保護,20xx年從原址向東南整體平移了約66米。音樂廳最後重放光彩了。)

2、同學們,你有沒有聽出老師講的故事裡有一個新名詞?(平移)那麼我們這天要學習的資料就和平移有關:平移和旋轉。(螢幕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搞笑的故事情節匯入新課,目的是為了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富有兒童年齡特徵的學習氛圍。]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飛機螺旋槳和空中覽車動畫,讓學生猜一猜:哪是平移哪是旋轉?

2、螢幕出示兒童樂園彩圖,有旋轉飛機、滑板、摩托車、滑梯……讓學生同桌交流合作,然後舉手說一說哪是平移,哪是旋轉?

3、透過討論,總結出鐘錶指標、地球儀、摩托車、直升飛機、齒輪、風車等,都屬於旋轉。

4、教師演示課前準備好的玩具風車,讓學生觀察旋轉的運動現象,並且讓學生上來親自體驗旋轉的感覺。

5、螢幕分別演示動畫:鐘錶指標、地球儀、摩托車、直升飛機、齒輪、風車、齒輪、風車、推拉門、蛇螺運動現象,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些旋轉現象。

6、出示彩圖:小猴爬竿、滑滑梯、推積木,讓學生觀察比較,這些屬於什麼現象?(平移)

7、螢幕出示風車運動現象,小結:像大風車、飛機螺旋槳等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現象叫做旋轉;出示升國旗彩圖,告訴學生:像纜車、紅旗等物體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現象叫平移。

8、課堂活動:

(1)取一根細繩,一端拴住一顆鈕釦,用手拿著另一端做旋轉;你還能用這顆鈕釦作平移嗎?

(2)誰能用身體做平移和旋轉的動作?

9、練習

(1)下方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

(2)物體的運動是平移的畫“+”,是旋轉的畫“---”。

(3)移現象後面畫“Y”,在旋轉現象後面畫“N”

傳送帶運貨物。()

盪鞦韆。()

飛機螺旋槳的轉動。()

開推拉窗。()

電梯上下移動。()

鐘面上秒針的運動。()

[設計意圖:用課件直觀的演示,再透過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課堂活動中讓學生用動作表現平移和旋轉,再透過練習題的思考,讓學生能夠對抽象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認識,對新知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反饋練習:

1、設定小狗推積木故事情節,到底積木平移了幾格?

2、移一移,說一說

向下平移()格向()平移()格向()平移()格

2、填一填:

蠟燭向右平移()格

小魚向()平移()格

3、畫一畫:

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3格

4、比一比,看一看,誰的作品最好,展示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設定了小狗推積木的情節,使學生再一次提高學習興趣,為後面的平移幾格作鋪墊,降低知識的難度,使後面的習題做起來就容易一些。展示作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四、小結: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3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活動認識物體的兩種常見的運動方式:平移和旋轉,體會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

2、在活動情境中,探索決定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數格的方法。

3、在探索物體或圖形的運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體會數學的魅力;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認識世界。

4、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數出簡單圖形平移的格數。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數出簡單圖形平移的格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魚圖,方格圖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平移和旋轉

1、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遊樂園嗎?(生齊:去過)覺得遊樂園怎樣?(生齊:好玩)是呀,遊樂園裡好玩的東西可多啦。此刻跟著老師一齊走進遊樂園,好嗎?(生齊:好)請你們站起來。

2、分類,引出平移和旋轉

課件演示遊樂園場景圖(轉轉椅、摩天輪、大風車、火車、纜車)。

師:這是遊樂園的一角,請你大聲地說出這些運動物體的名稱,並用動作表示它們是怎樣動的,看一看,哪位同學的聲音最響亮,動作最優美。

音樂一停,師:你覺得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一樣嗎?

生齊:不一樣

你能不能根據它們運動方式的不一樣分一分類嗎?

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為什麼這樣分?

生回答:

生1:轉轉椅、摩天輪、大風車是一類,因為它們是轉動的。

生2:火車、纜車是一類,它們直直移動。

師:你們能用手勢來表示他們的運動方式嗎?

生1用手勢(畫一個圈)表示旋轉,生2用手勢(直直移動手掌)表示平移。

3、小結

師:像轉轉椅、摩天輪、大風車等繞著一個固定點轉動,我們把這種運動方式叫做旋轉。像火車、纜車直直地移動,這種運動方式我們稱為平移。這就是這天我們要研究的:平移和旋轉(板書)

全體學生用手勢來表示平移和旋轉。

4、用符號來表示平移和旋轉

同學們都能用手勢來表示平移和旋轉,想一想:你能用符號來表示嗎?

引出:用“—”來表示平移,用“○”來表示旋轉。

二、反饋練習

我們認識了平移和旋轉,下方請同學們決定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用手勢表示出來。

課件出示:電風扇、方向盤、電視生產線、拉抽屜、推拉窗,自行車的直線運動。

學生回答,課件演示。

學生在決定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時,有的畫圈,有的直直移動手掌。教師讓學生各自說說理由。

生1:我覺得自行車的車輪在做旋轉運動。

生2:我覺得整輛車在做平移運動。

師:這兩位同學的理由都很充分。你們來說說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是平移,還是旋轉。

生(齊):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是平移,也是旋轉。

生3:我覺得我們就應說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既是平移,也是旋轉。

師:你的語言表達潛力特棒。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既是平移,也是旋轉。車輪的旋轉帶動車身的平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運動既有平移,也有旋轉。

三、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除了電風扇、方向盤、電視生產線、拉抽屜、推拉窗、自行車的運動,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你能找一找,說一說嗎?

(1)指名回答2—3人。

(2)同桌互相說。

四、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們都是一個善於觀察身邊事物的人,都有一雙發現的眼睛,真讓老師佩服。下方我們來做個猜一猜遊戲,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

生齊:有!

猜一猜遊戲:

1、平移後塗色部分在哪號位置上。

左邊的圓形透過平移後,塗色部分在哪號位置上。

2、旋轉後塗色部分在哪個位置上。

五、在活動中學習計算平移的距離(數格子)

1、數魚平移的格數。

看到這個圓在平移和旋轉,一個小圓點也坐不住,它也動起來了。

師:邊看螢幕邊思考問題。

課件演示:

(1)把一個點向右平移4格。

師:這個點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生齊:這個點向右平移了4格。

課件演示,學生數。

(2)從這個點引出一條線,把這條線向右平移4格。

師:這條線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指名回答。

生1:這條線也向右平移了4格。

師:你們注意到了嗎?這個同學用了一個“也”字。你能說說你為什麼用了“也”字嗎?

生1:因為剛才的點向右平移4格,這條線也是向右平移4格。

生2:老師,我有個發現這個點在這條線上,所以它們平移的格子數一樣。

師:你們的發現真有價值。點是這條線的一部分,這個點平移的距離就是這條線平移的距離。

課件演示,學生數。

師:同學們,此刻你們能不能用剛才發現的方法來解決下方的問題呢?能的就拍拍手。

生齊拍手。

師:你們的掌聲告訴了我,你們準行!

課件出示下圖:

魚向()平移了()格。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魚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

生1:魚向右平移了5格。

生2:魚向右平移了9格。

師:這條魚到底向右平移了幾格呢?請同學們用小魚圖動手移一移,一邊移一邊數格子。

學生從動手移中發現:魚向右平移了9格。

課件驗證。

師:如果沒有小魚圖移,你怎樣數也明白小魚向左平移了9格呢?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藉助實物投影儀展示)

生1:我們組發現從魚的嘴巴數到魚的嘴巴一共有9格。

生2:我們組發現從魚的尾巴數到魚的尾巴一共有9格。

生3:我們組發現從魚的身子數到魚的身子一共有9格。

(3)小結方法

從剛才的活動中我們發現,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有幾種方法?結合課件演示,課件演示把魚向右平移了5格的位置後稍微停一下。

師:把魚向右平移了5格到它指定位置了嗎?

生齊:沒有。

開始有部分同學認為魚向右平移了5格,你們是怎樣想的呢?

生:我數兩條魚中間空出來有5格,所以就認為是魚向右平移了5格。

師:從那裡我們就發現: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不是數兩個圖形中間的格數。關鍵是找對應點,對應線。

引出:對應點,對應線。

板書:點對應點,線對應線。

(4)學生課件操作。

剛才那條小魚向右平移了9格。此刻你們想讓這條小魚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

點名兩、三個學生上來用課件操作:

(1)平移魚,其他同學看螢幕數魚平移的格數,並相互檢查。

(2)下方的同學說魚平移的方向與格數,上來的同學操作,並相互檢查。

六、拓展練習

我們明白了計算物體平移幾格所用的方法有:找對應點,找對應線,我們就運用這些方法來解決下方的問題。

1、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43頁第1題,比一比哪個同學動作最快。把題目讀過去一遍:把塗色帆船平移4格後得到的圖形塗上顏色。

檢查,反饋。

2、找一找(課本第44頁第4題)

請看螢幕,哪號金魚能夠透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就是兩條魚重疊後完全一樣)。

課件演示

八、平移和旋轉的應用

師:我們學了平移和旋轉有什麼用呢?

生1:我們出門坐的車。

師:是呀,汽車的快速平移,給我們帶來方便。

生2:電風扇轉動。

師:(當時教室正開著電風扇)請看電風扇的旋轉給你們帶來什麼樣的感覺?

生齊:涼爽的感覺。

師:同學們,平移和旋轉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可廣泛了,你們已經領略到了平移和旋轉的作用。

想一想:我們居住的整棟樓房會搬家嗎?

大部分學生回答“不會”,個別學生回答“會”。

師:樓房到底會不會搬家呢?請看螢幕。

播放上海音樂廳平移實況錄影

把上海音樂廳整體向東南方向平移66。46米。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更多有關樓房平移和旋轉的資訊,能夠上網瀏覽。

師:平移和旋轉還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

請欣賞:冰上芭蕾(申雪/趙巨集博的表演)

我們為他們的完美表演獻上熱烈的掌聲。

九、總結反思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是怎樣學的?你有什麼遺憾?還有什麼疑問?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生對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的再現和在教學中的活動和分類,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能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

2。能力目標: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體驗平移和旋轉的價值,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

教學難點:

平移具體方法的指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師:昨天老師在電腦上發現了一幅海底世界圖,那裡還有許多漂亮的小魚,今天老師把它帶到了課堂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不過一會大家在看小魚的`時候,要用你們的手指和小魚一起動起來好嗎?(出示課件)

師:請用你的手勢告訴老師剛才小魚是怎樣動的?

生:(用手指做直線運動)

師:對,像剛才小魚沿直線的運動,我們把這種運動方式叫做平移。(板書:平移)

師:請大家再來看看這些可愛的小魚,它們要為我們跳舞啦!請你用手指繼續和小魚動起來吧!(課件演示)

師:誰能再用手勢做出剛才小魚運動的方式?

生:(用手指做畫圓周運動)

師:對,像剛才小魚做的圓周運動,我們把這種運動方式叫做旋轉。(板書:旋轉)

師:這節課老師就要和同學們共同來研究有關《平移和旋轉》的知識。

二、講授新知

1、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師:在我們生活中,許多事物都處在運動之中。所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隨處可見。你能根據平移和旋轉的特點進行判斷嗎?看大屏,在你認為是平移的圖形下面用“—”表示,認為是旋轉的用“○”表示。大家先思考一下。(課件演示)。

師:(指名彙報)請你要說清楚:××的運動是平移(或旋轉)。

師:大家不僅判斷的正確,而且回答問題聲音洪亮,不錯。

2、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除了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平移和旋轉的例子,你還能從生活中找到平移或旋轉現象嗎?(先和同桌說一說,看誰找到的多)

師:你們真是了不起,一下找了這麼多,看老師這裡(出示圖片)還有哪個你們沒有想到。

3、做一做平移和旋轉的動作

師:同學們想親身體驗一下平移和旋轉嗎?請大家起立,先向左平移一步,向右平移一步,原地慢慢地轉一圈。

三、觀察操作,研究平移距離

師:看到大家一會兒平移一會兒旋轉,這有一條小魚也忍不住動起來了,你知道它們做的什麼運動?(平移)

看它給我們還提出了問題?你知道該怎麼回答嗎?

師:虛線表示什麼?實線表示什麼?

生:虛線表示原來小魚的位置,實線表示現在小魚的位置。

師:你們是怎麼確定小魚移動了幾個格子呢?說說你的好辦法?

生:我是確定一個點,我是確定一條邊。

師:誰能具體說說你是如何確定點和邊的?

師:你們真有辦法,都是聰明的孩子,像大家剛才說的點和邊,我們把它們叫做對應點和對應邊。(板書:對應點、對應邊)從這裡我們就發現: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不是數兩個圖形中間的格數。關鍵是找對應點,對應邊。

全班交流畫法,比一比誰的畫法最簡便。

四、欣賞拓展

平移和旋轉現象不僅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人們還運用平移和旋轉創造了美麗的圖案,看一看,這些圖案用到了我們學習的哪種方式,看誰第一個發現。

同學們,你能開動腦筋運用今天學過的平移和旋轉的知識設計出更漂亮的圖案嗎?下節課我們一起來設計美麗的圖案。

《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

本節課本著“讓學生的自主探索活動貫穿於課的始終”的.原則,按照“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將圖形進行平移——拓展延伸”的教學進行設計,體現以下特點:

一、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課始,拍攝了一些學生熟悉的電梯、風扇、風車、旋轉門、伸縮門等,讓學生觀察畫面上的運動現象,並根據學生的感知規律,讓學生按不同的運動方式進行分類,讓學生經歷觀察對比的思維過程,再通過交流對平移和旋轉運動的特點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了。這是認識運動現象的前提,由於前面的觀察、模仿做動作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較為深刻的表象,所以讓學生到生活中找一找物體平移和旋轉的現象時,學生視角較為廣闊。但是在表述現象時還是不清楚。

二、活動化的數學教學,自主化的學習方式,巧妙突破平移距離的難點。數學教學是活動教學,課中我創設機會讓學生“做數學”,在活動中進行觀察、操作、探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倡導同桌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開展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創新。平移的距離是這節課的難點,但是學生很難想出要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只要數某個點或某條邊移動的格數。在這個環節上,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猜測、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判斷圖形在方格紙上開始位置至終止位置間的平移格數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學生常常為認為兩個圖形中間空了幾格,就是平移了幾格。新課程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對於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學生是很難想到只要去數某個部分移動的格數就可以了。因此,教學中,我將問題簡單化、具體化、層次化,設計了點的平移、線的平移再到簡單圖形的平移,很自然的把學生的注意引向了點的移動。發現: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格,只需看某個點移動了多少格。當然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課堂練習鞏固較少,練習設計的層次性不夠強等。為平移距離的方法打下基礎,所以當學生數火箭又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時,學生就越來越清楚感悟到要知道這個物體平移了幾格,就只要數其中的一個部分平移了幾格就可以了。

三、最後讓學生欣賞圖案,逐步發現數學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學習數學的情感得到鼓舞。不足之處,在於對學生準確表述物體的運動現象方面怎樣引導,課堂的預設與生成的及時捕捉方面以及準確地運用數學語言表達都有待提高。

總之,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綜合運用了所學知識,充分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課堂的綜合性,實踐性。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5

教學目標:

1、整理和練習圖形和變換,鞏固平移和旋轉的表象

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

重點難點:

畫平移的後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數平移距離

1、觀察43頁第一題,讓學生說一說怎麼樣數平移的距離。

2、動手塗顏色。

3、讓學生說說是怎麼樣找到那條船的。

二、畫平移後的圖形。

1、先讓學生給43頁第二題的四個點標上記號。

2、問學生,圖形移動3格上邊的點移動幾格?圖形的大小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3、學生討論,該怎麼樣畫平移後的圖形。

4、學生彙報方法。

5、老師總結:先找好四個點移動後的位置,再把四個點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平移後的圖形。

6、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第2題的兩個要求。

7、獨立完成44頁第5題。

三、判斷練習

1、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判斷哪些角是直角,銳角和鈍角。

四、動手操作

1.自己動手或小組合作完成45頁的做一做。

五、動手完成剪一剪。自學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學反思:

結合動手操作,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現象。強調無論怎麼平移,方向是不變的這個道理。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6

教學內容:

教材30頁例2、31頁例3和做一做及練習七4、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例項,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並能正確判斷平移和旋轉。

2、利用原有的工具,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3、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區別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教法:

觀察法與分析法。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例的觀察和分析平移與旋轉現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師談話: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在遊樂場中認識軸對稱圖形,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遊樂場,去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

播放遊樂場動畫視訊。(視訊中包括:開火車、旋轉飛機、纜車和滑梯等遊樂專案。)

提出觀察要求: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看看畫面上都有哪些物體在運動,它們是如何運動的?(課件出示遊樂場的情景圖:開火車、旋轉飛機、纜車和滑梯等)

提問:這些專案大家都玩過嗎?誰能來玩一玩?(引導學生用手勢、身體來模仿這些玩具的玩法。)

學生不能用手勢等來表演時,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示。

2、這些玩具的運動方法相同嗎?你們能根據它們運動方式的不同試著將它們分類嗎?(學生彙報的結果可能分成兩類。一類是纜車、滑滑梯;另一類是旋轉飛機、颶風車。)

學生彙報分類的結果,並說一說分類的理由。

3、談話:你們不但觀察得認真,而且還會分類。像纜車、滑滑梯這樣的運動叫平移。像旋轉飛機、颶風車這樣的運動叫旋轉。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兩種運動。

二、互動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談話:平移和旋轉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平移就是物體沿直線移動。像纜車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這裡有一個觀光電梯,它是什麼運動?(平移)

師:說得真棒,瞧,我們學校的觀光電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著一條直線移動,就是平移。只要是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移動,就是平移。

談話: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平移現象,(教師走到窗戶旁)你瞧,老師把窗戶開啟,這個推開窗戶的運動是什麼現象?(平移)

對了,這是平移,那麼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象嗎?舉例說說。

讓學生先說給同組的同學聽,再指名回答。

師:你們想親身體驗一下平移嗎?(想)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請坐。我們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體做做平移運動嗎?(學生邊說邊做。)

2、移移看。

(1)課件出示例2的房子圖。

談話:這裡有幾座小房子,哪幾座小房子能通過平移相互重合?讓我們一起來移移看!(課件中小房子整體移動。)再問,小房子是朝哪個方向移動的?(向上平移)移動了多遠?(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談話:說得真棒,瞧!(課件出示移動)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2)畫一畫。

談話:如果要把平移的現象表現在紙上,我們又該怎麼做呢?同學們,快來移移看!剪下教材第121頁的學具,小組合作,沿著直線排一排,畫一排小汽車。

3、生活中的旋轉。

(1)談話: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平移現象,還學會了平移的方法,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在遊樂園裡,我們還見到了另一種現象,是什麼呀?(旋轉)

師:旋轉就是物體繞著某一個點或軸運動。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9先說給同桌聽聽,然後彙報。)

小結:像鐘面的指標、風車、螺旋槳,它們都繞著一個點(一箇中心)移動,這樣轉動的現象,都是旋轉現象。板書揭示課題:旋轉

(2)師:同學們的思維真開闊,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旋轉的現象吧!起立,一起來左轉1圈,右轉1圈。旋轉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圍的物體體驗一下旋轉嗎?(學生活動,互動點評。)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1頁“做一做”。

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教材第121頁的學具照樣子做陀螺。

小組合作,共同製作,將製作好的陀螺試著玩一玩。(一開始玩起立不太順利,教師可先和一個學生示範。)

2、完成教材“練習七”第4題。

課件出示小魚圖。

談話:哪些魚通過平移與紅色的小魚重合,把它們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學生交流彙報:哪些圖形通過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樣進行平移的?(學生一邊表述一邊在投影儀上操作)哪些通過平移後是不能重合的?為什麼?

3、完成教材“練習七”第5題。

談話:春天來了,草地上熱鬧起來了,小動物們在草地上聚會呢,(課件出示圖形)草地上有哪些小動物?哪些圖形可以通過平移相互重合?連一連。

學生小組合作,互相交流,再連一連。思考:哪些圖形通過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蝸牛可以通過平移重合,蝴蝶、烏龜它們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後,不能重合。)

師:一些圖形通過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圖形互相重合。

四、課堂小結

談話: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平移和旋轉現象,像開關水龍頭、轉動的方向盤、風車這樣(圍繞一箇中心)轉動的現象,都是旋轉現象。而像滑滑梯、推拉窗戶這樣(沿著直線)運動的現象都是平移現象。下課後,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板書設計:

平移和旋轉

平移:物體或圖形在直線方向移動,而本身沒有發生方向上的變化。

平移現象:觀光梯、纜車、推拉窗戶……

旋轉:物體圍繞著某一點(一箇中心)移動。

旋轉現象:鐘面的指標、摩天輪、螺旋槳……

平移和旋轉蘇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精選7篇)7

一、在玩中匯入學習內容——平移和旋轉

1、你們玩過,小汽車、風車這些玩具嗎?

2、說一說每種玩具的運動方式。

3、這些玩具的運動方式相同嗎?(生:不同)你們能根據它們運動方式的不同試著將它們分分類嗎?

4、學生分類。

5、你們是怎麼分的?為什麼這樣分?

6、像小汽車、劃板這樣的運動叫平移。像風車這樣的運動叫旋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 。

二、在觀察、感受活動中認識平移和旋轉

1、同學們你們去過遊樂園嗎?(去過)那裡有平移和旋轉現象嗎?讓我們趕快去看一看。

2、看書:遊樂園情景:(空中列車、空中搖滾、過山車、旋轉木馬、空中自行車。)它們分別在做什麼運動?(集體判斷)

3、除了遊樂園和我們的玩具世界中有平移和旋轉現象,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嗎?我們想一想:(電梯、升國旗、風車)。

4、除了這些,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或旋轉的現象?和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5、指名說一說並判斷是不是平移或旋轉。

(旋轉:開啟的電扇、轉盤、擰螺絲釘,走動的鐘表指標。平移:推車、划船、滑雪、走路、起落架、推拉窗、門。)

6、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現在請你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一想怎樣的運動就是平移,(物體沿直線方向運動,其本身大小、形狀方向未發生變化)。怎樣的運動就是旋轉。(物體以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進行圓周運動,其本身大小、形狀方向未發生變化)。

7、誰能做一個動作,用你無聲的語言告訴大家這就是平移,這就是旋轉。

8、指名錶演。

9、誰還想做?大家都想做,好!全體起立。靜靜的,用你喜歡的方式,做一個平移的動作。再做一個旋轉的動作。(學生做平移和旋轉的動作)

10、從大家精彩的表演中我看到了你們每個人心中的平移和旋轉。比較一下平移和旋轉你們的感覺一樣嗎?(不一樣)有什麼不一樣?(叫1 ——2名說)

生:旋轉有點暈,平移很平穩沒什麼感覺。

11、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感受,聯想生活實際判斷下面物體的運動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

用手勢來判斷,這表示平移… 這表示旋轉。

學生回答:

(a)拉抽屜時,抽屜在做平移運動。

(b)擰水龍頭時,水龍頭在做旋轉運動。

(c)小船行駛時,小船在做平移運動。

(d)鐘錶走動時,鐘錶指標在做旋轉運動。

(e)推動推拉門時,推拉門在做平移運動。

(f)轉動方向盤時,方向盤在做旋轉運動。

三、在操作、觀察、活動中學習計算平移的格數:

過渡語:看來同學們對平移和旋轉現象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了。如果把平移的現象表現在紙上,又該怎麼做呢?讓我們來做一做。

(一)做一做

1、請同學們拿出操作材料,把圖片和紙上的小鴨子重合。現在把圖片向上平移2個格,該怎麼做,自己移一移。

2、誰願意到臺前演示一下你是怎麼平移的?

(1)一名同學邊演示邊說。

(2)師:圖片再向右平移4個格呢?動手移一移。

(3)師:你們和他移的一樣嗎?

3、你們能給圖片下個命令讓它繼續平移嗎?,自己移一移。

(二)說一說

過渡語:通過平移,圖片子由一個位置移動到了另一個位置。那怎樣計算圖片子每次平移的格數呢?請看螢幕,想一想圖片是怎麼平移的?你能根據畫面完成下面的填空嗎?

指名回答。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叫2——3名)

生:我是一個格一個格數出來的。

生:圖片之間有3格,再加上圖片本身佔的一個格,所以圖片向左平移了4個格。

我們一起看一看同學們填的對不對?

(三)填一填

過渡語:如果讓你大家自己獨立看圖填空,你們會填嗎?(會)

1、請同學們開啟數學書第57頁自己獨立完成:填一填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訂正結果並用課件演示結果。

3、想一想圖形在平移後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

生:位置變了。形狀、大小、本身的方向沒有變。(觀察:飛機的頭都是朝上的。)

四、課堂小結:

隨著鐘錶指標的旋轉這節課的學習即將結束,這節課你們學的高興嗎?為什麼?

1、認識了平移與旋轉現象。

2、學會了怎樣計算平移的格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