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我的戰爭》觀後感3篇

校園 閱讀(1.96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戰爭》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戰爭》觀後感3篇

《我的戰爭》觀後感1

《我的戰爭》講述了一群平凡而又偉大的年輕人,為保家衛國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殘酷的戰場上經歷生死考驗的感人故事。影片體現了中華兒女前赴後繼,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作為男主角,劉燁在片場沒少被炸,對此他笑著說,“導演炸得挺開心,我們就真的很危險!”演員王龍華更自曝手曾被炸傷,血流不止。劉燁說也正是拍攝中的這種危險,讓他更加佩服當年浴血奮戰的英雄們,“《我的戰爭》的片場佈置得很真實,給我一種我就在戰場的錯覺,那種感覺其實挺嚇人的。在戰場上,可能一個冷槍、一個地雷,你就犧牲了,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那時候人們的勇氣,很了不起!”

雖然影片八成以上都在“打打打”,但穿插其中的戰地情還是值得一說。劉燁飾演的九連連長孫北川喜歡上王珞丹飾演的文工團隊長孟三夏,但他是個粗人,情話不懂說情書不會寫,喝醉了酒就嚷嚷“要親人家嘴兒”。行為雖然很糙,但感情卻十分深沉。片中,他一邊為壓到地雷的王珞丹排雷一邊說著道歉的話分散其注意力的一幕,著實令人感動;而他在最後一戰前將存下的錢和老家地址交給王珞丹時,那種託付生死的感情也頗為動人。

《我的戰爭》觀後感2

我觀看了一部名為《我的戰爭》的國產愛國電影,它講述了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故事。

在影片中,最開始先是表現出一幅洋溢歡快的景象,再到後面表現出來的是戰爭的恐怖,最後表現的是中國人民痛失親人的悲傷。這其中的劇情環環相扣,直擊主題,反映的不僅是國與國的戰鬥、人與人的戰鬥,在更深處表現的是一個人心中的戰爭:究竟是為了活著而臨陣脫逃,還是為了國家而光榮犧牲?

這部影片中,軍人們的英勇抗戰、機智勇敢、光榮犧牲貫穿了整個抗美援朝的鬥爭史。軍人們那鋼鐵般的意志、熱血灌溉的心、雄渾的嗓音,彷彿讓人重新回到了那一年的戰場上,讓人看到了那殘酷、現實的場景。本片雖主要描述戰士們的.英勇,卻實際反襯出戰爭的殘酷。我們不能把電影中的場景與實際相提並論,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反對戰爭,呼籲和平。

所以,我希望,地球上再不會有戰火,和平鴿會飛向每一個國家,讓那裡的人們看到未來,感受和平的溫暖。

《我的戰爭》觀後感3

所謂準備,是研究戰爭,研究戰爭中具體的人。那些經驗不可能親歷了,只能通過第二手、第N手的資料去分析,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心力投入。我沒有這個條件,必須馬上動手。能夠依賴的只有自己的人生經驗和世界觀了,我的從軍經歷和所受的教育提供了潛在的幫助,我的侷限性恰恰也在這裡,但是這並不妨礙我的真誠。

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是志願軍官兵一致的慷慨赴死的氣勢,這種罕見狀態震驚了全世界,至今仍有巨大影響。在100多年來的屈辱史中,這是民族氣質的一次逆轉和爆發。我想尋找答案,但是我不可能通過一個倉促寫就的劇本達到這個目的。我會繼續尋找。

我設計了孫北川這個人物,他是農民子弟,在炮火中還惦記著以後回老家種地;我還設計了孟三夏等文藝女兵,武中有文,顯現了與農民的現實主義相對應的小知識分子的浪漫主義。構思劇本時,恰逢各類選秀節目盛行,我就忍不住想,這些靚男美女如果生在當年,競賽選拔志願軍文藝兵會是怎樣的場面?我甚至設想了1950年兩個文藝青年在上海蔘加徵兵面試的情節,沒有用上而已。

時代不同,偶像不同,有些慷慨悲歌之志或許可以被貶低,卻是永遠不應該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