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三篇

校園 閱讀(2.72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三篇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課,有學生45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學校生活,學生的習慣和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們學會了與人合作,有了餘人合作的意識,聽課習慣也有了很大提高,針對本冊教材的特點還有學生自身的特點,對本學期的教學做如下計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一、位置,二、20以內的減法,三、觀察物體,四、認識圖形,五、100以內的數,六、找規律,七、認識人民幣,八、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九、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做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資料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材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7.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豐富的素材。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3.教學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數學教學要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標準》認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數學的教學內容不僅要包括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等現成的知識,還應包括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不僅可以體會一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數學結論是怎樣得出的,某一數學知識是怎樣應用的,等等,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通過在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數學去解決問題,並且獲得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措施

1、態度習慣。

找個別學生談心,使嘵之以理,動之以情。與部分家長聯絡(包括優生與後進生),主要從更上一層樓的角度,與家長進行溝通。

2、知識能力

利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進行必要的輔導,(為不增加學生負擔,輔導的同時適當減少書面作業)發動優生進行互幫互助,採取先學生自願結對,後教師統籌安排的方法,給每一位後進生找到自己的幫助人,為達到互相提高的目的。Ww步想法如下:

(1)為保證有互助時間,對相關學生採取適當減免書面作業的優惠政策,使後進生有被幫的時間。

(2)對優生進行鼓勵,如果自己所結對子有進步,學期結束開學評比“互幫互助積極分子”給予獎勵。

3、檢查習慣的培養。

教師利用上課時間,進行一步一步的指導,從培養學生檢查意識開始,不僅知道檢查的重要性,更能把檢查作為自己的一種自覺行為。對學生的作業力爭面批。

五、全冊課時安排:約67課時

一、位置…………………………………………………………………4課時

二、20以內的減法………………………………………………………12課時

三、觀察物體………………………………………………………………

四、認識圖形………………………………………………………………3課時

五、100以內的數…………………………………………………………9課時

六、找規律…………………………………………………………………5課時

七、認識人民幣……………………………………………………………4課時

八、100以內的加減法(一)……………………………………………16課時

九、統計……………………………………………………………………4課時

數學實踐活動………………………………………………………………

總複習………………………………………………………………………6課時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數與代數領域:

安排五個單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第二部分是計算,三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四 、六單元教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這兩個單元裡還要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第三部分是常見的量,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本冊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與原教材相比在內容編排上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把原一年級上冊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放到本冊作為第一單元,把原二年級上冊教學的兩位數的加、減筆算提到本冊,把原一年級下冊教學的乘法的初步認識和1~6的乘法口訣兩個單元推到二年級上冊。這次調整是在對實驗區實驗狀況進行認真調查、廣泛聽取實驗教師意見並作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

調整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宜同步進行。兩種演算法的思路不同,加、減交叉安排不利於學生掌握加法思路和減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練的情況下,也難以利用加減的互逆關係進行想加算減的思考。所以把原來一年級上冊安排的20以內加減法的一個單元分為兩個單元。又考慮到許多學前教學薄弱的'地區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任務太重,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推遲教學。

二是兩位數的加減筆算與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有著密切的聯絡,口算時對算理產生的感悟可以順利地遷移到筆算中去,所以把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筆算編排在一個單元裡,把進位和退位的有關口算和筆算編排在另一個單元裡,這是一種合適的整合。

三是雖然用口訣計算乘法比兩位數的加減筆算容易,但一年級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確有困難,所以推遲教學。

2、空間與圖形領域:

安排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遵照兒童觀察物體由整體到部分,由粗略到細微的認知規律,在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後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是恰當的。

最後一個單元安排期末複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小小商店。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認識計數單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w W w .x K b 1.c o M

3.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含義、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內的數描述日常生活現象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

2.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的重要性;通過相應的口算和筆算的練習,提高進行加、減運算的能力。

3.在藉助相關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在擺圖形、圍圖形、折圖形、畫圖形以及拼圖形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上學期本班有學生48人,這學期轉出2人,轉進一人,共()人,其中跟讀生()人,正式生()人。

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一定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在上個學期的期末測試中,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其中算術題和看圖列式的失分率較高,因此還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係,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發展數感,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數感主要體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彙總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來表示和交流資訊,理解運算的意義。

1、關於100以內數的認識。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資訊。

(2)經歷運用適當的方式表示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位值制。

(3)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2、關於100以內的加減法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估計運算的結果,發展估算意識和技能。

(3)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4)把加減運算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在實際觀察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

(2)在測量活動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長度單位。

(3)在從立體到平面的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四)在整理與複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學進度安排:

生活中的數…………………………5課時

觀察與測量…………………………4課時

加與減(一)………………………10課時

有趣的圖形…………………………8課時

加與減(二)………………………15課時

購物…………………………………5課時

加與減(三)………………………6課時

統計…………………………………3課時

總複習………………………………4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