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3篇

校園 閱讀(1.55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3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出鐘錶上的整點、半點。

2、知道時針、分針及其表示時間的關係。

3、幫助幼兒理解鐘錶的功能,培養幼兒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樂趣卡:認識鐘錶

2、聲音:鐘錶的秒針

3、塗色:鐘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教師壓低聲音:請小朋友安靜,仔細聽,這是什麼聲音?

播放鐘錶的聲音,請幼兒聽。

二、觀察活動

1、出示鐘錶

(1)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麼?

(2)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12個數字是怎麼排列的?

(3)比比看,兩根針什麼地方不一樣?短短粗粗的這根針我們叫它時針,長長細細的這根針我們叫它分針。

三、實踐操作

1、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說出時間。3-65認識鐘錶請幼兒觀察後說出是幾點。1點,4點,8點.課件:3-64認識鐘錶4點,2點,7點,10點。

2、教師操作,讓幼兒理解並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係。

(1)觀察時間為12點鐘表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仔細看!把分針撥1圈,時針有什麼變化?

(2)教師再次操作,讓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變化。

小結:當分針走1圈,時針走一個數字,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現他們之間的規律

1、看看12點、1點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小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對比時間為12點半、1點半鐘表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小結:當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半點。

3、課件:3-69認識鐘錶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出:分針指6,時針前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錶的功能,培養幼兒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1、你們家裡有鐘錶嗎?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鐘錶?為什麼那麼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錶呢?

2、總結:鐘錶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應該幹什麼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朋友認識了鍾,就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了。時間離開我們就不會回來了,小朋友,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你們記住了嗎?

活動反思:

活動中,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利用課件教學,知識的呈現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地掌握知識。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是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科學教學應該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科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活動中,我首先用舒緩的音樂形成輕鬆的活動氣氛,在認識時鐘環節,我為幼兒準備足夠多的材料,並說明時鐘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從而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本次活動的不足在於,自己在環境創設方面有所忽略,在環境創設中,教師應投放一些可操作的玩具鐘錶,或者一些FLASH遊戲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無論是教師預設還是幼兒生成,任何活動都有一個目標,環境就是為了目標的順利實現而服務的,它潛移默化地促使幼兒根據其原有經驗做出判斷。為幼兒提供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

在今後的教育活動中我會吸取更多的經驗和教訓,爭取做到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逐漸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寫出相應的合成式。

2、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大骰子兩個;小骰子,筆,記錄紙,五角星若干。

活動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東西?(小骰子)在哪裡看到。

2、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玩骰子

1、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麼看的?

2、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多少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圓點合在一起數出來)

3、老師示範寫出合成式。並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

4、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象剛才老師一樣擲骰子並寫出合成式。

5、老師交代操作要求後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巡迴指導。(操作要求: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小朋友把兩個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後輕輕的擲在桌子上,請另一個小朋友寫出合成式。擲骰子的小朋友檢查他寫得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一顆五角星。然後換一個人擲骰子,繼續操作。)

6、請小朋友把他們的記錄紙拿上來,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看看誰獎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遊戲:擲骰抱團

老師擲大骰子,小朋友根據骰面上的點數幾個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背景

本學期根據幼兒園的大的教研活動宗旨,我們大班教研組設定了本學期的活動目標,制定了3次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本月進行了第一次的同課異構活動即大班數學活動《撒花片》,那麼什麼是“同課異構”呢?同課異構”活動是同一教學內容由不同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組織課堂教學,或者某一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在不同教學班級的不同構思、組織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實踐活動。它的價值和作用的主要有:體現教師的個體差異、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比較來選擇更好的授課方式、選擇更好的教學素材、促進教師的發展等。

二、活動流程

1、活動前理論學習《淺談集體教學活動中目標的定位》

2、執教老師教學活動

3、執教老師課後說課、反思

4、大家議課、評課

5、主持人小結

三、同課異構活動實錄

(一)授課 : 地點:大一班 人數:24人

李老師的課堂實錄:

科學活動:撒花片

活動目的:

1、學習用數字記錄撒花片的結果

2、發現多次記錄結果的異同,體驗將八個花片分成兩份,會有不同的答案。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運用互補規律和互換規律。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八個花片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空白記錄單、筆。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2頁。

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7以內的組成。

活動過程:

一、看花片,玩花片

1、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們平常玩的有什麼不同。(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 )

2、數一數,盆中有幾個花片?

3、幼兒自由玩撒花片。

二、撒花片,記花片

1、剛才在玩撒花片的遊戲中你遇到了什麼問題或困難?

2、提出記錄要求。

3、講解:把八個花片握在手裡,然後輕輕撒在桌上,看看撒出來幾個紅的、幾個綠的,把它記在記錄單上;撒一次記一次,記錄的結果和撒出的結果要一樣。

4、幼兒遊戲。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提醒幼兒每次都要撒八個花片,並按要求記錄。

三、相互交流。

1、請個別幼兒介紹記錄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2、你的記錄單上和黑板上的一樣嗎?出現了幾次?

四、尋找規律。

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上面的數字有沒有規律。

引導幼兒發現、運用互補規律和互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