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教師教學計劃

校園 閱讀(1.68W)
  篇一:人教版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中教師教學計劃

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為升高二進高三入社會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二、對教師的要求

1.用新的教學理念統領教學,注重學生的發展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基礎教育,應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語文課程要堅持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統一,既要注意與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有效銜接,關注學生語文發展的實際水平,又要明確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的基本任務,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堅持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就是既要注重語文課程的實用價值和效能,又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文化教養功能;既強調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實際的言語交際活動中,幫助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發展語文能力;又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的過程中獲得思想感情的薰

陶與感染,理解中華民族與世界的多樣的文化,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2.搞好初高中銜接

認真學習《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全面瞭解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總目標與學段目標等。要了解蘇教版國中語文教材,對教材的編寫理念、編寫體例、教學篇目和學習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數。

3.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

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積極主動適應並實踐高中語文新課程,落實高中階段教學目標與要求,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和“發現。創新”五個方面得到發展。

4.深入鑽研人教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全面理解作者編寫意圖,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實際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取捨或調整,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5.按照“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設計教學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領域。

6.守正出新,追求樸實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7.堅持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充分開發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師要認真讀書,鑽研教材,促使自身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與新課程的同步發展。同時,要加強教師之間、學校之間、學校與教研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協作。

8.要善意理解國中教師三年來的苦辛,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要積極解決,不埋怨,不挑剔。

三、教學內容及進度

1、本學期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1和必修2的全部內容。

語文必修1:第一週至第九周

語文必修2:第十一週至第十九周

2、本學期安排四次語文實踐活動。

第一次“詩歌朗誦比賽”,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同學們的朗誦和欣賞詩詞的水平。第二次“報刊剪摘、注評、展評活動”,目的`是激發廣泛閱讀報刊、探求新知的興趣,培養動腦動手的學習技能與習慣,創造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學習氛圍。第三次“作文競賽”,目的是激發同學們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校園文化氛圍。第四次“‘愛我校園,愛我中華’即興演講賽”,目的是鍛鍊學生採集與處理資訊、綜合分析、表達交流、探索創新等多項能力與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文化與爭鳴的良好風氣。

四、提高質量措施: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篇二: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堅持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統一,既要注意與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有效銜接,關注學生語文發展的實際水平,又要明確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的基本任務,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堅 持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就是既要注重語文課程的實用價值和效能,又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文化教養功能;既強調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實際的言語交際活動中,幫助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發展語文能力;又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的過程中獲得思想感情的薰陶與感染,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主要內容

在深入理解《課程標準》基礎上,領會“北京大學聯考高招框架方案”的精神,用以指導高中語文教學方向。

(一)充分做好初、高中銜接工作

認真學習《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全面瞭解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總目標與學段目標等。要了解國中語文教材,對教材的編寫理念、編寫體例、教學篇目和學習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數。充分了解本屆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習情況、能力水平及思想特點,研究會考試題形式、能力要求上的變化,以保證高一教學的高起點和平穩過渡、銜接。

(二)要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積極踐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他們創設良好的自主、合作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引導他們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成長和發展。

(三)深入研究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高一階段,應該從編寫意圖、編排體例、目標要求、單元特點、練習層次等方面對必修和選修的教材進行系統地研究,並依據課程標準,針對學生實際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整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按照“三個 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和“發現·創新”五個方面得到發展。

(四)加強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寫作教學,都需要訓練學生對生活 的細緻觀察和深入體驗,要加強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化“以語言、文字、圖表、法則等搭建起來的知識場景”為學生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場景,引導他們面向、聯絡、親近、迴歸生活,使學習得以保持實踐的意義、生活的趣味和生命的格調。

(五)強化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傳統文化,思考、領悟和汲取蘊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現實生活與優秀傳統文化的互動。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優秀傳統和先哲智慧,加強有關專題的研究,加強應用性,並使之自然滲透到學生日常行為和道德追求中,樹立對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引導學生具有國際視野,在瞭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礎上,感悟中華文明魅力,深化對祖國 的感情。

(六)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和專題教研活動

各校充分開發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師要多讀書,努力鑽研教材,促使自身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與課程同步發展。同時,要加強教師之間、學校之間、學校與教研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協作。各學校以備課組為單位,以小專題形式研究教學實踐中的典型問題,提高教學實效,提高科研水平。

(七)開展讀書活動,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以名著導讀為契機,積極開展各項讀書活動。書目的確定可採用學生提供、教師推薦相結合,根據學生學習基礎和閱讀能力,適度、科學、定期開展讀書活動。活動推進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閱讀情況、興趣愛好、存在困難等,活動方式應多種多樣,比如組成讀書小組、每週寫讀書彙報、定期交流讀書心得等,充分與家長溝通並取得學校和家長的支援,努力提供平臺展示、推薦優秀閱讀成果,形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和會讀書的良好品質。

(八)教學內容及進度

語文必修1:第1周至第10周 語文必修2:第11周至第21周

(九)考試及時間

期會考試各校自主命題。

考試時間:11月3日

期末考試由教師進修學校統一命題,統一考試。

考試時間:2016年1月13日

三、重點活動

(一)暑假安排部分學校研究高一起始階段教學的六個小專題:如何開展高中語文第一課(第1周);促進文言文教學由“言”到“文”的轉變;記敘文寫作“由段到文”序列化設計;課堂作文與生活情境關係的研究;對必修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的開掘;如何有效開展讀書活動。開學後或以教材教法形式彙報,或形成小論文,或舉辦研究課、專題討論會。

(二)建立“青年教師發展團隊”,舉辦四次交流彙報活動。重點輻射普通校,從課堂教學研究開始。聘請市區學代、骨幹教師指導。

(三)備課組長研討會二次和中心組活動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