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

校園 閱讀(8.09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1

在一個學生受教育的十幾年時間裡,會遇到多少個老師呢?粗略估算下,少說也有幾十位吧。能被他記住的能有幾個?這些老師是什麼原因留在了他的腦海裡?那些在他跌倒時輕輕扶了一把的,那些在他迷茫時指引方向的,那些在他無助時投以信任目光的。那些有智慧的有個性的,或是溫柔或是嚴厲的老師,像一盞一盞的燈,在他的童年世界裡成為了最難以忘記的畫面。

直到今日我依然感謝我國小五年級的班主任周芳老師,在我犯了嚴重錯誤時沒有喊家長,也沒有當同學面批評我。只是把我叫到走廊上輕言細語的把利弊向我分析。謝謝她能夠原諒我一時的不慎,保護好了我柔弱的自尊心。之後這麼多位老師,有的學識淵博,有的才華橫溢,但是對於我來說周老師才是那盞給我溫暖的燈。今天,我又一次從吳非老師的筆下深深地感受到了燈的教育內涵。

這是一本很平凡的書,書中記錄了六十個不同的老師經歷的教育故事。這六十個小故事,就像一盞一盞的燈,從不同的角度以小見大、深入淺出,直白而樸實的文字像燈光照亮讀者的心。在這些故事中或多或少能看到與我們類似的教育經歷,讓我有所觸動的有很多。

這裡想分享其中一篇叫《小志的石榴》。文章中的小志長得憨憨的,眼睛一個大一個小。在班上應該是那種不起眼的小孩。潘老師很愛吃石榴,有一天潘老師剛進教室,小志就笑容滿面的遞給他一個黑乎乎的塑料袋。裡面是半個石榴,可能掰開很久了,皮打著卷,上面一層石榴子乾癟癟的,像被啃過。潘老師看到髒兮兮的,伸手一推,笑笑說:謝謝,老師有好多,你自己吃吧。到了中午,潘老師分完飯後,小志又走到面前說:老師,你中午沒有水果,吃石榴吧。看到經過半天揉搓擠壓更黑更爛的石榴,潘老師尷尬的推開了石榴。小志看看他,走了。到了下午的寫字課,小志又上臺來送石榴。這次其他同學嚷了起來,“老師,你吃吧,他早上就帶來了,一直在手裡握著,上課還抓著呢。誰都不讓碰。哪個老師都不給,就給你。”原來前一天晚上家裡吃石榴,小志特意留了半個,還藏在被子裡沒讓媽媽知道。看著眼前靦腆的小志,潘老師愣住了,這哪裡還是石榴,分明是小志送給他的一顆鮮活纖弱的心。他卻一直在嫌棄推開這顆心。潘老師剝了幾顆放進嘴裡又放了幾顆在小志嘴裡。小志開心的笑了。

看到這個故事,不由得想到平時有很多熱情的學生們也會時不時送個小零食送個自己做的小玩意給我。我一般會對他們說:謝謝,你們自己吃吧,你們留著玩吧。下意識覺得小孩子的東西不好意思吃,那些對於他們來說好玩的東西我們大人覺得沒意思。他們通常也是回答:哦,好吧。不會像小志這麼執著。所以我從來沒有考慮過拒絕他們是否正確。看了文章之後,我有點後悔了。當他們興高采烈的拿著自己以為最好吃最好玩的東西送給老師時,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氣啊。他們一定是喜歡這個老師的,希望老師能欣然接受並且與分享他們的快樂。被拒絕時,這份欣喜變成了失落,也許下一次就不愛與人分享了。

吳非老師是這麼總結的:面對兒童用雙手捧過來的東西,無論如何不要漠然視之,因為那上面有人間最純真的愛,愛護他們的純真,不拒絕學生的心意,有時,教師必須蹲下來和他們對話。我想下一次再有學生送我東西,我一定會蹲下來微笑的說聲謝謝。

先賢有言,當一名學生畢業後,把學校教給他的知識全忘掉,剩下的才是教育。我們應該在工作中反思,我們的行為在孩子眼中是什麼樣。我們應該成為學生的燈,作這樣一盞最亮的明燈,點亮孩子的世界,點亮孩子內心的真善美,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2

這學期我讀了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感受頗深。品讀這本書中的60個教育故事,從序言到後記,讓我一次次的感動。

生命需要照亮,這種照亮首先來自自我,來自理想,來自人性的本質力量。對於教育工作來說,這種照亮更具有真實而永恆的意義。她對於我們自己,對於我們的學生,遠比所有眼前可以爭取到的功利都來得長遠與珍貴。這“一盞一盞的燈”,能點亮我們的記憶,點燃教育的燈芯,更能照亮學生未來的路,也是我們自己前行的動力。在這些故事中,我最愛的是《開在角落的花》。

《開在角落的花》是一個可愛的“星星的孩子”(患有自閉症),她在角落被人們時常忽視,然而在她寂寞的世界裡,同樣存在美和愛。教育的價值是對生命的尊重,作為老師更應該關注這樣的孩子,給他們的愛是無所不在的。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我們的腳步太過匆忙,我們總在錯失一些美好的人和事,而清清在她的世界裡尋找到了美。也許,你在感慨上帝的不公,為何將這樣的孩子生下來,不能像我們常人一樣享受生活,其實不然,她的心裡其實不需要你的憐惜。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秋日湛藍的天空,秋日的碎金般的陽光,而清清,這個可愛的“星星的孩子”,卻能看到花壇角落裡被人們忽視的小花,能懂得欣賞花的美,甚至能勇敢而直接地表達內心的歡喜!看到這樣的孩子,內心是一次的震撼!

我班的趙藝同學是智障兒,不會寫一個字(包括名字),整天用水彩筆在自己的臉上塗鴉,有時還放聲的裝哭,看見老師來了就用一張白毛巾一邊擦眼淚一邊大笑,把眼睛擦得紅紅的,惹得老師哭笑不得,有時把同學的本子淋溼後再撕壞,把老師用的田字格撕得不成樣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兩個小動作讓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一次是我用抹布抹窗臺,他快速的來到我身邊,“老師,我來抹。”他話沒說完,我還沒回過神來,我手中的抹布已經被他一把搶過,認真地抹起窗臺來,()我的心莫名的痛了一下,有多少個優秀的好孩子在我身邊,對我抹窗臺熟視無睹,他們玩的好開心,而趙藝這樣的孩子,我不知道當時他是怎麼想的,抑或他根本什麼都沒想,他就那樣說了,並且那樣做了。記得第十三週星期二,醫院來我們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叫留守兒童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小會議室,我班的趙藝同學在我的帶領下,剛走到操場,他一看見那麼多陌生人站在小會議室外面的走廊上,立即躲在我的身後拉著我的衣角,跟著我進了小會議室,健康檢查的最後一項是抽血,我撫著他的肩,連聲說:“不痛、不痛、不痛……一點都不痛……”他也跟著我反覆著說:“不痛……不痛……”並且不斷地搖著頭。抽血剛一結束,我彎下腰正準備去叫他跟我一起回教室,沒成想這孩子一下子站起來,說:“老師,我們走。”說完,抬腳就走出了小會議室。這一瞬間,我的心又一次感動,他居然曉得叫老師走。我在他後面慢慢吞吞的走,心裡一邊感動著,步子就走的慢了些。誰知他走到操場上,轉頭看見我走得很慢,又叫了一聲“老師,走快點,跟緊我,別丟了。”說完他就放慢了腳步,真的害怕我走丟了,這個時候的我,心靈再一次震撼(其實我心裡是五味雜陳),誰說智障兒沒有情感?他們也有情感美。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著極其豐富的情感,只是他們平時不容易表露,也不容易被別人發現和認同,他們的智商不高,情商確是驚人的高。他們就像是開在角落的花朵,需要我們細心發現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美。面對趙藝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的我,內心是一次又一次很大的促動,讓我知道對這樣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愛,更多的尊重,讓他們在的愛的環境裡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僅每個老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其實,有時候孩子的一個舉動也能夠點亮老師的心靈,讓每一盞燈,照亮彼此前行。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3

《一盞一盞的燈》這本書我一口氣讀完了。一個個小故事背後都有著一個個不同的人生,溫暖,智慧,更耐人尋味。他們離我們是如此的近,如此的近,沒有說教,有的是思考和感悟。

讀這本書的第一感悟是書名起得好。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人們習慣將老師比喻成蠟燭,蠟炬成灰淚始幹;比喻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雕琢別人的靈魂……偉岸、高大、無私、奉獻、能主宰一切。其實教師,極其普通,甚至卑微。我們教師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因為教師首先是人,然後才是教師。這本書的名字叫《一盞一盞的.燈》,把教師比喻成“燈”非常貼切。我們教師是學生引路人,指導者,幫助者,但不能錯位包辦一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我們教師僅僅比學生早知而已,是學生人生中的某個驛站中的一盞燈罷了。作用就是為經過此地的路人照明,幫助他們安全通過。我們老師是燈,我們的學生就是那燈下的行人。在黑暗泥濘的夜晚,我們是他們趕路的希望、動力,能給他們信心、溫暖,是他們短暫棲息的地方,暫時依靠的臂膀。在學生的讀書生涯中,我們各個學段的老師都亮起各自的那一盞燈,一程又一程,一盞又一盞,那麼我們的學生就能順利達到所去的彼岸。燈,在黑暗裡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溫暖別人也溫暖自己。我們教師就該像燈一樣愛學生也要愛自己,教育學生也在教育自己……燈,就是對我們教師最好的寫照,所以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的書名《一盞一盞的燈》。

翻開《一盞一盞的燈》的書,書裡的故事如清泉流過,給在炎日夏季的我以清新。整本書共三輯,美麗的愛與微笑,為了人,先照亮自己。書中有發生在公開課中的故事,為“我想聽你把話說完”拖堂的代價,有“坐在講臺邊的學生”給上課帶來的驚喜,有向“課託”說不傳遞正能量的勇氣。書中也有記敘引發我們教師深思的故事,“她從不穿裙子”是有原因的,我的姓名為什麼被打了紅槓,多年前的那個不經意的“中”給學生的傷害是如此的深,“憑什麼稱差生”告訴我們差生真的不差是我們出了差錯……書中還有小事大教育,如“雖然只有一元錢”但關係到誠信;“一念之差”不要小題大做,誰不會犯錯,改了就行;“鄭重其事的道歉”是勇於擔當的勇氣……特別是最後一篇文章《我要這樣生活》告訴老師我們要做什麼樣的老師呢?顛覆著傳統的觀念。八小時內高效教學工作的教師,心中有學生;八小時之外自由的人,心中是家人朋友。教師不能被動的被推向道德制高點的神壇,因為退去教師身份還有其他身份。教育的基石是真實,無需為之感動,感動的背後其實就是摧殘,摧殘教師,摧殘學生,摧殘課堂,摧殘教育。病牛犁不出好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但是並不一定要做太陽底下最無謂的犧牲。奉獻教育,不是短暫的生命消耗,而是該持久的動力支撐。所以,“病了,就休息。累了,就放鬆。看,休憩之後的奔流更有力量。聽,調整之後的步伐更為堅實。深諳動靜之理的工作才最能體現高效,懂得進退的人生才是真有意義的人生。”

《一盞一盞的燈》告訴我們,教育要充滿愛,愛別人也愛自己;教育無大事,教育也無難事,做一個有心的教師吧。是的,《一盞一盞的燈》也照亮了我對教育的重新認識,以人為本,關愛學生。我鄭重地點亮起自己這盞燈,追隨名師們而來,也讓自己的燈下像名師們那樣留有許多小而有味的故事,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溫暖自己的時空。堅持留心、堅守信念、堅定信心,做一盞默默無聞的燈,平凡不凡,簡單不簡,小而不小,讓走過燈下的人,過之憶之,想之念之,也說這盞燈下風景好。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4

我相信,老師們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或多或少一定發生過一些感人的故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就記錄了許多和教育教學有關的,和學生有關的故事,這本書的題目叫《一盞一盞的燈》。看著題目,就會感到一陣陣溫暖。燈,照亮夜行者的路。燈,溫暖夜行者的心。這燈,就是老師,一盞一盞的燈,就是學生在求學路上遇到的一位又一位老師。

這本書裡,記錄了60個小故事。翻看這本書,你一定會產生共鳴,這個故事好像我也經歷過。讀著這些故事,你會覺得故事中這個調皮的學生,怎麼這麼像我們班上的那個小王啊!是的,這些故事發生在校園,在課堂,發生在學生和老師之間,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了。但每一個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盞燈下走過的人也是不同的。這些故事,有的是關於智慧的,有的是關於愛心的,有的是關於自信的,有的是關於公平的。

《小志的石榴》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小志的孩子,把半個石榴拿給老師,是怎樣的半個石榴呢?可能已經掰開很久了,撕開的皮打著卷,都鏽黑了;上面一層的石榴籽,要麼缺損,要麼乾癟,像被啃過、摔過似的,看起來髒兮兮的。一開始,老師不想要,就婉言謝絕了。可這個孩子非常的固執,早上給了一次,午飯後又給,傍晚還給,老師終於明白,孩子捧給他的不僅僅是半個石榴,而是一顆鮮嫩纖弱的心。原來,這石榴是前一天的晚上,媽媽給孩子的,孩子覺得很好吃,就留了半個悄悄地放在被窩裡,第二天送給他最親愛的老師。

我很慶幸,我是一名國小老師,“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是最純潔、最透明的。我們班也有這麼一個孩子,叫夏彤。有一天早上,她來到我辦公室門口,我問她有事嗎,她進來塞給我一個小芒果,我說你自己吃吧,她不肯,跑了,我只好把芒果放在辦公室桌子上。吃好中飯,她又跑到辦公室門口,頭往門裡張望,問我:“老師,芒果甜不甜?”我抱歉地笑笑,“哎呀,我忘吃了。”“老師,你一定要吃,很甜的。”說完又跑了。我小心地剝開芒果嚐了嚐,果然很甜的,比蜜還甜。下午,我到班裡上課,下課的時候經過夏彤的座位,我輕輕告訴她:“芒果非常非常甜。”她望著我開心地我笑了。

還有一個小故事,可能老師們也會有感觸。說的是一個骨幹老師借班上課,那個班有四十九個孩子,可這個老師只要四十個,因為人少好組織。這就為難了原班級的班主任:從四十九個孩子中去掉九個,怎麼去?她絞盡腦汁最後想了一個辦法:讓另外一個班的老師挑九個孩子,說邀請他們去另一個班講故事做遊戲。當那九個孩子排成一隊,驕傲地跟班主任說再見的時候,這個班主任的眼淚都滴下來了。後來,那九個孩子也知道了別人去上公開課了,一些孩子覺得不公平,哭了;可有的孩子覺得他能被選中講故事,也是一種榮譽。但在這個班主任的心中,永遠都有對他們的愧疚。

捫心自問,我們有過不公平地對待孩子的地方嗎?我們有過不讓很調皮的人不去上公開課嗎?我們有過上公開課的時候,訓練孩子們怎麼舉手、怎麼回答問題嗎?我們有過打心底裡厭棄那些成績不好、衣著邋遢的孩子嗎?當然,老師不是聖人,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是,別忘了,你更是老師。一盞燈,首先得先照亮自己,才有能力去照亮別人。

書中的60個故事都很短,可能半天時間你就能把它看完。但每個故事都能觸動你心底的那根弦,我可以像故事裡的老師一樣去對待我的學生嗎?答案是肯定的。願每一位老師都成為一盞燈,一盞一盞的燈串聯起一條明亮的大道,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這些燈中有你,有我,希望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勤奮,用我們執著的信念,讓燈發出更明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