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杏花》原文賞析

校園 閱讀(2.25W)
《杏花》原文賞析1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杏花》原文賞析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裡。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註釋

⑴悴憔:即“憔悴”。

⑵腸:一本作“腰”。

賞析/鑑賞

《杏花天》,雙調小令,五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韻。此詞長短句稍近《端正好》詞,區別在於:《端正好》詞六字句折腰;《杏花天》詞六字句連為一氣。

“蠻姜”兩句,先述湯中調料。“蠻姜”、“豆蔻”都是調味佳品。此言將蠻姜、豆蔻放入湯中,使湯更為鮮辣、香氣誘人,嚐了這湯後,舌底如沐春風,令人經久難忘。“江清”兩句,述湯的作用。言這湯汁清冽誘人,最能消解酒後的殘醉,而湯中誘人的香氣,使老病的詞人聞到後,自覺病情稍減,竟能起床來想一嚐鮮味。上片寫湯中調料及湯的作用。

“停嘶騎”兩句,寫售湯之處。言湯香四溢,使男的停馬留步,女的眉梢含意,過往行人都希望能嚐嚐這種香湯美味。而出售這種香湯的地方,記得就在東城邊,每天凌晨擺設的小攤之中。“紫檀”兩句,承上再贊攤中香湯。言紫檀色的香湯,不斷地在鍋中翻滾,就在數株垂楊下的小攤上不斷散發出令人垂涎欲滴、斷腸掛肚的香味來。下片重在贊香湯攤。

夏承燾箋:近人周泳先雲:“宋人詠茶、詠湯各詞,皆宴席進茶、進湯時所作,以付歌妓者。”此詞有“記曉色東城夢裡”當在妓家歸來之作。可與《玉樓春·京市舞女》中“問稱家住城東陌”句參看。

《杏花》原文賞析2

原文:

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原文

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

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閒自思。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詩詞賞析:

此詞描寫暮春季節,深閨思遠的心情。上片以景襯情。杏花飄落,如疏雨灑在湖邊的長堤上,散發著芳香。“高樓簾幕垂”,明寫景物,暗寫人物的思想、神態和感情。下片以聯想古詩詞的意境,寫思婦的春愁。全詞含蓄蘊藉,清新婉約。

《杏花》原文賞析3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

阮閱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干。一雙燕子,兩行徵燕,畫角聲殘。綺窗人在東風裡,灑淚對春閒。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阮閱今存詞僅六首。這是一首相思詞。開頭兩句,以形象鮮明的筆觸繪出了一幅早春圖:春寒料峭,杏花初綻,繡樓欄杆,夕陽斜月。這是景物描寫,它暗寫了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為人物勾出了一個典型環境。聯絡上下文,讀者從這環境烘托中可以看到:一位思婦在早春二月杏花初綻之時,迎著料峭的春寒,登上色彩綺麗的繡樓,倚在欄杆旁,看著落日晚霞飛舞、斜月冉冉升起。她靜靜地觀看眼前景,默默地思念遠方徵人。這幽靜、淒寒的典型環境,正暗暗地烘托出一個憂思難奈的人物情態。從“黃昏”到“斜月”初升,以景物變化寫時間推移,又巧妙地展示了思婦佇立樓頭,遠望良人的時間之長,暗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此乃“一石三鳥”,用筆頗精。“一雙燕子”是思婦眼前所見之景,燕子雙雙,比翼齊飛,呢喃作語,這是多麼歡樂的景象,它反襯出思婦的形單影隻,無限孤寂。這正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王夫之《姜齋詩話》捲上)“兩行徵雁,畫角聲殘”是思婦仰望所見與所想。仰望晴空,兩行徵雁遠飛,將她的思緒牽到遠方。良人此時此刻正在邊陲,聽戍樓上畫角淒厲悲咽,正在思念家鄉,思念她吧!這裡運用想象,從對方寫起,從而有力地表現了思婦的一往情深。

上片寫景,以景託情;下片寫人,在上面景物的層層鋪墊襯托下,人物進入畫面。“綺窗人在東風裡,灑淚對春閒”,寫閨中人在華美的窗下迎春風而佇立,思念遠方的徵人,不覺灑淚胸前。這兩句以白描手法勾出了思婦的形態、情思。上片是明寫景,暗寫人,情如一股澎湃的春水,至此,浩浩蕩蕩無法遏止,情化為淚,揮灑於東風裡。“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青山”,這三句結得巧妙,運用想象手法,寫遠方的丈夫正在思念自己:想家鄉的妻子是不是仍像舊時那樣,眼如秋波,眉若春山,還是那麼年輕嬌美吧!這一想象,使筆鋒陡轉,突然落到對方身上,如此,意境開闊,別具情味,更深切感人。正如浦起龍所說:“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這種手法,古代詩人常用之,如“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均表現了情深一往,愛意彌堅,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篇情思委婉、深摯,辭采自然凝鍊,構思巧妙。運用白描與想象,上片句句寫景,句句暗寫人的情思;下片寫人,有形有神,有心理刻劃。在章法上多變化,有景物烘托人物的正面描寫,也有“從對面飛來”的側面描寫,如此多面勾勒,使全詞蘊藉而又深刻。

《杏花》原文賞析4

原文:

石樑度空曠,茅屋臨清炯。

俯窺嬌饒杏,未覺身勝影。

嫣如景陽妃,含笑墮宮井。

怊悵有微波,殘妝壞難整。

詩詞賞析:

此詩前半首寫花影,突出水中的花影之美勝於花的自身;後半首由水中花影,聯想及南朝陳後主及貴妃張麗華國破人亡的境遇。此詩藝術構思的獨到之處在於,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嬌美豔麗,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現她在水中嬌嬈的倒影。

首聯石橋跨過了空曠的水面,茅屋正在清澈閃亮的溪水畔。這裡用了兩個形容詞:“空曠”“清炯”,都借指水面,是用了修辭中所謂借代的方法,以形象具體的特徵代替抽象的概念,遂令詩意豐滿,形象鮮明,如直說石樑渡河,茅屋臨水,則興味索然了。

頷聯說俯看嬌美豔麗的杏花,似乎並未覺得它本身比水中倒影更美,王安石很懂得水中之影的妙處。尋繹其原委,水中之影自有一種清瑩而縹緲的美感,嚴羽《滄浪詩話》狀詩之無跡可求、透徹玲瓏就說:“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王安石愛看水中之影,正是深知箇中三味,意在追求一種空靈玄妙的韻味。

頸聯以張、孔作比,說杏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動人。以花比美人是詩家常語,這裡以美人喻花則覺新警。

尾聯承上而來,也還是將人擬花,然而寫微波盪漾,花影繚亂的景象,便令此二句翻出新義。詩說水面的漣漪,將水中這位絕代佳人的容顏妝飾弄得殘破難整,令人惆悵不已。因為上文已將杏花比作景陽妃,所以這裡的“殘妝”也顯喻杏花,只是前用明喻而此用暗喻。“殘妝壞難整”一句寫花影凌亂,形象生動而富有動態的美,情韻絕勝。

此詩雖詠臨水之杏花,然全詩不著一花字、水字,詩人像是有意避開坐實的刻鏤描摹,而杏花的風姿神韻全以空靈比況之筆出之,給人一種含蓄深邃的美感。其實,寫杏花臨水及其水中倒影這一景象,在唐人的詩中也早已有過,如吳融的《杏花》詩“獨照影時臨水畔”,然而王安石之詩所以能超越前人,就在於他表現這種景象所用的手法巧妙新穎,造成了十分動人的藝術魅力,能引起讀者無限美妙的聯想。

《杏花》原文賞析5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宋朝 宋徽宗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閒院落淒涼,幾番春暮。(閒院一作:問院)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譯文

剪裁好白色的絲綢,輕輕疊成數層,又將淡淡的胭脂均勻的塗抹,時髦的漂亮衣服,豔麗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簡直羞殺了天上的蕊珠宮的仙女。紅顏易凋零,更何況,經歷了多少無情的風雨,面對愁苦的情景,扣問淒涼的院落,還要經受幾番春暮。

誰幫我寄去重重的離愁,這雙飛的燕子哪裡懂得人間的苦痛。天遙地遠,萬水千山阻隔,哪裡知道故園今在何處?只有在夢中有時曾去。就連夢也難做成,因我痛苦的徹夜難眠。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註釋

宴山亭:詞牌名。一作《燕山亭》。與《山亭宴》無涉。以宋徽宋趙佶詞為準。雙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上片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為感嘆詞語,第十句首字領格,引領兩個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領格。下片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為感嘆詞語。第十句為上三下四句式。此調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張雨諸詞可校。

冰綃:潔白的絲綢,比喻花瓣。

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靚(jìng)裝:美麗的妝飾。

蕊珠宮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宮。

憑寄:憑誰寄,託誰寄。

者:同“這”。

無據:無所依憑。

和:連。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賞析

詞通過寫杏花的凋零,藉以哀傷自己悲苦無告、橫遭摧殘的命運。詞之上花先以細膩的筆觸工筆、描繪杏花,外形而及神態,勾勒出一幅絢麗的杏花圖。近寫、細寫杏花,是對一朵朵杏花的形態、色澤的具體形容。杏花的瓣兒好似一疊疊冰清玉潔的縑兩,經過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勻稱地暈染上淺淡的胭脂。朵朵花兒都是那樣精美絕倫地呈現人們眼前。“新樣”三句,先以杏花比擬為裝束入時而勻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顏光豔照人,散發出陣陣暖香,勝過天上蕊珠宮裡的仙女。“羞殺”兩字,是說連天上仙女看見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進一步襯托出杏花的形態、色澤和芳香都是不同於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現了杏花盛放時的動人景象。

以下筆鋒突轉,描寫杏花遭到風雨摧殘後的黯淡場景。春日絢麗非常,正如柳永《木蘭花慢》者所云:“正豔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但為時不久就逐漸凋謝,又經受不住料峭春寒和無情風雨的摧殘,終於花落枝空;更可嘆的是暮春之時,庭院無人,美景已隨春光逝去,顯得那樣淒涼冷寂。這裡不僅是憐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憐。試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為階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兒苦非筆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爛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種種感慨和聯想,往事和現實交雜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猶有人憐,而自身淪落,卻只空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者的無窮慨恨。”兒苦“之下接一”問“字,其含意與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兒,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亦相彷彿。

詞之下花,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寫詞人對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訴,表達出詞人內心的無限苦痛。前三句寫一路行來,忽見燕兒雙雙,從南方飛回尋覓舊巢,不禁有所觸發,本想託付燕兒寄去重重離恨,再一想它們又怎麼能夠領會和傳達自己的千言萬語?但除此以外又將憑誰傳遞音問呢?作者這裡藉著問燕表露出音訊斷絕以後的思念之情。“天遙”兩句嘆息自己父了降為臣虜,與宗室臣僚三千餘人被驅趕著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樣的遙遠,艱辛地跋涉了無數山山水水,“天遙地遠,萬水千山”這八個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者所受的種種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見不到汴京故宮,真可以說是“別時容易見時難”了。

以下緊接上句,以反詰說明懷念故國之情,然而,“故宮何處”點出連望見都不可能,只能求之於夢寐之間了。夢者幾度重臨舊地,帶來了花刻的慰安。結尾兩句寫絕望之情。晏幾道《阮郎歸》末兩句“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秦觀《阮郎歸》結尾“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都是同樣意思。夢者的一切,本來是虛無空幻的,但近來連夢都不做,真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反映出內心百折千回,可說是哀痛已極,肝腸斷絕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書畫家,其繪畫重高寫生,以精工通真著稱於世。這種手法於此詞的景物刻畫者也有所體現,尤其上花對杏花的描繪,頗具工筆畫的意蘊。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點評

這首詞以杏花的美麗易得凋零,抒發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與俘虜兩種生活的對比,使他唱出了家國淪亡的哀音。上片描繪杏花開放時的嬌豔及遭受風雨摧殘後的凋零。下片寫離恨。抒發內心的故國之思。詞中以花喻人,抒寫真情實感。百折千回,悲涼哀婉。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詞為趙佶被俘北行見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實寫杏花。前三句,寫花片重疊,紅白相間。後三句,寫花容豔麗,花氣濃郁。“羞殺”一句,總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轉變徵之音,憐花憐己,語帶雙關。花易凋零一層、風雨摧殘一層、院落無人一層,愈轉愈深,愈深愈痛。換頭,因見雙燕穿花,又興孤棲羶幕之感。燕不會人言語一層、望不見故宮一層、夢裡思量一層、和夢不做一層,且問且嘆,如泣如訴。總是以心中有萬分委曲,故有此無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嚥,忽綿邈,促節繁音,迴腸蕩氣。況蕙風雲:“真”字是詞骨,若此詞及後主之作,皆以“真”勝者。

宋徽宗趙佶(1082-1135)工書善畫,知樂能詞,為歷代帝王中屈指可數的才子,但在政治上,他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父子雙雙為敵國所俘,蒙受奇恥大辱。這首詞與李煜的《虞美人》一樣同屬亡國之音,本詞是徽宗皇帝被虜北行見杏花有感之作。在被擄北行途中,宋徽宗忽見杏花盛開如火,不禁萬感交集,寫下這首如泣如訴之詞。上片明寫杏花,借杏花的嬌豔及被風雨摧殘的衰敗景象象徵美好事物的逝去,寄託著對帝王生活的痛苦回憶。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憐花憐已,語帶雙關。

“愁苦”後一“問”字,使人想起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東流”。下片抒寫離恨哀情,借燕子與做夢層層深入,道出從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絕望的哀痛心情,用“雙燕何曾,會人言語”烘托極度的孤獨憂傷。末尾幾句寫連在夢裡見一見故國宮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為連夢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遞進關係,真摯深沉,真可說是字字泣血,斷腸之音。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創作背景

此詞是宋徽宗趙佶於1127年覆國後與其子欽宗趙桓被金兵擄往北方五國城時途中,途中見杏花而託物興感而作,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慘寫照。

《杏花》原文賞析6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譯文

把小船停放拴在岸邊的古木樹蔭下;拄著柺杖走過橋的東邊恣意觀賞這春光。

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雨像故意要沾溼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吹拂人面的,帶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令人陶醉。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註釋

系(xì):聯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稱。

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桿直立,長老了可做柺杖。

杏花雨:清明前後杏花盛開時節的雨。

楊柳風:古人把應花期而來的風,稱為花信風。從小寒到穀雨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花信風”。其中清明節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稱楊柳風。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賞析

這首詩記述了作者一次遊覽的過程,運用擬人手法表現了春風的柔和溫暖,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

第一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古木,老樹。陰,樹蔭。系,拴。短篷,有篷的小船。意思說:我在一棵老樹蔭下拴住小船。它告訴我們,作者是乘船出來春遊的。而且這個地方有樹有水,是個好去處。古木成蔭,又乘帶篷的船,暗示了春來天暖,並會有風雨。

第二句“杖藜扶我過橋東”。杖藜,藜杖,藜是一種草,莖很堅硬,用它作的柺杖。“杖藜扶我”,實際是“我扶杖藜”。說藜杖扶著我,將杖擬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及我同藜杖間的感情。意思說:我扶著藜杖來到小橋東面。這句寫作者下了船,又扶杖步行,表明作者雖然年紀老了,但遊興很濃。其實在乘船途中,他已經在欣賞春天美景了,現在又徒步遊賞,可見春天景色的迷人。

上兩句主要寫春遊經過,於春遊興致中初步透露出春光的美好,那麼春光到底怎樣美好呢?作者在後面進行了具體描述。

次兩句通過自己的感覺來寫景物。眼前是杏花盛開,細雨綿綿,楊柳婀娜,微風拂面。詩人不從正面寫花草樹木,而是把春雨春風與杏花、楊柳結合,展示神態,重點放在“欲溼”、“不寒”二詞上。“欲溼”,表現了濛濛細雨似有若無的情景,又暗表細雨滋潤了雲蒸霞蔚般的杏花,花顯得更加嬌妍紅暈。“不寒”二字,點出季節,說春風撲面,帶有絲絲暖意,連綴下面風吹動細長柳條的輕盈多姿場面,越發表現出春的宜人。這樣表達,使整個畫面色彩繽紛,充滿著蓬勃生氣。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溼而不見溼,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

歷來寫春的句子,或渾寫——“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或細寫——“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徐元傑《湖上》),志南這首詩將兩者結合起來,既有細微的描寫,又有對春天整個的感受,充滿喜悅之情。詩寫景凝練,意蘊豐富,讀來使人如聞似見。儘管在此之前,“杏花雨”、“楊柳風”這樣的詩境已廣泛為人們所用,但真正成為熟詞,不得不歸功於志南這兩句詩。元代虞集膾炙人口的《風入松》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所描繪的意境,除了受陸游詩“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影響外,或許也曾受此啟發。

這首詩寫春天美景,沒有一般地描繪花開鳥鳴,主要寫了春天的風雨。春風春雨也本是人們常見的現象,作者卻寫得有色有味,真切切感人。表現了作者體察的細膩和筆下的功夫。看得出,看似淺顯的詞句是經過精心錘鍊的,因而韻味十足。他重點從感覺入手,寫自己春遊的喜悅心情,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也為讀者展現出春天無限美好的世界。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賞析二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名詩。詩僧志南亦因這首描寫二月春景的詩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寫詩人的行蹤,尾二句寫詩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筆精妙,予人以清涼幽靜的美感:斑駁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輕巧的篷船、虯曲的杖藜、古樸的小橋和無事的老僧,構成一幅渾然天成的遊春圖。一句“杖藜扶我過橋東”,詩意地表現了禪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語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體味:小橋東邊,杏花如煙,楊柳如線,細雨如酥,和風如絲。那杏花煙雨,欲沾人衣而不溼,何其令人愜意;那楊柳和風,吹在臉上涼美而不覺寒冷,它們是何等善解人意。這清涼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涼的禪意的昭示麼?這迷人的春景,正是詩人眼中迷人的禪境。

在詩人眼中,禪就在古木中、溪水裡、篷船上、杖藜頭,在小橋東邊,在老僧心頭,在杏花雨中,在楊柳風裡,在那沾而欲溼的涼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裡,禪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絕句,就是詩!

“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不說理,也不說禪,卻極有禪趣,本詩可謂是自然高妙!

《杏花》原文賞析7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出自吳融《途中見杏花》

途中見杏花

吳融

一枝紅豔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翻譯】

一枝淡紅的杏花探出牆頭,而牆外的行人(作者)正傷春惆悵。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一樣傷春惆悵,我們哪裡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這時候我更懷念長安的千萬株桃濃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經籠罩住了夕陽的光輝,整個神州一片黯淡。

【賞析】

詩人漂泊在外,偶然見到一枝杏花,觸動他滿懷愁緒和聯翩浮想,寫下這首動人的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宋人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名句。杏花開在農曆二月,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那嬌豔的紅色就彷彿青春和生命的象徵。經歷過嚴冬漫長蟄居生活的人,早春季節走出戶外,忽然望見鄰家牆頭上伸出一枝俏麗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無比欣喜激動。葉紹翁的詩句就反映了這樣的心理。可是吳融對此卻別有衷懷。他正獨自奔波於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胸間,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苦澀滋味。

他並不是不愛鮮花,不愛春天,但他想到,花開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遠守著這枝鮮花觀賞,也看不了得多少時間。想到這裡,不免牽惹起無名的惆悵情緒。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難以駐留,等不及花朵開盡,即刻就要離去。緣分如此短淺,令人倍覺難堪。

由於節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豔春意濃的時分,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疏的,空氣裡的花香仍夾帶著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見飛來採蜜,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當會感到有幾分孤獨寂寞。這裡融入詩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報春使者,轉化為詩人的自我寫照。

想象進一步馳騁,從眼前的鮮花更聯想及往年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紅杏。那一片濛濛的煙霞,輝映著陽光,瀰漫、覆蓋在神州(指中國)大地上,景象是絢麗奪目的。浮現於腦海的這幅長安杏花圖,實際上代表著他深心憶念的長安生活。詩人被迫離開朝廷,到處飄零,心思仍然縈注於朝中。末尾這一聯想的飛躍,恰恰洩露了他內心的祕密,點出了他的愁懷所在。

詩篇借杏花托興,展開多方面的聯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離之感、身世之悲、故國之思,一層深一層地抒寫出來,筆法特別委婉細膩。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則在於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淒冷清疏的一路。此篇可以視為這方面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