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通用8篇)

校園 閱讀(6.5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通用8篇)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

2、觀察和描述木炭、鐵絲、蠟燭等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不同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二)能力目標:

逐步體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方法。

(三)情感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二、教學重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

三、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描述和分析。

四、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塊上一節課,我昨天從集市上買了一個很漂亮的小魚缸,順便買了6條金魚放在裡面,可今天早上發現我的金魚全飄在了水面上,請同學們幫我分析一下可能是什麼原因?

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與人類生活關係非常密切,難怪人們常說“氧氣是養生之氣”。瞭解物質的性質是認識物質的主要環節,氧氣到底有哪些性質呢?是我們今天探究的主要內容。

出示一瓶氧氣,請學生們觀察

【提出問題】①在通常情況下氧氣的色、態、味?並通過你的觀察描述其物理性質。

學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提供資料】課件上提供資料: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麼結論?(密度比空氣略大)

【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水中溶解有氧氣嗎?

學生:有

問:什麼事例能證明

學生可能回答水中有生物存在,生物離不開氧氣

【圖片】河塘中的增氧機

問:水中有氧氣,又為什麼用增氧機,說明水中溶解的氧氣多不多,易溶解在水中嗎?

學生回答--不易

引出水中溶有氧氣,水中溶有氧氣不多(氧氣不易溶解於水),指導學生歸納出氧氣的溶解性。

學生:氧氣的溶解性是不易溶於水。

師: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條件改變固態氧、液態氧是什麼顏色?

實驗證明,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時,變為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圖片】液態氧氣 固態氧氣

通過上面的學習請同學們總結出氧氣的物理性質有哪些?

學生總結:

【板書】一、物理性質:

1.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比空氣略大。

3.不易溶於水。

【PPT】

師:研究氣體物理性質通常從色、態、味、溶解性、密度等這幾方面探究。

師:生活中同學們知道氧氣可以和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呢?

學生可能回答----液化氣、---------等

師:氧氣的化學性質活潑嗎?你們能否通過生活先來假定這個結論!

學生:化學性質活潑

作出假設: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 的氣體。

師:今天和同學們共同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是活潑還是穩定。同學們已經知道在生活中很多物質能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那在純氧中的反應有什麼不同呢?我們通過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對比實驗來一起探究。

【板書】二、化學性質:

【探究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PPT】師:根據實驗提綱,做演示實驗。

注意:實驗中不要將玻璃片拿掉;將燃著的可燃物從上至下緩緩插入集氣瓶中,以便可燃物與氧氣充分反應。切不可直接把可燃物插到集氣瓶的中下部,否則燃燒產生的熱量驅動物質膨脹,會將集氣瓶上部尚未反應的氧氣排出,反應時間縮短,現象不明顯,不利於觀察。

現象總結:

空氣中:持續紅熱,無火焰

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的無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比較:在氧氣中燃燒更加劇烈

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盪。

【分組實驗】

師:下面各組分別做實驗提醒學生注意:

(1)分工合作,有實驗者也有記錄者

2名操作員,1名記錄現象,其它是觀察員。

(2)發現問題要記下來思考、討論。

師:下面實驗開始

教師巡視並指導,發現問題,同時記錄。

【學生合作實驗】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師:實驗要求蠟燭在空氣中和在氧氣分別燃燒,和同學們共同探究現象有什麼不同?

【合作探究】【PPT】師:根據實驗提綱結合學案上的實驗操作,小組合作,完成探究實驗,並填寫相應的學案部分內容。

學生總結實驗現象:

空氣中:明亮的火焰,黃色火焰

氧氣中:火焰十分明亮,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生成。

比較:在氧氣中燃燒更加劇烈

【問題討論】

問題1:鐵在空氣中能燃燒嗎?

學生回答----不能

問題2:鐵在氧氣中能燃燒嗎?

能不能怎麼辦?做實驗來看!下面請同學們一起合作探究。

總結現象:

空氣中:只能加熱至紅熱,不能燃燒

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的黑色固體。

思考:(小組合作完成學案相關部分)

下面把這個化學變化表示出來【學生板書】

【板書】1.碳+氧氣二氧化碳

【板書】蠟燭+氧氣二氧化碳+水

【板書】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問題討論】

問題3:為何集氣瓶底要放少量水?你估計是什麼原因?

防止熔化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延伸:那麼鐵絲放入集氣瓶後能否接觸到集氣瓶內壁?

操作不規範,鐵絲碰到集氣瓶內壁導致集氣瓶炸裂

問題4:鐵在空氣中點不燃,如何在氧氣中點燃鐵絲?

學生:在鐵絲的末端繫上火柴桿看來目的是?

引導學生回答:給鐵絲預熱,提高鐵絲溫度,利於鐵絲燃燒,火柴桿起引燃作用。

問題5:火柴桿點燃後什麼時候伸入氧氣瓶最為適合?書上面是如何要求的?

學生:火柴桿即將燃盡時

師:為什麼?

引導學生回答:否則火柴桿燃燒將消耗大量氧氣,以免火柴梗的燃燒消耗過多的氧氣,而影響鐵絲燃燒

問題6:鐵絲為何繞成螺旋狀?

引導學生回答:鐵絲繞成螺旋狀,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提高鐵絲的溫度,有利於反應的進行。

問題7:如果你發現鐵絲生鏽了,你認為對實驗有影響嗎?如何解決?

引導學生回答:有影響。沒有除去鐵絲表面的氧化層導致鐵絲不能燃燒

問題8:鐵絲細點好還是粗點好?

引導學生回答:細點好。

分組回答:

師:

(1)各組實驗是否成功?

(2)在實驗中發現了哪此問題?組內發現了哪些問題?

(3)組內如何認識的?

(4)其它組認同否?(如果有同學們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再點撥)

師:通過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同學們發現可燃物在空氣中還是在氧氣燃燒更劇烈?

學生:氧氣

師: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是比較活潑還是比較穩定?

學生:比較活潑

師:甚至一些不能在空氣中燃燒的物質在純氧的幫助下卻能燃燒,這種化學性質就是氧氣的助燃性,也說是氧氣能支援燃燒。

【課堂小結

【達標檢測】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 篇2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瞭解氧氣的物理性質。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學會比較分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不同,培養辯證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難點: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關係,氧化反應的理解。

疑點:實驗現象不同的原因。

課型:

探究式

課時:

二課時

實驗準備:

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硫、木炭、鐵絲、火柴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複習舊識:

1)空氣的組成是什麼?

2)什麼是空氣汙染,如何防治?

3)什麼是物理性質

2、情景匯入

出示一幅藍天、白雲、草地、人、動物圖片和氧氣應用的圖片

3、探究新課: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出示一瓶氧氣,指出它的物理性質

1.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比空氣( 1.293g/L)略大。

3.不易溶於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氣。

4.在壓強101kPa時,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 ℃時變為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2—2]、[實驗2-3]、[實驗2-4]

通過實驗填寫下表:

結論:

1.燃燒在純氧中進行比空氣中進行得更旺。

2.某些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卻能燃燒。

說明:

1.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2.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是跟其中的氧氣反應。

練習:課後習題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回顧舊識:

氧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何?

探究新課

分析討論

1:填寫下表:

分析討論2:上述三個反應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結論:

1.在這三個反應中,都有新的物質(與原來物質不一樣的)生成。

2.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也叫做化學反應。

3.沒有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分析討論3:

化學變化的特徵是什麼?在化學變化時常伴隨哪些現象發生?

結 論: 1.化學變化的特徵是有新物質生成。

2.常伴隨的現象是顏色的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

3.發生能量的變化,常以放熱、發光的形式表現出來。

4.這些現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5.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同時發生物理變化。

分析討論4:上述三個反應中還有一個什麼樣的共同特徵?

結論:它們都是由兩種物質起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

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化合反應

特 點:多變一

分析討論5:三個反應還有沒有共同的特徵?

結論:它們都是物質與氧氣反應——氧化反應

定 義: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

緩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爛、酒和醋的釀造、農家肥的腐熟

總結:

1、物質變化的兩種形式: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

2、物質性質的兩個方面:

物理性質:直接被感知(色、味、態)被測量的性質(熔、沸點;硬、密度、溶解性)

化學性質: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

3、化學反應的兩種分類

從反應形式上分類的基本反應型別之一:化合反應

從是否與氧反應: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物)

練習:課後習題

課後反思: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 篇3

教學目標

1、 初步學會製取氧氣的方法。

2、 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

3、 學習探究氣體性質的方法。

4、 增強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製法

教學難點:有關氧氣性質的實驗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實驗用品

教學過程

探究目標:

1、探究最適合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

2、明確實驗室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提出問題:

1、如何選擇最適合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依據是什麼?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氣?

3、如何檢驗一瓶氧氣已收集滿?

收集資料:

1、回顧一下,寫出你所知道的製氧氣的一種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氣的主要來源

情境創設:下列謎語是什麼物質呢?

無影無形摸不著,火焰見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參加,動物生長離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氣。氧氣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動手製取氧氣吧?

設計實驗並進行驗證:

步驟和方法 現象 分析和結論

取A、B、C三支試管,分別加入3-5ml的過氧化氫溶液。

1、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A試管口,觀察現象。

2、 在B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B試管口,觀察現象。

3、 在C試管中加入幾塊沸石(或瓷片),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C試管口,觀察現象。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比較三種方法,你認為最適合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是

依據是

用下圖所示裝置製取一瓶氧氣。

1、 組裝一套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在廣口瓶內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再通過長頸漏斗新增過氧化氫溶液。

2、 收集氧氣。

先將集氣瓶中盛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然後倒立在水槽中。當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裡,等瓶裡的水排完以後,在水裡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把集氣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實驗時 (有或沒有)氣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氣是 色 的氣體

判斷一瓶氧氣已收集滿的依據是

實驗時,填加長頸漏斗的優點是

實驗過程中,長頸漏斗的底部必須液封在液麵以下的原因

當導管口剛開始有氣泡地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這是因為

分析歸納:在過氧化氫製氧氣的實驗中,加入二氧化錳(或沸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那麼二氧化錳(或沸石)在此實驗中起什麼作用呢?

交流與反思: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O2 :

反應物 ,狀態 ,條件 ,

收集方法 , 。

知識應用:

1、常溫下,某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收集該氣體可採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氣法 (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2、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能迅速分解產生氧氣,分液漏斗可以通過調節活塞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根據下圖所示回答問題:

(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質是 ,錐形瓶中放入的物質是 ;

(2)寫出該方法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

要收集一瓶純淨的氧氣,應選擇裝置 (填字母);

(3)某同學在觀察到錐形瓶內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B裝置收集氧氣,過一段時間後,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原因是 。

探究課題:氧氣的性質

探究目標:

1、探究氧氣的物理性質

2、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

提出問題:

1、充滿氧氣的集氣瓶為什麼應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 中魚兒能生存,說明水中氧氣的溶解性是不溶於水還是不易溶於水?

3、 如何證明一瓶氣體是氧氣?

收集資料:

1、搶救病人的時候要用到氧氣,說明氧氣具有 性質。

2、家裡生爐子時,用扇子煽,爐火越扇越旺,說明氧氣具有性質。

做出假設: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的氣體。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瞭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能力培養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

科學思想

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科學品質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優良品質。

科學方法

通過實驗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

重點 、難點

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空氣,而空氣中有氧氣。

請你舉例說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氣的地方

氧氣與人類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絡,是人類和動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質。

傾聽

回答:人和動物呼吸,急救病人。

傾聽

激發興趣。

氧氣具有哪些性質呢?

化學上要系統的研究某種物質一般都有一個程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再通過性質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設疑創設情境。

初步瞭解研究物質的程式。

什麼是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包括什麼內容?

回答:

1 不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複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

一瓶氧氣

1. 說出氧氣的色態

2 .氧氣有氣味嗎?

3.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麼結論?

4.在1升水中僅溶解30毫升的氧氣怎樣表示氧氣的溶解性?

如果我們改變條件,氧氣會由氣態變為液態,所以說氣體時必須要註明在通常狀況下。

觀察、討論,一位學生回答(別的學生補充)

1氧氣是無色的氣體

2氧氣是無味的(聞氣味)

3氧氣比空氣重

4氧氣不易溶解於水

領悟

培養學生的面容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聞氣味的方法。

一、物理性質

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

2.比空氣略重

3.不易溶解於水

4.氧氣

液態氧 固態氧

無色 淡藍色 淡藍色

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____色___味的_____不易_溶解於水,比空氣____。

2.液態氧為____色,由氣態氧變為液態氧屬於____變化。

什麼是化學性質?

氧氣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氧氣的化學性質。

看課本第14頁、記錄

做課堂練習

回答: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思考、猜想

加深記憶

及時反饋

複習提問,引出新知識。

增強學生的求知慾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1. 氧氣與帶火星的木條反應

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1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中有什麼現象?

如何檢驗一個集氣瓶中是否是氧氣?

我們可以利用上述實驗來檢驗一個集氣瓶中是否是氧氣

記錄

觀察、記錄。

現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說明:氧氣能支援燃燒

設疑問。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會檢驗氧氣的簡便方法

2.氧氣與硫反應

展示硫粉

1觀察硫粉的色態 2 點燃硫粉後放在空氣中可看到什麼現象 3 把點燃的硫粉伸入純淨氧氣中可看到什麼現象 4 生成物有氣味嗎

這種氣體對空氣有汙染嗎?

這種氣體叫做二氧化硫,近年業我國禁止燃放鞭炮,是因為放鞭炮後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汙染環境,所以我們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從我做起,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

思考、猜想。

觀察並記錄。

硫粉是淡黃色固體,點燃的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為淡藍色,在純淨的氧氣中燃燒,火焰為明亮的藍紫色。生成物有刺激性氣味。

討論並回答:有

傾聽

怎樣寫出硫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硫 +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寫出文字表達式、記錄:

加強記憶。

3.氧氣與鋁箔反應

1.觀察鋁箔的顏色、狀態

2.觀察集氣瓶底放的是什麼?

3.將鋁箔點燃後伸入氧氣瓶中有什麼現象發生?

4.觀察生成物的色態。

集氣瓶底部為什麼要加少量的水或細沙

防止高溫的生成物落到瓶底而炸裂集氣瓶

怎樣寫出鋁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鋁 + 氧氣 —— 氧化鋁

傾聽。

猜想。

觀察、記錄。

鋁箔是銀白色的固體,一端裹著火柴。集氣瓶底部放了少量的水,鋁箔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粉末狀的固體。

加強記憶。

質疑,激發興趣。

培養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加強記憶

1.氧氣能與木條、硫、鋁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那麼氧氣是不是活潑氣體?

2.物質在空氣中與純氧氣中燃燒哪個劇烈?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熱量。

討論並回答:

自由回答。

回答:氧氣

思考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 化學反應

提問:什麼是物理變化?

什麼是化學變化?

1 什麼是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變化

2什麼是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區別兩者:前者為過程,後者為結果。

回憶

分析、歸納並回答。

例子:天然氣燃燒、鐵生鏽、煤燃燒等都是化學變化。

石蠟的熔化、水蒸發成水蒸氣、木材變成桌子等都是物理變化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明確各知識點要達到的目標

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徵是有新物質生成,常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在化學反應中,還發生能量變化,這種變化常常以放熱、發光的形式表現出來。

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

課後記:從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起,國中化學開始具體研究物質,物質的性質決定其有何用途。而物質的性質主要從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兩方面起,因此,掌握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區別與聯絡;物理化學性質都包括哪些方面是要求學生熟記的。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 篇5

—:實驗目的;

1.初步教學生學會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的裝配連線方法和氣密性的檢查;

2.要求學生.學會實驗室製取的氣體的方法,會用排水法集氣法收集氣體;

3.學習研究氧氣性質的方法;

二:教學器材的認識與清點:

1、儀器:大試管、單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導管、集氣瓶、玻璃片、水槽(附集氣架)、鐵架臺(附鐵夾)、鑷子、酒精燈、火柴、木塊、棉花

2、藥品; 高錳酸鉀、木炭、細鐵絲、澄清石灰水

三:實驗步驟:如何製取氧氣的七步驟中注意事項中問題有學生回答。

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雙手握住試管觀察玻璃管內水柱變化;

2、裝:將藥品高錳酸鉀用紙槽送入試管裡,在試管口放小團棉花,裝好帶導管的橡皮塞;

3、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3處,試管口應(略傾斜);

4、點:點燃酒精燈,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先來回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受熱均勻後,再將火焰集中在藥品處由前往後加熱。

5、收:當氣泡連續、均勻地冒出時,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裡,收集氣體。(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採用向下排水法收集氣體更純淨”。

6、離:將導管移開水槽。

7、熄:用酒精燈帽熄滅酒精燈。(注意:操作順序不能顛倒否則試管裡吸入水試管破裂)以防止水槽水倒流熱的試管裡面使試管炸裂。

四:學習研究氧氣性質的方法;

收集兩瓶氣體:收集氣體時玻璃片粗糙的接觸瓶口。

①一瓶留有水做鐵絲燃燒實驗----提示學生回答

②觀察木炭復燃

五:要提示藥品回收

六:實驗完畢整理儀器保持清潔,完成實驗記錄單。

嚴老師實驗課條理清晰、目的明確,實驗課的實驗步驟細節提示很到位,突出實驗教學的重難點;學生操作很積極但兩人配合的不是很好,有個別組實驗完成的好效果很高。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 篇6

一、學習目標

1、掌握實驗室和工業上獲得氧氣的方法。

2、通過本實驗操作過程,練習儀器的裝配、物質的加熱、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收集氣體和檢驗氣體等基本操作。

3、瞭解氧氣的性質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觀察能力。

二、實驗用品:

錐形瓶、帶導管的雙孔橡皮塞、長頸漏斗、試管(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鐵架臺(帶鐵夾)、酒精燈、集氣瓶、玻璃片、水槽、燃燒匙、棉花、高錳酸鉀、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木炭、鐵絲

三、預習感知

1、要獲得氧氣,你知道有什麼方法?

2、寫出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兩種方法)

3、實驗室中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主要根據和來選擇。收集裝置根據來選擇。

4、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5、給試管加熱時,有哪些不正確的操作會使試管炸裂?

6、氧氣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你能用什麼方法將氧氣裝在集氣瓶中?

7、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怎樣使收集到的氣體基本不含氮氣?

8、如何檢驗氣體?

四、教學過程

(一)氧氣的獲得

1、閱讀課本P36三、氧氣的獲得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2個問題:

(1)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

(2)工業上獲得氧氣的原理依據

方法步驟

2、預習課本P36活動與探究,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明確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幾個問題:

方法:

藥品:

原理:

實驗室製取氧氣裝置及儀器:

步驟:

收集方法及原因:

驗滿方法:

檢驗方法:

高錳酸鉀製氧氣時注意事項:

①固定試管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②加熱時要先預熱試管再集中在有藥品的部位加熱

③收集時,開始排出的是空氣,不宜立即收集

④實驗完畢,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後熄滅酒精燈。

⑤用高錳酸鉀製氧氣時,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3、預習課本P34,用收集到的氧氣分別做木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根據實驗填寫實驗

反應物

生成物

化學反應表示式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木炭及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什麼實驗現象?

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麼要在末端系一根火柴?

③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麼在集氣瓶低部鋪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

④有哪些可能會使鐵絲不能燃燒?

五、輕鬆課堂

1、一瓶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A、向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B、觀察氣體的顏色

C、聞氣體的氣味D、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瓶中

2、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

A、防止水倒吸入試管B、防止產生氧氣太快無法收集

C、防止高錳酸鉀粉末帶入集氣瓶D、防止試管破裂

3、、實驗室製取氧氣,主要有下面幾項操作:①當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可以收集;②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③把導管移出水面;④把藥品裝入試管,並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熄滅酒精燈;⑥先均勻加熱,然後再固定在盛藥品的部分加熱。正確的操作程式是

A、②④⑥①③⑤ B、④②⑥①⑤③

C、④②⑥①③⑤ D、②④⑥①⑤③

4、收集氧氣可用()

A、排水法和向上排氣法B、排水法和向下排氣法

C、向下排氣法D、都來可以

5、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把和轉變成澱粉和其文字表達式為:

6、工業上利用氧氣和氮氣的不同分離出氧氣。首先將空氣除塵淨化,然後在條件下,使空氣液化,接著控制溫度液態空氣,先跑出來,餘下的是再儲存在淡藍色的鋼瓶裡。

六、回顧:

1、與實驗前比較,你對氧氣的製取收集有哪些新認識?

2、查閱資料,製取氧氣還有哪些方法?哪些方法可在實驗室進行?

3、可燃物(能燃燒的物質,如木炭、蠟燭等)在氧氣中燃燒和在空氣中燃燒哪個更劇烈?

4、在一定的條件下,氧氣能與炭、鐵等發生反應,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如何?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 篇7

學習目標

教師講解實驗細節:

(1) 鐵絲繫上一根火柴的作用?

(2) 鐵絲繞成螺旋狀的原因?

(3) 若某同學做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失敗,原因是什麼?

提示學生從鐵絲的情況和燃燒條件兩個方面去思考

【歸納】

氧化反應

1.劇烈氧化——如燃燒、火藥爆炸等

2.緩慢氧化——如動植物的新陳代謝、金屬器皿的鏽蝕、食物的腐爛、有機肥的腐熟

【小結】

1.共同點:都屬於氧化反應,需要消耗氧氣,都放熱

2.不同點:

(1)劇烈氧化: 劇烈、速度快、放熱多,伴隨著發光、發熱

(2)緩慢氧化: 不易被察覺,速度慢,放熱少。

【活動】

性質決定用途

許多物質能夠在氧氣中燃燒——廣泛應用。

【閱讀】課本P53—54歸納用途

【用途一】支援燃燒——助燃劑

【用途二】供給呼吸

【課堂小結】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氧氣能供給呼吸、支援燃燒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課堂檢測】

1.下列有關氧氣的“自述”,錯誤的是

A.我不易溶於水 B.我具有可燃性

C.我能供給呼吸 D.我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2. 下列描述屬於氧氣化學性質的是

A.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B.通過低溫加壓,可以使氧氣液化成淡藍色 的液體

C.液態氧可用作發射火箭的助燃劑

D.氧氣是一種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氧化許多物質

課後作業

學習與評價P15-16 1-9.12

【教學反思】

能夠依據課程標準教給學生學習具體物質的方法,能夠藉助演示實驗給學生以視覺衝擊,關注學生實驗現象的語言描述訓練,能夠從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視角組織教學,框架意識比較強。

本節課不足之處:教學容量偏多,個別知識點拓展過深。實驗細節的強調還不夠。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瞭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能力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優良的品質。

通過實驗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

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瞭解空氣中的主要成份氧氣引入新課。

【引言】化學上學習和研究一種物質,一般都是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用途三個方面著手。

【板書】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提問】什麼叫物理性質?

【學生回答】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導學生看書】根據物理性質的要求引導學生看書P11

【歸納板書】1、通常狀況下:

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不易溶於水。

2、標準狀況下:

密度為1.429克/升,(空氣密度1.293克/升)。

3、加壓.降溫條件下:

淡藍色液體、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投影】課堂練習

1、液態氧為__色,由氣態氧變為液態氧屬於___變化。

【提問】什麼叫化學性質?

【學生回答】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板書】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1、碳的燃燒

實驗】【實驗1-2【引導學生觀察】

【歸納板書】現象:①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發出白光;

②放出熱量;

③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點燃

化學方程式 :C + O2 === CO2

【板書】2. 硫的燃燒

實驗】【實驗1-3

【歸納板書】現象: ①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化學方程式:S + O2 ==== SO2

【板書】3. 磷的燃燒

補充實驗磷的燃燒

【歸納板書】現象:①,發出黃白色光;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4P + 5O2 ==== 2P2O5

【板書】4.鐵絲的燃燒

實驗】【實驗1-4

【歸納板書】現象:①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黒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問題討論】為什麼要預先在集氣瓶底放少量水,

或在集氣瓶底鋪一薄層細沙。

【解釋】是為了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板書】5、銅.鋁也可以燃燒

【板書】6、石蠟的燃燒

實驗】【實驗1-5

【歸納板書】現象:①發出白光;

②放出熱量;

③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點燃

④瓶壁上有水霧產生。

化學方程式 :石蠟+氧氣 二氧化碳+水

【小結】

【作業】P141.2

【教學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的方法。

2、瞭解氧化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的判斷和氧氣的用途。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通過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種類的歸納,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方法。

德育目標:

使學生初步理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

通過對氧氣化學性質的歸納,培養學生對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

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分析、歸納、認識反應的本質。

重點、難點

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及對反應基本型別的判斷。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我們已經學習了氧氣的性質,初步瞭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點燃

【投影提問】寫出碳、硫、磷、鐵、石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文字表達式。

點燃

【學生板答】化學方程式:C + O2 === CO2

點燃

S + O2 ==== SO2

點燃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石蠟+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板書】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1、化合反應:

【歸納板書】Ⅰ、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Ⅱ、特點:多變一

Ⅲ、表示方法:A+B→AB

【投影】練習:

1、下列化學反應中屬於化合反應的是( B )。

A、 石蠟+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B、鎂+氧氣 點燃 氧化鎂

C、鹼式碳酸銅 加熱 氧化銅+水+二氧化碳

D、鋅+稀硫酸 → 硫酸鋅+氫氣

點燃

2、下列反應不屬於化合反應的是( C )。

A、C + O2 &

shy;=== CO2

點燃

點燃

B、S + O2 ==== SO2

點燃

C、2C2H2+5O2==2H2O+4CO2

D、4P + 5O2 ==== 2P2O5

【板書】2、氧化反應:

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稱為氧化反應。

【討論】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嗎?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例如石蠟的燃燒。

【板書】氧氣的鑑定

【講解】用帶火星的木條鑑定.現象:木條重新燃燒

【實驗】鑑別氧氣和空氣

【板書】氧氣的用途

【講解】 性質 依賴決定 用途

【投影】 醫療

供給呼吸 登山、潛水

航空

氧氣的用途

氣割、氣焊

支援燃燒 鍊鋼

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