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語文教師,你是誰》讀後感

校園 閱讀(2.3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師,你是誰》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師,你是誰》讀後感

在從事國小語文教學的十幾年間,語文是什麼,語文教師是什麼?並且語文是被批評最多的一門學科:耗時長,見效慢。如一文(《語文教師,你是誰》)中所說“人人懂點語文,人人又易輕視語文,批評語文,對語文指手畫腳。”包括全國教師基礎教育網上的教師網路學習,拿來做例子批評的也多是語文課,數學、英語課是難得一見。語文教師的地位真的淪落到此種境地了嗎?

在上述那篇論文中,作者先質疑了語文教師常見的幾種形態:陷身茫茫題海、熱衷“葵花寶典”的高階教練;拘泥“標準答案”,唯教參是瞻的搬運工;暢講天文地理、縱談古今文化的演講家;發表教學論文、爭取各種比賽獎次和榮譽稱號的專業戶。

說實話,我現在還想成為擁有“葵花寶典”的高階教練呢!當然能做到“在尊重學生和教師自我生命質量的教學過程中,也能問心無愧地從容應對考試評價的考驗”那就是兩全其美。第二種形態正是我當下的寫照:把教參上的主要內容抄到自己的課本上,蠅頭小字密密麻麻,上課時就可如數講來,只有這樣心裡才踏實,教學時方能從容應對。

如果在上課前,書上沒有筆記,心中就無底,不知該如何面對學生。啥時能達到作者所說的“教師應該也必須培養自己獨立閱讀的心態和超出學生閱讀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獲得充分的教學自信,煥發出教學創造的偉力。”第三種形態我覺得並不是壞事。

語言教師應該通曉天文地理,瞭解諸子百家,只是說不需要成為傳經佈道的“經師”和百科知識的傳遞者罷了。第四種形態不能怪老師,老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他就是一個普通百姓(說得難聽點,教師特有的那一點小肚雞腸有時還不如一般百姓)。教師寫論文不為別的,評職稱是首位,職稱不僅是社會地位的認可,更代表著現實中的經濟利益。

作者的話帶有很重的理想色彩“語文教師應是一個成熟而專業的閱讀者,以此促發學生的理想閱讀;語文教師應是一個熱情而自覺的寫作者,以此促發學生的理想寫作;語文教師應是一個鐘情於語文並把語文教學融入自己生命的實踐者,以此才能影響學生熱愛語文並獲得語文教師自身生命的意義和尊嚴。”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能有幾個教師會安安心心地沉浸於在“語文田野”這塊勞作場所上辛勤地進行“田間耕耘” 。

作者認為:對於語文教學而言,教什麼永遠是第一位的問題。教什麼怎麼教,首先取決於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眼光。教師的學問訴求,即便不能對當下的教育發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能給中國小教師的工作帶來些趣味和自信。這也是一種精神慰藉。這段話說得有道理。在這幾年的看書生涯中,我從中找到了一些趣味,和看那些無聊的小說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同時,因為知識的增多,在教學中能更多地展示自己的教學機智和教學才華,一句話,找到了教學的自信。

在最後一部分,作者提出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中國小教師的學問訴求方根目的在於改進自己的教學,而非為了純粹的學問研究。他認可的方式是基於日常教學實踐的豐富的教學體驗的“行動研究。”

我想,我每天上完課所寫的“教學日誌”“教育隨筆”應該就是一種行動研究吧。只不知這種行動研究何時能看到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