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全能超越 讀後感

校園 閱讀(2.58W)

《超越自卑》是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博士的著名作品,其共有十二章,主要是作者阿德勒在該書中運用了個體心理學原理對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面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細密的解剖,指點迷津。

全能超越 讀後感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是全能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卑的時候,或者在某一個時刻,某一個方面,又或者在某些人面前……那種不如人的自卑、被人歧視遭白眼的壓抑和痛苦,在無情地傷害著我們的自尊,深深地刺痛著我們那弱小的心靈,然而我們卻會常常羞於承認或加強掩飾這種自卑感。而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卻讓我們深深地瞭解到:自卑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並不是病態的,也不是可恥的,相反,它反而可以激發人的創造性力量,成為我們奮發向上的一個動力,其關鍵主要是在於我們要如何去對待這種自卑,如果我們能正確地去面對它,這使我們坦然,更使我們對前途充滿信心,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風格。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聯想起了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感觸良多。我從小生長在農村裡,在當地的國小裡讀書,在當時,我們家裡的環境相對於村裡其他人來說,還是算中等不錯的,後來在我讀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我轉學了,轉到了一間私立學校了讀書,爸媽認為那裡環境比較好,是全日制的學校。在那裡讀書的學生,幾乎都是很有錢的,而我們家相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每次放假回家,會看到別人家的車比我們家的漂亮;在開家長會的時候,也會看到她們的家長穿得比我們正式端正,每在那時,我都會有一種小小的自卑感,會認為自己的環境不比別人好,就會很自覺地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些,總會在別人談及這些方面的時候,都會繞開話題。我在那裡一直讀到九年級,讀了八年了,我除了在學校的成績算是中上,可以比他們好,但是他們都好像不怎麼愛學習的,在那裡在同學們面前我好像已經沒什麼優勢,所以一種處處不如人的自卑感真的在無情地傷害著我,也伴隨著我長大,當然這種自卑感還是含有一些其它的因素。

平時除了自己的親人和好朋友外,我不愛與其他不熟的溝通交流,我認識的'朋友也比較少,在別人看來我就是比較靜。雖然我從高中開始早已離開了那學校,但這自卑感已經是根深蒂固了,並不是我想它沒了就可以沒的了。直到現在上了大學,在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展現自我的,這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沒什麼,但對我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已經不愛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了,更不會說在一些大的場合下去表現。所以無論在課堂上我很少會積極主動地舉手發言,在課餘我也很少參加一些課外活動,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方面,在困難面前我都會很容易表現得猶疑、彷徨,甚至退卻的舉動,這是自卑中使我感受很不好的一種現象。

但是畢竟我還是成年人,我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我知道怎麼做是對我好的,所以儘管一些事情不是我喜歡做的,但我也會很客觀地對待。就例如我加入學生會去鍛鍊自己,的的確確學到了很多東西,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更讓我感觸很多。不過我的自卑感比較輕微,我還能自己判斷,自己去慢慢改變,沒演化成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我從高中和大學的同學中我感受了很多,我已使自己慢慢從自卑中走出來,走向自信,自信是我一直以來所缺乏的,雖然這個過程還是需要時間來解決,但我相信我可以堅持繼續下去,一步一步慢慢來,正確和坦然地面對而不是逃避,這也是我為什麼要選擇閱讀阿德勒的《超越自卑》這本書的其中一個原因。我相信我從中一定可以學到有用的東西,對我有幫助,就好比它解決了我一直認為自卑是一種病態,原來它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言歸正傳,阿德勒在書中還提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自卑感的表現方式有多種,沒有人能長期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會迫使他採取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

自卑不僅對人的身體還是心理髮展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更要儘快地擺脫我們的自卑,學會面對現實,關注別人、關注社會,發現自己的價值和人生意義,慢慢擺脫靠物質來堆積的優越感和靠滿足虛榮心來獲得的安全感。在這轉變期間,我們就會慢慢地發現,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圈子裡,我們在成長著,有了歸屬感,就會慢慢找到生活的意義。

阿德勒的《超越自卑》讓我能夠正視我的自卑,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面對,去挖掘它最大的潛力,使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選擇逃避;還可以學會在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在迷茫的生活中找到方向和目標,可以使我的生活變得充實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