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哈利波特》讀後感(通用15篇)

校園 閱讀(1.86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哈利波特》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哈利波特》讀後感(通用15篇)

《哈利波特》讀後感1

滿懷著期待的心情,我一口氣看完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不是因為學校的行政命令,而是因為自己早就想一睹為快。

令我十分興奮的是,我的猜測是正確的——我自始至終認為正義終將戰勝邪惡,果然這部哈利波特系列的結局沒有讓我失望,畢竟,伏地魔死了,而哈利還活著。看來,羅琳女士還是深諳讀者心理的。

那麼,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如果有人試圖在接受這本書前瞭解故事而發問。有各種各樣的回答:是一個扣人心絃的魔幻故事;關於一個特別的魔法男孩的故事;一群魔法世界裡的少年英雄打敗大魔頭的故事……我覺得,在看完完結篇後,我的回答是: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故事的第一部講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用生命咒語護衛兒子長達十七年;第二部講了同學之間的愛,還有一個小姑娘對一個小男孩的朦朧的愛;第三部講了父子之間的愛——無論是生父還是教父;第四部說的是小男孩對小女孩的愛,當然,這只是表象;第五部說的是眾人之愛——一群勇敢的人為了一個勇敢的目的團結起來——赤膽忠心咒,還記得麼?第六部體現的就更多了;但是遠沒有第七部多,第七部是前六部的總結,是真相的曝光,是懸念的掉落,也是愛的大爆發——斯內普教授因為對莉莉的愛戀擔起了最危險的護衛與臥底工作,挽救了哈利,也挽救了他自己;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直以“嘮叨”見長的羅恩母親,最後大發雌威,竟把伏地魔手下第一女魔頭給幹掉了,其“護犢”的執著令人咂舌不已;另外還有馬爾福夫人,為了探視兒子的安危,竟不惜欺騙近在咫尺的伏地魔。但是最令我欽佩的是主人公哈利在得知自己必死時毅然選擇受死的勇氣以及為消滅伏地魔所作出的巨大犧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多麼地令人感動。他明白,人生中有許多比死亡更糟糕的事,所以,他不怕死,他的遺憾,也許只是對真摯的感情的留戀。當然,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哈利征服了死亡命運,成為了生命的主人。

手指輕輕地翻過最後一頁,帶著一絲留戀和淡淡悵惘,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終於到了與哈利波特說再見的時候了。也許,有人只是把哈利波特系列看成是兒童小說或魔幻小說,僅供人娛樂而已,但對我來說,哈利波特系列帶給我的決不僅僅是這些,它讓我領略到了愛的真諦和愛的魔力,讓我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

《哈利波特》讀後感2

記得第一次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差不多跟哈利那麼大。還記得當時,看《哈利》是因為我被裡面的夢幻元素所吸引。

我覺得《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裡面的一切都那麼神奇。在古堡般的魔法學校,大禮堂的天花板閃爍著耀眼星星,白色的幽魂在學生們的頭頂飄蕩,寬大的餐桌上憑空出現了美味的佳餚,貓頭鷹當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開口說話。飛天掃帚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鳥相比,騎著它可以快速飛行,不到幾分鐘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會聽從主人的話,主人讓它到哪它就會到哪。命令一下自己就會挪動,會說話的肖像需要學生說出口令才能通行……從上課到吃飯到睡覺,一切都充滿了魔法。還有慈祥和藹的校長鄧布利多,嚴厲正直的副校長,處處呵護哈利的海格,還有不知怎的總是看哈利不順眼、不斷找他茬兒的斯內普教授,不過在那裡,最令哈利高興的是,他結識了兩個朋友——忠厚善良的男孩羅恩和聰明伶俐的女孩赫敏。

靜下心來品讀這本書,你不但裡面的魔法吸引,你還會被哈利和羅恩以及赫敏的純真的友情所吸引,你還會被他們三個人的勇氣所感觸到。在面對一切難關時,他們“為了朋友、為了拯救這個魔法世界,不惜一切代價。”的友誼和精神顫動我的心。他們面對邪惡和苦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在面對可怕的伏地魔的時候,即使沒有大人身邊,也沒有絲毫的畏懼,他們只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

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覺得恐懼,不如去面對它、迎戰它、克服它,使一切痛苦低頭稱臣,使燦爛的花朵盛開在艱苦耕耘過的土地上。哈利·波特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不低頭,反而抬起頭、挺起胸勇敢的去面對,征服它。山中沒有筆直的路啊,然而,有彎曲,才有雄壯,有秀美、有起伏,才有波瀾,正如溪流有阻礙,有不平,才有歌聲!我們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是有起伏、坑坑窪窪的,但我們不能向困難低頭,要向哈利——波特學習,做一個正直、正義、勇敢面對困難、藐視困難的人!勝利永遠是屬於堅韌不拔的人。

讀完這部小說,我知道,只有團結在一起就能客服任何困難,難道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還有,不論面對什麼困難與挫折,勇氣與機智使我們成功的魔法。

《哈利波特》讀後感3

月亮悄悄地出來了,皎潔的月光照在桌子前的一本書上。輕輕翻開它,一個個驚險而又刺激的故事令我回味無窮……

想統治世界的伏地魔,殺了很多法力高強的巫師。當他要殺哈利波特一家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他揮舞魔法棒向已是孤兒的哈利施咒語時,屋裡閃過一道亮光,伏地魔便不知所蹤,而幼小的哈利頭上留了一道閃電似疤痕。傳說只要被伏地魔施過咒語,必會死去。後來哈利被人接到他的姨父姨媽家。在姨父姨媽家,達力表哥“狗仗人勢”,時不時欺負他,而姨父姨媽也不喜歡他。哈利的生活慘不忍睹:他住在骯髒的倉庫裡,被噁心的老鼠撕咬;他穿著單薄的衣服,受盡寒冷;他在家裡,每天都要做辛苦的家務。他從來沒有過生日,也從沒有體會過被愛著的感覺。

直到一天,一封神祕的來信讓哈利進入最有名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茲學校。哈利進入以後,認識了傻里傻氣的羅恩和機智聰明的赫敏。他們相處不久,經歷了生死成為最好的夥伴。有一天,哈利發現一個巨大的陰謀——伏地魔再次策劃統治世界的陰謀。他要先得到魔法石,來恢復自己的身軀。而魔法學院的奇洛教授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他,和他共用一個身軀,幫他得到魔法石。哈利、赫敏和羅恩要阻止這個陰謀,就要先得到魔法石。他們弄清楚了魔法石的位置,趁黑夜闖入活板門——哈利用笛聲催眠了一隻成年怪物,羅恩捨棄自己贏得了棋盤,赫敏用聰明才智認出生死藥。最後哈利一人來到了尋找魔法石的最後一關。他看見了奇洛教授,他們展開了一次生死搏鬥。不知怎麼,只要奇洛哪裡碰到哈利,哪裡的面板便會腐爛。最後哈利贏了,但暈倒了,被校長鄧布利多送到醫院。哈利問校長自己為什麼會勝利,校長說:“你母親是為了救你而死的。如果伏地魔有什麼事情弄不明白,那就是——愛。他沒有意識到,像你母親對你那樣強烈的愛,是會在你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記的。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它就藏在你的面板裡。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奇洛不能碰你。奇洛內心充滿仇恨、貪婪和野心,把靈魂出賣給了伏地魔,他碰了一個身上標有這麼美好印記的人,是會感到痛苦難忍的。”

輕輕合上書,鄧布利多校長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迴響。母愛的力量竟如此的偉大,讓人感到無比震撼。

《哈利波特》讀後感4

《哈利·波特》是一本暢銷書,足足有四大本。媽媽為我買了回來。我不解地說:“這只是一部幻想書籍,不就是妖魔鬼怪變來變去,能有多麼好看?”媽媽說:“這本書到底好不好,你看完做評論吧!”我不經意的翻著,誰知翻著翻著就被這書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貪婪地讀了起來。每天我都擠出時間來看一會兒,哪所只有幾頁、幾行……

《哈利·波特》一書的主人公——哈利·波特,是一個瘦弱的、戴著黑眼鏡的黑髮小巫師,額頭上有一個明顯的閃電形疤痕,那是大魔頭伏地魔在殺他的時候留下來的。哈利·波特的爸爸、媽媽被伏地魔殺死後,他只得到姨父家,在那裡他飽受欺凌,在碗櫃裡度過了十年極其痛苦的日子。

十一歲生日那年,他到了一個可思議的地方——堆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格蘭芬多學院。在那裡他結識了好朋友赫敏、羅恩,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堆格沃茨成了他們心中永遠的伊甸園。

伏地魔是個想統治整個世界的黑魔頭,他好濫殺無辜。人們都非常懼怕他,不敢叫他的名字,而叫它“神祕人”。要是他想殺你,那你就必死無疑。他視哈利·波特為仇敵,因為在伏地魔殺哈利全家的時候,媽媽拼命保衛他,也就是在這時候,不知不覺哈利波特擁有了一種特別的力量,那就是愛。就是因為愛,哈利·波特使伏地魔喪失了法力。

哈利波特一直在和伏地魔作鬥爭,永不畏懼。他聰明、善良、勇敢。為了營救被伏地魔吸取了靈魂的金妮·韋思來和被石化的人,哈利·波特和赫敏、羅恩一起努力尋找密室,可好景不長,赫敏在圖書館被石化;校長阿不思·鄧不利多為了不讓更多的學生被石化,決定讓學生們先回家,等到把敵人殺死再開學。哈利·波特和羅恩悄悄來到密室,讓羅恩等在外面,獨自一人進去,決心和伏地魔、蛇怪拼死一搏。哈利的勇敢和忠誠感動了鳳凰,鳳凰帶著“分院帽”來了。伏地魔驅使著蛇怪扭動著巨大的身軀,張著血盆大口向他撲來,哈利抽出魔仗撐住了蛇怪的大嘴,鳳凰飛起來,用金喙啄瞎了蛇怪的眼睛,哈利·波特從“分院帽”中拿出一把閃閃發光的銀劍把蛇怪刺死了。伏地魔消失了,金妮得救了,被石化的人得救了,霍格沃茨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讀罷了這厚厚的四本書,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裡,久久不能忘懷。每當回想起與哈利·波特相處的日日夜夜,我都有一種說不出的、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感受,我曾為哈利·波特的勝利而高興過,也曾為哈利·波特忍受的折磨而忿恨過,還被書中驚險恐怖的場面嚇得失眠……

《哈利·波特》是一本值得讀的書,一本好書,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這本書教我懂得了愛是偉大的,愛的力量是無窮的,他能為你帶來勇氣和力量,使魔鬼喪失魔力;懂得了與敵人的鬥爭要堅決,要堅持,直到勝利,哪怕犧牲寶貴的生命;還懂得了要效忠正義,不要效忠於歪門邪道,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我喜歡哈利·波特,要像他那樣,成為一個勇敢、善良、充滿智慧的人。

《哈利波特》讀後感5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後一部,作為一個典型的“哈”迷,七部都早已被我讀得爛熟。這個暑假,我把七本書中我最喜歡的這一本翻了出來,又回味了一遍。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講述了主人公哈利·波特與兩個朋友被迫逃亡在外,受已故的魔法學校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的囑託尋找並銷燬一個個魂器,最終回到學校與黑魔勢力展開較量,並殺死黑魔頭伏地魔的故事。在閱讀過程中,儘管已讀了很多遍,我仍然被書中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情節所吸引,始終懸著一顆心。當哈利他們找到魂器時,我為他們感到高興;當他們在逃亡過程中一個朋友羅恩因與哈利發生爭執而離開時,我為他們感到難過;當最後哈利擊殺了伏地魔時,我也跟著他們欣喜若狂。

這本書中我最敬佩的一個人是西弗勒斯·斯內普。他是哈利在魔法學校的老師之一。一開始我也因為他那油膩膩的黑髮、蠟黃的面板、尖酸刻薄的話語而厭惡他,由於他在學生時代與哈利的父親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在學校百般刁難哈利。甚至他還殺死了鄧布利多,為伏地魔工作……然而在我看過他的記憶之後,我發現真相不是這樣。他其實是鄧布利多安置在黑魔勢力中的間諜,他之所以殺死鄧布利多是因為那是他們兩個早就策劃好的,為了不讓老魔杖(鄧布利多擁有的強大的武器)落入黑魔頭手中;他深愛著哈利的母親,他曾被哈利的父親和一幫朋友們無情地戲弄,卻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女人和自己的仇人走到一起;他由於在年輕時犯了錯導致哈利的父母死亡而悔恨終生,為了彌補他一直暗中幫助、保護著哈利……他總是把那些回憶埋在心底,從不以真目示人。他是不可一世的魔藥天才,為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於是給自己起了一個威風的新名字——“混血王子”。我想斯內普是希望自己能夠從黑魔法中得到解脫,所以才會在早年沉淪在邪惡中。事實上,他一生都活在痛苦當中,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他心底的創傷永遠無法癒合。他最後的死法也令我扼腕嘆息。

19年後,當哈利也有了孩子,他給他取名為“阿不思·西弗勒斯”。阿不思要到魔法學校上學時,哈利對他說:“你的名字中含有霍格沃茨(校名)兩位校長的名字,其中一個就是斯萊特林(斯內普上學的學院)的,而他可能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人。”的確,斯內普頂著壓力在伏地魔身邊做間諜,還能做到鎮定自若,得到黑魔頭的信任,為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需要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智慧。他那始終十分冷靜的神情和不慌不忙的動作令我敬佩。

斯內普幾乎愛了哈利的母親一輩子,從孩提時代就開始了。他那種至死不渝、忠貞無比的愛,我想,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

讀完了這本書,斯內普的死令我久久不能釋懷。他的勇敢和智慧,忠誠和那偉大無私的愛,使他成為一個無比高尚的人。如果他沒有被殺死,如果他也看到了反抗伏地魔鬥爭的勝利,我想他會敞開心扉,他的內心會重新充滿光明。

《哈利波特》讀後感6

那個世界,那個故事,那些生物,那些感情。

---題記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裡,有一個神祕的國度,裡面住滿了巫師,貓頭鷹是他們的信差,飛天掃帚是交通工具,西洋棋子會思考,幽靈頑皮鬼漫天飛,畫像裡的人還會跑出來串門子,連吃的食物都與眾不同。有這麼個小男孩在“我們的世界”裡飽受欺負,13歲才知道自己竟是巫師世界中一對已故英雄夫婦的兒子,而殺死他們的人——連名字都不能提的大魔頭,遇到了有生以來最弱小又最強勁的對手——孤兒哈利。

《哈利波特》中的“鐵三角”各有各的特點,他們分別是用勇敢,智慧和忠厚的象徵。

哈利是勇敢,自從進入霍格沃茨後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他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甚至有的科目不及格,他漠視學校校規——像鄧布利多說的那樣:走禁止的樓道,闖入密室,夜間披隱形衣到處亂跑,進禁林,或許繼承了父親的血統,哈利波特從骨子裡透出對權威的藐視。他雖然年紀不大,但曾經體會過傷痛,具有同齡孩子沒有的勇氣與堅強,從大難不死到屢次擊敗伏地魔,勇敢早已早他的心中埋下了種。我不想過多地說他……只是哈利,這個男孩傳奇而痛苦的生命正是他一手造成的。哈利最終決定不去尋找丟在禁林的再生石,毀掉長老魔杖——而只是留下自己繼承的隱形衣,這是他的選擇,一個很令人感動的選擇,他戰勝了死亡,因為真正的死亡之主從不會想要避免死亡,永生不是他所求的,如此,任何死亡的威脅也不能再令他懼怕和後退,他明白因為這些都無法傷害到他。愛,守護,朋友……這一切才是活著真正的意義,比起權利,金錢,長壽..要重要無數倍。哈利作出了他的選擇,於是,他選對了。

羅恩是忠厚,就像所有配角一樣,他的出現平淡無奇,但他又著和哈利一樣的遭遇:用哥哥們的舊物,很容易被人忽視。進入魔法學校後,共同的命運將他和哈利緊緊聯絡在一起,他對待朋友真誠,在第一部中,為了讓哈利去救魔法石,羅恩冒著犧牲自己的危險幫助哈利,他的確是個忠厚的孩子,但他並非不聰明,可以從他的那盤棋看出,能把棋下得如此好的人絕不可能笨拙,這就是作者給我們的一個想象空間。對此,我一點也不感動:這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兩個冒險的夥伴在性格上的互補——哈利對榮譽、名氣已經非常討厭,而羅恩正在追求榮譽、拼命想證明自己。

作為”鐵三角“中的唯一女生,赫敏是智慧,她是及其富有個性的,成績總是拔尖,卻有一副驕傲的樣子,認真嚴肅,似乎沒有缺點的。當然,她也有一反常態的時候,比如,三年級時,她曾一氣之下決定不再上占卜課;在三強爭霸賽的時候,她主動放棄學習,幫哈利研究魔咒,所以哈利比賽的勝利,赫敏也有很大功勞的。她還是一個有愛心的女孩,在別人都在嘲笑自己的時候,仍然堅持給小精靈自由。正是她的聰明,幫助哈利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以至於打敗了伏地魔。

《哈利波特》讀後感7

一個瘦弱、帶著眼鏡有著凌亂黑髮的小巫師,手持一根魔棒,把你帶入那奇妙魔法世界裡。他就是我們的小巫師—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這本書中,作者把我們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變成了事實。以“哈利波特”為主人公,有巫師、精靈、鬼魂、怪獸、龍、邪惡、正義。從這幾部書來看,可以體現出對朋友的友情、老師的尊敬、面對困難和邪惡永不退縮勇敢面對的精神。擁有了這些,他們就一次又一次的逃過難關。《哈利波特》這幾部書講述了他與他兩個最好的朋友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發生的故事。在那裡記載著他們一起戰鬥、一起共享快樂、一起分憂困擾的點點滴滴。 一切都是那麼的神奇!在那個魔法世界裡住滿了巫師,有老有少。貓頭鷹當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開口說話。

飛天掃帚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鳥相比,騎著它可以快速飛行,不到幾分鐘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棋會聽從主人的話,主人讓它到哪它就會到哪。命令—G,自己就會挪動。畫像裡的人是活的,他們可以談話、還可以跳出自己的像框到別的像框裡。城堡裡有許多的鬼魂,他們可以遊動、可以說話、可以挪動城堡裡的任何東西、還可以穿透任何物體、有時還搞惡作劇。還有許多都是那麼的神奇!怪不得我們的哈利波特小魔法師會風靡整個魔法世界。 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們,他們面對邪惡和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

他們始終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有了這個信念,他們總會勝利,因為邪惡總是鬥不過正義的。 我也很佩服作者JK羅琳,她運用魔幻小說寫出生動的“哈利波特”,又運用哈利波特的朋友、老師和這個魔法世界,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 讓我感動得流淚的就是《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這本書。在這本書裡才真正表露出了哈利波特與羅恩和赫敏的真實的友情。當他們在一起戰勝了一切的難關時,又發生了一些事......最後哈利波特已決定他要去找他的姑媽一家人,接著再去找伏地魔魂器。羅恩和赫敏知道以後,他們就決定陪同哈利波特一起戰鬥。

從這段中我讀出了真正的友誼,那就是“為了朋友、為了拯救這個魔法世界,不惜一切代價。”這才叫真正的友誼。 從《哈利波特與鳳凰》這本書中我還得知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愛”。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中,講到哈利波特頭上的那個“傷疤”。在別人看來這個傷疤是救哈利波特的魔法,其實誰也沒有想到這“傷疤”的奧祕。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一書中講到了哈利波特“傷疤”的原因。他的傷疤是由“愛”形成的。從而我也知道了“母愛”是偉大的。

《哈利波特》讀後感8

《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的著作,講述了一個男孩引人入勝的故事。

哈利是一個普通的男孩,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住在對他一點都不友善的姨媽家,他的'表哥達力經常欺負他,搶走他的東西,還常常追打他。哈利的房間是一個窄小的儲物間,又髒又亂,裡面還住著許多蜘蛛。

在哈利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個叫海格的人送來一封信,信居然是當時很有名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上寫著從國王火車站九又四分之三站臺坐車,姨媽一家都嘲笑他,他們認為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站臺。九月一日,姨媽一家把他送到國王車站就走了,他正不知道如何上車時,看到了後來成為他好朋友的羅恩,跟隨他,哈利才上了車。乘著特快列車來到霍格沃茨之後,哈利被分到了格蘭芬多學院,在學院裡,哈利結識了自己最好的兩個朋友羅恩和赫敏,體驗了騎著飛天掃帚打魁地奇的樂趣。在哈利的第一場魁地奇比賽中,哈利的朋友羅恩和赫敏發現,他們的老師斯內普對哈利施惡咒,想害死哈利。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斯內普試圖去偷學校裡的寶物——魔法石。

他們在一天深夜穿越活板門,闖過重重機關,想要搶先一步拿到魔法石,可是在最後一個關卡,哈利驚奇地發現想得到魔法石的居然是奇洛教授和借用他身體的黑魔頭伏地魔!哈利與及時趕來的鄧不利多教授一起打敗了伏地魔。

與此同時,哈利也知道了對他施惡咒的是奇洛,而斯內普是幫他念破解咒。哈利的英勇行為給格蘭芬多加了分,格蘭芬多贏得了學院杯。故事就這樣圓滿地就結束了。

讀完這本書,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是啊,哈利的勇氣是多麼令人讚歎啊!他為了拯救他所在的魔法學校,不顧違犯校規,和朋友溜出宿舍,去阻止人們連名字都不敢提的黑魔法師伏地魔。在這個過程中,他把生死置之度外,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要是換了別人,肯定會嚇得躲在宿舍裡祈求不要碰上伏地魔。

還有厄里斯魔鏡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厄里斯魔鏡是找到魔法石的鑰匙,是一面神奇的魔鏡。它可以照出我們內心深處最迫切、最強烈的願望。但它既不能交給我們知識,也不能告訴我們實情,它只能讓我們看到幻象。人們在魔鏡面前虛度時日,被逼得發瘋,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否能成為現實。與其在魔鏡面前虛度光日,不如在現實中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我以後不能沉溺於虛幻的幻想中,要在現實生活中踏踏實實地生活。

《哈利波特》讀後感9

如果你對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感到陌生的話,那麼你至少好幾年沒有去過書店了。中譯本一出,洛陽紙貴,它創造了無可比擬的銷售佳績。

瞭解這個故事的人都知道,故事由一個住在碗櫥裡的小男孩接到一封信開始,從此小哈利坐上了開往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火車,開始了冒險歷程。

。故事的情節需要依靠矛盾來發展,本書主要是魔法世界的矛盾,即蛇與鷹的對立。故事中最大的反派—伏地魔,他的代表就是一條蛇,而哈利所在的格蘭芬多學院,代表圖案就是鷹頭獅身的怪獸,伏地魔在英文中的意思即是“飛離死亡”,可見他嚮往長生。嚮往長生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這個人有一顆異想天開的腦子。他將自己的靈魂分成了七份。而它的代價即每分離一次靈魂,則必須相應殺死一個人。其次,分離靈魂的次數越多,那人就越瘋狂。此外伏地魔還想建造一個由純血巫師統治的世界。這使讀者不禁想到二戰時希特勒的極端種族主義,稱雅安人是最優秀的種族,大肆屠殺猶太人。由此可見伏地魔這種反社會巫師會成為終極大反派也是註定的。

看完了反派誕生的原因,再來看一下哈利,就明白兩人為何是死敵了。首先哈利的父母是被伏地魔殺死的,並且嬰兒時期的哈利就打敗了當時囂張的伏地魔。而伏地魔藉助之前的七片靈魂碎片一次次復活,所以JK羅琳女士一口氣寫寫了七部。當然最後電影上映時有八部,有人諷刺這是為了賺影迷的鈔票,也許有部分這方面的原因,更顯而易見的就是第七部書篇幅較長,分成兩部也可以更好地表達故事內容。

當然,除了英雄主角與大反派之外,該故事還有不少配角與副線。必不可少的配角首先要說哈利的小夥伴羅恩與赫敏,最後他倆結婚了。哈利在學校中的死對頭—德拉科馬爾福,雖說不是正面角色,但在電影中卻有很高的人氣,大概是因為顏值較高?以及不得不提的書中第一悲情角色—教授西弗勒斯斯內普,間諜的身份本身就暗示著一個悲劇,還有老爺爺校長鄧布利多等,此外配角太多就不細說了。

看完七本書想說的話實在太多,貼吧上的一段話頗能表達哈迷們的心情:

你說你愛EXO,我說我愛哈利波特;你說你愛愛情公寓,我說我愛哈利波特;你說你愛《星星》,我說我愛哈利波特;你說你在等巡迴演唱會,我說我在等貓頭鷹;你說你在等愛5,我說我在等HP續集;你說你在等*獸來中國,我說我在等一個人證明魔法真正存在;你等來了他們的聲音,我等來了無垠的天空;你等來了續拍的訊息,我等來了虛無飄渺的傳言;你等來了男神的簽名,我等來了和我一樣等待的人。

《哈利波特》讀後感10

很多人都知道有這樣一個小巫師,他鼻樑上有一架黑框眼鏡,他總是騎著飛天掃帚在空中飛,在他亂蓬蓬的黑髮下面,還有一道神祕的傷疤。這個男孩的名字叫哈利波特。

哈利一歲時便失去了父母,一直在姨夫姨媽的欺凌下生活。在哈利十一歲時,他突然得知自己是一名巫師,於是他開始了自己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學習生涯,並且認識了兩個好朋友,羅恩和赫敏。

可是殺死哈利父母的伏地魔卻一直對霍格沃茨虎視眈眈,原本在哈利身上喪失能力的他打破了哈利剛開始的平靜生活……

看完這套書之後,我很難想象,竟然有這樣的隨時要面臨著死亡的孩子,哈利承擔連很多成年巫師都擔當不了的責任!有這樣勇氣的孩子,在現實社會中又會有幾人能做到?他所吃的苦,又有幾人能承受?

雖然有那麼多的考驗等著哈利,可是奇蹟一次又一次出現,哈利總是逃脫危險。這些,全都是因為愛。

哈利的母親為了救哈利而死,她對哈利強烈的愛,在哈利的身上留下了印跡。被一個深深地愛過,儘管愛他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也會給哈利留下一個永久的護身符。這就是伏地魔殺不死他的原因。

伏地魔不懂得愛,他也是早年喪失了父母,他生活在孤兒院,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他性格很孤僻,獨來獨往,他也不需要朋友……一個不懂得愛也沒有愛的人,會做出無數喪心病狂的可怕的事情來。

這也許就是這套書要告訴我們的,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愛是連最深的魔法,也無法達到的境界。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候,也不要放棄愛與希望,它們可以超越死亡,照亮黑暗,因為愛與希望比命運更加強大!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裡面的主人公哈利?波特身上的許多品質值得我學習。

哈利波特,一個不平凡的人,一出生便擁有了與伏地魔作鬥爭的標誌——一道形如閃電的疤痕,那是一道非常厲害的魔咒的餘痕,媽媽的愛把她的死亡換成了那道疤痕。由於父母雙亡,他被姨夫收養,度過了一個非常委屈的童年,表哥達力總是仗著個頭大欺負他,就這樣熬了11年

直到有一天,哈利?波特被接到一個魔法世界。在那裡,他和他的夥伴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保護魔法石,不讓伏地魔得逞,最後他的朋友羅恩和赫敏都戰敗了,只有他一人頑強的與伏地魔作鬥爭,終以純潔的靈魂搗毀了伏地魔的美夢,同時也救了大家。

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不如去面對困難,面對它,克服它。哈利波特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不低頭,反而抬起頭勇敢地去面對它,克服它。山中沒有筆直的路,然而,有彎曲,才有雄壯,正如溪流有阻礙,有不平,才有歌聲!

讀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以後,我感到非常慚愧,自己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立志做一個像哈利?波特一樣的人。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建議大家多讀一讀關於哈利?波特的書。

《哈利波特》讀後感11

一個棕色頭髮,在鼻樑上架著一副寬邊大眼鏡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便能帶你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為他的神力所驚喜。

他擁有一把神奇的掃把,騎上它,便可盡情的在空中飛行。他是誰?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他不僅僅屬於孩子的童話,儘管他擁有魔法,但他並沒有被“神化”,仍象我們每個人一樣,有優點、有不足,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一種奇幻又不脫離現實的感覺,彷彿哈里就在我們身邊。

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對惡勢力的那種勇敢。他們始終都有這麼一個信念:“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國度,危險時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甚至是惡魔,沒有什麼奸怕的,就算會陷於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適當的使用在學校裡所學到的魔法,一定可以勝利。”

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這種驚險的關頭,都被他們這種堅定所感動,同時也為這群有神奇經歷的孩子捏一把汗,畢竟,邪不勝正,那些邪惡的人最終還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書中最吸引人的是那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每一次的結局都如此讓人意猶味盡,拍案稱絕,書中到處都是伏筆,誰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結局就隱藏在眾多細節中。正是這樣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愛不釋手。

哈利這個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他的忠誠、勇敢、對正義、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無一不清楚地迴盪在我的思想中。可能想過,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要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要面對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

當鳳凰社的所有成員喝下了含有頭髮的複方湯劑的時候,不要以為他們集體變成哈利的模樣是什麼好玩的事情,因為現在哈利是伏地魔和他的那些擁眾的追殺目標,任何人在出門後都可能瞬間失去生命,他們替哈利承擔了本不屬於他們的危險,海德為此犧牲了生命,喬治丟掉了自己的左耳…

書中羅琳發明很多咒語,諸如:除你武器,統統石化,魂魄出竅甚至凶狠的阿瓦達索命。但她從來沒有提到過任何增加友情,哈利和他的朋友們做到了,他們的友情不需要咒語來維持,也沒有任何咒語可以擊破,友誼永遠是最強大的力量。

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大家的智慧和勇氣才能戰勝邪惡。

《哈利波特》讀後感12

最近,我迷上了哈利·波特,讀了關於他的第一本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大難不死的孩子——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神祕地出現在姨夫姨媽家的門前。哈利在姨夫家飽受欺凌,度過十年極其痛苦的日子。姨父和姨媽好似凶神惡煞,他們那混世魔王兒子——達力更是經常對哈利拳腳相加。十年來,沒人為哈利過過生日。

但是在他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信使貓頭鷹送來了一封信——邀請他去一個神奇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學習。

在魔法學校裡,哈利不僅找到了朋友,學會了空中飛行,贏得了魁地奇球的比賽,還得到了一件隱形衣,利用這件隱形衣,探索到了許多祕密。他發現那裡的一切——從上課到吃飯到睡覺都充滿了魔力,但是一塊魔法石出現了,只要得到這塊魔法石,就可以長生不老,想得到它的人數不勝數。為了不讓魔法石落入伏地魔(殺死哈利父母的人)手裡,哈利歷盡了千辛萬苦拿到了魔法石,但在最後,差點落入虎口。阿不思·鄧布利多——魔法學院的校長在伏地魔的陰謀就要得逞時救回了哈利,摧毀了魔法石。

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們,他們面對邪惡和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他們始終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有了這個信念,他們總會勝利,因為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

而且,這本書在向人們展示寫作方法的同時還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無論什麼事情,只靠一個人的力量不夠的,它需要幾個人甚至是很多人共同來完成。比如,哈利那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不是由他和他的夥伴們一起努力的結果嗎?沒有夥伴們,哈利孤身一人,絕對不會成功。

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不小心把我帽子上的鈕釦給拉掉下來了,我驚慌失措,拼命地尋找那丟失的鈕釦。可是,偌大的操場,尋找那既渺小,又透明的鈕釦,簡直是不肯能的事情。此時此刻,我多麼希望我有一雙能在夜裡發光的貓眼,一眼就能把五顆鈕釦全部找到。這時候,我的心裡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不是說團結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嗎?那如果我找同學來幫我,會不會,快點找到鈕釦呢?說幹就幹,我找了一大幫同學,動員他們一起幫我找鈕釦。不一會兒,鈕釦就全找到了。這時候,我才更加深深地體會到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故事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無論在什麼時候,誰要是脫離了集體,誰也就走向了失敗。

《哈利波特》讀後感13

《哈利·波特》——一套讓青少年為之著迷的魔法小說,一套讓全世界為之震撼的魔法小說,一套充滿愛和責任的魔法小說!

我是在五年級時讀的這本書,當時是同桌B介紹給我看的。

這本書主要寫了哈利由於西比爾教授一個夢中“失落的預言”而成了黑魔頭伏地魔的敵人,父母也在他年幼時死去,他從小就生活在他姨父家,姨父家有一個兒子—達利,他是一個混世魔王,天天欺負哈利,還讓哈利睡在一個櫥櫃裡,他們從沒給過哈利好日子,更沒給哈利過過一次生日!但在哈利11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封來自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的入學通知書,在學校,他認識了赫敏和羅恩,並與其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友。他們三個人一起經歷了重重困難,在霍格沃茨學院校長鄧布利多、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狼人盧平以及鳳凰社所有成員的幫助下,用愛和對魔法界的責任打敗了黑魔頭伏地魔。

愛與責任使這個小說的關鍵詞,也是這套書的價值所在。

愛——這套書裡沒有幾個愛字,卻處處體現著愛。朋友的愛:哈利赫敏、羅恩的友誼是最真最純的情感。羅恩、赫敏明明知道哈利是黑魔頭的最大敵人,明明知道和哈利在一起將隨時有可能面臨著死亡,但還是對哈利不離不棄,幫助他打敗伏地魔。雖然他們有過爭吵,鬧過彆扭,但朋友最終還是朋友……父母的愛:在伏地魔追殺哈利時,哈利還是個嬰兒,父母雙雙為小哈利擋住了那道致命的“阿瓦達索命”咒,母親在死前還用盡最後的力氣為哈利施了一道保護咒,是哈利在 17歲成年前(書中魔法界是17歲成年)不受到任何傷害。師長的愛:鄧布利多校長,小天狼星教父和盧平教授等一些鳳凰社的成員皆為保護哈利而死。這都是書中無言的愛啊!

責任——哈利從小就擔負著巨大的責任,因為在他三歲時曾中過奪命咒(即“阿瓦達索命”咒),但他沒死,僅在額頭上留下一條閃電形傷疤,所以打敗黑魔頭的使命就過早的落在了這個男孩身上。雖然責任重大,但哈利原本可以退縮,也可以逃避,或躲在很遠的地方,安靜的過一生。但他沒有這樣,因為他不願意他愛的人受到傷害,所以他擔起了這個擔子,努力不讓身邊的人為他受到傷害。最後,他做到了!

其實,《哈利·波特》並不僅僅是一套魔法小說,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懂得許多:勇敢、善良,自信,誠實,責任……

《哈利波特》讀後感14

說起《哈利·波特》對於我們三下的大部分小朋友來說應該不算陌生吧,對我們的爸爸、媽媽們可能更是津津樂道,用他們的話來說:他們可是伴隨著“哈利”一起成長的呢。但是說起我與《哈利·波特》的結緣那還真是沒我爸媽開始期望的那樣呢。

我記得那是三年級上學期國慶節的前一天,媽媽像往常一樣,抱著一袋“噹噹”上購買的新書,下班回到了家。吃晚飯的時候很是奮興的向我介紹《哈利·波特》,但是那時我完全沒聽說過,看著那灰藍的封面、不美的人物圖,對這本書心裡可沒半點好感。

那個時候我最鍾愛的還是楊紅櫻阿姨寫的“馬小跳”,漂亮的“夏林果”可是我一直追尋的目標,調皮的“馬小跳”總能逗的我哈哈大笑,當然了:直率的“安琪兒”、強勢的“路曼曼”、毛糙的“毛超”、胖胖的“唐飛”、強壯的“張達”、任性的“杜真子”以及學霸“丁文濤”。這些人物我覺得就是我班同學的真實寫照呢。

所以,儘管媽媽百般誘導“哈利”的各種好,但是我依然對那本“灰藍的大部頭”毫無感覺,就這樣本期待我國慶節就能見識一下神奇魔法的媽媽在幾次催促下,也沒了興趣,於是任由《哈利·波特》被著一本又一本的馬小跳淹蓋,整個“三上”似乎媽媽和我都淡望了它。

三上的寒假伴隨著點點小雪飄然而至,這天身體不舒服的媽媽中午就回到了家,每天可以偷看的電視今天有了媽媽的監督真心不敢去看了。回到房間摸摸這樣,找找那樣,實在無趣,於是決定像媽媽那樣收拾房間,心想等她起來一定很高興。然後發現被壓了很久的《哈利·波特》。決定開啟看一看,等會講給媽媽聽,說不定她一高興身體就好起來了。

不開啟書本,你永遠不知道它的奇妙,被我一直淡忘的“灰藍大部頭”就這樣把我深深的帶入了魔法的世界,原以為只是和《女巫溫妮》一樣所有的巫師永遠長著奇怪的面貌,除了一支掃把就是一隻“喵喵”叫的大黑貓。《哈利·波特》完全不一樣,他和我們一樣要上學、寫作業,也有很多好朋友。他得學習,不然一樣學不好魔法。他聰明但是也會和我們小朋友一樣喜歡偷懶,學習不是最棒的,但是擁有愛心和勇氣。所以雖然他有各種敵人,但是更多的是朋友。

就這樣那天我一直看,一直看,除了晚飯,一直看到深夜,深深的被它著迷。第二天媽媽知道了,還真是高興的身體好起來了呢。帶著我一起百度了一下,原來啊:《哈利·波特》是英國女作家J·K·羅琳於1997~20xx年所著的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共7部。被翻譯成73種語言,是世界上最暢銷小說之一。還被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把這7部小說改拍成過8部電影,也是全球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

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愛《哈利·波特》了,如果你還沒看過,建議你也去看一看哦。

《哈利波特》讀後感15

你知道哈利·波特是何方神聖嗎?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只要看過《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或電影的人,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一定會大叫起來:“知道,他是一個巫師!”

說到巫師,你的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個女巫,穿著一個破爛不堪的斗篷,騎著一把掃帚,臉上掛著邪惡的笑容,整天在煮著一大鍋噁心的,亂七八糟的魔藥。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讀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彷彿自己已經進入了奇妙無窮的魔法世界,只要揮揮魔杖,就能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

一歲左右的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神祕地出現他的姨父姨媽家門前。他太小太小,並不知道,這一來,他將在姨媽家痛苦地度過十年飽受欺凌的時光。他的表哥達力是個肥胖,愚蠢的大塊頭,他以欺負哈利.波特為樂。哈利·波特的“房間”是一個在樓梯口的一個儲物間。裡面又黑暗又狹小,並且到處是蜘蛛,螞蟻。可憐的哈利·波特所穿衣服只能是達力穿過的舊的,或不要的。

直到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封邀請信請他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去學習。來到學校裡,哈利不僅認識了很多朋友,學會了空中飛行,還學會了種種魔法,甚至還學會了騎飛天掃帚打“魁地奇球”。可是哈利的魔藥老師斯內普教授好像也很討厭他,不喜歡他。有一天,哈利知道了殺死他父母的惡魔頭-伏地魔。伏地魔想拿到魔法石,恢復他的體力。但是聰明的哈利勇敢地阻止了他。

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對於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來說,死亡不過是另一場偉大的冒險。是啊!死亡並不可怕。“人生自古誰無死。”每個人都有一死,為什麼總是貪生怕死,想著長生不老呢!這個故事中,最讓我佩服的就是哈利長達十年的忍耐。常常有新聞報道說有人自殺,有人想不開等等。我奉勸那些人,應該學習哈利這種在逆境中頑強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周國平曾說過:“人生無非是等與忍的交替,有時是忍中有等,絕望中有期待。到了一無可等的時候,就最後忍一忍,大不了是一死,就此徹底解脫。”

讀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哈利·波特用勇氣和膽量,戰勝了伏地魔,雖然鬥爭是辛苦的,殘酷的。但是,他始終堅持不懈,他敢於面對現實,對困難不低頭,抬起頭,挺起胸勇敢地去面對,勇敢地去征服困難。

我從哈利·波特身上學到了勇敢、自信、堅強的精神。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也要勇敢的面對困難和失敗,戰勝困難,戰勝失敗。不能向困難低頭,要向哈利·波特學習,做一個正直、善良、勇敢,並且敢於面對困難,做一個堅韌不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