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

校園 閱讀(1.74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係,學習列出算式。

2、複習5的組成,並知道4 1、3 2及前後位置互換都等於5。

3、進一步認識理解“”、“=”號的含義。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5、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副,動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1—5數字,加、減、等號各一個。

3、學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複習5的組成

幼兒人手一份卡片,教師引導一起共同複習5的組成。

(二)學習5的加法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背景圖,以小動物一起玩遊戲的情節進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遊戲,後來跑來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動物?(5只)

2、師生一起共同遊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會跟著老師一起來玩遊戲。媽媽昨天買回4個蘋果,爸爸又帶回1個蘋果,那麼家裡一共就有5個蘋果了。”幼兒一邊聽老師講述,一邊擺卡片。

3、啟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遊戲中所講的事情,並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1)4_1=5 4表示什麼?(4表示媽媽買回的4個蘋果)

1表示什麼?(1表示爸爸帶回的1個蘋果)

表示什麼?(媽媽和爸爸的蘋果合起來)

(2)啟發幼兒再用一道算是表示這個遊戲。

1_4=5(集體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較兩道算式,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4_1=5和1_4=5,位置換過來了,但是得數是一樣的。

(三)幼兒操作,並做記錄。

幼兒根據老師說的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並用作業本把算式寫下來。

活動評價:

請幼兒相互把算式讀一讀,體驗遊戲成功的喜悅。再數一數,黑板上一共記錄了幾道算式。

活動反思:

對於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來說第一次正式接觸加法,而在數學中,加法是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也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學好這一課,對以後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歷中,一些日常問題的解決使得他們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但是,讓學生真正地瞭解加法並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並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用數的組成知識去做加法。

一、匯入凸顯分與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義來自於分與合的思想。在教學開始時,以幾組變式的分與合作為基礎,鋪墊。讓學生初步感受今天我們要用分與合來解決新問題。

二、從算理中教學。

在例題教學時,我通過圖意變化,引導學生看變化的過程,說清圖的意思。(小丑左手拿著3個氣球,右手拿著1個氣球)。同時以提問的方式出現第三句話:一共有幾個氣球?給學生初步建立條件與問題的概念,瞭解看圖是要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看圖列出加法算式:3 1=4。這部分是學生的已有經驗,我把重點放在了算式含義的講解,計算教學重在算理。我採用了接受式學習方式,“ ”學生已經認識,而是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 ”的意義是合起來,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算式“3 1=4”中“3”、“1”、“4”的意義解釋,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來解釋,說明學生能夠理解數的意義了,學生能夠通過分與合的經驗說出算式的意義,讓學生經歷形象——數——符號——語言——初步將意義整合,最後將“3 1=4”意義精簡為“3和1合起來是4”。

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不同層次的練習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學生的能力。

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學生能夠自己看著圖說出算式的意思。

擺一擺、填一填。學生看著梨圖,用自己的學具擺一擺,然後填空。將擺、寫結合,將動作和語言相連線,同時,又是對數形的結合。

直接寫出得數,比較“2 1=3”和“1 2=3”之間的規律:加號前後交換位置的得數不變,再通過找到的規律讓學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給學生空間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來表示算式的意思,學生很感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圖可以用同一個算式來解答。

送信連一連。將連線題和有序的排一排結合在一起,將得數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這部分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上黑板排序、說一說,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數學思想。

四、總結突出算理。

本節課的總結關鍵就突出“ ”的含義——合起來。在課的最後再回到匯入的鋪墊,用分與合的知識解決加法計算。

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過語音語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調;在送信環節,學生一開始出現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這裡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學生能夠根據分與合的聯絡出現兩組算式,讓學生認識事物的對比過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間的聯絡,而不是教師自主將這一環節延後出現;在教學中還要充分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線起來。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5的加法。

2、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點:

掌握5的加法算式。活動難點: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4個、動物卡片:獅子、老虎、大象、斑馬各5張。

活動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師: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麼來了?(出示3個蘋果)師:再出示一個蘋果問:3個添上1個,一共是幾個?

師:引導幼兒說出加法的含義以及4以內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師:獅子王要給所有的獅子開會,先來了1只獅子(出示1只獅子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4只獅子(出示4只獅子圖片)1只獅子再添上4只獅子是幾頭?

師:誰來說出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1+4=5)師:老虎媽媽要給所有的小老虎開會,先來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圖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幾隻?

師:誰來說出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2+3=5)師:大象爸爸要給所有的小象開會,先來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圖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幾隻?

師:請大家一起說說這道題的算式?大.考吧.幼.師網出處(教師邊寫出算式3+2=5)師:斑馬老師要給所有的斑馬開會,先來了4只斑馬(出示4只斑馬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1只斑馬(出示1只斑馬圖片)4只斑馬再添上1只斑馬是幾隻?

師:請大家一起說說這道題的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3+2=5)師:小結,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題:4+1=5,1+4=5,3+2=5,2+3=5。

師:引導幼兒觀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發現他們的祕密。

師:你們看4+1=5和1+4=5,3+2=5,2+3=5。這些算式有什麼變化?

師:小結,它們數的位置交換,結果不變。

師:大家把算式讀兩遍。

三、玩"誰最快"遊戲。

1、每組做一道必答題(5的加法)2、教師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快哪組勝利。

四、書寫算式。

1、讓幼兒書寫加法算式。

2、教師檢查,對書寫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幫助指導。

五、教師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剛開始,他們的注意力很集中,課堂紀律也很好,與老師配合的很默契,可時間長了,有的幼兒注意力就可能分散,還有的幼兒由於遊戲的刺激可能過於興奮以至於課堂秩序有點亂,這時,老師就要進行適時的引導,並用合適的語言吸引幼兒,調節好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雙邊活動,課堂氣氛活躍,秩序良好,活而不亂,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並掌握知識,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與,掌握5的加法。

2.通過觀察發現一圖兩式的一般規律,並會列式計算。

3.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數字卡、蘋果卡片

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匯入:五隻猴子盪鞦韆

2.複習5的組成

(1)提出問題:今天老師買回4個蘋果,小朋友又帶回1個蘋果,現在我們一共有幾個蘋果?

(2)如果把這5個蘋果分在兩個籃子裡我們可以怎麼分?請小朋友分一分,並用數字表示出來。

3.學習5的加法。

(1)如果你有2只蘋果,我再給你3只,你有幾隻蘋果呢?我們用算式怎麼表示呢?啟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並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2)請小朋友先抽一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幾個蘋果,用數字什麼表示,再抽一張卡片,讓幼兒算一下一共有幾隻蘋果。反覆進行遊戲。

4.幼兒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並進行運算。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列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4

目的:

讓幼兒獲得加減法和應用題結構的感性經驗。

準備:

紅氣球3個,藍氣球2個,男娃娃4個,女娃娃1個,各種圖片每人一張。

過程:

一、老師示範

1、老師拿出紅氣球3只,說:“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上有多少個氣球啊?”(答:3個)

“剛剛我又買2只蘭色氣球,現在我一共有幾個氣球啊?”(答:5個)

“你們真聰明,那麼現在有誰可以照著我說的樣子說一遍?”(指導幼兒模仿老師的敘述,初步學習描述應用題。)

2、老師再拿出4個男娃娃說:“我這裡有4個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個女娃娃,那你們知道我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娃娃嗎?”(請小朋友回答,表揚答的好的,鼓勵答的不好的。)

“剛剛幾位小朋友已經學著我的樣字說了一遍,現在還有誰想試一試的?看看誰編的最有趣?”(指導鼓勵幼兒編題,肯定幼兒編的好。

提出新要求:“剛剛你們都編的很好,可是現在呀,我們編題的小朋友不要告訴別的小朋友你有多少個娃娃,考考他們,好嗎?”(老師示範一次。)

3、每個幼兒都發一張圖片,讓幼兒根據土派內上的內容編應用題。“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圖片,看看上面有什麼,有多少個,想想應該怎樣提出問題,每人編一道加法題考考旁邊的小朋友。(老師巡視,檢查幼兒是否學會,糾正錯誤的,鼓勵正確的。)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5

設計背景

本內容為學前班第一學期教學內容,是在幼兒掌握5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幼兒年齡特徵,為了讓幼兒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設計了本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使幼兒理解加法的意義,並能正確計算得數是5的加法。

2、在幼兒生動活潑的情景和遊戲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主動探索的精神。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得數是5的加法。

教學難點:根據數的組成學習加法。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孫悟空圖片、實物(1朵白色的花,4朵粉紅色的花,一棵貼有數字4的樹,一棵貼有數字5的樹);背景圖(蘋果樹上2個黃色的蘋果,3個紅色的蘋果,河裡3條大魚,2條小魚);寫有得數是5的加法算式的樹葉、火車頭頭飾;貼有車廂號碼的火車車廂掛飾、每個幼兒一張寫有加法算式的火車票;1—5數字卡,“+”卡、“=”卡。

學具準備:

每個幼兒5個桃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準備

1、幼兒邊唱邊跳歌曲《小青蛙找家》入座

2、複習(小遊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5的組成,現在我們做個“湊數”小遊戲好嗎?

幼兒:好。

師:舉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勢),你出幾?

幼兒:你出“1”,我出“4”。(打四的手勢)

合:1和4合起來就是5。

二、創設情景,探求新知

1、活動一:孫悟空送仙桃,小朋友操作活動。

師:《西遊記》小朋友都喜歡看,對嗎?那你們最喜歡誰呀?

幼兒:孫悟空、豬八戒……

師:瞧,誰來了?(出示孫悟空圖片)

幼兒:孫悟空

師:孫悟空來到學前2班,你們高不高興呀?你們看他手裡拿的什麼呀?(桃子),孫悟空從花果山上帶來了許多仙桃,他要送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桌上都擺了5個仙桃,孫悟空要考一考小朋友,請小朋友擺一擺,5個桃子有幾種分法?看哪個小朋友分法最多?

(幼兒操作,師巡視)

師: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告訴孫悟空,他是怎樣分的?

幼兒:5個桃子可以分成1個桃子和4個桃子……

師:(小結)5可以分成1和4,1和4和起來就是5 ……

2、活動二:孫悟空變戲法

師:孫悟空說小朋友真聰明!他要和我們小朋友來比一比,看一看誰的本領大?我們知道孫悟空會七十二變,你們看,孫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說變,變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四朵粉紅色的花)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手裡有幾朵白色的花?幾多粉紅色的花?一共有幾朵花?你是用什麼方法算的?請說出算式。

(幼兒回答,教師將算式貼到黑板上)

師:我們知道加法有一個交換律,請小朋友回憶一下,交換加號前後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教師用手勢交換1朵花和4朵花的位置)請一個幼兒說出算式,再貼出算式。

孫悟空說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變出一棵蘋果樹(揭開背景圖蘋果樹部分:2個黃蘋果,3個紅蘋果),教法同上。

孫悟空說我變了兩次戲法都沒難倒小朋友,我還可以變,孫悟空又一次拔出了一根毫毛,變出了魚(揭開背景圖河部分:3條大魚,2條小魚)讓幼兒觀察,自己編題、列算式,然後叫兩名幼兒說結果:一個提問題,一個說算式,老師和其餘幼兒進行評價。

3、活動三:幫樹葉寶寶找樹媽媽

師:花果山上的樹葉怎麼飄到這裡來了,原來樹葉寶寶和樹媽媽走散了,葉寶寶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辦法,幫幫葉寶寶,好嗎?我們看看葉寶寶身上有什麼?原來有電話號碼,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數就能幫葉寶寶找到媽媽了。

(幼兒操作,將樹葉掛在相應號數的樹上)然後請兩名幼兒檢查結果是否正確。

三、遊戲:開火車

師:是誰打電話來了?哦,悟空來電話,邀請我們到水簾洞去玩,你們高不高興?我們坐火車去好嗎?老師發給每個幼兒一張火車票,幼兒算出自己的車廂號碼,然後上與得數相同的車廂,有秩序地排在戴頭飾小朋友的後面。(算錯的不能上車),在開火車的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出教室。

教學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剛開始,他們的注意力很集中,課堂紀律也很好,與老師配合的很默契,可時間長了,有的幼兒注意力就可能分散,還有的幼兒由於遊戲的刺激可能過於興奮以至於課堂秩序有點亂,這時,老師就要進行適時的引導,並用合適的語言吸引幼兒,調節好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雙邊活動,課堂氣氛活躍,秩序良好,活而不亂,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並掌握知識,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6

活動目標:

學習看自己與同伴所出的物品列算式,進一步認識理解加、減、等號的含義。

在活動中,體驗共同遊戲的愉快,增強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教具:5個貼絨蘋果,1——5數、加、等號各一個。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交待分蘋果遊戲的名稱規及玩法。

出示貼絨蘋果,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和小朋友手上各有幾個蘋果?(5個)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來玩一個出蘋果的遊戲。

師生示範遊戲玩法。

啟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遊戲中講的事情,並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含義。

啟發幼兒再用一道算式表示這個遊戲。

比較兩道算式:“這兩道算式一樣嗎?”“為什麼兩個人做同一件事,而算式不一樣呢?”

小組活動。

玩雪片,並用算式記錄。

活動。

請幼兒相互把算式讀一讀,體驗共同遊戲成功的喜悅。

教後感:通過這節顆學習看自己與同伴所出的物品列算式,進一步認識理解加、減、等號的含義。

教後感:這節課上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內的加法。在活動中,體驗共同遊戲的愉快,增強合作意識。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 認識 “+”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學習5以內數的合成型加法。

二、活動準備:

動物圖卡若干、紙和筆

三、活動流程:

(一) 教師隨意拿幾塊積木問:剛才我用了幾塊積木搭這座小房子?

(二)對計數記過進行數的合成練習。

——把積木分給兩個小動物,問:小狗和小貓各有幾塊積木?合起來又是多少塊?並擺上正確的數字。

——結合數字卡進行念唱,1和4合起來時5,2和3合起來是5…..。

(三)遊戲考考你:

講述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的意義。

1、教師:冬天快到了,小燕子美美一家要從北方飛到南方去過冬。美美的爸爸媽媽在前面飛(出示2只燕子),美美跟在後面(再出示1只燕子),一共有幾隻燕子要到南方去呀?

將相應的數字卡貼在教具下面,引導幼兒說出爸爸媽媽2只,美美1只,合起來時3只。告訴幼兒“合起來”就是“加在一起”的意思,然後將“+”卡放在2和1的中間。再將“=”卡放在1的後面,並告訴幼兒“=”就是相等的意思,等號前面的是一個算式,等號後面的數字就是前面算式的計算結果。

3)通過遊戲“小白兔採蘑菇”,進行正確的對應計數,完成加法的計算。教師邊操作貼絨小兔邊說:小白兔先採了3個蘑菇,小灰兔又幫它採了2個蘑菇,現在小白兔一共有幾個蘑菇呢?

活動反思:在這個活動中孩子每一個步驟孩子都能跟著一起操作,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連線比較緊湊,對活動內容基本掌握,都能教熟練地說出5以內的加減法。但整個活動流程不夠靈活,都是老師說,孩子答,給孩子探索思考的空間較少。而且在孩子對5的加法比較熟練的情況下,我還是按原來的活動流程完成教學任務。不能及時作出調整,如我們可以進一步加深難度,編應用題。這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老師對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不瞭解,要不就是涉及的內容太難,要不就是涉及的內容太簡單。怎樣瞭解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思考,讓孩子在每個活動中有所收穫而不會覺得太難或太簡單,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8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畫面特徵自主探索5的加法,並列出5的加法算式。

2. 初步理解加法中兩個部分數的互換規律。

3. 在遊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5的加法式卡、5的加法圖。

2.蘋果(5的加法圖)、梨子(一道5的加法算式)、橘子(算式填寫完整)

 活動過程:

1.以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秋天到了,很多動物約好一起去秋遊,也邀請我們一起去呢。”

2.拍手遊戲:複習5的組成

小動物們可開心啦!邀請我們一起玩“5的拍手遊戲”。

師:“我拍1”幼兒:我拍4,師幼:我們一起拍拍手。

3.來了幾隻動物。(幼兒看圖自主探索學習5的加法)

(1)集體探索5的第一組加法

教師:很多小動物都來了,我們看誰來了?(出示1只小兔)現在一共有幾隻小兔呢?(又出示4只兔子)你能用三句話說清圖片的意思嗎?誰會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呢?1、4、5各表示什麼?

(2)幼兒自主探索5的加法

①教師:還有哪些動物來了呢?請你從籃子裡拿一張圖片,先學會用3句話說說圖片的意思,再在圖片的下面列上算式。

②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③個別幼兒進行交流。(先用3句話說清圖意,再列出算式)

4.探索加法中兩個部分數的互換規律。

(1)教師把幼兒探索出的算式題貼在黑板上,讀一讀。

(2)為了讓大家看清楚些,我們一起來把它們分分類。(把相同數字的算式貼在一起。)

(3)請幼兒觀察2組算式,說一說你有什麼發現?

(4)小結加法中加號前後兩個數可以互換的規律。

5.遊戲摘果子:複習鞏固

教師:小動物們來到了果園,摘了很多果子,但是一定要把果子上的題做對了,水果才能帶回家。

蘋果:看圖編題,列算式。

梨子:寫朋友題。

橘子:算式填寫完整。

(1)幼兒任選一種水果進行操作。

(2)評價操作情況。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9

活動目的

1、通過遊戲形式和幼兒的動手操作,鞏固複習5以內的加法。

2、發展幼兒思維能力、分析判斷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協商精神。

3、促進幼兒相互關心、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黑貓警長的木偶一個,小箱子3個(裡面有一封信、二輛火車、貼絨教具、數字娃娃若干)

2、數字卡片1—10,空白小房子4幢,彩色紙片若干(上面有各式題目)

3、小火車(5號),數字娃娃每桌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播放《黑貓警長》音樂,引起興趣

1、剛才錄音機在唱什麼歌呀?瞧,誰來了?黑貓警長和小朋友相互問好(黑貓警長:“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三個神奇的盒子,你們想不想開啟來看看?先請小朋友表演一個拍手遊戲給我看看,如果表演得好,就可以開啟盒子)

2、拍手遊戲:鞏固、口述5以內加法(集體、小組、個人)

二、黑貓警長請小朋友開啟第一個盒子

1、裡面有一輛火車,許多小動物。咦?怎麼回事呀?黑貓警長告訴我:森林裡最近造了許多新房子,小動物們乘著火車就是去看新房子。他們乘的是4號火車,可是隻有三節車廂,所以要兩種小動物住一節車廂,這兩種小動物的數量要合起來一共是4才能住在一起。

2、請小朋友來說說看,應該誰和誰住在一起?

A:小兔和大象住在一起,為什麼?(因為小兔有3只,大象有1只,合起來是四隻。)

B:用數字怎麼來表示?(3只兔子可以用3來表示,1只大象可以用1來表示,合起來一共4只小動物,可以用4來表示)

C:合起來一共有多少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算?

(加法)加法用什麼符號來表示?(+)那麼這道題我們用加法計算題來表示怎麼列?

(3+1=4)

D:其他方法同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三、請小朋友開啟第二個箱子(裡面是5號火車和若干娃娃)

1、數字娃娃也要去看看小動物的新房子,他們乘的是5號火車,也是兩個娃娃住一節車廂,2個娃娃身上的數字加起來是5才能住一起。

A:教師示範:請1和4住一起對不對?為什麼?(因為1+4=5)

B:幼兒操作:(1)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列5號火車和數字娃娃,請小朋友幫助娃娃乘火車,要求二個小朋友為一對,和其他小朋友商量,不要重複。

(2)請一組小朋友到黑板上來示範。

2、集體校對

四、黑貓警長請小朋友開啟第3個盒子(裡面一封信)

1、黑貓警長說:小動物的新房子現在還不漂亮,請小朋友把它打扮得漂亮一點,他給小朋友每桌都放了一個盒子,盒子裡有花花綠綠的紙,把這些紙貼上去就漂亮了。這些房子上有數字2、3、4、5,紙後面也有題目,答案是幾就貼到幾號房子上去。紅顏色的最難,如果你覺得太難,沒關係,你可以做黃顏色的,如果你覺得黃顏色的還是難了點,還可以找綠顏色的來做。

2、請個別幼兒示範。

3、幼兒集體操作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10

教學目標:

1幼兒遊戲和動手操作,讓幼兒學會計算得數是5的加法。

2進一步理解+,=的含義

3在遊戲中理解交換+兩邊的數得數不變:

4、積極探索數學活動,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頭飾、卡片, 活動重點:得數5的加法 活動難點: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

活動過程:

一、引入:(複習5的組成)

師:動物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願意嗎?不過我們要保密碼解開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幾呢?生:3密碼正確,請進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圖學習5的加法。

師:小朋友們動物王國到了,我們一起去小動物家看看吧,小心別被動物咬著,看圖算5以內的加法,算對動物送禮物給小朋友,算錯動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幾個小動物家。把你的答案記清出點。

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麼問題?(用4句話表達4幅圖)你是怎麼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

師: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祕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麼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

師:像 1+4=5,4+1=5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4=5馬上就想到4+1=5,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3=5就會想到什麼呢?看到…

三,鞏固加深:

好了,小動物們都誇我們很聰明 ,我們手裡都有動物送給我們的玩具票票, 出示價格。你手裡有5元,你能買那兩樣玩具,你會買什麼,為什麼?還可以買那兩樣?

幼兒操作

總結:

師: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麼?

師:如果5元買三樣呢?

四、總結:這節課高興嗎?我們學習了得數等於5得算式

板書:1+4=5,4+1=5,2+3=5,3+2=5.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11

【活動目標】

1、理解加法的含義,學習5的加法運算,掌握加法的基本運算方式,初步瞭解互換規律。

2、能按照事物的數量關係列出算式,正確擺出加法算式。

3、在活動中,體驗遊戲的愉悅,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數量不等的桃子、猴子等圖片,1—5數字,加號、等號各一個。

學具:各種操作材料:積木,魔方,橡皮泥等,1—5數字,加號、等號若干(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猴孩兒來做客的情境匯入。

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猴孩兒來我們班做客了,看來了幾隻小猴子?(出示五隻小猴子)。

(二)複習5的組成

現在我們和小猴子來玩一個“我問你答”的遊戲吧:

師:小朋友,告訴我,5可以分成1和幾?(同時播放課件)

幼:XXX,告訴你,5可以分成1和4.

(三)複習加法,理解加法的含義。(播放課件)

1、複習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義

師:小猴子來做客我們用什麼招待他們呢?猴子喜歡吃什麼?我先拿一個大桃子給小猴子,又拿一個小桃子給小猴子,我一共給了小猴子幾個桃子?你是怎麼知道的?

出示算式1+1=2,引導幼兒說出算式中含義。

小結:1+1=2這是一個加法算式,第一個“1”表示一個大桃子,第二個“1”代表一個小桃子,“+”表示把兩個數合起來,“=”表示前邊兩個數合起來的數量和後邊的數量相等。

2.複習2-4的加法,鞏固幼兒對加法算式的理解,初步瞭解互換規律

師:老師先拿一個大香蕉給小猴,又拿三個小香蕉給小猴,我一共給了小猴幾個香蕉?請小朋友用學具擺出一道加法算式。1+3=4,3+1=4,

小朋友互相說一說,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都代表什麼意思?怎樣讀這個算式?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互換規律。(+號前後的兩個數互換位置,它們的結果不變)

(四)學習5的加法,引導幼兒看圖自編加法應用題,並能正確擺出加法算式

1、進一步瞭解加法應用題的結構(播放課件)

①老師示範看圖編應用題並引導幼兒分析應用題的結構

師:五隻猴子一樣麼?有什麼不同?(老師根據猴子的位置和數量編加法應用題)。

小結:把物品的數量用講故事的方法說出來並提出一個問題,這就是應用題。剛才老師編出的是一道加法應用題。知道兩個數:1只猴子和4只猴子,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幾隻小猴?

②幼兒根據應用題列出加法算式:1+4=5,4+1=5

③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互換,互補規律。

2、看圖自編應用題,鞏固幼兒對應用題的理解。

①(播放課件)請幼兒根據蘋果的位置和數量來自編加法應用題,並用學具擺出加法算式。

②看課件,以給猴子送玩具為情境,引導幼兒自編應用題,並列出加法算式。

③分組操作玩具自編應用題並用學具擺出加法算式。幼兒根據老師說的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並用作業本把算式寫下來。

活動延伸:

回家後,幼兒和爸爸媽媽玩加法的遊戲。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12

活動目標

1、複習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礎上,學習5的加減。

2、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實際意義,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加減問題。能根據分合式說出加減法算式。

3、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算式的.樂趣。

4、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背景圖一幅,活動動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減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兒書寫用具

物質準備:幼兒已有5的分合知識。

活動過程

一、複習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請幼兒認讀。

2、遊戲:碰球(複習5的分合)

師: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來是5、(依次說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減。

A、

1、出示背景圖,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草地上先跳來了2只小兔子,又跳來了3只小兔子,現在,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

3、啟發幼兒說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4、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5、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2+3=5)

6、提問:如果草地上先跳來3只兔子,後跳來2只兔子,應該怎樣說出算式?

7、請一名幼兒說出相關的算式(3+2=5)

8、比較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

9、拓展練習:8+9=17

B、

1、老師再次出示背景圖,操作並講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現在草地上有幾隻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並說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3、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4、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5—2=3)

5、提問: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還剩下幾隻兔子?

6、請幼兒交流、討論並回答。(5—3=2)

7、比較兩道減法算式的異同。

C遊戲:你問我答

師:小朋友,我問你,23=?

生:老師,告訴你2+3=5依次說完所有的算式。遊戲熟悉後,可以讓孩子們互相提問回答,鞏固加減法計算。

D搶答:看誰最快?

老師準備一些口頭的加減法應用題,師讀生搶答,比一比,誰最快?例如:河裡游來了3只鴨子,又游來了2只鴨子,一共有幾隻鴨子?(答得多又對的為勝,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勵

教師總結:

表揚積極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鼓勵相對不積極的幼兒,再次帶領幼兒鞏固知識。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把今天學到的加減法與自己爸爸媽媽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剛開始,他們的注意力很集中,課堂紀律也很好,與老師配合的很默契,可時間長了,有的幼兒注意力就可能分散,還有的幼兒由於遊戲的刺激可能過於興奮以至於課堂秩序有點亂,這時,老師就要進行適時的引導,並用合適的語言吸引幼兒,調節好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雙邊活動,課堂氣氛活躍,秩序良好,活而不亂,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並掌握知識,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5的加法。

2、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動難點: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4個、動物卡片:獅子、老虎、大象、斑馬各5張。

活動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師: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麼來了?(出示3個蘋果)師:再出示一個蘋果問:3個添上1個,一共是幾個?

師:引導幼兒說出加法的含義以及4以內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師:獅子王要給所有的獅子開會,先來了1只獅子(出示1只獅子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4只獅子(出示4只獅子圖片)1只獅子再添上4只獅子是幾頭?

師:誰來說出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1+4=5)

師:老虎媽媽要給所有的小老虎開會,先來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圖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幾隻?

師:誰來說出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2+3=5)

師:大象爸爸要給所有的小象開會,先來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圖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幾隻?

師:請大家一起說說這道題的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3+2=5)

師:斑馬老師要給所有的斑馬開會,先來了4只斑馬(出示4只斑馬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1只斑馬(出示1只斑馬圖片)4只斑馬再添上1只斑馬是幾隻?

師:請大家一起說說這道題的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3+2=5)

師:小結,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題:4+1=5,1+4=5,3+2=5,2+3=5。

師:引導幼兒觀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發現他們的祕密。

師:你們看4+1=5和1+4=5,3+2=5,2+3=5。這些算式有什麼變化?

師:小結,它們數的位置交換,結果不變。

師:大家把算式讀兩遍。

三、玩"誰最快"遊戲。

1、每組做一道必答題(5的加法)

2、教師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快哪組勝利。

四、書寫算式。

1、讓幼兒書寫加法算式。

2、教師檢查,對書寫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幫助指導。

五、教師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發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如何運算5的加法,並能靈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動中,幼兒跟老師不夠配合,課堂不夠活躍,可能是後面的設計有點抽象,難度大點,沒有針對這裡的幼兒的認知水平來設這課。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讓小朋友動手擺物體,然後把式子寫寫出來,這樣他們就學會了、動手、眼、腦,也達到了就這結課的目的。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14

活動目標:

1、複習5以內的加法。能看圖片嘗試仿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並懂得運算。

2、在看、聽、想、說、做中感受合作與競爭的氛圍,體驗數學的魅力。

3、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準備:1、5以內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5張。

2、紅、黃、綠隊牌三張、搶答器(鑼)三個,數字貼紙(選手號)若干張、統計牌一個,獎牌榜三張、

3、紅蘋果若干個、獎狀若干張、頒獎音樂一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我是快樂數學欄目主持人--小問號。我們快樂數學大本營的口號是:快樂數學,快樂無限!我們現在整齊、響亮地把口號喊出來: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 首先我來介紹今天參加我們快樂數學大本營的三個方隊,他們是(舉隊牌)--紅隊,歡迎你們!他們是--黃隊,歡迎你們!他們是--綠隊,歡迎你們!接下來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紅黃綠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道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紅蘋果。看哪一隊的紅蘋果個數最多。

2、師:答題開始。請聽題3+3=?(教師請三位選手輪流回答,提醒幼兒把題讀完整),例幼兒:2+3=5 師:(出示正確答案)回答正確。(三位選手依此回答完畢)。

小結:第一關必答題結束,讓我們來關注一下各隊的紅蘋果得數,紅隊得到幾個紅蘋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板書),大家看看哪個隊的水果個數最多?某隊現在暫時領先,但某隊和某隊也不要氣餒,在後面的環節裡,你們還有機會。現在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二個環節--快樂數學,第二關。

三、快樂數學第二關。

1、師:第二關"我說你來算"。今天我帶來了一張圖片,我給它編了一段話,請你算一算,我的圖上有幾隻小動物?

師:花園裡有兩隻蝴蝶(邊講邊操作圖片),又飛來兩隻蝴蝶(邊講邊操作圖片),現在花園裡一共有幾隻蝴蝶?)小朋友請你算一算。

幼兒回答。

師: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師根據幼兒口述邊講解邊板書:2+2=4,哦,那麼這到底對不對呢?那麼這兩個數字寶寶是哪裡來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觀察圖片,師引導講解理解:2+2=42、我這裡還有一張圖片,誰能象我一樣給它編一段話,讓我來算一算。考考我小問號.

(1)、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口述。

(2)、教師完整講述,並板書:2+3=5

3、我這裡有三張圖片,紅黃綠隊一張,請你們把圖片編成一段話,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裡。

4、挑戰開始:紅隊可以選擇黃隊和綠隊當中的一隊接受挑戰。

(選紅蘋果多的一隊)師:你們選誰?黃隊接受挑戰,請聽題。(黃隊可以是任意隊員答題。答題是否正確由挑戰隊判斷,答隊鼓掌)恭喜黃隊得到一個紅蘋果。現在請黃隊出題……

5、小結:在第二關中,三隊編的都很好,我給三個隊都加上一個紅蘋果。我們再來關注各隊的紅蘋果個數。(表揚第一名,鼓勵其他隊)

四、快樂數學,第三關。

1、第三關,搶答題。我出示圖片,你們用數字算出來。比如:這張圖片你會怎麼算:(2+3=5)對!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算。

2、我請每隊的6號選手當隊長,請隊長那出凳子後面的樂器當搶答器,當我那出圖片說:搶答開始。注意:隊長必須在我說開始之後才能敲響搶答器。好!準備!搶答開始。

3、小結:搶答環節中紅隊得到幾個紅蘋果?黃隊得到幾個紅蘋果?綠隊得到幾個紅蘋果?

五、統計

1、三關過後,我們來看各隊的水果得數。(出示統計牌)(幼兒唱數,教師統計)某某隊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隊和某某隊水果也很多。今天快樂數學大本營的冠軍是--某某隊!恭喜!請某某隊的小朋友一起上來領獎。(放頒獎音樂),今天的頒獎嘉賓是在座的各位老師!有情!

2、結束:現在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1、看圖編應用題在大班數學教學中是一個比較難的教學內容,也是幼兒必須掌握的知識點,更是鍛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努力貫測邏輯思維訓練的原則。並要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應用題的基本結構都是已知兩件事和一個基本問題組成的。幼兒要解答應用題,必須對題的數量進行分析,瞭解構成要素的概貌,然後才能解答。這也就是應用題所必須進行的結構訓練。當教師出示牛奶瓶圖時,很容易激發幼兒的思維興趣,引起他們的聯想。接著把“原來有一隻奶瓶,後來又送來四隻”這樣一個數量關係,寓於結構,融於情境中,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理解。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分析、綜合思維過程,不僅可以使幼兒達到真正理解題意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的提高。事實上,幼兒馬上就能異口同聲地把答案喊出來。

然而,我發現在活動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試著讓幼兒自己上來創編應用題,細節方面處理的不夠經驗,幼兒在這個環節花的時間很多,而事實上孩子們創編的應用題前兩句基本是一個模型:本來有····後來又來了····。我想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後的活動中,可以引導孩子們去豐富。也希望家長多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創編應用題,同時還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2、有5個幼兒甚至不會問問題,直接給出答案。最後的看算式編應用題的時候,有的孩子直接獨處算式,我稍稍有些許變動,使得幼兒在獨立完成列式時遇到了困難,有的觀察仔細,有的不能理解題意,我就引導孩子按照剛才的方法進行創編應用題。這可能是老師在我們編好應用題時我沒有很好的進行總結,幫助幼兒進行梳理,。這讓幼兒在學習的時候沒能很好的掌握。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幼兒逐步掌握轉化的方法和要求。轉化訓練,一方面是符合幼兒思維的水平和特點,另一方面要讓幼兒參與轉化的整個過程。從而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我堅信,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挖掘每個教育環節所隱含的教育價值,努力引領幼兒真正探索學習。

大班數學5的加法教案15

活動目標:

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係,學習列出算式。

能分別用三句話講述出一幅圖的圖意,注意用詞正確。

活動準備:

教具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出示圖一。

“這是什麼地方?有誰?”“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簡單的話將圖上的事說清楚。”(山坡上有兩隻烏龜)教師移動磁性烏龜:“這件事還有誰也能用一句簡單的話說清楚。”(又爬來了一隻烏龜)請小朋友把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教師指圖:“最後一句話應該怎麼說呢?誰會用三句話把圖上的事說清楚:幼兒個別、集體講述三句話。

列算式理解其含義。

“誰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圖上的表情?”

“這道算式什麼意思?我們一起說說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小組活動第一組:玩玩講講水果列算式。

第二組:玩玩講講動物列算式。

教後感:這節課上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內的加法。他們通過自己的操作得出結果,嘗試到了成功了,所以記得很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