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考研政治馬原主觀題答題的原理指導

校園 閱讀(9.21K)

1.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和統一及人和自然關係

關於考研政治馬原主觀題答題的原理指導

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始終是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納入了社會過程的物質交換關係,是具有社會性的物質交換關係。通過勞動實踐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實現它們的和諧統一,便成為人類必需面對的永恆主題。如果人類不保持自身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那就會危及自身的生存發展。正確的實踐觀點是理解人與自然關係,人與自然統一的關鍵。

2.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並對客觀世界產生能動的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它主要表現在:第一,意識反映世界具有自覺性、目的性和計劃性。第二,意識不僅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不僅能反映現存事物,而且能追溯過去、推測未來,創造一個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動創造性。第三, 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識還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意識的能動性受客觀世界的規律性的制約,只有正確反映客觀世界和人類現實生活規律的意識,才能有效地發揮能動的作用;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則只能導致行動的失敗。意識的能動性的實現最終還受制於人類實踐的發展水平。

3.認識並尊重客觀規律

規律是事物的內部聯絡和發展的必然趨勢。規律這一範疇揭示的是事物運動發展中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規律是客觀的。客觀性是規律的`根本特點,它的存在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相反,人的意識及其指導下的實踐卻要受規律的支配。人們不能藐視規律,更不能創造和消滅規律。人在客觀規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無所作為的。人們在實踐中可以認識或發現規律,並利用這種合規律的認識指導實踐,達到改造世界、為人類謀利的目的。人類還可以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使事物朝著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

4.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係

首先,必須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承認規律的客觀性為前提。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越深刻、越正確,就越能有效地發揮主觀能動作用;不顧規律和違背規律,只能把事情辦糟。其次,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們通過自覺活動能夠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對自然和社會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自覺能動性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別。所以我們要把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統一起來。

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從實際出發,努力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其次,實踐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基本途徑。最後,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還依賴於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5.聯絡與發展的普遍性

聯絡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聯絡具有客觀性。堅持聯絡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聯絡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聯絡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絡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於一定的相互聯絡之中,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每個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絡中的一個成分或環節。世界的普遍聯絡是通過中介來實現的。聯絡具有多樣性。

馬克思主義關於事物普遍聯絡的原理,要求人們要善於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絡,確立整體性、開放性的觀念,從動態會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絡。

發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指喪失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堅持事物發展是過程的思想,就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把一切事物如實地看做是變化、發展的過程,既要了解它們的過去、觀察它們的現在,又要預見它們的未來。

6.聯絡和發展的基本環節(五對範疇)

整體與部分:整體與部分的存在是互為條件的,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沒有部分便沒有整體;反過來,整體制約著部分,沒有整體就沒有部分。整體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體。整體與部分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人們在認識事物時總是首先把整體區分為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弄清他們的性質、特點和功能,然後再經過綜合達到對整體的認識。

原因和結果: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絡是自覺的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辯證地分析事物的因果關係,分析存在和發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結果,可以增強人們活動的自覺性、預測性和調控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兩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一方面,二者是有區別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偶然性背後隱藏著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我們要重視事物發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又要善於從偶然中發現必然,把握有利於事物發展的機遇。

可能性和現實性: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區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現實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壞的可能性。應當立足現實、展望未來,注意分析事物發展的各種可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應對不利情況的準備,爭取實現好的可能。

現象和本質:現象和本質也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一方面,現象和本質是有區別的。另一方面,現象和本質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聯絡、相互依存。正是因為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所以我們能夠通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同時由於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又要求人們不能停留於現象而必須透過現象揭示本質。人們正是通過對事物現象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才不斷深化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內容和形式:要重視內容,根據內容的需要決定形式的取捨、改造和創新;又要善於運用形式,發揮其積極作用,利用和創造必要的形式,適時地拋棄與內容不相適應的形式。

7.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關係。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矛盾雙方相互聯絡的兩個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相互聯結、相互制約的。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聯結、相互制約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由於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展使自己獲得發展;由於矛盾雙方相互包含,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由於矛盾雙方彼此相通,矛盾雙方可以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展,並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

事物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相反相成,而且表現為相輔相成。和諧作為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體現著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因。內因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