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學英語學科教學計劃

校園 閱讀(2.39W)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以下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英語學科教學計劃,希望大家喜歡!

中學英語學科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繼續沿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教學之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圍繞課改完善和深化學科教學常規,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紮實開展英語教研組活動,重點規範教研組管理建設。加強組內教師的再學習、再提高。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切實抓好校本培訓,加強傳、幫、帶作用,從而促進全體英語教師的業務水平。繼續搞好導師制、結對子活動,強化聽課、評課活動,繼續抓好早讀課的輔導工作,爭取學校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工作思路

1、教學目標: 培養興趣,加強學法指導、抓落實,穩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七年級:在搞好中國小銜接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興趣,強化基礎;

八年級:在穩固現有成績的基礎上,強化培優補差,進一步提升質量;

九年級: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挖掘潛力,查缺補漏,著力加強學法指導和能力培養,抓好會考口語、聽力考試,為實現2017年會考的新突破打好基礎.

2、教研目標:組織進行校內外的教學研究活動,組織老師上研究課、示範課,通過研討、評課等形式,做好課後反思,使本組教師理論與實踐水平共同提高。組織全體英語教師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科研活動,並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尤其是英語的課改活動。

三.具體工作:

1、本學期要重點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英語課程標準》和《英語複習指南》等有關課程改革的材料。學習課程改革專著《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明確英語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四個基本任務,特別是要認真學習和理解課程標準中的"六個基本理念",並用這些理念來指導平時的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組內教師口語水平的訓練,保持並提高個人業務水平。加快資訊科技學習,加強對課件製作和運用能力培養,組織本教研組全體教師學好電腦技術和網路技術,能熟練運用基本資訊科技,從而推動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的整合,組織有關教師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設計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每人每學期至少開好一次公開課,組織多媒體教學觀摩活動等。

3、組織本教研組教師認真參加學校的課題研究,圍繞學校大課題,在確定本組子課題的基礎上,積極撰寫論文。全體英語老師要通過理論學習,不斷反思、探索,並聯系實際積極撰寫外語教育教學論文。

4、進行習題的`選編工作,組內統一出題格式,各備課組統一安排,每週進行至少一次的備課組內聽課,開課,出練習,均落實到個人,為尋求學生的更合理,更健康發展,月考,期中,期末考等大型考試預備三套試題,讓各層次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進一步抓好"教學常規"的學習和實施工作,組織本教研組年輕教師學習常規,學習校內外先進典型,特別是多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一方面瞭解畢業班學生的狀態和教材積累,另一方面增強自身的業務能力和素養。加強檢查督促,使學習常規,實施常規成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

5、加強集體備課。落實地點,常規,中心發言人,做好記錄,做到四個統一。集體備課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以落實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6、結合國小教研組,抓好國小與國中的銜接教學。學生在國小階段學了國小英語教材,基本上達到了國小英語教學的要求,但也出現了一定的分化現象,七年級教師要及早摸清情況,根據我校的實際,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好交流,提前抓好中國小銜接教學。

7、抓好教研組建設。教研組要在落實常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規落實的檢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組織教學研究活動,圍繞相應的研究專題,組織相應的公開課、研究課、示範課,通過研討、觀摩、評議等形式,使本教研組全體英語教師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一)做好家園共育欄的定期更換工作,針對實際情況主動及時地與家長溝通、聯絡,交流教育心得。建立家庭與班級的聯絡機制,通過家園面對面、電話交流等多種形式宣傳家教科學知識、指導方法、爭取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支援、配合。

(二)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絡,瞭解幼兒家庭的教育環境,挑選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務。

(三)做好家訪工作,聽取家長合理的建議,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與一致性。

(四)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幼兒園裡舉辦的各項活動,更好的瞭解幼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