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幼兒園幼小銜接的方案

校園 閱讀(1.07W)

  一、指導思想曙光

幼兒園幼小銜接的方案

以《指南》精神為指導,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活動時間和班級:

活動時間:2014年3月—7月,活動時間為一學期。

活動班級: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大四班

  三、活動目標

㈠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

㈡有入國小的願望和興趣,嚮往國小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㈢初步瞭解國小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範,對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慾。

  四、動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啟動、探索階段(2014年2月—3月)

1.以年級為大單位各班為小單位成立幼小銜接接工作組,明確責任,分工到人,每個班組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幼小銜接指導策略”科學制定的發難。(見附件1)

2.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自學在各個途徑查詢資料、培訓、討論、辯論等形式,瞭解國小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國小的教育目標及要求。

⑴認真學習《指南》,深入瞭解“幼小銜接”的目的和任務。

⑵結合各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學習興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過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幼小銜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開“幼小銜接”活動。

⑶大班教師之間分享交流,將自己積累的關於幼小銜接互動指導策略的經驗進行分享。

3.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⑴在家長會上介紹《幼小銜接計劃》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的目的和意義,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並能積極有效的配合我們的工作,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⑵開展有關幼兒小銜接的系列講座或諮詢活動。

⑶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在生活、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二階段:實施與調整提高階段(2014年3月—7月)

1.開展《我上國小了》等主題活動,使幼兒初步瞭解國小生活。

2.參觀國小、體驗生活,進一步感受國小的生活,瞭解國小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

3.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⑴入學前思想準備:通過參觀國小請畢業生回園與幼兒座談,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上國小,國小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激發孩子上國小的慾望,同時也幫助他們解決“嚮往上國小、又不知道怎樣做的問題”。

⑵身體方面的準備:

通過體育鍛鍊、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國小; 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⑶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國小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⑷學習方面的準備:

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保證措施

㈠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加強活動過程的管理,確保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㈡落實目標責任制。

將各項工作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定活動方式,定活動地點,確保活動的紮實開展

  附件1:

. 幼小銜接的指導策略

幼兒園與國小銜接的研究”為我國目前面臨的幼小銜接問題提出了入港建議,認為結局幼小銜接問題,學前教育和國小教育必須進行幼小的雙向改革;正確認識兒童發展中學前和國小兩個階段之間的過渡階段,是做好幼小銜接教育的前提;明確幼小雙方的教育任務,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核心。在銜接中,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入學的準備工作,國小的主要任務是做好適應工作;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家長工作、做好組織工作等。還有一些研究認為幼小銜接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立幼小教育的平等合作關係,推行多方位的幼小銜接措施,包括加強有效溝通、協調幼小課程銜接、優化教師專業素養、搭建幼小銜接教研平臺等。具體的策略有一下幾方面:

1. 做好幼兒的入學準備工作。進入國小是兒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們將在國小中接受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並且在心理髮展方面,也將轉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進入國小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其生活作息時間也有所改變;幼兒所適應的以遊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以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後還要預習、複習功課或做作業;另外,學習以口頭語言為主改為學習以文字或符號寫成的教科書。這些變化,都提醒我們要注意做好兒童的入學準備工作。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方面要有強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應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

2.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讓他們逐步學會自理、自立,以更好地適應生活。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外,還應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到了大班的第二學期,教師應逐漸放鬆對幼兒的直接輔導。教師在提出活動的`要求後,可讓幼兒自己去完成,並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爭取獨自完成學習任務,讓幼兒感受到獨立完成任務後的喜悅。

3. 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和自制能力。

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的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極易分散,周圍的事物往往會影響兒童對完成當前任務的興趣,經常會在完成任務時由於周圍事物的影響轉移注意力而中途放棄,所以逐步引導兒童在活動中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可以通過讓幼兒做一些感興趣的遊戲,使幼兒的堅持性、自制力逐步提高。

4. 做好家長工作,爭取家長配合。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召開專題家長會,宣傳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要求家長為幼兒做好入學前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小巧安全、簡潔實用的學習用品;調整好幼兒的作息規律,一般可以早晨6點起,晚上8 點睡,至少保證10 小時的睡眠。

5.加強與國小的聯絡交流。

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組織地參觀國小的校園、教室、辦公室、操場,教師適時介紹這些場所的作用,觀摩國小生上課的情形。例如,看國小生是如何上課的,國小生如何注意聽講,如何擺放學習用具的。通過這些活動,幼兒不僅瞭解了這些場所的作用,也瞭解了國小生的

學習和生活,激起了他們對學校生活的嚮往。

總之,做好幼小銜接,國小和幼兒園都要改革,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攏,國小低年級教師應該學一些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之類的學科,增加教學趣味性,另外,還可以開展知識講座,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國小與幼兒園的不同,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幼小銜接工作既是孩子外部學習的環境的銜接,又是孩子內部學習精神的銜接,這是個看似簡單實則重要的一環,希望我們共同做好銜接工作,為幼兒的和諧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