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精選13篇)

校園 閱讀(1.14W)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精選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精選13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1

目標:

1、在講講貼貼中,知道10以內數與量的對應關係。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準備

果樹,籃子若干(貼有7以內的數與點),數字與點子若干,盒子若干,泡沫板,小熊圖片與頭飾

過程:

1、引出:

我家有許多果樹,看看有哪些果樹?有幾棵?

這些果樹上的果子都熟了嗎?為什麼說它熟了?

2、採果子:(籃子與果子的數量對應)

果子都熟了,我想把它採下來,可是我一個人來也來不急,怎麼辦呀?

幼兒採果子,師指導。

交流:你的籃子裡裝了幾個水果?為什麼這麼裝?

小結:幼兒說的辦法。

3、裝水果:(盒子與果子的數量對應)

我還想請你們幫個忙?把你們採的水果裝到盒子裡,怎麼裝呢?

檢驗:你們是怎麼裝的?

小結:幼兒裝的的辦法。

4、結束:

幼兒品嚐水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歸納出一組圖形1-2個共同特徵,或按特徵拿取相應的圖形。

2.能仔細觀察圖形,並積極參與討論。

3.聽懂操作要求,並按要求操作。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多種圖形

2.各種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若干、參考圖、圖形特徵標記、空白記錄表一張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彩色圖形來了……

(1)以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有許多彩色圖形要去遊樂場玩遊戲,瞧,它們來了……"

(2)出示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色圖形,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特徵。

(3)出示顏色、形狀、大小標記讓幼兒認一認。

2、彩色圖形找朋友。

(1)教師出示參考圖,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它們的共同特性。

"彩色圖形要找朋友一起去遊樂場。看,它們找到朋友了。它們什麼地方一樣,成為朋友呢?"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從形狀、顏色、大小三個方面找它們的共同特徵。

(3)請個別幼兒上前找出標記並放在參考圖上。

(4)師幼進行檢驗討論。

(5)教師可將彩色圖形換下,然後請個別幼兒上前找共同特徵,可進行兩遍。

(6)小結:原來彩色圖形喜歡找有兩個特徵相同的圖形做朋友,它們有的形狀相同,有的顏色相同,還有的大小相同。

3、彩色圖形進遊樂場。

(1)出示空白表格"彩色圖形來到遊樂場門口,可是卻不能進去,因為進遊樂場要符合條件才能進。"

(2)教師邊說邊將紅色和正方形標記貼上。

"原來要符合紅色和正方形兩種條件才能進。那麼,誰能來做檢票員把關呀?"

(3)個別幼兒上前示範。

(4)師幼檢查。

(5)教師換標記並請幼兒集體做"檢票員""這個遊樂場很神奇,瞧,這次進去的條件變了。"教師邊說邊貼標。

(6)師幼一起討論需要的條件。

"原來這次要進遊樂場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黃色的,還要是大的。誰願意來做檢票員?"

(7)請全體幼兒一起找一找並貼在表格中。

(8)師幼檢查討論

(9)教師換標記並請幼兒第二次集體做"檢票員"。

(10)師幼討論檢驗。

(11)小結:原來要進遊樂場還必須符合兩個特徵條件呢,只要有一個不符合就不能進去。彩色圖形們讓我感謝你們的幫忙,現在它們已經在開心地玩了。

4、幼兒操作活動

(1)講解題目要求。

(2)教師巡迴指導並提醒糾正幼兒的書寫姿勢。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整個活動過程都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教師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和實際知識水平出發,選取孩子如今生活中很常見,同時也比較感醒悟的抽獎活動,並將“分析圖形特徵”這一活動巧妙結合,將枯燥的分析圖形特徵遊戲之中,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的興趣與積極性,幼兒在愉悅的遊戲中逐步掌握了分析圖形的特徵,真正做到了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整個活動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性。

活動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按照抽獎的等次逐個由分析單一特徵到三項特徵。雖然難度在逐漸增加,卻絲毫沒有減弱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

俗話說“沒有遺憾的活動就是最大的遺憾。”在整個活動中,雖處處體現著教師的智慧與用心,但是整個活動教師對每個環節的把握應該更加明確,進行及時有效的總結,使自己的語言更加簡練,明瞭。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3

設計意圖:

超市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場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數學比比皆是,如物品分類、物品統計、物品買賣等。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幼兒往往因為家長的陪同而忽略了這些,本次活動設定了一個寬鬆的生活情境,幼兒帶著“開超市”為目的的學習任務,嘗試分類整理物品,並使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這對於大班孩子來說是一種經驗的提升,孩子在實際的動手操作過程中,一步步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進行分類、統計,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中領略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品的共同用途進行分類整理,進一步鞏固用條形統計圖統計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引導孩子在超市中選購物品,並作相應的記錄。

3、願意和同伴合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貨架4個,籮筐4個,玩具類、生活用品類、文具類、食品類若干。

2、條形統計圖若干張,油畫棒4盒。

3、幼兒每人一張購物記錄單,鉛筆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師:今天老師要在我們大三班開個超市,你們願不願意啊?

師:我買了好多物品可還來不及整理,你們願意幫我一起把它們分分類,整理好嗎?

二、分類整理超市物品,並用條形統計圖進行統計。

(一)分類整理。

1、討論如何將物品進行分類擺放。

師:想想這麼多的物品我們應該怎樣擺放更合理,讓顧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2、認識文具、玩具、食品、日常用品標誌。

3、提出分類要求:

(1)物品的擺放要整齊合理。

(2)要輕拿輕放,互相合作。

4、引導幼兒按物品的用途進行分類擺放。

5、組織幼兒觀察超市,說說物品的擺放是否正確,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統計

1、討論統計方法。

師:物品我們都分類整理好了,可是我不知道這些物品究竟有多少?怎麼辦呢?

2、分組統計

要求每一組統計一個貨架,分工合作。

3、集體檢查統計結果。

三、超市購物。

1、第一次購物。

(1)師:我們的超市已經分類整理好,你們想不想來逛逛呀?

提出要求:

a)只能買兩樣東西,價格不能超過10元。

b)你買的兩樣東西分別是幾元的,在相應的數字下面打上勾,一共花了幾元錢用一道算式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

(3)、集體檢查記錄結果。

2、第二次購物

(1)師:今天我假如給你10元錢,你買了兩樣東西后還有剩餘的錢嗎?如果有的小朋友可以再去購買,你算算看還剩下幾元錢,還可以買些什麼東西?也請你用一道算式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

(3)、檢查操作結果。

四、結束活動:

師:剛才老師讓小朋友去逛了逛超市,還買了東西,結果發現你們都會玩了,所以我宣佈我們大三班超市正式營業了,等會兒區域遊戲時你們就可以先到銀行取錢,然後就可以來超市買你需要的東西了。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4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但由於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還不成熟,他們的對某一事物也許明白,卻無法從具體轉化為自己內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過活動我希望他們能把自己對事物的外部特徵的認識轉為內在的、有規律的思考。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從生活、遊戲中感受事物的關係,學會如何分類。

2、通過幼兒的操作、探索,培養幼兒發現、觀察比較、歸納事物特徵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不同顏色的傘圖片各2張,小動物圖片各一張,各種水果圖片若干、大小不同的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說呀!在美麗的大森林裡,森林動物超市開業了,營業員小熊把一堆亂亂的傘放好,可突然聽見這些傘說話了,“喂喂喂,你可別把我們這麼放,我們不這樣住,我們要一樣得住一家”。聽傘們這麼吵,小熊可急壞了,“呀!這,這可怎麼辦呀?”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小熊,好嗎?

1、出示圖片——紅、黃、藍不同樣色的傘

2、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擦亮你們的小眼睛,仔細觀察下我們該把傘怎麼放更合適呢?(要求幼兒分成三份,到黑板上貼上)

3、讓幼兒說出自己分類的理由。

二、森林超市開業,許多動物都來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動物們就找了三間小洋房休息,小動物們都想去休息。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動物?

1、出示圖片——小白兔、小花貓、啄木鳥、小喜鵲、小山羊、大老虎、大獅子、小麻雀、小蜻蜓、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烏龜

2、師:只有三間房,這麼多動物要住,怎麼分才能使小動物們滿意呢?小動物們都為難了,請小朋友幫忙分一下。請你講一下這樣分的理由。

3、幼兒小組討論分法。

4、找幼兒試著分類並說出分類的理由。

師總結:我們可以按照小動物的顏色、活動的範圍:水中的、陸地的、空中的,按身體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徵來分。

有的小朋友說“老虎和獅子最厲害,他們分一間屋”

“小喜鵲、小麻雀、百靈鳥、啄木鳥、貓頭鷹、小蜻蜓一間屋,他們都會飛”

“小青蛙、小海豚、小烏龜一間屋,他們都會游泳”……

小朋友們替小動物分好房子,小動物們都休息了,讓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輕鬆下吧!

三、遊戲——分球

遊戲要求:找三組幼兒進行比賽,把放在一起的球按大、中、小不同分類,那組分的又快又對獲勝,可以獲得小紅花。

四、幼兒動手操作自主分類:

1、師:小朋友們分的本領著麼大,來幫老師一個忙好嗎?

讓幼兒拿出課前老師發的各種水果、文具、球類圖片讓幼兒按自己所想動手分類。

2、讓幼兒說出分類理由。

3、師總結:我們應該按照水果類、文具類和球類,也可以說是吃的、玩的、用的分類。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這節課的表現可真好啊!老師決定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去操場做遊戲,小朋友們聽老師的口令,男孩站一隊、女孩站一隊,我們一起排著隊去做遊戲。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一個數字都有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整數的相鄰數。

2、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遊戲互動中學習數學。

3、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1—10的數字卡片。

2、動物房子圖片,小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兔子、猴子、狐狸)

3、空紙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在風景優美的樹林裡,一條小河緩緩地流著,小樹林旁邊有一棟漂亮的樓房,

裡面住著許多小動物,我們來看一看裡面都住著誰,好不好?

2、教師出示有小動物樓房的圖片

分別是:小狗(一樓)、小貓(二樓)、兔子(三樓)、猴子(四樓)、狐狸(五樓)

誰能說出這些小動物的鄰居是誰?

3、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動物的鄰居是誰了,那請你們看看你們的左右鄰居是誰?

幼兒互動,教師觀察。

4、教師:我們小朋友都有鄰居,數字寶寶它也想找鄰居,你們想不想去幫幫他呢,

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的鄰居吧!

5、教師出示1—10數字卡片

讓幼兒知道任意數都有相鄰的關係(多1和少1)

6、老師拿出10以內任意三個相鄰的數字卡片,請幼兒為三個數字排隊,引導幼兒按順序排。

二、遊戲

1、遊戲一:找朋友

幼兒身上帶好1——10的數字卡片按順序排好隊後,老師帶著幼兒說兒歌:

寶寶寶寶轉一圈,寶寶寶寶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見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幾和幾?請你快來告訴我。

幼兒大聲告訴對方,自己的朋友是幾和幾?

幼兒可以交換數字卡片,反覆玩幾次,進一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排列關係。

2、遊戲二:摸彩票

幼兒在一個裝有1—9的數字卡片的箱子裡摸,摸出一個數字,並說出它的相鄰數,正確的即可獲獎。(獎勵一個笑臉娃娃)大家一起玩。

3、遊戲三:找朋友

發給每位幼兒1到10的數字卡片,擺在桌子上,老師拿出任意一個數字,請小朋友把它的相鄰數找出來,看一看哪個小朋友反應最快。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投放1到10的數字卡片及不同顏色的小球,讓幼兒進一步探索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6

活動目標:

1、嘗試發現和記錄、表述生活中的數字資訊。

2、通過發現數字資訊的過程增加對生活的觀察,感受數字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觀察生活中數字的興趣;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氣象、汽車等方面)。

2、物質準備:演示PPT、電腦;記錄紙、筆;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有數字標識)。

活動過程:

一、觀察數字密碼

1、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些數字,請你一邊看一看猜一猜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分別出示手機號碼、天氣、溫度、門牌號、車牌號等圖片,引導小朋友說一說。

★小結:這些東西對生活有什麼幫助?

我們可以聯絡別人、知道時間可以方便我們上學、知道溫度可以及時的增減衣服、瞭解到車是誰的、朋友的家住在哪裡等,有了這些資訊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2、瞭解數學的功能

★師:剛才的圖片都出現了一樣共同的東西,是什麼?

★出示數字0-9

★請回憶一下平時你在哪些地方或是東西上看到數字的,上面寫著什麼數字,表示什麼意思?

★幼兒自由表述

★小結:數字朋友無處不在,他其實就在我們許多熟悉的東西里,變成了有趣的數字密碼,你能找到它,並且解開密碼嗎?

二、實踐活動:尋找數字密碼

1、瞭解實物

★今天數字和我們捉迷藏,想考考你們能不能找到他們,他們就躲在你身後的這些物品裡,你們想找嗎?

★先看看你拿是什麼,然後找到數字,把它記下來好嗎?

★出示記錄紙:一邊畫實物,一邊記數字,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2、幼兒記錄數字密碼

★如果記不住可以把東西拿到座位上記錄,實物要畫清楚,數字要記準確,讓人一看就明白。

三、猜密碼遊戲

1、請小朋友來介紹下自己的的數字密碼。

2、兩兩猜猜密碼:找一個小夥伴兩人一組來猜猜畫的內容。

3、與老師互動猜密碼:與客人老師互動,介紹自己的密碼。

4、小結:數字真有趣,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作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有了數字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我們回家後再找找哪裡還有數字好嗎?(崔威威)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7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就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就能自發的用稚氣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為了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慾,特設計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徵,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已經學過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認識。

2、在瞭解這幾種圖形基本特徵的基礎上,能創造性地進行圖形的組合拼搭。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展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圖片、膠棒、白紙、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複習對圖形的認識

出示各種圖形,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小朋友回答後,貼到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把出示的圖形組合成一副畫面,讓幼兒觀察。現在老師變成了一個魔術師,把圖形組合在一起,發生了什麼奇妙的事情呢?

(二)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⒈點選烏龜。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麼?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⒉點選狐狸。方法同上

(三)運用圖形拼搭物體

1、提供圖形和圖片,讓幼兒嘗試拼搭

2、擴散幼兒的思維與想象力,激發幼兒拼搭的興趣

師:圖形不僅可以拼搭成一個個物體,而且還可以變成不同的數字。你們覺得好不好玩?

3、幼兒嘗試運用多種圖片組合拼搭物體

(四)動手操作,自由想象拼搭

幼兒自由拼物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老師拼的不一樣。

師:你們想不想像老師一樣也做一名魔術師,用圖形組合成各種各樣的物品呢?

(五)活動評價與延伸

1、請個別有代表性的幼兒拿作品到前面,讓他說出他拼的圖片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並把製作理由講給大家聽。

2、教師積極評價。

3、老師鼓勵幼兒用手中的圖形自由組合畫面,幼兒用自己的理解把這幅畫編成故事講述。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8

活動設計背景

客觀世界的各種事物眾彩紛呈、千變萬化,但它們都有內在的規律。大班的孩子雖然處於前運算思維階段,可是在他們的生活空間裡,常常瞭解或發現一些規律。在節日裡,他們看到街上按紅、黃、綠得規律排列著一串串氣球或一排排彩旗,在晚上看到月亮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有規律地變化。這些都是他們的直覺感受,還沒有真正認識事物規律,更談不上掌握這些規律和運用規律。所以,找規律有利於幼兒的學習。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並運用事物排列規律。

2、能仔細觀察物品排列規律,發展幼兒觀察能力。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有規律的意識,發現規律

活動準備

1、佈置活動室,在室內掛有各種規律排列的物品(氣球、小旗、各種圖形)

2、三個大小不一的魔術盒、幼兒每人一套圖形

3、印章、珠子、蠟筆、貼上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尋找活動:如何挑

1、孩子們聽音樂以有規律的踏點步進入活動室

2、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我們的`教師真美麗,你能發現有什麼?”

(幼兒找出

①按顏色排列的規律:氣球是按紅黃順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紅藍得順序排列的……

②按圖形排列的規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長短等規律)

二、採用變魔術的形式,學習掌握事物的規律

1、師:“我這裡有三個魔術盒,看看他們有什麼規律。”(一個比一個小或一個比一個大)

師:“我們開啟其中一個魔術盒,看看裡面會變成什麼?”從第一個魔術盒裡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送個孩子們一個動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兩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師和幼兒一起練習動作,幼兒說一說其中的規律。

2、開啟第二個魔術盒。裡面“變”出來的是兩張圖片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一:四個盤子,盤子裡裝著糖果分別是2個、3個、4個、5個。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律:一個盤子裡的糖果比另一個盤子裡的糖果多一個。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二:四個魚缸,魚缸裡遊的金魚分別是2條、4條、6條、8條。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律:一個魚缸裡遊得金魚比另一個魚缸裡遊得金魚多兩條。

3、開啟第三個魔術盒

送給每個幼兒一盒幾何圖形。幼兒自由擺一擺,要求有一定的規律。排列好以後可以告訴老師和好朋友說一說自己是按什麼樣的規律排列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複習對規律的認識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印章、珠子、蠟筆、貼上圖片等,要求操作中體現一定的規律特點。

四、活動延伸:在街上、家裡找一找那些東西是有一定規律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我以規律的廣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點而設計的。通過有趣的遊戲形式展開活動,在活動中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寓教於樂。孩子們通過拍手拍腳的動作找出規律,通過觀察圖片找出遞增、遞減的規律,通過用擺圖形找出顏色、形狀的規律。最後幼兒在穿珠子、貼上圖片等操作過程中去掌握規律的普遍存在,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2、在教法上我採用多層次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活動開始讓幼兒觀察活動室的物體,幼兒按顏色、形狀、大小、長短、高矮觀察其中的規律存在,逐漸過渡到永動作拍出的規律,用圖發現數的遞增、遞減規律,用圖形擺出規律等層層深入,為幼兒認識規律加深了難度。

3、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慾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能把同樣大小的三角形放在一起組合成新的圖形,感受圖形間的組合、變換。

2、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各一個;小三角形若干;每個孩子一套操作學具;機器人兩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和圖形做遊戲(目的: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指認圖形並正確命名

提問:轉動圖形,結果會怎樣?

教師小結:圖形的方向改變了,但形狀不變。

2、重點複習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幾個角?有什麼不同?幾條邊?邊有什麼不同?幾條長邊?幾條短邊?

3、今天我來請聰明的孩子把兩個相同的三角形利用邊碰邊的方式組合成一個新的圖形。請個別孩子來嘗試。

教師小結:兩個相同的三角形利用邊碰邊的方式可以變出正方形、大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三種圖形。

提問:如果用四個圖形組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圖形?請個別孩子來說說看?能不能變成我們剛才說過的所有圖形呢,你們也來試一試?

二、孩子們利用四個三角形自由組合拼擺不同的形狀。

1、用四個相同的三角形聰明的孩子能變成什麼?孩子們組合拼擺,教師巡迴指導。

2、請幾個孩子到前面黑板上拼一拼。

3、分享交流拼擺結果:四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哪些形狀?請個別孩子來說說每個圖形是怎麼變成的?

4、在音樂聲中教師利用四個三角形分別展示每個圖形的組合方法。

三、教師出示其他的圖形讓孩子們嘗試計算有幾個三角形組合而成。

大的長方形(6個)

大的梯形(6個)

大的三角形(8個)

大的長方形(12個)

四、教師出示兩個機器人,引導孩子們觀察它每一部分的形狀,提出要求後,將孩子們分成兩組合作玩遊戲。

1、教師提出要求後孩子們玩遊戲。

2、分享交流遊戲結果。

3、教師小結:比賽不能只想到贏,還要想想怎樣才是正確的。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10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的孩子都是村上的,而且還是個混合班,但還是對青蛙也都有一定的認知,特別是在模仿青蛙聲音的時候,可以做到惟妙惟肖,在數學這一領域,卻是個很大的弱點。因此,為了激發她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把孩子們感興趣的實物結合數學知識一起學習,能達到不一樣的效果。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加法。

2、能惟妙惟肖的把青蛙的聲音給表現出來。

3、學習用頓音和停頓表現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詼諧。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6以內的加法

2、學習用頓音和停頓表現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詼諧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青蛙笑》,幼兒用書《美好的鄉村》

2、教師自制大圖(池塘中有幾片荷葉和荷花)

3、摺紙青蛙6個(其中有一隻大一些,做青蛙媽媽)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看一下,老師手中的朋友是誰呀?

生:青蛙

師:對了,是青蛙,那你們知道青蛙生活在哪裡嗎?它平時吃什麼?誰可以模仿一下青蛙的叫聲?

生:青蛙是害蟲,生活在河裡和池塘裡,還有在稻田裡。它的聲音是呱呱呱。

師:小朋友們真棒,把青蛙的聲音模仿的真像,老師現在帶著大家一起去池塘邊看看,看一下池塘裡有多少是青蛙?看誰的眼睛最仔細觀察了。

二、看看說說

1、教師出示大圖,通過擺放青蛙表現出一個算式情境。先將這個情鏡描述一下,然後口述算式,得出一個數。如:五隻青蛙在荷葉上,“撲通”又有一隻青蛙跳上荷葉,現在有幾隻在荷葉上?為5+1=6

2、教師在大圖上擺放青蛙,幼兒根據教師擺放的情境進行口算。

3、請個別幼兒嘗試在大圖上擺放青蛙,並請其他同學來進行口算

4、幼兒完成幼兒用書《青蛙有多少》的練習,並進一步學習6以內的加法練習

三、學唱歌曲《青蛙笑》

1、教師播放錄音磁帶《青蛙笑》的第一段,幼兒一邊翻看幼兒用書 《青蛙笑》,一邊欣賞

2、學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中的頓音和停頓的地方(要求唱出歡快、詼諧的感覺)

3、教師和幼兒進行情境式的表演(教師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青蛙寶寶)

4、結束課堂

教學反思:

在教學《青蛙》這一活動時,先引導幼兒回想起青蛙的特徵,並瞭解青蛙的生活常態和模仿青蛙的聲音,讓幼兒學會青蛙的基本知識,並在模仿中激發她們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節打下一個基礎,通過看大圖,貼一貼,創設情景,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並學會描述這個情景,再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幾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會,經過幾次的練習和幼兒自己在大圖上擺放和編題,帶動了很多幼兒也學會編題和列示,特別是在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除了幾個年齡相差太大的跟不上,基本上都完成的比較好,根據課堂反饋資訊來看,幼兒知識掌握的都比較好,由此可見,數學課堂上引導幼兒多運用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是幼兒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另外,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如果將生活實際加進去,合理地運用動手、動口、動腦操作,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把幼兒難於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進而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數學素質和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恆。

2、在操作過程中能積極嘗試,主動學習。

教學準備:

小長方形、三角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手指遊戲《看看誰的小手反應快》

二、進入課題今天老師要小朋友來比一比,看看哪一個的面積大呢?

三、過程

1、提出疑問師:小朋友,老師這裡有兩張紙,你們認為它們是一樣大的嗎?為什麼?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來驗證哪一張大哪一張小嗎?

師:那如果老師給小朋友一些小長方形,你們能利用這些小長方形比較出大和小嗎?

2、利用小長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積守恆概念

1)師:誰來用小長方形試一下?這張紙你用幾個小長方形鋪滿的?然後在試一下另外一張紙,需要多少個小長方形呢?

2)小結:如果兩張紙都用了相同的數量的小長方形,說明它們是一樣大的。

3、幼兒操作,鞏固概念。

1)請兩位位小朋友拿5塊小長方形,拼出一個圖案,老師把圖案出示在黑板上。

2)師: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這兩位小朋友拼出來的圖案,他們都是用了幾塊小長方形呢?(5塊)那說明它們的面積是一樣大的嗎?(一樣)

四、遊戲《數格子》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畫好的格子,格子上面畫有不同形狀的圖案,請幼兒來觀察,看看哪一個圖案佔用的面積最大。

五、課堂小結

六、課後延伸請幼兒完成生活數學p16-17頁的內容。

七、活動結束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12

目標:

1、能說出球體的名稱,知道球體的外形特徵,即不論從哪個方向看球體都是圓的,不論向前、後、左、右它都能轉動。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準備:

1、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筐內有乒乓球、圓片紙、鉛筆、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師演示用的大範例,教室內角落放有球體形狀的物體。

過程:

1、請幼兒拿乒乓球,從上(下)面、前(後)面、左(右)邊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麼形狀的。請幼兒觀察後回答。

教師小結:

乒乓球從各個方向看,它都是圓的。

2、請幼兒拿圓片紙,比較圓片紙和乒乓球的不同,進一步瞭解球體的特徵。

引導幼兒從各個方向看圓片紙,從旁邊看是一條線,幼兒觀察回答,教師小結。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讓幼兒玩球。注意不要讓球離開桌面,引導幼兒把球向前(後)、向左(右)等方向滾動,並啟發幼兒說出:球向前,向後,向左,向右都能滾動。

教師小結:

球能向各個方向滾動,

小結:

球體的外部特徵,從各個方向看都是圓的,能往各個方向滾動的,這樣的形狀叫球體。

4、找找哪些東西是球體的?

請幼兒想想並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的球體形狀的,說說為什麼要做成球體形狀?

5、作操作材料,三個圖例中,找找哪個是球體,為什麼?

6、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數學專題教案13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杯子的形狀分類,目測比較同一形狀容器內水的體積。

2、善於觀察客觀事物和現象,提高觀察的準確性。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6個杯子、3個量杯。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引發幼兒產生比較的興趣。

師:今天是小明媽媽的生日,家裡來了幾個客人,客人分成兩桌坐下,媽媽給每人倒了一杯水,(教師揭開遮擋杯子的布)小明發現左邊桌子上有3杯水,3只杯子是不一樣粗細,右邊也有3只杯子,這3只杯子的水也不一樣,究竟那杯水多,那杯水少?小明特別特別的想知道,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幫小明猜猜看,到底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引導幼兒自由猜測)

二、嘗試根據杯子的形狀分類,目測比較同一形狀容器內水的體積。

1、引導幼兒觀察,提出疑問。

(1)、你們是怎麼比的呢?

(2)、我們來看看究竟誰說得對。

2、教師演示引導幼兒瞭解比較的方法。

(1)、將左邊3只杯子裝滿水,引導幼兒瞭解不同的杯子是很難直接判斷出來的。

(2)、師:這3杯水哪一個裝得多,哪一個裝得少?(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拿出測量水杯,引導幼兒觀察水面到達的不同刻度,進行比較。

(4)、師:現在可以說一說,那杯水多?"(教師將三個量杯放在一起,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水面高的那個水多)。我們只用眼睛看是,是不能準確地比較出多少的,得用測量工具來測量。

3、引導幼兒遷移經驗,對右邊桌子上的水進行比較。

(1)、師:大家來看看右邊這3只杯子,這3只杯子是一樣大,但3只杯子的水不一樣多,哪一杯多?哪杯少?(引導幼兒先比較杯子的大小,再得出同種類的杯子中的水面高的就表示水多的結論。)

(2)、師:相同形狀的杯子怎麼目測比較多少(引導幼兒說出水面高看起來滿的就是多。)

4、小結:這節課,大家都知道怎樣比較哪杯水多,那杯水少了嗎?小明家的客人都渴了,我們一起請客人喝水。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了新課《請喝水》。

在家裡嘗試找不同形狀的杯子和相同的杯子測量哪杯水多。

教學反思

1、活動的開始我先從幼兒身邊的事談起,通過啟發式提問,層層遞進,引發幼兒思考“假如沒有水,動物、植物、大自然、人類生活發生什麼變化”。為了拓展幼兒的視野我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圖片,讓幼兒通過自由觀察、和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到水的作用。

2、課件中,整個自然界從有水到沒有水的強烈變化,不僅增進了幼兒對水的作用的瞭解,而且使大部份幼兒都發自內心地感到水的重要性。

3、不足之處在於:在討論互動環節風有些匆忙,應該多給幼兒說的機會和時間而且還可以拓展到保護水資源同治要單純地停留在節約用水的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