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第七天》讀後感

校園 閱讀(1.65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七天》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七天》讀後感
《第七天》讀後感1

我與大部分讀者的觀點不太相同,我不認為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書,只是一部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書。

事實上,是大家對餘華這部小說的期望值過高。通篇環境是在光怪陸離的死後世界,一如餘華往日的荒誕,只是這次的荒誕,實在是讓人提不起來探究的興趣,基本上是社會負面新聞的縮影雜糅,敘事也平淡無奇,尤其是第五日的內容,索然無味,幾乎是硬著頭皮讀下去,但餘華將幾個故事之間的聯絡安排的很巧妙,這是值得稱讚的地方。

餘華本就屬於大師,而這篇作品幾乎讓讀者覺得為了悲觀而悲觀,經常也有讀者跳出來捂著胸口,我好悲,我好悲。然而,我覺得是一種無病呻吟,強行賦愁,對於很多悲劇,也沒有給出合理的應對方法。

先鋒文學的最大特點就是用敘述話語本身言說敘事本身,但本篇作品多處敘述重複多餘,多處雪霧的象徵性描寫也刻意重複,倒是顯得做作。

文章的主題大體上是對愛的追尋和歌頌:楊飛與楊金彪的父子情,楊飛與李青的愛情,張李二人整日吵鬧的友情,鼠妹與伍超的愛情等等。社會一定存在很多黑暗和不公,但是我們依舊要相信,這些愛情親情友情還是可以信任,還是需要窮其一生去追尋。

正是站在死者以後的視角去寫作品,才更能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珍惜相遇的每一個人,認真對待每一個選擇;也正是那些喜悅,哭泣,悲傷,無奈,痛苦,後悔,才真正構成我們鮮活的人生。

《第七天》讀後感2

又讀完了一本餘華的作品,在讀餘華的作品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憋著一口氣,不敢放鬆。每讀幾頁都要沒有目的地站起來走動一會兒,可能是書裡的內容顯得壓抑,需要緩一緩才能繼續。餘華的作品體量不大,讀得快一點,一個下午就能讀完一個故事。

讀完了《第七天》,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二天講了一個愛情。很佩服餘華的細膩,將楊飛這樣的人寫得這麼真實,文字的力量真是偉大。自卑就像一條看不見的尾巴,明明看不見,卻怎麼也擺脫不掉。第三天講了一個親情,楊金彪是個好人,楊飛遇到楊金彪很幸運。我認為這兩天是全書中最精彩的兩天,字字句句都值得反覆體味。

書中還提了一些很敏感的話題,“市長蹊蹺的死因”、“強拆事件”、“領導檢查不到的柏油馬路”、“公安的、消防的、衛生的、工商的、稅務的”、“醫療垃圾事件”、“李月珍死亡真相”、“計劃生育是國策”等等中國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每次都很慶幸自己花了幾個小時讀了一個很好的故事,之前看過一句話,“生活這麼累,為什麼還要讀書,因為我們還有理想。”越到這個年紀,越覺得理想遙遠。學生時代談過的那些理想,被我們選擇性地遺忘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和現實共同組成了一個沙漏,理想佔一頭,現實佔一頭,中間的細沙是我們。隨著成長,我們慢慢地向著現實靠攏,一點一點。這麼比喻似乎又不太貼切,因為在生活中談理想往往意味著誇誇其談,空談誤國;現實才是實踐,實幹才能興邦。

誇誇其談的理想讓理想不是理想了,值錢的現實讓現實成為了現實。人人都開始談錢了,還談什麼理想,理想又不值錢。

《第七天》讀後感3

真的非常佩服餘華的才華,用七天的故事敘寫了一本書。語言也是像往常的風格一樣,平素但又有力量。讀餘華的書真的能夠了解很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人情事故,懂很多的痛苦和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

《第七天》這本書也有很多的不同點在於講一個死者因為沒有墓地等問題重遊故地,回憶起很多的以前的時光。因為看到前妻死亡的訊息,所以在火災中沒有逃出來。回憶起她的前妻,父親,鄰居,親生父母親等等一切與他相關的人事。

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切都太有緣分了,在現實生活中不能相遇的人,在死後的日子裡能夠相遇,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那麼幸運。楊飛死前不能找到自己的父親,死後通過種種人的介紹,尋找,最終找到自己的父親;楊飛死前沒有見到李青,死後在尋找回憶的路上,來到他們共同生活的地方見到了李青等等有緣分的事情。這所以的一切都是像命運安排那樣的隨其自然。

我想我能夠明白餘華寫這本書的寓意,從這些死的人看出社會的動盪不安,人們的死亡都很委屈,但是這是無法改變的命運。金錢和權力是多麼的重要無論是在現實的生活還是在死後的生活。有錢死後可以有更好的歸宿,不怕屍體被腐爛,不怕靈魂沒有歸宿。雖然沒有錢死後生活的條件也沒有很差,但是隨時間的流逝,屍體日月腐爛,最終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最終的歸宿。

一切的一切都是緣分,希望能夠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生活,享受身邊的愛,但同時不要怕給予別人你的愛。

《第七天》讀後感4

讀完第七天,覺得酣暢淋漓,好像自己經歷了這七天,從生至死,一生,好長也好短。楊飛成長的故事是讓我覺得最最溫暖的。對於生養的問題,究竟是生親,還是養親。沒有經歷過的人所說的理論性或者普遍性的觀點,都純屬虛構。這個問題首先就是不算個問題,生的沒養怎麼親?人是冷血動物,你只有對他好的時候,他會反過來報答你,對你好;你若不理睬,不重視,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顯而易見,這是個弱智的問題。

楊金彪二十一歲的時候收養了一個從火車上生下的孩子,這是一個很美好的故事。我禁不住會去想他是如何笨拙地給孩子換尿布,在漆黑的夜晚火車的轟鳴中安撫著哭泣的孩子,如何把奶充好放在自己心口的位置,讓奶保持和自己心臟同樣的溫度,把孩子拴在自己腳上讓他在方圓幾米內活動,在自己青春悸動的日子裡用所有的精力看護這個漸漸長大的孩子,拋棄孩子時候的惶恐和後悔,我愛這個父親,遺憾的是,為什麼沒有碰到一個好姑娘,能夠接受他和他的兒子。

在那兒說那裡就是我們這兒,鼠妹和7號,小敏的爸媽,譚家鑫一家,李月珍和27個死嬰,楊飛,李青,楊金彪,他們都在一個死無葬身之地裡重逢,猶如重生,又獲得永生。

這本書有更深刻的感情,還需要經過時間的打磨才能領會。

《第七天》讀後感5

當我們還在嘲笑中國現代文學的作者在制度的壓制下殘缺的靈魂只能寫出膚淺的文字,當所謂的世界享譽的作家也只敢觸碰文革的題材點到即止時,餘華的《第七天》對我們當下的`社會顯現出了更大的力量的抨擊,這種批判的聲音或許更有意義

很顯然,餘華專心的蒐集了起碼7年左右的社會的黑暗面的新聞,比如強拆,比如移民,比如刑訊逼供,比如媒體的不公報道,比如官方的不作為和很不作為,比如上訪……等等,近些年發生過的能在網路上掀起批判的新聞基本在書裡都能找到影子。魔法現實主義的手法讓讀者輕易的代入了角色,重新回顧了過去的社會進展,然後捫心自問,此時此刻,當下,社會進步了嗎?

如果說餘華的《活著》講述的30年前的社會,那麼《第七天》便是當今社會的沒有靈魂的體制下的新版《活著》,《第七天》以死後靈魂的視角快速的掃描出這個世界,這個活著時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連幸福都顯得可悲的世界,卻在死後,有墓地的靈魂可以安息,沒有墓地的靈魂也有一片青山流水的伊甸園,看完不得不感慨這真是絕佳的諷刺。

但是,真正震撼的恐怖是,我們這些讀者,我們都還活在和書中描述絕無出入的社會裡,想到這,不禁讓人顫慄。

如果可以,我會很高興慶祝這個社會的頭七,也很希望,創世紀的第七天從書裡死人的世界裡來到活著的人間。

儘管,餘華還僅僅是點到即止,但是,很明顯,能讓人感覺到他盡力了,一個作家的盡力,這種盡力,是一種歇斯底里的,迫切的,要求社會進步的吶喊。

《第七天》讀後感6

拿到書,迫不及待開啟讀,因為之前的《活著》讓我特別喜歡餘華這位作者,他的文字總是讓人忍不住落淚。可能這本書存在著爭議,有人說餘華江郎才盡。於我而言,這本書依舊能感動我,就是一本好書。

書中的情節儘管荒誕,卻又令我感到無比真實,也許是因為其中影射出的現實社會問題,如官場腐敗、城市鼠族等等。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應該是生活之於我們的遭遇比書中描寫的更加荒唐。讀到一半的時候,我沉浸在主角父親的故事中,我相信世上有同楊金彪一樣善良至極的老實人,同時為他的遭遇感到深深的無力。這種無力感在我讀到鼠妹自sha前寫日誌的那一段更甚,對於一個女孩子宣稱要自sha的言論,不但無一人勸阻,甚至為她出謀劃策怎樣死在哪裡死,“鍵盤俠”這個詞不禁在我腦中浮現出來。

這七天像是在追朔過去,也像是追尋自我,也許只有明白且淡然地活完了一生,才能安靜的離去吧!

他沒有墓地,也許會像此地每個死去的生命一樣,最終變成一具骷髏,再無皮肉之軀,看著這個世界的來來往往,聽來的人一遍遍訴說他們的恩怨情緣,悲歡離合,只不過這些情感的感知終會因在這個世界時間的消逝而麻木和遺忘,最終徹底失去在那個世界活過的痕跡。

這裡的人們永遠也去不到的地方――死無葬身之地。

直到我讀完整本書,他在書中構建的“死無葬身之地”,在那個超脫的世界,人人“死”而平等,人們僅存的一點慾望也變得單純簡單。那裡脫離現實社會的冷酷殘忍,死後反倒比活著更加溫暖,雖然諷刺,卻讓我感受到對美好社會的期許。

餘華真的是把小人物的悲哀與善良寫絕了,每一個渺小且平凡的人,都能在他筆下找到自我的縮影,這就是餘華的魅力所在!

《第七天》讀後感7

一個人死後的七天裡,就像重新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一般,每個曾在生命裡出現的人像是設計好一般一個個陸續登場,一個人的社交圈子也不過就是個小社會,不論在哪個社會裡,生前或者死後,貧富的差距、小人物的心酸、現實的殘酷都是會存在的,然而結局告訴了我們有一個美好的地方,那兒沒有貧富貴賤,沒有悲傷疼痛,沒有仇與恨,人人生活的如同在世外桃源一般,但人人也死而平等,那個地方叫——死無葬身之地。

看到結局反而會輕笑出聲,這該是一種什麼樣的諷刺?幽默?反諷?細想起來怎麼會覺得無比正確呢?餘華的文字很寫實,在我看來有些文字可以說是流水賬也不為過,但就是這些描述一個個故事的流水賬,反而更會有一種:“啊對啊我們身邊就是有這種現象啊”的強烈同感,文中的許多情節是作者虛構的,但銜接的也挺自然,在多個諷刺現實的故事中,反而那些暖心的情節更能引人注目,如楊飛的養父為了撫養他終生未娶卻因為有過一次想要拋棄他的念頭一生心裡愧疚;鼠妹和伍超這對情侶一起吃苦打拼好幾年不離不棄,結局卻令人唏噓,鼠妹自殺伍超錯過了見她的機會,而在伍超死了來找鼠妹的那一天鼠妹去往墓地火化安息了,兩人一直在生與死的邊界擦肩而過。

書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從小視角去看這個社會能看到更多的黑暗面,故事的主人公們大部分都是本本分分生活的小市民,不論是偶然的正義挺身還是想維護自身的利益都沒落得個好下場。這個故事往小了說有親情、愛情、友情的生活情感,往大了說也有社會現實、生存與死亡的深刻思想,而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沒墓地的得到永生,到底哪個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