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彙總七篇

校園 閱讀(1.74W)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專案。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彙總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的】

1、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認識偏旁“人、刂、灬、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字,指導“不、開”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的故事,開啟書,自己讀一遍課文,看看這些字你都會認了嗎?一邊讀一邊牢牢地記在心裡。

2、按自然段讀:老師讀第一自然段,男生讀第二自然段,女生讀第三自然段。

3、導語:你們看這棵小樹長得多好呀!那你們知道嗎?樹葉下面可藏著許多祕密呢!誰願意揭開祕密?

 二、新課:

1、師將深色葉子翻開(書上詞)

小傘、爺爺、撐開、穿上、暖和、一棵樹、冷熱、給我、來到

⑴兩人互讀:誰有不正確的及時幫他糾正。

⑵請學生當小老師,會讀哪個就帶著大家讀哪個。

2、這些詞裡有咱們這節課要認的10個字,他們也在樹葉下面藏著呢,快看看都是誰?

傘、爺、棵、到、冷、熱、給、開、穿、暖

⑴你都認識他們嗎?自己快認一認。

⑵指名當小老師,帶讀這些字。

⑶重點字挑出來,再讀,“爺、到、冷、熱、傘”認識“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通過圖,用基因識字的方法講解“父”:古時候,兒子犯錯了,爸爸教訓兒子的時候,手裡要拿著一根棍子,就是父。“爺”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彎曲的樣子。

還學了哪個字有“父”?(爸)擴字:爹、斧、釜

3、遊戲:試試誰的反應快!

將本課要認的字發給學生(兩人一組,一組一個字)

學生說字,拿這個字的學生站起來,帶讀。

4、兩人一組用字組詞,再說一句話。

5、朗讀課文,把這些字記住。

6、我會寫。

“不”:

⑴觀察:有幾筆寫成?

⑵每一筆是什麼?

⑶觀察每筆的位置。

⑷師範寫。

⑸生描紅筆順,再獨立寫一個字。

“開”學生自己觀察自己寫。

 三、練習

聽老師說詞或句子,有今天學的哪個字,請你把它挑出來。

暖風、暖氣、暖洋洋

冬天到了,天氣冷了。

我有一把漂亮的雨傘。

熱水、熱氣、熱毛巾

小紅送給我一支鉛筆。

開車、開門、開燈、開啟

教室門口有一棵樹。

我扶爺爺過馬路。

穿衣、穿戴、穿鞋、穿著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明白課文內容大概內容。

(2) 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讀出不同語句應表達出的語氣,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

(3) 創新目標:通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討論“你是怎麼看這四位動物夥伴的”。

(4) 德育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能懂得做事要敢於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從小動物的對話、表情中體會它們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讀出不同性格特點的小動物的說話語氣,感悟做事要敢於親自嘗試的道理。

課前準備:生字圖片、課文插圖、一杯醋、一杯蜜

教材分析:課文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是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的,共分為8個自然段。

學情分析:本文屬於連環畫故事,教學時,可以藉助連續的插圖,閱讀課文,感知生字,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通過仔細觀察每幅圖中幾個動物的神態、動作,想象他們的語言,猜猜他們的心理,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以達到體會深刻道理是本課的宗旨。

教學過程:

一、實物嘗試,引入課題

1.老師這裡有些好東西,誰願意來嚐嚐?

2.這兩個字就躲在了我們的課題裡,出示課題。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酸、甜”二字? 兩名學生分別品嚐“醋”與“蜜”。其他學生看錶情猜猜是什麼字。齊讀課題。兩名學生介紹識記方法,大家做表情大聲讀準這兩個字。

二、創造條件主體參與:

1、有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藏在書的第74頁中,請你看看圖,讀一讀它,順便和生字交個朋友。

2、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哪兒?葡萄架上掛著許多串紫紅色的葡萄,相機學習“葡萄”二字。出現了哪些小動物?相機學習“狐、狸、猴”三個字。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你能發現什麼?

3、識字歸類:同類偏旁的字,意思有關聯。

4、這裡還有幾位生字朋友,請你也幫忙認一認。

5、課文裡的八幅圖,你最喜歡哪一幅,就把那一段課文讀給同桌聽聽。

6、認為你的同桌讀得不錯的,請你推薦他上來展示一下。學生讀文。學生答出:1、葡萄架下2、出現了四隻小動物。找出規律,是植物,所以有草字頭,是獸類,所以有反犬旁。學生讀: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說同桌交流朗讀。學生上臺隨意挑選出掛圖貼好,朗讀展示,教師相機引導識字、正音。

三.朗讀感悟,想象體驗

1、現在,黑板上的八幅掛圖是亂的,誰能根據課文內容把它們按順序擺好?先讀讀課文,再和你的小組夥伴商量一下。

2、這八幅圖就像火車的八個停靠站,現在我們的故事列車就要出發了。先請你自己練練本領,先讀課文,再看圖把故事連起來試著講講!開往第一站的司機請……(學生未點到的,教師相機提示:抓住每幅圖中小動物的動作、神態或心理。)然後再請一位學生重新講一講。有時還可請車上的各位乘客評價。

3、課文中,你最喜歡誰?為什麼?不喜歡誰?為什麼?

4.挑出感興趣的角色讀,比比誰讀得好。

5.同樣是葡萄,為什麼有的說它酸、有的誇它甜呢?

6.如果你是課文裡那隻聰明的小猴子,你會對小兔、小松鼠或者狐狸說什麼? 反覆讀課文,小組交流後,選派代表擺圖,並說明理由。藉助連環畫講講課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課文講,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本學習環節目的在於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發揮想象,同時為後一環節分析每種小動物性格做鋪墊。)分小組讀讀說說,體會狐狸的狡猾、心胸狹窄,猴子的聰明、活潑,以及其他小動物的善良、輕信。全班交流。分角色合作讀,其餘部分齊讀。學生思考,交流。(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它是酸的,小猴子它們嘗過了,所以知道葡萄是甜的。)想象、交流。(以後你們要自己試一試,不能隨便聽信別人的話……)

四.課後實踐

這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把這個故事說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聽。再去課外找找其他有趣的寓言故事吧!(把課堂語文與課外知識聯絡起來)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教《酸的和甜的》引發的思考

我在上第17課《酸的和甜的》這篇課文時,我事先沒有很詳盡地備課,在上課時,我告訴了學生"老師沒有備課,誰能把這故事講給我聽呢?"。學生一聽,原來老師也不知道,這下我可以把我知道的告訴她了,學生爭先恐後地舉手要告訴我,剛開始一位學生說得很簡單"這個故事講了狐狸想自己吃葡萄,不給其它的小動物吃。"我裝著糊塗的樣子問:"不給誰吃呀?故事還寫了誰,它們又發生了什麼事?結尾怎樣?誰能說得讓我聽得更清楚、更明白呢?"經過提示,學生大致能把故事說具體了,我也聽明白了。我又問:"故事說了狐狸、小猴還說了誰?"學生依依說出了故事裡的小動物有小白兔、小松鼠。我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再進一步地追問學生:"你喜歡哪個小動物?"有的學生說:"我喜歡小猴,它很聰明。它沒有相信狐狸的話,而是自己去嚐了葡萄,所以它吃到了甜的葡萄。"有的學生說:"我不喜歡小白兔和松鼠,它們沒有主見,只聽別人說,沒有親自去嘗試。"有的學生說:"我不喜歡狐狸,因為它想自己獨吃葡萄,欺騙了大家,它很狡猾。"有一位同學站起來就說:"我不認為狐狸是狡猾的。"這是出乎我意料的,我沒有否定他,而是問他:"為什麼呢?"他指著書上的第一幅插圖有理有據地說:"狐狸抬頭看到的是綠色的葡萄,綠色的葡萄是酸的。所以我認為它不狡猾。"這下班裡的同學紛紛議論了起來,就有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我靈機一動,順水推舟就對大家宣佈:"既然咱們班有兩種意見,咱們就來一次辯論,正方認為狐狸是狡猾的;反方認為狐狸是不狡猾的。請贊同正方的同學在一、二組;贊同反方的同學在三、四組。你們把自己的理由在組裡討論,呆會兒由兩方代表上來闡述自己的意見。同學們這下可積極了,讀課文找根據。

真正的辯論開始了,正方的zhu川越同學上來陳述:"我們經過討論認為狐狸是狡猾的,剛才反方說狐狸看到的是青色的葡萄是酸的,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青色的葡萄是甜的,如珍珠葡萄等。"這時候反方的蒙哲平等同學有話說了,站起來就反駁到:"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狐狸看的是青色的葡萄,它認為就是酸的。"正方的李欣容同學站了起來,這位女同學一向很少發言,今天她能主動地回答,讓我很高興,她理直氣壯地說:"請同學們看第七自然段小松鼠也嚐了葡萄,而且從圖上可以看到它吃的是綠色的葡萄,它說了是甜的,所以我認為狐狸是狡猾的。"聽了她的發言我更加驚喜地看到,她讀書讀得如此認真。

整堂課學生的表現讓我刮目相看,學生說得有理有據,而且從中還學會了自己讀書、看插圖找答案。由此讓我知道了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還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讀書,也無法代替學生分析思考,教師既不能把知識生硬地灌輸到學生的頭腦裡,也不能把思想觀點移植到學生的頭腦中。只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才能促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進步,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從學生的學出發,為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創造條件。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北京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和嚮往北京的思想感情。

2、學習課文的.字詞。研讀課文,學會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引領學生感受北京的美,激發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第二段寫天安門城樓前與整體介紹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

課件(注:作者已經把課件提供給站長,請向站長索取。)

教學過程:

一、匯入:談北京

1、請小朋友聽一首歌,並猜猜歌名,(課件播放《我愛北京天安門》)

2、摸清學生對北京的瞭解。

師:小朋友們,你們去過北京嗎?

生:去過。(沒去過)

師:請你說說你在北京看到了哪些景物?(你們在哪兒見過北京?)

生:

二、讀北京

一讀

1、師:聽了這幾位小朋友的介紹,大家想不想對北京有更多的瞭解?

2、今天,教師將與小朋友們一道去遊一遊。(揭題,讀題)

3、請把書翻到116頁,自己自由讀一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比誰讀得最認真,最充分)

4、檢查朗讀:A、課件出示生字新詞;B同桌互讀,齊讀。

5、師: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說說對北京的印象,你會用哪個詞?

三、遊北京

1、師:北京有許多好看,好玩的地方,小朋友們喜歡先上哪兒玩?

2、文中哪個自然段對此作了介紹?

3、自由讀(齊讀、男生讀、女生讀)這一自然段。

5、(同桌討論):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教師相應輔導)

6、集體交流讀書感悟。

7、動態生成,據學生的回答來學習文字

第二自然段:(1)、課件出示比一比,小組討論。

(2)、反饋時,指導學生讀好聞名中外、雄偉、雕刻精美、永垂不朽等詞。

(難點突破:在廣場的北面,除了天安門城樓還有什麼?出示相關圖片天安門前真美,你能把這幾句話讀好嗎?自由試讀,指名讀)

(3)、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圖片,讓學生感受北京的美,激發學生對北京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

(4)、學生補讀課文;

(5)、認真讀課文,獨立填寫天安門廣場示意圖。理清文字的寫作順序

(6)、交流(7)介紹天安門廣場上的景物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第三自然段:1.結合畫面和上文理解綠草如蔭、鮮花盛開、造型新穎的立交橋、川流不息的意思。

2、以喜愛的心情來背誦這一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1.出示相關圖片,讓學生感受北京的美。

2.你還知道北京的哪些名勝古蹟?(引導學生課後自主探究北京的美)

3、引讀第五自然段:應帶著怎樣的感情讀?

4、讀全文:(自由讀、男女生試讀)配樂齊讀。

四、探北京

課後閱讀《北京》綜合資料。

預設:

1、尊重學生的原有認知,使學生對文字的感悟與學生原有知識聯絡起來,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與嚮往;

2、課堂採用開放式的結構,使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生的手裡,學生對文字的學習隨著自己的興趣而展開;

3、課堂上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

4、以多媒體為手段,讓學生在觀賞圖片中領悟美,在欣賞音樂中創造美;

5、課堂上通過同桌互讀、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角度

美讀體驗──在美讀中獲得語感的、情感的、美感的薰陶;在體驗中習得學法。

主要教學步驟

1、學法簡介:

美的散文詩須美讀,讀中體味音樂美,品味畫面美,感受情感美,獲得審美享受。

2、美讀《浪之歌》:

⑴ 同學們配樂吟讀:

注意節奏、停頓、重音、尤其韻腳的處理,畫㈩每節的韻腳,瞭解連續用韻、換韻、交韻現象。體味文章的音樂美。

⑵ 同學們帶著想像誦讀:

想像浪的生活圖景,用我讀㈩了這一幅美麗的畫面領起,就全文內容說活,、品味文章的畫面美。

⑶ 同學們帶著深情吟湧:

感受濤人博大、深厚、浪漫的:情愛,對文中滲透的情感作舉例式發言。體會抒情方式,感受文章的情感美。

3、學讀《雨之歌》。要求運用以上美讀法,進行學法體驗。

4、組織有序發言。學法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內容概述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國小美術教材五年級第九冊第三課的內容。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意圖是通過觀察、分析和講解,學生能夠認識到景物的近大遠小透視現象,並能把有關透視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繪畫中進而提高空間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繪畫中的真實感。

二、教學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視現象,學生更瞭解生活中的近大遠小的原理。理解視平線、消失點在透視現象中的應用。學習它能使學生更好的表現空間立體感是繪畫作品更真實。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初步瞭解透視現象及基本規律,並能運用這些規律表現身邊的景物逐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視效果給畫面帶來的美感。並且有留意觀察的習慣和探究生活中的近大遠小透視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分析和講解,能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 2、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表現身邊的景物。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其實五年級學生對於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早就注意到了,為使學生把感應認知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學過稱中我還是要通過大量的感性認識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透視教學是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為學生初次接觸這種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識會感到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我們提前進行滲透,做好鋪墊,如課前提出問題、留觀察作業、收集相關資料等。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新課程理念提出“創新與發展取向的課程實施”,教師與學生不只是課程的執行

者與接收者而應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知識的創新者。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重點突出以下幾點。

1、教師要成為教學設計的創新者為了突出“用繪畫中的透視現象表現立體感”這一重點,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感受知識的魅力。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 第一,用範畫中兩個大小不一的“海寶”以奔跑的動式來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第二,用兒童畫中一排樹木來直觀的表現近大遠小、近高遠矮、近粗遠細和近稀遠密的透視現象

第三,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繪畫中的透視現象”的真實感我把音樂元素融入到了美術課堂上,引到學生在樂曲中需找立體感,恰當地運用音樂元素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網上收集各種透視現象的圖片、名家畫作、透視現象的多媒體檔案、繪畫用的尺子、鉛筆、水彩筆等工具。通過對名家畫作的欣賞和臨摹,讓學生更理解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更深刻的記憶大師的作品也通過基礎的透視近大遠小表現的。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20xx年5月1日——10月,在上海召開了什麼啊? 生:世博會。

師:這真是值得我們中國人民驕傲的一件事情。你們知道上海的世博會的吉祥物是什麼嗎? 生:海寶。

師:海報象徵著吉祥,蘊意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相處!今天我們請海寶來同大家一起學習,大家歡迎嗎? 師:仔細看,海寶從遠處到近處有什麼不同呢?

生:在近處的大,遠處的小。

師:同學們的感覺很敏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現象,誰願意把你知道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生:。。。。。。路。。。。。。房。

師:同學們真是觀察生活的有心人啊!但在觀察這些現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像這種同樣的物體處在不同位置時,在觀者眼裡出現近大遠小的變化在繪畫上就叫透視現象。

板書課題: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二)、講授新課。

①透視是繪畫中的術語,那麼什麼是透視呢?就是用線條或著色彩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的方法。透視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形體透視。二是空氣透視,形體透視是根據光學和幾何學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線條來標識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光線投影的科學。空氣透視:研究和表現空間的距離。

②用簡筆畫形式表達出來!問:他們有哪些透視現象(除了色彩方面)。 生: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高遠低、近清晰遠模糊。。。。。。

師:哇,好厲害。同學們發現這麼多透視現象,那麼在仔細觀察。觀察在繪畫上色時色彩有哪些變化?

生:近處亮一些,鮮豔一點,遠處灰暗一些。

師:假如,老師讓XXX站在路的一端向另一端跑我不說停,他就不準停,最終會出現什麼現象?

生:這位同學的回答真是棒極了,由於道路兩旁的樹木向遠處逐漸縮小最終會縮到一點,這個點就叫做消失點的水平線就是視平線。通過消失點的水平線就是視平線。通過消失點的垂直線。這些在畫面上通常是不用畫出來的。

③師: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現在我們就去看看藝術家是怎樣處理畫面中的透視現象的?這幅作品是荷蘭風景畫家。。。。。。看看作者是用什麼藝術形式表達的這幅作品?在你看來畫家表現了哪些透視現象?

④我們今天研究透視就是要解決如何把現實世界裡的三維空間立體事物表現在一個平面上?(如果說老師今天要求你們在一張紙上臨摹學生作品,你們想先從哪方面入手) 老師在黑板上做範畫。

(三)、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尋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視現象的畫面,表現出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再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給它填加上人物以及交通工具等,讓它變得更美。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評價拓展

學生互評,從他人的作品中學習和借鑑,相互學習,不斷提高。

(五)、板書設計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近大遠小

近高遠低 近寬遠窄 近清晰遠模糊

七、教學評價設計

八、總結和反思

一節美術課雖然只有40分鐘,但透視對學生的影響卻早已衝出了時間的界線。透視是實際繪畫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它是提升學生在繪畫中的真實感的前提,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應該學會把透視原理分析透講解明白,為孩子們以後的實際繪畫奠定基礎,引導他們咋愛思考中尋找美,在實踐中創造美,在創新中擁有美。相信,在充滿夢幻的童心世界,會有對藝術的翅膀,在夢想的天空裡自由的翱翔!把一樣的物體放在另一樣物體的後面,就會產生前後的感覺,物體通過逐漸縮小尺寸,也會產生前後的感覺。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有的理解的不深刻,所以在畫作業時,表現物體的前後尺寸不是很明顯。五年級的學生對這個透視的問題,理解的不到位,我們可以慢慢的引導,使他們對這一概念更好的表現在自己的繪畫中。

九、教師個人介紹

姓名:邢春宇學校:吉林省通榆縣新華鎮中心校

電子郵件

電話:15143687594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你喜歡郵票嗎?小小的方寸之間蘊藏著許多祕密,不知在其中你是否也發現了許多美麗的色彩。

二、講授新課:

(一)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你喜愛美麗的集郵冊嗎?趕快開啟書來讀一讀。

2、老師提要求:看準生字,讀準音,要讀流利。

3、學生自讀課文,老師巡視,著重指導能力不強的學生。

4、[出示投影]

神聖 廬山 琢磨

軒轅 敦煌 歌頌

不朽 碩果

5、這些詞語你會讀嗎?小組內互相檢查一下,評選出“識字能手”。

6、老師隨機檢查生字掌握一般的學生。對每組評選出的“識字能手”,給予獎勵。

7、誰想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學生初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出示掛圖):

看在這些圖中,你看到郵票上都有什麼圖案。

2、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

3、指大面積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表情、動作和其他畫面來表達)

4、老師小結,引出下一環節:

是呀!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從這些繽紛的郵票中發現了什麼

5、分小節朗讀詩歌,你從詩歌中瞭解到什麼?

6、將全班交流的結果在讀書筆記中作摘抄。

學生自己練習朗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

7、指朗讀優秀的學生進行師範朗讀,大家來點評。

8、小組內互相朗讀點評,評選小組內“朗讀優勝者”和“朗讀進步者”。

9、全班進行“朗讀大比拼”,一人讀群人評,評選“朗讀快樂之星”。

10、老師小結:同學們在五彩的世界裡,快樂的長大。

三、課堂小結:

五彩的郵票給大家帶來了快樂,用你明亮的眼睛去發現去欣賞吧!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生字。

二、講授新課:

(一)鞏固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1、出示生字卡片

2、隨機抽一組學生讀生字卡片。

3、出示詞語卡片

(二)認識新生字,記憶新生字。

[出示投影]

你認識這些生字嗎?

誰來帶領大家讀一讀?

老師巡視瞭解情況。

老師根據學生記憶生字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

(三)學習生字的書寫方法。

出示這三種結構的生字:

小組討論,老師巡視,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指學生說說這幾類生字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重點指導“蔚乘”的寫法。

(老師範寫)

老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生。

老師根據巡視的情況,指學生上黑板範寫。

[出示小黑板]

集體交流訂正後,學生再練寫,並且在組內評選“書寫最棒”和“書寫進步最大”的學生。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7個生字,同學們通過自己獨立的觀察,把這些生字寫的十分規範,同學們在不斷的進步,希望大家今後繼續努力,把生字寫的更美觀。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新的教育理念倡導教育要以人的發展為本。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我著重強調學生的自主參與、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拓展。以各種美術活動為引線,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順應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及情感需要,循序漸進地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設計

說明

教學內容:

國中美術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節《優美的校園》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通過細緻的觀察,感受校園環境及建築的美感。

2、認知目標:結合校園建築物,學習方形物體的透視現象和規律,瞭解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

3、技能目標:指導學生運用繪畫透視和繪畫構圖知識表現校園環境和建築的美感。

教學重點:

1、風景畫是怎樣表現景物空間的?

2、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各有什麼消失的規律?

教學難點:

1、怎樣取景與構圖才能表現好校園?

2、採用什麼表現方法才能顯示校園的美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石膏正方體、長方體或紙盒等立方體、厚紙板、建築物圖片或掛圖、本校校園環境和建築物照片等。

學生準備學具:厚紙板、方開紙盒、畫紙、鉛筆、鋼筆或其他畫筆。

一、匯入新課(4分鐘)

師:讓我們去遊覽校園環境,大家留心觀察校園的各個角落,注意從不同角度觀察校園建築物所得到的感受,對具有美感特徵的場景、角度進行必要的記錄。(培養學生愛我校園的美好情感。)

生:興趣盎然。

二、發展階段

1、師生活動(10分鐘)

師:帶領學生回到教師欣賞大螢幕(校園建築物圖片欣賞:主要是體現平行透視規律和成角透視規律的)

師:提出問題:結合剛才在外面欣賞的校園,來總結一下這些建築物的特點。

生:回答(培養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注: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師: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你們真的是很棒。(鼓勵)

大家能否舉出生活中的例子。給大家兩分鐘時間討論、思考,看哪一個同學說得最好。

請舉手的學生回答,教師要不斷鼓勵大膽發言,表揚回答有個性的同學,鼓勵不敢舉手的同學參與進來。

生:路燈。(掌聲)

師:在想想看,還有嗎?

生:路旁的大樹,電線杆,樓梯。(掌聲,氣氛熱烈)

師:好,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有誰能為我們表演一下記憶中的大樹呢(課堂掀起了高潮,大家的表現欲很強,都想上來試一試。)

2、學生活動(分鐘)

3、合作評價與探究總結

充分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小組評,集體評。(此時高潮迭起,全體參與,氛圍熱烈有序)

生:通過自由組合,討論交流,小組成員間達成共識

師:分析學生作業的優缺點。總結平行透視規律。在這樣的活動中,大家輕鬆而又快樂學會。

師:打出投影:兩種透視現象的不同。成角透視規律在大家看來是不是很容易學會了?

生:是。

4、自主合作與練習

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課前準備的紙盒,練習運用透視規律表現紙盒的立體形象。教師巡迴指導,走進學生當中,與學生一起探討,一起表現,並且隨時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生:練習

5、動手製作與欣賞

師:演示並指導學生用厚紙板製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雙手組合手勢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觀察校園場景和建築物,提示選擇最佳構圖的方法。

生:欣賞,領略一下表現手法,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但要提示學生,不要被教師的示範框住思維,目的是發揮個人所長、個人風格,體現個性。

三、收拾與整理

四、課後拓展

鼓勵學生自由選擇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膽運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知識,在校園中進行對景寫生。寫生過程中應指導學生確定最佳構圖、對物象主次的區別表現以及對物象簡繁的必要的取捨。

五、課後反思

(一)揚兩個亮點

1、大量的圖片資料展示,直觀形象地說明了平行透視規律和成角透視規律的,學生賞心悅目,學習過程興致盎然。

2、學法引導注重過程的生成性,由淺人深,從扶到放,在認識、掌握、應用中逐步形成了學習能力。

(二)糾一個偏離

教之過。教師過多地在教上下工夫,淡化了對學生認識基礎的考察,輕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