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結合考生實際情況報志願

校園 閱讀(7.4K)

志願是考生志向與意願的體現,是考生對今後學習、工作的自我設計,因此填報志願必須理智。合理的志願才是合適的,合適的志願才是好的志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結合大學聯考報志願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結合考生實際情況報志願
  結合實際情況報志願

(一)個人志向突出 兼顧現實環境

理想和興趣是激發人生奮鬥的動力,也是事業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明確自己的志向,才能合理地選擇自己人生的導航標。

選擇志願時要首先考慮興趣愛好,做出第一次篩選。但是也要注意一個人感興趣的東西未必適合他去從事,只有對適合自己做的事情有興趣的人,才能勝任他所從事的學習和工作。

在選擇志願時,考生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和志向,明確職業發展,並以此來選擇學校和專業類別。另一方面,在填報志願時又不能侷限於某一學校或專業,要放開視野,做長久打算把自己的志向和願望同社會的`需求、就業的現狀融合,把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避免脫離實際。

(二)綜合估測分數 準確定位

篩選專業之後就要給自己恰當定位。只有位置找的準,志願才能填的恰如其分,合理利用每一分。大學聯考錄取中,考試成績的好壞起著決定性作用。

"準確定位"是考生填報志願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它是準確填報志願的前提。對於考前估分和考後估分的考生而言,更需要考生找準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

讓大學聯考分數和大學聯考志願默契配合,聯手出擊,你才能笑傲大學聯考,叩響理想高校的大門。

(三)攀高與穩妥 眼前與未來

有些考生平時成績不錯,大學聯考也發揮正常,考分可達重點線,但一味追求穩妥,在選擇志願時過於保守,不敢報重點學校,失去了上更好大學的機會。其實,沒有實力的盲目攀高固然不可取,但是相信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就應該去爭取,例如實行順序志願填報方式地區的考生,明智的做法應該是第一志願將目標定在實力夠得著的學校,第二志願鎖定在一志願萬一失手後,有把握被錄取的學校。

另外,在選擇專業時考慮畢業後的就業難易和發展前景是很自然的,但是一定要從發展的眼光看,因為現在選擇的專業志願,其就業和發展情況要等四年之後才見分曉。眼前畢業生就業緊俏的專業四年後也許仍然緊俏,也許趨冷;相反的,目前就業較難的專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四年後畢業生就業會變得緊俏。因此考生在選擇專業志願時一定要著眼未來。

(四)考慮身體素質 家庭經濟狀況

瞭解《體檢標準》,以及考生身體狀況有無限報的專業。這主要是對報考中職類學校的考生。一些中專職校、技校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作了相應的規定,如視力、身高、有無疾病等,如果不符合條件,根本不會把考生志願投檔。

瞭解哪些院校在政審方面對考生家庭成員及社會關係有些特殊的限制性條件,還要考慮經濟狀況,如一些三本院校的收費標準相對較高,個別專業的收費也是有差距的;另外是否有深造和出國留學的打算,這也關係到考生對學校實力的選擇;

填報志願是一個系統的任務,要結合院校歷年錄取線、考生分數、興趣專業、職業發展等因素綜合考慮,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自我出發,選擇專屬於你的志願組合,讓你的志願填報更完美更佔優勢。

  預估高校今年的分數線

對高校今年錄取分數的判斷,專家建議用錄取線差來表示。比如這個院校在一本錄取,屬於一本院校,它今年的錄取分數可能比一本線高出多少分,我們以什麼為依據呢?應該根據往年的情況來分析,所以我建議要分別計算一下往年這所高校的分數線差是多少?找3年、5年的分數看一下。 第二個,對於這個院校往年錄取線差的穩定性進行判斷。比如說2008年錄取線差高出一本線50分,2007年高出一本線80分,2006年高處一本線70分,有一個波動,這個波動越小他們互相之間差值越小,這就說明它越平穩,所以我們選擇院校應該選擇錄取院校比較穩定的院校,尤其是第一志願選擇這樣的院校,這樣會更有把握。

有錄取線差了,我們對穩定性也有判斷了,報考的時候我們還要留有一定的餘地,保險的空間,假設錄取線差很穩定,08年高出一本線50分,07年高出一本線55分,06年高出一本線53分,即使這樣,那麼我們也要留一定的餘地,今年你報考它應該在它平均錄取線差的基礎上加上10分或者15分,留一定的保險空間,這樣才能保證最大限度錄取。即使今年發生一點小的波動也可以保證我們被錄取。

供大家參考,但這項工作我建議各位考生要做一下,一定要按照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做基本的分析。然後再進行其他的定性判斷和綜合考慮,這樣會更把握。

相對於平均分,錄取線差更具參考價值,而且是大學聯考填報志願的重要參考依據,所謂錄取線差是該院校當年平均錄取分數與其在所在招生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差值,中國教育線上建議考生用“錄取線差”來分析。由於每年大學聯考模式不一、大學聯考試卷難度有別,造成各個院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但是通過大量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對多數院校來說,儘管錄取分數波動較大,但其錄取線差一般波動不會太大。所以應該逐年計算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線差:

某年錄取線差=當年平均錄取分數-當年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

下面以某重點大學在北京招生情況為例,計算錄取線差如下:

例:某重點大學(理工類)在北京2003——2008年錄取情況簡單線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錄取線差=(62+70+69+69+64+5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