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明》原文賞析

校園 閱讀(4.81K)
《大明》原文賞析1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作者:杜甫

《大明》原文賞析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

  賞析:

首聯先寫漏聲催促著天色破曉,像箭一般的飛快,後用“仙桃”代表宮內春景,點出景色醉人。這一聯主要突出“早朝”。

頷聯則分別寫朝見時的儀仗和宮殿中的自然景觀及氣氛。春日和煦,旌旗上的龍蛇似乎也隨著春天的到來而獲得了生氣,旌旗獵獵,龍蛇也好像在騰躍。大明宮裡,和風輕吹,燕雀輕快而高興地在天上飛著。“日暖”,也含有讚美“聖恩”惠及萬民,連龍蛇、燕雀亦且廣沽皇澤之意。這一聯主要突出“大明宮”。

前二聯主要寫的是“早朝大明宮”的原題。因為是和詩,接著就不免要轉到原詩的作者身上來了。頸聯寫退朝後,重點突出寫賈至的儒雅風流和備受君主恩寵。

尾聯用了兩個典故。先看絲綸美。因為賈家父子歷任兩朝的中書舍人,後有一日賈至供職的肅宗對賈至說,“昔先天誥命,乃父為之,今茲命冊,又爾為之,兩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謂繼美矣······”主要意思是讚揚賈至繼承了父親的才華,並能做出像父親一樣的政績,實在是朝廷裡的一段佳話。“池上於今有鳳毛”裡的鳳毛並非簡單的鳳毛麟角的鳳毛,也不時簡單說賈至的才華出眾,在一班大臣裡很少見。而是用了一個典故:南朝時有謝鳳和謝超宗父子,他們文章風格和成就都很出眾,於是梁武帝就稱讚他們說,“超宗殊有鳳毛”。意思是想說謝超宗終歸繼承了父親謝鳳特有的風格和才華。這兩句進一步稱頌其家世的文采和父子兩代執掌朝廷起草詔命職務的榮耀。

這首詩按其體例是一首臺閣應酬式的詩,在杜詩中是很少見的。乾元二年(759)在長安任左拾遺也正是杜甫仕途生活中最重要或最煌赫的時期。因為是同僚之間唱酬之作,因此格調也就平正典雅,並且不乏歌功頌德、點綴昇平的意味。整首詩藝術上格法嚴謹,脈胳分明,深得和詩之體,所以歷來的詩家對它十分推重。尤其是它的頷聯“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字裡行間洋溢著一派衝融和悅的春天氣息,詩家評價很高。當時唐王朝於安史之亂中初得安定,朝廷上下都以為中興在即,昇平可望,因此王維和詩中也有“九天聞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種充滿信心的句子。整首詩看來,確乎體現了杜甫詩歌“清詞麗句”的另一面特色。另外,即使在清詞麗句中,仍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挺拔之姿和雄健之氣,這也是杜詩的獨特面目。黃生評杜、王、岑三首和詩時說:“杜老氣無前,王、岑秀色可攬,一則三春穠李,一則千尺喬松。”蘇軾評頷聯為“偉麗”,都是此意。

杜甫的這首詩裡帶出了幾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對歷史透徹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賈至的高遠。這首詩少了一般詩人寫宮廷生活所會有的呆板,多了些靈氣,而又不減少場面的巨集大氣勢,杜甫比起賈至來綽綽有餘。思想決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隱藏,字裡行間的精神是很難不露端倪的。賈至是世家出身又較為一帆風順的人,杜甫則才華橫溢飽經風霜,這兩種人寫出來的文章當然不一樣。

《大明》原文賞析2

原文: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樑,不顯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於牧野,維予侯興。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具有史詩性質的頌詩,當是周王朝貴族為歌頌自己祖先的功德、為宣揚自己王朝的開國曆史而作。它與《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緜》、《皇矣》、《文王》諸篇相聯綴,儼然形成一組開國史詩。從始祖后稷誕生、經營農業,公劉遷豳,太王(古公亶父)遷岐,王季繼續發展,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克商滅紂,可以說是把每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都寫到了,所以研究者多把它們看作一組周國史詩,只是《詩經》的編者沒有把它們按世次編輯在一起,而打亂次序分編在各處。此篇先寫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寫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後寫到武王在姜太公輔佐下一舉滅殷的史實,是上述一組開國史詩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可算是這組史詩的最後一篇。《毛詩序》說:“《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覆命武王也。”意思當然是對的,但說得抽象了些。朱熹《詩集傳》說:“此亦周公戒成王之詩。”說它和《文王》那篇一樣,“追述文王之德,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皆由於此,以戒成王。”這又太拘泥了。其實很難看出是周公所作,也很難看出有警戒成王的意思。總觀這組六篇詩文,不過是周王朝統治者為歌頌祖先功德,追述開國曆史的顯赫罷了。

全詩八章。歷代各家的分章稍有不同,這裡是根據詩意確立的'。第一、二、四、七章章六句,第三、五、六、八章章八句。排列起來,頗有參差錯落之美。

首章先從讚歎皇天偉大、天命難測說起,以引出殷命將亡、周命將興,是全詩的總綱。次章即歌頌王季娶了太任,推行德政。三章寫文王降生,承受天命,因而“以受方國”。四章又說文王“天作之合”,得配佳偶。五章即寫他於渭水之濱迎娶殷商帝乙之妹。六章說文王又娶太姒,生下武王。武王受天命而“燮伐大商”,與首章遙相照應。七章寫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敵軍雖盛,而武王鬥志更堅。最後一章寫牧野之戰的盛大,武王在姜尚輔佐之下一舉滅殷。全詩時序井然,層次清楚,儼然是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的發展史。

詩篇以“天命所佑”為中心思想,以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相繼為基本線索,集中突現了周部族這三代祖先的盛德。其中,武王滅商,是此詩最集中、最突出要表現的重大歷史事件,寫王季、太任、文王、太姒,不過是說明周家奕世積功累仁,天命所佑,所以武王才克商代殷而立天下。所以,詩人著筆,歷述婚媾,皆天作之合,聖德相配。武王克商,也是上應天命、中承祖德、下合四方的。因此,儘管詩意變幻不已,其中心意旨是非常清楚的。全詩雖然籠罩著祀神的宗教氣氛和君權神授的神學色彩,其內在的歷史真實性一面,還是有認識價值的。

這是一首敘事詩,但它並不平鋪直敘地敘事。其中,既有情勢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文王兩次迎親的描述,生動具體;牧野之戰的描繪,更顯得有聲有色。“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一連三個排比句子,真可謂把戰爭的威嚴、緊迫的氣勢給和盤托出了。“殷商之旅,其會如林”,雖然寫出了敵軍之盛,但相比之下,武王的三句誓師,更顯得堅強和有力。“維師尚父,時維鷹揚”,雖然僅僅描寫了一句,也似乎讓人看到了姜太公的雄武英姿。至於它有詳有略、前呼後應的表現手法,更使詩篇避免了平鋪、呆板和單調,給人以跌宕起伏、氣勢恢巨集而重點突出的感覺。這些,在藝術上都是可取的。詩中的“小心翼翼”、“天作之合”等句也早已成為著名的成語,在現代漢語中仍有很強的活力。

《大明》原文賞析3

原文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註解

1、紫陌:京都的道路。

2、皇州:帝都,指長安。

3、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4、鳳凰池:也稱鳳池,指中書省。

譯文

五更雞鳴,京都路上曙光略帶微寒;

黃鶯鳴囀,長安城裡已是春意闌珊。

望樓曉鐘響過,宮殿千門都已開啟;

玉階前儀仗林立,簇擁上朝的官員。

啟明星初落,花徑迎來佩劍的侍衛;

柳條輕拂著旌旗,一滴滴露珠未乾。

唯有鳳池中書舍人賈至,寫稱讚;

他的詩是曲陽春白雪,要和唱太難。

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①金闕:形容富麗堂皇的宮殿,此指大明宮。

②萬戶:指大明宮的眾多門戶。

③玉階:殿前的白玉臺階。

④仙仗:皇家儀仗。

⑤擁千官:形容眾多朝官一起早朝。

這兩句是說,隨著宮闕里曉鐘鳴響,大明宮眾多宮門大開,玉石臺階兩側排著皇家儀仗隊,文武百官肅立朝見。概括而形象地表現了朝見場面的巨集偉莊嚴和帝王的尊貴。同時,隱含著詩人緬懷盛世、渴望大唐中興之情緒,非徒歌頌昇平而已。

賞析

岑參的《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是以詠“早朝”為題的唱和詩,內容只盡力鋪設早朝的莊嚴隆重而已,無甚價值。詩圍繞“早朝”兩字作文章;“曙光”“曉鍾”“星初落”“露未乾”都切“早”字;而“金闕”“玉階”“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字。末聯點出酬和之意,推崇對方。表示謙卑,都恰到好處。 官位較高的詩人,有資格每天進宮中朝見皇帝。他們對於宮廷中那些威嚴而又華貴的禮儀,印象極深,往往有詩記錄。唐宋詩人作這一類詩的不少。方虛谷編《瀛奎律髓》,給這一種詩取了一個分類目,名為“朝省詩”。 唐肅宗至德二載九月,廣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兵二十萬人收復長安,平定了安祿山父子之亂。十月丁卯,肅宗還京,入居大明宮。三年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此時李唐政權,方才轉危為安,朝廷一切制度禮儀,正在恢復。中書舍人賈至在上朝之後,寫了一首詩,描寫皇帝復辟後宮廷中早朝的氣象,並把這首詩給他的兩省同僚看。兩省是門下省和中書省,在大明宮宣政殿左右,是宰相的辦公廳。中書省有政事堂,是宰相和大臣會議政事的地方。當時,岑參官為右補闕,屬中書省。賈至是中書舍人,是他的上司,因而做一首詩來奉和。 這首詩第一聯說:雞鳴的時候,路上還有黎明的寒氣,在這暮春時節,黃鶯在皇城裡鳴囀不已。從這一句看,可知這些詩都是在乾元元年三月裡作的。第二聯說:曉鍾一響,宮中的千門萬戶都開了,白玉階兩旁,警衛的儀仗隊簇擁著許多官員。“萬”“千”二字,都是多的意思,金闕指宮廷。上一句就是王維的“九天閶闔開宮殿”。第三聯也是寫“早”:花迎接這些劍佩鏗鏘的官員,正是星星剛才隱落的時候,柳條吹拂著旌旗,還帶著露水。第四聯就和賈至的原作不同了。他說:只有這位鳳凰池上的人,能做這樣一首好詩,正如《陽春》《白雪》的曲子一樣,使大家都難於奉和。這一聯就是恭維賈至了。 前人的對此詩的評價是:頸聯絢爛鮮明,早朝意宛然在目.獨頷聯雖絕壯麗。而氣勢迫促,遂致全篇音節微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