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學知識歸納

校園 閱讀(1.51W)

哲學是高中政治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政治大學聯考的時候佔據了四分之一的分值,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你都掌握得怎麼樣了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重要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學知識歸納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1、樹立創新意識的哲學依據

(1)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原理:

①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②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絡的環節;

③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方法論: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因此,我們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又不能迷信書本和權威,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原理:

①世界永遠處在不停地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任何事物對於它發生的那個時代和那些條件說來,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但是對它自己內部逐漸發展起來的新的、更高的條件來說,它就變成過時的和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讓位於更高的階段,而這個更高的階段也有走向衰落和滅亡。

②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於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於提出新問題,敢於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2、創新的作用

任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歸根到底都與創新密切相關。

①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創新推動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的變革。

③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④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高中必修四政治必備知識

唯物論部分

1、意識的起源、生理基礎和本質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的起源)。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意識的生理基礎)。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無論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

2、意識的能動作用

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能動作用的體現: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目的計劃性(即人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時候,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動機;人們在實施行動之前要預先制定藍圖、目標、行動方式和行動步驟等)。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自覺選擇性(即只有當人們的實踐活動需要時,人們才會去主動地反映它)。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主動創造性(即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既能反映事物的現象,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質;既能追溯過去,又能推測未來)。

人的意識在改造客觀世界時能動作用的體現: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即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通過實踐的環節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即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人的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3、物質與意識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

【原理內容】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

4、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③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要反對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於現狀、無所作為的思想。

  高中政治易錯知識

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公民當家作主。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公民與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

2、民主是全社會的民主。

(民主具有階級性。民主總是統治階級的民主,對被統治階級來說,不是民主而是專政。 )

3、我國人民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

(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因此,人民是間接行使國家權力,人民代表才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

4、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

5、政治自由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

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法律具有階級性,不能反映被統治階級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說法錯誤 ,守法平等正確。)

7.選舉權就是選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權利。

(選舉權是指選舉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即選舉人大代表的權利 )

8.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可以放棄 。

(公民的權利可以放棄,但義務不能放棄,只能履行。不能因為放棄了權利而不履行義務,不管放不放棄權利,都應履行義務。)

9.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作為我國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其主體是全體公民。

(並不是所有公民都有。憲法有規定,要年滿18週歲,而且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10.享受權利才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

(人民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都是當家作主的體現。)

11.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權利就越多。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響公民享有的權利的多少 。 )

12.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

(錯。這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 。 )

13.決策是少數精英的事,讓公民參與決策過程,只會干擾決策的形成 。

(錯。不是少數精英的事,公民參與決策,反映公民的意願,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於形成科學的決策 。)

14、在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都是一樣的 。

(全國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別保護權和言論特別保障權,並非人人都有 。年滿18歲才能享有選舉權)

15、等額選舉就是當選者已事先“內定”。

(不是,如果候選人的選票達不到法定的票數也是不能當選的。)

16、公民應先履行義務,後享受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