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二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校園 閱讀(9.68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

2、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並能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做出簡單的預測。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做出簡單的預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喜歡“六、一”兒童節嗎?(喜歡)六一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電視臺的叔叔阿姨準備給小朋友送上一份節日禮物——動畫片大餐,那麼小朋友們都喜歡什麼樣的動畫片呢?他們請老師幫忙調查一下。昨天老師對二(2)班的小朋友進行了調查。老師根據調查情況製作了一幅統計圖

(出示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動畫片情況統計圖)

二、活動探究,認讀統計表

(一)認讀縱向統計圖表

1、先獨立思考:請你仔細觀察統計圖,從統計圖面,你知道了什麼?想好的舉手

2、同桌交流:有好多小朋友已經知道了,那麼請你跟你的同桌說一說、比一比誰從圖中瞭解的資訊多。

3、反饋交流:

師:誰願意向大家說一說從統計圖裡,你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人最多,喜歡看《西遊記》的人最少。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我是看邊上有24就是個人(喜歡《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這部分塗得)(實際上這種統計圖我們可根據各種直條的高矮一眼看出喜歡什麼節目的人最多、最少。我們來數一數各塗了幾格)

師:這邊上有哪些數?這些數告訴我們什麼?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喜歡看的人數《喜羊羊和灰太狼》。 師:從統計圖裡你還知道什麼?

生2:喜歡《海綿寶寶》的小朋友有8人————————

師:(我們來數一數)誰還有補充嗎?

生3:喜歡《海綿寶寶》的人數和喜歡《貓和老鼠》的人數一樣多

師:你是怎麼知道喜歡《海綿寶寶》的人數和喜歡《貓和老鼠》的人數一樣多的?

生3:它們都是8人,

師:我們還可以從它們的高度上看出它們是一樣高的。你還會去比較 想法跟別人不一樣,誰還能像他這樣去比較它們之間的關係呢?

生4:喜歡———————比——多或少幾人,一共有幾人?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4、預測:根據這個調查結果,你認為電視臺的叔叔阿姨在六一兒童節會播放什麼動畫片當作節日禮物送給大家呢?為什麼?

過度:電視臺的叔叔阿姨的想法也跟我們小朋友一樣,會在六一兒童節那天為我們送上節日禮物,大家高興嗎?

(二)認讀橫向統計圖

過渡:六一兒童節我們不僅能收到電視臺叔叔阿姨的禮物,我們學校也要為大家慶祝節日,學校準備舉行一些體育活動,由於學校學生有1000多個受場地限制,學校要求每個班只選一個體育專案,請你從下面四個體育專案中選一個喜歡的,想好舉手

1、生成統計表

指名不同學生回答,意見產生分歧

師:要決定到底舉行什麼活動怎麼辦?

生:數一數,統計

生成統計表

2、製作統計圖:

師:根據這個統計表我們能不能製成統計圖呢?怎麼製作?

生:在踢毽子那裡畫6格

師:怎麼畫?為了能讓大家一眼看出6格我們可以想個什麼辦法?一般把數字寫在下面

師:再怎麼畫?為了區別不同的專案,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

3、讀統計圖:

師:在這個統計圖中,你又知道了哪些資訊?

4、預測:根據這副統計圖,你認為我們班組織哪項活動小朋友們的歡迎?為什麼?(那麼我們班就決定組織跳繩活動)

5、比較兩幅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用直條表示人數,一格都表示一個人,都用不同的顏色

不同點:橫、豎不同,說一說橫豎都表示什麼。

(三)體驗統計的全過程

過渡: 有那麼多的人要為我們慶祝節日,我們要精神飽滿的玩一天,要有精神就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剛才我們都計算出了自已每天的睡眠時間我們把它做成一個統計表和統計圖好嗎?

1、做統計表:要統計一組同學的.睡眠時間有什麼方法?誰來說一說

(小組完成統計表、集體檢查)

2、畫統計圖:請根據統計表中的結果畫好統計圖,比一比誰畫得對又漂亮

3、評價統計圖

4、全班彙總

5、讀統計圖

6、小祕密:10歲小朋友一般應保證每天10時的睡眠,知道這個小祕密和我們班小朋友睡眠情況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只有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我們才有健康的身體去學習、生活,希望小朋友能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統計圖表,你們見到過哪些的統計圖表呢?

師:同學們見識可真廣,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統計圖表。

課件展示各種統計圖表:有折線形的、條形的、圓形的、地圖形的。

統計圖的花樣可多了,今後我們會繼續學習統計知識,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後可以收集一些統計圖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發現些什麼,好嗎?

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有餘數的除法》中的例6.本課是對有餘數除法的提升。本課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利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找規律的問題,注重讓學生親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在教學中,藉助圖片,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允許學生自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重點理解根據餘數來判定結果。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屬於具體形象思維,想完成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需要藉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理解並掌握與按規律排列有關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經歷應用有餘數的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

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絡,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經驗。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餘數在解決與按規律排列有關的問題中的作用於含義並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1.標題: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找規律的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找規律的問題。

(一)知識鋪墊---------------------------------------------------------------

2.師:上課前,我們一起放鬆一下(呈現兩隻老虎的歌詞),請學生們利用最短的時間把歌詞記下來,之後跟著音樂一起來唱。

生:齊唱兩隻老虎

師:同學們好棒啊!!在這麼短的時間竟然能把這麼長的歌詞記下來,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啊?

生:通過觀察歌詞的.每一段都是相同的,只需要記下第一段就可以了。

師:看,這裡還有兩幅圖畫,“請你仔細觀察,照這樣擺下去,橫線上應該是什麼圖案?”

先看第一幅圖。

生:這幅圖是一組一組重複出現的,每一組有兩個圖案,一個太陽,一顆星星,根據這樣的規律,下一個圖案應該是太陽。

再看第二幅圖。

生:這副圖也是一組一組重複出現的,每一組有三個圖案,一個笑臉,連續兩個哭臉。根據這樣的規律,笑臉後面緊跟著的圖案應該是哭臉。

師:聰明的你們發現了嗎?

只有先找出規律,才能判斷出下面的圖案。

(二)新知探究---------------------------------------------------------------

3.師:我們再來試一試。出示(PPT)“按照下面的規律擺小旗。這樣擺下去,第16面小旗應該是什麼顏色?”

生:首先我們要找出排列規律。這些小旗也是一組一組不斷重複出現的,每一組有三面小旗,一面黃色的小旗,兩面紅色的小旗。問題是讓我們求出第16面小旗的顏色。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找到規律之後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之後小組活動,交流傾聽。

生:展示自己的解決方案,用符號代替小旗接著往下襬

師:點評學生的方案,並用PPT展示繼續擺小旗。

圖中最後一面是第13面小旗,後面依次是第14面,第15面和第16面。第13面小旗是黃色的小旗,根據規律第14面和第15面小旗應該是紅色的小旗。這樣第13面、14面、15面小旗就組成了一組。接下來第16面小旗是新的一組的開始,所以是黃色的小旗。

4.師:換個角度來理解這道題,如果我們它理解成應用題,每一組都有3面小旗,現在有16面小旗,16面小旗裡面有幾組完整的小旗,還剩幾面呢?

生: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解決,16÷3。用除法豎式來求商。16÷3商5,3×5=15,16-15=1.所以16面小旗裡有完整的5組小旗,還剩1面小旗。

師:對應著算式和小旗圖,16.3.5.1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生:16(共有16面小旗),3(每組有3面小旗),5(可以擺成這樣的5組),1(還剩下1面這樣的小旗)

師:剩下的1面小旗和問題中的第16面小旗的顏色有什麼關係?

生:剩下的1面小旗就是第16面小旗,如果繼續往下襬,第16面小旗就是新的一組中的第一面,根據規律,每組中的第一面小旗都是黃色的小旗,所以第16面小旗是黃色的。

師:你們發現了嗎,小旗的顏色跟有幾組完整小旗沒有關係,跟還剩幾面有關。也就是說,跟除法的商沒有關係,跟餘數有關。那麼觀察圖和餘數,看看他們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生:餘數是幾,答案就是這一組中的第幾個。

師:總結(餘數是幾,答案就是這一組中的第幾個)

5.師:現在我們試著想一想:“按照下面的規律擺小旗。這樣擺下去,第27面小旗應該是什麼顏色?”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試著解一下

生:27÷3.用除法豎式求商。27÷3商9,3×9=27,27-27=0。27÷3=9組,沒有餘數。沒有餘數,就是正好分完。

師:正好分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生:小組交流,然後分享自己的方法

師:PPT展示,第27面小旗就是最後一組的最後一面旗子,根據規律,每組的最後一面小旗是紅色,所以第27面小旗是紅色。

6.師:不信的話我們接著擺一擺,驗證一下吧。出示PPT

通過驗證,我們發現第27面小旗確實是紅色的。

師:做這題的時候有的同學很快就能解答出來,有的同學則相對慢一點,是因為你們選擇的解答方法不一樣,做的快的選擇了列算式的方法,慢一點的選擇了畫一畫擺一擺的方法。

通過比較,當所求數量較大時,用畫一畫的方法會比較麻煩,列算式則相對簡單一點。

(三)鞏固---------------------------------------------------------------

7.利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試著做一做這些題吧。“按照下面的規律穿一串珠子,第24個珠子應該是什麼顏色?”

要想解決這道題,我們得先看看這裡有什麼規律,這些珠子也是一組一組不斷重複出現,每一組有5個珠子,分別是兩個藍色的珠子和三個紅色的珠子。想知道第24個珠子是什麼顏色的,用除法24÷5.用除法豎式來求商。

24÷5商4,5×4=20,24-20=4.所以有4組完整的珠子,還剩4個珠子。最後一個珠子的顏色跟商沒有關係,我們要看餘數,餘數是4,根據規律,每組第4個珠子是紅色,因此第24個珠子應該是紅色。

(四)總結---------------------------------------------------------------

8.你學會了嗎?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

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找規律的問題,首先要找規律,確定每組的數量,用除法解決,根據餘數判斷結果。

餘數是幾,答案就是這一組中的第幾個;沒有餘數,說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組的最後一個。

(五)作業佈置--------------------------------------------------------

元旦掛彩燈,用6種顏色的燈泡按紅、黃、藍、綠、紫的次數裝配,一共裝了36個燈泡,藍色的燈泡用幾個?紅色的燈泡呢?

(六)音樂欣賞--------------------------------------------------------

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周而復始、迴圈往復的有規律的現象。

春夏秋冬-----年

月圓、月缺-----月

日出、日落----日

規律現象也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衣服、生活、雨傘、項鍊、紅綠燈

板書設計:

有餘數的除法----找規律

規律:黃紅紅

16÷3=5(組)1(面)

27÷3=9(組)正好分完

二年級數學教案3

課程特點:

1、本節課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闖關遊戲,營造愉快歡樂的課堂氣氛,從趣味的遊戲中理解、掌握數學知識,點燃學習數學的興趣。

2、本節課藉助闖關遊戲串聯知識點,讓學生在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裡充分調動出數學學習的主觀意識,活躍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和意識,激發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促使學生在主動探究和思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9頁例3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第三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乘除混合運算、積商之和(差)的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教材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從而真正理解並學會正確使用小括號。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學習興趣濃厚,尤其對有趣的、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富有興趣,因此本節課,設計了有趣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闖關遊戲激勵學生的學習,並設計了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學習活動。同時,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含有小括號的加減運算,只要做好引導,利用知識遷移,學生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並不難。這一部分內容是進一步學習四則運算的基礎,要培養好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和思路。

教學目標:

1、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會計算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2、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合理地使用括號,加深對括號的作用的理解。

3、對含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脫式計算,通過對比觀察讓學生感受括號的作用。

4、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培養認真仔細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瞭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含有小括號的脫式計算題。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合理地使用括號,加深對括號作用的理解。

突破重難點的策略: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含有小括號的加減運算,但接觸並不多,教學中應儘可能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和操作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操作、探究、體驗、經歷,感悟、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應用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匯入

預設用時:5分鐘

師:(情境)數學森林裡的小動物們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一天,小貓湯姆突然生病了,猴子醫生用超級放大鏡仔細檢查了她的身體,發現這是病毒搞的鬼!猴子醫生說:“這病毒太厲害了,如果我們想要打敗它,得去找衛生超人幫忙!”

衛生超人知道情況後,氣憤地說:“這病毒太可惡了,我一定要消滅它!不過,我需要找一些小助手來幫忙。”

同學們,你們願意跟衛生超人一起出發,消滅病毒嗎?(願意!)只有完成下面的考驗,才能一起去哦!我們一起來看看,衛生超人的考驗是什麼?

我會分類。

①10-(5+3)

②7+15÷5

③3×6÷2

④13-5×2

⑤5×(1+8)

⑥12+5-9

師:這些算式可以分成幾類?你是怎樣分的?

預設:從算式的外形特點來分,②、③、④、⑥沒有括號分為一類,①、⑤有括號分為一類。

師:真聰明!沒有括號的這些算式還可以怎樣分?

預設:把它們再分成從左往右依次計算一類,先乘除後加減一類。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把四道算式再細化分成兩類,從左往右依次計算一類,先乘除後加減一類。

師:你們真會思考!快把掌聲送給自己吧!

師:我們再來看含有小括號的兩道算式,序號①這題是我們一年級學過的,誰還記得它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預設:這道算式要先算小括號裡的“5+3”。

師:(小結)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我們在一年級已經學過了,知道了算式裡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

師:我們再來看5×(1+8),這道算式裡有乘法、加法,還有小括號,它的運算順序又是怎樣的?

預設:也是先算小括號裡面的。

師:這道題到底是不是先算括號裡面的?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板書課題:神奇的小括號——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衛生超人:同學們太棒了,我們一起出發去消滅病毒吧!

師:衛生超人帶著裝有特效藥的藥箱出發了!病毒聽說衛生超人即將過來城堡醫治湯姆,讓夥伴們在城堡中設下重重關卡刁難衛生超人。

【設計意圖:課始把算式進行分類,把學生已經學過的運算順序進行復習,從分類中找算式的特徵,確定算式的運算順序。由此提出疑問,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同時還含有小括號的算式,是不是也先求括號裡面的?從學生已掌握的運算順序引入疑問,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下一環節探究新知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探索運算順序

預設用時:15分鐘

1、創境激疑,引出新知

教學例3第一個算式:把教材中例3的第一道計算題改編成解決問題,體會小括號的作用。

師:(情境)病毒:啊!衛生超人來了!快跑快跑!

衛生超人:病毒哪裡跑!

衛生超人立馬追了上去,發現,狡猾的病毒居然用了兩把鎖把門鎖上了。

同學們,我們怎樣才能把鎖開啟呢?

咦!上面有小紙條。紙條上寫著:(課件出示題目)

一瓶洗手液7元,一個口罩比一瓶洗手液便宜5元,買7個口罩需要多少錢?

師:從題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資訊?

預設:洗手液一瓶7元,口罩比洗手液便宜5元。要求的問題是:買7個口罩需要多少錢?

師: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先求什麼,怎樣列式?

預設:先求一個口罩多少錢。因為一個口罩比一瓶洗手液便宜5元,所以用減法計算,列式為:7-5=2(元)。

師:知道一個口罩2元,再求什麼,怎樣列式?

預設:再求7個口罩多少錢。因為一個口罩2元,買7個口罩要花多少錢,就是求7個2相加,用乘法計算,列式為:7×2=14(元)。

師:剛才我們列的是分步算式,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

同桌討論,嘗試在課堂本寫出綜合算式。教師巡視。

預設1:7×7-5;

預設2:7×(7-5)。

2、互動解疑,學習新知

(1)引導學生討論:7×(7-5)和7×7-5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預設:這兩個算式的數字、運算子號是相同的,但左邊算式有小括號,右邊算式沒有小括號。

(2)加了括號的算式,運算順序上有什麼改變?

預設1:本來是先計算乘法7×7的,加了括號,就變為先算減法7-5。

預設2:小括號改變了運算的順序。

師生共同總結:小括號有神奇的作用,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3)哪一個算式與分步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

同桌間討論,說一說,教師補充。

師:列綜合算式時,要先求一個口罩多少錢,也就是要先計算7減5的差,需要神奇的小括號幫忙。正確的列式為:7×(7-5)。

(4)學生獨立計算,表述運算順序。

師:同學們,前兩個課時我們學習了不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脫式,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脫式大家會嗎?拿出課堂本,試試吧!

含有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表示的意義不相同。

小括號表示要先計算

不含小括號,要先計算乘法,再計算減法

7×(7-5)

7×7-5

7×2

49-5

14

44

師:脫式計算時,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和運算子號,在第二行寫出上一行計算的結果。等號要對齊。

師生共同總結:算式裡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

3、啟思導疑,內化新知

師:(情境)哇!左邊的鎖打開了,趕緊看看右邊小紙條寫什麼。

出示例3第二個算式:

(77-42)÷7

(1)指名說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你會算嗎?請在課堂本獨立計算,同時指名學生板演。

(3)評比交流,教師針對學生反饋的資訊及時分析、糾正。

小結:算式裡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

師:現在請同學們開啟教材第49頁,例3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用你喜歡的符號把結論畫出來,讀一遍。

師:我們回到剛才的5×(1+8),先算1+8的和確實是對的。

【設計意圖:大膽改編教材,設計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情境,使原本生硬的一道算式活了起來,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感受使用小括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設計中,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逐步提高,讓學生感受含有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的不同,主動探索出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同時,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較練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預設用時:15分鐘

師:(情境)看!門打開了!衛生超人火速前進。咦!又有一扇門!

1、基礎練習:任選其中一組進行獨立計算。

(1)畫一畫:上下兩題分別先算什麼?在下面劃線。

(2)算一算:學生獨立計算。

(3)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小括號起到什麼作用?

同桌間討論,說一說,教師補充。

強調:①算式裡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②小括號有神奇的作用,可以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師:(情境)第二扇門打開了,衛生超人繼續前進。啊!這病毒太狡猾了,居然還設定了第三個關卡。同學們,你們有信心通過第三個關卡嗎?

2、拓展練習: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教材49頁做一做第3題)

算式1:

算式2:

教師指名板演。

算式1:65-5×6=35

算式2:21÷(43-36)=3

預設質疑:為什麼算式1不用加小括號,而算式2卻要加上小括號呢?

全班交流:什麼時候需要加小括號?

通過追問,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算理,弄清楚為什麼算式2要加小括號,如果不加小括號結果會怎麼樣?讓學生從列式的意義和計算的結果的不同去分析,從而得出加小括號的必要性。

師:(情境)恭喜同學們!成功通過第三個關卡。我們繼續往前追!

啊!狡猾的病毒在這段時間居然召集了許許多多的同伴。

衛生超人:“同學們,我們需要一些洗手液來消滅病毒。你們趕緊去森林裡的衛生超市買5瓶洗手液回來吧!”

3、應用練習:解決問題。

(1)

找出題目中有用的數學資訊。

(2)題目中隱含了什麼資訊?(中間問題是什麼?)

(3)列綜合算式解決這道題。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教師指名板演。最後集體彙報。

師:同學們真是優秀的小助手!在大家的幫助下,衛生超人終於來到湯姆面前,讓湯姆把特效藥吃下。湯姆漸漸好了起來!掌聲送給你們自己!

衛生超人進行衛生教育:想要病毒遠離你,一定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不去外面到處跑!

【設計意圖:①在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練習中不僅凸顯小括號的神奇作用,而且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這樣既鞏固了新知,也為後面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②通過小助手幫助衛生超人買洗手液,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③課堂學習也滲透德育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分享收穫,總結昇華

預設用時:5分鐘

師:今天在幫助衛生超人消滅病毒的同時,你收穫了哪些知識?

學生舉手發言。

預設1:我知道了小括號的作用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預設2:我學會了含有小括號的混合算式的脫式。

預設3:我知道了含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裡面的。

師:我們回想一下學過的混合運算,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課件出示樹形圖總結所學過的運算順序。

師:這節課我們收穫滿滿!收穫了知識,就增長了見識,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這節課就上到這裡,再見!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把新知識納入已經整理過的知識系統中,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從整體上系統地幫助學生理解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以“樹形圖”為結尾,前後呼應,融為一體,注意知識結構的系統性。】

板書設計:

神奇的小括號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小括號的作用: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算式裡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

7×(7-5)

(77-42)÷7

=7×2

35

÷7

=14(元)

5

答:買7個口罩需要14元。

【設計意圖:板書簡單清晰,一目瞭然所學知識。】

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據具體情境,會正確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教法:

學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學本課時,我採用“鞏固舊知、匯入新課——情境創設、激發興趣——自主發現、方法探究——趣味遊戲、強化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談話匯入

我看下哈,咱們同學今天的精神氣十足啊,怎麼丁老師給你們上課很高興啊?生興奮答道:是!聽你們這麼說,我的心裡比吃了蜂蜜還要甜!我聽說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是最好的,我們要不要借這個高興勁發揮下我們的聰明呢?

2.背誦九九乘法口訣

集體背誦乘法口訣,看誰背的好!完後我會說:我發現同學們背誦的都非常棒,只有個別同學還不是很熟練,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為什麼一定要背熟呢?因為它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匯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今天我們就繼續接著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複習計算並說一說,你是怎樣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導發現,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頁主題圖。

談話:快要過六一兒童節了,我們大家預想一下怎麼裝扮教室,在裝扮的過程當中也會有許多的數學問題。現在仔細觀察“快樂的節日”這幅圖,看看你能發現了什麼?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麼?(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數學資訊。)

交流反饋

第一組做了一些紅旗,要掛在教室裡。

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

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

談話: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做適當提示或引導。)

(1)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平均每組有幾顆?

(2)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2.出示例1。

課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讓學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個7,接著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個7,問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個 7是多少?這個可以用乘法解決7×8=56(面)。然後同桌討論:看圖編應用題,引導學生說出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1)談話:求“平均每行掛幾面?”用什麼方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展示課件例1圖。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並列出算式。

師: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像這種求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是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麼計算的?並板書(想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並把求商的過程根大家說一說,師板書。

56÷7=8 口訣:七八五十六。

(5)剛才我們計算56÷7和56÷8時都是用的哪句口訣?(七八五十六)

發現:除數是幾,就想關於幾的乘法口訣。

3.小結:算除法想乘法,除數是幾就想關於幾的乘法口訣,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裝扮教室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那麼下面這些練習題對我們來說就應該不是問題了。這部分設計了4個練習題

1.小小接力賽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1題。

2.填方框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填空並說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均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3.吹泡泡遊戲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4.分一分

課件出示課本第40頁練習八第2題。

(三道題都是幫助學生鞏固用口訣求商的方法,同時第一個練習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最後一題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進一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本節課大家的表現很不錯,在解決裝扮教室的時候學會了知識,走出教室又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了。希望大家在以後多觀察,多思考,其實許多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訣:七八五十六 口訣: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掛7面。 答:平均每行掛8面。

二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於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並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後、左、右各是什麼隊?

3、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麼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嶽”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鉛筆有多長》(分米、毫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釐米和米的基礎上,認識分米和毫米。教科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藉助長度單位之間的關係,引入對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並關注了對長度單位之間關係的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關係,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驗,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具體情境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展估測意識,並激發學生對測量學習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活動的主動性。

3、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並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際測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長,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難點:通過實際測量體會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同時,通過“估一估”、

“量一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

學具:米尺,卡片,吸管,鉛筆,剪刀,測量單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溫故引新。

1、觀看數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

師:請看數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看看在這個數學故事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數學思考?你有什麼好辦法?

2、回憶在測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師:你覺得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麼呢?周老師帶來了現場留下的腳印,誰來測量?

生:測量並彙報,這個腳印的長度是10釐米。

3、揭示“分米”。

師:10釐米還可以用另一個長度來表示,它就是——1分米,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米的認識。

師: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麼表示嗎?

二、認識分米。(11:00之前必須結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釐米的關係。

師:現在請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並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PPT 活動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並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生彙報

師小結:藉助直尺,同學們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長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釐米用一個符號來連線,你會選擇哪個符號呢?

師:很好!1分米=10釐米。

2、自主學習,進一步認識分米。

師:現在,我們對1分米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請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這根吸管的長度比1分米長,還是短?

師:現在我們就利用這根吸管來繼續研究1分米。請看活動要求!

PPT 活動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長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進行調整後剪下1分米長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長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長約1分米或幾分米的物品。

生彙報

師小結:在今後的估計中,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別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課桌的高)的長度都可以作為我們估計的標準和依據。

3、發現米和分米之間的關係。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分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上學期我們還認識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請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試著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藉助吸管來研究。

PPT 活動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彙報

師小結:真棒!我們通過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來比劃1分米,還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學們對分米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感受!

三、認識毫米。

1、通過“量一量”,揭示毫米。

師:請用直尺在測量單上“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生彙報

師:不是6釐米嗎?鉛筆的長度比6釐米長,但是又不到7釐米,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它就是剛剛——毫米,用字母來表示。

2、通過自學,發現毫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

師:剛才我們一起對分米進行了研究,接下來請同桌之間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開對毫米的獨立學習吧!

PPT 活動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或幾毫米。

想一想 1釐米=?毫米。

生彙報。

師小結:看來同學的收穫可真多,通過自學,我們知道了1釐米=10毫米。

3、通過摞卡片,感受毫米、釐米和分米之間的關係。

師:剛剛我們說一張卡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現在請你將3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現在把5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兩個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這時候大約是——10毫米,也就是1釐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長度吧。

師:現在請看,周老師吧20張卡片摞在一起,這就是?30張卡片呢?90張卡片呢?再添10張卡片就是?

師:10釐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來1分米就是10釐米,也是100毫米!看來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不細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測量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並且在老朋友米和釐米的幫助下,發現了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接下來就請你帶著這些滿滿的收穫,趕快幫黑貓警長找到偷吃紅土的小象吧!

四、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測量腳印

師:你覺得案發現場的這個腳印是哪隻小象留下的?

生獨自測量

師:看來確實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紅土,可是,你知道小象為什麼要偷吃紅土嗎?

師:紅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補充的礦物質銅和鹽,但是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不勞而獲是不對的。

2、修改日記。

師:小馬虎最近也學習了長度單位,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寫了一篇數學日記,一起讀一讀吧!

今天早晨,我從2米長的床上爬起來,拿起1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後,洗了洗臉,

用70米長的毛巾把臉擦乾,吃過早飯去上學。來到學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

拿出7釐米厚的語文書準備開始語文課。

3、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師:這兩個算式請同學們今天回家後想一想,並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1( )-9( )=1( ) 1( )-99( )=1( )

4、全課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收穫了很多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其實長度單位不只是我們現在認識的這四個,還有比米更長的單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單位,這些長度單位都等著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去探索、去發現!

五、板書。

分米、毫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釐米 釐米 cm

1釐米=10毫米 毫米 mm

二年級數學教案7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百以內加減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減法口算、筆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萬以內加法的計算應該比較容易掌握,稍有困難的是萬以內數的進位加法中連續進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筆算。為此,本課教學中,在注重學生已有的計算基礎上,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為輔的策略,讓學生在生活例項中感知,在積極思辨中發現,在具體運用中理解的方法進行連續進位加法的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並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自己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聯絡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推理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養成認真、有條理的計算習慣 。通過情景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是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難點:

三位數加法中的連續進位方法。

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創設了十年前我去動物園參觀的情境激趣引出課題,與今天再去逛時情境的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出知識點,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這一環節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的.良好數學品質。整個課堂我創設小動物參與的環節,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開課伊始,我通過情景創設十年前逛動物園的情境,與今天學生再逛動物園的情境作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從而引入今天的知識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既現實、又有趣,同時還受到了環保教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中改變學生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注意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並且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彙報自己或小組的成果,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1.課件出示青山縣野生動物園相關數學資訊。

(1)思考並回答:對比同一個動物園兩張照片,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2)提出數學問題。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學生獨立計算。

(2)四人小組內交流演算法。

(3)全班彙報。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口算 數線

在計數器上撥珠計算。

嘗試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小老師板書,講解)

3.小獅子先知道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法時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你願意告訴它嗎?

4.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補充課題) 6.. 趣味練習,評選動物園環保之家(板演)

三、聯絡實際,鞏固應用

這一環節設計了幫森林醫生啄木鳥找對錯,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兩個環節,目的是為了對今天學習的連續進位的加法進行鞏固練習。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穫

二年級數學教案8

一、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現代資訊科技對於“提供學生學習背景,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起著重要的作用。本課藉助於多媒體和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其經歷體驗的過程,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經歷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並能理解每句口訣的含義;

(2)熟記5的乘法口訣,並能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

(3)認識“5的乘法口訣”在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方面:

經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學會用類推學習新知識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合作參與的意識,感受探索的樂趣。

三、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51頁及相應的練習題。

重點:經歷編口訣的過程,理解每句口訣的含義。

難點:學生自己嘗試探究並得出5的乘法口訣。

四、教材簡析:

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基礎上學習乘法口訣,把乘法口訣和乘法的意義結合起來,利於學生理解口訣的結構。教材讓學生參加編口訣的活動,體會編口訣的方法,逐步學會變成法口訣,在編口訣的過程中學到一些探索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和積極性。

五、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國小生年齡小,求知慾強,形象思維活躍,但邏輯思維能力差。由於年齡和自身認知的`特點,喜歡在活動中學、在遊戲中學、在生活中學。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些特點,設計教學:一是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做遊戲,編口訣,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二國小生對於生動、直觀的言語和形象較容易接受,喜歡色彩豔麗、活潑有趣的視覺畫面。我在教學中重視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形象感知。

六、教學策略:

5的乘法口訣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乘法含義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乘法的意義,並形成乘法基本計算能力的第一個知識版塊。乘法口訣這一教學內容學生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在設計時大體分了三個環節:第一,激趣匯入,孕育口訣。從學生喜歡的故事入手,調動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氣氛。第二,自主探索,創編口訣。從學生熟悉的手出發,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揮,從

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做到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使口訣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習的認知規律。第三,快樂練習,深化鞏固。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在自編口訣的基礎上彙報口訣,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又通過分析口訣來記憶口訣。在鞏固練習中,習題的設計有層次、有坡度,使5的乘法口訣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從學有價值的數學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可體現出學習數學的價值。所以我最後又設計了一個發展應用的環節,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七、教學用具:

卡片、課件

八、教法設計:

(一)激趣匯入,孕育口訣

由學生喜歡的故事《西遊記》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二)自主探索,創編口訣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我們提出的問題吧!

小組合作:報數遊戲。使學生明確5個5個地數數。

說一說:看圖說出有幾隻手,有幾個5。

做一做:列出乘法算式。

編口訣:同桌合作,編出5的乘法口訣。

(三)快樂練習,深化鞏固

這環節主要通過“闖關活動”“快樂大轉盤”兩個練習讓學生能熟練利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鞏固對乘法口訣的記憶。最後通過幫“小白兔拔蘿蔔”,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九、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孕育口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西遊記》嗎?上課之前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好嗎?我們都知道孫悟空很了不起,本領可大了,會七十二變。有一天,孫悟空又遇到很多妖怪了,一個人對付不過來,怎麼辦嗎?你能幫他想個辦法嗎?孫悟空多聰明,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輕輕一吹變了五個猴子,又拔了一根,又變出五個。他連續拔了四根,每根都變出五個猴子,結果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慢)

提問:我的故事講完了,你聽明白了嗎?你能根據上面的故事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怎麼解決呢?只要你掌握了今天的本領,相信你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加油!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學習5的乘法口訣。

揭示課題:5的乘法口訣。

二、自主探索,創編口訣

1、數一數: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勤勞的小手,這雙小手可能幹了,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呢。現在伸出你的小手,讓我們一起合作。

用你的小手錶示:5、10。15用兩隻手表示夠嗎?不夠,怎麼辦?小組合作呀。

下面就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合作用手指表示:5、10、15、20、25。

提問:你們是怎麼表示這些數字的?誰願意給我們大家彙報一下。

(這位同學聽得最認真,第一個舉起了小手,是最勇敢的,請你回答!他的回答乾脆利落,掌聲鼓勵。)

2、出示圖片:小朋友的手很可愛,老師特別喜歡。瞧,老師畫出來了。請小朋友一起來數一數。

4、說一說:

①1只小手幾個手指?5個手指,就是1個5,1個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寫作1×55×1(分左右兩邊板書)。因為1個5還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書:1×5=55×1=5)為了今後計算方便,我們把這兩個算式編成一句口訣:一五得五,一五得五就表示1乘5或5乘1等於5,我們習慣把較小的數放在前面。板書:“一五得五”(板書在兩個乘法算式之間)。

②兩隻小手有幾個手指?誰能寫出乘法算式?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5=105×2=10

2×5=105×2=10表示什麼意思?(2個5相加是10)

講解:2×5=10或5×2=10表示2個5相加是10,2個5相加可以簡單地說成:“二五”,得數是10,直接說成“一十”,編成口訣就是“二五一十”(板書口訣)。

③3只小手幾個手指?(15根)用乘法算式怎樣寫?(3×5=15

5×3=15)3×5=155×3=15表示什麼意思?(3個5連加是15)。引導:這兩個乘法算式表示3個5連加是15,仿照“二五”的口訣想想,這一句口訣該怎樣說?同桌合作(三五十五)

④請同學們看圖寫出4個5連加和5個5連加的乘法算式,並編出這兩句口訣。

成功編出口訣的請舉手,第三句口訣是什麼?表示什麼?誰能說出乘法算式?第四句呢?第五句呢?5的乘法口訣有幾句,一起讀一讀。

三、解讀品味,感悟口訣

1、找規律

請你認真地觀察一下,5的乘法口訣有什麼規律和特點?

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誰跟孫悟空一樣,是火眼金睛,發現得最多、最快

第一個因數都是5,第二個因數一個比一個多1,積也一個比一個多5。

2、記口訣

請你們根據這些規律和特點,用你喜歡的方法記住這5句口訣,然後小組內背一背。

齊背;(閉上眼睛背。)

對口令;(跟老師對口令。)

遊戲:拍手說兩個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訣遊戲。

拍手遊戲:聽老師一次拍了幾下?拍了幾次?

老師每次拍5下,拍3次。(由學生說出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訣)

四、多維應用,深化口訣

1、出示課件:開火車。

(按順序閃爍圓圈內數)學生“開火車”,報得數,報口訣。

2、用數學解決問題:今天你們的表現真不錯!老師要獎勵你們一首歌,《白龍馬》。跟老師一起唱。聽完歌曲,在想想我們的故事,講了什麼?誰來回答我們故事中的問題?

3、活學活用:老師為你們今天的表現感到驕傲,為了測驗你們的學習效果,下面我們將進入闖關活動。

出示課件:闖關活動快樂大轉盤。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麼?你學的開心嗎?你有什麼收穫?

五、拓展練習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5的乘法口訣?下課以後,你可以去找一找。和你的小夥伴一起交流交流。如一週上幾天課,那三週上幾天課?一面國旗上有5顆星星,兩面國旗就有10顆星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句有5個字,二句就有10個字,“二五一十”;三句就有15個字,“三五十五”;四句就有20個字,“四五二十”。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穫,並給予肯定。)

板書:

5的乘法口訣

實物51×5=5一五得五5×1=5

2×5=10二五一十5×2=10

3×5=15三五十五5×3=15

4×5=20四五二十5×4=20

5×5=25五五二十五

教學反思

學生對學習5的乘法口訣困難不大,一方面是5的乘法容易記,另一方面是他們之前已經積累了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編口訣也就不難了。本節課我將多媒體引進課堂,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我通過讓學生課前收集生活當中哪些事物和5有關,讓學生在生活中去找,體會數學就在身邊。當學生的視野開闊之後,會從生活中挖掘無盡的寶藏,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只有再現數學知識與自然科學、人類生活的緊密聯絡,才能擴大數學教學的資訊量,才能使課堂充滿個性和靈氣。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時凡學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我沒有替代他們,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也沒有暗示,儘量多給學生探究的時間、活動的空間,引導學生編出5的乘法口訣。通過小組討論,學生投身於集體合作學習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傾聽小組成員的意見,並向全班闡述自己的意見,嘗試了多種角色的扮演,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和精神。

二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能讀懂統計圖表,並能根據圖表中的資料自主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並讓學生不斷地收穫成功的喜悅。

2、讓學生體會統計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同時滲透健康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合理睡眠的好習慣。

3、通過小調查活動讓學生經歷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統計圖

教學難點:

在統計圖表中獲取資訊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1)奧運會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少兒頻道要舉行一次兒童體育比賽,可是應該賽什麼呢?這可把董浩叔叔難住了!我們一起幫幫他好嗎?

(2)出示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專案統計圖、學生觀察。

 二、探索新知

1、匯入:出示統計圖,你們認識它嗎?

這個統計圖會說話,它能告訴我們許多數學資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統計圖表。(板書課題)

2、讀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專案統計圖。

①請看大螢幕,從圖上你能知道或調查的是什麼內容嗎?你從哪知道的?

②最喜歡是什麼意思?

調查專案每人只能選一個最喜歡的

③仔細觀察,這幅統計圖還告訴了我們什麼資訊?(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同桌說一說。

④學生彙報。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繩,這些詞表示體育專案的名稱。

⑵ 0、1、216,這些數表示具體“人數”,人是單位名稱。

⑶ 每行都有16個格子,1格代表1個人,1格代表一個單位。

⑷ 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最喜歡某種體育專案的'人數是多少?(彙報)

⑤教師小結。

3、預測

董浩叔叔看到這個統計圖,你猜他會決定舉行什麼比賽?為什麼?

4、體會統計圖的優點。

5、讀二(1)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 ①比較兩幅統計圖有什麼區別並小結。 ②讀統計圖並體會統計圖的好處。 ③小結 ④預測。

到了2008年8月份時,猜一猜喜歡哪一項電視節目的人會更多? 教師提問:到時候我們再統計同學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會發生什麼變化?

 三、讀奧運獲金牌情況統計表 (1)匯入

(2)出示統計表,說說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麼?你又想到了什麼?(小組交流)

(3)彙報 a、你知道了什麼?

b、你覺得中國的運動健兒怎麼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四、小調查

1、師:同學們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還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們班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有多長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誰來說說看,你每天大約睡幾個小時呢?(指名彙報)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學的睡眠情況,並親手製作統計圖呢? 請看書本第88頁的“小調查”:課前,我們已經調查、統計了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情況,並完成了統計表。

3、現在請每個同學拿出水彩筆,獨立完成書本上的統計圖。比一比,哪些同學完成得最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並進行彙報、交流。

5、你們知道嗎?一般10歲左右的兒童,每天應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你覺得咱們班的同學是不是都有著充足的睡眠,如果沒有,你想說些什麼?(合理化建議)

五、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統計圖表,你們見到過哪些統計圖表呢?

師:同學們見識可真廣,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統計圖表。來看看,看我們還能讀到些什麼?

課件展示各種統計圖表:有折線形的、條形的、圓形的、地圖形的。

統計圖的花樣可多了,今後我們會繼續學習統計知識,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後可以收集一些統計圖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發現些什麼?

二年級數學教案10

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

課本P8---P10例1、例2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筆算的計演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景匯入,激發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字資訊?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彙報發現。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彙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演算法

1、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嚐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後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演算法。嘗試用多種演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

三、練習,實踐應用

1、 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演算法並彙報。

2、 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並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計算,熟練掌握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麼?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2. 在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情境激趣

師:在數學王國裡住著許多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開心啦!(課件播放許多圖形在一起跳舞的場景)在這些圖形中,數角最可愛了,小朋友想認識它嗎?

生:想!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認識圖形王國裡的新朋友角,好嗎?

揭示課題:認識角。

[評析:新課伊始,通過學生喜愛的童話情境,開門見山地引入新課,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 自主建構

1. 聯絡生活例項感知角。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8頁的情境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圖中哪些地方有角?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師: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嗎?

學生指角時,教給學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兩邊,再在角的兩邊之間畫弧線)。

師:還有什麼地方有角?你能上來指一指嗎?

生2:正方形上有角。(邊說邊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張開的地方有角。(邊說邊指)

生4:鐘面上有角。(邊說邊指)

2. 抽象出角的圖形。

師:如果把這些角畫出來,是什麼樣的圖形呢?請小朋友看螢幕。

動畫演示,分別畫出剪刀、長方形紙片、鐘面上的角。

師:(指畫出的角)像這樣的圖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們的身邊,請小朋友試著找一找在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

組織交流,並讓學生指出課桌、數學書等物體面的角。

[評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動中感知角的特徵。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圖形,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的表象。]

3.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小朋友看老師畫一個角。(畫角,指角的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一條邊,(指角的另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另一條邊,(指角的頂點)這裡的一個點是角的頂點。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師:(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個角)這是三角尺上的一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兩個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

學生操作。

師:(指投影上的三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裡三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評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結論,教師沒有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而是以講解的方式告訴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有利於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隨後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動,既鞏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又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加深了對角的認識。]

4. 練一練。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個圖形是角。

師: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

學生到螢幕前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繼續完成後面三個圖形的判斷,並說明理由。

5. 感知角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個角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大家根據需要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角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角的方法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師:請把你們做好的角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有用小棒擺的,有用直尺畫的,有用紙折的,有用硬紙條釘的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這麼多的角。我們來看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兩根硬紙條做成的角,使角的兩條邊重合),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大)

生1:角的一條邊在動。

生2:角在變大。

師:再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小)

生:角在變小。

師:你能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角,並像老師那樣,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並作適當指導。

師:(出示一個角)老師這裡有一個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嗎?(學生操作,教師注意指導)

師:能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嗎?(學生操作)

[評析:學生用兩根紙條做出了一個角,是教學過程中自動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敏銳地捕捉了這一資源,通過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 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9頁第二個例題。

師:這裡的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生1:第一個鐘面上的角最大。

生2:第三個鐘面上的角最小。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來了,剩下的兩個鐘面上的角哪一個角大呢?

生1:第二個鐘面上的角大。

生2:第四個鐘面上的角大。

師:到底哪個角大呢?請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樣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並參與小組的討論。

師:你有辦法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

生2:可以數鐘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兩個角重疊起來,看哪個角大。

師: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臺演示,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分別重疊起來,另一條邊分別在重疊的這條邊的同一方向。

師:現在你知道哪個角大了嗎?

生:第四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評析:從通過觀察可以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到通過觀察不能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引起了學生認知結構的不平衡,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反覆實踐,找到比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發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了數學思考能力。]

三、 鞏固延伸

1. 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說一說每個圖形中各有幾個角,為什麼第一個圖形中只有1個角。

2. 想想做做第3題。

師:下面的圖形各是幾邊形?各有幾個角?請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在書上填空。

師:比較填出的數,你發現了什麼?

生1:四邊形有4個角,五邊形有5個角,六邊形有6個角。

生2: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

師:是的,一個多邊形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生: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師:八邊形呢?

生:八邊形有8條邊、8個角。

3. 想想做做第5題。

師:下面的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

生:第一個角最大,第二個角最小。

師:你會比較第三個角和第四個角的大小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評析:練習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突出重點,既鞏固了對角的認識,又增強了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四、 課堂總結(略)

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材111-112例題,112-113課堂活動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資料的分類彙總,噶沒收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

2、在實踐活動中經歷資料的整理,初步認識分類彙總統計表

3、學會有序的觀察和有條理的思考

4、培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資料分類彙總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質疑

1、小朋友,你最喜歡什麼活動專案

學生彙報

2、出示各種活動

3、出待統計的原始資料

小組統計並彙報

4、我們瞭解了我們小組最喜歡活動 的'專案,你還想知道什麼?

學生說

二、嘗試研究

1、引導研究:你能想出什麼好辦法讓大家都知道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專案嗎?

小組討論彙報

完成 書 上統計表

2、從表中你可以知道什麼?

3、學生思考後交流

三、自主活動

1、跑步前後,我們的脈搏會變嗎?

學生數脈搏

2、以小組為單位天統計表

3、組織學生跑步後數脈搏

4、觀察兩張統計表,你發現了什麼?

5、學生觀察交流彙報

6、將脈搏變化數天在統計表3

7、在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8、交流

四、應用交流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生活中還有值得統計的事情嗎?

3、學生分組統計

課後記:

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瞭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匯入。

老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裡,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老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麼?(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老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麼?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老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彙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剪一剪 ,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範,先將一張紙對摺,再畫一畫,最後沿畫的線剪。開啟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老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後觀察這件上衣有什麼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老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摺痕。

老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摺痕,這條摺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摺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摺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後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現圖片裡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摺,開啟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摺,又發現了什麼?(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麼?(同桌互相說一說)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麼發現?(不管怎樣對摺,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摺,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老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二年級數學教案14

二、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1、引出乘法,介紹讀法和寫法。

師:4個2相加可以寫成乘法算式:42=8或24=8

師:比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麼不同?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髮現:用乘法算比較簡便。

教師:4×2讀作“4乘2”。2×4讀作“2乘4”。

讓學生齊讀2遍。

2、認識乘法各部分名稱。

師:在一年級學習加、減法時,同學們都知道了它們各部分的名稱,你們想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

師:“×”叫乘號,乘號兩邊的數都叫乘數,乘得結果叫積。請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2×4=8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說完後,師板書。

再讓學生互相說一說,4×2=8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三、鞏固應用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2頁“試一試”中的`練習題。

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讓學生認識小雞被分成5組,每組4只,要求一共有多少隻,既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

接著,讓學生在書中填寫。

最後,讓學生討論:求5個4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通過全班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用乘法算比較簡便。

四、全課小結

師:今天大家學到了什麼知識,是怎樣學習這些知識的?

引導學生說出:知道了相同加數相加,用乘法算比較簡便,知道了怎樣讀寫乘法算式,知道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等。

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書寫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絡。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進行乘加、乘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書寫規範,計算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法:

交流研討、師生探究。

學法:

小組合作、交流研討、師生探究。

教學重點:

掌握先乘法,後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方法。

教具準備:

主題圖

教學過程:

(事先出示課題和主題圖)

一、創設情境獲取資訊

師:“春天來了,小朋友們喜歡去郊遊嗎?小動物們呀和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歡去郊遊!今天,小熊哥倆商量好了要去大龍潭。你們瞧!它們正在超市的食品專櫃前,準備購買香甜可口的食品呢。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說說圖上有哪些數學資訊呢?”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乘加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學習脫式的書寫方法。

1、猜想小熊胖胖的購買方案。

師:“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從圖上發現了這麼多的資訊,那麼你們能不能猜一猜小熊胖胖想買些什麼東西呀?誰來猜?誰再來猜猜?恩,這些購物方案都很不錯!但只有__猜中了小熊的心思,小熊胖胖呀,就是想買4個麵包和1瓶飲料。”(貼示:我要買4個麵包和1瓶飲料。)

2、解決問題,交流演算法。

師:“那麼,你們能不能根據有關的資訊,幫小熊胖胖算出買4個麵包和1瓶飲料,一共該付多少錢呢?(板書:該付多少錢?)請小朋友們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找到需要的演算法,請學生板演。)算完的同學可以在小組裡交流各自的演算法。”

3、聯絡主題圖理解算式的含義及運算順序。

師:“咱們來看黑板上的同學列的算式,先看這一種分步的列式方法,誰能看出,他是怎麼想的?先算出什麼?再算什麼?這種列式方法(口算綜合)是__做的,請你告訴老師,你是怎麼想的?先算出什麼?(a.若學生先畫橫線則問:你畫的這一橫線表示什麼?b.若學生沒有畫橫線則說:老師給你畫上橫線表示你是先算這一步的。)(師畫橫線)再算什麼?”

4、探究分步式與綜合式的關係,介紹脫式的書寫方法。

師:“咱們再看看,這種算式實際上是把這兩個分步式怎麼樣了?哎!是把這兩個分步的算式合併成一個綜合算式了。可是老師發現一個問題:在分步式當中有一個得數12,而這個綜合式當中有沒有12?咦!12哪去了?哦!被3x4代替了。在口算3x4+6時,得在腦子裡記住3x4的積是12,才能算出得數是18,容易出錯還不方便檢查。所以,為了讓大家清楚地看到運算順序和計算過程,便於檢查,聰明的數學家發明了脫式。在我們數學書12頁上就有3x4+6的脫式寫法,請大家先找到小淘氣的這種演算法,然後動筆幫小淘氣填寫空格,填完後仔細觀察,書上脫式的書寫與我們以前學的有什麼不同?對!計算的時候不是把等號寫在算式的右邊,(擦掉板書:=18(元))而是另起一行,在比第一個數字3出一格的位置上寫等號,(板書)先算哪一步,就要把得數寫到這一步的下面。沒有參加運算的數字和運算子號要位置不變地照抄下來,然後再另起一行算第二步12+6=18。計算結果有單位的別忘了寫單位,該答的時候要答。”(全班齊答。)

5、分析“乘在前,加在後”的算式與“加在前,乘在後”的算式的異同,體會運算順序的重要性。

①若學生板書出6+3x4=18(元)則直接問。②若學生沒有這種板書,則讓學生通過看書學到這種演算法。

師:“6+3x4與3x4+6一樣嗎?觀察看看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呢?”

師:“你們想想6+3x4,能不能先算6+3的和再去x4?為什麼呢?所以說,計算時,先確定運算順序很重要,運算順序錯了就會造成嚴重錯誤。

6、學生試用脫式計算6+3x4。

a.指名板演,其餘學生觀察。

b.引導學生評價:提建議或談談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在用脫式計算時注意了什麼問題?

7、總結算式名稱和運算順序。

師:“同學們再次觀察6+3x4與3x4+6這兩個綜合算式,a.先觀察它們的運算子號,你發現了什麼?像這樣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們就把它叫做乘加混合算式。b.再觀察他們的運算順序,你又發現了什麼?正像同學們所說的那樣,在計算乘加混合算式時,我們就是按照先算乘法,後算加法(板書:先乘後加)的順序進行計算的。”

8、學生舉例乘加混合算式,說出運算順序。

(二)探索乘減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熟悉脫式的書寫方法。

1.引出問題。

師:“剛才我們發現小熊胖胖最喜歡吃麵包和飲料,而小熊樂樂呢?它呀!想了老半天,最後還是決定拿20元去買3包餅乾,(板書:買3包餅乾,)請你們幫它估計一下20元錢買3包餅乾夠嗎?還會剩錢嗎?你能不能算出售貨員應找回多少錢呢?(板書:應找回多少元?)”

2.解決問題,交流彙報。

師:“請小朋友們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算式以及發現。”(教師巡視,請學生板演。)

師:“20-4x3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計算時應該先算什麼,(師畫橫線)再算什麼?能不能先算20-4?為什麼?”

師:“20-3x4與6+3x4在運算子號上有什麼不同?那麼同學們能不能猜一猜,像20-3x4這樣的算式叫做什麼算式啊?像這樣有乘法,又有減法的混合算式,就叫做乘減混合運算。在計算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先算什麼法?後算什麼法?(板書:先乘後減)”

3、學生舉例乘加混合算式,說出運算順序。

三、拓展練習

1.第13頁‘試一試’第2題

師:“其實啊,小熊是一個讒嘴的'傢伙,它想買的東西呀,可遠遠不止3包餅乾,下面,大家看這些算式(板書第13頁‘試一試’第2題的3個算式,學生逐一回答。),結合小熊購物圖想一想,小熊還要買的東西是什麼?”

2.“猜心思”遊戲。

師:“看來同學們都挺了解小熊的,都猜出了小熊的想法。下面呀,我們要做一個遊戲。遊戲是這樣的,請每個同學根據小熊購物圖,寫一個綜合算式,然後請你的同桌根據你寫的算式,結合小熊購物圖,猜一猜你想買什麼?”

師:“告訴老師,同桌猜出你的心思了嗎?有的同學猜出來了,有的同學沒猜出來的,那麼沒猜出來的請把你的算式說出來,讓我們一起來幫你猜猜吧!(教師把算式板書出來),請注意觀察。誰能猜出__想買什麼?__你說她猜得對不對?把你的心思再告訴大家一次吧。還有的同學,同桌沒有猜出你的想法,課後咱們繼續練習,好嗎?”

四、回顧反思,梳理總結。

1、師:“這節課啊,咱們幫助小熊解決了那麼多的問題,看!小熊正在高興地向你致謝呢!”

2、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你一定有很多收穫吧?誰願意把你的收穫跟大家說一說?你能不能告訴大家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先乘後加?什麼樣的情況下要先乘後減呢?”

3、師:“看來呀,咱們今天的收穫還真不少!小熊出來了那麼久,它也該回家了,在臨走之前,它還有一句話要提醒大家。請注意聽喲!‘小朋友,今後在計算乘加混合運算的時候,要先乘後加,在進行乘減混合運算的時候,要先乘後減。’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