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校本課程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校園 閱讀(2.88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本課程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本課程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校本課程優秀的教學設計1

設計背景:

讓學生把愉悅的心情帶人科技製作課堂,必須解放學生的眼、口、手等感官。

《小風車》首先給出一個背景,是讓學生由此產生對風車的興趣,接著讓學生觀察風車的各部件讓他們想想、看看,悟出怎樣製作的技法,再寫出自己的設計思路。這是培養學生做任何事都必須先想好了再做的習慣,改變那種做到哪裡是哪裡做不好就拆掉的壞習慣。其次,明確我們今天要製作一件風車的活動目標。再讓學生看看手邊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向你介紹的一種製作方法,想想說說自己的製作方法,然後把自己的設計思路寫出來。完成後,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比,評比可以根據準確、速度、美觀、牢固、靈活等條件進行。把風車真正玩起來,使課堂教學由課內向課外拓展,給學生進一步自由。

最後,進一步向課外拓展。讓學生觀看更多的風車讓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進行創作,並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美觀、更靈活。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學會小風車的製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力;

2、通過小風車的製作,培養學生對現代科技的興趣和愛好,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習慣;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和積極進取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課件一個。作品若干。

2、學生:卡紙、一次性紙杯4個,工具:小剪刀1把,膠水、木筷、牙籤。

活動過程

分5個小活動進行

活動一:

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1、觀看一段錄象,看看錄象中哪些作品你最喜歡,它們各叫什麼名字?(各種風車、電扇)

2、欣賞其他班同學的一些風車模型。

3、仔細觀察,先看看這些風車是怎樣裝配起來的?它們是由什麼材料製作的?

4、對同學的製作提出問題。

5、思考:想擁有一架小風車嗎,用什麼辦法?

活動二:

仔細觀察、設計方案

1、在觀察中發現什麼問題嗎?同桌說說,小組說。臺前展示在觀察中發現的問題,或者給這些作品作作評價?

2、教師介紹一種製作方法(教師製作)

“方方正正紙一張”請同學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稍厚的白紙(彩紙也可)。

“對角剪開四片連”先將紙對角摺好,再用剪刀剪開對角線,不要完全剪斷,四片要有連線的地方。在風車的正面和反面都塗上喜歡的顏色。(如果用的是彩色紙就不必塗色了)

“每隔一角中心卷”剪開對角線後一共有八個角,按照順序間隔著卷四個角到中心。

“圖釘釘住吹就轉”用圖釘釘住捲起的四個角和紙的中心,釘在鉛筆桿上,風車就做好了。用嘴吹風車的葉片或跑動就會轉動。(卷好的四個角也可用漿糊粘牢)

3、將觀察到的和想到的東西寫在自己的“點子站”裡。

4、學生設計製作(初次寫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多加指導)

活動三:

巧手製作、拓展思維

1、展示已經寫好的作品設計思想。

2、如果把想法變成現實,在製作時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

3、師、生合作做一種小風車。

4、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開始製作。

活動四:

評價激勵、保持創作熱情

1、請各小組長推薦出自己小組最好的作品,上臺展示,並做簡單介紹。

2、學生進行作品介紹

3、玩小風車

活動五:

活動延伸、繼續創新

大家做的作品老師都很滿意,可我相信同學肯定還想把自己的作品做的更加漂亮、結實,剛才有的同學在議論想改進自己的作品,還有的同學想另做一個更難、更漂亮的呢。這很好!那麼就請你在家裡或課外把它完成,我們在下次科技製作課繼續比賽,祝大家成功!

  校本課程優秀的教學設計2

一、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

作為數學老師,我一直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校領導把民族課程作為校本課程,我希望學生也能在數學課堂上通過感受、體驗、探究等方式,讓土家族課程迴歸生活,提高人文素養。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欣賞,動手實踐培養土家族審美能力,拓寬土家族文化視野,讓學生能夠感受土家族繪畫的風格,體驗土家族民族繪畫之美,提高土家族文化素養。

能力目標:能熟悉土家族繪畫的特點,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動手,體驗數學知識在土家族繪畫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及創造性活動。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運用平移、旋轉、軸對稱和中心對稱等設計有關土家族的存牌、手抄報等。

三、教學重點

動手設計有關土家族文化的繪畫,感受數學知識要素民族文化上的豐富體現,體驗土家族文化之魅力。

四、教學難點

分析土家族特點,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及創造性活動。

五、教法學法

1、教法:本課採用主體參與式教學模式,充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以情境創設法為主要的教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數學。

2、學法:依據新課程理念,學生的學法是參與體驗、小組合作。

六、教學用具繪畫工具等

七、教學過程

在課前準備階段,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提前一週蒐集整理土家族民風民俗的資料,為進入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一)通過多媒體欣賞土家族文化播放土家族建築和室內裝飾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獨特鮮明的土家族風格。

(二)“土家族民俗知多少”請同學們根據課前蒐集的資料,紛紛發言。(設計意圖:初步瞭解民族繪畫形式,認識到藝術來源於生活。

(三)小組合作,每個小組根據自己對於土家族文化的瞭解,畫出獨特的土家族文化特色的裝飾圖片,同時想想用了哪些數學知識

(四)小組交流展示,每個小組拿出自己小組內的作品上臺展示,同時介紹自己的主題,以及用到的數學元素,同時評比出最佳創作和最佳合作小組。

(五)新課小結

  校本課程優秀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滑輪,知道滑輪的作用及在實際中的應用。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自然事物是有規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滑輪二個、鐵架臺、細繩、鉤碼、測力計。

演示材料:同分組材料一套。大滑輪一個、粗麻繩二根(組裝動滑輪、拔河用)。掛圖或幻燈片三張(旗杆上定滑輪圖;吊車上定滑輪、動滑輪圖;滑輪組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談話:你知道旗杆上有個什麼裝置,能幫我們比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滑輪的構造及種類

(1)講解:

安裝在旗杆頂上的這種邊緣有槽,能圍繞軸轉動的輪子叫滑輪。

(出示滑輪、講解)

滑輪也是一種簡單機械。(板書課題)

滑輪有二種,(出示滑輪組示意圖)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輪叫定滑輪。

不固定被套在槽裡的繩子拉著,與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2)提問,你還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滑輪?

2、指導學生認識定滑輪的作用

(1)討論:你認為旗杆頂上的定滑輪有什麼作用?

(2)實驗1(定滑輪不省力)。

①演示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方法。

②學生分組實驗(繩子兩端各掛鉤碼)

③學生裝彙報實驗結果。(繩子兩端各掛1個鉤碼,保持平衡)

④討論:說明什麼?(說明不省力,也不費力)

(3)討論

談話:既然定滑輪沒有省力的作用,那麼高高的旗杆頂上安裝它必然會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麼?(分組討論後彙報)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師小結:

通過以上的實驗和討論,我們知道定滑輪雖然沒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變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導學生認識動滑輪的作用

(1)討論:動滑輪有什麼作用?(教師希望學生能提出動滑輪工作不方便,動滑輪能省力。)

(2)演示實驗(遊戲:拔河)。

(在牆上固定繩子的一端,組裝動滑輪讓一名弱小同學,利用動滑輪作用與一名有力同學拔河,弱小同學勝。)

(去掉動滑輪裝置拔河弱小同學敗)

遊戲後教師質疑:這是為什麼呢?

(3)實驗2(動滑輪省力)。

①分組測量提起一個鉤碼和一個滑輪時所用的力。

測量後學生彙報,教師板書記錄下來。

②分組實驗。(要求學生獨立組裝獨立操作。)

③彙報實驗結果,教師板書記錄下來。

④討論:通過以上研究你認為動滑輪有哪些作用?(動滑輪有省力的作用)

4、指導學生認識滑輪組的作用

(1)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填出課本P48結論)。

(2)討論:定滑輪、動滑輪各有什麼優點?各有什麼缺點?

怎樣使用才能把兩種滑輪的優點結合起來既省力又方便?

(3)分組實驗:學生獨立組裝滑輪組實驗。

(用鉤碼實驗時教師要注意動滑

(4)教師小結:把定滑輪及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的裝置叫滑輪組。滑輪組就可以發揮定滑輪和動滑輪各自的優點。

(學生填寫P49結論)

(三)鞏固

提問:吊車上都用了哪種滑輪?它有什麼作用?(出示吊車圖)

(四)佈置作業

觀察你的周圍哪些地方應用了滑輪?

  校本課程優秀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揣摩文章樸實而簡潔的語言,感悟文字中蘊涵的父子深情。

2.仔細研讀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時的“背影”,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進行細緻描寫的方法。

3.聯絡自己的生活,進一步體會親情的內涵。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朱自清通過對父親的背影在特定環境下的幾個細節描寫,刻畫了父親頹唐的老境和“我”對父親的眷戀之情。作者“誠實”的寫作使文章真實可感,觸人心絃,讀之潸然淚下;語言樸實,意蘊深厚,“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美學風格,深深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教學中,宜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採用朗讀、研讀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有感情的誦讀以及對文章重點詞句的分析,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感受濃濃的人間親情。

教學步驟

1.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著名的紀實散文,作為語文材料的傳統篇目,它感動了很多很多讀者,因為它寫出了人世間至深至誠的父子之愛。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2.整體感知(自主學習)

(1)聆聽配樂朗讀,小聲跟讀、模仿,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2)朗讀課文,進一步體驗作品的情感。

(3)討論交流。針對閱讀中不理解的地方,如某些詞語、句子等,提出疑問。梳理篩選,將學生比較關注的、較有價值的問題找出來,共同解決。

3.研讀課文(合作學習)

(1)在寫父子離別之前,作者還交代了隨父奔喪、家境衰敗、父親到南京謀事等內容,從中可見父親當時怎樣的處境和心情?這對寫“背影”有什麼作用?

(2)文中四次寫到“背影”,組織討論,體會關鍵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組織小組討論:文章寫了幾次背影?哪次寫得最具體、細膩?在這次描寫中,哪些詞語用得好?為什麼?

明確:

1.①難忘背影②刻畫背影③惜別背影④再現背影

2.(提示:找動詞、形容詞)如:“探”表明父親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攀”既寫出了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肥胖的身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把父親爬月臺是的艱難動作,寫得栩栩如生。

3.有感情地朗讀第六段,體會作者在樸實、細膩的敘述中所蘊涵的深情。

(3)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說的四句話,並體會它們的含義。

(4)文章除了寫父親外,還寫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過什麼細節表現出來的?你認為作者當時的心情怎樣?表現出怎樣的感情?

睹家境、想父母———悲哀

望父買橘———感激淚(體貼父親)

父子離別———不捨

再現背影———傷心

以上問題,讓學生探究、討論、並交流,教師歸納。(課件展示)

(5)根據以上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你能具體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父子情”嗎?

提示:父親疼愛兒子,兒子體貼父親。(展示課件)

(6)配樂朗讀最後一段,體會作者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7)課件展示;父愛深深。

4.品味鑑賞(探究學習)

(1)本文語言平淡中蘊涵深情,請從文中找出兩個句子加以品味。

(2)課文寫作者一見父親的背影就流淚,為什麼?

(3)文末作者再次寫到父親的“背影”,有什麼作用?

(4)朗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5)仔細觀察課文彩頁中羅中立的油畫《父親》,說說畫中的“父親”給你留下了怎樣地印象。(拓展)

5.拓展延伸與作業

(1)提供舒禾《尚在旅途》片段(略),讓學生拓展閱讀。

(2)課後練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