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邊塞古詩賞析

校園 閱讀(9.13K)

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邊塞古詩賞析 ,歡迎閱讀。

邊塞古詩賞析

  關山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古詩賞析】

李白的《關山月》描繪了一幅清冷蒼茫的月夜圖,將關山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思鄉情懷融入月夜高樓,表達了詩人對徵人的關切和嚮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開頭四句尤如影視文學的蒙太奇手法,將“詩題”一一化出。“關”“山”“月”三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絡的詩的物象,奠定了全詩邊塞苦寒的蒼涼基調。“月”,出於天山雲霧間,一派雲海蒼茫、氣勢磅礴、雄偉壯闊的景象。“風”,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風,猶如虎嘯狼嗥,吹遍玉門關內關外,氣勢多麼龐大,異域何其粗獷。詩人巧借“長風”把“關”與“月”有機地聯絡在一起。

明月依舊、關隘依舊,而歷代的長征遠戍的男兒卻都一去不再生還。沒完沒了的戰爭,何時才能停息?因此詩人將“長風、明月、天山、玉門關”這些廣闊無垠的物象淋漓盡致地渲染,營造出雄偉壯闊而又蒼涼悲壯的意境。詩人通過對邊塞巨幅畫卷的描繪,為下文將士翹首故里編織了“思鄉”的情結。

中間四句在寫景的基礎上,抒發出“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的主旨。“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詩人引用典故,在“關山”自然邊塞風光之上迭印出沙場點兵征戰的巨集大場景。據史料載:漢高祖劉邦曾領兵征戰匈奴,在白登山一帶(今山西大同市西)展開了殊死搏鬥,劉邦的將士被匈奴於此圍困了七天七夜。而青海灣一帶也是唐軍與吐蕃連年征戰之地。歷代這種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出徵將士幾乎難以生還故鄉。那無奈的開懷痛飲,也許就成為未來沙場征戰的最後訣別。此種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最後四句描寫戰士“望歸”的愁苦心情。“戍客”“思歸”愁腸百結,望著邊塞荒涼景色,滿面愁容,難以名狀。想家中高樓上的妻子、滿頭白髮的親孃和瘦骨伶仃的兒郎,一定也在這清冷的茫茫月夜裡或站立樓頭,或折柳門前。他們舉目遠眺,思念著“我”這個也許永不能生還的徵人。此情此景,似乎可以聽到他們一聲聲揪人心肺的惆悵嘆息。詩人將戰士的思鄉、家人的思親融於廣闊蒼茫的景色裡,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傷。

綜觀全詩,李白用廣闊蒼茫、深沉磅礴的圖景抒發戍人思鄉的意境,其實就是詩人博大的胸懷的自然流露。如果說李白的詩大多用“月”“旅”“酒”來排洩個人的憤懣的話,那麼這首寫“關”“山”“月”的詩,就表現了他關心民生、悲天憫人的另一種情操。

此詩氣勢博大,意境深遠,讀來哀婉淒涼而又雄渾悲壯,正如任華在《雜言寄李白》中所說的:“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現存李白詩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樂府題目而寫時事與心聲的。其中第四首寫思婦懷念遠行的徵人,當屬閨怨之類。另外五首都表述詩人“橫行負勇氣,一戰靜妖氛”的慷慨從戎的理想。疏宕放逸,豪氣充溢,為盛唐邊塞詩中的奇葩之一。這首詩是組詩的第一首。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經扣緊題目。五月,在內地正值盛夏。韓愈說“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趙嘏說“和如春色淨如秋,五月商山是勝遊”。但是,李白所寫五月卻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見所感也就迥然有別。天山孤拔,常年被積雪覆蓋。這種內地與塞下在同一季節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詩人敏銳地捕捉,然而,他沒有具體細緻地進行客觀描寫,而以輕淡之筆徐徐道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無花只有寒”。“寒”字,隱約透露出詩人心緒的波動,何況寒風之中又傳來《折楊柳》的淒涼曲調呢!春天在邊疆是看不到的,人們只能從笛曲之中去領受,去回味。《折楊柳》為樂府橫吹曲,多寫行客的愁苦。在這裡,詩人寫“聞折柳”,當亦包含著一層蒼涼寒苦的情調。他是借聽笛來渲染烘托這種氣氛的。沈德潛評論《塞下曲》前四句說:“四語直下,從前未具此格。”又說:“一氣直下,不就羈縛。”詩為五律,依慣例當於第二聯作意思上的承轉,但是李白卻就首聯順勢而下,不肯把蒼涼情緒稍作收斂,這就突破了格律詩的羈絆,以氣脈直行,豪縱不拘,語淡而雄渾為其特色了。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徵要敲擊鉦、鼓,用來節制士卒進退,五、六兩句,寫的正是這種情況。語意轉折,已由蒼涼變為雄壯。詩人設想:自己來到邊塞,就在天山腳下,整日過著緊張的戰鬥生活。白天在鉦、鼓聲中行軍作戰,晚上就抱著馬鞍子打盹兒。這裡,“曉戰”與“宵眠”相對應,當是作者有意在概括軍中一日的生活,其軍情之緊張急迫,躍然紙上。“隨”字,摹狀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繪士卒夜間警備的情況。二句寫的是士卒的生活場景,而他們守邊備戰,人人奮勇,爭為功先的心態則亦盡情流露出來。 尾聯“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復仇的故事,表現詩人甘願赴身疆場,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直”與“願”字呼應,語氣斬截強烈,一派心聲,噴湧而出,自有奪人心魄的藝術感召力。

註釋

斬樓蘭:據《漢書·傅介子傳》:“漢代地處西域的樓蘭國經常殺死漢朝使節,傅介子出使西域,樓蘭王貪他所獻金帛,被他誘至帳中殺死,遂持王首而還”。

譯文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飄灑,

看不見花朵開放只有刺骨的嚴寒。

笛子吹著折楊柳的曲調,又何處尋覓楊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隨金鼓之聲作戰,晚上枕著馬鞍入眠,

只願揮起腰下的寶劍,過關斬將,打敗敵人。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恆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 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詩的發端兩句便指明瞭戰爭的方位和性質,見得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樊噲在呂后面前說:“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面欺君該斬。(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著恃勇輕敵。唐汝詢說:“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地,漢將所破特餘寇耳。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唐詩解》卷十六)這樣理解是正確的。緊接著描寫行軍:“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可以揣知將軍臨戰前不可一世的驕態,也為下文反襯。戰端一啟,“校尉羽書飛瀚海”,一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單于獵火照狼山”,猶如“看明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張孝祥《六州歌頭》)不意“殘賊”乃有如此威勢。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歷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第二段寫戰鬥危急而失利。落筆便是“山川蕭條極邊土”,展現開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帶出一片肅殺的氣氛。“胡騎”迅急剽悍,象狂風暴雨,卷地而來。漢軍奮力迎敵,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時此刻,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所以緊接著就寫力竭兵稀,重圍難解,孤城落日,衰草連天,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淒涼。“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迴應上文,漢將“橫行”的豪氣業已灰飛煙滅,他的罪責也確定無疑了。

第三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應該看到,這裡並不是遊離戰爭程序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鐵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颻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里,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只是“殺氣三時作陣雲”;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斗”,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後四句總束全篇,淋漓悲壯,感慨無窮。“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最後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勳!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詩人的感情包含著悲憫和禮讚,而“豈顧勳”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最末二句,詩人深為感慨道:“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八九百年前威鎮北邊的飛將軍李廣,處處愛護士卒,使士卒“鹹樂為之死”。這與那些驕橫的將軍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詩人提出李將軍,意義尤為深廣。從漢到唐,悠悠千載,邊塞戰爭何計其數,驅士兵如雞犬的將帥數不勝數,備歷艱苦而埋屍異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萬萬!可是,千百年來只有一個李廣,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讚美高適、岑參的詩:“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長史三十韻》)此詩以李廣終篇,意境更為雄渾而深遠。 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經過慘淡經營而至於渾化無跡。氣氛悲壯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詩人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面,以淒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尤可注意的是,詩人在激烈的戰爭程序中,描寫了士兵們複雜變化的內心活動,悽惻動人,深化了主題。全詩處處隱伏著鮮明的對比。從貫串全篇的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運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詩用韻依次為入聲“職”部、平聲“刪”部、上聲“麌”部、平聲“微”部、上聲“有”部、平聲“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間,抑揚有節。除結尾兩句外,押平韻的句子,對偶句自不待言,非對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礙石間”;押仄韻的句子,對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對也是很嚴整的,如“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這樣的音調之美,正是“金戈鐵馬之聲,有玉磐鳴球之節”

下面對該詩的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些簡略分析:

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比較豐富。作者滿含激情歌頌了士兵們慷慨赴邊報國熱情,歌頌了他們不怕犧牲、寧死不屈的戰鬥精神,歌頌了他們以國家利益為上,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寬廣胸懷。而對士兵們的不幸遭遇、痛苦的心情,表示出了深厚的同情。

語句嚴整,對偶工穩,押韻靈活。高適這首《燕歌行》除“君不見沙場征戰苦”一句外,全部採用的七言句,一氣流轉直貫而下,顯得非常整齊。而且作者還大量採用了對偶句手法,除“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這八句外,其餘20句均兩兩相對,對偶成文。如“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兩句,詞義、詞性都相屬、相對。至於“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連聲律都相互對應,與唐代律詩幾乎一樣,上句用仄聲,下句同一字位就用平聲,格律是相對的。與近體詩所不同的是,這兩句詩的格律位置在近體詩應倒轉過來,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因為唐人的近體詩一般都是押平聲韻。該詩對偶句的大量運用,不僅在形式上使詩整齊勻稱、和諧美聽,而且對錶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起了積極的作用。又如“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兩句,詩人從獨守閨房的少婦和羈身在外的徵人不同角度,相互映照,寫出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不幸,寫出了人民為戰爭所付出的代價。

  柳中庸《徵人怨》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我理解的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就是年年的征戰於金河還有玉門關一帶,天天只有馬鞭和大刀與我作伴。陽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我走過萬里黃河又繞過了黑山。

這是一首邊塞詩,邊塞詩從唐代開始鼎盛,題材很多,內容豐富,有的表現戎馬征戍,有的描繪異域風光,有的為征夫寫怨恨,也有的代思婦擬言。大多都是很明顯的不滿。還能有什麼呢?似乎前人不給後人留一點機會了,但是中唐時期的柳中庸又寫了這篇膾炙人口《徵人怨》。

粗粗的看了詩人似乎忘記了訴說他的怨,只是在說他的生活現狀。然而這就是我國古詩詞的魅力所在,用了金河,玉門關來說明是在邊塞,遠離家鄉的地方。用了馬鞭和大刀來說明了條件的惡劣,戰士的緊張,又有說明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內涵。用了青冢,也就是古詩中常見的昭君的墓,作為一名弱女子紅妝千里為和親,為了暫時緩和戰事,為了國家的暫時的安寧,真正的軍人來到青冢面前,怎能不問心有愧呢?而昭君自己呢?是不是也是孤獨的寂寞的,思念那遠方的親人!黃河與黑山可見地域廣闊,道路曲折,行路之艱辛呀。全篇又有許多相呼應的地方,首聯的金河與玉關,頷聯的馬策與刀環,頸聯的三春白雪與青冢,尾聯的黃河與黑山。金河玉關又與最後的黃河黑山形成呼應。另一方面,第一,二句的歲歲與朝朝,不僅使聲韻上讀起來合轍押韻,主要是說明時間的漫長與單調。第三,四句,青冢——黃河——黑山,地點的連用給人以山高水長的距離感,三春了還在下雪,又突出了氣候的惡劣。

可能還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全篇一個與怨相近的字都沒有,卻說是一首邊塞訴說怨的詩呢?這就是由於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有很多次都是帶有很強的象徵意義的。比如玉關,馬策,青冢,黑山,都是代表了邊關的戎馬生活,遠離家鄉的塞外等意思。這些象徵意義,含而不露,但是又能把意思表現的很貼切,讓人更深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讓讀者感受我國語言的魅力。寫怨而不著一字怨語,佈局巧妙,手法高明,氣象廣闊,格調雄壯,可以和同樣是邊塞詩人的王昌齡相匹敵,王昌齡有一首很著名的邊塞詩是《從軍行》,又是一種離愁別怨,還有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遠離戰亂的情況下,可能我們永遠不能感受到那些邊塞詩的情懷,但是透過這些詩,我們可以瞭解當時的歷史,讀他們的詩感受他們的不易和悲壯。希望我們都能珍惜和平,珍惜幸福的生活。

  隴西行①

王維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 烽火斷無煙。

這是王維用樂府舊題寫的一首邊塞詩。

詩一開頭,便寫告急途中,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一下子就把讀者的注意力緊緊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馬”、“一揚鞭”的瞬息之間,“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風馳電掣般地一閃而過,以誇張的語言渲染了十萬火急的緊張氣氛,給人以極其鮮明而飛動的形象感受。中間兩句,點明瞭騎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個“圍”字,可見形勢的嚴重。一個“至”字,則交代了軍使經過“走馬”、“揚鞭”的飛馳疾驅,終於將軍書及時送到。最後兩句,補充交代了氣候對烽火報警的影響。按理,應當先見烽火,後到軍書。然而現在,在接到軍書之後,舉目西望,卻只見漫天飛雪,一片迷茫,望斷關山,不見烽煙。是因雪大點不著烽火呢,還是點著了也望不見呢?反正是烽火聯絡中斷了。這就更突出了飛馬傳書的刻不容緩。寫到這裡,全詩便戛然而止了,結得乾脆利落,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餘地。儘管寫形勢危急,氣氛緊張,而詩中表現的情緒卻是熱烈、鎮定和充滿自信的。

這首詩,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邊塞戰爭,但並不正面描寫戰爭。詩人的著眼點既不在軍書送出前邊關如何被圍,也不在軍書送至後援軍如何出動,而是僅僅擷取軍使飛馬告急這樣一個片斷、一個側面來寫,至於前前後後的情況,則讓讀者自己用想象去補充。這種寫法,節奏短促,一氣呵成,篇幅集中而內蘊豐富,在藝術構思上也顯得不落俗套。

〔注〕①《隴西行》:樂府舊題。又稱《步出夏門行》,屬《相和歌·瑟調曲》。

  塞下曲六首(其三)

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組詩共六首,這是第三首。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字裡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讀後令人振奮。

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于,是古時匈奴最高統治者,這裡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

儘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準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麼扣人心絃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鬥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象.

筆者讀來,這應該是衛青公元前119與匈奴達單于漠北決戰的場景,叢觀所有與匈奴單于交戰的歷史記載,只有衛青的漠北決戰與詩中描繪的情況吻合,具體分析如下:

1。只有漢朝大敗匈奴產於,漢朝末年匈奴歸屬。

2。大敗匈奴單于的酣暢淋漓的戰爭只有衛青的漠北決戰。

3。描述場景和歷史記載 - 引自《史記〉記載,與漠北決戰吻合:

1)月黑:“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

2)“。。。單于遂乘六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時已昏,。。。

3)“漢軍左校捕虜言單于未昏而去,漢軍因發輕騎夜追之,大將軍軍因隨其後。”

所以推斷應是對那場著名的漠北決戰的讚美描述。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

挽弓當挽強, 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 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豈在多殺傷。

詩人先寫《出塞》九首,後又寫《出塞》五首;加“前”、“後”以示區別。《前出塞》是寫天寶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較有名的一篇。

詩的前四句,很象是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歌訣 ,頗富韻致,饒有理趣,深得議論要領。所以黃生說它“似謠似諺,最是樂府妙境”。兩個“當”,兩個“先”,妙語連珠,開人胸臆,提出了作戰步驟的關鍵所在,強調部伍要強悍,士氣要高昂,對敵有方略,智勇須並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數家珍,宛若總結戰鬥經驗。然而從整篇看,它還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襯筆。後四句才道出赴邊作戰應有的終極目的。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詩人慷慨陳詞,直抒胸臆,發出振聾發聵的呼聲。他認為,擁強兵只為守邊,赴邊不為殺伐。不論是為制敵而“射馬”,不論是不得已而“殺傷”,不論是擁強兵而“擒王”,都應以“制侵陵”為限度,不能亂動干戈,更不應以黷武為能事,侵犯異邦。這種以戰去戰,以強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巨集正論,安邊良策;它反映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願望。所以,張會在《杜詩府粹》裡說,這幾句“大經濟語,借戍卒口說出”。

從藝術構思說,作者採用了先揚後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謠諺體開勢,講如何練兵用武,怎樣克敵制勝;後四句卻寫如何節制武功,力避殺伐,逼出“止戈為武”本旨。先行輔筆,後行主筆;輔筆與主筆之間,看似掠轉,實是順接,看似矛盾,實為辯證。因為如無可靠的武備,就不能制止外來侵略;但自恃強大武裝而窮兵黷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詩人主張既擁強兵,又以“制侵陵”為限,才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很有體會地說:“上四(句)如此飛騰,下四(句)忽然掠轉,兔起鶻落,如是!如是!”這裡說的“飛騰”和“掠轉”,就是指作品中的奔騰氣勢和波瀾;這裡說的“兔起鶻落”就是指在奔騰的氣勢中自然地逼出“擁強兵而反黷武”的深邃題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議論取勝的作品較少,而本詩卻以此見稱;它以立意高、正氣巨集、富哲理、有氣勢而博得好評。

  雁門太守行①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②,霜重鼓寒聲不起。

輾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③為君死。

【註釋】

①雁門大守行:樂府《相和歌·瑟調曲》舊題。古雁門郡,佔有今山西西北部

之地。

②易水:在今河北易縣。

③玉龍:指劍。

【評析】

李賀的不少詩向稱難解,這一首解者紛紜,卻莫衷一是。對於詩意的理解也異常分歧。

這首短詩,後面寫兵臨易水、提劍誓死?其主題確與戰鬥有關。但前四句 著重寫景,除“甲花”、“角聲”表明此處有兵士而外,圍城、突圍等等全無 明確描寫。因此,解說之分歧,多出於對“言外之意”的不同體會。“言”外 之“意”雖在“言”外,仍然來自“言”。一首詩積字成句,積句成篇,成為 有內在聯絡的整體。這篇詩前四句頗難碓解,後四句卻比較顯豁。說清後四句, 再反觀前四句,通篇的意義便不難領會。

先看後四句。“半卷紅旗臨易水”,暗示“臨易水”之前有一段進軍過程。“半卷紅旗” 是為減少阻力,是進軍的特徵,如“紅旗半卷出轅門” 之類。“臨”字也表現行軍的動勢。那麼,“臨易水”之後是否遇上敵軍?如果遇到的話,力量對比如何?形勢對誰有利?這一切,後三句都未作正面描述,而言外之意卻比較明晰:一、“臨易水”表明前進受阻,又令人聯想起《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二、擊鼓為了進軍,而“霜重鼓寒聲不起”通過自然條件的不利暗示出戰爭形勢的嚴峻。三、末尾兩句,寫主將提劍上陣,誓作殊死戰鬥以報君恩,則大敵當前,已不言可知。首句於“雲”上著“黑”字,已感氣氛沉重。而這“黑雲”又“壓城”以至壓得“城欲摧”,明顯有象徵意義。“雲”上特加“黑”字,自然不會用以象徵我軍而是象徵敵軍。敵軍壓境圍城如此凶猛,則我軍只有殺出重圍,才有生路。“甲光向日金鱗開”,在色彩和形相上與上句形成強烈對比,明含欣喜、讚美之情,當然是指我軍。始而黑雲壓城,適度圍逼,既而黑雲崩潰、紅日當空,我軍將士的金甲在日光下猶如片片金鱗,耀人眼目。就是說己經殺出孤城,擊敗敵兵。

一、二兩句寫圍城與突圍,構成一個意義單位。以下八句寫乘勝追殺,直至兵臨易水,是又一個意義單位。“角”,古代軍用樂器。《北史·齊安德王延宗傳》有“吹角收兵”的記載。聯絡上下文看,“角聲滿天秋色裡”一句,正是以虛寫實。在讀者想象中展現敵退我追的壯闊場景。“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應第一句中的“日”字,表明從突圍至此,已過了較長一段時間,雙方互有殺傷。“塞上胭脂”,舊注引《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解釋,大致不錯。緊承“角聲”、“秋色”描繪塞土赤紫,已令人想見戰血;於“紫”前加一“凝”字,更強化了這種聯想。

由“日”到“夜”,以至夜深“霜重”,追兵已臨易水,敵軍自然先到易水。追兵尾隨,敵軍倘要渡水,便可能全軍覆役,因而只能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想到韓信的背水陣,就知道追兵面臨的形勢何等嚴峻!鼓聲不起,主將誓死,正是這種嚴峻形勢的反映。至於快戰的結果如何,卻讓讀者去想象。詩人運用特殊的藝術手法表現獨特的藝術想象,或用象徵,或用暗示,或用烘托,或以虛見實、以聲顯形、以部分代全體,給讀者留下了過於廣闊的想象空間,所以讀者的理解因人而異。意象新奇,設色鮮明,造型新穎,想象豐富而奇特,這是李賀詩歌的突出特點。在《雁門太守行》裡,這些特點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體現。僅以後兩句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設色和造型。這兩句寫主將為報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決戰,卻不用概念化語言,而通過造型、設色、突出主將的外在形象和內心活動。戰國時燕昭王曾築臺置千金於其上以延攬人才,因稱此臺為“黃金臺”。“玉龍”,唐人用以稱劍。 黃金、 白玉, 其質地和色澤, 都為世人所重。“龍”,是古代傳說中的高貴動物,“黃金臺”,是求賢若渴的象徵。詩人選用“玉龍”和“黃金臺”造型設色,創造出“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詩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將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借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賢才的美德,都給讀者以強烈而美好的感受。

先給註釋:

雁門郡即今山西寧武北部,朔縣南部。大同東部。北部等地。太守,官名,郡首長。

《樂府詩集》有《雁門太守行》,乃相和歌瑟調三十八曲之一。這首詩是擬古樂府詩。

黑雲:《晉書》中解:“(凡堅城之上有 黑雲如屋,名曰軍精)。

角:軍中所吹之器,如現在的喇叭。

(塞土燕脂凝夜紫,)《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