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精選19篇)

校園 閱讀(2.82W)

《情書》是巖井最為人所熟悉的一部的作品。《情書》是一部純淨的有關追憶、有關純愛、有關死亡的電影。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精選19篇)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

又看了遍《情書》,一直都不喜歡看日劇,可是這是唯一一部讓我覺得日本人也能拍出唯美愛情的電影。很羨慕阿樹,也很惋惜阿樹,羨慕她這樣的被深深的愛著,惋惜的是她一直都不知道。這使我想起那樣的一句爛熟的老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你站在我面前,卻不知道我愛你”這似乎曾經也有人跟我說過,或許我現在能感受到他的無奈。不過阿樹也是幸運的,因為永遠沒有開始的愛情都是另人憧憬的,得不到或許永遠是最好的,那樣的愛是那樣的青澀,那樣的純淨,或許對於所有女孩子來說都是心中的童話。可是當愛情來時,發現最初的簡單居然成了一種奢侈……

好喜歡博子,她真的很純,純的另我開始心疼她。她只想純純的愛著樹,可是殊不知樹只是把自己當成當年的暗戀物件。博子倔強的寫著情書給遠在天國的樹,明明知道樹是永遠不會知道,也不會收到她的信,可是她仍舊固執的寄去天國,或許你覺得他傻,可是沉浸在愛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種思念。這樣也就能理解她的蠢蠢行為。她需要的並不是一種迴應,她也不在乎是否樹能收到她的信,只是單純的思念,單純的牽掛,一種無法割捨的愛。

博子好堅強,知道愛人其實不是愛自己,可是還是希望知道他更多的事情,包括他的愛情,真的很大度。我一直以來都期望著自己從一始終的愛情,並這樣的要求自己,也無理的要求對在方遇到我之前也是一片空白,顯得真的很自私。博子你真的很讓我欽佩,讓我感動。你的最後絕望又解脫的一聲嘶喊,你好嗎?我很好。聽得心都碎了,即使現實是這樣的殘酷,即使你是如此的委屈,你仍舊希望你愛的樹好,也想告訴他不要擔心自己。這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2

題記:生命只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著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然後消失,消失之後又浮現。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寄往天國的情書卻意外得到回覆,與他同樣的姓名,與她同樣的樣貌,她們對他有著不一樣的記憶,散落殘缺的記憶在一封封回信中被重建起來。恨嗎?早已物是人非了;愛嗎?故人已逝尋無蹤……或許這世界上就存在著那麼些人,只能亦值得我們一輩子默默的懷念。這便是巖井俊二的《情書》。然而“情書”只是影片的引子,影片的主題卻是對過去的懷念與釋然。

影片以一組特寫的長鏡頭開始,身著黑衣的博子躺在皚皚的白雪之中,細碎的雪花布滿全身,凸顯了蒼涼;呼嘯的風聲從傳來耳邊,長時間的屏氣讓博子不適的大口喘氣,她似乎在重現男樹在死前被白雪掩埋的感受、回味同男樹過往的記憶。佐以鋼琴獨奏清冷、由微弱到逐漸增強的音色,全景俯拍在雪中艱難行走的博子,黑色字型匯出的片題,平靜又帶有淡淡憂傷的情感基調被慢慢的設定下來。

當鏡頭切換到秋葉的工作室時,暖色調的燈光彷彿像冬日的陽光一般暖人心脾,也就像秋葉對博子的愛意一樣,在她最需要的時候、他給她以最適合的照顧與安慰;但同樣,雜亂且佈滿灰塵工作室就像博子的心一樣,他還沒有釐清對男樹和秋葉的感情,男樹的死讓博子的心也長時間關閉,塵埃遍佈;秋葉和博子擁吻時,左側的打光讓兩人幾近陷入黑暗之中,暗示著他們的這段戀情是那樣的見不得光,兩人右側的打光又無時無刻的提醒著有人會窺探到這個祕密,被秋葉的助手做撞見便是最好的證據,悠揚輕快且不斷的音階彈奏卻預示著秋葉和博子的愛情將會有進一步的發展。這樣充滿衝突組合,為激發之後的劇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女樹口中“噩夢般的三年”在如夢的打光下顯得既真實又虛幻。被公開祕密的男樹在起鬨的眾人包圍之下,臉上沒有一絲光線,陰鬱的表情似乎在訴說著滿滿的不悅;反觀在圖書館窗邊的男樹,背對著窗外的陽光,在飛舞的白色窗簾間安靜的閱讀著那些無人問津的書籍,男樹和女樹間來回切換的畫面裡,在女樹的眼中,男樹是那樣可望而不可及,愛慕種子便這時悄悄入土,這也就是為什麼女樹願意在戀人們聚集的單車棚里長時間等候男樹到來,嘴上說著抱怨的話,卻依舊放任男樹藉著車頭的燈光,用明顯故意又假裝不露聲色的方式拖延時間的原因;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女樹得知同校的學妹們在玩“尋找藤井樹”的遊戲時臉上出現了慌張的神情,從學妹們手中接過那本《追憶似水年華》的借書卡背後的素描時表現出手忙腳亂哭笑不得的樣子——原來,我一直被我所愛的人愛著。然而,這本帶有表白使命的書當年卻被女樹無知地“置之高架”,伴隨著令人感到酸楚鋼琴獨奏聲,定格在男樹站過的窗邊的鏡頭逐漸向後拉,這樣無聲的告別,讓人不禁感嘆感慨無常的命運。

影片的最後,博子將所有的書信都還給了女樹,女樹的最後一封信也沒有寄出,這樣的設計迴應著那段博子在雪地中和女樹在病床上對男樹的問候“你好嗎?我很好!”——此刻她們對男樹的過往都已經釋然了,博子已經能夠安心的接受下一段戀情,雖然我個人認為博子是個悲劇人物、無知的被當做替身多年,所幸陰差陽錯與女樹相識使她重獲新生;而女樹對於男樹當年青澀的愛慕和無聲遠走的思念也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記得臺灣導演候孝賢應邀執導日本電影《咖啡時光》的時候說過:“不是那些時光最美而是這些時光已經永遠失去了,只能用回憶來招回,所以,它是最美好的。 ”而這樣美麗的時光將會用留在博子和女樹,以及各位觀影的觀眾心中。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3

到底是什麼時候,《情書》在我心中留下了如此之深的印象呢?最早,是在中學時代吧,我只是很單純地對那個在一望無垠的雪地中大喊著“你好嗎?我很好。”的場景一見難忘而已。

原因很簡單:雪國!

那是我的第一反應。第一次,對雪國這個美麗的名字有了概念,對川端康成的書名有了一個似是而非卻莫名堅定的理解。彼時,我頓時有種“啊,雪國,所以叫雪國,這就是雪國!”的恍然大悟之感。

念高中時,還為此鬧過一個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小笑話。

週末歸校,室友們在興高采烈地討論情書,我一聽眼睛都亮了,馬上湊過去喊道:“你們也看過?超好看的,對嗎?”因為那時我身邊很少有人看日本電影或動漫,我一下就燃起來了。然後我在她們邊上站了半天也沒插上話,而且完全聽不懂。後來我才知道她們說的是韓國的綜藝節目情書,而我說的是一部電影,風馬牛不相及的說。

長大後重溫了電影,又去買了書來看,讀完了小說的我發現書中的內容離自己所想象的樣子有點小遠,只是這部電影在我心裡的印象日益鮮明,久久難以忘懷。

巖井俊二的《情書》是一本簡單至極的書。內容簡單,言語簡單,裡面的愛情更是簡單。就像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記號,微弱卻持久地印刻在某個角落。一直以來,我都以為這才是愛情和初戀,才是學生時代應該所有的美麗。

真的很美,這是一種單純的美好,十分純情。然而因著這份美好,我自然而然地忘記了,美有時候其實是可以和悲哀畫上等號的。這是我在讀王爾德的《自深深處》時忽然意識到的,瞬間想起這一場暗戀。

這本來不過是埋葬在往事之下的一段青澀戀情,如果不是男阿樹的離世,又怎麼會有兩年之後的祭日呢,又怎麼會牽扯出少年當時不為人知的心事呢?所以說,男阿樹的死亡是一切故事的開始;甚至可以說,男阿樹不得不死。

如果非要說,美是以哀傷作為代價的,也未嘗不可。

美就是悲哀。

少年深藏晦暗的感情美則美矣,但他若活著呢?他會和博子結婚,兩年裡也許已經做了一個孩子的父親,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一年中偶有幾日,整理東西或者翻找舊物時,才有可能不小心地記起來曾經,但又如何呢?不過一笑置之,為自己當年的單純美好的小幸福。

然而,命運的奇特就在於他的離世。

他死了,於是有了祭日,於是博子送他母親回家,於是翻看畢業冊,於是抄錯地址……於是打翻了往事之櫃惹出了塵埃是非,少年昔日晦澀深埋的初戀被一點點撕扯出來,被找到被發現被知曉。

那一直讓我著迷至沉浸的美,竟是以男阿樹的死為代價的。為了這樣哀傷到動人心扉的美,他必須死,他必然會在向博子求婚之後於那個白色山頂消失所蹤。

《情書》的美是一種極致的哀傷。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4

暗戀,就是心裡面愛上了一個人,卻不能,或者不想,或者不敢表達出來,只是將這份愛戀,這份牽掛埋藏在心底,用一句話來形容暗戀,那就是“連一秒都沒有擁有過你,卻感覺像是失去了千萬次你”。5月20號即將到來,520是網路流行語我愛你的意思,所以5月20號這一天是情人節,情人節這一天即將上映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那就是日本純愛電影《情書》,而這部電影的重新上映更是喚起了影迷們的青春記憶,《情書》是由巖井俊二執導,以兩組重要的人物關係為引,串聯起片中哀而不傷 純美至極的愛情故事傳說,極致渲染唯美暗戀氛圍。這部電影的重映,讓很多人都很期待,都想為自己的青春補上這張電影票。

《情書》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封未曾真正送達的情書,意外開啟了兩段唯美刻骨的愛情,並揭開隱藏在過去時光中暗戀祕密的故事傳說,觀看這部電影最讓我記憶深刻的畫面便是夏日灑滿陽光的圖書館中二人不經意間的對視,正是對曖昧朦朧的青春暗戀最好的註解,而電影中的男主不斷對同名同姓的暗戀物件做惡作劇表露心意,而未曾出口的愛戀讓我們看到了青春時期對愛情的懵懂與青澀,暗戀人往往會面對這樣的結局,明明是最純粹的愛,卻要永遠埋在心底。《情書》之所以讓人如此記憶深刻,甚至在許許多多的愛情電影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能找回青春年華里最初的心動時刻,回到愛情最本真的樣子。

《情書》重映的定檔海報選用了最經典鏡頭之一,電影女主角“渡邊博子”在純白雪景中仰望天空,似期待來自天國的迴音抑或是回憶過往的美好畫面,而這部電影讓我們感受到了暗戀的美好之外也讓我們看到了渡邊博子對青春愛戀的告別,最後對感情的放下與釋懷,即便知道自己是另一個人的替身,但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傳說卻真實存在,當渡邊博子對著雪山大喊“你好嗎”“我很好”而轉身的時候,她就選擇把過去留在了身後,從而在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裡選擇放下與釋懷,愛情是美好而複雜的,卻是人們嚮往和憧憬的,不管在一段感情中是對是錯,當你在一段感情中釋懷的時候,才能往前走遇見更好的另一個她。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5

“你好嗎?我很好。”這句穿越時空的問話,超越了本身賦予它的意義,直接追問到了生命本身。這句話是本部電影所表達的主旨,也是其精華所在。

《情書》有著傳統的日本式的悲哀美,有著對於獨立詩性的追求。在這個已知的世界尋找另一個自己是自古以來的一種來源於靈魂深處的追尋,而這部電影正是敏銳的抓住了這種映象的自識。從而用影片這種特殊的形式載體,委婉的,敏感的,細緻地傳達對於生命本身的追問。

就像本尼迪克特所書《菊與刀》中對於日本文化有著這樣的理解:宿命、極端、傳統、忠、自傲中隱藏著自卑,這些奠定了日本電影的基調。而《情書》的特別之處它著重表現那種傳統的悲哀既是美的日本式美學觀念。整部電影總體格局較為灰暗,但不失色彩。沒有極力的表現對於死者的緬懷和傷感,而是傳達一種對於生命的關懷和鼓勵。

除了在內涵與主旨不平凡之外,它的拍攝手法,也很有看點。渡邊博子和女藤井樹雖然是同一個面孔,但電影賦予了她們不同色身份,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情感,因而表現出來形象氣質也各不相同。渡邊博子因為久久不能忘懷死去的戀人,固執地尋找有關他的成長記憶。因而她的鏡頭一直是灰暗的,從一開始就蒙上了悲哀的色彩。與女藤井樹充滿活力與暖色調的情感對比,悲哀之處更顯深刻。整個故事就奠定了這樣的基調,壓抑,悲哀,卻無處發洩。直到渡邊博子在雪地裡的那無力的發洩,追問生命本身的對話,才揭示電影深藏於悲傷後面的陽光和對於生命的感激與鼓勵,也給了觀眾一個發洩內心愁苦,傷感的機會。

生命終結於自然,就彷彿終結於永恆,而此時將悲哀視為美,無疑是最好的安慰。探討生存與死亡也許並不是這部影片的主旋律,但青春並不是僅僅以單線鋪成的成長經歷,它更多承載著我們對於生命最樸質的感知,也即是對於永恆之愛的渴望。

年少時的愛,清澈得不沾染絲毫慾望,純潔如雪,深遠若天際。如果不去深究,或許我們永遠不會如此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別人心中,究竟曾是怎樣的位置。能夠記憶的,或許只有窗前那恍惚的身影,靜默的臉頰,或許只有那些點點滴滴的荒唐片斷,以及百折千回的細密情懷。寂靜而坦然地走向離別,就好像藤井樹騎著單車消失在小樽的街道,沒有揹負絲毫的哀痛。時間深處的心意也只有經過時間的盪滌,才能夠如此雋永悠長。

博子的愛濃烈深沉,藤井樹卻如此內斂羞澀。然而愛,卻偏偏相差不起一毫釐。曾經因羞澀而錯失,如今的熱烈又留不住。愛的無措、命運的無可言喻,或許是這段故事永遠無法抹去的悲傷特質。

你好嗎?

我很好。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6

難得看完一部電影想寫一下觀後感,不敢說感觸很多,但感觸很深是真的。

看過不少電影了,發現自己還是最喜歡看這種型別的電影,即在平淡之中牽引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它沒有什麼太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太過熱烈的情感描繪,只是這般淡淡的,淡淡的描述就足夠好了。

“情書”,看到這個片名時我便猜測是一個人寫給心愛的人的書信吧,它或許感人至深,或許怎樣,所以才取了這個片名。但是看完後才發現,全片中並未出現我所想的所謂的情書,這樣乍一想覺得似乎有點“文不對題”,其實那只是膚淺的自我以為,“情書”,“LOVE LETTER”,其實是最適合不過了。它或許指的是博子與女藤井交流的書信,或許指男藤井偷偷畫了女藤井頭像的書籤,管它呢,“情書”二字是那樣唯美,簡單,吻合。

電影有兩處深深觸動了我。第一幕是年少的女藤井看著男藤井在圖書室的窗前看書的情景:風把那白色的窗簾掀得好高,在那純白色窗簾旁站著一個乾淨的男孩,女孩突然悄悄地看著他······那一刻我莫名的眼睛發酸,因為那種情景,那種感覺是那樣熟悉。我想到了那時,還有他。那時的場景大概像電影中的場景,因為感覺總是很像,而他也像站在純白窗簾旁的男生,乾淨好看,那時的我也像年少的女藤井一樣只是懵懂的看著那一幕,並無太多感想。如今想來,那時的他和我,該是在最美好的時光中吧。

第二幕是影片的結尾了。當一群青春少女興致勃勃地為女藤井揭露一個小發現的時候,女藤井就是在那麼毫無心理準備下看見了在書籤背面的畫著的自己的頭像,然後既驚訝又歡喜地不知所措起來,最後淡然一笑······那是一種怎樣的心緒,我想我能完全體味。相對於我的第一個觸動點,我想這一個觸點會更為大眾化一些。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我是連同我心中的那份“情書”一起去看去體會的。因為片中的場景,人物,都能牽扯出我對於自己的聯絡。我很慶幸我也擁有如電影裡所勾勒的那種美好情感,那種人類最初最純的情感,我想,這不是所有人都會有的,又或許所有人都擁有過,只是我不知道,畢竟那樣的情感豈是與他人分享得來的?就算想分享,也不知如何描述最貼切最能讓人瞭解吧,所以我很少跟別人提及我擁有過那樣一份情感,直到看完這部電影,才恍然,原來我們的青春有這麼多相似點,這麼多共鳴,也或許只有電影才能這麼直觀、貼近地傳達那樣一種無法名狀的情感。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7

說起來,這是第二次寫《情書》的影評,從15歲時初看,到如今已經整整5年,把一部劇情已經爛熟於心的影片反覆觀看,終於能漸漸感受到某些道理和味道。而某些感悟需要時間提煉的,終於在次次回望時在燈火闌珊處看見不曾覺察的閃光點。

一、首先是主題

巖井俊二導演有著相當大的野心,他一方面力圖在其電影裡展開對生與死的探討,展現留下來的生者的狀態,這本身是一個很嚴肅的命題;他另一方面追溯一些青春時光的萌動與那些不能言說的心思,嘆息這些逝的美好,這一方面他敘事口吻溫柔的仿若女性。這兩個主題一直伴隨著博子和女藤井樹通訊這條線索反覆交匯出現,同時被男藤井樹這個核心人物牢牢牽引的。

關於生死——“好像大家都心懷鬼胎”

本片對死亡的態度似乎很耐人尋味。開場的第一個畫面便是博子在雪地裡如夢初醒,純白的畫面、低沉的提琴,配以喧囂的人群,顯得格格不入,讓人不舒服。常理中,懷念故人應該更靜穆更沉重更哀傷。包括女藤井樹父親的死,影片提及時,房屋中介也會因其死因而大笑;辦葬禮時,也是很嘈雜,

導演故意將死亡、葬禮這些肅穆的場景鬧劇化,儘可能淡化悲傷,從而引起“故人的離世,到底給生者餘留了些什麼,生者到底以怎樣的狀態生活”這樣的叩問。

“如果像的話…我就不能原諒,如果這是他選擇我的原因……”

“博子現在是我的了”

這些臺詞其實已經在表明導演的訴求。男藤井樹死後,博子其實是活得很壓抑的,而秋葉不能公開戀情也很不快樂。“他已經自由了,你也可以自由了”其實導演贊同生者擁有各自常態的生活和幸福,他通過影片傳達一種救贖,一種灑脫和解放,博子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男藤井樹對自己一見鍾情,也明白了樹的愛是穿越時空給了另一個人,所以博子釋懷了,能在雪地裡掙脫厚重的枷鎖。影片裡的每一個人都繼續他們的生活,並且更輕鬆快樂了。

關於戀情——“他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

本片選取了大量的細節來表達此主題,無論是博子對男藤井樹的長久懷念,還是少年藤井樹之間的朦朧情愫,抑或博子和秋葉之間相互扶持的感情,這些情感的營造和流露需要大量生活化的細節營造,而其中最成功的,最讓人感懷的莫過於那段青春時光少年男女間的情感。

關於中學時代,導演的敘事選取了諸如點名、值日、圖書室、班委選舉、試卷這樣瑣碎而真實的小細節,看似尋常不經意,實則導演煞費苦心,一是這些正是中學時代最真實的代表,二是正是這些日常細節讓兩個同名的少年之間慢慢產生情感,整個敘事顯得自然而溫暖。

特別是兩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女藤井樹聽聞男藤井樹轉學走後,她的失落和傷心都以砸碎花瓶來表達了。年少時的男藤井樹不擅長表達,女孩又何嘗不是。另一個是女藤井樹翻轉借書卡後看見素描時,那種驚訝、害羞、感動、不知所措的表情。年華走失的愛,少年時被封藏的到若干年後重新被開啟,女孩肖畫素描是遲來的告白,這樣含蓄而溫情的表達能讓人心懷感動。

導演在傳達一種宿命一種巧合:如果沒有博子念念不忘的探尋,女藤井樹永遠也不會了解少年的心思,而能把那份年華里遺失的告白送到才是讓男藤井樹真正安心吧。以情動人的主題永遠是最打動人心的主題。

二、然後是敘事結構。

不得不感嘆導演敘事結構安排的精當,讓情節能從容不迫地層層展開。巖井導演良好的邏輯性和作家的文學性得以彰顯。無論是少年少女之間欲說還羞的朦朧暗戀,還是博子與秋葉之間兜兜轉轉的患難之情,這樣的題材已在各類影片氾濫,而本片卻能運用巧妙精良的敘事結構,鋪墊了層層懸念,然後所有的美好抽絲剝繭而出,把這個主題表達的那麼深刻,讓人滿懷感動。

“就是因為收不到所以才寄的,因為我是寄到天國的”

懷念故人的葬禮為切入點,以一封封信為線索、為敘事轉場。用信來連線彼此,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這樣彰顯了一種傳統的美學觀念。而這兩個時空的連線點就是男藤井樹,相同的名字,回憶裡的少年,使兩條線索能無縫對接,敘事絲毫不顯混亂。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有心見面,博子和女藤井樹也很戲劇性地錯過。其實,這樣的敘事安排更巧妙,如果兩人見面了,少了通訊溝通的含蓄美,同時劇情上也會有更多不必要的贅述。

而鋪墊上,除了通訊錄上的相同名字、借書卡背後的素描這些經典鋪墊,還有一個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女藤井樹在醫院看病時,往昔的記憶全部接踵而來,閃回了藤井樹的臉。導演很聰明的引導了這段記憶,即女藤井樹生病了,而她父親死於肺炎,而從後面的劇情我們可以得知,正是她父親死的那年,她和男藤井樹有密切的交集,男藤井樹敲門時欲說還羞的告白,最終因為不回時宜而沒有開口。

按照很多電影的敘事模式,若有回憶劇情,就會持續很久,直到把這個故事講完整講清楚。然而,女藤井樹的回憶卻是斷斷續續的。在這裡,導演用意有三點,一是劇情需要:逐步回憶,能讓女藤井樹有個心理過度,慢慢拋開對記憶裡藤井樹的誤解,牽引出女藤井內心的柔軟和感動,明白年華流逝後,青春歲月的美好,也就是導演的訴求之一。二是主題要求:無論怎樣,現在還活著的人才是主體,他們的生活狀況心裡世界才是導演所更想挖掘和表達的。三是受眾心理:觀眾需要一層層明白瞭解少年之間感情是如何產生的,這需要一個遞進的心裡接受和心理認同。

影片的敘事節奏一直是略顯緩慢的,各種或低沉或悠揚的音樂也是錦上添花。想特別說明的是,影片的高潮安排的很是巧妙,運用了平行蒙太奇,女藤井樹在醫院裡,博子在雪山上,前者是生命的延續,後者新生活的抉擇。“你好嗎?——我很好。”當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訴求呈雙倍展現時,給觀眾的衝擊無疑是相當巨大的。那種美好的、樂觀的情緒會充滿胸腔。

三、最後是鏡頭語言

《情書》的鏡頭之美是有目共睹的,鏡頭蒙太奇之經典也是廣為流傳的。只需初看時觀眾就會察覺與驚豔這種鏡頭語言美,但美在哪裡卻是需要反覆揣摩與細心留意的。

色彩之美,女藤井樹開始回憶中學時光的第一幕,一個向後拉的鏡頭,畫面由窗外的雪變成飄飛的粉色櫻花,由藍白的冷色調轉換成微黃的暖色調。再比如身著橘色毛衣的博子在雪山裡,橘色和青色是對比色,視覺衝擊力最強。

構圖上,則隨處可見,譬如簡單的一個博子和秋葉乘火車上山的鏡頭,拉出來後火車的全景,它是從左下角開往右上角,呈具有延伸感的對角線構圖;再比如最後的那個圖書室窗簾的鏡頭,溫和的陽光,飄飛的櫻花瓣,左邊的窗簾一直是在畫面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也就是說保持在視覺停留上最舒服的位置,不突兀;同時對角線的鏡頭視線使空間不顯閉塞。

鏡頭蒙太奇運用之美,筆者認為有兩個值得詳談。

一個是女藤井樹聽聞後男藤井樹世後離開學校的那個轉場,鏡頭緩慢的拉過厚厚的牆壁,女藤井樹騎自行車騎出大景深的.畫面,然後就直接組接博子和秋葉準備上山的畫面。配合著低沉的提琴,那種故作平淡下不能言說的隱傷很是讓人心裡一痛。

而另一組鏡頭組接地十分有趣,耐人尋味。一面是她在學校得知藤井樹離世後騎自行車下斜坡,一面接的是她在雪地裡滑雪時看見的被凍住的蜻蜓。初看時不懂,只當是為後面的敘事做鋪墊。後來才慢慢品味出,那種美好逝後遺憾的心境是一樣的。片中沒有任何一個關於女藤井樹聽聞這個訊息後的表情特寫,但那種悲傷的表情應是和看見雪地裡蜻蜓是一樣的。看懂了這一層,巖井導演所擅長的鏡頭含蓄之美,讓筆者拍案叫絕。

其實《情書》裡的可圈可點之處遠比我論述的要多得多,還有臺詞、音樂、角色演技等我沒涉及的地方。所以,它會被奉為經典、歷久不衰。

無論怎樣,一部好的電影能讓觀眾在觀影時完全被吸引,在謝幕後讓人長久的回味。從第一封信滿是絕望感,到後來越來越溫情,如同由冬到春,樹的生長、希望的萌芽。《情書》成功地做到了讓人念念不忘。

“我的愛已隨那南風遠”

哀而不傷,雖有遺憾,但也圓滿。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8

有些電影註定是適合一個人看的,就像詩一樣。

《情書》就是。之前憑著篇名臆想無非是鴻雁傳情之類的故事,俗套而已。不過又一次證明,臆想是很容易出錯的。

居然是兩個女人間的通訊。連線彼此的是一個叫藤井樹的男人。那麼情書也就不是通常意義上情侶間的通訊了,而是承載了人的深情的信件。

幾乎所有打動人心的關於愛情的電影都有那麼多巧合。博子的愛人藤井樹死於兩年前的登山中,即使是身邊秋場的默默等待依舊喚不起她對新生活的轉向。給天堂的他寫信居然有了迴音。引起了另一個人,與他同名同姓的藤井樹小姐。

其實並不是每一個女生都像藤井樹小姐那樣對愛情後知後覺。關於兩位藤井故事的那些畫面,相信一定勾起了許多人對於那些青澀年華的回憶,尤其是那些有故事的人。想到了國中時暗戀一個男生的心情。期待他的單車駛過,渴望又害怕與他的交談,利用職務之便(課代表)公然欣賞他的鋼筆字……終於沒有說出口,折的千紙鶴也付之一炬,那些心情卻難以忘懷。很像藤井樹對於自己喜歡女孩的表達。

其實,《情書》的主題絕不僅僅只是愛情這麼簡單,生與死的問題才是它的主要探討。死者已逝,很多人早已忘記,需要假裝悲傷,而有些人卻難以忘卻,難以走出。

整部電影在雪的場景和舒緩的音樂中徐徐展開,圖書館的那段最讓人心馳,也許,勇於和過去告別,面向新的生活,珍惜當下,抓住稍稍即逝的機緣,對身邊的人多些寬容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很美的一部電影!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9

昨天去看了新上映的老電影《情書》,有些許感想,那就隨便寫點吧。

博子去參加已逝的未婚夫藤井樹的二週年悼念祭奠,在他的小屋裡偶然發現了之前的中學紀念冊,看到了“藤井樹”的聯絡地址,本來不抱希望的寄了一封信過去,卻不曾想居然收到了回信,落款也是”藤井樹“的名字。與現男友秋葉茂歷經周折,終於搞懂這個”藤井樹“是與自己未婚夫同名同姓的國中同班女同學。藤井樹(女)通過書信向博子展示了自己封存腦海深處關於藤井樹(男)的美好記憶,也讓博子瞭解了自己未婚夫過往不為人所知的一面。

片中博子專程到小樽市想要見一見藤井樹(女),導演設計了一個非常巧妙的鏡頭,在喧鬧的路口,博子輕聲呼喚了一句“藤井小姐”,已經騎車駛過的女樹停下轉身回頭,此時鏡頭固定幾秒,在我以為她們就此相見時,鏡頭切到全景,人潮撲擁過來,將博子淹沒。藤井樹(女)沒有看見博子,博子卻清楚地看到了與自己相貌相似的藤井樹(女),從而得知了藤井樹(男)選擇自己的真正原因:自己最開始被藤井樹(男)告白是因為被當成了藤井樹(女)的替身。

一開始,她是怨恨的,也就有了不願意再上山面對藤井樹(男)一幕,但在現男友秋葉茂的鼓勵下,她衝著埋葬著藤井樹(男)的遠山一遍一遍撕心裂肺地大喊“你好嗎?我很好!”時,她已經放下了這段忘不掉的過去。

秋葉茂真的是能人所不能的男友典範:

他知道博子一緊張就會用關西腔說話;

他對博子說一起去掃墓:去拜託藤井,希望能讓我與你結婚,他自由了,你也自由了;

他很能忍耐,忍受博子對前男友的念念不忘,一直引導她慢慢走出這段陰影;

他溫柔但又果斷,溫柔尊重博子的感情歷史,果斷打碎她對過去的自我麻醉;

生者,無法同故人競爭,因為留存的都是美好,未來卻不可能都是彩虹。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0

愛情是每個人所向往和憧憬的,愛是即使最後沒有相伴一生,你也因為我出現過而擁有了更美好的人生。最近有一部經典電影《情書》即將在5月20號這一天上映,5月20號是情人眼裡的情人節,而520也是網路流行語我愛你的意思。《情書》由巖井俊二執導,講述了渡邊博子給去世的前未婚夫藤井樹寄出一封本應該沒有迴應的書信,卻意外收到一位署名為“藤井樹”的女孩回信,在二人的書信往來中,女孩藤井樹逐漸發現,與她同名同姓的少年藤井樹曾對自己暗藏一腔柔情,而渡邊博子也在過程中與過往感情和解告別的故事傳說。

《情書》是最經典的愛情電影之一,而這部電影的重新上映更是喚起了影迷們的青春記憶,這部電影以一封寄出的情書開啟了兩段美好而刻骨銘心的愛戀故事傳說,電影中最讓記憶深刻的一句臺詞便是渡邊博子向雪山裡吶喊的“你好嗎”,當你觀看《情書》這部電影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青蔥時光裡最初的悸動與美好值得所有新老觀眾的體會和追憶。

電影《情書》裡的男主一直暗戀著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女生,也讓我們看到了在學生時代對愛情的懵懂與青澀,電影中我們並沒有看到有告白的臺詞,但是卻讓我們看到了鏡頭細膩的語言,不管是放學後在校園車棚製造的“偶遇”,還是藏在借書卡背後多年的素描畫像,那份未曾說出口的愛戀讓人觸動,少年的欲言又止令人心動,青春期尾巴上遲鈍而純粹的暗戀,就像是心裡埋了顆種子,一開始毫無自知,直到某天發了芽,一點一點破土而出。

或許《情書》這部電影能讓我們如此記憶深刻,是因為電影中的情節故事傳說也讓我們回憶起了在校園那段時間的暗戀情愫吧,青春期的我們對愛情是憧憬與嚮往的,卻因為對愛情懵懂和青澀而不敢出口,把暗戀情愫深深的埋在心中,多年後回憶起來便是心靈的觸動。而觀看這部電影中,最打動我的便是兩位女生對感情的放下與釋懷,我們總會在對的時間裡遇到對的人,在錯誤的時間裡選擇錯了人,而不管對與錯,我們都要感激我們所經歷的,所選擇的,拿得起放得下或許是我們每個在感情當中都要學會的。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1

看完電影《情書》,那種曾經單純的日子啊,一去不復返了。就是很簡單的願意和一個人在一起,一起做很多事,多年以後才發現自己的那種感覺叫喜歡。自己能細細記起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甚至他的每一個神情。遙不可及的夢,在錯過後才發現,這個夢是兩個人的夢,他曾喜歡她,她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幾步,但她的心裡是幸福的,不是嗎?

《情書》和《初戀這件小事》有相同之處,可我還是覺得《情書》的倒敘以及書信回憶的創意,對朦朧美好的愛情的蜻蜓點水的描述令人心生美好,意猶未盡,前思後想。不似後者之聒噪。或者說,它們本來就不能相提並論。不過還是都賺足了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年輕人的淚水的感慨。畢竟,對逝去的夢好,人們總是會去留戀的。

躺在病床上的樹小姐想起了他,才知道自己喜歡他的。怎麼會不喜歡他呢?你能記的起點點滴滴,回憶起來那段單純的歲月,臉上還是幸福的模樣呢。愛情,可貴的是,彼此都願意許下天長地久,即便不在一起心裡也是幸福的。有心便夠了。

博子小姐,當了藤井樹小姐的替代,卻愛上他了。藤井樹愛藤井樹,她們都知道了。

一個幸福的活著,她不憂傷自己失去的,因為曾經擁有。一個放下過去,面對現實,承認愛情。努力接受正在愛自己的人。

我欣賞她們的坦然和知足,欣賞又留戀,那種朦朧而美好,單純而執著的感情。

而現在的我,在紅塵裡十足的可悲,庸俗的很呢!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2

渡邊博子站在高山平地上,四周群山圍繞,到處白雪茫茫,銀裝素裹,她面向那座與天幕相接的高山,大聲呼喊:--你好嗎?

影片就以這樣的畫面開始了,故事情節很簡單,通過渡邊博子與藤井樹(女)的來信來剖露中學時代那個藤井樹(男)的情感故事,藤井樹對自已的暗戀隱蔽很深,他沒表達。或許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但對方卻沒感覺出來,這些零碎的情感通過鏡頭與場境的轉換娓娓道來,讓你感受那個因登山事故而亡的藤井樹與已同名同姓的同班女生的情感片斷,細膩地向觀眾道出人內心深處的東西,初戀,是美的,不管有沒有遺憾,這是青少年邁向成長的第一個理程碑,是與自已內心掙扎的源頭,也是以後婚姻生活的藍本,電影以藤井樹(男)現在的未婚妻渡邊博子與他初戀的物件的來信去追憶這位亡人,在雪花飄落,茫茫的雪國世界裡,情書就這樣展開了敘述。

從這部影片讓我感受到,人所追求的是至真至善的情感,我想導演是想通過這個簡單的故事刻意地去營造這個愛的氛圍,因為想表達純潔,故用了雪景,或許是一種寓意,這只是我的見解,人類的情感在這部影片子裡單純,真切,與之相對比,真實的人類情感要複雜多了,這種描述手法是人類對美好情愫無限的嚮往。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屬於自已的情書,物件或許並不是如今的妻子或丈夫,但在幼年的情感生活裡,因為第一次對異性產生好感,會藏在心裡,在忙碌的生活中,在現實的世界裡,或許你我都不會再記得當年那份淡淡的愛,但它永藏心底,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下,會變成最美好的回憶,

不管渡邊博子如何思憶藤井君,但他已成了過去,將來只有陪伴在自已身邊的秋葉,對於已經死去的人,最好是忘記吧!即使很難,也要繼續向前行。藤井樹(女)雖然在藤井君去世後才知道自已竟是對方的初戀物件,這是一份禮物,值得一個女人一生去珍藏,因為我記得錢鍾書的話:"讚美一個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愛上她"!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3

520是早期來源於網路上流行語,是一個有關於情人的節日,而在這一個美好的日子裡國內迎來了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著作《情書》。此次重映,導演巖井俊二親寫中文“你好嗎”手寫信問候中國觀眾,引發影迷紛紛以“我很好”迴應以示致敬。5月20日,《情書》與觀眾銀幕久別重逢,不容錯過。

觀看了這部經典的愛情著作後,深有體會,有的時候愛情是美好的,也有的時候愛情是一種痛苦劑。《情書》是日本作家巖井俊二的長篇小說,其小說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展開,通過兩個女子書信的交流,以舒緩的筆調細緻的展現了兩段可貴的愛情。故事主要是圍繞一封信來所展開的話題,當博子小姐從山上走回了墓園,這是她未婚夫藤井樹去世兩週年,于山難。這個開頭,已成悲劇。然而樹小姐其實一直在羞澀地愛著他,樹先生也不懂得表白,他用一些看似無理和怪異的行為來引起她的注意,而女孩兒就這麼一直苦惱著,煩著他,疏離著他,直到男孩兒轉學離開。

電影全片沒有一句告白,卻能將暗戀的故事表現的淋淋盡致:這才是我最為敬佩的地方。正如故事中的少年藤井樹一樣,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曾有過一段暗戀故事,“暗戀”裡的心酸與美好、小心翼翼與隱晦剋制,都能在電影《情書》中找到影子。無論是少年倚在灑滿陽光的窗邊低頭看書,放學後在校園車棚製造的“偶遇”,還是藏在借書卡背後多年的素描畫像,那份未曾說出口的愛戀詩意而美好,少年的欲言又止令人心動。有觀眾甚至稱讚這是一部“無論何時都會流下熱淚的電影”,可見影片對“暗戀”的極致刻畫動人至深。

作為最經典的愛情電影之一,始終是亞洲最高分愛情電影。《情書》以唯美清新的風格,溫馨而又浪漫的鏡頭語言、雋永淡雅的配樂、含蓄內斂的情感,更多的讓這部電影成為美學標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面前卻不敢跟你表白。暗戀其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或許你我之間並不缺少什麼,更多的是缺少心中那一份勇氣,因為有你,世界變得美麗;因為有你,生活有了意義。但有的時候愛情也會留下更多的遺憾才最為致命的。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4

《情書》是1995年日本上映的純愛電影,在1998年引進國內。當時看完《情書》後,被電影唯一一封能算得上情書的信一直感動著,簡單的二句話卻藏著無盡的思念。“你好嗎?”“我很好!”。

博子是電影中逝世的男主藤井樹的未婚妻,藤井樹二年前在一山坡上意外死亡。二年來,博子懷著對藤井樹的無比思念與傷痛中度過,於是寄出了一封到“天國”的情書,結果居然收到了回信,回信的是與博子未婚夫同名的女孩子,以前也是同班同學。隨著頻繁的信件來往,博子也知道了自己未婚夫以前的暗戀故事。相信大家看電影的時候也會跟我一樣,會有些迷惑,就是切換場景的時候,二個一模一樣的女孩子,突然在不同的地方書寫著信件,慢慢的往後看,才明白過來。

博子與藤井樹(女)是二個長的一模一樣的女孩子,藤井樹(男)以前跟藤井樹(女)是同班同學,並而且暗戀著藤井樹(女)。在電影的回憶中,我們能看到男主為了接近藤井樹(女),等待二個多小時的畫面;在路上騎著自行車捉弄藤井樹(女),給其戴頭套;在借書卡的背面,偷偷畫上藤井樹(女)的畫像等等。看著回憶中的畫面,讓人覺得搞笑而傷感。搞笑的是電影裡滑稽的鏡頭跟男主的有些“幼稚”的做法,傷感的是這何嘗不是很多人在羞澀的年紀不懂的表達自己愛戀的一種行為呢?只能通過一些“小動作”引起對方的注意或者只為了更接近對方一些。這種無法表達出口,單純的暗戀,沒有經歷過的人又怎麼會懂得呢?

看完電影,或許有人覺得博子很可憐,覺得博子只是藤井樹(女)的替代品。只是因為長的像,才得到男主的一見鍾情,我只想說這只是表面看到的一層吧。另一方面的說,博子也是幸運的,博子遇到男主,愛上了男主,如果不是男主的逝世,有機會結婚的,可以一生一世一起的。試問,如果你遇見一個跟你暗戀的人長的一模一樣的人,你會喜歡,會想著去接近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而且相處過程中,已經打算結婚了,這能不算幸福嗎?還是隻在糾結,博子只是藤井樹(女)的替代品,那麼,請問愛情究竟是什麼?什麼樣的愛情是幸福的呢?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5

可遇與可求之間,只在太過年少的時地看來,才彷彿隔著滄海桑田。

偏偏又是年少,才會為一束日光、一盞窗臺、一級臺階的微涼而哽咽。

誰又能想到,這哽咽竟能這樣頑強地蹣跚過歲月,恍恍惚惚,清濁相間,一點一點鑿穿世間最頑冥的時間之石。

直至透亮透亮,凝成哀而不傷的漬。

生命正因此不輕不重、卻獨一無二的痕,在陽光下閃耀著生生不息又遙不可及的希冀。

許多人看《情書》,許多人寫《情書》,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梳理著年少,回味著愛的博大與徒勞。也許只有到了可以追憶的時候,愛才稱其為愛。它永恆、它不朽,因為它深植記憶。它可以分享、可以遺忘,卻無法互相替代。無法爭搶,無法偷竊,無法模擬,因而具有天然的神聖性。

《情書》日本式的優雅與委婉常常給人一種震懾的美,日本電影人精微的創作力和感受性,使得他們的作品在模仿之外,更具有獨立的詩性追求。“尋找世界上的另一個我”是世界電影中一個經典的主題,新銳導演們總是能夠敏感地捕捉這種映象中的自識,從而通過膠片——這一特殊的情感載體,細密地、委婉地傳達對於生命的詩意追問。無常、宿命、極端美學常常是日本電影中最為鮮明的基調,然而《情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並沒有過多地展現這種淋漓的殘酷之美,而是將“悲哀即美”的日本式美學觀念詮釋得精準到位。

渡邊博子因為強烈的思念而去尋找死去戀人青年時代的記憶,導演給予她的鏡頭色調總是暗暗的,與女藤井樹的溫暖色調對比,悲憫之心躍然顯現。從影片一開始的雪中祭奠,到渡邊博子壓抑、內斂的臉部特寫,整個故事都籠罩著死亡的陰影。

死亡不是遺忘,而是未知,是無助,是傷痛。渡邊博子靜靜地躺在浩瀚的雪地中凝住呼吸,她試圖通過這種親近死亡的方式緩解兩年以來的強大孤獨感,試圖走出這段無果的愛情企盼。深情的女子,像沉默的雪,綿延浩瀚。在她的眼神中,投影的不僅僅是她無措的命運感,更有她企盼能夠互通情感的對話世界。情書,是最為古典的傳情方式。它不需要直面,不需要聲音。它承載著等待、承載著希望。它是自我敘述,也是自我認識。(情書)中微妙的感覺就像是在開啟一封沉封已久的情書,以往的那種淡淡的溫情依然點滴在心頭,懵懂的年齡,模糊的記憶,交織的錯覺,似乎掩蓋了心中那份埋藏已久的真摯情感。居住在神戶的渡邊博子,來到了因山崩而意外死去的未婚夫的墓前拜祭,結束了3年的拜祭後,博子便來到了未婚夫的居所拜訪,在不經意間博子發現了未婚夫藤井上學時所留下的紀念冊,因為依然還懷著對藤井的思念,所以博子開始往紀念冊所記載的藤井居住的地方寄信,但另人沒想到的是居然收到了回信,迷團重重,博子提著懸掛的心開始了調查,最後才知道原來在那裡住著一位與自己長的極為相似的女人,並且與藤井有著一模一樣的名字,博子這才意識到藤井真正愛她的原因。一封看似沒有著落的信,卻牽扯出了兩段真摯的情感,一邊是對他無法捨棄的思念,一邊是他埋藏在心中對她的暗戀,這種有些莫名其妙的三角關係被一根無形的線拉扯到了一起,那種惟妙惟肖的情感,叫人無法不被動容。純純的愛,強烈的愛,隱藏的愛,真摯的愛,這部電影就是一封包含了無數愛的情書。影片將拍攝的地點設定在了日本北海道的小樽,隨著這部電影的放映,小樽已經成為每個人心中所向往的聖潔之地,純白的大雪覆蓋在大地上,看上去是那樣的純淨與美好,讓人覺得那兒就是愛的發源地。這也是一部現實與回憶交替出現的影片,只是刻畫的沒那麼強烈,顯得很自然,也可以說是一部帶點懸疑色彩的電影,在人們都覺得納悶之時,隨著情節一步步的展開,真相的揭曉,隨之而來的動人氣息,席捲了每個人的心,影片在整體上給人一種優美清麗的氣息,在婉約之中又不失溫情,看過之後讓人覺得回味無窮。影片總體上可分為兩部分,過去與現在。過去:藤井樹,到.......到,隨著兩人一致的回答,也就意味著命運已經悄悄地將兩人的情感聯絡到了一起,但在那段兩人相處的歲月中給他們各自留下的印象卻截然不同,對於樹來說,那段時光並不好受,甚至覺得歲月就是在痛苦中慢慢流逝的,只因一個原因,因為班上有個與他同名同性的男生,就因為這樣所以她常常被人誤會,嘲諷,戲弄,侮辱,讓她經受了很大的壓力。比如兩人一起值日,同學在紙上寫下藤愛藤的字樣,藤井偷拿她的考試卷,與他一同在圖書館工作,他幾乎在每本書的書籤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這對於她來說是種無形的折磨,在她的記憶中對他的感覺就一字:怪。但他對她的感情卻從這裡開始,已經埋下了深深地伏筆,而她對他的印象一直到父親的去世才有了轉變,藤井到她家來看往她,並遞給了她一本書,叫她幫他還,她也很欣然的接受了,後來她到學校後,才得知他已經轉學了,但是有同學居然在他的桌上擺了盆菊花,樹立刻將花盆狠狠地摔在地上,那一刻同學都驚呆了,伴隨著那花盆的破碎,也許他們那種朦朧的愛剛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現在:博子對他一往情深,一直到他去世,得知真相後,才逐漸的明白,也許自己也只不過是單相思而已,她不甘心,不願相信,這突如其來的現實讓她無法接受,她開始調查,一直到樹將她與藤井的那段已經略顯模糊的記憶在信中敘述給她時,她才明白,才真正的放下心中的包袱,才得以去迎接屬於自己的幸福,影片中有一段讓我很感動,博子站在雪地裡,望著那座遙遠的藤井遇難的大山,歇斯底里的哭喊著:"你好嗎?我很好!你還好嗎?我很好"觀眾們的心也伴隨著這強烈的思念被徹底的撕裂了,我大致還記得博子寫的最後一封信中所說的話:我認為藤井在借書卡中所寫下的名字並不是他自己,而是指的你,我把這些信還給你,因為這些是屬於你對藤井的回憶,我沒有權利擁有。"這一刻也許她真的放下了那段揮之不去的思念。而另一邊當樹得知藤井的死後,肺炎突發,躺在醫院,淚水從眼角流出,口中不停的喊倒:你還好嗎?。與博子重複著一樣的話,讓人感動到不能言語。一直到最後同校學妹,再拿那本書的書籤給她看時,看到背後的畫像,她才恍然大悟,慧心一笑,那種初戀時青澀,害羞的模樣,從她幸福的臉上甜蜜的流露了出來。這是一部無可挑剔的影片,從劇情,配樂,演員,背景。都很完美的融入到了這部影片中,特別是背景音樂,更加讓人體會到了影片悽美與婉約,女主角的扮演者中山美穂也表現的相當的出色,一人分飾兩角,表演的很自然動人,其實不用多說,這些元素都已經在無數個電影節上獲得了肯定。這並非是一封簡單而寄託著思念的情書,而是一封寄到了每個人心中的情書,在每個人的一生之中都有暗戀與被暗戀的日子,也有無法割捨思念的時光,看完後每個人都會有得到共鳴的喜悅之情,生命中那一分最真摯的情感的來源也許就是初戀時懵懂的你和我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6

1995年,巖井俊二 推出了他的劇場電影處女作《情書》,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首先在日本國內引起了空前的轟動,而影響很快就波及到整個東南亞甚至歐美。現在,這部美麗動人的《情書》不但為眾多亞洲影迷所喜愛,更是被眾多影評人視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很久以前就看過《情書》那個時候還不能完全看懂,但我能隱約的感覺到其中的情感,它是那麼的細膩,如同女人的思維,記錄著心理的微小變化,隨這年齡的增長,我能從很多的方面入手再回頭重溫那種難得的記憶。

影片一開始就以優美的構圖唯美而靜謐的畫面開始,一個年輕的女子躺在雪地上似有所思,短短的幾秒鐘的鏡頭像是持續了幾個世紀,猶如陷入了深深的回憶,“堅強”的站起來,仰望天穹,是難以言表的沉浸,還是一種難以說清的感傷。在接下的敘述當中給出了故事的原因:渡邊.博子的男朋友遠去了天國,她陷入的是悲痛和失落,只有將她那份真摯的感情埋於心中。導演巖井俊二從細緻入微的情節中表達出,她在—家中看到的畢業紀念冊,看到了她最愛的人滕井樹的名字,懷念的她偷偷的把名字記了下來,寫在了手臂上,如此微妙的細節卻有一番尋味,接著寫入的是同她長得一樣的人-藤井樹(女),兩個毫不相識的人通過一封信件有了聯絡,一段真摯唯美的感情之詩就這樣鋪開了!開頭的敘述讓頭一次看到這部片子的我不知所云,但是往後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耐人尋味。雖然貫穿整個故事的書信都是兩個女孩之間對另一個男孩回憶的點點滴滴,但正是這點點滴滴的回憶,讓一直潛伏和深藏的情感被小心翼翼地抽絲和剝離出來。回憶是歲月的書籤,回憶是成長的印跡,回憶是情感的累積,誰的青春沒有回憶呢?明明知道那是一封寄不出去的信件,但是還是執意把它寄了出去,如同心中久藏的一股未曾釋放的情感,寄出一封無人接收的信件,讓信件寄託著那份憂思安然的釋放。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對他的鏡頭語言沒有多大讓我驚訝的地方,可能是因為這麼優雅的情節沒有必要用什麼特殊的鏡頭特技,但是畫面的構圖卻是那麼的講究,那麼的富有詩意,讓我沒有辦法不服氣攝影師唯美的構圖法則,讓這個感情細膩的影片更加上幾分光彩,記得好朋友說過 ,現在已經很少能夠看到像這張影片中表現出的那種乾淨和舒服了。世間的愛情總在呈現兩種可能性,得到和失去。得到的時候教會我們珍惜,失去的時候又我們懂得回憶。光陰似水流年,嗟嘆,哀婉,無力迴天,唯有回憶才能教我們振作下去。

影片一開始,大雪漫天而下,房屋錯落,白色的山間,白色的彎曲小道,白色隨風起舞的窗簾,白色的試卷,這麼多白色的印象,也許就是它的情感基調吧,就像少年聖潔水晶的愛情,永遠的純潔清純。一個初入青春門檻初戀的故事,或者準確地說,應該是暗戀吧,哪一個少年不曾有過那甜蜜又苦澀的經歷呢?

少年的藤井樹(男)似乎總是與女孩藤井樹作對,圖書館的工作從不幫忙,古怪的他老是借閱一些被人遺忘的書籍,可以最先在借書卡上寫下名字。男孩藤井樹會是想等女孩藤井樹一頁頁翻過,終於找到那張卡片再發現他對她的愛戀嗎? 我想少年的戀情最開始大都是以和心愛的人搞惡作劇開始的,藉以吸引她的目光。 從而引起對方注意建立聯絡吧,就像他騎車衝下山坡將口袋套在她的頭上那樣。傻傻的男孩。還有,英文考試卷發錯了,女孩在車棚裡等待著男孩出現交換試卷。然而男孩直到華燈初上才姍姍來遲,偌大的車棚只剩下了兩個人。在女孩費力搖動自行車踏板發出的微弱燈光下,男孩不緊不慢的對比這兩份試卷,喃喃的自語:"原來break的過去式是broke啊!"他有些幸災樂禍的毫不理會女孩的焦急和催促,因為他享受與她在一起的時光,這美妙的獨處...... !

在這部影片中表現出的不僅僅是那種久遠的回憶。在這部影片中表現初戀的單純唯美,可以說到了極致,千百迴轉的思緒在心頭流轉,可以不表白,但定會在蛛絲馬跡中展露無遺,是這般的美好.甜蜜,就算是長大.年逾花甲之時回首這段往事,那段時光也定會激流回蕩,難以平靜。還有一處讓我感慨,國中時代的藤井樹看到在雪地中溜的時候見到了一個蜻蜓葬在雪中,黯然神傷 ,這讓我想起了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感時花濺淚,女子的獨特情感一下子就表現了出來,我想只有心中有愛才能表現出愛!有那種淡淡的友情表達,故事的結尾,尾老頭輕輕的唱起了藤井樹死前唱的最後那首歌,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人不在了 但是歌還依然存在。 最後,博子和秋場爬到山上,博子對著白雪皚皚的山喊道你好嗎?山迴應著你好嗎,博子又說我很好,山迴應我很好……我很好,這樣的結局很好……

在這部影片中還有重重的親情在裡面,藤井樹去醫院的時候,回憶的那一段讓我記憶猶新阿 ,想起了爸爸的離去, 還有家人的驚慌失措 ,另外讓我深深感動的一幕就是她和爸爸一樣患上了肺炎,爺爺不顧一切的揹著她奔跑於大雪之中,七十六歲的老人為了孫女的安危奮不顧身。親情被那一瞬間揮灑的淋漓盡致。

故事的結尾,回到現實,學妹們拿著畫著她肖像的借書卡給他看,那一刻,藤井樹的心被感動填得滿滿的,那一刻,激動的她說不出一句話,滿臉的羞澀也代表著幸福。一個男孩的心是如此縝密細膩, 其實有很多事情是不必要講出來的,一個人獨自等待, 一生都不會忘記。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7

看完《情書》這部電影,平靜的內心猶如掉進一顆石頭,泛起了波瀾。一首歌一個故事,一部電影就像一場人生,細細品味電影,又何嘗不是在細數過往的酸甜苦辣。

一部好的電影是經久不衰的,總是會有人回看,而每次觀看都能從電影中體會到不同的感受。《情書》是1995年日本上映的電影了,時隔二十幾年,再一次搬上電影院的螢幕,正是說明了這部電影的經典。我們能從影片中看到博子失去未婚夫,卻一直念念不忘,不能自拔。博子的愛是純粹的,是專一的,是遇見藤井樹以後全身心付出的愛。生活中,又還有多少這樣子的愛情呢。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樹對博子的愛,很多的人都會認為博子只是替代品,藤井樹其實愛的是跟他同名同姓同班的女孩子。(以下為了區分,男主稱藤井樹,女藤井樹稱為啊樹)。其實在這一段感情裡,經歷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藤井樹對初戀的感覺並未親口表達,都是通過回憶中的點點滴滴而呈現出青春期對初戀物件的朦朧感覺,或許是喜歡,或許是愛,但在天國的藤井樹永遠也無法親口表達了,心願在最後卻是實現了,啊樹知道藤井樹曾經喜歡過她。

藤井樹的真實想法已經無從考證,對啊樹的感情也許的真的,也有可能只是看到博子與阿樹長的一模一樣,才一見鍾情,這是現實中很現實的橋段。另一方面影片中既然藤井樹能成為博子的未婚夫,我認為,這也是存在真實感情的,如果愛一個人只愛其樣貌,一段感情肯定不會是長久的,愛一個人,不能說100%的這個人的所有都喜歡,但至少也應該是靈魂契合,相互喜歡,相互尊重的,才能一直走下去。如果只是一廂情願的話,那麼二個人基本很難走上婚姻的殿堂。

經典的電影總是百看不膩,電影映射出的情感,就像人生的路上每走過一步,都能有不同的感受。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經歷,有一百種情感,人生能遇見無數的人,卻難以碰見一個靈魂契合,相互喜歡的人。如果遇見請珍惜,如果沒有遇見又與他(她)走在一起,也請珍惜。因為有些人,或許一個轉身,就再也見不到了,從此只在回憶裡。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8

近期在我們迎來520美好的節日同時,我們也迎來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著作《情書》,可以說在2021年這部電影是最為經典的愛情電影之一了。

觀看了《情書》電影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有的時候愛情也是一把雙刃劍,暗戀並不是美好的,應為只會讓你承受更多的痛苦之情。電影《情書》改編自同名小說,以一封沒有寄出的情書為引,開啟了兩段唯美刻骨的愛情故事。故事開頭,博子小姐從山上走回了墓園,這是她未婚夫藤井樹去世兩週年,而博子小姐在藤井家中和他的媽媽談起往事,悄悄記下了畢業名冊藤井樹下方未搬家前的地址。她誤以為這個地址已經不復存在,心中想著天國的博子小姐往這個地址寄了一封信。而接下來的劇情圍繞這一封信所開展的話題,為後者的劇情提前做好了鋪墊,這就給觀眾們留下美好的開頭了。同時也是由巖井俊二執導,中山美穗、豐川悅司、酒井美紀、柏原崇主演的人生必看愛情電影《情書》今日官宣定檔5月20日,全國院線浪漫重現。定檔海報以影片女主角“渡邊博子”(中山美穗 飾)雪中仰望天空的場景再現經典,喚起影迷們青春記憶裡的那一封“情書”。

劇中最為經典的還是開頭那一句“你好嗎?我很好。可以看出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呈現出更多的不捨之情,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臺詞,經過歲月洗禮,聲音依然在群山和記憶裡清晰嘹亮。看到這裡心中難免有些感想,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面前,卻沒有勇氣跟你表白。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自己的野心沒有完成,而是一份暗戀之情,人為什麼會流淚,因為是眼睛代替了嘴巴說出的悲傷。

想起片中那一處很令人感慨的小細節:少年藤井總喜歡借閱許多罕有人愛看的書籍,在借書卡上樂此不疲地寫上自己的名字“藤井樹”,木訥又可愛的少女樹覺得“那真是一種怪癖”,多年後博子寄給女孩樹信中的一席話“我覺得,他在借書卡上所寫的藤井樹,是你的名字。影片中的每個情節段落,每個細節都相當準確地組織在影片韓而不露的意義結構中,幾乎達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影評 篇19

《情書》 這部日本電影給我們的感覺很直接,也很純真,一本書,兩個愛情故事,三個人的感情歸宿,用回憶的方式,紀念著沉甸甸的愛,就好像一封寄往天堂的書信一樣,一去不復返,只因為愛一個字。

這部電影是一個年輕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第一部影片,他以詩意般的敘事方式表達少年的初戀,給我們帶來了很強烈的唯美視覺。這部影片很早之前有上映過,再次觀看,帶來的感受還是不一樣,青澀的年紀,純真的愛情,只因為膽怯卻沒敢開口表白,在男主角逝去之後,為了追尋記憶,不經意間重新開啟。

很多人會覺得這部電影的結局應該不算美好,或許也無法去定義它。一本書,一張卡,一個名字,一幅畫,一句“你好嗎?我很好。”照亮了男主角最青春的年華,給我們精神上的衝擊,是井藤樹的對待愛的執著,也是導演的用苦良心。

影片中有兩個鏡頭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個是少女時期藤井樹在雪地裡滑翔的鏡頭,整個畫面美麗得讓人落下淚來。那是輕柔的、幸福的淚。另一個鏡頭就是電影一開始渡邊博子躺在雪地裡那個鏡頭。短短几秒鐘卻讓人感覺彷彿過了幾個世紀般,是對離去的愛人的無法忘懷?還是對生命的思索?那個鏡頭一直向四周延伸,然後向高空延伸,從高空往下看,整個鏡頭裡只有一片白雪,中間的渡邊博子只成一個黑點。生命是多么微不足道,感情卻可永恆。她只是緊閉雙眼,靜靜地、久久的躺在哪雪地裡。

整部電影運用故事的方式,扣人心絃,倒敘的方式給我們講述一個男生對待愛情的態度,把現在和過去,回憶和現實交叉開展,讓我們看到感動的同時覺得十分的可惜,來自現實與理想中的無奈打擊形成強烈的對比。整部影片讓人看完之後無法忘懷,最後一個鏡頭就好像,一片無聲雪花,穿越過去,把昨日呈現在眼前,卻無法觸控到他的臉頰。

另外人物的感情非常細膩,每一處都是純粹清澈、生命與變化無常的現實,化作紛飛的雪花,他來過,突然消失了,卻永遠不會被遺忘。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以圓滿的結局結尾,就好像人生總是有遺憾,這就是現實與理想中共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