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5篇

校園 閱讀(8.78K)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5篇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

孩子是天真純潔的,孩子的大腦發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遺傳作用外,還與孩子幼兒時期的生活體驗有很大關係。

如果家長不讓孩子認識到做出貢獻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自己成不了家長說的哪種人物,就會有沮喪和自悲感,嚴重影響孩子進取求知的信心。

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下面就從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中,分享一些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1。創造逆境,磨礪孩子的毅力。

不要對孩子嬌生慣養,可以製造些挫折,考驗孩子的毅力。

2。讓孩子從克服小困難開始。

對孩子的要求要嚴,讓孩子克服困難,逐漸加大,而且必須堅持到底,直到有效為止。

3。發揮榜樣的作用,啟發自我鍛鍊。

根據孩子的特點,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傳說,看電影,參加烈士紀念館,閱讀書籍等,讓孩子學習典型人物,啟發自我教育,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2

今天應學校要求,觀看了著名教育專家孫秀梅主講的教育專題節目《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以生動的案例,從家庭教育的細節入手,深入淺出,從淺顯易懂的敘述中,挖掘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完節目,感觸很深。孫老師的講解讓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談談我對這次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講座的感受。

說起孩子,想必每位家長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們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愛。當然,他們也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歡樂。孩子一天天長大,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上幼兒園、國小,他們的變化接二連三地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的角色中不斷學習和提高。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基礎和出發點,是對人一生影響最深的教育。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孫秀梅專家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講座對我來說是一次提升和重塑,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節目一開始,專家孫秀梅提出了一個問題,父母自身的作用是什麼?答案毋庸置疑,努力做孩子的終身導師。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家庭與環境、溝通、引導,將是我今後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我要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平日多與他們交流。聊天就像朋友一樣。 ,有些事情也可以讓孩子多發表意見,大家可以一起討論,這樣孩子就會更加信任父母。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非常重要。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不要只談學習,只看成績。學會尊重和欣賞孩子,發現孩子的進步及時表揚。不要做過度溺愛孩子的保姆式家長,而要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長,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為孩子樹立榜樣。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我無法完成它。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開得燦爛,有的則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別人的花盛開,自己的花未動還愁。我相信花有自己的。細心呵護自己的花兒,看著他慢慢長大,陪著他晒太陽風雨。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本身就是參天大樹。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3

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的心願。這種心願從小處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甚至成為一種文明與進步的代表。遺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願卻很難實現,下面就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麼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五。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調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六。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溫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

七。表揚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讚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他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八。父母衝動的行為會讓孩子性格逆反

父母應該認識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父母應該冷靜處理,不要總和孩子“頂牛”多和孩子溝通,這樣才能逐漸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九。學會寬容和忍讓

寬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能夠寬容和忍讓別人缺點和錯誤的人,確實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便是人世間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寬容更是一種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寬容傷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的時候,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只有不斷地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才能讓仇恨沒有容身之處,寬容不僅需要廣闊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十。遇事允許孩子申辯

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皁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牴觸情緒,為謊,推脫責任埋下惡根,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十一。避免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要

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著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讓孩子將來即使上不了大學,也能夠自食其力。

十二。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長總愛將教育孩子當成風箏,任其高飛,線繩終端不離手心才踏實,而孩子卻願當只小鳥,渴望飛翔,家再溫暖,也總是孩子練飛的首站,而不是他飛翔的天空,不能將其終生關在小天地裡,家長的雙手不是用來使勁孩子手腳的,而應該是用來磨練孩子翅膀的。

十三。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樂學,現在社會上有種怪現象,那就是小小年紀,大多數孩子要學很多門知識,很多家長不去考慮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好象是學的內容越多,孩子就離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去學,有沒有興趣,結果造成浪費金錢,浪費經歷,更浪費孩子天真的快樂時光,所以我希望父母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他們的興趣去點溫加油,讓他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說得好:“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政者手裡,不如說掌握在父母手裡”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讓我們家長與老師。與學校共同合作,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來。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4

孩子是天真純潔的,孩子的大腦發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遺傳作用外,還與孩子幼兒時期的生活體驗有很大關係。如果家長不讓孩子認識到做出貢獻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自己成不了家長說的哪種人物,就會有沮喪和自悲感,嚴重影響孩子進取求知的信心。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下面就從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中,分享一些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一、創造逆境,磨礪孩子的毅力

不要對孩子嬌生慣養,可以製造一些挫折,考驗孩子的毅力。

二、讓孩子從克服小困難開始

對孩子的要求要嚴,讓孩子克服困難,逐漸加大,而且必須堅持到底,直到有效為止。

三、發揮榜樣的作用,啟發自我鍛鍊

根據孩子的特點,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參加烈士紀念館,閱讀書籍等,讓孩子學習典型人物,啟發自我教育,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

四、愛和嚴結合

正確的愛孩子是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礎。父母要恰當的愛孩子,必須將愛和嚴格統一起來。父母在行為品質方面嚴格要求孩子,孩子當然會苦一些,但從長遠來看,這有助於他們培養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過於遷就孩子,可能造成日、他們的任性、依賴性強的性格特點,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實上,孩子將來幸福與否,更受其性格的影響。

五、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過父母、老師、社會的啟發引導,在孩子的內心逐漸形成的一種自覺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規定目標,確定理想,並強加給他們。孩子單純而幼稚,他們常常會因為讀了一篇令其感動不己的文章而想長大了當作家,因參觀了自然博物館而想當科學家,也可能因為遇到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便立志自己長大以後也要當老師。對孩子這些想法不要輕易否定,要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的雄心壯志,隨著年齡的增長,根據不同孩子不同優勢的顯現,再把他們逐步引向適當的方向。

六、注意從日常小事培養

滴水見太陽。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講大道理事不夠的,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5

看了王殿軍的講座,深感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行為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我們都在不斷地學習和完善自己,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覺得環境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因素——親子環境。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怎麼辦?我們常見的問題之一是責罵。比如,父母常說:“你怎麼每次都這麼粗心?”這樣的詞被不分青紅皁白地貼上標籤。如果孩子經常被責罵,他們就會失去自信,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當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時,首先要記住,我們期望他變得更好。教育專家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兒子,剛才發生了什麼事?你很傷心是吧?為什麼會這樣?讓孩子想一想之後,想辦法解決,讓他意識到這樣的行為不好,而不是讓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

父母有一顆平常心。父母的心態直接影響到孩子。心態好的家長,不管孩子考試成績有多差,都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中成長,終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並不意味著放手。我們陪伴我們的孩子,而不是操縱他們。我們教會他們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養成良好的發展意識,讓他們受益終生。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6

剛剛觀看完了《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專題節目的內容,覺得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首先,家長和學校要教會孩子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因為其他失去的東西可以通過努力,或者利用其他手段可以再次獲得,而生命卻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要教會孩子不光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其他人的生命。學校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如增加巡邏次數,人數,加大監控力度,防止校園霸陵,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尊嚴。家長也應該反覆叮囑孩子不可以欺負他人,被人欺負的時候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是請記住她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請給孩子適當的發展空間和自由,不要一味的把父母的意願強加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和老師應該多和孩子做一些心靈層面的溝通,多多瞭解孩子的想法,孩子做錯事情不要一味的指責,這樣會導致孩子下次再做錯了會找各種理由撒謊隱瞞,不敢再說實話。

人生就像是一條高低起伏的河流,孩子是一葉獨木舟,而家長和老師是獨木舟上的兩隻槳。只有兩隻槳目標一致,同時使力,獨木舟才能逆水行舟,奮勇而上;只有一隻槳用力,或者方向目標不一致,獨木舟永遠到達不了想要的高度和位置。家長和老師應該多多溝通,學校可以適當組織家長進校園的活動,讓家長親自參與到學生校園的生活中,實時瞭解孩子的情況,回去後可以根據孩子問題制定適當的家教方案。

情緒不分好壞,只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孩子的情緒是一種很主要的表達方式,家長要善於通過孩子的不同情緒發現他所要表達的主張,引導孩子發洩他的負面情緒,鼓勵孩子積極情緒的自我管理。家長要試著學會“共情”,試著去學著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與尊重。

父母首先是教育者,不要光想著把孩子送進學校就會有人幫助教育,自己就可以當撒手掌櫃。父母們可以認真的想想,孩子對父母的意義和對老師的意義是不同的,他們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未來,我們下半生的指望,可卻僅僅只是老師眾多學生中的一個。老師即便在花費心思,每個孩子也只能分到幾十分之一,可是父母卻可以有百分之百,百分之兩百的心思用在孩子身上,教育出來的效果有很大的差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人生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往往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

老師主要負責孩子的學業和德育教育,家長請把更多的更多的時間放在孩子的性格培養,品德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上。家校共同努力,讓孩子首先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棟樑之才,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7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永遠眷戀且永不停課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師。”正是經過家庭教育,家長把自我崇高的品德、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生活經驗潛移默化地傳授給下一代,並將伴隨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

(一)首先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心體貼陌生人嗎所以,必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歡樂無憂的生活。

(二)及早讓孩子學會自我的事情自我做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漠漠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她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齊吃飯,雖然那個時候她還不能自我吃,可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樣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漠漠自我就學會吃了,並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裡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我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可是隻要他參與就好,如果你總是阻止他幹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幹了。並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他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說自我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等。

(三)多鼓勵誇獎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有時候一句責備的話能讓他難受很長時間。相反多鼓勵鼓勵他會讓孩子幹勁十足。比如孩子幫家長擦桌子了,家長就要使勁的誇一誇孩子,說:你真棒!真勤快!誰也沒有xx懂事。這樣孩子會十分高興,還有可能去之後幫忙拖地了。

(四)找些表現好的小朋友作為孩子的榜樣孩子之間攀比心很重的,當別的孩子做什麼,往往他就做什麼。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不妨試著找些既勤快又懂事的小朋友做個榜樣。比如孩子經常賴床,家長能夠說:小明天沒亮就起床背詩了,人家可厲害了,沒人趕得上他。這樣孩子受到激勵,會精神起來,要和小明比比誰起床早。

(五)營造孩子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有一段時間家裡人看電視看的多點,漠漠也跟著看電視看多了,之後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此刻家裡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漠漠也跟著學會了閱讀,雖然時間堅持不了多久,可是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俗話說,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間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理解。雖然教育專家都不提議孩子那麼小就學唐詩古詞之類的,可是我覺得雖然孩子還不懂,可是多讀點這類的詩詞能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至於兒歌音樂之類的,多讀多聽肯定是有好處的,關鍵是漠漠很喜歡這些,我覺得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8

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要嚴慈相濟,關心爰護,嚴格要求。

對孩子要嚴加要求,不能恣意縱容、放縱,過度溺爰,會使孩子是非不分,而過於嚴格,又不尊重孩子的個性與意志。

所以父母要嚴慈相濟,對孩子的態度是積極肯定和接納的,父母要無條件地愛孩子,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無條件是指時時刻刻給予孩子關懷和溫暖,有條件是指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生命充滿感恩,對生活充滿熱情。

父母愛而有方,嚴而有度,做一位有溫度的家長。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9

今天,我按學校要求收看了由著名教育專家孫秀梅主講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教育專題節目,孫秀梅專家結合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從家庭教育的點滴講起,平鋪直敘中挖掘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完節目我感受頗深,孫老師的講解讓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和更深的理解。下面就此次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講座,我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她們也給我們帶來了數不清的歡樂。孩子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再到幼兒園、國小時期,她們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個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角色裡也是在不停地學習與進步。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孫秀梅專家《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講座,對於我來說是一次提高和重塑,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本期節目的開頭孫秀梅專家就提出一個問題,要思考家長自己的角色是什麼?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努力成為孩子終身的導師。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家庭和環境與溝通、引導將是我今後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要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樹立孩子遠大的理想,平日裡多與孩子親近溝通,聊天就像朋友一樣,有些事情也可以讓孩子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家一起商量,這樣孩子就會更加信賴父母。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過程非常重要,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不要只談論學習、只關注成績。要學會尊重孩子、欣賞孩子,發現孩子進步要及時表揚。不做保姆式的父母,過度地溺愛孩子,而要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導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要言行合一、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工程,說不完,倒不盡,今日我只是簡單地談了下我的收穫和感想,最後我還想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一段話。

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著他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都不會開花,因為他本身就是一棵參天大樹。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0

看了這個視訊,收穫很大。最重要的一點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家庭也是重要的成長環境,發揮著不可替代、無可比擬的作用。

孩子的青春期是在十一、十二歲到十七、十八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容易被情緒腦控制。這個時代的孩子,發洩的空間少了。在我們這個時代,娛樂是和朋友出去挑吃的,回到家面對冰冷的電子產品。他們很孤獨,缺乏玩伴。他們迷路了,因為難得的週末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他們之所以迷茫,是因為他們只知道如何學習,而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感在哪裡。

因此,家庭教育在這一時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利用家庭的凝聚力,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的幸福和溫暖;困難;利用家庭環境的力量,幫助孩子培養韌性,不輕易被壓力壓垮。

關於如何保護家庭環境,目前的家庭問題是家庭冷漠、家庭暴力衝突和家庭大變。第三點,普通家庭是不會遇到的。第一點是家庭的冷漠,父母對孩子的冷漠,放任自流的作風讓孩子長大,讓孩子看似自由,卻得不到呵護,他們對成績等方面漠不關心。第二點是暴力衝突。父母對孩子過度照顧,往往適得其反,因意見不合而產生矛盾。在我看來得了吧,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溝通,少說教。溝通是雙向的。雙方可以像知心朋友一樣毫無保留地表露心聲,而說教則是父母單方面給孩子上的一課。等孩子長大了,他們就已經明白了應該明白的事了。惱人的。

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由我們每一位家長守護!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1

泰戈爾說:“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在當今這個發展迅速、各種新鮮事物多元化的時代,教育是每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不可迴避的問題,家庭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在成為媽媽之後,我也一直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相關的教育理論看了很多,但實踐起來往往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認真觀看了家庭教育公開課《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後,兩位專家深入的分析講解,讓我對家庭教育的本質及內涵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也認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不足和問題,下面談幾點思考和感受,與大家共勉。

一是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的.深遠意義。“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始於壘土”,在人才培養的系統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礎工程,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民族興旺,祖國富強。家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和學校教育的基礎、補充和延伸。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家庭教育將伴隨人的一生,影響人的一生,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家庭教育的好壞與社會息息相通,與國家命運和下一代的健康更是緊密相連。孩子就是一棵大樹,社會教育是大樹的枝葉,學校教育是大樹的樹幹,而家庭教育就是大樹的根基。如果去掉大樹的枝葉大樹還能活,砍掉大樹的一部分樹幹大樹也可能存活,可除掉大樹的根基大樹還能活嗎?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為子女成長成才盡好應盡職責、保駕護航。

二是要不斷增強家庭教育的知識和能力。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正確的家庭教育,如沐春風,浸潤孩子的一生。80後的父母是注重家庭教育覺醒的一代,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再依賴經驗、憑感覺,而是更多的追尋更為科學、更有智慧的方式。通過觀看視訊學習,讓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和認知,對照專家提出的六個觀點,結合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教育,讓我意識到對家庭教育的理解還不夠深入系統、全面透徹,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做的不到的地方。因此,如何將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理論、方法付諸於實踐,如何成為更為優質的父母,如何給予孩子更多更好的家庭教育資源,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去深入思考的問題。父母的愛與責任能給孩子溫暖和健康,成功的父母不一定會有成功的孩子,但孩子的成長一定離不開成功的教育。父母的成長要先於孩子的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是我們能給孩子的最好的教育。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家庭教育並不等同於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如何在這個家庭當中不斷去學習、去成長,只有成為更好的父母,讓言傳身教、家教家風、精神能量等不斷的延續和傳承,才能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孩子。

三是要正確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對父母而言,最好的養育是讓孩子做自己,清楚地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幫助他成長為他自己想要的樣子。中國教育最大的核心問題就是沒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主體,一個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人,我們總是以自己的水準要求孩子,希望他成長為父母希望的樣子。父母要多聽孩子說說關於他自己的事情,如果能真正傾聽孩子的敘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靜下心來,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在他還未有選擇的能力和智慧時,引導他們說出內心真正的渴望,給孩子足夠多的時間去表達,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發現孩子間的不同,並接受孩子的不同之處,幫助他們成長為自己心中的樣子。任何一個生命體的誕生,都是一場充滿奇蹟的旅程,十億分之一的概率,才造就了眼前這個神奇的孩子,他們帶著特有的人格屬性,肩負著不同的使命和責任,降臨這個世界上與你相遇,是為了完善他自己的人格修煉。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不同之處,並接受這些獨特的“不一樣”,發現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每個孩子可能在不同的領域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要讀懂孩子真正的天賦所在,孩子的成長才會少走一些彎路。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完善自我,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接受自己的完美與不完美,讓孩子成為自己,安靜地做自己。我們養育孩子,是為了幫助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引導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教育如水,它能使稜角分明的頑石,漸臻完美;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行,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不斷修“心”,在清明澄澈的心境裡,獲得教育的智慧。願我們都有合適的方式以守護者的姿態,去保護孩子的初心和夢想,幫助孩子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成長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2

作為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你是否有這樣的煩惱?你說東,他往西,你說一句,他有十句在反駁。曾經的小暖男,變的愛激動、亂髮脾氣、多愁善感起來了。作為媽媽的我真的很無力,不知道怎麼去開導,如何去幫他度過這一特殊的成長階段。巧了,正在我為此困惑之時,學校班級群裡釋出了家庭教育專題節目,我趕緊記下時間,等著觀看。

早上9點,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完由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孫秀梅老師主講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專題節目,與其說它是一份觀後感,不如說是一份沉重的檢討書。在沒有看這檔節目以前,我總覺得教育是學校的事,我只要照顧好孩子的生活就夠了,感覺把孩子往學校一放,就萬事大吉了。對孩子的關心真是少的可憐,孫老師說的進門給孩子一個微笑,我更是慚愧,每一次,孩子進門,我問的最多的是作業留了多少,今天打了多少分?從未關心過孩子在學校開不開心,和同學相處的怎麼樣;每次都在他興高采烈講述學校發生的一些在我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時,我總是無情地打斷,殊不知,孩子當時得有多失落。每當孩子寫作業時,我也總是拿著手機在他旁邊刷,孫秀梅老師說:“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大人整天都在刷手機,看電視,那麼拿什麼底氣去要求孩子全神貫注投入學習當中呢。”是啊,曾有這樣一段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最久的老師,培養優秀的孩子與他的天賦,自身努力等方面有關,但也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自律的家長。”今天我是稍稍有些明白了。

孫秀梅老師又用一對兄妹舉例,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各不相同。兄妹兩人家庭條件都很優越,但教育出的孩子卻是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生軌跡。哥哥家父母很樸實,讓孩子朝著自己的夢想自己去努力,自己去爭取,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一點點成了華爾街的佼佼者。而妹妹家的孩子,父母,爺爺,奶奶都怕孩子吃苦,從小嬌生慣養,最終害了孩子的一生,工作找不到,好吃懶做,碌碌無為。

觀看了這一個小時的講座,我真的受益匪淺,知道了孩子的學習離不開家庭教育。

老話說“生而不養,父母之罪,養而不教,父母之禍,教而不善,父母之過。”今天讓我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未來一定以家庭教育為本,做最好的自己,努力成為孩子的伯樂,也願我的孩子是那匹千里馬!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3

今天有幸收看了王坤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孩子從優秀到卓越的五大優勢”為主題,與家長們分享瞭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於父母來說,養育和養育同樣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完講座後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從《覺醒的力量》和《發現的力量》中瞭解到,我們要正確認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不是裝滿筐,而是點亮孩子的心。要喚醒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六觀”:喚醒孩子的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喚醒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抱負;喚醒孩子的財富觀,不懂錢的孩子沒有未來;喚醒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喚醒孩子的愛觀,讓孩子明白底線、倫理和原則;喚醒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多體驗,多感受世界。父母不應該一味地批評孩子,而應該發現孩子的才能和長處,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才能和長處,陪伴和理解孩子。

其次,我從“榜樣的力量”中認識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營造積極的溝通氛圍,言出必行,守時守信。父母要教會孩子敬畏之心,教給孩子做人的準則、做事的準則、社會公德的準則。否則,父母狂妄,孩子就會狂妄;父母謙和,兒女謙和。如果父母不道德,孩子將被取消資格。夫妻要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孝順長輩。

然後,我從《愛的力量》中瞭解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最重要的原因是感受不到愛。很多父母都會說自己很愛自己的孩子,那麼怎麼愛才是愛孩子的正確方式呢?我們應該完全愛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應該是充滿優點的。讓孩子在寬容和鼓勵中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一個心中充滿愛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孩子。熱愛學校,熱愛社會,孩子自然會陽光開朗。

最後,我從《信仰的力量》中學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輸入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鼓勵可以把白痴變成天才,批評可以把天才變成白痴。你罵孩子,孩子不是不愛你,而是不愛自己。永遠不要攻擊、批評和虐待孩子,無論孩子表現如何或不如別人,他(她)也是您獨一無二的孩子,因此您必須信任、鼓勵和支援您的孩子。

愛孩子的父母必須盡到教育的責任。讓我們共同踐行家庭教育,教會孩子自尊、自愛、自強、自立。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4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看您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每個孩子都存在著個性的差異,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優點和缺點,我們更多的是在找他們的缺點和毛病,而對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卻關注不夠,甚至是置若罔聞。

長時間以來,我們都認為孩子是一張白紙,很多父母就按照自己的意願給描繪“所謂的未來”,結果通常會畫得亂七八糟。

其實,孩子並不是白紙,而是一顆希望的種子,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都帶有獨特的基因和密碼。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獨一無二的。個體的差異,先天的秉賦,後天的教育等等都造成孩子之間的千差萬別。成長過程中只有相對的而沒有絕對的快與慢,我們需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長!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讓父母認識到孩子的的價值,並去珍惜它。賞識孩子就是發現孩子獨一無二的價值。孩子的價值是大是小,在哪一個領域他感覺不錯,在哪個領域感覺欠佳,這些問題他是從別人,特別是從父母的表揚和批評中得出結論的。

天上漂浮的無數雲朵,也沒有一朵是重複一致的那樣,發育程度,甚至家庭所處的環境都不盡相同,所以很多好的教育經驗未必適合每一個孩子,作為家長要接受孩子之間存在差異這個事實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對待這些不論是主觀因素還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差異,首先要準確認識、然後冷靜對待,幫助孩子儘可能地跟別的孩子把差距縮小,這才是最正確的。

《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觀後感15

感謝學校搭建平臺,為家長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聽了專家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努力營造溫馨、舒適、包容、充滿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試著做:

1、多陪伴孩子,多理解孩子。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和溫暖的港灣。陪伴會讓孩子不那麼焦慮,消除孤獨,享受和我們在一起的樂趣。理解會促進溝通,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快樂。

2、多交流少說教。良好的溝通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關懷。

3. 制定規則,管理手機和閱讀材料。孩子應該從小就有規則意識。尤其是手機和不健康的閱讀材料,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規則會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沉迷、不越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特徵。

4. 和孩子一起面對壓力。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會遇到很多壓力。作為父母,不能忽視,不能責備,要和孩子一起面對,教育孩子面對壓力不要抱怨,不要逃避。學會在必要時尋求幫助。只有家長的接納和幫助,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願我們學會成為更好的父母。願我們的學習造就更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