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推薦】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編8篇

校園 閱讀(1.82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編8篇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工作目標:

本學期數學教研組將繼續在學校教務處領導下,堅持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公開課例研究為載體,以教師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和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根本,堅持科學育人,紮實有序地開展各項數學教科研工作。

1、採用多種方式,落實教學常規;

2、制定相關機制,推動教師研討;

3、關注畢業班,抓好畢業班建設。

二、具體措施:

(一)嚴格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各環節要求

教研組配合學校進一步完善教師教學工作定期檢查制度、課堂教學隨機調研製度、巡查制度、教師考核制度。檢查採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一學期至少集中檢查三次,檢查內容包括備課情況、上課情況、作業批改情況、教研活動情況等。並如實記錄每一位教師的亮點和不足之處,公正地給教師評分,做為績效月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現代資訊科技應用實踐與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相結合

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可以嘗試探索使用教學微視訊等希沃白板的技術手段,在適時適當的教育情境下,落實實踐活動,讓教育資訊科技和我們的課堂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鼓勵、組織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微課”大賽,“一師一優課”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研。

(三)院校合作,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適時邀請專家教授到校指導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活動,教研組將組織一批有代表性課堂教學,邀請專家親臨課堂聽課指導;在專家的指導中,進一步修正、完善學校的實踐方向和具體行為,保證研究的科學性。加強教師培訓,定期邀請專家講座開闊教師視野、豐富教師讀書及生活,提高教師修養。組織教師讀書活動,開展讀書分享活動。

(四)畢業班工作是本學期教學工作的重點

畢業班的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水平的一面鏡子。學校將及時召開畢業班教師會、學生會、家長會,瞭解學生狀況。以教材為主,制定系統的、科學的、周密合理的教育教學計劃和複習計劃,採用抓兩頭的辦法,特別對學困生,更要關心照顧。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研究試卷。開展六年級數學調研活動,採取切實措施,爭取畢業班工作穩步上升。

(五)常規教研定時定點

教研組每月活動1次,備課組間周1次,每月活動2次,時間:週四下午14:30-17:00,地點:四樓會議室。

教研組活動以重新整理的微課題研究、讀書沙龍和評課議課,以及相關專題活動為主要內容;其中每學期讀書沙龍活動安排進行1-2次,每位老師每學期閱讀兩本書(圖書以教育類為主,由各組挑選,學校統一購買);備課組活動以組內備課為內容,分單元備課和單篇備課,每次活動安排一人主講,組員共議。

三、本學期工作行事曆:

三月份:

1、組織開展教師讀書活動,營造“美麗校園”讀書氛圍;

2、組織組內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觀摩學習、研討、培訓活動;

3、召開畢業班教師會,按計劃開展活動。

四月份:

1、組織教師開展“美麗課堂”展示交流活動;

2、開展推門課活動,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活動。

五月份:

1、育新“美麗課堂”及中年教師微講壇活動;

2、組織各組開展期中質量檢測、檢查及反饋;

3、組織組員錄製“一師一優課”、20xx年安徽省中國小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安徽省第四屆微課評選”等活動;

4、組織六年級複習研討和校內一模。

六月份:

1、組織制定複習計劃;

2、組織六年級複習研討和校內二模;

3、校本教研工作總結、資料驗收。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來,我校數學學科的教學重點圍繞三個方面內容開展的活動,一是進一步深化課改理念,強化課程目標的落實;二是加強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技藝的提升;三是追尋減負增效提質的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現對數學學科教學的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成績:

1.注重對教材的研究。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對教材都能進行認真的研讀,有不少老師不僅對所任教年級的教材進行認真的鑽研,而且能對其他年級教材進行學習、熟悉,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教學的內在聯絡。從平時聽課、教研課中可以看出教師對教學的目標都把握得比較準,對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的要求比較明確,對教材的處理也是比較得當的。

2.課堂教學注重學法指導。從已上的教研課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課都體現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不再是為教而教,而是更多的關注為學而導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較好的激發。課堂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活動增多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動也增多了,課堂上教與學的氛圍也變得濃厚了。學生不再僅僅是為了學會而學,而是在為會學做努力。“授之有漁”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中得到了體現。

3.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的實效性明顯。本學期我們對集體備課進行了改進,按以下程式: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以及專題研討、講座進行。集體備課一方面引領教師深入地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的觀摩評析發現本校教師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並通過研討獲得改進的方法。教師們都感到集體備課中得到的實惠多了,不僅僅提升了對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對課堂教學設計的改進能力,同時在數學教學思想方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對教學的評價水平也有所提升,且從集體備課活動中獲得不少的教學技藝。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動。

4.教研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本學期教研方面重點圍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進行研究,並根據我校數學教學的實際制定了數學學科的教研活動計劃,每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專題,圍繞專題開展相關的理論學習,並結合自身教學進行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讓每位老師都能從活動中受益,促進自身教學的提升。

二、存在問題:

1.處理教材缺乏靈活性。

教材是“課標”理念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依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決不是唯一資源。教師可以而且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靈活處理教材。有些內容是可以而且是應該重新組織教學資源的。所以課前教師要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圖,課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裡所說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種怪現象:只要有人聽課或是公開課,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學習的方法,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也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何。而且合作學習大都是淺層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問題本可以馬上由學生回答的,也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討論。似乎沒有討論就缺少一個程式。

3.課堂教學評價過於關注認知領域,評價語言貧乏枯燥。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這一理念老師們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課堂上情況就不一樣了,教學評價時,老師們往往只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怎麼樣了,會做幾道題目。而學生們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它方面的能力;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老師們則往往不太在意。此外, 評價方法單一,評價語言貧乏。

4.只管結果,不問過程。

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大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地滿足於學生能得出某一個結論或會做幾道題目這個層面上,而對於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則漠不關心,有些學生雖然結果是錯的,可他的思維過程則與眾不同,很有創意,對此教師則視而不見。似乎也不在意。

5.課堂提問缺乏深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儘量少提,最好不提。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就高了,備課時不作認真思考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有些是需要在課堂上隨機應變。教師需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事實上,在被調查的物件中沒有幾人做到這點。

三、措施和建議。

1.立足課堂,提高四十分鐘課堂教學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師對教材正確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師對教材的研讀能力(包括例題,練習),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生長點、重點、難點、延伸點的把握能力,充分利用好配套的國小數學教師用書。現在有些學校為了減輕教師的負擔實行電子備課,建議在備課檢查中加強對兩次備課的檢查。

2.加強對學生了解,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由於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增多,學生的“現實的”知識基礎往往與“邏輯的”知識基礎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學生不作了解,而總是按學生“邏輯的”知識基礎去進行教學設計,就會出現“不該講的講、該講的不講”、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現象。只有我們真正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才能體現“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要求。

3.知識習得與思維發展並舉。數學學習的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對這個過程的分析,數學不同於其它學科,會做會算不等於思維發展,教師在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4.重視練習,提高練習的有效性,。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練習不是單純地做題目、做試卷,教師重視例題講解的同時要重視練習的設計,要注意在緊扣教學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以教材為主、以基本練習為主,練習要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有系統,難易適度、數量適當,要適當補充一些綜合題和思考題,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要合理安排機動課時,將機動課時納入學期教學計劃中。

5.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較好解決“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調查表明,教師並不經常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總之,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只要我們教師不氣餒,抓好機遇,迎接挑戰,開拓創新,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一定會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使學生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勵學生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學好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基本情況分析:

1、4班共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對而言,數學尖子約 人,中上等生約 人,中等生約 人,中下生約 人,差生約 人。 5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對而言,數學尖子約 人,中上等生約人,中等生約 人,中下生約 人,差生約 人。

2、4班在國中升入高中的升學考試中,數學成績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為 ,最低分為 。

5班在國中升入高中的升學考試中,數學成績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為 ,最低分為 。

3、4/5班分別為高一年級9個班中編排一個普高班和一個普高班之後的體育班,整體分析的結果是: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簡易邏輯、對映與函式、指數函式和對數函式、數列、等差數列、等比數列。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論,是近代數學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函式是中學數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數列有著廣泛的應用,是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

3、教材重點:幾種函式的影象與性質、不等式的解法、數列的概念、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前n項和的公式。

4、教材難點:關於集合的各個基本概念的涵義及其相互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對映的概念以及用對映來刻畫函式概念、反函式、一些代數命題的證明。

5、教材關鍵:理解概念,熟練、牢固掌握函式的影象與性質。

6、採用了由淺入深、減緩坡度、分散難點,逐步展開教材內容的做法,符合從有限到無限的認識規律,體現了從量變到質變和對立統一的辯證規律。每階段的內容相對獨立,方法比較單一,有助於掌握每一階段內容。

7、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絡較強,每一階段的知識都是以前一階段為基礎,同時為下階段的學習作準備。

8、全期教材重要的內容是:集合運算、不等式解法、函式的奇偶性與單調性、等差與等比數列的通項和前n項和。

四、教學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並集、補集的概念。瞭解空集和全集的意義,瞭解屬於、包含、相等關係的意義,能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能正確地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並能熟練求解。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加、減法的估算”是學生在學過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課,是估算正式教學的開始,雖然“估算”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現,但在生活中很多學生都接觸過,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只要注意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藉助學生生活實際有關的具體情境,學生就能比較容易掌握。教學中,通過對兩位數加、減估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估算的演算法多樣化;能體會估算的必要性和作用;並能運用估算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計算與初步估算”的知識和經驗,有了一定的數感,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就對計算有了初步的認識,可以說學生對數與計算的感知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從班級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都來自縣城,有的孩子是農村來的,但也在縣城生活,對教材中的情境還是比較熟悉的,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濃厚。但班裡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個別學生一位數的加、減都算不對,而且算得速度極慢,思維習慣不規範,學習方法不有效,習慣養成也不好,這都是需要關注的地方。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減法的估算,並通過對兩位數加減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初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估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用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回到原來的教學樓上課,高興嗎?

生:高興。

師:還有其他班的數學老師也來到了這裡,請同學們起立向後轉,向他們問聲好。(學生問好)

師:剛才和老師們打招呼時,覺得來了有多少位老師呀?

生:我猜有20人。

師:你是怎麼想到這個數的?

生:我蒙的。

師:那你蒙的有點多了。

【想不到學生要用“蒙”這個字來表達,我及時抓住這個生成,引導學生感受到猜數也要有根據,不能亂猜、瞎蒙。】

生:有15人。

師:為什麼猜這個數?

【接著上面的環節,加深學生的認識,引導他們進入思考狀態。】

生:我大概看了一下,覺得像這個數。

師:眼力還不錯!就差一點,還是少了那麼一點點!

生:有16人。

師:恩?你又是怎麼想的呢?

生:老師剛才說15猜的少了一點點嘛,所以我就想,或許是16。

師:你很會收集有用的資訊,幫助你分析!祝賀你,你說對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師:給老師們介紹一下,我們二(6)班有多少人呢?

生:43人。

師:還能怎麼說呢?

師:給大家一個詞語,你用它來說嗎?(板書:“大約”,引導學生齊讀兩次。)43人大約是幾十人?

生1:43人大約是40人。

生2:43人大約是50人。

生3:43人大約是45人。

生:16人大約是20人。

師:為什麼要說成20呢?

生:因為16接近20這個整十數。

師:今天這個教室裡大約有多少人?

生:電教室大約有60人。

師:你是怎麼想的呢?

生:我們學生大約是40人,老師們大約是20人,合起來不就是60人嘛。

師:在數學計算中,有時不需要精確的計算,只要估計出粗略的資料就可以了,這叫做估算。(板書課題:加、減法的估算)

2、探究估算。

師:星期天,媽媽帶100元錢去買下列生活用品。(課件出示主題圖。板書:100元)

師:媽媽要買28元的熱水瓶,43元的燒水壺, 24元的水杯。

學生再次複述題意。

師:媽媽帶的錢夠嗎?請小朋友想一想:要判斷媽媽買這三種東西帶的錢夠不夠,需要精確計算嗎?

生:不需要。

師:請你幫媽媽估算一下,帶100元錢夠嗎?(學生獨立思考。)

師:你是怎樣估算的?把你的方法給小夥伴們說一說。(學生互相交流。)

師:誰願意把你的估算方法跟大家說說。

生1:我是這樣想的:熱水瓶28元,就是大約30元,燒水壺43元看成大約是40元,水杯24元大約是20元,30+40+20=90,所以100元錢夠了。

師:他的這個方法好嗎?大家還有其它方法嗎?

生2:28+43+24=95,100元肯定夠。

師:你這是直介面算出了準確答案,計算能力真高!

生2:我就是這個方法,我是從100元中減去28元等於72元,72元減去43元等於29元,29元減去24元等於5元,所以帶100元夠了。

師:你們用的是連減的方法。還有嗎?

師:和小夥伴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想出其它辦法。(教師巡視,及時捕捉學生中的先加後減的念頭,予以啟發。)

師:通過商量,和小夥伴想到新方法了嗎?

生3:先算熱水瓶、燒水壺一共要花掉大約70元,還剩30元,水杯賣24元,錢是夠的。

生4:也能先算燒水壺和水杯大約要用60元,剩下的40元買熱水瓶足夠了……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我校計劃為指導思想,結合我校和所教班級的實際,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複習時,以陝西20xx年國中畢業學業考試說明為依據,實施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合格率、平均分和優生率。

二、複習目標

(1)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讓學生將國中三年的數學知識連成一個有機整體,更利於學生理解;

(2)有針對性地進行考點複習,精講多練,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學,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解題的方法;

(4)做好綜合題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複習時間安排

第一輪複習:3月30日――――5月10日

第二輪複習:5月10日――――6月1 日

第三輪複習:6月1 日――――6月18日

一、第一輪複習

1、第一輪複習的形式

第一輪複習的目的是要“過三關”:(1)過記憶關。必須做到記牢記準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沒有準確無誤的記憶,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2)過基本方法關。如,待定係數法求二次函式解析式。(3)過基本技能關。如,給你一個題,你找到了它的解題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麼辦法,這時就說具備瞭解這個題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結構,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式、統計初步等;將幾何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幾何基本概念,相交線和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圓等。配套練習以《會考寶典》為主,複習完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補缺工作。

2、第一輪複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紮紮實實地夯實基礎。今年會考題按容易題、較易題、較難題和難題組成,四者的分值比約為3:3:3:1,整卷難度係數約為0.65。為使每個學生對國中數學知識都能達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正確和迅速。

(2)會考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必須深鑽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

(3)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練習量”是相對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練。而是有針對性的、典型性、層次性、切中要害的強化練習。

(4)定期檢查學生完成的作業,及時反饋。教師對於作業、練習、測驗中的問題,應採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等辦法進行反饋、矯正和強化,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5)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即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複習效率。課堂複習教學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的方法。

(6)注重思想教育,激發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並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

(7)應注重對尖子的培養。在他們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儘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創意,注重邏輯關係,力求解題完整、完美,以提高會考優秀率。對於接受能力好的同學,課外適當開展興趣小組,培養解題技巧,提高靈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輪複習

1、第二輪複習的形式

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複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麼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複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第二輪複習的時間相對集中,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第二輪複習重點突出,主要集中在熱點、難點、重點內容上,特別是重點;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可進行專題複習,如“方程型綜合問題”、“應用性的函式題”、“不等式應用題”、“統計類的應用題”、“幾何綜合問題”,、“探索性應用題”、“開放題”、“閱讀理解題”、“方案設計”、“動手操作”等問題以便學生熟悉、適應這類題型。備用練習《作業本》。

2、第二輪複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複習不再以節、章、單元為單位,而是以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劃分要合理。

(3)專題的選擇要準、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選的準不準,主要取決於對教學大綱(以及課程標準)和會考題的研究。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由針對性,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會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要處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捨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題後的反思。

(5)以題代知識,由於第二輪複習的特殊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遠離了基礎知識,會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識遺忘現象,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以題代知識。

(6)專題複習的適當拔高。專題複習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是第二輪複習的特點決定的,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能力是很難提高的,提高學生的能力,這是第二輪複習的任務。但要兼顧各種因素把握一個度。

(7)專題複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不能加大學生的練習量,更不能把學生推進題海;不能急於趕進度,在這裡趕進度,是產生“糊塗陣”的主要原因。

(8)注重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三、第三輪複習

1、第三輪複習的形式

第三輪複習的形式是模擬會考的綜合拉練,查漏補缺,這好比是一個建築工程的驗收階段,考前練兵。研究歷年的會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備用的練習有20xx年各省市會考題。

2、第三輪複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會考題。

(2)模擬題的設計要有梯度,立足會考又要高於會考。

(3)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切忌連考兩份。

(4)評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錯了的題儘量不得分,讓苛刻的評分教育學生,既然會就不要失分。

(5)、給特殊的題加批語。某幾個題只有個別學生出錯,這樣的題不能再佔用課堂上的時間,個別學生的問題,就在試卷上以批語的形式給與講解。

(6)、詳細統計邊緣生的失分情況。這是課堂講評內容的主要依據。因為,緣生的學習情況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課堂上應該講的是邊緣生出錯較集中的題,統計就是關鍵的環節。

(7)、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漏補缺積累素材。

(8)處理好講評與考試的關係。每份題一般是兩節課時間考試,四節課時間講評,也就是說,一份題一般需要4節課的講評時間。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學思想:

教育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 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 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在八年級下期,已經開始出現了兩極分化了,對優生來說,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 對後進生來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學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題訓練,推理的思考方法與寫法上均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對幾何有畏難情 緒,相關知識學得不很透徹。在學習能力上,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為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與課業負擔,不提倡學生買教輔參考書,學生自主拓展知識面,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大力士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強,以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應在合適的時候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提升學生素質;在學習態度上,絕大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少數幾個學生對數學處於一種放棄的心態,課堂作業,大部分學生能認真完 成,少數學生需要教師督促,這一少數學生也成為老師的重點牽掛物件,課堂家庭作業,學生完成的質量要打折扣;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還不理想,預習的習慣,進行總結的習慣,自習課專心致至學習的習慣,主動糾正(考試、作業後)錯誤的習慣,比較多的學生不具有,需要教師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是本期教學中重點予以關注的。

三、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上冊包括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轉、圓、概率初步五章內容,學習內容涉及到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四個領域“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課題學習”。 中國教育

(一)注重探索結論

本書各章都注意揭示得出結論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相關結論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二次根式”一章,讓學生根據平方根的意義填空,進而得出≥0)以及(≥0)的結論。讓學生通過特殊數值的計算體會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則規定的合理性。

在“一元二次方程”一章,讓學生思考各種型別的一元二次方程如何用配方法得解,討論如何配方。通過設定探究欄目加大了讓學生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力度。此外,本章中的選學內容“觀察與猜想 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也是強調結論的探索過程。

在“旋轉”一章,旋轉的性質,中心對稱的性質,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如果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那麼這兩個點的座標有什麼關係,這些內容都是讓學生進行探究的。此外,本章還安排了許多探索和發現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的問題。

在“圓”一章,結論較多,也注意體現了結論的探索過程。例如結合圓的軸對稱性,發現垂徑定理及其推論;利用圓的旋轉發現圓中弧、弦、圓心角之間的關係;通過度量,發現圓心角與圓周角的數量關係;利用直觀操作,發現點與圓、直線與圓、圓與圓之間的位置關係等等。

在“概率”一章,則注意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獲得對概率的理解,掌握用列舉法求概率的方法以及用頻率估計概率的方法。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基本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了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各種學習活動。但是一年級學生畢竟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在快樂學習中進一步體驗思維的樂趣、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找規律,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

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資料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

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學要求及重難點

1、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真正做到備好課、備好學生,因材施教,教學中努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放手多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

2、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養成"敢想、敢說、敢做"的習慣。

3、充分利用課外教輔材料,儘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

4、上課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於精彩的發言給予表揚,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5、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6、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7、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8、利用家長聯絡本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和溝通,適當交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數學的方法。

六、轉變後進生方法及措施

1、堅持多表揚少批評,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其樹立信心;

2、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逐步培養他們的自覺性及上進心;

3、利用課餘時間給予耐心輔導,安排成績好的和他們坐一塊,以便幫助他們學習,共同提高成績。

4、與家長聯絡,使學校與家庭達成共識,共同培養好學生。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教材分析: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據此,在本冊教材的“數學廣角”單元中,安排了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的教學。主要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集合和等量代換兩種數學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論是數學的基礎。例1藉助學生熟悉的題材,滲透集合的有關思想,並利用直觀圖的方式求出兩個小組的總人數,等量代換是指一個量與它相等的兩區代替,它是數學中一種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數的思想方法的基礎。等量代換思想用等式的性質體現就是等式的傳遞性,例2通過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等兩代換的思想方法,為以後學習簡單的代數知識做準備。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

三、教學重、難點:

1、初步體會集合和等量代換這兩種思想。

2、利用集合和等量這些思想正確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1、數學中的基本思想。

集合和等量代換是數學中的基本思想,集合思想可以是數學概念更直觀、形象,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同時,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也是袋鼠思想方法的基礎。

2、適當把握教學要求。

教學中不要用集合、等量代換等數學化的詞語描述。要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體驗,用自己的語言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初步接觸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另一方面讓學生學習用數學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動機。

四、課時安排:

1、例11課時

2、例21課時

共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