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電影英國病人的觀後感

校園 閱讀(1.56W)

《英國病人》是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愛情戰爭片,根據著名作家邁克爾·翁達傑的獲獎同名小說改編,演繹“英國病人”與漢娜兩人跨越時空的愛情悲劇。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電影英國病人的觀後感,僅供參考。

關於電影英國病人的觀後感

  關於電影英國病人的觀後感篇一

有一種電影,它能讓你回味並且思考生存的意義與愛情的真諦,它的斑駁光影能封存在記憶裡永遠不會褪色;有一種愛情,他能把生命中曾經失去的美麗轉化為一卷無影無形的膠片珍藏在心中,如酒一般越存越醇。有一部叫《英國病人》的影片,它讓我們在流暢大氣的影象裡見證了烽火年代的點滴印記。當這些承載著情感與回憶的膠片在閃爍的記錄中被複活時,愛情與人性的美好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現,並讓我們在這段超越了國界與道德的戰火愛情中,享受到心靈迴歸自我的寧靜,品味到生存與命運的變幻莫測,並帶著永遠無法企及的愛情夢幻奔向永恆。

影片《英國病人》改編自著名作家邁克爾·翁達吉曾獲普立茲等各項文學獎的同名愛情鉅著。小說講述了兩個哀宛感人的愛情故事,雖然兩段故事的結局完全不同,卻又意想不到的糾葛在一起。並把愛情這個人類永恆的主題放置在殘酷的戰火年代,悲嘆出命運與情感的無常,形成一部關於愛、關於人性的史詩畫卷。如果說作家邁克爾·翁達吉用揮灑的筆觸描繪出一幅烽火歲月的人性浮雕,那麼英國著名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則用深沉細膩的光影釋放出愛情的光輝,並用時空交錯的手法展現出心靈渴望超越的深層意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名在沙漠中意外墜機導致全身燒傷的男子被救起,身處義大利的加拿大籍護士在荒廢的修道院中看養了他。這名如迷一般的英國病人開始每天向善良的護士訴說一段迷樣的愛情故事。這段愛情將兩個生命緊緊的連線在一起,超越了信仰與倫理,衝破了國界與道德。似乎世間的一切在這樣的愛情面前都是蒼白而軟弱的,但這份執著的愛卻在殘酷的現實下也如玻璃玫瑰一樣脆弱的不堪一擊。然而,難以控制的戰火卻毀滅了英國病人和他的戀人,他們死於戰爭,更死於愛情,死於難以控制的“擁有和被擁有”。為了愛情挺而走險的歐洲貴族,擅離職守的英軍護士,內心充滿矛盾的錫克族士兵,被砍掉兩根手指的雙重間諜,這些受到戰爭重創的人們都有一種超越的渴望。這種渴望潛藏在被制約、被規範了的人性底層,就猶如那被掩埋在荒漠之中的古老壁畫。

在回憶與現實互相交錯的時空下,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成為了戰爭的受害者,他們在人性,國界與戰爭的面前都顯得是那麼軟弱與渺小。雖然他們自身的愛是具有毀滅性的,但卻無法與戰爭所帶來的災難相比。也許在戰火中脆弱的生命只有超越戰爭,迴歸到愛,迴歸人性才能得到心靈的平靜。於是,英國病人的愛情在影片中被演化為某種符號,象徵著個體在戰爭中的精神創傷,傳遞著關於忘卻與記憶、傷痛與瘋狂、精神與慾望的種種資訊。身受戰爭重創的人們,渴想著用愛來呵護與滋潤自身;“英國病人” ,就成為了一種走向文明的人性象徵。而戰爭在影片當中,就如同那漫漫大漠 ,蠻野又空禿 ,凌人而酷吏,宛若是一抹罪惡的荒沙。

或許亂世中無法把握的愛情,都透著一種悲涼,因戰爭失落的情感也讓人無奈。而在戰火中演繹的愛情故事,蘊涵了太多的深情與無奈。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愛情只有在亂世中才顯得奪目和珍貴,戰爭也只有在愛情的嘆息面前才顯得既殘酷又無力。影片中的'英國病人在面對死亡時是無悔的,正象他的情人臨死時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我們雖死,但卻飽含著愛與經歷。他們在生活上、情感上的糾葛與衝突全來源於自我身心的迷惘與彷徨。經歷戰火的洗劫後,英國病人也似乎只能生活在對往事的回憶當中,希望能從思索中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逃避著思想與情感的痛苦與折磨,也許他那顆充滿遺憾的心靈永遠也找不到心靈在戰爭後的歸宿與寧靜。當道德的大廈倒塌後,當信仰的天平失去指標後,這些從戰爭暴力的漩渦中倖存下來的人,將要受著比戰爭本身還要沉痛的創痛。

這部耗資僅兩千七百萬美元的《英國病人》一舉獲得了第6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電影配樂等9項大獎。評論界更是對這部由英、美、法多個國家參與制作的電影格外珍愛,盛讚它是一部“多年不見的佳作”,是自《日瓦戈醫生》以來最浪漫的史詩片,堪與《阿拉伯的勞倫斯》相媲美。一位歐洲的評論家甚至把它看作是對經典文學進行改編的一座新里程碑,並讓銀幕重新返回到產生《亂世佳人》、《永垂不朽》等電影的黃金時代。而影片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功,也讓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徹底成為了繼英國著名電影大師大衛·裡恩之後,又一位善於駕御浪漫史詩的國際型大導演。

作為獨立製作的一個顛峰,《英國病人》不但在找尋著電影史上的詩意傳統,也充滿著對精神自救的無限隱喻。作為影像的財富,《英國病人》給世界影壇留下了簡約而凝重的一筆;作為歷史的記憶,《英國病人》更讓我們緬懷著那些散落在時間深處的愛情故事。也許這個世界上能存留於人們記憶之中的惟有戰爭與愛情,前者帶來無法忘卻的痛苦,後者帶來不可磨滅的幸福。而戰爭中的愛情,就宛如生長在痛苦懸崖之上的小小幸福,總能為人吟唱。

  關於電影英國病人的觀後感篇二

他有一雙深邃的眼睛,眼光能夠直接滲透你的靈魂。他有高高的鼻樑,能夠給你溫暖的避風港灣。他有一雙極賦靈感的手,能夠測繪地圖,更能夠觸控你的孤獨。

她有一副迷人的面孔,能夠讓你忘記一切。她有天生的幽默感,讓你樂意呆在她的身旁。她有從容淡定的眼神,若即若離,令人捉摸不定。

他和她,相愛在戰爭年代。她為人妻子,能夠愛上他已是不易,能拋開世俗的綱常,跟他在一起,更需要勇氣。昨天晚上和朋友聊天,說了一句話,“懂我已是難求,志同道合對我來說就算是半個完美”,剩下的那半個完美,我覺得就應該是他和她的這種愛之深和心底裡的不離不棄。

她因為愛他,引起了丈夫的嫉妒和恨,丈夫本想三個人同歸於盡,結果自己先丟下了性命,留下了滿是傷痕的妻子。她可愛,她想埋葬在自己家鄉的花園裡。但她死在了山洞裡,燈光用完,面對無邊無盡的黑暗,她在想些什麼,是幸福還是不幸。如果她知道結果是這樣的,是否還會讓他去找醫生。她死去的時候很安詳,像是一個熟睡的嬰兒。她是幸福的,有自己愛的人,也有愛自己的人,這在世間已是難求。

他為了救她,把測繪的地圖給了德國人,因為英國人不把他當做一個英國人,他只能投靠德國人,做的所有一切都只是為了愛她。他為了埋葬她,飛機墜毀,渾身燒傷,最後在醫生的朗讀聲中走向天堂。醫生朗讀的是她在漆黑裡留給他的話。他們死得都很安詳,似乎他們來到世上就是為了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是愛情奪走了他們的生命,但他們死而無憾。他們約定,互不佔有,他最討厭的是佔有別人和被人佔有。她最終佔有了他,她活在他的整個心理。他也佔有了她,她最後想到的就是和他高高興興的在一起,還有很多好友。她這樣的女子,世間少有。不是具有高大靈魂的人愛不起。

也許愛情就應該這樣,轟轟烈烈,燦爛一時。現在才知道能夠擁有愛情的人是多麼的幸運,不管遇上多麼大的風浪艱險,始終有一個靈魂在陪伴著你的靈魂。不會讓你有對死亡的恐懼。從容面對死亡,試問世間有幾人能夠做到?

  關於電影英國病人的觀後感篇三

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經常是淡如虹絲卻溫暖如初,也不免伴隨著容忍和理解。所謂容忍並非單就對於愛人來說,容忍自己更是令人煎熬的一關,在愛情沐浴之下,它不僅重新點燃我們面孔青春的幻想,更令我們在承受愛與付出愛的同時懂得從生命的另一端審視自己,讓我們學會驕傲,學會自卑,試煉勇氣,體驗距離,最後破繭成蝶或在一個美麗的黃昏飛舞之後幸福的凋落,或從此迷惘在所謂奼紫的嫣紅之中。

為什麼會覺得《英國病人》是很好的一部愛情劇呢,況且實話說本片用於反戰的寓意也著實不少,但單憑一個悽美絕無法勾勒出無垠沙漠的冷漠和掩埋在這背後的熱情,也無法讓雷夫范恩斯的雙眼重新影射下那一縷淡淡的藍。

懷疑愛情不是沒有道理的,在不同人心底的內蘊也同樣註定了它本身的複雜。範恩斯曾經就是個旁觀著的紳士,混雜著他孤獨而迷惑的文字令他的小說滿是破塵破土的無奈。“車,壞了的車,人拉的車,都是車,沒有什麼不同”形容詞顯得如此虛無縹緲。“愛,絕望的愛,孤獨的愛,熱情的愛,同樣是愛,卻有很大不同”克麗斯丁這針鋒相對的反駁就像是範恩斯那片沙漠一樣單調無邊的感情天空上被吹開的第一片雲彩。影片就這樣通過簡單的一場對手戲,一下子闡明瞭兩個主角的感情基礎,一個在徘徊,一個在等待。片中的篝火十分精妙,在火光的映襯下,畫面變的溫暖而熱情,拉近了所有心的距離,然而我們卻很難隨之而情緒高漲,這也是令人稱謂的地方之一。導演安東尼明格拉聰明的利用倒敘手法重溫這場邂逅,由病床上的範恩斯通過回憶來引出曾經的鼓點和笑語令影片的氣氛自然的流露出無可挽回的淡淡憂傷,將全片的基調“溫柔”的把持在了一個一致的水平上,令所有縱而燃燒的激情都滲透出不可思議的冷靜和無奈。

就如片中所說“心是由烈焰鑄成的”。火熱的感情怎麼能一直被壓抑和隱瞞。巖洞牆壁上滿是游泳的小人,克麗斯丁靜靜的用硃紅臨摹那個姿勢的同時,她更在體會那種心身自由解放的意境,除掉所有衣物的牽拌,隨著河流飄蕩輾轉,和所愛的人一起糾纏流連直到用盡生命的溫度,這種一筆筆畫上的形體充滿了渴望的炙烈和空靈的美好,是一種情感的極韻。贈送自己的畫則是希望得到範恩斯對這種想法的認同。相對而言,範恩斯則是一直在情感的邊緣猶豫不絕。

距離,如何把持距離是愛情道路上的一道難解的迷題。影片的表達也很有意思,片中有兩處“碰頭”,第一次是在巖洞中僱傭工的頭碰在了巖壁上,馬上就有範恩斯朋友關懷的問候,兩人還嬉笑不已,關係十分融洽,但過於靠近和表面化過強的友情馬上就直接導致了緊隨其後沙漠中的車禍。第二次碰頭是在露天電影院,克麗斯丁說“最好別再見面了”以後頭碰在了木樁上,很快隨之而後兩人由於過於頻繁的幽會也漸漸被克麗斯丁的丈夫洞察一切。這中唯一的不同就是範恩斯在克麗斯丁碰頭後沒有上前問候,這正是一種心靈深處的擔心和猜疑,口口聲聲說不喜歡佔有和被佔有只是在逃避感情對自身的征服。預見了結局的範恩斯用同樣的想法解釋了克麗斯丁的行動,這個時候的他流露出的是自私的偏激和無助,已厭倦了掩飾的暴躁和發自內心的恐懼,範恩斯這個時候只想同樣毀了克麗斯丁,這樣感情的波動是理智在人性深處顫抖的結果。所以不難理解範恩斯在最後的知自己並非是痛苦唯一的承受者時,那奪眶而出的淚水,欣喜中攙雜了太多的內疚和悔恨。這個時候的他已經“破繭而出”,他有一個美麗的黃昏,昏暗的燈光下他對克麗斯丁的那番叮囑就是這個黃昏最美的一片雲彩。當克麗斯丁手裡的光明漸漸被黑暗吞噬下時,兩隻妖嬈的蝴蝶已經一起漫漫昇華成沙漠中連在一起的一坐沙丘,炙熱的陽光下散發著奇妙的媚影和溫度。

在片子結束時,範恩斯選擇了用嗎啡結束自己的生命,似乎從克麗斯丁死後他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愛情故事告訴了朱麗葉比諾什。心固然是由烈焰鑄成的,但太過靠近一樣能炙傷彼此的眼睛。比諾什深深明白這個道理。她自己在片中和“掃雷王子”有一個短暫的愛情故事,這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相識是英國病人的愛情一個明亮的對比,也像是它的第二種結局,當比諾什的男友發生“第三次碰頭”時(戰友被藏在石像頭裡的炸彈炸死),比諾什意識到是自己導致男友開始從她的角度審視生命而造成工作失誤,她選擇了與英國病人截然不同的方式——問候以後,給予理解和放手,幫助自己的愛人抹掉了心底影響他的那個影子。但這個結局卻因分手而充滿了期望的無盡可能,就好似凡人的一場美麗的好夢,遺憾之餘卻因真誠而回味無窮。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在影片結尾特地在比諾什搭乘的開往佛羅倫薩的卡車上安排了一個小姑娘,毫無疑問——同樣的起點,更多的希望。

影片中的兩個愛情故事在結尾處渾然一體,卻都不盡完美。當然,戰地的背景令這愛情充滿了太多的無奈和生離死別,然而這也完全可以視做我們生活中面臨的挑戰的象徵。不變的忠貞,才是愛情永遠的主題。

“你書裡的那個k是我嗎?”——這始終是我聽到過的最美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