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人教版2015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附答案)

校園 閱讀(5.11K)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人教版2015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附答案)

1.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2)題。(4分)

大自然kuì( )贈人類的詩意是豐富多彩的。你可以在絢麗的朝陽中發現詩意,你可以在蔥籠的山巒中感受詩意,你可以在鳥兒的棲( )息中尋找詩意,你可以在溪水的潺潺中傾( )聽詩意……

(1)在括號內給加黑字注音,並根據拼音寫漢字。(3分)

(2)語段中有一個錯別字,找出來並加以改正。(1分)

改為 。

2.修改病句,將正確的寫在下面的空白處。(2分)

(1)他跳下池塘,來到池邊,很快就遊了過去。

(2)中學作文切忌不要胡編亂造。

3.仿句。(2分)

書是一泓清泉,為焦躁的人們帶去的是心靈的重生。書是一縷清風,為疲倦的人們帶去的是靈魂的慰藉。書是 , 。

4.生活寫真。(3分)

為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某校進行了一次學生對老師的不記名民意測驗。在“測驗欄”裡,校長見到了一下留言:

A.老師,您上課很生動,我很愛聽。如果上課時您能關掉手機就更好了。

B.您上課不要太嚴肅,嚴肅並不等於認真。

C.老師,請您上課提問也要關注一下我們坐在牆角邊的同學。

D.王八蛋,總是跟我們過不去,我希望你下崗!

(1)如果你是校長,你從這些留言中獲得了哪些資訊?(2分)

(2)請你在“測驗欄”的附欄中給你的語文老師留一言。(1分)

5.名著閱讀。(2分)

《昆蟲記》曾經被譽為“ ” ,作者是著名的昆蟲學家 。

6.古詩文填空。(7分)

(1)山際見來煙, 。

(2) ,青草池塘處處蛙。

(3)故園東望路漫漫, 。

(4)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表達思念故鄉和親人的兩句詩是 ,

(5)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中感傷花落春暮,年華老去的詩句是 ,

(6)趙翼在《論詩》中讚美人才輩出,流露出“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的自信的詩句是 , 。

(7)岑參的“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是無聲勝有聲的送別與依戀,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中,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 。

  二、文言文閱讀(10分)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列各題。(10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楊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乙]晉平公問於師曠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秉燭乎?”平公曰:“安②有為人臣而戲③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④乎?”

平公:“善哉!”

注:①師曠:春秋時晉國的樂師,是盲人。 ②安:怎麼。  ③戲:戲弄、開玩笑。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7.解釋下列加黑的字。(2分)

(1)或以錢幣乞之

(2)賢於材人遠矣

(3)晉平公問於師曠曰

(4)臣聞之

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9.[甲]文中的“忽”“即”“立”加點字,在文中起什麼作用?(2分)

10.[甲][乙]兩文各告訴我們什麼道理?(2分)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

嚼一片蘋果皮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來看望太婆,帶來的禮物中,有七八個又圓又大、又紅又香的蘋果。

我和哥哥第一次見到蘋果,我們眼巴巴地看著那鮮紅的蘋果,聞著那誘人的香氣,一口一口的嚥著口水。

吃罷早飯,姑父先走了,太婆把我和哥哥喊道跟前,拿著兩個大蘋果,塞到我和哥哥手裡。她樂呵呵地對我們說:“我早就看到你們倆饞猴似的盯著蘋果。快到一邊吃去吧,別讓你媽看見了。”

我們拿著蘋果,來到院子外的一堵矮牆邊。哥哥看著蘋果,眼睛樂成了兩個彎彎小月牙。我呢,不時地把蘋果湊進鼻子,一邊聞一邊連聲說:“好香,好香。”

哥哥說:“咱們吃吧。”

我說:“咱們吃吧。”

不知說了多少遍“咱們吃吧”,可誰也沒捨得在蘋果上咬一口。

哥哥說:“咱們別吃,等晚上爸爸回來,你的和媽媽分著吃,我的和爸爸分著吃。”

我嚥了咽口水,連聲說:“好好好。”

我和哥哥正高興地商量著,不知什麼時候媽媽已經站到我們身後。

媽媽笑盈盈地看著我們,問道:“這蘋果是你們姑父給誰帶來的呀?”

我們齊聲回答:“是給俺太婆帶來的。”

媽媽說:“是啊,這蘋果是給你太婆帶來的。太婆已經八十多歲了,身體又有病,咱家有了什麼好吃的,應該給她留著,讓她多吃幾次。你們說我說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