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九年級歷史學習方法介紹

校園 閱讀(1.04W)

九年級歷史學習方法

九年級歷史學習方法介紹

同學們好,今天利用這個時間,對歷史學習和大家進行以下簡單的交流,希望對同學們接下來的學習有所幫助。

同學們進入九年級,聽到最多的詞是“會考”,這是我們九年級的首要任務,也是同學們人生中必經的過程。要想在會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離不開我們這一年的努力。那麼歷史學科努力的目標都體現在《課程標準》中。我們要明確歷史學科考試要求:就是考查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重要歷史概念、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理解。包括歷史發展的縱向聯絡、同一時期的橫向聯絡;歷史發展的因果聯絡;歷史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絡;應用所學歷史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等。

考查形成歷史時空概念的能力;計算曆史年代的能力;識別和使用歷史圖表的能力;對歷史史實進行歸納、分析、判斷並得出結論的能力;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的能力;從歷史資料中獲取有效資訊的能力;用書面語言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綜合所學知識發現歷史規律的能力以及知識遷移和想象能力等。

根據以上的要求,這次月考同學們感覺到了在歷史學習上九年級與七年級、八年級的不同。歷史學習:似易而實難。

第一,難在記憶——內容繁多,難理頭緒,記不住,容易忘。

第二,難在答題——題能看懂,答案難做,容易失分。

第三,難在複習——難以入手,效率不高。

  為此我想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要有學習的主動性:什麼是學習的主動性呢?就是不靠別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動下學習。斯大林有一句名言:“偉大的毅力產生偉大的目的”。認清學習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堅持不懈地學習。有計劃地安排學習內容,做到課前認真預習,對老師要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對於疑難問題做出記號,等到老師講解時集中精神聽。對待作業能夠獨立地、按時完成。歷史學習就會日漸提高。

(2)要預習,預習主要是知識準備,即上課前獨立地自學好上課內容。在新授課的這段時間裡,這是最重要的學習環節。開學至今,歷史課用的學案中的“預習導學”部分,要求是提前自己獨立完成。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不到20%的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前預習,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上課很被動,手忙腳亂,只顧著記筆記,沒有思考的時間。要想學好,學得主動,必須重視課前預習。預習可以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通過預習能提高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預習主要是學會閱讀教材,目前在歷史學習中,閱讀教材時存在著一種錯誤傾向即把閱讀教材簡單地理解為背教材。實際上,中學歷史教材的語言是兩種語言,即敘述性語言和結論性語言。敘述性語言是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一歷史過程的描述,這部分內容只要瞭解,而不需要記憶的。結論性語言是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一歷史過程或某一歷史人物的總結和評價等,這部分內容既要記憶,又要理解掌握的。因此,如果不能對歷史教材中的兩種語言進行有效區分,區別對待,一是大大增加了記憶量,增加了負擔,二是對於重點要理解記憶的部分又沒有強化,會降低聽課的效率。

(3)課堂上必須在理解上下功夫。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歷史老師的授課,主要側重於重點、難點的分析、隱性知識的得出、知識之間的聯絡等,這些都是同學們不易從課本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這些內容不認真聽講和理解,是很難掌握的。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儘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複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麼影響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係和來龍去脈;上課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這樣在考場上才會思路清晰,得心應手。否則,考場上,一拿到題有些同學就會知

道要求回答的是什麼,但不知道結合哪些知識作答,造成“有口難答”的狀況。所以,只有熟悉了教材,理解了歷史知識的內涵,頭腦中儲存了大量的歷史知識,才可能運用歷史知識去解決新情景和新問題。歷史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理出一條線索,找出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弄清每件史實前因後果,在今後歷史學科的學習中非常重要。

(4)要形成自己的歷史知識框架結構。歷史學習應該是立體的學習。怎麼初步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結構呢?

最起碼要建立起自己的時空觀念,形成歷史時間線索和空間線索。歷史時間的記憶一般是學生苦惱的,其實除了重要事件的時間需要確切記憶,大部分歷史事件只是有個大概的時間也就可以了,很多學生就是因為苦於記憶歷史時間而喪失了歷史學習的興趣。這是不可取的。 空間線索就是要有自己的地圖,講到每個歷史事件,思考這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根據相關的資訊,展開想象,塑造自己的某個歷史事件的具體環境,讓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活起來。這樣學習的歷史知識才是深刻的,才能不容易遺忘。

其次要把握階段特徵:然後在具體的學習工程中,相關的知識要放到自己知識框架得相關位置,爭取做到用到什麼知識根據自己的知識框架去運用。

(5)要善於分析總結歸納。學生對歷史學習畏之如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喜歡記憶一些意義啊影響啊什麼的,因為這些知識往往需要記憶的東西很多,甚至是整整一大段。而這些知識又是歷史學習至關重要的,是歷史學習得核心東西。其實這些知識,如果理解起來記憶,學會分析歸納總結,是很輕鬆的一件事,甚至是很快樂的一件事。首先要分析出文字敘述的思路,很多的.意義是從國際國內兩個角度來說的,對國際有什麼影響,對國內又有什麼影響,這樣就把原來的敘述一分為二了,然後再找出每個敘述的核心詞(一定要理解其含義,不知道的一定要問,學會問題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一般每個思路敘述的核心詞不會很多,一句話基本一個,很特殊的情況需要多些。這樣很難記得每個時間的影響意義就化繁為簡單的幾個詞,從而達到化難為易得目的。如學過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原因、影響的複習。同學們可發現這樣的規律: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那麼革命後的影響一定是推翻什麼,發展什麼,原因和影響是相互呼應的。同學們在歷史學習中,只要開動腦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善於從同類或同時代的歷史事件中尋找特點和規律,歷史學習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歷史學習是個系統的過程,是個日益積累的過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經常的思考如何學好歷史,想著學好歷史,堅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才會最終形成自己的能力,達到歷史學習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