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通用8篇)

校園 閱讀(3.04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通用8篇)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的生字和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並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對極個別生字詞的把握和理解;

2、難點:對課題的匯入方法、解說要巧妙得當,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歸納總結。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在上一組的課文中,我們感受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真情。你們可想過,人與自然相處同樣需要我們付出真情。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第三組課文,首先我們來看一組圖片。(出示幾組地球圖片。)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生存的地球,它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只有一個地球》。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課文走進地球,瞭解地球吧!請同學們把課本開啟,先讀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畫出來,自己先想辦法解決。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出示生字、生詞,學生認讀和理解。

三、梳理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關於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反饋。

四、學習第一部分。

1、作者講地球很小。運用了什麼方法?找出相關於語句,體會含義。

2、課文一開始給我們描述了宇航員眼中的地球,讀讀相應的句子,想象地球的樣子。

看到如此美麗的地球,我們不禁感嘆道:“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3、抓住“母親”一詞引導,過渡到第二部分。

我們理所當然以加倍的愛來回報她。那麼,對於養育了人類的地球母親,人類是怎樣做的呢?

五、學習第二部分。

1、自己讀課文,找答案。

2、交流。

3、同學們,如果你是一條河,一棵樹或是一隻鳥,此時,你想對人類說些什麼呢?(學生自由交流。)

六、學習第三部分。

1、你們說的那麼可怕,然而,“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

大家說說,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2、引讀:“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七、小結延伸。

有的同學把地球比作母親,說的多動情呀。今天我們走進了地球母親,初步瞭解她,想必現在同學們也有許多話想對我們這位母親說,我們能為地球媽媽做些什麼呢?下節課我們再學習。

八、作業佈置。

1、會寫本課生字和詞語。

2、熟讀課文。

板書:

只有一個地球

保護地球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2

一、學習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對於語文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並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閱讀的重點開始由理解詞句的意思轉向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一學段的孩子有著很強的表現欲。因此,課堂應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空間,創設展示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大膽地參與朗讀、討論、交流,並進行小練筆。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渺孝慷慨、枯竭、和藹可親”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讀,交流討論,理解課文內容。

2、聯絡實際,深入思考,使學生明白“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

2、與破壞環境的行為作鬥爭。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

四、教學資源:

1、地球儀,地球掛圖,地球知識的資料,宇航員拍攝的地球圖片;

2、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跟我們朝夕相處,你們瞭解地球嗎?談談你對地球的瞭解。

生回答。

師總結:是呀,人類時代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把地球稱為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只要一個地球》。(出示課題)

二、看圖引入,初讀全文

1、看一組有關地球的圖片,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簡介地球。

2、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去走近地球、瞭解地球吧!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不懂的字詞利用工具書解決。

3、學生自由讀課文。

4、出示要求讀寫的詞語,認讀正音,並交流已理解的詞語意思。

三、默讀課文,梳理內容

1、默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課文寫了關於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2、交流反饋:可以選擇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方面來向大家彙報,並朗讀相應的段落:

地球的美麗壯觀與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類無法移居的事實(第5至7自然段);

人類應保護地球(第8至9自然段)。

四、概括大意,初解課題

1、根據梳理的幾方面內容,引導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聯絡主要內容,討論交流:為什麼說“只有一個地球”?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初步瞭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樣子美麗壯觀,但同宇宙相比又是顯得非常渺小。她所蘊含的自然資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壞,人類將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正是基於這些認識,文章向人類發出了呼籲只有一個地球。

五、課堂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聽寫本課要求讀寫的詞語。同桌相互檢查,改正錯字。

2、指名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後引入新課:閱讀就是用心靈與文字對話的過程。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把觸動你心靈的詞句畫下來,讓我們一起交流交流。

二、板塊研讀,深究題意

師:“不動筆墨不讀書”。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交流、感悟大家畫下的詞句,同時穿插說明方法的訓練。

1、感悟地球的渺校

(1)指名讀。

(2)渺小:地球的半徑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說地球“渺斜,你認為有道理嗎?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龐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顯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學校看成宇宙,那麼,地球可能是什麼呢?恐怕連一粒微塵都算不上。

2、感悟自然資源的有限。

(1)學習第三自然段,理解礦物資源面臨的危機。

①明白礦物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②從“幾百萬年、幾億年”感悟礦物資源形成時間的長及來之不易。

③從“不加節制”等詞感悟人類無知的破壞。

(2)學習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資源遭受的破壞。

①理解“本來”在句中的作用。(“本來”一詞體現了說明文用詞的精確性,它突出了這些資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點,強調了現在已經不可再生)

②品讀句子:“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③指導朗讀這一段,讀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3、感悟無法移居的事實。

(1)品讀句子:“科學家已經證明別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這個詞說明了“40萬億公里”是目前可以確定的最小的範圍,也告訴我們這個範圍以外的情況,科學家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說明文用詞的精確和嚴謹。

②感悟最小的範圍,即“40萬億公里”有多遠?(學生談)

③指導朗讀。

(2)瞭解有關“移民基地”的設想。(教師可介紹有關火星和月球的知識,引導學生明白,這種設想是遙遠而困難的事情)

三、讀寫結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個同學瞭解到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這時,你一定有話對地球母親說,對人類說,或者對自己說吧?把你的心裡話寫下來吧!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都認識到地球的重要,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對地球的愛,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從現在起做一個環保的小公民。

五、佈置作業

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請你寫一篇讀後感。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瞭解有關地球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自覺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學會本課生字詞,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3、學習課文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4、熟練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從課題看,這篇課文應當寫哪些內容?(這篇課文應當介紹有關地球的知識,而且還應寫出地球只有一個。)

二、初讀,自學生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

⑴ 劃出生字詞,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注意:“賜”是平舌音,“礦”、“慷”、“貢”是後鼻音,“濫”是前鼻音。

⑵ 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渺小 恩賜慷慨 貢獻 濫用 威脅 目睹

2、檢查自學效果

三、細讀,理清層次

1、細讀課文,思考、回答:

⑴ 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

⑵ 這篇課文怎樣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2、討論分段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地球的外部形態;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講地球的面積;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講地球的資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講地球與人類的關係;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講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

四、識記字形,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裹著 渺小礦物 恩賜 慷慨 貢獻 濫用威脅 目睹

二、精講訓練

1、精講第一段

⑴ 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什麼?

(這一段課文主要寫地球的美麗、可愛。)

⑵ 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麗可愛?(地球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⑶ 課文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你是怎樣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離不開地球,這兩個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地球與人類不可分離的關係。)

⑷ 用讚美的語氣朗讀這一段課文。

2、精講第二段

⑴ 這一段主要寫什麼?(寫地球面積很小,人類活動的範圍更小。)

⑵ 課文用什麼方法說明的?

(數字說明、比較說明)

3、精講第三段

⑴ 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從三個方面:一是不加節制的開採礦產資源;二是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三是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藥品。)

⑵ 這樣做的後果如何?(這樣做不但使人類所需要的資源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如氣候惡劣、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從而使土地荒漠、糧食減產、空氣汙染等,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

4、精講第四段

⑴ 為什麼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科學家已經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僅僅是科學家的設想。所以說如果“只有一個”的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

⑵ 課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⑶ 指導朗讀第四段課文。

5、精講第五段

⑴ 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麼?(這一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的是隻有一個。如果它被破壞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資源,我們將無法生存;第二句講的是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⑵ 這兩句話之間是什麼關係?(前一句是講原因,後一句是講結果,是因果關係。)

⑶ 這一段課文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總結全文內容,揭示課文中心。)

三、滲透德育

1、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些什麼?

2、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說說應該怎樣做?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4

一、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二、 教學重難點: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播放火箭生空錄象,初步感受地球的可愛。

(二)、整體感知課文

自由讀。提問:你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地球嗎?

(三)、瞭解地球的“可愛”

1、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地球的可愛?請找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來,也可以邊讀邊討論。

學生彙報(請一位同學說,說完後請一個同學評。並再請同學說)聽了你們的讀,老師也禁不住想試一試,能給我一個機會嗎?(課件出示句子,師範讀,生齊讀)

2、剛才,我們體會到了地球的可愛,還有從哪裡也感受到?(慷慨)(師板書、並指導寫法)你知道慷慨的意思嗎?(生答)其實,地球就是一個寶庫,它毫無保留、無私地提供著各種資源,哺育著我們人類。然而,我們人類卻沒有好好保護它們。(出示相片:濃煙、伐木……)

看到了這些,你覺得怎樣?想說什麼?

(過渡)我不禁想起宇航員說的那句話:“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她也太容易破碎了。”(板:易碎)(出示課件句子)

(四) 、瞭解地球的“易碎”

(1) 提出問題:為什麼我們地球太易破碎了?我們人類到底對地球做了什麼?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4自然段。然後小組討論。小組長負責記錄。

(2) 小組彙報。

(3) 師小結:所以,宇航員不禁感嘆:地球太可愛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五) 、總結歸納:

(1)進一步認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我們不要等資源枯竭,現在就移居到別的星球,怎麼樣?(生答)既然這樣,我們應該怎麼做?(討論發言)

(2)我們國小生應該怎樣保護地球?(討論發言)(完後師投幻燈,綠化)

(3)讓學生寫一句最想對地球母親說的話,並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1. 我們要保護地球,以為我們――(生讀課文)

2. 大家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寫在課題上吧!

3、完後彙報。

(六) 師總結。

同學們,當今天養育華夏兒女的長江,黃河以渾濁的河水向我們訴說它們悲哀的時候,我們的明天是否能與山水相伴呢?大自然的警鐘已經敲醒,我國已把環保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讓我們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眼中美麗的地球吧!

(七) 擴充套件延伸

要求課後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a) 動筆寫一條環保室宣傳格言或畫一幅環保宣傳畫。

b) 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讀作感。

c) 圍繞“保護地球”著一主題辦手抄報。

d) 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報告。

板書:

只有一個地球

(美麗、慷慨)可愛

易碎(資源有限)

保護

(別無去處)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弄明白為什麼說“只有一個地球”。

2、能力目標

理清課文條理,瞭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能用“貢獻、渺小”造句。

3、情感目標

使學生受到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懂得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麼可愛,同時有多麼脆弱。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從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範圍非常有限、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破壞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出路等角度說明不能再破壞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了,呼籲人們保護地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條理清晰,說服力強。

1、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地球上人類生活的範圍很小;為什麼不能再破壞資源了;為什麼破壞了地球將別無去處。

2、難點

如何採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深刻認識目前地球面臨的危機,從思想深處接受愛護環境的教育。

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最優化的電教手段,改進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許多真實的、具有震撼力的畫面擺在學生面前,不必教師多做分析,學生聯絡實際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並能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學物件分析

本課安排在五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本領,如預習,查閱一定的資料,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等。所以在課前可以安排學生查閱資料,充分預習課文,這樣便給課堂留出更多的時間加強能力訓練,比如本課的說話、寫讀後感訓練。也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使他們在查詢資料、預習課文中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品嚐探索的樂趣、收穫的快樂。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內容簡練,涉及的許多知識學生都沒有機會形象的瞭解,所以是一篇結合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的好教材。多媒體是新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電教媒體達到教學最優化的效果,是教改的`新課題,也是我們要探索的內容。本課力求體現科學運用電教媒體,提高認知語言能力,使學生在認知語言過程中,更有效地獲得語言資訊和處理語言資訊的本領。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認識、理解、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即認知語言能力得到提高。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突出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突出電教媒體的最佳結合點和恰當展示時機的設計,體現電教媒體的作用與優勢。

五、教學媒體設計

(1)多媒體《預習要求》、《課文分析》。主要用於指導學生自學和預習。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預習方法、相關資料。(2)電子相簿。包括一組漂亮的自然風光照片和歌曲《藍色的地球》在正式上課前3分鐘播放。

(3)多媒體《美麗的地球》。教學第一自然段時用。展示一段在衛星上拍攝的關於地球的影片。

(4)多媒體《環境危機》。教學三、四自然段時用。用大量生動形象、逼真的影像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5)詩歌欣賞《地球的孩子》文字和課文緊密聯絡,正好是學完課文後的感慨、思考。畫面也貼近主題,一群各種膚色的孩子圍成圈轉啊轉,轉成一個地球緩緩轉動。在第一課時學完課文後指導學生朗讀。

(6)鞏固練習。在第二課時複習階段用。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生字、詞。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一定還在回味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那活潑、愉快的旋律吧?這首歌名叫《藍色的地球》,它告訴我們要愛護美麗的大自然,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今天我們學習講述同樣內容的16課《只有一個地球》。

教師: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你產生過什麼疑問?通過預習找到答案了嗎?

學生:地球本來就只有一個,人所共知,為什麼題目還要說“只有一個地球”?自由發表意見,說清:作者是在強調必須保護地球,破壞了地球我們將無處可去。

教師:這也是本課所要揭示的主題,課文哪一段直接點明瞭這個中心?

(二)倒序法學習中心段。理清條理

齊讀最後一段。試分層,並說說層意。課文從哪些方面說明這個中心?讀一讀,理清課文條理。

(三)學習第一部分

1、作者講地球很小,運用了什麼方法?看看這一組數字,體會其中的含義。討論,體會。

2、教師:課文一開始給我們描述了宇航員眼中的地球,讀一讀相應的句子,想象是什麼樣的。學生朗讀相應的句子,再指名讀。評價,讀得怎樣?

3、教師引導:大家想不想跟隨宇航員到太空中一睹地球的風采?多媒體:《美麗的地球》情景引導:此時你想說什麼?(“地球太美了!”等)現在再來讀描寫地球的句子,體會一下應該怎麼讀。讓我們一起深情的讚美:“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指導朗讀)

4、抓住“母親”一詞引導,過渡到第二段的學習。

教師:母親養育了我們,我們理所當然以加倍的愛來回報她。那麼,對養育了人類的地球母親,人類是怎麼做的呢?

(四)學習第二部分

1、自己讀課文,找答案。

2、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不可再生的資源遭到破壞,過度開發;可再生資源受到破壞,許多已不可再生,還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3、多媒體:《環境危機》從各個方面顯示了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汙染以及帶來的嚴重後果。

4、教師:說一說哪些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想到了什麼?可以聯絡本地發生的、學生親眼目睹的事例談一談。

5、教師引導說話練習:同學們,如果你是一條河、一棵樹或一隻鳥或別的什麼屬於大自然的東西,此時,你想對人類說些什麼?

(五)學習第三部分

1、教師朗讀第五自然段,教師:你們說得這麼可怕,然而“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裡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大家討論,這說法有道理嗎?放手讓學生討論,對於有的說法,比如:科學家已經嘗試在太空建立居住的空間,有可能成功;外星人的發現說,也說明在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能生存的地方,不否定學生的想法,只是要引導:無論怎樣,地球還是絕大多數人生存的基本家園,不能再破壞了。

2、引讀:“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多媒體文字:“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作者在課文第一段講地球的小時,用了一個比喻句,大家找找看,學生讀:“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討論為什麼把地球比做扁舟?除了說“小”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意思?

(六)延伸課題,暢談環保設想

教師:大家都明白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因為,地球是人類惟一的家園,作為一名國小生,你為保護環境做過些什麼?還能再做些什麼?學生交流、發言。

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可不能只有想法,要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做起,從自身做起。

(七)多媒體:詩歌《地球的孩子》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帶動學生加入進來。建議:課後抄給學生練習朗誦。

(八)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為下節課的寫讀後感做準備。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6

一、啟情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13課,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樣的問題?

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地球,瞭解地球。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說說課文寫了關於地球的哪幾方面的內容?

2、彙報。

3、觀看課件,說說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是啊,難怪宇航員遨遊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這樣的感嘆,請你找到課文中的這句話讀出來。

三、研讀

師導: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宇航員的話,邊讀邊做標註,寫寫自己的感受。同時可以結合自己課前查詢的資料來談談。

(二)太可愛了

1、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

引導學生看課件,抓住說明方法、修辭方法來體會。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引導學生看課件,抓住說明方法、修辭方法來體會。

4、提供著有限的自然資源

師:是啊,多麼偉大的母親,多麼無私的地球母親,她為我們默默的奉獻著,但我們人類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讀讀讓你心靈觸動的語句。

生:人類生活的……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

請你開啟資料庫,結合圖片文字和書中的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彙報

師:是啊,如果地球資源枯竭了,我們人類還能生存嗎?

生彙報6、7自然段

師:茫茫宇宙,燦爛星河,只有地球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只有地球才孕育瞭如此豐富的生命世界,因此,我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因此我們要。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把你此刻的感受盡情的讀出來,用你們的聲音,用你們的力量,呼籲人類.

生齊讀

師:那麼,作為國小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四、總結練習

1、練習

(1)必做題說說下面的句子的說明方法

(2)選做題

a作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傳環保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讓我們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設計一條公益廣告語.也可以到網路上查詢.

b到網路上搜集一些有關環保的資料.

2、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說說你有什麼收穫?

是啊,我們的地球是如此可愛,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地球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那麼我們更應該珍惜資源,精心保護,才能造福後代,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3、瞭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概況

教學重點:

1、瞭解地球的概況

2、理解作者為什麼要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採用夢中遨遊太空與地球媽媽對話的形式引入課題,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類居住的陸地更小;地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可人類卻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知道要好好保護地球。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匯入

1、導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老師昨晚做了一個奇妙的夢。老師夢見同學們製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飛船,邀請老師去參觀。老師坐在宇宙飛船的駕駛艙裡,高興極了,忍不住這裡看看,那裡摸摸。忽然,飛船外面變得漆黑一片,只看見到處是閃閃的星星。壞了,飛船飛到宇宙中來了!可這時老師並不害怕,因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麗了,也太好客了!都說要請老師去它們家做客。忽然,老師看見一個晶瑩透亮,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的圓東西(課件出示地球的圖案)。這是什麼東西,你們知道嗎?(學生回答,老師板書:地球)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媽媽一樣,人類就生活在她的懷抱裡。

2、師:地球媽媽也很好客,於是老師就和她聊了起來。你們有什麼問題要老師問問地球媽媽嗎?

(學生自由發問,老師不作回答。)

3、小結:同學們向地球媽媽提了許多問題,但地球媽媽並沒有告訴老師答案,她說你們的問題有些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從科普讀物中瞭解,有些要等我們長大後去探索。那麼,現在就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

課文寫了地球的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選擇喜歡的文段讀讀。

(學生讀了以後請幾個說說寫了什麼。)

三、學文明理

師:現在,先讓我們來遨遊太空,看看地球媽媽的樣子吧!

(電腦出示地球全貌圖。)

1、誰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地球?(要說出地球美。)

2、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地球美的,找出來讀一讀。

3、除了講到地球的美,再好好讀讀第一、二自然段,看看還從中知道什麼?

1)學生自由讀,自己想 ,然後再小組交流討論。

2)學生彙報。(板書:渺小 人類活動範圍小)

過渡引入:看來同學們對地球媽媽的樣子還是比較瞭解的,地球媽媽知道了一定很高興。可是,地球媽媽這幾天生病了!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

4、讓學生先討論,再指名說說。

5、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畫上“-----”線

6、學生彙報

7、學生討論並舉例說說人們如何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和濫用化學品。

8、交流:你們還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會給地球媽媽造成傷害呢?

9、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雙向導行

1、過渡: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就像是地球媽媽的血和肉,人類隨意的破壞和傷害,地球媽媽當然會生病了。地球媽媽生病了,我們人類會怎麼樣呢?

2、課件播放人類破壞地球的影象。

3、看了這些人類破壞地球的情況,你想對地球媽媽說些什麼呢?說的時候可以用上一些關聯詞,如“因為……所以……”或“如果……就……”等,也可以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4、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地球媽媽知道她的孩子們那麼愛她,想幫她把病治好,她肯定會重新露出笑容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地球。大家知道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每人寫一兩條保護地球的宣傳語,好嗎?

1)學生寫宣傳標語

2)學生宣讀自己寫的宣傳語,師生互動評價

五、拓展延伸

師:有人說,當地球的資源用完了後,我們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呀!到底我們能否到其它星球上去居住呢?課外請同學們去收集有關材料,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來探討。

只有一個地球課件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渺小”“礦物”“恩賜”“慷慨”“濫用”“目睹”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有太容易破碎了”。

2、理解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設計理念:

1、鼓勵學生自主閱讀,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自學能力。

2、在活動中實現師生角色的轉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收集和彙報資料的過程中進行合作學習,實現資源共享,掌握多方面獲取知識的方法。

4、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實現口語交際能力上升,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5、打破傳統的作業佈置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投稿,提高寫作水平,致力於環保知識的宣傳工作,實現自我價值的昇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充分閱讀,理解內容。

1、教師安排時間讓學生充分閱讀,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掃清詞句障礙,體會文章內容。

2、深入理解文中關於地球的知識,鼓勵學生找出文中佳句,反覆朗讀感悟。

二、設計活動,激趣自學。

1、活動方案:教師轉換角色,以報社主管的身份組織“報社創刊暨記者招聘會”,學生以“國務院下屬各部委員”的身份作“報告”,整個活動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語言感悟為中心,達到聽說讀寫兼收的效果。

2、活動要求:

水利資源部(小組)、林業部(小組)、礦產資源部(小組):(1)充分感悟課文內容,積極參與對我國乃至世界相關資源狀況資料的蒐集整理;(2)能採用統計圖表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作具體說明課文內容(作報告)。

宇航局(小組):充分感悟課文內容,(1)根據文中描述蒐集有關航天事業發展狀況的資料;(2)根據文中描述設想人類飛往外星球所需費用和時間,作出計算;(3)起到使課文更具說服力的作用。

環境保護局(小組)下設水汙染與治理辦公室、大氣汙染與治理辦公室、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沙塵暴治理辦公室:(1)積極收集各類汙染狀況;(2)能夠畫出汙染前後的對比圖片,結合課文語句具體說明;(3)列舉近年來發生的生態災難如洪災、酸雨、沙塵暴等資料;(4)使課文更具有說服力。

三、抽籤分組,開展活動。

用抽籤的方法使各小組的人數按教學設想確定。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各類報刊雜誌、圖書館及網上收集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轉換角色,創造氛圍。

(有條件的可在此時播放課件:配有課文的解說詞的有關地球知識的錄象片段,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展現出來,把學生帶進一個濃厚的氛圍。)

師(報社主管身份):大家好!本報創刊暨記者招聘會現在開始!我報即將創刊,可是我作為報社的主管,卻一直為本報的刊名而發愁:到底是用《地球報》好呢,還是用《只有一個地球報》好?請大家幫我拿個主意吧!

(學生積極發言討論,為了使自己的說法更具說服力,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引用書上的語句。)

二、交流討論,組內彙總。

師:謝謝大家為本報社提出寶貴的建議。我宣佈,我報正式命名為《只有一個地球報》。今天,有幸請到了“國務院各部的委員”參加會議,現在請“委員”們按照各自選定的“部門”,坐在一起“辦公”,交流彙總所蒐集的資料,並推薦一名“委員”擔任“部長”或“局長”代表本部門作“報告”。

三、成果展示,資源共享。

師:現在請各位部長、局長到主席臺就坐。

1、首先,請“礦產資源部部長”作“報告”。

2、現在請“林業部部長”作“報告”。

3、下面請“水利資源部部長”作“報告”。

師:聽了這幾位部長的報告,我為生活在這美麗富饒的國度而驕傲,為生活在這藍色的星球而自豪。現在歡迎“環境保護局局長”作“報告”!

(1)、環境保護局水汙染與治理辦公室的資料展示。(舉例:學生展示兩幅自制圖片:一幅是一條寬闊的小河,清清的河水裡小魚在自由地遊玩;一幅是同一條河已被汙染,河道變窄,河面上漂浮著垂死掙扎的小魚。圖上引用書中語句配上文字說明:人類生活需要的水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長期為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不顧後果地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2)、環境保護局大氣汙染與治理辦公室的資料展示。

(3)、環境保護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的資料展示。

(4)、環境保護局沙塵暴治理辦公室的資料展示。

(有條件的可在此時播放從電視上拷貝的關於拍賣地球上最後500克純淨的水、地球上最後一罐沒被汙染的空氣的廣告片段。)

師:地球資源在不斷減少,地球環境在不斷惡化,地球正在從藍色星球變為黑色地獄。人類該怎麼辦呢?是到宇宙中另外一個地球上去嗎?還是請宇航局長幫我們計劃計劃吧!

4、宇航局局長彙報世界航天事業的發展狀況。(舉例:根據課文內容設想在離地球40萬公里處有一顆可供人類居住的行星,假設造出了一艘以光速飛行的飛船,請大家計算需要多長時間:大約為250年,僅以人類自己的壽命相比,說明這是根本不能實現的。)

師:(帶著低沉的語調,遺悟而悲哀的口吻作情感渲染)如果你就是被汙染的河水裡那條垂死掙扎的魚,或是在被汙染的空氣裡飛行的一隻小鳥,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你又將對人類說些什麼?作為人類的一員,你又將怎麼辦呢?(學生自由討論)

四、活動延伸,價值昇華。

師:(引用書中宇航員的話)“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讓我們來精心地保護地球,這是本報宣傳的主題,讓我們來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這是本報服務的宗旨。在會議結束之前,我作為報社主管,在此招聘《只有一個地球報》主編、記者和通訊員,請有志於保護地球環境事業的“小作家”踴躍應聘,積極投稿,將自己身邊發生的保護環境的優秀事蹟發揚光大!

(現場招聘,在學生踴躍應聘的同時,可任命各位“部長”擔任主編,全體學生為記者或通訊員,併發給聘用證書及標誌,課外辦好《只有一個地球報》,發行於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