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推薦】

校園 閱讀(2.72W)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思想品德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推薦】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

一、必須轉變教學觀念。

要認識到新的課程教學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教學的兩個轉變:一是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轉變;二是實現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實現教學的科學化、綜合化、實踐化,即要求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綜合思維本事,和加強課程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實踐本事。

二、教師要努力營造簡便的教學環境,把微笑帶進課堂。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進取的情緒會帶來進取的效果,消極的情緒會帶來消極的效果。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師,每一天都要應對的學生,他們的學習風氣、上課紀律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師在走進教室時,往往會產生不一樣的情緒,或愉悅、或平靜、或煩躁、或激動。情緒好了,教學語言也更富於感情色彩,課堂教學也就更生動、更具有感染力。這樣到達了教與學的雙向優化,使教與學進入一種最佳狀態,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所以,我們教師要帶著微笑走進每一位學生。

三、努力創造加強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空間。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是互動式的教學。互動式教學要求師生有夥伴式交流,這有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放飛學生的思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我們必須摒去傳統意義上的簡單方式,要把教學構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而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或學生與教師之間經過討論交流分享資訊、提出提議、表達看法或共同致力於解決某一問題,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本事的主要途徑。在小組發言時,教師應當十分注意營造民主寬鬆的氛圍,總是用讚賞的目光注視每一位發言的學生,及時地評價、熱情地鼓勵,幫忙發言者克服在眾人面前講話時緊張恐懼的心理。

四、課前要精心設計好課堂上的討論活動。

圍繞論題進行有效討論,有助於自由地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構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口語表達本事、推理本事、人際交流技巧等多維本事;有利於使學生豐富對事物的認識,進而改變自我的觀點和態度,培養學生進取的道德價值觀;更能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構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動,在互動交流中相互啟發、共同發展。

五、教師平時要多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的教不可能代替學生的學,不要因為多講而使教師明白了學生卻糊塗了。時時記住,教師不能越俎代庖,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生會自主學習。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武斷、不強制、不灌輸。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材資料,結合學生的實際,善於為學生創設適當的條件,營造恰當的氛圍,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願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本事。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採用啟發、討論式、調查式等方式教學,指導學生會自主學習。這樣,會使學生能夠主動去探索社會現實及自我成長的問題。經過自主學習,不斷激發道德學習的願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珍惜學習時光。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2

一、尊重學生,堅持正確的學生觀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過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主人。在教學中,我自始至終都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讓他們進行深入的討論,讓他們自己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就是學生有了思想上困惑或錯誤的認識也不急於把正確的東西灌輸給他們。正是這樣學生才有了充分的、反覆的討論交流機會,種種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在反覆的分析中進行了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碰撞中,學生的認識更加清楚、觀點更加明朗,學生的選擇也會更加的理智。長此以往,學生一定會體驗出課堂教學的樂趣。

學生是一個有獨立的思想、見解和情感的人,同時又是一個正在成長、需要指導、需要進一步發展的人。學生受方方面面的影響,難免存在一些不正確的認識。有些學生的“見解”有些離譜,讓人覺得可怕;我在教學中,沒有立刻給予否定,只是說“這也是一種選擇”,然後引導學生分析“行為後果”;在分析中,讓學生自己去認識這樣是不對的。有些學生的問題可以說是她深思後的困惑;對於這樣“深刻”的困惑,我首先是表揚“問題問得好”。這些都說明我是在小心翼翼地“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因勢利導,突出了正確的價值導向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是開放而難以預設的,具有極強的生成性。在動態生成的課堂中,許多教學情形是預料之中,但也會有一些是出乎意料的。個別學生的問題是我在備課中並沒有預計到的。對於這些問題,我開始著實“驚”了一下,但最後還是冷靜了下來,妥善地處理了。我覺得這些偶發因素其實就是生成的教學資源,正是這些偶發的、生成的教學資源“一石激起千層浪”,使課堂增添了亮色。 所以,在以後的備課中,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真正實現“備學生”的要求。

同時,在處理偶發的、生成的問題中,我堅持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學生的“見解”正反映了當前存在的不健康的思想品質和錯誤的觀念,雖然這已經超出了課堂的教學內容,但如果在課堂上加以澄清,學生就會覺得老師對這一錯誤觀點的預設,很有可能會使一些人在現實生活中真的這樣做了。那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何以體現?我是在不傷害學生自尊的前提下,引導分析其錯誤性之後還特意進行了小結。這些其實都是我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的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學用時過多、我在課堂上全體學生的調動還不夠、我的教學機智有待進一步提高。創造課堂教學的最大值,應該是每個教師的不懈追求。我們要在不斷的教學積累與教學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的效能與素養,實現自我成長和專業發展。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3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因為會考的壓力,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九年級的教學上。一個新教師,要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學習,儘快成長。不能因為自身的原因而影響學生,在學生的眼中你就是他的老師。那麼,一個多月的教學以及學習過程中,我對思想品德教學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

一.樹立以課本為綱的教學理念。

那就得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上一次市教育局的督導到學校來聽課指導,我覺得這種指導對教師的成長很重要。如果教師本身對知識都不能熟悉地掌握,又不知道怎樣講給學生,還談何教學效果呢?在以政治教材為綱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為學生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舞臺。不管教學方法怎麼變化,沒有紮實的基礎是經不起考驗的,因此必須夯實基礎。每次上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但往往課堂上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需要今後的繼續努力。在備課時要精心收集知識點,反覆精練,把最深入淺出的,最便於記憶理解的知識教給學生,同時多做習題,讓學生在實戰中得到鍛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提高。

二.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

學生是有思想的主體,學生接受知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作為新教師,我注意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然後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法是上好課的關鍵因素,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尤為重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始終努力鑽研。

三.樹立以會考為方向的指導方針。

教學中,緊扣會考要求,提高學習效率,主抓課堂質量,強化訓練階段,在授新課課堂小結後加以練習,強化基礎知識。一階段後及時複習,串聯知識點,形成體系,使學生的知識成體系,既有利於記憶,又有利於知識框架的形成。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多用案例教學,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興趣,調整課堂氣氛,起到應有的作用,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針對學生缺少答題技巧、不會答題方法的問題,專門訓練學生的答題方法,講解答題模式,提高學生答題應試的能力。

四.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堅持多翻閱書籍、上網查詢大量的資料、請教有經驗的老師,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還爭取機會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

新教師,問題比較多,很多東西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重要的是實踐水平的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自己不斷努力。多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中獲得進步,力求站穩講臺,進而穩中求新,實中求精。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4

思想品德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品教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品德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淺談幾點反思。

一、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自身素質,一是專業知識要紮實,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

1.堅持學習。隨著改革深化和社會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絕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能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需要。知識是相關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豐富知識,才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豐富知識,跟上時代節拍。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努力使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有學生對我說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沒興趣,喜歡你上課,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為了充電,要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還是雜誌、歷史、經濟、心理訪談等。

2.勇於反思。老師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還需勇於反思,敢於面對和改進自己的偏差、錯誤,才能不斷提高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課教學的好方法,有效推行素質教育。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

3.為人師表。正人先正已,老師必須以高尚師德為學生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①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不成熟。②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

4.尊重學生。學生尊重老師天經地義,但老師也應尊重學生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著想”,認為自己是為學生好,常常忽略學生權利。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活動課或課外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學生難免厭倦、反感。老師尊重了學生,學生才會尊重老師,這也許是作為教師比較幸福的事了。

5.保持快樂心態。只有老師輕鬆快樂教學,才能使學

生樂於接近老師、樂於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學生快樂情愫。當然,老師也是人,現實生活中,有種種煩惱和不如意,要保持快樂心態好難。但只要本著以學生為重,以教書育人為重,忘我工作,在面對學生時摒棄懊惱,調節情緒,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帶給學生。常到學生中間看看,關心學生痛癢,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係一定融洽。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課堂環境,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形式多樣,應根據不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採用不同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無論採取何種方式,要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因此,每學完一節內容,只要與學生活有關,都要學生反省自己的行為,引導他們學著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絡實際,也就是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思想品德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就是學到相關知識時,讓學生結合調查採訪,聯絡自身和同學實際,開闊學生視野,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然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寫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思想品德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追求,有效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素質教育效果。

“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5

一、“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成為一條江”

“打鐵先要自身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過去有一種說法“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可是,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及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僅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需求了,教師應當成為一條源源不斷的江水”。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本事要提高;二是教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如下幾點。

1.不斷學習。隨著改革深化和社會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絕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給自我“充電”才能使自我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知識是相關的,互通的。所以,僅有掌握豐富的知識尤其是現實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求知的慾望。可是,應對知識爆炸時代,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往往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所以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跟上時代的節拍。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記取和總結自我的教育教學經驗,努力使自我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理解。有學生對我說過:“教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是沒興趣,喜歡你上課,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為了充電,我經常上網,瀏覽時政要聞,瞭解思想品德教學的相關知識。儘可能常與學生及社會上不一樣層次的人交往,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加之我本人的豐富經歷,常以我自身的經歷說給學生聽,也許才有如此效果吧。

2.敢於反思。教師不僅僅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還需勇於反思,敢於應對和改善自我的偏差和錯誤,才能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本事,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我幾乎每上一節課後,都對自我本節課思考幾分鐘,甚至寫上那麼幾句,並堅持一週一次認真反思,構成反思集。僅有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我,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景怎樣?學生的每一句話我都會在意。記得有一次,上課時有個學生悄悄地對我說:“教師,您以後能把課堂資料講得更生動些嗎?”原先我上課時,備課的資料較為簡略,所找案例較少,關鍵在於我準備不夠充分。我聽了這句話後,把這句話寫在備課本上時時提醒自我,的確不能再這樣了。這本身就是教學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難做到,但常反省自我還是能夠的。

3.以身作則。正人先正已,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教師做到:

①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一樣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不成熟。

②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話不是很好,語速快,講課時我就提醒自我注意。當我普通話發音不準或有錯別字時,學生能及時指出幫忙我改正,同時,我本人也敢於在學生面前承認自我的不足。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的收穫。正因為我能正確對待我所犯的錯,學生也深受影響。記得一次在九年級上課時,有學生在課堂上違犯紀律了,當時我也不能準確明白是誰,但我說了一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誤不要緊,只要承認錯誤並改正,我們大家都會原諒他的。我話剛說完不到半分鐘,就有個同學站起來了。當時我真的很欣慰,不是因為明白了哪一個學生犯錯,而是我覺得自我沒去一個個查,導致可能因查不出而尷尬,卻能讓學生認識自我的錯誤,並敢於承認自我的錯誤。

4.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點,通常認為學生尊重教師是應當的,但教師也應當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就難了。有的教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著想”,認為自我是為學生好,而常常忽略學生的權利。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的活動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難免學生厭倦、反感。甚至自我做法欠妥當,也不敢應對。記得上學期,有一次上課時,也許所以刻會考思想品德科是開卷考試,學生不太在乎。一個成績還比較好的學生覺得聽課沒興趣,就抄寫英語。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當時我特生氣,將她的筆記本當著同學的面撕成兩半。頓時,教室很安靜,因為大家明白我一般情景是不會生氣的。在一片沉寂中,繼續將資料上完。課後我與學生談話瞭解她的想法,我給她道歉,學生也承認了她的錯。再次上課時,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這位學生道歉。有學生不理解,說上思想品德課寫英語就是不對啊!對此我沒多解釋,主要說明了教師也會犯錯誤。記得很清楚,當時班上同學給我鼓了掌。這樣,我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很多學生有什麼心理話經常找我說,甚至請我為他們出主意。我尊重了學生,學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課的學生,

還是沒上課的學生對我都很親近。這也許是作為教師比較幸福的事了。

5.教師要堅持樂觀心態、豁達的胸懷。僅有教師的簡便歡樂教學,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教師樂於理解教育,才能感染學生歡樂情愫。當然,教師也是人,在現實生活中,有種種的煩惱和不如意,要堅持歡樂的心態好難,可有的教師卻把情緒帶進課堂,加之於學生,細想那是多麼的不應當。只要本著以學生為重,以教書育人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應對學生時摒棄懊惱,調節自我的情緒,堅持好心境,把微笑帶給學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教師就應有豁達的胸懷,包容學生,學會換位思考,並且常到學生中間看看,關心學生的痛癢,和學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課時,教室裡鬧哄哄的,幾分鐘都難以安靜下來。當時我也很生氣,臉沉下來,流露出不高興的情緒,學生一會兒就安靜了。這時有個學生就說,教師請別生氣,生氣會老的。我樂了,趕緊調節好情緒繼續上課,課後我又在自我的本子上劃了幾筆。總之,我與學生的關係相處是比較融洽的。所以在學期結束時,學生對我滿意度打的分,還是挺高的。

二、認真對待課堂45分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中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善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根據不一樣教學資料,結合學生實際,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無論採取怎樣的方式,總之,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到達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所以,每學完一節資料,只要是與學生活學習有關的,我幾乎都要學生反省自我的行為,引導他們學著解決遇到的問題。例如,七年級年級學生剛進入國中學習,對中學的學習有很多不適應,我在講完“學習新天地”的資料後,還經常問問學生學習情景,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忙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三、結合社會實踐,把學生帶入社會大課堂。

理論聯絡實際,也就是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國中思想品德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就是學到相關知識的時候,讓學生結合社會調查採訪,聯絡自身和同學的實際,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然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寫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品德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素質教育效果。例如,針對學生厭學,在講“珍惜受教育權利,履行受教育義務”前,我先佈置學生回家訪問自我的父母或長輩,聽聽當年他們上學之艱難。讓他們感受以前農村學生尤其山區學生不容易,學習條件不好甚至惡劣,生活環境那麼艱苦仍然努力學習,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慾。

僅有不斷的反思,才有更多的收穫;僅有不斷的總結,才會使自我不斷提高。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僅有做學生歡迎和喜愛的教師,才會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歡樂教師就是教育教學的歡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歡樂。這就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所倡導的,對此,我深知自我做得遠遠不夠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我的業務素質和水平。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6

這學年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資訊。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如《自主選舉班幹》這一課,我選擇了真真正正地進行一次學生自己選舉班委會的活動,教師只對選舉程式做說明和解釋,然後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並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在集體中成長》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裡話”釋出會,事先要求學生蒐集各自的心裡話,以便於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品德與社會》作為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資訊,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7

《讓社會投給你贊成票》這節課從全國的模範人物、典型事蹟入手,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責任,並學會通過多種途徑承擔好自己的責任。本教學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價值判斷能力、參與社會生活能力社會實踐能力。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做到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

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正確把握課標要求,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比如讓學生通過例項去理解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應擔負什麼責任;在災難面前,通過讓學生說出自己獻愛心的方式,總結出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形式有哪些。注意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現實生活中科學合理的選取相關教育資源。如利用漫畫等材料,不僅具有說明力,增加了學生的興趣,而且也充實了課堂教學內容。

在教學活動設計上,我貫徹“三貼近”原則,注重創設教學情境,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材引領教學活動的功能,整個課堂設計結構合理、教學環節緊湊、教學活動進展有序、自然流暢。

本節課,充分尊重學生個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明確了積極承擔責任不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而且也是每個社會成員的內心需要。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8

現在九年級複習已經進入第二輪的專題複習了,學生的學習也進入了僵持的階段。如何上好複習課,對這段時間的複習課進行反思,總結如下:

一、對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思

1、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

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證明:有效的教學必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制定明確的、適宜的、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本次複習課正是圍繞著各單元相對應的目標,特別是基礎性目標去設計的。

一節課只有45分鐘,一味地“趕時間”把複習內容硬塞給學生,可能只能勉強完成教師的“複習任務”,卻達不到實際的“複習效果”。複習課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不能實現,那麼這個課堂也是無效的,教師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反效果。於是,我沒有按照一節課複習整個單元的進度,而是採用了一節課複習其中一課的複習方式。只有學生真真正正在每一堂課都有所收穫,該掌握的主幹知識掌握好,該做的練習做了而且都釋疑了,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

2、對複習備考的分析:

山西省的會考,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僅要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和運用情況。還對學生的能力,思維品質以及研究性學習都有重要的考查。估計這次備考能激勵一部分困難學生有信心學習思想品德課,至於中上程度的學生,則要鼓勵他們更嚴格、更高標準地要求自己。現在的複習,我以為還是要過實基礎,構建知識網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備考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

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過好基礎關,該背的東西必須背;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在次前提下,訓練和培養各種學科能力,如識記能力——包括再認能力(瞭解或識別),再現能力(記住並正確表述);理解能力——包括描述或說明,分析、比較、辨別,獲取和解讀資訊以合理推論等;應用能夠能力——包括認識、判斷、分析實際問題,在新情境中談感受、體會,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建議或行為要求等。

因此,這一階段節複習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目標:根據課標要求,對九年級各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復習梳理

(2)能力目標:

①通過練習,學生能鞏固知識點,並瞭解考察知識點的基本題型

②通過講練結合和自主探究的方式,學生能掌握一些開卷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學會分析材料與課本知識點的聯絡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生明確務實基礎的重要性,通過有效的課堂學習提高對學好思想品德學科的信心

而這一節複習課的重點和難點設定為:

(1)教學重點:對各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復習梳理,並通過練習鞏固知識點

(2)教學難點:學生自主探究,掌握一些開卷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學會分析材料與課本知識點的聯絡

3、對學生學情分析

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說,要兼顧六科文化課的學習,在時間分配上肯定會有所側重,很難要求學生花很多課餘時間在思想品德這一科上,所以要求在45分鐘的有效課堂上出質量。從學生的角度而言,他們也更樂意接受不佔用其課外時間的學科(老師)。

在設計問題及練習時,我考慮到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心理氛圍對教學目標達成的促進作用。注意了適切性(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內),即在設計時,多數的問題和練習都是能夠回答的,都是“伸一下手就可以摘到桃子”的,可操作性較強。

4、設計特色:

(1)講練結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提高課堂有效性。講解時,引出新資訊,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力求做到做一題,學一法。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機會,採用“練——講——總結方法——練”的方式,有助於學生提高解題能力,掌握大體思路。立足40分鐘的課堂教學,確保有20分鐘左右的練習、講評時間。

(2)明確教學目標後,在實施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是力求圍繞教學目標去實施的'。

活動一的“知識梳理”,通過“知識樹”進行歸納概括,把所學知識進行梳理,使知識形成網路化,使學生對知識間的聯絡一目瞭然,明確第一單元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使學生作答更加清晰、系統、全面。

活動二的“熟悉頁數”是考查學生對本課知識點所在頁數的熟悉程度,目的就是提醒學生在考試中若能熟練“翻書”便能節約答題時間,提高答題效率。

活動三的“精做閉卷”,選取了第一單元中比較重要的知識點,以及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的訓練。在講評時,更注意了抓住這些典型試題,老題新做、一提多講,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活動四的“巧做開卷”,選取了知識點緊密聯絡的材料題,通過先“例題示範”再“活學活用”的方式,循循善誘,讓學生懂得“審題,抓住關鍵字詞:①找出與課本相對應的知識點,確保不偏題,能得分。②但凡題目有“結合材料”要求,必須緊扣材料來組織答案,從而得高分,得滿分。”

活動五的“小結成果”設計了“本節課我們複習了哪些內容?該課共有多少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通過閉卷和開卷的練習和鞏固,我們複習了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在開卷練習中,你認為老師說的“巧做開卷”的“巧”在什麼地方?“這三個問題,讓學生再次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以及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說出本節課的收穫。

活動六的“拓展成果”是本節複習課的延伸,希望學生能在練習冊、練習卷中找出相對應的題目,以及學生自己出題來檢驗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點,讓學生更加明確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二、對教學效果的反思

1、值得肯定的地方:

(1)能按照教學設計展開課堂教學,教學目標明確,可操性較強。

(2)能想方設法克服異地教學的困難,在課堂開始時以“愛的鼓勵”這一團康技巧來“融冰”,有親和力。

(3)教學過程有序、充分,有較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引導得法,環節流暢。

(4)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的參與度較高。

2、今後改進的地方:

(1)由於時間關係,所以在“備學生”方面還是做得不夠細緻,例如在“知識梳理”環節時,我所提出的22個知識點,有些學生對該知識點對應的內容比較模糊,但是我沒有及時在堂上進行梳理。

(2)教學設計一共有五個活動環節,但是一節課下來,只完成到“活動四”,所以今後在教學節奏方面的把握還有待加強。

(3)在“活動四”中,有一個小環節是學生討論,說出“上述兩道例題給你的啟示”,但是為了“趕進度”,我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也沒請學生自己說出,而是老師直接說出來了。今後在如何體現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還應該多花心思和落實到位。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9

一、學生對思想品德課認識存在誤區。

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學習主動性不夠強,學習效率不高。這從學生的作業、上課回答問題、課堂抽測、月考、期中試卷作答上都有所體現。最大的誤區就是認思想品德課和國小思想品德課一樣,可有可無,考前讀讀背背就能考高分,平時沒有必要花費很多時間。再就是認為思想品德課實行開卷考試,開啟書就能抄上答案,沒必要記憶基礎知識,只要在書上畫畫重點,考場上翻翻書就行了。因此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也是敷衍了事,對於老師所講的答題方法和技巧,也不以為然

二、學生對教材知識理解不透徹。

很多學生平時學習也很認真、用功,所佈置的識記任務也能如期完成,作業也做得很認真,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學生,但一到考試成績總是很不理想,老師和家長著急,學生自己也很苦悶,甚至對學好思想品德課喪失了信心。其實,要想學好思想品德課,單靠識記課本知識,簡單地照抄照搬答案,是遠遠不夠的,也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活學活用。現在的考試試題越來越靈活,開放性很強,答案多元化,不唯一,單純的知識考查題目越來越少,就算是選擇題也是藉助現實生活中的例項依據教材知識結構來命題的,單靠死記硬背課本知識也很難得分,更別說“辨析題”“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索題”了。只是“題目在書外(聯絡生活中的例項,作為背景材料設問)答案在書內(答案來自教材中的觀點)如果對教材知識結構不熟悉,對課本知識理解不透徹,對重要觀點不會活學活用,答題就會不得要領,很難把一些簡單的題目解答出來。

三、學生不會審題,審題不清。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有粗心大意的毛病,對所做題目的要求不認真閱讀,或者靠想當然,就匆匆落筆,草草答卷,往往造成答案張冠李戴,答非所問。比如在做選擇題中,學生總是習慣於正向思維,當遇到讓選擇錯誤選項時,只要看到一個正確的選項就入選了;題目要 求回答“怎麼去做”?而學生卻會答成“為什麼要去做”?

四、學生不會分析思考,解題能力差。

現在的思想品德課考試題目越來越靈活,更加註重對理論聯絡

實際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出題人多從社會熱點問題和國中學生生活實際的事例或教訓出發來命題。學生抓不住解決各種題型的方法,遇到老師課上沒有講過的新的時事、案例等問題時就傻眼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不會把社會熱點與教材觀點、原理聯絡在起來作答,而是自己信口開河,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就題論題,答案缺少組織性,缺乏條理性,不分要點,不分主次,讓人看了一頭霧水,自然考試成績很不理想。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0

思想品德課不同於其它課,其學科特點決定了自身的課堂教學結構。我們根據教學整體的系統觀點,以教育這個大系統為出發點,設計了思想品德課“五環式”電化教學結構,其基本模式為:匯入(創設情境,引發興趣)──明理(提供事實,充分感知)──激情(舉例驗證,激發情感)──辨析導行(設難置疑,鞏固強化)──總結延伸(深化觀點,培養習慣)。

一、藝術地運用匯入環節,誘發學習興趣

匯入新課,應該簡潔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學習這課的需要。教師要發揮創造性,使開頭新穎、別緻、巧妙。

列舉幾種常用的開頭形式予以說明:

1.問題引入:根據教學內容的設問讓學生回答,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2.情境渲染:通過播放錄音、電影、錄影片斷、放映幻燈等,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感染和啟示。

3.啟發談話:把握教學要求,捕捉學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用情真意切的語言,親切自然地匯入新課。

4.設定懸念:教師先把課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衝突揭示出來,設定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新課,尋求問題的答案,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5、遊藝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猜謎、遊戲、競賽等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遊藝活動匯入新課,給學生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

除此之外,還有“以情激情”、“實物、圖片演示”、崐“承上啟下”、“開門見山”、“對比分析”、“故事引題”等匯入新課的方法。總之,思想品德課的匯入環節沒有固定模式,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精心設計。

二、認真把握明理環節,提高道德認識

明理,即講清觀點,使學生對本課的道德要求有個明確的認識。

本階段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探究道德知識的階段,也是學生道德形成的初級階段,是一節課的主體部分,是教學的重點,這個階段要在“理”字上作文章。要把握明理這一環節,就得深入挖掘教材的明理內涵,找出與學生道德認識的結合點。國小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兒童對行為的評價多是著眼於行為的、直接的的後果,而不是著眼於行動的、間接的、深遠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教師對那些思想深刻、意義深遠的教材難以把握,這就更加要求教師認真把握明理環節,切實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如教“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這課時,教師對這類看起來較為“口號式”的教材進行分析時,指出:“利益”是什麼?“人民”指群體還是指個體?個體是人民的什麼?在此基礎上深入闡明“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有三個層次:低層次,要熱愛人民,而熱愛人民須先從愛同桌、同班、同校的同學,愛師長、愛鄰里做起;中層次,努力學好各門功課,長大後去努力為人民服務,教師可進一步點明:在我們的國家,過去、現在和將來大多數人只能是這個層次;高層次,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而這一層次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教學過程中運用錄音、投影、錄影等電教媒體列舉出過去革命戰爭年代,80年代在祖國南疆的英模,小英雄賴寧等的事蹟,使學生從中逐漸感受到“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不是空洞的口號,它是可以從平時的一言一行中體現出來的:通過分析講評,表揚好人好事,使學生認識逐漸升華到新的高度,達到明理的目的。

三、精心設計深化環節,培養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培養是思想品德課的一項重要任務。思想品德課中深化環節是培養學生道德情感的契機,不可忽視。在教學中,明理和激情環節結合尤為緊密,二者相互依存,有機結合。

四、切實落實導行環節,指導良好的道德行為

導行是在講明道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觀點,聯絡生活實際,分辨是非,使他們知道應該“怎樣做”,同時要提出明確的行為要求,並具體指導行為方式。

這個階段,是培養學生道德評價能力、辨別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教學的關鍵,也是由“理”到“行”的過渡階段,是對明理環節的論證。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輔助材料豐富觀點、運用觀點、深化觀崐點,增強教育的效果,使學生不光“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同時還要注意激發學生探求真理的精神,讓學生敞開思想,解決模糊認識,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昇華道德情感,培養道德意志。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1

一、依據教材,傳授知識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依據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創設情境,進取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主動提問,有重點的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疑難,到達教學相長的效果。我做到:

1、深刻把握教材,依據課本設計問題;

2、密切聯絡實際,認真分析解決。教師既聯絡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又培養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分析、學會解決問題的本事;

3、教師注意從小處著手,從大處著眼,把學生學習、生活的“小環境”與社會的“大環境”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客觀看待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分析原因,探求解決途徑和辦法,擁有正確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價值觀。

二、理解掌握,及時複習訓練。

教師將課本讀薄,深刻把握課本,把課本放入教學的“大環境”——時代背景和“小環境”——教學背景中,把課本讀厚,賦予課本以豐富的內涵,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獲取知識和技能。課堂上,我做到了:

1、深入淺出,引經據典,問題互動,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本;

2、不失時機,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學習、生活實踐,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內化教學資料,深刻領會課本,讀懂課本;

3、及時供給時間、空間,趁熱打鐵,讓學生儘快記憶、理解,將課本納入心中;

4、展示必須數量、質量上乘的練習題,與新課標接軌,與會考銜接,限定時間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千差萬別,學生參差不齊。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學習“自主、互動”六步教學法,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武裝自我,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跟上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以先進的理念引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教學要因教師的個性、本事而異,不能搞“一刀切”,千課一律;

第二、教學要因學生的整體素質而異,不一樣程度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又能使層次不一的學生不一樣程度上得到發展,對每個學生進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中學思品課;鼓勵每個差生認識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學要因教學的環境而異。不一樣地方的教學環境都不一樣,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成績,實現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注重過程管理,提高課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課要紮實、高效。做到知識、本事的全面提高;及時“溫故”適時“知新”防止遺忘,做實做細複習工作,建立學習備忘錄,全程監控,努力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第五、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突出人文關懷,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優勢,提升學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為學好其它學科打好思想基礎,做好思想支援!

總之,思品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2

本學期我負責八年級四個班思品教學工作。接手這幾個班以來,我謙虛謹慎,嚴謹治學,勤學上進,為搞好思想品德教研教學工作堅持不懈地努力。期會考試結束,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全面反思和總結。

一、取得成績:

本次期會考試學生表現良好,取得了預期的成績,個別學生還有所突破。四班學生進步很快,三班學生與預想的相差很遠,二班不及格人數偏多,一班正常發揮,但個別學生太差(裴冠華14分)

二、存在不足:

1、班與班之間相差很懸殊,一班領先於其他各個班級,主要原因在於優秀與不及格人數上,另外,高分人數也很關鍵,有時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學生能力較差,基礎不紮實。

三、教師主要工作:

1、教學常規工作:認真鑽研教材、課程標準。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認真細緻的批發學生作業,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教學效果較好。虛心學習,多聽課,鑽研教材,豐富自身專業理論。認真及時寫好計劃,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成果達到預期目標。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百科,攝取與政治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展資訊,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3、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優化課堂教學。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採用討論、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優化。鼓勵優生積極靈活學習同時輔助差生。做好個別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4、嚴於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工作,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對待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緻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政治科,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5、立足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要求學生不但要認真聽教師講課,還要認真聽同學發言,在聽中想、聽中記,以想促聽,以聽助記。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看板書、投影,這些手段展示出一節課的重點、難點。學生只要認真觀看就會一目瞭然。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時,必須拿筆,或圈或點或畫或批註、記錄課堂上重要的知識要點。即議論、討論、爭論,這是思維中最活躍的因素。我們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大膽提問,討論爭論。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都可以質疑、爭論,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系統。每課結束我要求學生按我掌握的觀點,我懂得的道理,我還存在的疑問的思路進行總結,達到知行的統一。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培養學生善於總結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獲得了明顯的學習效果。

6、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為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我堅持經常翻閱相關書籍、上網查詢大量的資料,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還爭取機會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

四、教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所帶班級較多,每週2節課的時間,與學生交流不多,對學生關注不夠,影響了師生關係。

2、作業單一,本學期我在培養學生自學、複習總結方面能力增強了,但卻忽視了學生專業術語和答題技巧方面的訓練。

3、在作業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積鼓勵學生的同時,對特優生的培養忽視了,工作重點放在了中差生上面。

4、課堂教學效率沒有達到最優化,總有些遺憾。

5、對教材的挖掘深度還不夠,沒有靈活運用教材。

6、學習小組長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題型訓練還不夠全面,精準,到位。

五、今後改進措施:

1、、將教研與教學結合起來,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搞教研,把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最終目標,真正做到以教研指導教學,以教學促進教研。

2、、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樣化,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真正做到師生關係和諧,人人樂學、愛學。

3、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出問題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學以致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深入鑽研教材,在備課上下功夫,課前準備得越細,課堂教學就越自如,學生就越容易學懂,課堂效率就越高。

5、關愛每一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6、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不能僅重視知識的掌握。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3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體會改革開放的意義,熱愛我們現在的生活,提高學生關心社會的情感,懂得社會生活的複雜性,正確認識從眾心理,自覺抵制社會生活的消極影響,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注重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社會發生變化的原因,初步認識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同時結合教材提供的新詞彙變遷——小組活動來認識社會的發展,接著從學生生活體驗入手認識社會的意義,瞭解參與社會生活的途徑和方法;其次為了突破重難點,對社會複雜性、從眾心理這兩個理論性較強的問題,給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案例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為了集體的發展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所選視訊為學生所熟知且和歷史教材有聯絡視訊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還原歷史、探究知識的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學生的興趣被大大的調動起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彰顯討論熱烈積極回答的答案除了教材涉及知識點外還有拓展和延伸。例如面對集體安排我們要犧牲個人利益人多不一定就是力量大等。另外本節課所選視訊題材內容積極向上很好的體現了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情感得以昇華思想得到提高。

確認識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又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他們有自我意識,有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興趣、愛好、追求和個性,有自主性、能動性,他們不是消極地接受教育,而是以強烈的自我意識,對教育內容、方法甚至老師都能作出反映和選擇,一旦認識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時,他們就會以主人翁的態度將教育要求變為自我需要。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學生這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而不是忽視和壓抑。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主動的參與,教育就可能蛻變為“馴獸式”的活動。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是學生主動獲得知識、能力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根本保證,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就失去了依託和生命力。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支撐整個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有趣、多姿多彩的思想品德課堂中,愉快地“享受”學習,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體現新課程考試要求方面,本次課在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通過設定一個開放性的話題——請以學校團委的名義寫份倡議書,號召全體同學維護正義,遵守規則,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適應未來會考的要求,也培養了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整體來看,效果良好。

公平正義是人們永恆的追求,保障每一個人的基本生存權利,是一個社會進步與文明的體現。關注弱勢群體,是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九年級學生的生活範圍不斷擴大,不再侷限於家庭和學校這樣簡單的社會環境之中,逐步擴充套件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學問題、三農問題、下崗問題、貧富差距等各種社會問題逐漸進入他們的視野,引發了他們的思考。

同時,九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對各種問題的認識已經不滿足於感性的瞭解。他們渴望對自己生活的社會和世界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引導學生形成對社會問題的正確看法,引導他們懂得與人合作,學會通過溝通與對話,去了解社會各種群體的生活處境,學會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課題,也是社會主義公民教育的當務之急。為適應這些方面的教育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聯絡實際,結合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解決這些不公平的現象,提出自己的建議,會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4

摘要:我國教育歷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從國小到大學,一直是從講政治講德育的角度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一段時間,作為一線教師該作好哪些準備?將何去何從呢?一線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在總結中不斷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實踐,從而看清前進的方向。

關鍵詞:新課程;思想政治;教學反思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改革開始實行,作為衝在改革浪潮尖端的一線教師該具備什麼素質呢?該作好哪些準備?將何去何從呢?為了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我們得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總結中不停反思,在反思過程中應用於實踐檢驗,從而看清前進的方向。

在日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體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呢?我認為情景問題討論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下面結合八年級思想品德《理解與寬容》這一課,談談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的體會。為此我設計了一系列情景問題供學生討論。其中幾個環節是: 1.“大膽設想——人們之間沒有理解會怎樣呢?”

①同學之間沒有理解;②師生之間沒有理解;③親子之間沒有理解。

2.“我思我行——遇見以下問題你怎麼做?”

①朋友不贊同你的意見,與你意見有分歧;②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濺到你的衣服上;③老師批評你上課不認真,你覺得冤枉。

3.“情景體驗”:①你的一篇得意之作獲得了校一等獎,但你的同學當眾指出你文中的許多不足;②放學路上,一個校外流氓向你敲詐勒索。針對以上情景,我設計了一些問題:遇到那些情況,我會怎麼做?說說理由。然後把這些問題交給學生分組討論。

還有:“換位認知——假如我是”設計了三個角色:“假如我是老師,我希望我的學生;假如我是父母,我希望我的孩子;假如我是自己的朋友,我希望我自己”。

當這些問題一提出,學生的討論異常熱烈,而且想出了許多有創意的好看法、好點子。我在總結的時候,充分肯定了這些看法,有的同學的看法甚至超出了我課前的預計,既有師生互動,又有生生互動,學生的討論既源於課本,又高於課本,可以說是意外收穫。通過這堂較成功的討論課,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進一步認識到思想品德課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學內容的灌輸上,而應通過設計情景問題討論,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全面素質的提高。我認為一堂好的政治課應該是能夠培養創新意識和學生實踐能力。為此,我把情景問題討論法運用到每節課的思想品德課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饋一: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

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填鴨式”“滿堂灌”“一言堂”“說教式”的弊端,教師是“一張嘴和一支粉筆包打天下”,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變學生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而情景問題討論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教學重心由教師教到學生學的轉變。這就要求我們思想品德的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討論課,學生思維活躍,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反饋二:設計情景問題討論,應當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思想品德課由於一些說教原理抽象難懂,使許多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敬而遠之”,長此以往,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無從談起。要改變這種教學狀況,一種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式是設計情景問題討論。比如我把“理解與寬容”這個內容設計成幾個環節:我思我行、小品表演、情景體驗、換位認知。因為這些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在實際的情景問題討論中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學生回答問題的角度多且新穎,打破了“一言堂”,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反饋三:情景問題討論,還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討論課不能只說不做,設計情景問題時,儘量把討論與實踐相結合。比如我在設計“理解與寬容”時,設計了一個實踐問題——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要求學生選擇幾個需要理解的物件進行溝通,並做好記錄。以往的政治課教學只重課堂,課外的社會實踐幾乎是空白,設計實踐問題,使學生能面向社會,可以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另外也可以根據內容設計撰寫小論文、開展調查、收集資料等,這些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反饋四:情景問題討論,應當把握好度,做到收放自如

作為教師,應當明確自己的角色——當好引導者。特別是在課堂討論的時候,有些話題學生很感興趣,說得很多,甚至說偏了,這個時候教師應當及時地去引導,同時要挖掘學生回答的內容。我這次課的失誤之一就是沒有很好地做到“收放自如”,時間的安排不夠合理,比如在討論“情景體驗”時學生說了很多,但是我的引導不夠,學生很投入,自己的激情卻不夠,沒有及時地小結。

通過討論還湧現了一大批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提出問題的學生。總之,在思品課教學中,通過設計情景問題的討論,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的地位轉變成主動學習的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開放的教學模式中放飛思想,學以致用,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教師也面臨新的挑戰——在實踐中多反思,多總結,特別是要提高情景設計的能力和課堂的隨機互動能力。

參考文獻:

[1]馮中良,武新春.教育心理學[M].人民出版社,20xx.

[2]馬燕,陳年紅.國中思想品德實施難點與教學難點[M].中國文聯出版社,20xx.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5

新形勢要求新課改,新理念催生新課型,這無疑對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專業知識都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就對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談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會和所碰到的困難。

1、教材注重學生在體驗中獲得經驗,通過經驗再昇華為新的知識、情感、能力。例如,“珍惜新起點”中第一框“新學校、新同學”直接點出“國中生活新體驗”,讓學生去體驗,面對新學校遇到的新鮮事,體驗成為一名國中生的快樂。

2、教材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第一課第二框“建立新集體”中設計“我們都願意生活在一個怎樣的集體中”;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獨特性中的“續寫詩”你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第三框珍愛我們的生命中的寫出“我的生命箴言”;等等內容都注重學生探討、查閱資料、理解、領悟。

3、教材能從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圍繞成長中的我,整合道德、心理健康,能增強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第二單元“走進青春”成長中的煩惱等。這些設計符合不斷認識自我、悅納生理變化的標準,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4、教材在呈現方式上圖文並茂,清晰、雅緻、活潑,給人耳目一新。教材的設計以國中生活中的新體驗和新感受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珍惜國中生活,學做生活主人。

分析上述變化,從中概括出對我們實施新課程教學影響比較直接、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問題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是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有以下三點:

第一,教學中學生生活線索和學科知識線索如何整合的問題。這是新課程變化最大的一個方面。

第二,教學中教育的形式與教育的內容如何統一的問題。

第三,如何處理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