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憤怒的葡萄》讀後感

校園 閱讀(2.14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憤怒的葡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憤怒的葡萄》讀後感

《憤怒的葡萄》讀後感1

斯坦貝克用雙章順敘、單章補敘的寫作手法把整個故事串聯的既自然順暢又縝密豐實。在美國底層農民失去土地的大背景下,他用紀實的眼睛帶領讀者跋涉在數萬流民在美國公路上的艱辛存亡史。他的筆觸是樸實的,但其中又交織著憐憫、無奈、慈悲和無法剋制的憤懣。斯坦貝克的文字就像美國東部的風沙和美國西部的暴雨,是粗糙又真實的,是傾瀉而出又渾然天成的。 在書中,喬德一家從東部向西、向北、再向南,他們因貧窮而經歷著無數生存的挑戰。他們會在逐漸滋長的怒火將要噴薄而出時選擇為了希望和光明放手一搏,但更多時候他們在隱忍,在為了食物和活著妥協和將就。他們總想著將來就會有房子住,可最後還是在無邊的公路上四處為家。

他們一家因流浪而散了,這是母親最不願看到的,也是以大地為血脈的人們最不能接受的。在土地被掠奪的那一刻,在拖拉機開到家門口的那一刻,就註定了無數窮苦農民的悲劇生涯。想要存活,就只能把在心中根深蒂固的“我們”抹去,讓精神上只有“我”的存在。但是,當飢餓和壓榨發酵成憤怒時,就算丟失性命,他們還是會聯起手來,深覺“自己的大靈魂的一部分”。他們一直在前進,就算會後退,但也不會是後退一整步。他們在痛苦和迂迴中,從未捨棄深埋在骨子裡的熱忱、深情與良善。

窮人總是會互相幫忙的`。這是小說最感人至深的部分。極度虛弱的女兒還是用乳汁救了一個將死的窮人,以這一幕收尾,不得不使人暫時忘記憤怒,只讓感動留駐心間。在相差無幾的潦倒處境下,窮人們面對同類人時所展現的是一顆悲憫和體貼的心。同是流浪,他們無處可依、無人可傍,他們都是弱者,但諷刺的是,只有弱者才會幫助弱者。

另外,母親是一大家子的主心骨。母親身上有一股堅韌與安穩的力量,這使我想起了《喧譁與騷動》中的黑人女傭迪爾西。以母親為代表的幾個女性角色的出現,不僅中和了書中因大量的對男性的描寫而使人產生的粗糙、渾濁與簡拙之感受,而且還給整個故事帶來了不少靈動與溫穩之氣韻。母親不只是一個女人,更是維繼一家人希望的守望者。她身上的慈悲與忍耐,飽含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希冀。

《憤怒的葡萄》讀後感2

拖拉機趕走了土地上的農民,工業化的農業生產雖然促進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但是農民們卻因為勞動力的貶值陷入極端的貧困當中。原本擁有土地、財產的原住農民不得不變賣世代耕作的土地,或者拋下自己的土地前往遙遠的加利福尼亞謀生。但在路途上,大批的農民卻因貧窮成為“流民”,當地的大農場主、地產商、資本家們順勢壓低僱傭價格,讓流民們去採摘成熟的桃子、梨、櫻桃、葡萄、棉花等農作物;流民多,但豐收的農產品更多。流民們只能做著超出原本僱傭價格的體力活來賺取微薄的薪資供養拖家帶口來的老人、女人、孩子們。

在此路途上,更是心酸又痛苦,諸多的顛簸、磨難、死亡;亦有人堅持不了這種無望的痛苦,拋棄了家人們逃回原來的土地。絕望在人群之間蔓延。

第二十五章私以為是全書最為精彩的一章,“那些能接枝和能改變種子的人,卻想不出辦法使飢餓的人吃到他們的產品。那些創造水果新品種的人創造不出一種制度,讓人們吃到他們的水果。”改變種子、改進種植技術、給果樹噴上殺蟲劑,科技帶來了大豐收,果子們長得成熟肥美,味甜多汁,卻只能靜靜的腐爛在倉庫裡。人都窮得快死了,根本什麼都買不起,但資本家們又怎麼可能賤價賣出這些果子,更甚至於免費發放給流民。不勞而獲怎麼可能,你買不起,我也賣不出,乾脆把它們全都扔掉、燒掉、毀掉。哈,你還要去撿那些扔掉的作物,那就直接叫看守們攔住。成群的人掙扎於餓死的邊緣,而成批的食物又被毫無意義、毫無價值的銷燬掉。飢餓和絕望漸漸醞釀為一股憤怒。

書中的“葡萄”,最直觀的寓意即是豐收、確實是自然界的大豐收,作者用了大篇幅正面鋪陳,以及夾雜在角色對話中的隻言片語就描繪出了一場大豐收。而更深沉的,即是人們心中壓抑的憤怒,像葡萄成熟的過程一樣,開始只是一點不起眼的白籽,隨著時間、日晒慢慢成長,白籽變為小白果,隨後青果,又由青轉紅,變得發紫發黑,飽滿的垂在枝頭,將枝頭壓得彎彎的,非要用撐子撐住才不至於掉下來。真的是一個美妙的隱喻,飽滿的、紫得發黑的葡萄含滿了汁水把皮擠得發亮,將將要爆漿而出似的,就像一股要燎原的憤怒,由內而外的呈現在人們的臉上,還差一絲火星就能將其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