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2篇

校園 閱讀(5.45K)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2篇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

看完影片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有些壓抑,有些沉重,影片中有太多讓人淚崩的瞬間了!

在主人公韋一航奶奶生日的家庭聚會上,奶奶說如果缺錢就把房子賣了,給孫子治病,就連在座的親戚都說哪怕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治病,韋一航的父親終於控制不住內心的煎熬和無助,失聲痛哭起來!

這是我第一次落淚,第二次是在韋一航和爸爸的對話中是這樣說的“你們這麼不顧一切的來救我的命,只會讓我覺得我是一個負擔,我一點都不感激你們,為了給我治病,爸爸偷偷的去跑滴滴,媽媽下班去撿菜,我的家原本不是這個樣子的!”

是啊,一個人一旦確診癌症的那一刻起,一個原本普通的家庭就會被徹底改變!

“你得了病難,周圍的人更難。”這句話是現實的寫照,在劇中也是對韋一航父母的真實寫照。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中國其實有著成千上萬的癌症家庭,他們和電影中的故事一樣,為了治病東奔西跑,四處求人,為了治病傾家蕩產,家庭破碎。

癌症,就像一片烏雲籠罩著這些家庭,他們痛苦,迷茫,掙扎,絕望!

癌症之所以成為人們不願觸碰的話題,不僅是因為恐懼,疼痛,它更隱藏著“看不起病”才是普通人深入骨子裡的絕症!

從《我不是藥神》,《滾蛋吧,腫瘤君》到《送你一朵小紅花》這幾部抗癌的影片題材中,我一直在想這些影片推出的背後,國家是想表達什麼或者倡導什麼?

那麼第一我覺得是倡導人們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第二毋庸置疑的就是宣傳保險,倡導人們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人人一份保險!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家人得了病你會怎麼辦?如果治療費用超過了你的承受能力,你會放棄嗎?如果你沒有準備好,那麼早點給自己和家人準備好一份保險吧!

保險就是以小錢換大錢,以小博大,利用他的補償性原則,鎖定我們的財富,用確定的補償額度來管理不確定的範圍內造成傷害損失的補償金額的問題。

最近幾天連續接到客戶打來的電話諮詢:“住了院還能辦保險嗎?”其中一位剛查出已患癌,當聽到這這句話的時候,說實話我內心是很無語的,為什麼不在身體健康的時候買上一份保險呢?保險是貴,可是隻有躺在病床上時,才發現醫藥費遠遠貴於保險。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在如今商品化時代,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有錢時錢就是數字,就像王晨老師說的:“不要在尊嚴和金錢之間做選擇,有錢就有尊嚴,不要在生命和金錢之間做出選擇”。沒錢時人一文不值。

保險就是生活獎勵給你的一朵小紅花!在不確定的未來讓我們擁有一筆確定的金錢,讓我們心有所安!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2

癌症,一個在上世紀可能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的疾病,如今卻像流行感冒一樣發生在很多人身上,我們無法探究背後的原因,但患癌群體的確需要更多的關注。《送你一朵小紅花》訴說了溫情,但更重要的是讓患癌群體被看到,被關注。

韋一航是一名癌症患者,人們異樣的眼光讓他慢慢為自己披上了滿是荊棘的外衣,他的家庭本不富裕,因為他的病更是雪上加霜。他不把自己當正常人,在一次次復發的惶恐中度過日子。韋一航的父親,為了省錢可以忍住胃痛的折磨不去醫院,韋一航的母親為了讓兒子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不留餘力的教他社交,像大家訴說推介自己的兒子,越是如此,韋一航越發覺自己是父母的負擔,是家庭中無用的包袱。知道馬小遠的出現,他的生活一點點被染上了色彩。馬小遠從七歲就患了癌症,卻樂觀向上,如小太陽努力的放光發熱,盡己所能向周圍的人傳達正能量。他的父親像是長不大的孩子,實際上為了逗女兒開心學了魔術。韋一航表面不屑一顧,心中早已被這開朗的女孩兒吸引,他對馬小遠的感情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變化,而馬小遠在把韋一航從頹廢拉出後癌症復發,最終離去了人世。

馬小遠對韋一航來說是生命的救贖,因為她,韋一航轉變了生活的態度。初見面時,韋一航面帶微笑說:“你好,我叫韋一航,你要看一下我的腦腫瘤切片嗎?”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勸退想要靠近自己的人,讓人心疼而又無奈,馬小遠的回答卻在他的意料之外,就這樣他們相識了。馬小遠看出韋一航的喪,便一直努力幫助他,從私信,到帶著韋一航去見各種人,再到帶著韋一航模擬遊覽世界各地風景。就這樣,有著相同病痛的兩個人,漸漸靠近,漸漸走進彼此的心,感人亦溫情,因為馬小遠的存在,韋一航的生活變的多彩。兩個人互相鼓勵,互相安慰,他們是彼此的救贖,他們是彼此的依戀。我想,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幸福便是抵禦病痛最好的武器,生老病死並不能阻擋愛情,愛可以跨越時光,跨越生死。

我們總是在匆匆趕路,卻不知道早春的第一朵迎春花何時開放;我們只是一遍遍地被別人的故事感動著,卻忽略了身邊最愛的人的感受;我們每天可以看到清晨的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可以大聲地歌唱,自由地奔跑,可以聽父母的嘮叨和爭吵聲,可以看孩子臉上快樂的微笑,這是多麼幸福而美好的事!影片的結尾,所有人都在陽光下燦爛的微笑。那是一航的暢想。但是,那就是我們真實的生活啊。原來我們平凡瑣碎的生活,是別人夢寐以求的天堂。

生活本就不易,無論是身患癌症的病人,還是大千世界的普通人,活著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勇敢拼搏、絕不放棄,是我們所堅持的原則,無論遇到什麼都要繼續努力,要相信未來總會迎來光明。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我們永不妥協,永遠努力。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3

和老公一起看了《送你一朵小紅花》,是朋友邀請一起觀看的。那天看電影的人比較多,一是因為剛剛上映,二是因為朋友公司搞活動邀請客戶參加。電影院裡多數是成年人,然後是小孩子們,整個後半部的的電影放映過程中,淚水從沒有止住過,有種強烈的“悲從中來”之感。

感觸頗深的是“我們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特別是癌症這種病,讓人猝不及防就會中招。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內心在得知病情時刻的感受,多半一定就是“絕望”,絕望不是面對死亡,而是面對所有事情的無所謂,韋一航就是這樣無所謂地出現在鏡頭中。畫面中沒有表現成年人的無所謂,而是把風華正茂的青春少年作為焦點,原本應該活力四射的少年是怎樣的“勘破世事”,看他的眼神、他的步伐以及他無處安放的雙手,這是一個隱忍者,隱忍著不能拒絕的來自父母的關愛,隱忍著無法抗拒的來自醫生的勸慰,隱忍著自己不能面對自己的痛楚。我們不知道的是,有多少個這樣的孩子,有多少個這樣的家庭,有多少個這樣悄悄逝去的生命。我們不知道的是,有多少個家庭因此破碎,有多少個父母終年走不出失孤的陰影,有多少個家庭因此窮困潦倒。我們不知道的是,有多少個患者得到治癒,有多少的生命重獲新生,有多少人走出了心中的魔障。我們不知道!

後來,女兒想看,我又陪著她看了一次。她想看,就一起看!電影院裡除了我倆沒有別人,看的是專場。身邊坐著孩子,看電影時候便不會完全沉浸其中了。也有淚水流過,但女兒啜泣的聲音更大。

感觸不同的是“我們知道的”。我們知道的是,無數個家庭都在孩子身上寄託了美好的希望,即使不期望他們成龍成鳳,但至少他們是健康快樂的;作為父母看到孩子生病的時候,寧願這病痛轉移到自己身上也不願孩子遭罪受苦;作為父母,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失去未來的希望。我們知道的是,孩子應該有他們應有的童年、少年、青年時光,可我們也總是會不斷教導他們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常常在事與願違的各種矛盾中扭曲了親子關係、疏離了家庭親情。我們知道的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從來都是在節節攀升的目標中前進,靜下來反思就會發現,我們的期許總是像“猴子掰玉米”,常常努力、時有盲目。

回到電影的名字《送你一朵小紅花》,生活中有沒有常常獎勵孩子的行為或思想,是否不斷肯定他們的努力讚美他們的行為?生活中有沒有常常誇讚親人的言談或舉止,是否不斷肯定他們的付出讚美他們的奉獻?生活中有沒有常常誇誇自己的內心或外在,是否不斷肯定自己的作為讚美自己的品格?這一年,要不要畫些小紅花,獎勵每一個努力的人,獎勵每一個奮進的人,獎勵每一個你生命中遇到的平凡的那個人!

送你一朵小紅花,獎給平凡生活中不斷奮鬥的你!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4

這部電影自宣傳以來我充滿期待,所以假期第一時間就去了電影院,電影幾乎是幀幀心動,使我數處落淚。

電影沒有讓我失望,敘事在作為前臺與背景的幾個抗癌家庭中交織展開,但在這個悲苦的基調中,卻又用了大概一半的時間在展示生活中細微和志趣盎然的美好——不共戴天的冰水,義無反顧的烈酒,原地不動的環球旅行,夜空裡盤旋的萬物浪漫,慈父嚴母的生活調侃……。這一切把這個烏雲般的故事慢慢鍍上了金邊。

故事是殘忍的。醫院永遠都是喧鬧的,因為有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但當一個癌症患者在現場得知自己的診斷結果,我相信現場會靜的恐怖,只有他自己能清楚的聽見內心淅淅瀝瀝的哭泣聲:無助、悲苦、甚至有一些氣憤。有時候回望人生會發現非常蒼涼。我們可以計算自己從小到大做過多少次由衷的選擇,姓名、性別、長相、成長的閱歷哪件事是我們自己選擇?我想到馮驥才先生說過:“風可以吹走好大好大一張白紙,卻吹不走好小好小一隻蝴蝶。”在幸福這件事上,你有一萬個理由做自己的英雄。幸福的概念不同,但無論何時,英雄的闡述是不變的,勇敢一點。

觀看影片前半段,你會發現易烊千璽扮演的主人公極度的擰巴,但如果你對人性有一點點體諒式的揣摩,不難發現,癌症這個詞真的對一個孩子來說太殘忍太難以接受了。外表看似平靜,內心炸成廢墟,一個普通人如果不用這種綻放式的宣洩去表達內心的苦楚,他又有什麼方法呢?所以韋一航開始些許怯懦的逃離不如說是自我調節的唯一方法,他把我是誰、要什麼、愛什麼、恨什麼都以這樣的方式寫在天空之上。這恰恰不是怯懦的逃避,而是勇敢的震懾和宣誓。

再看韋一航和父母相處的諸多細節,戲劇化的對峙、最含蓄的和解、不照面的領會、濃郁到骨子裡的愛與淚滴,既讓我們感受到了命運的殘酷,又讓我們觸碰到了人類情感源於付出、關愛與犧牲的巨大的力量。然而真正讓韋一航成長的,還是他遇到了馬小遠,這個與他同病相憐的樂觀女孩慢慢走進他孤傲冷峻甚至些許自閉的內心世界。而那種自然萌生的情感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打破內心的桎梏。

學會珍惜,彷彿是在生命真實的傷口處,助長出了新的枝丫。這一支新芽雖然依舊單薄,依舊脆弱,生活的風暴依然山呼海嘯,可是,這一次迎春的新芽,卻受到了一朵小紅花的犒賞,非常小,卻鬥志昂揚。當韋一航願意放下週遭那些怨天尤人,願意活成心中只有從今以後的男孩時,影片也漸至尾聲。

謝謝千璽,這是第二次寫關於你的文章。不同的心境,感謝你演了這個安慰20__年的作品。彷彿是明白了一個少年,如果他的目光漸漸從“向外去尋”轉到“向心去找”,便前途無量。其實每個人都要這樣,因為我們都不是白紙,而要活成那隻璀璨的蝴蝶。

感謝導演在這個冰冷的世界裡極力塑造的暖意,為我們平凡的擁有,在每一個普通的日子裡感恩。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5

觀百部電影,品百味人生。

——題記

在假期中,我用手機看了播出很長時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

“這是什麼?”

“小紅花,獎勵你人生中第一次積極主動。”

這段對話是電影主人公馬小遠和韋一航最讓人難忘的一次對話。馬小遠和韋一航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說他們不幸的,是因為他們也才十幾歲,卻都被癌症給纏上了,都是腦癌……說他們幸運的是因為他們擁有好的父母,遇見了彼此。

馬小遠和韋一航是相互救贖的,馬小遠讓韋一航變得自信,陪他完成他想要成為探險家,遊遍全世界的夢想,當然由於他們的身體狀況,這世界各地也是馬曉遠一點一點為韋一航搭造出來的。他們唯一想要去的地方是青海,因為韋一航說他在夢裡見過青海那裡的一個湖泊,有一個女孩和她一起,站在湖泊,但他始終看不清少女的臉。但這場旅行到這裡也只宣告結束,因為馬小遠的病情加重了。

在病房中,韋一航問馬曉雪為什麼不告訴自己?馬小遠只說“我怕那個和你一起的女孩兒不是我。”馬小遠也曾表現出自己不想治病的想法,看到這兒我突然就哭了。馬小遠在這之前的劇情中是一直以自信、積極、樂觀的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的,但我們忽略了一個細節,馬小遠五歲的時候,腦癌就已經二級了……

她也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啊,她也會難受的。我看到很多人說馬小遠也“喪”了,但我並不想用“喪”這個字來形容他,她也是害怕自己的人生會戛然而止。

在電影最開始的時候,我認為韋一航沒有責任心,如他們第一次見面,馬小遠給韋一航起了一個稱呼:媽寶男。在後來的劇情中,我也一直認為他沒有骨氣,太“喪”,但我看來他給別人是要來補貼家用的時候,我的眼淚再次奪眶而出,他也是很難的,他在最美好,最炫爛的年華患了癌症,這個打擊放在誰身上可以很快就接受了呢?

他的話像一根針一樣紮在我心上:“媽,你看,你看這個家,在我生病以後這個家還像個家嗎?您和我爸多長時間沒有換過新衣服了?我不想看見您跟我爸週末出去跑專車掙錢,不想看見您因為幾毛錢跟人家斤斤計較你們這樣會讓我覺得我是個累贅!”韋一航也是為了這個家好,但他的方式不對……這部電影中有很多人,我沒寫到,但不代表他們不重要,他們的病友群,那對父女……都使人感動,但大多也沒有一個好結局。

在電影結尾中,導演沒有交代馬小遠和韋一航的結局,只是拍攝了韋一航去青海找到那個湖圓夢。

我在電影結束後,一直在想。要是有一個平行世界比如電影中所說的一樣太多好,在那個世界裡,馬小遠和韋一航會平安健康,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那個世界也沒有癌症,沒有病痛,所有人都有一個快樂的結局!希望我們都可以擁有一顆,樂觀向上,積極的心。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6

本來看完之後沒有太深的感觸,也賺不到我太多的淚水。

癌症,這個話題彷彿離我們很遠,是我們普通人所觸及不到的世界。其實不是,身邊就有很多親屬得病。有些人發現得早治好了,卻也臉色蒼白,嘴脣常常沒有血色。有些人發現的晚,耗了許多錢財卻還是治不好。只是我看完之後想起一個故事,一位癌症患者剛剛做完手術,家裡給他煮了一碗紅豆湯,他其實臉色慘白的什麼都喝不下,他穿著那件滿是菸頭的'衣服,喝了一小口,家裡人問他好喝嗎?他說好喝,然後把紅豆湯一下口一下口的都喝完了。

當大家抱著希望覺得可能會好起來的時候,他卻不在了。

有時候痛苦也會說不出話,眼淚哭不出來,或許是留在了心裡。

在這部電影裡,這個小姑娘我最喜歡,我也懂得於感性的有些人而言,感情的生髮有時候就真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的事情。當故事的小男孩說出,你好,我叫韋一航。你想看我的腦部腫瘤切片嗎?小姑娘給出回答之後,我就知道他註定要淪陷。

在爭吵發生之後,沒有像尋常女孩子一樣的發火吵架,也只是句我懂了,你吃醋了。

“大人才管傻不傻,小孩只管好玩不好玩”,陪韋一航一起完成他探險的小夢想。我要是男孩子,像這個男孩子一樣沒什麼朋友的孤單的性格,這個像生命中一束和煦陽光的女孩子,我又怎能不喜歡。

“假裝像一個正常人一樣,一樣生活。”我並不覺得這個世界都是正常人,跟別人一樣就是正常人了嗎?而正常人又是以什麼樣的標準來界定的呢,小的時候我覺得一家三口,就是這個世界上所有家庭的模式,長大以後甚至出社會之後我才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家庭的組成。也並不是所有人都看著跟他表面上一個成功和幸福,不需要去假裝正常,人本來就是多變的,不一樣的由這些與眾不同的人才組成了這個世界。當一些人力不可抗力之事找上你的時候,每個人都一個渺小。

當韋一航說出我是一個成年人,我可以為我自己所做的負責,我就覺得他是個腦殘。父母辛苦為他賺錢,保他這條命,家裡的親人願意為了他去買房子(當然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親戚實屬難得),他卻作的很。但我又很清楚這種年輕人的勁。這不像是一部抗癌症的啟發勵志劇,倒像是兩個年輕癌症患者的折騰。或許站在癌症家屬和患者的角度來看更有深切的體會吧。

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樣一句話。“不管是有病,還是沒病,人活著就是靠這點精神氣”。不管路邊走失小孫子的奶奶,還是耳朵失聰的送外賣小哥,他們都在儘自己的力量活著去努力改變些什麼。活著一點兒也不容易,大家都有自己的難處。

當你覺得生活可難的時候,一個小孩子哈氣在玻璃窗上畫出的小小笑臉,還是會覺得生活還是有些可愛,好像也沒那麼糟糕。

於電影而言這樣的電影是好電影,能引發一些人的思考和關注,比如癌症。得了這個病有多少抗癌藥物被列入了醫保,電影中的家庭治療癌症尚且吃力,要舉全家之財力為其治療,現實又有多少家庭負擔得起,傾家蕩產也不在少數,又有多少家庭實在無力負擔只能等死。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7

“送你一朵小紅花,開在你昨天新長的枝椏,獎勵你有勇氣,主動來和我說話……”

週六晚上去看了《送你一朵小紅花》,整個週末家裡都迴圈播放這首主題曲。電影講述兩個抗癌家庭的故事,畫面取自真實而普通的生活場景,卻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出電影院,我問,“剛才流眼淚了嗎?“她使勁給我擠眼睛說,”沒有,一滴都沒有,我體會不到……“看來她這個年齡,還不在電影能”輻射“到的群體。

“送你一朵小紅花,開在你昨天新長的枝椏,獎勵你有勇氣,主動來和我說話。不共戴天的冰水啊,義無反顧的烈酒啊!多麼苦難的日子裡,你都已經戰勝了它,送你一朵小紅花,遮住你新添的傷疤……“

一個二級腦腫瘤患者韋一航在一次追思會上,遇見了染癌十幾年的女孩馬小遠。馬小遠與韋一航性格完全不同,一個陽光,一個喪氣,同是天涯患癌人。馬小遠也察覺到了他的獨特,約朋友跟他一起"冒險" 。在一次馬小遠聽到韋一航腦海裡未來與一個白衣女子在湖邊踱步,當他倆知道未來在青島時,先與父母商談,再打算自己賺錢去旅行。期間韋一航試藥與父親韋江發生衝突,到吳曉昧的假髮店裡寄宿。衝突化解後馬小遠與韋一航在青島之旅中,馬小遠復發去醫院檢查,活不了幾天。韋一航在馬小遠死後,又去了青島那片湖區,那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他和白裙子的馬小遠玩耍,畫面裡病友也安然無恙。不過最後韋一航因為馬小遠的小紅花變得積極起來了……

在這部電影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兩類人群,一群是得癌的那群病友,一群是沒有得癌為生病操碎了心的病人家屬。這部電影中兩群人的關係又是怎麼演繹的,我們從一個片段,韋一航父母錄了視訊給韋一航這兒入手。這個視訊是韋一航問父母“如果我死了,你們會怎樣?”問題的回答,從這個視訊可以看出韋一航父母也沒有過得垂頭喪氣,而是如一對平常夫妻一樣自由和諧。

雖然陶慧(韋一航媽媽)還是每天去參加抗癌的活動,閱讀健康的書籍,晚上也把韋一航的照片拿出來翻閱,不過也看不出這是一個特殊的家庭。

在腫瘤醫院門口馬路上,坐著韋一航上次見過的小女孩爸爸,他低頭坐在綠化帶旁邊,正整理上次他給開顱手術前剃光頭的女孩準備的假髮,一個外賣小哥送給父親一碗曾經許諾給女兒買的紅燒飯,父親四周張望,卻不見那個點外賣的人,父親吃著吃著哭了起來,這個情景讓我也十分感動。

一個人剛剛失去至親,突然一個陌生人給他送去溫暖,這會勾起那個人所有的悲傷,我想那位父親也是如此。

從一個人到一個群體,到一大片陌生人,我們需要溫暖關心,也給彼此一朵小紅花。

”送你一朵小紅花,開在你昨天新長的枝椏……”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8

最近看了易烊千璽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講述的是兩個抗癌家庭故事,非常貼近現實生活,我也感觸良多。

易烊千璽演的韋一航患上了癌症之後,意識到自己可能會隨時離開這個世界,所以一直都非常沮喪,拒絕交朋友,對家人也很冷漠,對人生失去了信心。

後來韋一航在病友群遇上了同樣患癌的一個女生馬小遠,馬小遠的性格和韋一航完全相反,她十分活潑、樂觀,完全看不出患癌的悲觀,在馬小遠的感化下,韋一航逐漸變得開朗,逃離了原來的孤獨世界。

慢慢的,兩人相識相愛,但結局總是讓人遺憾,在兩人的旅途中,馬小遠病發,不得不做手術,但最後,馬小遠還是離開了韋一航,離開了這個世界。

整部電影讓我感觸最深的幾個地方:

1、韋一航的家庭為了給孩子治病,省吃儉用,母親為了幾塊錢幾毛錢和別人爭論一番,父親下班後兼職專車賺錢,韋一航的奶奶打算賣房子給孩子治病,舅舅姑姑也願意幫上一把,他們傾其所有,都是為了給孩子延續生命。

2、同樣是患癌,馬小遠對待世界的態度和韋一航截然不同,正如病友會大家喜歡喊的口號“我不怕病魔,我能戰勝它!”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只是口號,沒有任何幫助,但其實不然,樂觀的心態有助於抗癌,不只是抗癌,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多困難挫折,保持樂觀的心態很重要,可能會事半功倍。

3、韋一航問他的媽媽:你最害怕失去什麼?

這是一個讓人心碎的問題,毫無疑問,韋一航媽媽最害怕失去兒子,而韋一航最害怕失去他愛的馬小遠。

很現實,我們都害怕失去,但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失去,那就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感同身受,你沒有經歷過,真的很難理解患癌者的感受,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讓他們不再孤單,一起樂觀面對,開心每一天。

這部電影很凝重,但值得深思,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面對生死,我們渺小得宛如塵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把你所有的愛給予深愛著你的人,如果只有一個選擇,永遠要把家人、愛你的人放在第一位。

最後,借用韋一航的話問大家:你最害怕失去什麼?

如果你心裡有答案了,那就好好珍惜你害怕失去的東西。

………..

好了,畫風轉回來,簡單講講盤面。

今天市場繼續縮量,節前交投清淡,但各指數延續了昨日的反彈態勢,說明市場拋壓並不大,目前來看場內資金更願意持股過節。

今天指數漲得不錯,但個股漲跌參半,上漲的主要是權重股,前期高位抱團股,比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白酒、化工等機構重倉股全線反彈,大概率是近期新基金開始加倉抱團股,導致集體上漲,公募挺聰明的,選擇節前加倉,因為一般節前交易清淡,拋壓比較小。

總體來看,如果節前沒有利空訊息出現,還是會維持縮量震盪上行格局。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9

“太好哭!”“治癒了!”新年伊始,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為壓抑了一整年的觀眾提供了一次情感宣洩的出口,也毫無懸念地成為元旦檔票房贏家。不過,隨著口碑的發酵,影片的網評分卻從8。0下滑到7。5。這朵“小紅花”固然在跨年之際帶給很多人溫暖和慰藉,但離優秀還是差了一口氣。

上映前,很多人都對“小紅花”抱有期待。一方面,這是易烊千璽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他的表現能否超越《少年的你》是一大懸念;另一方面,在拍過《第一次》、《滾蛋吧!腫瘤君》兩部“絕症”題材之後,導演韓延還能在這一主題上拍出什麼新意,也有待檢驗。

先說易烊千璽的演技,《少年的你》給了他一個很高的起點,讓他徹底擺脫了“流量”標籤,成為公認最具潛力的新人演員之一。這時候,第二部電影對他來說其實更難了,因為觀眾會帶著更高的期待走進影院。好在易烊千璽在“小紅花”中的表現依然扛得住,尤其是一場在雨中帶著醉意的表白戲,微表情和臺詞都控制得非常到位。

不過,韋一航這個角色在設定上其實和小北有頗多相似之處,都是處於青春期的敏感少年,都因為某些原因性格孤僻,都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甚至導演還把《少年的你》中剃光頭、騎機車的經典戲碼又拍了一遍,這就難免讓人有些齣戲了。應該說,易烊千璽完成得不錯,但受角色和劇本限制,並沒能給觀眾展現出他更豐富的一面。

說到劇本,也是“小紅花”最受詬病的部分。看得出來,這一次韓延的野心很大,他並不滿足於講述兩個癌症患者間的催淚愛情故事,而是把這個主題延伸到了多個層面:有限的生命應該如何度過?人應該怎樣面對失去?誰來關注癌症患者的家人的情緒?抗癌群體的生存狀態是怎樣的?其實這些發問都很有價值,值得深度挖掘,但如果將這些命題全部塞到一部電影中,就會讓人感覺失焦。

除了失焦,還有失真。韋一航雨夜告白那場戲中,馬小遠指著旁邊的聾啞外賣員和弄丟孫子的奶奶說,“活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這個國小生作文般的細節很難不讓觀眾發笑。即便這兩個人物都來源於真實生活,試問,他們又怎麼會同時出現在同一條街上,成為馬小遠信手拈來的“教學材料”呢?要知道,生活真實並不等於戲劇真實,照搬社會新聞也成就不了現實主義題材。

更要命的是,作為故事主線的愛情也不夠讓人信服。編劇把關注點集中在韋一航的心理轉變上,避而不談女主角的內心動機,彷彿馬小遠就是上天派來拯救他的“工具人”,完成任務後只能“下線”。好在,兩位年輕演員用自己的演技或多或少地彌補了這一點,尤其是“謀女郎”劉浩存充滿靈氣的表演讓人眼前一亮。此外,高亞麟、朱媛媛、夏雨等一眾配角也絕對值得送上一朵“小紅花”,他們用自己的經驗巧妙化解了劇本的強行煽情,讓觀眾哭得心甘情願。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0

暗夜中尋光,荊棘中生長,時光的平仄裡,有你的梨渦淺笑,便覺溫暖安然。——題記

元旦假期間去看了新上映的電影《送你—朵小紅花》。比較慶幸的是看電影時帶足了紙巾,不知是我太感性,還是這部電影真的觸及到我內心柔軟的地方——再堅強的人在病痛之下也無可奈何。

韋一航是個對生活喪失希望的癌症少年,他的生活裡充滿了陰霾。他看不見光,但他常做一個夢,夢裡,他站在美麗的湖邊,岸上還有一個姑娘,他認為這是未來。

馬小遠是個相信平行世界的女孩,她的母親在她年幼時死於癌症,她也因為遺傳的癌症從五歲開始大把大把地吃藥。生活不曾給她陽光,她卻給自己希望,她眼裡的光終於照在韋一航心裡的陰霾上。

馬小遠告訴韋一航:“正是因為我們的生命可能會很短,所以才要更加珍惜。”韋一航的夢想是環遊世界,馬小遠就帶她去“旅行”。他們把冷庫當南極,把工地的沙堆當撒哈拉,把廣場的噴泉當大瀑布,把天台的風當大峽谷。成為探險家的夢是奢侈的,但遙遠的路途,困不住少年的夢。

當如泡沫般的夢與殘酷的現實聯絡起來,他們的臉上的笑容越燦爛,我心裡就越難受,他們還能在這世上待多久,是一個誰也不知曉的未知數。

“你生病了苦,周圍的人更苦。”留下的人面對著失去,離開的人也好奇著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後,身邊的人會怎樣生活。為了解答兒子的疑惑,韋一航的父母拍了一段“兒子不在的一天”的vlog,他們會繼續正常地生活,以及每天想他。韋一航的媽媽為了幾塊錢停車費和人爭論半天,韋一航的爸爸每天揹著家人開專車,他們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家人,努力維持著生活原來的樣子,希望病痛不曾發生。他們努力地活著,努力地愛著,在爭吵和淚水中學會了表達和珍惜。

“你的病復發了為什麼不告訴我?“

“我太想成為和你一起站在湖邊的那個人了。”

馬小遠去到了沒有疾病與痛苦的世界,韋一航夢裡的未來成了馬小遠口中的平行時空。一定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那裡沒有生病的韋一航和馬小遠,那裡從不落雪,也沒有風,是亙古不變的地方。病友群的人各自完成了自己的夢想,韋一航和馬小遠去了青海尋找那片湖,大家都過著簡單而美好的生活,他們很少說話,卻常常微笑。

“萬一我們走散了怎麼辦?“

“走散了呢,你就在人群裡舉起這個胳膊,我一看到這朵小紅花呢,就馬上跑過來找你。”

湖旁的牧民在合群的羊兒上畫彩色的標記而區分,韋一航在馬小遠的手背上畫了小紅花找到彼此。

韋一航,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喪很簡單,可活著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放棄愛與希望的每一個勇敢的人,都值得獎勵一朵小紅花。

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要做的就是愛與珍惜。

韋一航,希望你帶著她的那份希望繼續尋找生命中的光亮。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1

跨年逐漸有了儀式感,我們在平凡瑣碎的生活中,開始選擇令精神愉悅思想豐富的方式。於是我走進了影院,因喜歡光與影的藝術,導演把人物長長的一生濃縮排一百分鐘左右的銀幕裡,我們常常在淚與笑的交織中,感受生活的離合悲歡。

一部新上映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吸引了我,易烊千璽與謀女郎劉浩存聯袂出演,年輕的時光是那麼明媚而美好,這是多麼值得期許的啊。

有人說這是一部治癒系的電影,有人說這是青春版的戀愛,我覺得,這是一部溫暖有愛的影片,讓人在歡笑與淚水裡,去感受愛的真實,去珍惜當下的擁有,並且學會在生活的重壓下,依然樂觀而堅強。

因為有愛,所以前行的路上,從不孤單。

男女主角都是癌症患者,所以父母便格外憐惜。易烊千璽飾演的男主名叫韋一航,想起菩提達摩的“一葦渡江”的典故,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這樣的名字,寄託了父母太深的情感,太重的期望。一航的父親,為了省錢可以忍住胃疼的折磨而不去醫院;一航的母親,為了讓兒子與人交往而不遺餘力地推介;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呵。還有馬小遠那長不大的父親,為了哄女兒開心而學會的魔術……影片中溫暖的細節俯拾皆是。當一航的父親,拿著藥瓶對剛剛爭執過的兒子又殷殷囑託時,看到他轉過身那滄桑辛勞的背影,禁不住淚如泉湧。

活著從來都是一件不易的事,但是,攜愛前行,我們的步伐才從容而堅定。

我們終會失去,對抗失去的最有力反擊,就是學會珍惜。

改變一航的沉默與頹廢的小遠,終於還是沒能逃脫病痛的魔爪;那位丟失孫子的老奶奶,依舊在下雨天坐在門口等待;那位滄桑的父親,獨自一個人望著女兒的假髮嚎啕大哭……一幕幕令人動容的場景,讓人無法不流淚。也許,導演是想用這種直面苦難的方式,喚醒我們那早已麻木不仁的心吧。

我們總是在匆匆趕路,卻不知道早春的第一朵迎春花何時開放;我們只是一遍遍地被別人的故事感動著,卻忽略了身邊最愛的人的感受;我們每天可以看到清晨的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可以大聲地歌唱,自由地奔跑,可以聽父母的嘮叨和爭吵聲,可以看孩子臉上快樂的微笑,這是多麼幸福而美好的事!影片的結尾,所有人都在陽光下燦爛的微笑。那是一航的暢想。但是,那就是我們真實的生活啊。

原來我們瑣碎平凡的日常,卻是別人眼中的天堂。

愛情的穿插,讓原本沉重的話題多了幾分青春的快樂印記,還有一朵小紅花的溫暖象徵,加上男女主角青春靚麗的面龐,清澈純淨的眼神,純熟自然的演技,都使得影片增色不少,多了幾分可觀性。

讓我們在凡塵俗世裡,以愛之名,攜手同行,那麼,生命就有了溫暖的意義。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12

這是一部有關抗癌的電影,主人公分別叫韋一航、馬小遠。這兩位都是癌症患者,與癌抗爭。韋一航是特別喪的一個人,馬小遠的出現改變了他,但是結局很現實,馬小遠復發,永遠離開了他。原本我以為我會哭的稀里嘩啦,因為我曾經也是癌症患者的家屬大軍中的一員。但是可能是我已經看開了吧,看電影是時候竟然沒掉一滴淚,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冷血。我可能是吧,現在的我很怕愛,更怕被愛。言歸正傳,先談談電影。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比如語言,並不是全部都是標準普通話,有夾雜著各種口音的普通話,這樣更顯真實。確實,患癌症的人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可能都是統一的標準普通話啊。比如韋一航拿筷子特別近,這在中國習俗文化中表示離家近,走不遠。確實很符合這個人設。比如醫院門口那位爸爸,女兒離世之後的痛哭流涕,明明吃不下卻硬往嘴裡塞。比如假髮店老闆錢包掉地上韋一航看到照片後驚訝的臉。比如……太多的細節,很符合現實。回想起我知曉我爸患癌的時候,整個人也變得很喪,就像韋爸一樣聽不得“死”這個字,自家生活就像韋媽掐菜葉子那般斤斤計較。看到這部電影,真的帶給我太多的回憶。現在想想,其實也就是半年之前的事情罷了,但是我卻感覺已經過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已經有些想不起來了。

電影中大家喊口號的時候,都在喊可以戰勝癌症,但是癌症真的可以戰勝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這也是我的疑問。當今科技日新月異,醫療裝置、醫學水平都發生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現在癌症的治癒率明顯提高,但是我還是有疑問,癌症可以戰勝嗎?如果可以戰勝,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離開?包括我的父親。有時候我就在想啊,讓他們經歷了痛苦的化療,也只是暫時稍微延緩了他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活的很痛苦,延長他們的生命就是在延長他們的痛苦,他們活的真的太累太累了。但是順其自然,看著自己的親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真的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情。當我看到我父親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我悲傷的同時也感到一種解脫,無論是對我父親還是對於我,還是對於我的家人。怎麼說呢,因為我父親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醫生明確告訴我們治療的意義就是蓄著一口氣,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所以我們都知道未來的某一天我父親就會永遠離我們而去,所以我們想的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

等待的過程是很煎熬的,我們明明知道最終的審判結果,卻在等待著,等待著判決。所以當父親真的離開之後,心痛的同時還有一絲解脫,就像死囚的審判結果終於出來了,斬立決。

觀看這部電影觸動很大,明明有的地方很悲傷,心很痛,卻沒有眼淚。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應該是冷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