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校園 閱讀(8.07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遊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1

1、圓柱

包括三部分內容:圓柱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安排了6個例題。圓柱的認識:

首先從生活中的圓柱實物或模型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徵及各個部分的名稱,讓學生經歷由“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

然後通過觀察交流,抽象圓柱的特徵。例1的教學,重點在認識圓柱的特徵。教學中應加強直觀演示並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即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發現他們的特徵;之後安排這樣一個有趣的操作教學,使學生從旋轉的角度認識圓柱,即繞長方形的一條邊快速旋轉,形成圓柱形狀,感受並溝通從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換。讓學生快速轉動長方形紙片教學,只要求學生操作、感知,不必做更深入的講解。

本節課的難點應放在例2,即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指導展開圓柱側面的方法,理解側面展開後的形狀。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再一次溝通從立體圖形再到平面圖形的轉換。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1)先讓學生摸一摸圓柱形實物,圓柱側面在哪裡,猜想一下側面展開後是什麼形狀。

(2)接著讓學生動手操作再剪開側面,再展開,看有什麼發現。學生準備的圓柱體各不相同,在剪開的過程中並不是千篇1律,故可能會出現:圓柱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或是平行四邊形,對於這些操作結果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並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剪的,以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3)最後再讓學生觀察思考“圓柱側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的什麼有關?”讓學生經過分析、比較,概括出:圓柱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最後讓學生思考:“什麼情況下圓柱側面展開圖是正方形?”這樣學生通過在親歷立體圖形與其展開圖之間的轉化,逐步建立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聯絡,進一步發展了空間觀念。

“做一做”讓學生製作圓柱,加深對圓柱特徵的認識,也為後面學習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做準備。

圓柱的表面積

2、理解圓柱表面積的概念,探索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因為學生已有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經驗,知道表面積是物體各個面的面積總和。所以對於圓柱表面積的理解並不困難。例3的教學讓學生將課前做好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展開後的形狀,並在展開後的圖形中標明圓柱的底面和側面,以便於把展開後的每個面與展開前的位置對應起來,得出: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例4的教學是關於圓形物體表面積的計算,關於例4的教學,我個人認為要注意這樣幾點:

①圓柱形物體在計算表面積之前一定要先判斷此圓柱體是幾個面,什麼面,再來進行計算;

②圓柱形物體表面積的計算的步驟較多,學生在熟練應用公式計算之前,最好是分步進行計算,即先求出側面積和底面積,再求出表面積。注意每一步的運算結果要寫上正確的計量單位;

③圓柱表面積計算結果再取近似值時,一定要注意不可亂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而是用進一法取近似值,。完成例4後,,做一做是一道計算圓柱表面積的基本題型可讓學生獨立完成,訂正後後可與例4進行比較,找出兩題不同之處,同樣都是求圓柱體的表面積,為什麼這題要求側面和兩個底面的面積之和,而例4求側面和一個底面的面積之和?使學生明確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求表面積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計算哪些面的面積之和。

3、應用轉化策略,教學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例5教學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例6是利用圓柱體積計算解決問題。

(1)例5,滲透了轉化的思想。首先從回顧舊知(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入手,引出圓柱體積的計算問題,並提出圓柱能否轉化成已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體積。接著通過教具演示圖說明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若干個相等的扇形,把圓柱切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一定不要忽略操作與直觀演示,也可藉助多媒體。然後引導觀察和推理,得出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S,高就是圓柱的高h,並由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為V=Sh。

(2)例6之前,安排了已知圓柱底面半徑r和高h,將圓柱體積計算公式V=sh的內容延伸成V=。

(3)例6,創設了一個生活化的問題情境“這個杯子能不能裝下這袋牛奶?”解決這個問題,先要計算杯子的容積,使學生明白圓柱形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從裡面量出需要的資料後,可直接利用V=sh計算。

1.圓錐的認識。

內容主要包括:圓錐的特徵及各部分名稱,其編排與圓柱的認識類似,教學中可參考圓柱的教學,但教師可放手學生自己探究發現總結。圓錐的體積

例2教學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例3是圓錐體積公式的應用。

例2,教材按“引出問題——聯想、猜測——實驗探究——匯出公式”四個層次編排。(1)引出問題。首先提出“你有辦法知道這個鉛錘的體積嗎?”讓學生討論,討論結果是:可以用排水法,但這種方法太麻煩。從而產生推導圓錐體積公式的動機。

(2)聯想、猜測。學生討論,回想會計算哪些圖形的體積,思考圓錐的體積和哪種圖形的體積有關?從而將圓錐和圓柱的體積聯絡起來。

(3)實驗探究。首先讓學生準備好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學生可以藉助自己的學具,進一步通過圓柱圓錐相互倒水或沙子的實驗,探究圓錐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係。

(4)匯出公式。通過試驗學生髮現: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由此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 1/3sh 整理和複習課時安排建議:一課時。

1、引導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路

2、藉助直觀手段幫助學生回顧、總結圖形的特徵及計算方法。

3、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與區別。 “數學遊戲”──“剪大洞”

教材(第31頁)則是讓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體會圖形變換的奇妙,等等。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應用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索的實踐,並通過這些教學獲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強等良好體驗,從而逐步增強學好數學、用數學的自信,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連線方法,萌發探索興趣。

2、發揮想像力、創造力,並能完整地表達。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準備趣味練習:

連線商店職業和物品的連線教學過程

一、感受連線

1、音樂遊戲:找朋友教師: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吧!看看誰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遊戲結束教師:我知道誰和誰是好朋友了,因為你們兩個拉起手來了,連線在一起了。

二、嘗試連線

1.課件:

連線商店水果店

新鮮的水果蔬菜海產店

青蛙玩具店玩具店

海產品魚服裝店

時尚鞋店鞋店

自選超市自選超市

兒童服飾專賣店

2.教師: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它們都叫什麼名字?

它們也想找好朋友,你們能幫它們連一連嗎?

3.幼兒嘗試用連線,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三、經驗交流

1.你是用什麼方法把它們連線起來的?

(讓幼兒分別說說自己的連線方法。)

2.出示兩個紙環,請幼兒想辦法連線。

(讓幼兒說說是用什麼辦法連線的。)

3.生活中把兩種物品連線在一起的方法很多,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可以貼上,串,釘,套,夾,掛等等。)

四、探索操作

1、讓幼兒分別找兩樣物品。

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連線方法。

2、請幼兒發揮想像,將物品連線起來。

教師觀察指導,並給予提示和幫助。

五、展示作品幼兒介紹自己的連線作品,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這次教學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給幼兒提供感性經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3

通過相關理論、國小數學教學大綱及國小二年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分析,以及真實的課堂現狀,本研究藉助遊戲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整合藝術技術等探究其是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在研究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採用哪種比較合適的方法。本研究根據烏美娜教學設計過程模型(如圖2-1所示)設計本次基於遊戲化教學的教學設計過程模型(如圖2-2所示),根據以下兩個國小數學案例的模型設計進行研究。

一、遊戲化教學設計的學習需要一個比較大的概念,筆者在進行設計遊戲化教學以及製作遊戲化課件之前,首先進行具體的學習需要分析,瞭解學生的需要與遊戲化具體的結合點,以便制訂符合學生的合理策略。我們常說的需求分析包括:對學習內容、學習者的分析,然後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

(一)數學拓展課程分析

在進行學習內容分析之前,先對筆者所教授的數學拓展課有一定了解:筆者所教授的班級為數學拓展班,主要強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開發大腦,訓練思維。這門課程是開設在資訊學下的一門課程,是作為資訊學的一個基礎課程,主要是拓寬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從課程內容來看

數學拓展課是一個比學校基本課程內容稍難的課程,學生學習起來會覺得枯燥難懂,而且學生上課時是連續2課時,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會更加註意力分散、倦怠沒有興趣。,吉出的話份所出

本文中筆者藉助遊戲化教學主要是想利用生動活潑的畫面與豐富有趣的遊戲化教學相結合的形式,整體全面地對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進行鍛鍊和培養,以此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從而讓學生輕鬆的學習和成長。與新課改裡面課程教學大綱《綜合與實踐》類似,強調學生在教學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中強調多鼓勵多動手、多實踐,並不是單方面的考慮測試成績,而是多方面地評價學生的發展。

2.從課程互動來看

由於在進行課程教學時,主要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教師講授、學生做題的形式來授課,本班級中人數接近30人,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兼顧全面的學生,基本都是活躍的學生參與進來,而不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因此,筆者在遊戲化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個遊戲化平臺的做題教學,給子學生及時的反饋,包括鼓勵和相關評價以及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做題情況,平臺的後臺還可以看到每個學生具體的情況,教師可以參照這個與學生再次進行互動,這樣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併兼顧大部分學生。

3.從評價角度來看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評價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淡化原有的甄別和選拔,關注學生、教師、學校課程發展中的需要,突出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豐富評價與考試方法,如成長記錄袋、情境測驗、行為觀察等,並且注重學生的評價從多方進行,如教師、同學、家長以及社群等多渠道進行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因此,只有關注發展的過程,將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在過重地在意總結性評價,多關注學生的過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完整的情感體驗,以及價值觀的形成。

筆者所在學校的班級之前主要採用平時的考勤以及學生的期末測試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然後給成績好的學生髮送獎品給子獎勵,後來筆者改進這種獎勵和考核辦法,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回答問題正確又積極以及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完成得較好的同學都予以表揚和獎勵,並把最終考核的獎品分發在平時課堂中進行獎勵。

貨年(二)教學內容分析

並非所有的教學都適合採用遊戲化教學,教師應該詳盡地分析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本研究是基於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滬教版國小二年級的教學大綱以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在已有的兩個單元“方程與代數"“圖形與幾何”上進行材料的選取,拓展性的學習以及研究與實踐,其中“方程與代數”專題內容較多,比較枯燥;“圖形與幾何"需要更多的空間想象,這兩個專題適合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來創設生活故事情境,以及遊戲化教學來增加其競爭和挑戰性。對其兩者的內容分析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教材中的方程與代數是知道和與其中的加數,求另一個兩個加數,筆者就是在此基礎上設計數字拆分這節課,以加強學生的數感,並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第二,幾何圖形與生活之間的聯絡是息息相關的,在進行這方面的學習是教師要把學生的視野拓展到生活空間中去,重視現實世界中有關圖形與空間的問題。在進行這節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在教材中通過自主的探索逐步認識了幾何圖形的知識。在此過程中,筆者也通過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製作模型等學習教學,以此真正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幾何直覺和圖形的設計與推理能力。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4

遊戲目標:

1、能按物體的大小、多少、粗細等進行排序和分類,能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的換算。

2、增強對數學遊戲的興趣,對金錢的社會作用有初步的瞭解。

遊戲準備:

1、不同大小、多少、粗細、長短的農作物若干。

2、每人一套數字卡片作為代用人民幣。

3、把桌子按超市櫃檯的大致結構擺放。

遊戲過程:

1、討論: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有哪些農作物?

2、教師提議辦超市,讓幼兒按糧食、水果、乾果講行分類擺放。

3、帶領幼兒檢查分類是否正確。

4、讓幼兒選擇一種農作物,按它們的大小或多少或粗細依次擺放,佈置櫃檯。

5、請幼兒合理標價。

6、請配班老師扮顧客買東西,學習10元以內人民幣的換算..

7、把幼兒分成兩組輪流進行遊戲或者請聽課的老師扮客人買東西。

8、教師以經理身份結束“一天的工作”,問幼兒掙了多少錢,並組織幼兒討論用這些錢做什麼。

遊戲分析:

為了讓孩子們熟悉錢的換算和運用,複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培養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我組織安排了這次遊戲,並在設定角色遊戲時,以適當的角色進入他們的教學,讓幼兒來購買物品,清點客人的人數,或分配禮物,把10以內數的學習,貫穿在遊戲當中,逐步滲透,個別引導.既讓幼兒感知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又複習分類、排序、合理標價,加減運算,熟悉了人民幣的兌換和運用。

下面是遊戲教學中教師和幼兒的一段對話:

顧客(聽課老師):我想要標價l元的茄子1個、標價5元的茄子1個。

售貨員(幼兒):一共需要6元錢。

顧客:給你10元錢,你該找我幾元錢呀?

售貨員:應該找您4元錢,這個柿子很甜的,你想要點兒嗎?

顧客:那你再給我稱5元錢的柿子吧。

售貨員:那你還得給我錢。

顧客:我給你10元錢了,還要給你錢?(顧客拿了6元錢的茄子和5元錢的柿子就要走)

售貨員:(一把奪過茄子和柿子)不夠啦,你不能拿走!

顧客:我給你那麼多錢了,為什麼不能拿走?

售貨員:不對,反正不對,不能拿走!

顧客:你看這兩根茄子一共6元,對嗎?

售貨員:對。

顧客:我給你10元,你該找我多少?

售貨員:4元。

顧客:我沒用你找錢,再買5元的柿子。

售貨員:你應該買這個4元的柿子。

顧客:我就不喜歡這個4元錢的柿子,我想買這個5元錢的柿子。

售貨員:5元比4元多l元。

顧客:那你找l元錢給我不就行了?

售貨員:不對,我欠你4元,你欠我5元,你欠的比我的多。

顧客:多多少呀?

售貨員:多l元,是你應該給我1元。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遊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並正確計算得數是六、七的加減法。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課時教材通過設計一個“猜數遊戲”,使學生學會六、七的加減法。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在教學中積累經驗,發展數感,培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想一想”讓學生自己編一個小老鼠偷土豆的故事,再利用這個故事提出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蚌埠市實驗學校是一所全市聞名的學校,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的管理理念新,辦學模式新,師資隊伍觀念新,教育改革經驗新,並且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一應俱全。目前,學校正在爭創省特色示範學校。

學生來自於蚌埠市中、東、西、郊四區,學生學習刻苦,在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思維活躍,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努力學習其他諸如舞蹈、繪畫、樂器、手工等特長本領,真正地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家庭環境較好,父母的學歷也較高,能夠幫助孩子複習功課,指導作業,使學生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對學生關心愛護,不論是優秀生還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一個都不放棄”的教育理念深深印在老師的腦海裡。這些都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今天智慧老人要帶我們去數學樂園裡玩,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你們願意去嗎?

生:願意。

師:(老師模仿智慧老人的語氣說出問題)你知道我們的手有什麼用嗎?

生:知道。可以寫字;可以畫畫;可以刷牙;可以洗臉……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其實我們的手不僅有這些用途,而且還能做數學遊戲呢,你們想用手和老師做遊戲嗎?

生:想。

(找幾名學生上講臺和老師一起做遊戲。)

師:舉起你的右手。我出“4”(打出四的手勢)。

生:我出“1”(打出一的手勢)。

師:請下面的小朋友用這兩個數字說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生:(齊答)4+1=5;4-1=3。

師:下面請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玩一玩,看哪組合作得最好。

(二)組織遊戲

1.教學一:猜數遊戲。

師:剛才我們一起玩了一個小遊戲,複習了前面我們學習的5以內的加減法,小朋友玩得都很開心。下面我們還有個遊戲,大家想不想玩?

生:想。

師:老師這有6顆黑色棋子(兩手一捂,開啟一隻手,露出3顆)。這邊捂住幾顆,誰來猜猜呢?[

生:3顆。

師:你是怎樣猜到的?

生:因為剛才露出3顆,再加3顆才是6顆。

師:大家已經知道了總共有6顆,看到的有3顆,可以用個什麼算式求出捂住的顆數呢?

生:用6-3=3。

師:你們想玩嗎?同桌互相玩,拿出6個圓片,左邊的小朋友捂,右邊的小朋友猜,記錄算式。

師:哪個小朋友願意把你的減法算式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所有可能得到的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師:你能把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排隊嗎?

(請一名學生上臺來整理排列。學生可能是按照減數的大小來排列,也可能是按照得數的大小來排列,有的是從小到大排,有的是從大到小排。)

師:你是怎樣排列的?

師小結:我們把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都排列整齊了。在數學王國裡存在著許多規律,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規律,只要細心留意觀察就能夠發現。

2.教學二:擺一擺。

師:(貼出6個智慧果)黑板上有幾個智慧果,再添上1個是幾個?怎樣列式?

生:6+1=7,有7個智慧果。

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學具盒中的小圓片。先擺2個,再擺5個,一共有幾個?怎樣列式?

生:5+2=7,2+5=7。

師:還可以怎樣擺?小朋友自己動手,邊擺邊記算式,看誰列的加法算式最多。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學生操作,學生做完後集體反饋,並進行排隊整理。

(三)實際應用

1.想一想,說一說。

師:小朋友,你們看,來了一隻小老鼠。(螢幕上出現1只小老鼠在偷土豆的場景,畫外音:嘿,收穫真不小,我揹回來了7個土豆。)

師:糟了,小老鼠的袋子怎麼了?

生:袋子破了!(電腦演示:4個土豆從袋子裡漏了出來。)

師:根據你看到的情境提個數學問題。

生:袋子裡有7個土豆,丟了4個,袋子裡還有幾個?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7-4=3。)

(讓學生大膽想像編故事,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會列出不同的算式,讓學生說說每道算式的含義,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

2.練一練。

(1)第1題。

師:這是一道連線題。先看左邊的圖,圖上有六堆好吃的桃子,你看一看哪兩堆桃子的數量加起來是方框裡的數字7,就請你用線把它們連起來。比比哪個小朋友連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連好後找個別學生說出連的結果。)

師:再看右邊的圖,有誰能夠說出這幅圖是要我們做什麼呢?

生:圖上有五堆菠蘿,哪兩堆菠蘿的數量加起來是6就用線連起來。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請你們自己獨立完成右邊的這幅圖。

(學生連好後集體反饋。)

(2)第2題。

師:小朋友自己看圖,你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嗎?[

生:能。這道題是讓我們看圖列出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師:你能解決這道題嗎?

生:能。

(在學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的基礎上組織交流。本題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作出合理解釋,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3)第3題。

師:現在這裡有12道計算題在等著我們,就像12個非常厲害的敵人擋在我們的面前,小朋友,你能夠打敗它們嗎?

生:能。

師:那麼現在就請你們拿起武器――鉛筆,用你們的智慧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打敗。現在開始。

(做完後學生集體反饋,要注意學生的正確率和速度。)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你都有哪些收穫?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主要利用了做遊戲和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得數是6,7的加減法,學生在一種活潑、開放的氛圍中輕鬆地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設計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在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了興趣之後,才能夠產生學習的動力。

在課一開始,我模仿智慧老人創設情境引入遊戲,學生都覺得非常有趣,氣氛相當熱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來,進行下面的遊戲。又在最後的“練一練” 的第三題中,我用了一個比喻,把計算題比喻成敵人,把鉛筆比喻成武器,通過一些生動的語言使學生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這樣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我還體會到不僅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要設法保持住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說出了不少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答案,發揮出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而且還能夠給予合理的解釋,對於這樣的學生,我也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和鼓勵。

這一點也充分地說明了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舊的灌輸式的死板的教學理念是對學生的一種制約和束縛,如今的學生想像力豐富,思維敏捷,看問題總有自己的獨特的視角,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統一的答案,那隻會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扼殺掉。本課時的題目就有兩道題都是開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夠做出合理的說明,就應肯定並且鼓勵學生作出不同的答案。

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放手給學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放飛思維的舞臺。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一節課也總有它的不足之處,對於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多,有遊戲、有故事、有習題,所以在處理各部分時間的問題上就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時間應該再長一些,而有的就應該短一些,所以在處理課堂用時方面還要多花心思,仔細斟酌。總體來說,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填數遊戲》是一年級“數學好玩”中的一個內容,是根據“數獨遊戲”改編的數學遊戲。“數獨”的意思是“單獨的數字”或“只出現一次的數字”,它是18世紀的瑞士數學家尤拉發明的。本課完成的是3×3和5×5格的填數遊戲。本課旨在通過簡單的填數遊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鍛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積累思考經驗,開闊眼界。

學生分析:

學生雖然是第一次接觸這一型別的知識,但以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是能完成的。並能在簡單的3個數和5個數的填數練習中,經歷“理解題意”“分析解答”“回顧反思”的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初步學會分析解決此類問題的基本方法。填寫出正確的結果對於學生並不困難,但怎樣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還缺乏語言支撐,所以本課教學中教師將重點引導學生用完整、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學習目標:

1. 經歷填數遊戲教學,掌握填數遊戲的基本方法,能正確完成簡單的填數遊戲(3×3和5×5)。

2. 能正確理解遊戲規則,併合理的進行推理,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根據已知兩個數填出第三個數。根據行、列的相關資料,確定空格中的數。)

3. 能較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4. 能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並進行簡單的評價。

5. 在探索、嘗試、交流等教學中,體會填數遊戲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重點:掌握填數遊戲的基本方法,學會合理的推理。

學習難點:結合多種資訊進行分析推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淘氣和笑笑想到數學王國做客,但路上會有很多遊戲關卡,同學們願意和他們一起玩遊戲闖關嗎?闖關成功的小朋友將會獲得數學王國贈送的智慧星!

二、遊戲教學,探索規律

遊戲一:判斷位置,區分行列。

l 介紹行和列。(想一想,自己在哪一行,哪一列?)

l 聽老師的口令,指定的那一行(列)起立。

【設計意圖:認識行和列,為填數遊戲做準備。】

遊戲二:填數遊戲,合作闖關

1.理解遊戲規則

出示遊戲規則:(1)每個空格中只能填1,2,3中的一個。

(2)每一行、每一列的數字不能重複。

你知道這個遊戲規則是什麼意思?下面的填數符合規則嗎?為什麼?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規則。滲透檢查的方法。】

2.探究方法

(出示例1)

(1) 這麼多個空格,你打算先填哪個?

【明確填數遊戲的方法一:尋找突破口,優先填寫只有一個空的那一行或列。(即先填能夠確定的數)】

(2)按照這個思路,你能接著往下填嗎?

自己獨立完成,跟同桌說一說,你是怎麼填的?(同桌互說、全班彙報、檢查)

【指導學生用完整、準確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練一練

掌握了這個方法,你們能完成下面的填數遊戲嗎?

(獨立完成,學生交流)

小結:同學們很會認真觀察,填數時懂得找出只有一個空格的行或者列開始填數,很好。

遊戲三:填數遊戲,更上一層

(出示例2)能自己嘗試填一填嗎?

你覺得和剛才的遊戲比有什麼不同?有困難嗎?

這一行和這一列中都有兩個數不知道,怎麼辦?和同桌交流一下。

【明確填數遊戲的方法二:當空格中的數字無法一次確定時,應該同時考慮行和列的其它資料,根據規則判斷結果。】

小結:當有幾個空不知道的時候,既要看行,也要看列。

三、鞏固應用

搶答遊戲(9×9)

說說你填哪個空?為什麼?

【設計意圖:進一步掌握填數遊戲的基本方法,由於資料更多更復雜,採取全班搶答的形式,提高興趣,降低難度。】

四、全課小結

剛才我們玩了那麼多的填數遊戲,誰告訴我玩好填數遊戲,有什麼祕訣?

五、介紹數獨

其實填數遊戲,我們還可以把它叫做——數獨遊戲。(介紹數獨、欣賞圖片)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經歷填數遊戲教學,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在探索、嘗試、交流等教學中,體會填數遊戲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運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2、難點:正確分析題意,提出並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播放關於洛書歷史的介紹片段,引起探究興趣

2、烏龜殼上的天書有什麼奧祕呢?

師:珍貴的天書被保管在寶箱裡,我們要層層解鎖,才能破譯天書。

出示課題:破譯天書

二、探究新知

(一)火眼金睛:理解規則

瞭解規則

師:今天,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天書”,怎麼填數呢?請聽第一關的遊戲規則。(播放音訊)

只能填數字1、2、3中的一個。

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數字都不能重複。

師:我們應該填什麼數字呢?

生1:只能填1,2,3,不能填其他。

師:那重複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2:比如不能在一行中填1,1,1,填的數字不能一樣,不然就重複了。

理解規則

師:清楚規則了嗎?我們開始遊戲吧!等一下會有不同的“天書”出現,如果數字都填對了,你就拍拍掌;如果數字有填錯的,你就不拍。

出示一行、一列、一行一列(“十”字形)、三行三列的方格圖,其中有正確的、錯誤的填法(比如出現重複的1、1、2)。方格圖按照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呈現,當後面出現三行三列的方格圖時,學生的速度顯然慢下來了,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應該用什麼方法進行判斷”。

規範表達、有序檢查

師:你認為最後的“天書”填對了嗎?

生1:我覺得是對的,都是填1,2,3,沒有填其他數字。

生2:我不太確定,剛才“十”字形的時候,我們要橫著檢查,也要豎著檢查,現在要怎麼檢查呢?

教師拿出寶劍教具,引導學生橫著檢查或豎著檢查,並規範表達。

第一橫行,2,3,1,正確;

第二橫行,1,3,2,正確;

第三橫行,3,1,2,正確;

第一豎行,2,1,3,正確;

第二豎行,3,3,1,出現重複了。所以可以直接判斷填寫錯誤。

師:同學們,在檢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僅要橫著看,也要豎著看。恭喜大家成功解鎖第一關!

(二)巧解愛心鎖:唯一法

1.填寫第一個空格

師:接下來,遊戲規則不變,但是天書要開始變形咯!變成一個雪花鎖,你有沒有信心繼續挑戰?

師:這麼多的空格,你想先填哪個呢?請你拖動藍色的愛心來表示。

生1:(拖動藍色愛心到第三橫行的第一個空格)因為這一行已經有1,2了,所以這裡要填3.

生2:(拖動藍色愛心到第二豎行的第一個空格)豎著看已經有1和2,所以填3.這樣就不會重複了。

師:不能先填其他格子嗎?比如第一豎行的第二格。

生3:不能!因為第一豎行只填了1,不確定這裡是2還是3。

師:第三橫行,第二豎行有什麼特點嗎?

生4:這兩行都已經填了2個數字,只差1個數字,我們只要看少了幾,填幾進去就可以了。

生5:也就是要從只有一個空格的那一行開始填。(板書:從只有一個空格的那一行開始填。)

自主探究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哪一行的空格少,哪一行就先填。請你獨立完成愛心鎖,先自己填一填,再和同桌說一說你的方法。

反饋總結

生1:第一豎行有1和3,所以少2;

第一橫行有1和3,少了2;

第三豎行有1和2,少3.

生2:也可以說第二橫行有1和2,少3。

師:也就是同一個空格,我們既可以橫著填,也可以豎著填。

師:從只有一個空格的那一行開始填,這就是唯一法。(板書:唯一法)

(三)巧解雪花鎖:二餘法

1. 理解規則

師:我們的“天書”變大了,這次變成了一個大大的雪花鎖,填寫的規則是什麼呢?(播放錄音)

只能填數字1、2、3、4、5中的一個。

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數字都不能重複。

師:誰聽懂規則了?

生1:填寫的數字變多了,剛才只能填1,2,3,現在可以填1,2,3,4,5。

生2:雖然數字多了,但是依然不能重複。

生3:是的,橫著看、豎著看都不能重複。

2. 自主探究

(1)獨立完成

(2)初步反饋

生1:我先填第五橫行,已經有1,2,3,4,所以還少了5。

再填第四橫行,已經有1,2,3,4,所以少了5。

還有第三橫行,已經有1,2,4,5,所以少了3.

生2:第四橫行這個空格也可以根據第二豎行填出來。

(3)深入討論

師:非常棒!你們有不同的觀察角度。還能接著往下填嗎?

生1:第一橫行、第二橫行我不知道怎麼填。

生2:第一橫行有1,3,5,少了2和4,到底是2、4還是4、2呢?

生3:我們來試一試吧!如果填4、2,那麼4就會和第三豎行的4重複了!

所以應該填2、4.

師:也就是你把重複的那種情況排除掉了,只剩下2、4這種填法,是嗎?

生3:是的,我們用這種方法再看第二橫行,已經有1,3,4,剩下2和5.如果填2、5,就和第四豎行的5重複了!

師:這就是二餘法,當出現兩個空格時,我們沒辦法確定兩個數的順序,我們可以試填一下,排除掉重複的情況,從而找出答案。(板書:出現兩個空格時,排除掉出現重複的填法。)

師:恭喜大家!終於拿到“天書”啦!

(四)洛書之謎:加入運算

1. 理解規則

師:“天書”到底藏著什麼奧祕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播放視訊)

師:洛書的填數規則是什麼呢?請你讀一讀。

(1)只能填數字1至9中的一個。

(2)每一橫行、每一豎行、對角線的數字加起來都等於15。

師:這和我們之前的規則有什麼不同?

生1:這次要把數字加起來,要讓它們的答案一樣。

生2:要把9個數字填進9個空格里。

2. 學以致用

師:請你在龜殼的洛書中,試著算一算,填一填。

生1:第三橫行,8+6=14,14+1=15,所以填1;

第三豎行,7+6=13,13+2=15,所以填2;

第一橫行,4+2=6,6+9=15,所以填9.

(五)當代數獨:趣味拓展,銜接古今

師:洛書後來逐漸演變,變成了當代的數獨。數獨的規則是填寫數字1-9,而且每一橫行、每一豎行都不能重複。

除了基礎數獨,還有變形數獨。

感興趣的時候課後可以繼續玩一玩哦!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2、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幼兒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差,數學又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以下"中班數學遊戲大全"能讓幼兒依靠直接的興趣來學習,使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強,學習效果就越好。

幼兒上中班了,可是對數字、數學一點都不感興趣,這讓很多幼師為此而萬分苦惱。彆著急,幼兒天生都愛玩,在玩中學數學能讓幼兒覺得十分有趣,自然就喜歡學數學了。

1、蓋印章

玩法:將幼兒分成3排,每排幼兒的前面都寫著一個數字,請幼兒看每排前面的數字,在原有印章數量的基礎上再蓋上一定數量的印章,使印章數與數字一致。

2、找朋友

玩法:每位幼兒手拿一張數字卡,教室後面貼有與數字卡對應的水果圖。請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的數字卡片到後面去找一找與自己卡片上數字相等的水果圖,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3、快樂寶貝車

玩法:老師手握方向盤開火車,幼兒人手一張數字車票,按照自己手上的車票去找相應的座位。快到站時,老師發出"轟隆隆…轟隆隆…嗚…",激發孩子游戲慾望,然後說:"火車到站了,請座號為1、2、3的乘客下車。"老師和孩子一起檢查,看看有沒有下錯或者沒下的,然後重複到所有乘客下車。

4、鋪石頭

玩法:準備各種形狀的"石頭",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裡,把有"坑"的路鋪好。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石頭"路都有什麼顏色,是用形狀的"石頭"鋪好的。

5、踩石頭

玩法:路鋪平了,音樂一響,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還可以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裡有沒有這樣的圖形。

6、等量接龍:兩名幼兒玩一組圖片。幼兒觀察接龍卡上的實物數量,將一樣多的實物接在一起。

7、給動物送食物:觀察卡片上的動物和食物,請幼兒先給動物排排隊,再幫他們找出他們喜歡吃的食物。

8、我的朋友在哪裡

玩法: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然後,在4個圈裡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裡。(遊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找到後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9、猜一猜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隊,把16張卡片按照橫4張,豎4張放好,圖片朝下,然後依次翻卡片找朋友。如:我翻第一張是個蘋果,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蘋果,然後我把它關掉繼續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並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給這隊獎勵,最後比比兩隊誰的獎勵多就贏了。

10、數客人

玩法:"智慧林的小熊今天過生日,邀請了它的好朋友來做客。看看,都有誰來了呢?"(有小老虎、、小熊貓、小猴……)一共來了幾個小夥伴?請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1,2、3 ……)"總共來了幾個客人?"(一共來了9個客人。)

11、幫小熊按數取物

玩法:小熊來坐客,請幼兒按照小熊的數量擺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圖片,如一隻小熊坐一把椅子,9個客人就要9把椅子。

12、"超市"遊戲

玩法:小熊要陪客人,沒時間去購物,請每個幼兒手裡拿著一張數量不等的購物券,各拿一個小筐,根據購物券上的數字卡到"小超市"購買相應數量的物品,購買後回到座位。

13、找媽媽

玩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跑動,音樂停後,分別蹲在地上的瓢蟲身上,要求7個幼兒合作變成七星瓢蟲身上的7個點。瓢蟲媽媽(教師)找自己的寶寶,成人引導本組幼兒進行點數、檢查遊戲結果:是否是7個幼兒變成7個黑點,鼓勵孩子進行及時的調整。

14、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兩人一組,一人從1-9的數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張數字,看一看是數字幾,然後就在另一位幼兒的背上捶幾下,被捶的幼兒說出捶的次數,若與數字卡的數量相同,遊戲成功,交換角色。

15、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7-8為幼兒一組,把小椅子擺成小火車的樣子,幼兒騎在小椅子上排成幾列。每列最後面一位幼兒由一套1-9的數字卡,該幼兒任意抽取一張數字卡,數字卡是幾,就給前面的小朋友捶幾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認真計數被捶的次數,然後再給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樣多的次數,一次傳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兒,最前面一位幼兒大聲地說出是數字幾,看哪一組傳得快。(要求數字卡不能讓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時候力量要適當,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後看。)

16、撒數塊

玩法:請幼兒將各色小數塊撒在畫有大圓圈的紙上,然後數一數,各色數塊在圈裡、圈外各有多少?並進行插卡記錄。

17、小青蛙愛玩耍

教學反思:

節課我採取遊戲匯入。上課鈴響起,在與學生問候以後,讓學生坐端正,不能發出丁點聲音,接著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麼事情?在遊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後,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教學,為朗讀打下基礎。在仔細品讀後,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絡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教學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後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

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結合實踐,課外延伸。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1分鐘的原因後,讓學生改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由於前面的閱讀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自由說話,你想對元元說什麼?我扮演成元元,這樣我和學生反覆扮演角色,學生在教“我”珍惜時間的同時,自己在無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時間。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在遊戲操作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口手一致地進行點數,並說出總數。

2、在遊戲中引導幼兒根據小魚的特徵按數、大小、顏色取物,並進行相應的分類.。

3、在遊戲情境中,體驗在池塘裡撈魚的快樂。

【教學準備】

1、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小魚(撒落於事先佈置好的場景——池塘裡);

2、三套任務卡片:第一套——上只有數字;第二套——上有數字和對應的顏色;第三套——上有數字和對應的顏色及大或小的小魚

3、塑料小筐若干(任務卡片放在盒子裡)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引發興趣

師:寶寶們喜歡去郊遊嗎?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那裡不僅環境很美,還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幼兒跟隨老師聽音樂入場)

師:小朋友快看,這裡有一個什麼呀?(池塘)池塘裡有好多什麼?(魚)這些魚是不是長得一樣呢?哪裡不一樣?(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來區分魚的不同)

二、遊戲操作,體驗樂趣

1、按圓點的數量撈魚

師:小朋友想不想和魚寶寶做朋友?(想)出示點卡,教師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進行點數並講解遊戲操作要求。

幼兒進行按圓點數量撈魚的遊戲操作,並請一、兩位幼兒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其他幼兒通過口手一致點數集體驗證。

2、按數、色撈魚

師:池塘裡還有許多的魚寶寶呢在等著小朋友和它們做遊戲呢!

請幼兒從小椅下拿出第二套操作卡,引導他們先仔細觀察卡片上的數字和顏色標記,然後根據卡片上的要求進行按數、色撈魚的遊戲操作

3、按數、色、大小撈魚

師:剛才小朋友和你們小筐裡的小魚說悄悄話的時候,老師聽到了池塘裡傳來了一陣哭聲,原來還有一些魚寶寶沒有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呢,它們都傷心地在流眼淚了,我們把還沒有和我們做過遊戲的魚寶寶邀請上來,好不好?

請幼兒從小椅下拿出地三套遊戲操作卡,教師出示其中一張,請幼兒說出卡片上的數字,鞏固顏色和大小標記的認識。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三套卡片上的數字、顏色和大小標記,然後根據卡片上的要求進行按數、色、大小撈魚的遊戲操作。

請1-2位幼兒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其他幼兒通過口手一致點數集體驗證。

三、高高興興回家

師:小朋友和魚寶寶做遊戲開心嗎?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下次我們再來看望魚寶寶,和它們做遊戲,好不好?(和小魚說再見,聽音樂做開汽車的動作離場,結束教學)。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在遊戲中鞏固幼兒對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概念。

2.在操作中瞭解以客體為中心的上下概念,並能用上下方位詞回答問題,發展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

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黑貓警長和老鼠圖片若干。3.場景佈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遊戲小朋友,你們聽過黑貓警長的故事嗎?你們喜歡誰?那今天老師來當黑貓警長,小朋友們都是白貓警士。好了,今天天氣不錯,我們一起等下要去森林裡轉一轉,看看有什麼新任務。 但是在出任務之前啊我們要先鍛鍊一下身體。

二、聽指令做動作幼兒根據教師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白貓警察們立正,小手在上面,小手在下面;眼睛看上面,眼睛看下面;一隻小手指上面一隻小手指下面

三、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方位詞。

1.森林裡有許多的動物,看看都有誰?(幼兒自由回答。) 小鳥在哪裡?還有誰在樹上? 那小朋友再看看小狗在哪裡?還有誰在樹下呢? :小猴、小鳥、小松鼠它們都在樹上,小狗、小豬、小貓咪它們都在樹下。

2.我們又來到了小河邊,看看都有誰?(幼兒自由回答。) 小熊在哪裡?誰在橋下?

四、在情境遊戲中指導幼兒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

1."接電話"進入情境,黑貓警長剛才接到兔媽媽打來的電話,說它們家有老鼠偷吃糧食,老鼠很狡猾,藏在兔媽媽家的各個地方,我們先偵察一下敵情。記住:大家輕輕地走過去仔細看老鼠藏在什麼地方,然後回來向我報告你們在什麼地方發現了老鼠?

2.白貓警士進入創設的情境中,偵察後坐回椅子向警長報告敵情。 提問:你在什麼地方發現了老鼠?(幼兒自由回答。) 如:桌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沙發下面(上面)有老鼠。 椅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櫃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3.黑貓警長:"竟然有那麼多老鼠在搗亂,情況十萬火急,白貓警士們,我們快去抓老鼠吧! (所有白貓警士聽到命令後立即到佈置的場景中去抓老鼠。每位白貓警士抓住一隻老鼠後回到座位上向警長報告,遊戲在音樂背景下教學。

4.老鼠抓到了,現在請告訴我是在什麼地方抓到老鼠的?(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表達。) 如:我在桌子上抓到一隻老鼠。 我在椅子下抓到一隻老鼠。 我在窗臺上抓到一隻老鼠。(幼兒回答過程中出示圖片共同看圖驗證是否正確):我的白貓警士都很能幹,都抓到了老鼠。

五、結束教學。

現在我們把老鼠都關進這個盒子裡,不要讓它們跑到出來。好了我們的任務順利完成了,白貓警察們讓我們回去慶祝勝利吧!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梯形的特徵,並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動手能力。

3、誘發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用具:課件、幾何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幼兒學具:正方形、梯形圖形沒人一套、梯形拼圖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昨天老師去小兔家做客了,它們家有一間特別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體由什麼圖形組成的?(正方形)你是怎麼知道的?房子的門是什麼形狀(三角形)?你從哪裡看出來的?房子的窗又是什麼形狀的?(圓形)

二、觀察瞭解梯形特徵

1、突然吹來一陣風,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個梯形的房頂(PPT)

2、幼兒操作第一次:分析比較梯形與正方形的異同

3、教師小結:有四條邊四個角組成,上面的短邊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長邊是下底,兩邊象滑滑梯一樣斜斜的,這樣組成的圖形就叫梯形。

4、不過,梯形寶寶特別調皮,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豎著放,他們都是梯形),

提問:只有一個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直角梯形)

5、又吹來一陣風,梯形不見了,小兔子怎麼啦?(哭的PPT)請小朋友幫忙蓋一間房子

三、複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蓋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複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PPT)

四、複習鞏固:梯形

1、“下面哪個是梯形,請小朋友用手把它圈出來”(幼兒操作)

2、調皮的梯形不見了,請小朋友把它拼出來(操作)

五、幼兒操作教學:

桌子上有好多壞了的梯形,請小朋友一起把它修理好,然後添畫上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幫助小兔重新蓋一間新房吧(幼兒拼貼與添畫教學)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背景:

本次教學是在幼兒能夠正確感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圖形特徵的基礎上設計的。以幼兒喜歡的“小鴨”形象進入角色、以幼兒生活中最熟悉的餅乾為材料。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學習以圖形的某些特徵來分類,並將分類的標準分層分配到各個遊戲中,使教學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二、過程實錄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遊戲,鞏固幼兒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2、初步培養幼兒對數學教學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教學場地。

2、錄音機,錄好各種聲音的磁帶。

3、各種圖形以及各種圖形餅乾(形狀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顏色分紅與綠),籃子若干。

4、請一位老師當貓媽媽,小鴨頭飾若干,鴨媽媽頭飾一個。

(三)教學過程:

1、教師演鴨媽媽,幼兒演小鴨,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帶領小鴨子們在教室睡覺。

師:“小鴨子們醒來吧!”

幼:“哦!媽媽我睡的多香呀!”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刷牙,洗臉,梳頭,做早操,做遊戲。

早操內容:

今天空氣真真好,我們大家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腳,踢踢腳,咕嚕咕嚕喝口水,遊游泳,遊游泳,再來把屁股扭一扭,扭一扭,扭漂亮一點。

遊戲內容:

發給幼兒每人一個圖形娃娃,幫圖形娃娃找家。

圖形娃娃的家在山洞裡面,按不同的圖形穿不同的山洞,把圖形娃娃送回家。

(評析:教師以鴨媽媽的身份交代遊戲任務,幼兒以小鴨的身份馬上就進入了角色,激發了幼兒教學的興趣。)

2、幼兒進行送餅乾遊戲

(1)、接到電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貓媽媽打電話過來,說她的貓咪食品店的工作太忙了,想請我們小鴨子幫她到食品廠去領餅乾,好不好呀?”

(2)、帶領幼兒去食品廠領餅乾。

幼兒跟著音樂學小鴨走去食品廠。

(3)、把餅乾送到貓咪食品店處,鞏固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①與貓媽媽問好。

②幫貓媽媽把餅乾送入盒中,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進行分類。

③與貓媽媽再見。貓媽媽送餅乾給幼兒,提醒幼兒說:“謝謝貓媽媽。”

(評析:這個環節是本教學的重點,教師注重啟發幼兒操作探索,主動講述分類方法,讓幼兒充分得到鍛鍊和發揮,並且在遊戲最後以貓媽媽送餅乾給幼兒作為獎勵,巧妙的為下一個環節的遊戲作好鋪墊。)

(4)、把餅乾發給幼兒,幼兒學說:“我拿到了什麼形狀的餅乾。”

(5)、娃娃哭了,肚子餓,鼓勵幼兒把餅乾送給娃娃吃。

分三次送。問娃娃要吃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餅乾,就請拿什麼形狀的其顏色的餅乾的幼兒送餅乾。同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娃娃太挑剔了,可她人還小,我們就滿足她的要求吧!我們可不要學她哦!”

(評析:最後以送給娃娃吃餅乾的遊戲結束,並將分類要求再次提高,使整個教學一氣呵成,結局完整,取得良好效果。

3、結束部分:

教師用語參考:“今天,小鴨子們表現真好,為貓咪送餅乾,而且還把餅乾讓給小娃娃吃,媽媽真是要好好誇獎誇獎你,送你們一個大拇指,現在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玩好不好?”

帶幼兒跟著音樂離開教室,結束教學。

三、教學評價:

運用遊戲的形式開展數學教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教學中,幼兒始終沉浸在遊戲的歡樂中,興趣極高,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圖形特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認識,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13

設計意圖:

數字對幼兒來說是枯燥的,為了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我設計這堂以遊戲為主的課,並通過對實物的觀察,讓幼兒瞭解數字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以激發幼兒在生活中觀察數字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發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3、運用數字進行遊戲教學,從中體驗教學的樂趣。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教學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教學的樂趣。

5、喜歡數學教學,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教學準備:

1、兩行五列表格一張,藏有數字的表格一張。

2、數字排列圖若干、

3、數字連線畫、筆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一:猜想數字,激發興趣

1、出示空表格,讓幼兒數數有幾個格子。(10個)"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喜歡。今天有幾個數字寶寶要和我們捉迷藏,你們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數字的表格"你們看每個格子裡都躲著一個不同的數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給找出來,誰來找一找。"

3、老師引導幼兒逐一尋找藏著的數字、

4、幼兒完整地讀數字兩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給數字排隊

1、讓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字。

"小朋友這10個數字中誰最大,誰最小?(9最大,0最小)"

2、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小到大排序"小朋友我們來給數字排排隊,要求從小到大排,誰來排一排?"

3、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大到小排"剛才小朋友真能幹,把數字從小到大排隊,現在誰能它倒過來排一排?"

4、讓小朋友想想還有什麼不同的排法"小朋友你們還想到什麼排法嗎?"老師出示幾張排列圖示,問幼兒像什麼?

三:在日常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1、讓小朋友找出平時接觸的數字"小朋友你們平時在家裡或其它位子看到過,用到過這些數字嗎?誰來講一件。"

2、老師出示相關的數字實物"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麼?上面有數字嗎?你知道這些數字有什麼用嗎?"小朋友逐一回答後老師總結(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時間的,比如說鬧鐘上的數字,日曆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位子的,比如說小朋友在幼兒園茶杯擺放的位子,書目錄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數量多少的,比如說藥瓶上的數字,飲料上的數字、)

四、玩一玩,體驗數字的有趣

1、如果老師把數字用一種畫畫的方式畫下來,會發生什麼情況?

2、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麼東西?(小雞)找找小雞身上有數字嗎?看3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找一找(冰淇淋)我們再來看一個,這次數字娃娃多起來了,小朋友仔細找找。

3、用數字來畫畫竟然能畫出這麼多好玩的東西,看,這幅圖上畫的是什麼?。

4、老師也用這些數字寶寶畫了一幅畫,不過,我每個數字只用了一次。

5老師剛剛給小朋友看了這麼多由數字畫出來的畫,你們喜歡吧?

6、小朋友們下課後你們自己也動手用這些有趣的數字寶寶來畫一幅畫好嗎?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教學,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數字:人類最早用來計數的工具是手指和腳趾,但它們只能表示20以內的數字。當數目很多時,大多數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來記數。漸漸地人們不滿足粒為單位的記數,又發明了打繩結、刻畫記數的方法,在獸皮、獸骨、樹木、石頭上刻畫記數。中國古代是用木、竹或骨頭製成的小棍來記數,稱為算籌。這些記數方法和記數符號慢慢轉變成了最早的數字符號(數碼)。如今,世界各國都使用阿拉伯數字為標準數字。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錶(包括電子錶)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錶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

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鐘錶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麼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麼時候幹什麼。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錶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徵,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錶,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二、 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然後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麼?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麼?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鍾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裡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麼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螢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螢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幹什麼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刻的方法嗎?

生:沉默。

師:好,我們小組討論討論。

生:展開熱烈的討論。

師:誰願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對,是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撥一撥小鬧鐘?

生:想。

師:撥一個8時,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注意時針、分針轉動的方向。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請同學看大螢幕,你撥的和大螢幕上面的一樣嗎?

師: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撥一個3時。

生:撥鍾。

師:誰願意上來展示給大家看,說說你是怎麼撥的?

生:積極舉手表現自己。教師及時給以獎勵。

[評析: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師: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麼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麼樣?請大家看你桌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寫出鐘錶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比比看誰寫的又對又快?

生:獨立完成填空,有同學小聲說:“怎麼兩個都一樣?”

師:你發現什麼了?

生1:兩個一樣,都是9時。

生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為什麼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為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評析:讓學生髮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瞭解時針要在鐘面上每天轉兩圈,所以一天中有兩個9時,拓展了學生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並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師:請同學們看大螢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什麼時刻幹什麼嗎?

生1:小紅7時起床。

生2:早上,媽媽叫小紅起床。

生3:小紅在早上7時起床。

師:那你是幾時起床,又是幾時睡覺的?在鐘面上撥出來,並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活動。

師:我們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師: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並說說這個時刻你在幹什麼?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下面,我們來輕鬆一下,做做課中操。

[評析: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並說說這個時刻在幹什麼。既聯絡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學習時刻的另一種表示方法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這種鐘錶示時刻外,還能用什麼表示時刻呢?

生:用手錶

生:用電子錶。

(電腦出示3個時刻)

師:請同學們看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麼?

生1:都表示5時。

生2:一個是鍾,一個是手錶,一個是電子錶。

生3:我發現前兩個都是用分針時針表示的,第三個是用電子錶顯示的。

師:仔細觀察,電子錶是怎麼顯示時間的?

生:電子錶的表面有兩個點,左邊是幾就表示幾時,右邊是幾,就表示幾分。

師: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們獎勵給他一塊獎牌。說的非常好,電子錶的表面有兩個點,當兩個點的左邊是幾,同時,兩個點的右邊是兩個0,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像電子錶顯示的這種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

生1:電話顯示器上。

生2:電視上。

生3:手機上。

師:你能試著用這種方法表示2時嗎?

生:練習。

師:誰願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寫法?

生:積極要求表現自己。

師:(大螢幕顯示8時)8時和3時用這種表示方法,又該如何表示呢?

生:在練習本上用第二種表示方法寫。

[評析:通過學生觀察比較,發現了表示時間的兩種方法,再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尋,為學生再次積累感性認知。]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師:請同學看大螢幕,時間老人還給我們送來2個鐘面,你能準確地說出現在是幾時,並說說這時候你該做什麼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你能試著用兩種方法把這兩個時刻表示出來嗎?

生: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仔細觀察這兩個鐘面,看看6時和12時,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有什麼特點?

生:6時,時針和分針成了一條線。12時,時針和分針合在一起了。

2.師:猜謎:公雞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鬧盈盈,長針、短針成一線,請問這時幾時整?

生:6時整。

師:誰有補充?

生:早上的6時整。

師:那再過一小時是幾時呢?

3.手勢遊戲:由老師給大家做幾個手勢,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根據老師的手勢馬上說出是幾時整?(3時、6時、9時、12時)

4.下面,我們來玩個撥鐘錶的遊戲,同桌兩人一人在鐘面上撥針,另一個人說時刻,交換練習。

5.我們來玩個小品好不好?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來做幾個動作,你猜他時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用你的小鬧鐘撥出時刻,誰最先撥好就上好鬧鈐。

(1) 洗臉:撥的時刻有6時,6時半,7時,9時理由是晚上睡覺前洗臉。

(2) 睡覺: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1時理由是午休。

(3) 讀書: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

(4) 吃飯;撥的時刻有7時吃早飯,12時吃午飯。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撥出的時間也很合理,一節課馬上就過去了,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我們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合理利用時間,準確掌握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不浪費時間,做個遵守時間的好學生。能做到嗎?

四、全課總結。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節課,老師感到非常的高興,那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把你的收穫告訴大家好嗎?

[總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絡實際。體現數學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高潮迭起,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導,給人一種漸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覺。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

2.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教學中設定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3.教學形式、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師生共同活動相結合,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4.評價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光彩。李老師絕不吝嗇對學生的讚揚與激勵,教師的一顆愛心使評價煥發出藝術的魅力。

5.整節課收放自如,學生和諧發展。師生角色分明,關係親切融和。教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促使學生層層深入的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數學遊戲教學設計 篇15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和求知慾,抽象思維趨於成熟,形象直觀思維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實踐操作、合作交流、歸納概括等能力,能進行簡單的推理

二、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人教版八年級第十八章第一節的內容,教學內容是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導、證明及其簡單的應用。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關性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勾股定理是幾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條邊之間的數量關係,將數與形密切聯絡起來,為以後學習四邊形、圓、解直角三角形等數學知識奠定了基礎。它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在數學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通過對勾股定理的學習,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直角三角形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三、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探索勾股定理的內容並證明,能夠運用勾股定理進行簡單計算和運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分析,大膽猜想,探索勾股定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邏輯推理的能力。

(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歸納—驗證”的數學過程,並體會數形結合和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

(1)在探索勾股定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增進數學學習的信心,感受數學之美,探究之趣。

(2)利用遠端教育資源介紹中國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和熱愛祖國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鑽研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和證明勾股定理 ·教學難點

用拼圖的方法證明勾股定理

五、教學方法

(學法)“引導探索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採用小組合作的方法。

六、教具準備

課件、三角板

七、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1

教學過程: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教師活動:出示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徽的圖案向學生提問

(1) 你見過這個圖案嗎?

(2) 你聽說過“勾股定理”嗎?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

設計意圖:目的在於從現實生活中提出“趙爽弦圖”,進一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同時為探索勾股定理提供背景材料。

教學環節2 教學過程:實驗操作獲取新知歸納驗證完善新知

教師活動: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探索

學生活動:猜想實驗合作交流畫圖測量拼圖驗證

設計意圖:滲透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為學生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動手拼出趙爽弦圖,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成就感。通過拼圖活動,使學生對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刻,體會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思想,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討論、交流,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環節3 教學過程:解決問題應用新知

教師活動:出示例題和練習

學生活動: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運用勾股定理對實際問題的解釋和應用,培養學生從身邊的事物中抽象出幾何模型的能力,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數學的本質:數學來源於生活,並能服務於生活,順利解決如何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求直角三角形邊長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環節4 教學內容:課堂小結鞏固新知佈置作業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小結

學生活動:討論交流、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既引導學生從面積的角度理解勾股定理,又從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關注學生對課堂整體感受,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體會收穫的喜悅。

通過佈置課外作業,給學生留有繼續學習的空間和興趣,及時獲知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適當的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與指導。

八、板書設計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分別為a和b,斜邊為c,那麼 a2+b2=c2。

九、習題拓展

如圖,將長為10米的梯子AC斜靠在牆上,BC長為6米。

(1)求梯子上端A到牆的底端B的距離AB。

(2)若梯子下部C向後移動2米到C1點,那麼梯子上部A向下移動了多少米?

十、作業設計

1。收集有關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 下節課展示、交流

2。做一棵奇妙的勾股樹(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