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六國論優秀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2.19W)

引導語:領會蘇洵關心國家、反對屈辱求和,主張抵抗外辱的思想,瞭解作者借古諷今的現實針對性。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六國論優秀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六國論優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中例證、對比、分層、引用等論證方法。

(二)學習本文極有分寸的論證語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題的本意。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各是什麼?作者是怎樣提出的?有什麼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論點就是文章開頭第一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第一個分論點是“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第二個分論點是“不賂者以賂者喪。”作者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提出中心論點,不僅緊扣題目、明確了論題,而且便於後文馳騁文墨、自由論證,在結構上具有提挈下文、統攝全篇的主導作用。兩個分論點實際上是從正(第一個分論點)反(第二個分論點)兩方面進一步揭示中心論點,使中心論點完備周密,在邏輯上站穩了腳。

(二)課文第2、3段分別論證了兩個分論點,是怎樣論證的?與中心論點的論證有什麼關係?

分析:課文第2段論證了第一個分論點“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針對韓、魏、楚三國賂秦的弊端進行論證。先擺出秦“戰勝而得”與諸侯“戰敗而亡”的事實,從正反兩方面對比論證,突出強調了“秦之所大欲”與“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的論斷。否定了與論題相反的論點,既照應了開頭,又為下文的進一步論證作好了準備。接下來,從“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幾句,雖是想象之辭,但形象地說明了諸侯之地得來不易,然而他們卻“視之不甚惜”,為苟安一時,便輕易地拱手與人,這樣,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敵人的侵吞欲壑,遺患無窮。接著,作者運用推理得出結論:由於“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諸侯就越地少國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國強,因而得出結論為“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而後下一肯定判斷:終究發展到國家破滅是必然的。最後又引用古人的話“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作比喻論證,貼切恰當,既補充了上文的論證,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論證深入淺出,明白易曉,增強了說服力。

這一段,是從正面直接論證了第一個分論點,從而抓住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實質進行論證。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論證了第一個分論點,就從根本上論證了中心論點。

課文第3段論證了第二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作者主要採用了分層論證的方法,針對齊、燕、趙三國不賂秦而破滅的情況進行論證。共分兩層論證。第一層論齊國,雖“未嘗賂秦”,但它親近秦國而不聯合五國,所以,五國一旦破滅,它就必然要被無厭的暴秦所殲滅。第二層分別論證“燕趙之君”的“義不賂秦”。這兩國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國家,但由於燕丹“以荊卿為計”,因而“始速禍焉”,導致滅亡;同樣,由於趙國李牧被誅,用武不終,因而“邯鄲為郡”,結果也是國家滅亡。不僅如此,而且燕趙兩國“處秦革滅殆盡之際”,“智力孤危”沒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戰敗而亡”的。作者層層推進地從齊、燕、趙三國破滅的結果推論其破滅的原因,有力地證明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分論點,否定了“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的疑問,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的正確,避免了邏輯上的漏洞,使論證完備周密,無懈可擊。最後從“向使三國”到“或未易量”幾句,以假設的原因得出假設的結果,歸納了第2、3段對兩個分論點的論證,照應了開頭。

(三)怎樣理解第4、第5段?

分析:本文2、3段已運用確鑿的論據對中心論點作了嚴密的論證,使論點、論據、論證三者有機地統一了起來。但作者並沒有就此輟筆,而是在第四段進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確主張,以此同史實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們在鮮明的對比中,認清孰是孰非。這是對中心論點的加深和補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運用類比論證,借古論今,透露出寫這篇史論的本意。據史載,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與遼國(契丹)訂立屈辱條約:每年給遼國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兩國以白溝河為界,史稱“擅淵之盟”。在宋仁宗慶曆四年又與西夏議和,每年給西夏銀七萬二千兩,絹十五萬二千匹,茶三萬斤。宋王朝的軟弱屈辱政策,雖可苟安一時,但實際上卻加速了它走向滅亡的程序。作者是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借六國賂秦來批評北宋王朝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後一段才是作者寫這篇史論的主旨所在。作者這樣篇末點題,猶如畫龍點睛,使主題得到了昇華,給這篇史論賦予了強烈的戰鬥力量和現實意義。

(四)本文的論證語言有什麼特色?

分析:本文的語言除氣勢俊偉、古勁簡練外,表現在論說語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敗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與上文所論史實相反的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雖為假設,但又不妄下斷語,表現了作者論述語言的準確性與分寸感,恰到好處。

(五)本文的論證雖然周密,但有些說理卻欠妥當,你能找出來並加以分析嗎?這樣會不會影響中心論點的成立?為什麼?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論述欠妥,正好可以用來啟發、教育學生不要盲目相信書本,而要敢於質疑,善於獨立思考、動腦分析。

例如,課文第3段中論證燕國的滅亡是“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就是欠妥的。作者並沒有抓住根本問題,而是擷取了一個偶然情況作為論據,把問題簡單化了,難以令人置信。要知道,當時強秦滅燕,是歷史的必然。只不過“以荊卿為計”加速了燕的滅亡罷了。從邏輯上說,作者是將必然的趨勢當作或然的情況來論述,這在邏輯上講不通,是違反客觀實際的`。所以說,這個論斷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論六國滅亡,只論及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終等等,卻沒有論及統治者的無能這一根本問題,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當然,這是作者受其歷史的和階級的侷限的結果。但正如本課“思考與練習一”中提示所說:“前人論史實,看法不一定正確,論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夠抓住關鍵性的問題來論證,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這就是說,作者能根據其寫作意圖,提出論點,進行自圓其說的論證。況且,作者撰寫此文的本意是對宋王朝屈辱妥協的政策進行諷誡,同時也是對統治者的委婉進說。因此,本文雖有不確之處,但論證說理縱橫恣肆,嚴密緊湊,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與戰鬥性,仍不失為一篇膾炙人口的政論佳作。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賈誼的《過秦論》,作者治史致用,借評論秦的興亡引出可資當時最高統治者借鑑以治國的歷史經驗。賈誼這種治史致用、關心國家命運的憂患意識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學習的《六國論》也是一篇史論,它的作者蘇洵,也是一位充滿憂患意識、關心國家命運的封建進步文人。關於蘇洵,課文註釋中已經有簡括介紹,如果願意進一步瞭解,可參看宋史本傳(見附錄)。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關心政治,論文大多是針對時政而發,議論鋒利,說服力強,能切中時弊。歐陽修很賞識他的論文,在嘉祐年間,曾把蘇洵的22篇文章推薦給朝廷,一時名動京城,文人競相模仿。因此蘇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為《嘉祐集》。課文《六國論》即選自《嘉祐集·權書》,原題《六國》,後世選本多題為《六國論》。“論”是散文的一種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於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體現這種文體的特點。

蘇洵的《六國論》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麼時弊?他在文中怎樣通過評史來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些主張有什麼進步性和侷限性?這是我們學習時要注意的。但《六國論》畢竟用文言寫成,要讀懂這篇文章,就必須注意文言詞語的積累,明白詞義的古今差別,對與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該如何翻譯等,在學習時也不可忽視。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預習指導。

1.關於課文的“預習提示”。這是我們質疑的鑰匙。“預習提示”共四小段。首段介紹了作者的寫作動機。為對此加深理解,請認真閱讀作者所處時代的背景介紹。同時,在閱讀課文時瞭解作者分析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第2小段,介紹了論證特點。讀課文時應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歷史事實,如何進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聯絡北宋實際的。

第3小段,介紹了文章的結構。這對幫助我們理解文章內容很有作用,它實際上是全文的結構提綱。讀課文時可以一一與之對照,細加體味。

第4小段,是對本文寫作特點的評價以及提醒我們讀時要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去分析作者的觀點。讀時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進步性和今天可借鑑的有哪些方面。

2.預習提綱:

提綱力求體現課文“預習提示”的內容,但側重於字詞,未涉及的將在後面研習課文時處理。本提綱以學生自學自練為主。

小結:都很重視韓魏兩國在七國紛爭中的地位。蘇轍明確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因此,六國的正確策略應當是“厚韓親魏以擯秦”。蘇洵說的“弊在賂秦”也主要是指韓魏說的(這二國以地事秦最為突出),韓魏之所以“賂秦”,是因為與秦接壤,“為積威之所劫”。如果照蘇轍說的“厚韓親魏”的辦法去做,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可見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場是接近的。

小結:蘇洵認為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於以地賂秦;蘇轍則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六國沒有遠略,背盟敗約,自相殘殺——這是內容的不同。蘇洵是借古諷今,不是單純論史,所以結尾談到現實問題;蘇轍是就史論史,結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這是基本構思的不同。蘇洵以“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議論的出發點(置於最後),蘇轍以“不知天下之勢”為議論的出發點(置於最前)——這是佈局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