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歷史學習方法交流發言稿

校園 閱讀(1.74W)

篇一:歷史學習發言稿

歷史學習方法交流發言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弗朗西斯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但是,大多數的學生都覺得歷史很無聊。他們通常都是用睡覺來打發歷史課的,因為他們覺得歷史枯燥無味。所以就有了以下症狀:沒興趣——聽不懂——睡覺——不會做題——抄襲他人——考試分數不好。諸如此類,無限的迴圈下去。其實同學們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同學都認為我們學習歷史僅僅是因為我們高中有歷史這門課,或者我們大學聯考的需要。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歷史是維繫一個民族存在的必要條件。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也是為現在提供借鑑的,所以同學們首先要明確歷史學習目的,“態度決定一切。”當然還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再次與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學習方法和經驗:

1、培養學習興趣。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論做任何事情,倘若你有了興趣那你就極有可能成功。興趣驅使是你朝著你預定的那個方向去發展,一點一點、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你的目標。

2、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上十分鐘,課下十年功。大多數的同學都是課堂上45分鐘聽著很簡單,課後做練習時總要花一番大功夫。其實平時我們在預習時就要大概理清本課所學知

識的大體框架和脈絡,例如我們在學“中國的詩歌和小說”時就應理清這一課每個朝代詩歌和小說發生的時代背景、特點、內容、發展趨勢、代表作品、影響、本質和他們之間都有什麼關係。這樣一來你在聽課時會輕鬆許多,也會在你預習的基礎在上有新的收穫和體會。最後課後的複習也很重要,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斯浩研究發現了遺忘曲線我們的記憶遺忘的是很快的。但倘若我們及時複習,提升自我記憶能力將會有助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所以不但要預習,也要及時複習哦!

3、多做習題。不論是大腦還是手下的功夫它都是練出來的。理論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實踐出真知這個道理我們也都明白。平時當老師剛剛講完這一課時,我們就及時去做與之相配套的習題,來鞏固加強這往往是最有效的時候。

4、“良好的習慣是一切行為的開端。”在平時的歷史課堂上我們應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我們可以直接把筆記在書上,往往書上沒有老師又反覆強調的東西是很重要的。我們通常都要記下來,在做相關習題時最好把與之對應的知識點寫在習題的旁邊,這樣不但方便我們鞏固記憶知識點,有更深刻的理解了習題。

5、“萬變不離其宗”歷史的學習主要還是在課本上,不管題目怎樣變換中心還是離不開書。考試時不論材料有多難,一定要想到他與課本上的知識點有什麼聯絡,分析材料聯絡課本看問題。

6、排除法做選擇題。選擇題的分數會影響你的總分,

凡是得高分的同學他們的選擇題肯定不差。我們在做選擇題時先把會的選出來不會的用排除法來做會更好一些。

當然我們也不是分數的奴隸,你主動去親近他,他自然會親近你。從橫向和縱向都去了解歷史。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謝謝!

2014、10陝鼓中學高二六班吳潔

篇二:歷史學習發言稿

大家好。

聽完了前幾科的學習心得,接著也就要輪到歷史這一揪心的環節了。是的,高中九科的學習中,歷史就佔其中一位。那些密密麻麻的年代,大大小小的時間,形形色色的人物,就構成了歷史。你可以說很難,難於上青天,也可以看的很易,視其淡薄如水,不管怎樣,主觀因素就是它在你自己心中的定位。所以我想講的第一點就是,興趣,決定了你對起的熱愛和研究程度,不光歷史,其他科目也一樣,你的興趣,決定了你對這科的排斥程度。 或許有時上課聽老師聽的非常認真,但是下課鈴聲一響,書本一合,今天學了什麼? 連這節課講的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不知道,這就有點像選擇記憶性綜合徵了。不要笑,相信多少同學們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不是你不聽講,不認真,事情總會有一段接受的過程。何況歷史的多與雜。所以,帶著接受的心理去聽課,對保證聽課的效率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實在做不到,也應該做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至少對老師說過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印象,這樣在最後總複習時才不至於一頭霧水。

所以,你可以不花大量的時間去搞預習,但必須保證課堂上要理清知識順序和重點,不要忽略老師說的每一句話,有時老師說的一些題外的事件啦人物啦對我們地記憶是很有幫助的。

所謂課上十分鐘,課下十年功。課上的45min可能聽著很簡單,可是課後的練習可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在課上掌握了大體主線後,課後也就是做練習之前要重新翻一翻書,整個瀏覽一遍,然後再去做題,那是就可以體會到什麼事下筆如有神了。但我不覺得歷史是一個需要做很多題來訓練的一個科目,重在要做精。像系統整合傻瓜的配套練習,就可以達到一個訓練的`目的,反覆的看那些題目,掌握那些題目,也就差不多了。

歷史的學習主要還是離不開書本的。可以說是一書在手神馬都是浮雲。不管題目怎麼變換,其中心還是離不開一個書。考試中的主觀題其實是很好答的,看一段材料,想想有關這個材料的課文內容,在看題目,答案就出來了。有些問的什麼影響啊,優點缺點啊,二者異同啊,分析一下,大概把書上的文字稍微總結一下,變換一下,就是很完美的答案了。 但是選擇題就不一樣,很糾結,聯想這個的知識的時候可以涉及到很多方面,恰巧選項中就有這些,對吧,糾結吧。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若是不行,那就猜其想考的知識點,題目的側重點,一一分析,最後得出答案。 當然,我們不是分數的奴隸,既然這樣,那就主動地去接受這科的學習,主動去了解他的知識點。歷史這科是可以臨時抱佛腳的,但前提是在每一堂課上你都認真的聽了,理清了。這樣第一遍的複習要特別仔細的看書,要細到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甚至不是正文的內容也要看,如“歷史縱橫”,邊看邊記,把零散的知識點連線成線,再連成面,最後就是一個很立體的了。當然,看一遍書就把所有的點都記下來幾乎不大可能,所以一般還是進行第二遍的背誦,鞏固記憶。這樣就不至於感嘆歷史怎一個亂字了得啊。

我們在考試前還可以回想一下一些重點的問題,難記的年代,在答題時也要注意表達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這樣,你的歷史分數是不會至於太低的。

說了也有這麼多了,個人認為這樣學習歷史是很好的。我對歷史還是很感興趣的,這樣在背書是就不會那樣枯燥無味了。歷史就是一個要背的科目,當你一旦主動起來,就不會那麼煎熬了的。所以還是那句話 神馬都是浮雲,希望這些對大家有所幫助。

謝謝。

篇三:歷史複習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衷心的感謝區教研室領導和學校能給我提供這樣一個和大家交流的平臺,讓我在這裡和大家共同來探討會考歷史複習方面的問題。

近年來,在教研室老師的指導下、在學校的重視和老師紮實工作下,勵才實驗學校的成績一直為大家矚目,成績的取得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與鞭策,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深感榮幸,也是藉著這份收穫才能在今天來到這裡和大家交流。不敢說介紹經驗,只跟大家交流一下九年級教學的一體會和做法罷了,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同仁批評指正:

我們九年級有六個教師,擔任全年級21個班的歷史教學。在當前規範辦學的形勢要求下,學校必須嚴格執行“五嚴”要求,遵循向課堂要質量的原則,不允許佈置課後作業。如何在短時間內打效率仗成為我們年級組全體同事面臨的挑戰,為此我們積極採取措施,逐步實施。

一、高屋建瓴,巨集觀掌握,理論指導,周密準備。

(一)深刻鑽研大綱,明確教學精神,複習有的放矢。

泰州市會考歷史考試大綱對2010年會考命題指導思想、命題原則、能力考查目標、命題依據、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作了明確的規範和界定,2010年會考說明則對今年會考內容又作了進一步的闡釋,自大綱和說明一公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就成了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幾乎是逐詞逐句地學習、推敲其中的意思,用以指導我們的歷史教學與複習。此外,《中學歷史課程標準》作為歷史教學的指導性檔案也沒有放鬆,因為課標明確了歷史教學的基本內容,教學目的、要求,歷史教學的指導思想,歷史教學內容以及處理原則。這些都是會考複習中必須遵循的總精神,和把握的根本性問題,只有明確這些,複習才能有正確的指導方針。所以教師不能只憑著對教材的熟悉,而忽視對課標、大綱和考試說明的深入瞭解。

(二)瞭解會考導向,深刻把握教材,加強備課和教學反思。

只有系統的掌握複習內容,才能為複習時處理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所以在複習中教師首先要做到了解歷史複習內容的概貌,掌握複習的基本線索,明確複習的重難點,基礎知識,歷史概念。同時,還必須及時瞭解會考導向,將課標和教科書結合起來學習和反思,及時發現自己在理解教材、處理教材方面的偏差,加強備課再反思認識,及時調整教學角度,更準確的把握重難點,對知識考點的細微變化,要具備應有的敏感性,做到周密設計,科學複習。

二、制定計劃行之有效,實施執行紮實穩固

(一)複習計劃

複習總內容:七年級上下冊、八年級上下冊、九年級上下冊,共6本書。

具體計劃:

1.第一學期期末學完九年級上下冊,複習完八年級上冊。

2.第二學期第1----3周:複習八年級下冊。

3.第4----5周:複習七年級上冊。

4.第6---8周:複習七年級下冊,參加期會考試,通常也是九年級年級的第一次模擬考試。考試範圍:會考要求的所有內容。

5.第9—11周:帶領學生進行專題複習

6.第12周:迴歸書本,綜合演練,查漏補缺,自由複習。

(二)強化措施

1.耐心細緻地做好學生思想動員工作,只有從思想上重視,才能使他們態度上端正起來。

2.利用好課堂45分鐘,高效高質地完成每一節課的複習任務。

3.抓好集體備課,集體研究每本書、每一單元的複習內容,分工完成複習內容,保障學生的複習效率。

三、三輪複習紮實進行,理性細緻鞏固,提高學生應考能力。

雖然時間緊,但我們還是細緻的劃分了三個複習階段。在計劃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集體備課,研究每一節課的複習內容和複習方法,精心研究泰州市會考歷史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結合歷史課程標準,找準複習重難點,突出掌握經典歷史人物和時間、事件,蒐集當今熱點和焦點,搞好專題複習。我們根據教學實際,進行以下三種形式的複習:起點是拉網式複習,以填空的方式將課文主要知識點展現出來,印發給學生填寫。第二步採用專題式複習,如: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民族與關係、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中國人民的探索、曲折的社會主義道路、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近現代國際關係、社會主義運動與民族解放運動、古今中外文化與科技,每專題和單元后進行適當地練習。第三則是結合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進行重點複習,迴歸課本。在複習過程中,我們也將一些熱點問題印刷出來發給學生,指導複習,並圍繞這些重大事件進行有針對性地練習測試

(一)第一輪複習——全面複習,側重基礎,理、背、思、講、練五步緊密結合。 理:就是師生共同整理歷史線索。由於歷史新教材是以課為單位編寫的,所以在這個複習階段要依據教科書逐冊、逐章、逐節進行全面複習,但是,要注意這不是上新課。也就是說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提示出這節課的線索和主要內容,理清史實和概念。主要就是讓學生明確無誤的瞭解每一單元、每一課時必須要掌握的基礎和重要歷史概念

背:就是背誦基本知識點,“理”是複習的開端和前提,“背”是複習的基礎和關鍵。我們以填空的方式將課文主要知識點展現出來,印發給學生填寫記憶。

思:運用簡單的歷史材料進行簡單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重點引起學生對重大事件、歷史概念的注意。

講:“思”是“講”的鋪墊,“講”是“思”的落實,就是針對學生“思”中出現的問題,重點講解,教學法突出一個“精”字:即講課時要線索清楚重點突出,邏輯性強;講的過程要講清,講透,而且要講的有趣味性,不僅給學生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練:就是緊跟做練習。目的在於鞏固學生“背”“思”“講”的基本知識,要做到難易適中、基本的知識、概念、觀點基本掌握。要通過看、讀、寫、記等方式強化訓練,一章一節的基礎知識,儘可能做到大面積過關。

第一輪複習主要以每單元的每一課時為主,偏重於“點”的掌握(如基本時間標誌、重大

歷史事件)對於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絡的掌握,不做過高要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礎、抓住重點,為下一步複習打下堅固的基礎。

(二)第二輪複習——縱橫比較,構建知識網路,深化思、講、練。

在歷屆歷史會考中,學生普遍存在著知識掌握不繫統,認識不完整的情況,只知道掌握具體的知識點,卻不能將具體的知識點,形成完整的體系化的認識,把知識點孤立起來,而不是當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分析時不能從全域性出發,全面的看待問題,因而造成答題時思路狹窄,要點不全,這說明教師在複習中具體操作的不到位,所以我們在第二輪複習中,以單元複習為主,側重於細節和各個單元中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絡,有效提高學生正確認識、把握歷史事件的能力。

經過系統、全面地第一輪複習,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牢固了,但知識是零碎的、混亂的、孤立的。為了把知識學活,此階段的任務主要是結合課本,比較對照,辨其異同,“縱橫”串聯地歸類知識。在這個複習階段中,要在全面複習歷史教材的前提下,重視重新組合教材,進行知識歸類。因此,這就要求師生雙邊活動,把已掌握的歷史知識前後左右貫通起來,形成知識網路。

第二輪的複習,具體操作重點強化“思”“講”“練”三個環節。“思”:指系統的運用教材中文字與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資料反映了哪些歷史事件、現象?”“講”:此時就要結合學生的思考和練習,講授答題和記憶鞏固的思路,讓學生能夠理清和掌握相關知識間的脈絡聯絡。“練”:此時練習題要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及時瞭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鍼對性的鞏固練習,查漏補缺。

總之在第二輪複習時,要做到點、線、面相結合,點、線成面,做到點實,線清,面廣,要求師生將已基本掌握的教科書內容前後上下、東西南北貫通起來,構建知識網路,獲求規律性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即有助於學生把握問題的內在聯絡,又更加踏實的掌握了知識要點。

(三)第三輪複習——全面演練,教授方法,提升能力。

這一輪複習主要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能力,熟悉會考題型,全面演練知識、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題能力,輕鬆迎接會考。

通常,從學生答題角度來看存在著審題不細,題意理解不到位、答題不全面的情況。因此,從第三輪複習中一開始就要嚴格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與答題習慣,儘可能減少失分的現象。

培養能力,除記憶力外,主要是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鑑於如北,在複習的後階段中,要進行強化訓練,要抓住中心,以點帶面。教學中要有整體教學的觀念,重視學科的知識結構和內在聯絡。圖示教學法具有高度的濃縮性、完整的系統性、簡明的直觀性、較強的思維開放性和可行的實踐性等特點 。這些特點正和歷史總複習要求相一致,在九年級歷史總複習中大量採用圖示教學,可取得明顯的學習效果。要在複習教學中注意學習方法的點拔,解題思路的分析,學習規律的總結。要運用專題複習法,多歸納比較,加深對

基礎知識的理解,避免基本概念和史實的混淆。以問題為中心梳理知識,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應在專題之下設計問題,以問題為中心梳理知識,將古今中外相關的知識按照歷史發展的線索和內在的聯絡統一於一個系統之中。

後階段能力培養應著重抓以下幾個方面:

(1)識記能力和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的培養。如利用課文結構、大事年表和“知識提要”等,提取所學知識;用句讀法,抓核心內容,抓關鍵詞、句、段,或概括以提取材料中的有效資訊等方法。

(2)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如:分析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分析歷史現象,評析有關歷史人物和事件,通過對一些材料的分析,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

(3) 綜合能力的培養。如教學生按時序觀察歷史的發展和變化,會歸納、評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注意歷史演變與現實生活、時事之間的聯絡,從聯絡一些熱點問題入手,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重大現實問題的初步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4) 審題解題能力的培養。對各種不同型別的選擇題、材料解析題的一般解題方法要加以介紹,進行一定程度的訓練,要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地審題和答題。審題解題能力的培養,還要加強答題速度訓練,重視考練題的糾錯講評,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來組織複習教學,要講求實效。

(5)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勤奮的學習態度,嚴謹的科學精神,愛動手動腦的求實作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競爭意識和堅強毅力,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合作精神。

以上內容就是我們平時的一點做法。匆忙之際,一點體會。有很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老師、同行批評指正。

篇四:高三歷史學習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晚上好!

受嶽書記和級部王校長委託,我就一級部歷史近期的複習的思路與方法跟大家做一些彙報,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做好做足集體備課,準確把握好備考大方向。

按照年級、學校的安排,每一次年級的教研活動,我們都在一起就教法、學法、大學聯考真題認真研究,熱烈討論,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年輕的虛心請教,認真學習,備考經驗特別豐富的鄔老師、高老師、孔老師他們高屋建瓴,眼界開闊,他們的建議指導使我們的教學在浩如煙海中歷史知識中很好地把握了方向,找準了突破的方法。同時,在級部小組內我們幾個也堅持“課前一聚”、“課後會診”、隨時協商的制度,強化課堂教學的過程性研究,及時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二、制定複習計劃,但不惟計劃,要與時俱進。

一輪複習中,我們制定了明確的課時計劃,但到了期末備考階段,時間卻甚是緊張,前算後算都不能按原有進度結束一輪複習,更沒有時間為期末備考。嚴峻的形勢逼迫我們必須自己另謀出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討論醞釀之後,我們做出瞭如下調整——一輪複習與期末複習同時進行,第一,課堂上儘快結束必修二、三的複習,必修二經濟史穩打穩紮;必修三文化史則大膽取捨,重點突破三個單元,另三個單元則做閱讀教材處理。第二、每天堅持背誦5——10分鐘,建立歷史學科主幹知識通關記錄表。具體操作如下:老師統一規定複習進度與時間安排,印發各班,過關即簽名,一週內不過關的扣量化分;為保證過關質量,老師每天堅持抽查,記不住的重新過關。這個工作。從第15周就緊鑼密鼓地正式啟動,所以在這段時間裡,一到下課文綜組格外熱鬧,那是我們的徐老師、桂陽老師正在挨個過篩,歷史組成績的獲得是我們共同努力地結果。“通關”活動也得到了班主任們的大力支援,非常感謝治業老師、康老師、於老師的緊密配合,歷史成績的取得,也有他們的一半。

三、立足基礎,以不變應萬變。

現在的大學聯考沒有統一的教材,各個版本的表述也不甚統一,先民們創造的輝煌燦爛、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對今天的學生而言無異於沉重的負擔,在此情況下,只能立足基礎,以不變應萬變。一輪複習,我們把重點放在基礎知識複習上,尤其注意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從整體到部分,從階段到單元再到每一課,力圖讓學生首先從巨集觀角度去把握歷史,再從微觀去認識歷史。為此我們要求學生建立筆記本,力爭每節課前都安排學生將上一節或本節的知識體系畫在黑板上,方便學生掌握,既鍛鍊了學生,又鞏固了知識。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了才能做到融會貫通,水到渠成,以不變應萬變。

四、精編精講練習,注重能力培養。

基礎很重要,方法指導也不容忽視,因為時間太緊,後期的訓練中我們儘量保證少而精,對此我們更加關注的習題的精選與方法指導的有效,把冗長的理論方法變得具有可操作性,使學生更容易把握。

當然,成績取得的同時也存在不足:

1、尖子生,尤其是個別的重點學生成績不夠突出,雖然過線,但距離老師的期望值還有一定差距,過得不夠過癮,這是我們今後努力地方向。

2、這次考試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一還是基礎知識不過關,做不到爛熟於心,所以不能好高騖遠,還是要不厭其煩。二是審題方法不夠科學,不能完整有效提取材料中的有效資訊,不能多角度分析問題,這也是我們今後要突破的重點。

以上就是我對近期歷史學習的總結,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